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多 种 方 法 测 密 度,1,天平量筒法,例题,有一块形状不规则的石块,欲测量它的密度,所需,哪些器材并写出实验步骤,并表示出测量的结果。,分 析:,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密度大于水的物质的密度,可用,排水法测体积。,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天平(砝码)、量筒、烧杯、滴管、线、水、石块,实验步骤:,(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1,(3)将石块用细线拴好,放在盛有水的量筒中,,(排水法)测出总体积,V,2,;,实验结论:,2,助 沉 法,例题,有一块
2、形状不规则的蜡块,欲测量它的密度,所需,哪些器材并写出实验步骤,并表示出测量的结果。,分 析:,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密度小于水的物质的密,度,可用助沉法测体积。,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天平(砝码)、量筒、烧杯、滴管、,线、水、蜡块、铁块。,实验步骤:,(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蜡块的质量,m,;,(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如图甲将蜡块和铁块,用细线拴好,先将测铁块没入水中,测出水,和石块的体积,V,1,(3)再将蜡块浸没在水中,如图乙。(助沉法)测出,水、石块、蜡块的体积总体积,V,2,;,3,实验结论:,注意,:,物质的密度比水小,放在量筒的水中漂浮,不能直接用量筒测出体积。例题中采用的方法是助
3、沉法中的沉锤法,还可以用针压法,即用一根很细的针,将物体压入量筒的水中,忽略细针在水中占据的体积,则可用排水法直接测出物体的体积了。,4,11(西城05一摸)用天平和量筒测某种液体的密度。,在调节天平平衡时,首先应将游码置于标尺左端的_处,然后调节_,使天平的横梁处于水平平衡。,实验的主要测量步骤如下:,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质量,m,1,;,从天平上取下烧杯,向量筒中倒入一定体积的液体,如图24;,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m,2,,如图25;,请将测量数据和计算结果填入表格。,烧杯和液体总质量,m,1/g,烧杯和剩余液体质量,m,2/g,液体体积,V,/cm,3,液体,密度,/g,c
4、m,3,105,5,【例题】,小明家买的某品牌的牛奶喝着感觉比较稀,因此他想试着用学过的知识测量一个这种牛奶的密度。他先上网查询了牛奶的密度应该为1.03g/cm,3,,然后他找来一根粗细均匀的细木棒,在木棒的表面均匀地涂上一层蜡,并在木棒的一端绕上一段金属丝(体积不计),做成了一枝“密度计”,小明又找来一个足够深的盛水容器和一把刻度尺,请你帮助小明利用这些器材设计一个测量牛奶密度的方案。要求写出主要的测量步骤并推导出计算牛奶密度的公式(有足量的水和牛奶)。,等浮力法,6,分析:,实验原理,:漂浮条件、阿基米德原理。,实验器材,:刻度尺、粗细均匀的细木棒、一段金属,丝、烧杯、水、牛奶。,实验步
5、骤,:,(1)将一段金属丝绕在木棒的一端,制成“密度,计”,用刻度尺测出其长度L;,(2)将“密度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使其漂浮,在水中,用刻度尺测出“密度计”露出水面的高,度,h,水,;,(3)将“密度计”放入盛有牛奶的烧杯中,使其漂,浮在牛奶中,用刻度尺测出“密度计”露出牛奶,液面的高度,h,牛,。,7,实验结论:因为“密度计”在水中和在牛奶中,均处于漂浮状态。因此“密度计”在水中和在牛奶中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密度计”的重力。“密度计”的重力不变,所以两次浮力相等。即,F,牛,F,水,,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牛,gV,牛排,水,gV,水排,牛,gSh,牛排,水,gSh,水排,h,牛排,L
6、h,牛,h,水排,L,h,水,牛,(,L,h,牛,),水,(,L,h,水,),牛奶的密度:,8,注意:,从给定的器材看,即无量筒,也无天平,此时解题的着眼点就不能局限于利用质量、体积测密度。应该展开丰富的联想,而给出“密度计”,是和浮力有关的,就要联想到利用浮力测液体的密度。这种利用两次浮力相等来测密度,我们简称为“等浮力法”。,9,-测固体密度,弹簧测力计法,也可称(双提法),10,【例题】,张小清同学捡到一块不知名的金属块,将它放到水中可以沉没,现在,小清同学想测出它的密度,但身边只有一支弹簧秤、一个烧杯及足量的水,请你帮她想一想,替她设计一个测量金属块密度的实验过程,写出实验步骤,11
