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EPON+有源EOC验收测试技术规范
27
2020年5月29日
文档仅供参考
安广网络EPON+有源EOC/LAN双向接入网
验收测试技术规范(暂行)
一、为了更好地指导各分公司做好EPON+有源EOC/LAN网络的验收测试工作,特制定本规范。
二、工程验收测试依据
(1)、GY/T 106-1999<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
(2)、GY/T 121-95<有线电视系统测量方法>、
(3)、GY/T 131-1997<有线电视网中光链路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4)、GY/5075- <城市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5)、GY/5073- <有线电视网络工程及施工规范>
(6)、<安广网络有线广播电视HFC网络改造技术路线和建设暂行指导意见>
(7)、<安广网络EPON+有源EOC/LAN双向接入网改造规划设计暂行技术规范>。
(8)、系统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参照GB/T7401五级损伤制标准。
三、工程验收测试内容
1、广播通道指标测试
(1) 光节点指标测试
每个频道进行测试:C/N≥50dB CTB≥65dBc CSO≥60dBc MER≥33dB(测试方法参照GY/T 131-1997标准);
(2) 用户终端指标测试(按远、中、近距离抽验5‰);
客观指标测试:模拟电视入户电平不低于69±3dBuV,数字电视(含IPQAM)入户电平不低于59±3dBuV,任意频道间电平差 ≤10dB,相邻频道电平差≤3dB;C/N≥43dB CTB≥54dBc CSO≥54dBc MER≥28dB(测试方法参照GY/T 131-1997标准);
主观测试:对于模拟电视节目,电视伴音主观评价打分标准:对①雪花②重影③网纹④串台⑤滚道⑥彩色鬼影⑦伴音背景噪声。上述7种现象若察觉不到5分,可察觉但不讨厌4分,有点讨厌3分,讨厌2分,很讨厌1分。
2、双向通道指标测试
(1)EPON系统验收测试项目要求
a) 系统测试
l OLT带内网管配置
l 网管添加网元测试
l 静态VLAN配置
l 上行端口VLAN绑定
l ONU的PON口VLAN绑定
l 标准QinQ功能
l ONU注册、离线、掉电、以太网端口掉线告警
l ONU带宽的配置功能
l ONU的VLAN配置功能
l ONU上下行带宽配置功能
l ONU限速的测试
l ONU端口限速的测试
b) EPON光路测试
l 测试EPON光路全程衰减损耗,对光链路进行1310nm、1490 nm波长进行测试,包括活动光连接器、光分路器、接头的插入衰减。
c) 、PON特性测试
l ONU PON 接口测试
l ONU上行平均发送光功率
l 动态测距
l 上/下行总带宽限制
l 断电及断纤告警
l ONU认证功能
l OLT板卡热插拔
l EPON设备基本数据业务功能测试
(2)、有源EOC系统验收测试
a) 系统测试
l VLAN功能
l 下行限速功能
l 终端用户隔离功能
l ND设备访问控制
l 系统管理功能
l 用户侧RSSI值测试
b) 、链路指标测试
l EOC头端至用户终端整个链路在EoC工作频段损耗:小于60dB时能保证各种传输业务带宽需求
l EOC局端处的汇聚噪声不能超过:50dBm(-135 dBm/Hz);
l EoC上下行信号载噪比指标:C/N≥26dB;
c) EOC设备基本数据业务功能测试
(3) LAN网验收测试
l 系统连通性;
l 链路传输速率;
l 吞吐率;
l 传输时延;
l 丢包率;
l 广播率/组播率;
l 冲突(碰撞)率;
l 错误率
l 链路利用率。
附件、EPON+EOC/LAN网络验收指标测试方法
技术中心
二〇一一年七月二日
附件、EPON+有源EOC网络验收指标测试方法
1、EPON系统验收测试
1.1 EPON设备测试
1.1.1测试环境
(1)测场需准备的试现设施如下:
电源(-48V DC和220V AC)
光纤和光分路器等辅助器材若干
PC 3台,至少其中一台装有网管服务器和客户端
(2)测试组网图
1.1.2具体测试项目
(1)OLT带内网管配置
测试编号:
测试项目:OLT的带内网管数据配置
测试目的:OLT的带内网管数据可配置性。
测试环境:(连接图)
OLT
三层交换机
网管服务器
测试步骤:
所示建立测试系统环境;
1、从主板上的串口管理OLT,进行带内网管数据配置;
2、串口超级终端设置:
3、创立带内网管vlan
4、把带内网管vlan添加到上行端口,为tag模式。
5、在网管vlan的三层接口上配置IP地址作为OLT自身的网管地址。
6、配置静态路由(这里仅配置一个特例—默认路由)。
7、配置网管服务器地址,经过trap方式向网管服务器同步告警信息。
8、数据配置保存。
9、检查是否与网关连通。
预期结果:
经过 show run 操作,能够检查以上5步配置的内容,已经在系统中了。
测试数据和结论:