7、分析与解:,这是一道典型的利用浮力知识测密度的试题。阿基米德原理的重要应用就是已知浮力求体积。它的基本思路就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浮力,利用水的密度已知,求得物体的体积,即可计算出物体的密度值。,实验原理:,阿基米德原理,实验器材:,一支弹簧秤、一个烧杯及足量的,水、金属块、线。,12,实验步骤:,(1)用细线系住金属块,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受到的重力,G,;,(3)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拉力,F,。,实验结论:,金,13,注意:,利用弹簧测力计提着金属块测一次重力;再提着金属块测一次金属块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因此简称为双提法。这一实验使
8、用的仪器少,操作简单,是常用的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密度的表达式推导过程如下:,F,浮,G,F,拉,V,金,金,14,弹簧测力计法(也可称三提法),-测液体密度,15,(05年北京)小东同学想测出,液体B的密度,,他手边只有:一个弹簧测力计、一根细线、一个小石块、两个烧杯和足量的水。小东同学根据这些器材设计出了下面的实验步骤,但不完整。请你将小东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1)用细线系住小石块,将适量的水与液体,B,分,别倒入两个烧杯中;,(2),;,(3)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拉力,F,;,(4),。,请根据小东测量的物理量表示出液体,B,的密,度:,B,。,16,分析与解:,
9、上面的例题是用弹簧测力计,测不溶于水且密度大于水的固体的密度。如果再用弹簧测力计提着物体浸没在未知液中,就可以测出未知液体的密度。这就是所谓的“三提法”。,这道题已经将实验器材以及部分实验步骤写出。,应补充的步骤为:,(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受到的重力,G,(4)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浸没在液体,B,中受到的拉力,F,17,实验结果:液体,B,的密度:,B,18,【例题】,设计两种测量牛奶密度的方法,所需器材请在以下提供的器材中选择。,器材:天平(含砝码)、刻度尺、两端开口的直玻璃管(一端扎有橡皮膜)、烧杯(无刻度)、适量的水、足量的牛奶、细线。,19,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设计实验,难度较
10、大的题目。根据提供的器材,实验设计如下。,20,等 压 强 法,21,实验器材:刻度尺、两端开口的直玻璃管(一端扎有橡,皮膜)、烧杯(无刻度)、适量的水、足量的牛奶、,细线。,实验步骤:,1.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2.将适量的牛奶倒入直玻璃管中,让扎有橡皮膜的一端,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用刻度尺测出牛奶的高度,h,牛,;,3.将直玻璃管缓缓放入烧杯的水中,观察橡皮膜的凹陷,程度,直到橡皮膜呈水平状态时为止。用刻度尺测出,橡皮膜到,水面的高度,h,水,如图乙。,h,牛,h,水,图甲,图乙,22,实验结果:,当橡皮膜呈水平状态时,牛奶对橡皮膜向下的压强等于谁对橡皮膜向上的压强。即,p,牛,p,水
11、牛,gh,牛,水,gh,水,牛奶的密度:,牛,23,等 体 积 法,24,实验器材:天平(含砝码)、刻度尺、烧杯(无刻,度)、适量的水、足量的牛奶、细线。,实验步骤:,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2.将适量的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用刻度尺量出水面达到的,高度,h,(或用细线标出水面的位置);,3.将水倒出,在烧杯中倒入牛奶,使其液面,达到,h,处(或达到细线标出的位置),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2,。,25,实验结果:,因为水和牛奶的体积相等,,V,牛,V,水,26,注意:实验器材中只有天平(含砝码),但没有量筒,可以借助水的
12、密度已知,利用体积相等,计算出密度。我们称之等体积法。,27,等 质 量 法,28,实验器材:天平、刻度尺、两个相同的烧杯(无刻度)、适量的水、足量的牛奶、滴管。,实验步骤:,(1)调节天平,将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盘上;,(2)将适量的水和牛奶分别倒入两个烧杯中,,直至天平再次平衡为止;,(3)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烧杯中水面达到的高,度,h,水,和牛奶液面达到的高度,h,牛,。,29,实验结果:,因为水和牛奶的质量相等,,m,牛,m,水,牛,V,牛,水,V,水,牛,h,牛,S,水,h,水,S,牛,h,牛,水,h,水,即,牛,30,注意:,这道题给出天平,但不含砝,码,就没有办法测出
13、水和牛奶的,质量值。,可以利用刻度尺测出水和牛奶,的高度,计算出牛奶的密度。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等质量法。,31,杠 杆 法,32,(2006 北京)小东想估测出某种油的密度,油,他手边的 测量工具只有刻度尺。小东利用身边的器材设计出一个实验方案。首先找一根直硬棒,用细线系在,O,点吊起,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将已知密度为,的金属块,B,挂在硬棒左端,C,处,另外找一个重物A挂在硬棒右端,调节重物A的位置,使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重物挂在硬棒上的位置为,E,,如图所示。下面是小东测出,油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按照小东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33,34,(1)用刻度尺测出,OE,的
14、长度,L,o;,(2)把金属块,B,浸没在油中,把重物A从,E,处移动到,D,处时,硬棒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3),;,(4)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题中的已知 量计算,油的表达式为:,。,35,注意:,1.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测密度。,2.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测液体密,度,通常我们把这种测密度,的杠杆,称之为“密度秤”。,36,在课外小组里,肖英和其他同学利用木棍、铁块和细绳等材料制作了一杆可以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秤”。把细绳系在木棍的重心O处并把木棍挂起,M和N是两个铁块。当M在A点,N在B点时,木棍如图所示平衡。把M浸没在水中,N移至C点时,木棍再次水平平衡。把M浸没在某种液体中,N移至D点时
15、木棍又处于水平平衡。可知被测液体的密度_水的密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本题答案:大于。,37,38,B,例题 如图所示,杠杆每一小格的长度相等,杠杆质量不计,以O为支点。杠杆左端挂有物体M,支点右边A挂钩码,杠杆平衡。将物体M浸没在水中,钩码移动到B处后,杠杆又平衡。求:物体M的密度。,本题答案:,M,=310,3,kg/m,3,39,注意:,利用杠杆平衡条件不但能测液体密度,还能测固体密度,不过要将被测固体浸没在已知密度的液体中。,40,一漂一沉法,41,(06题型示例)(开放式),15小红家有一个空心的废牙膏皮,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想利用量筒和水测定牙膏皮的密度,请你帮她
16、完成下列任务。(1)写出实验步骤;(2)用所测量出的物理量写出 牙膏皮密度的表达式。【中】,42,(甲),(乙),43,分析:,(1)实验步骤:,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的,示数为V,0,;,使空牙膏皮漂浮在量筒中,记下量筒,的示数为V,1,;,将空牙膏皮卷成团,把空气排除,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量筒中的水示数为,V,2,。,(2)牙膏皮密度的表达式,:,44,分析与解:,这道题运用的实验原理:物体的漂浮条件。所谓“一漂一沉法”,即“一漂”:当物体漂浮在液面静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利用物体漂浮在水中找到重力-得到物体的质量;“一沉”:利用物体沉没在水中,找到体积,则物体的密度就可以测得。,45,例题,如图在盛有水的量筒中放一个木块,水,面所对量筒的示数为,V,1,,如图甲;若在木块上,一石块后木块仍漂浮,此时水面所对量筒的示,数为,V,2,,如图乙;若将石块从木块上拿下放入,水中,水面所对量筒的示数为,V,3,,如图丙。,求:石块的密度。,木块,石,石,V,2,V,3,图甲,图乙,图丙,木块,木块,V,1,46,47,测密度的多种方法,(1)等浮力法,(2)双提法、三提法,(3)等体积法,(4)等质量法,(5)等压强法,(6)一漂一沉法,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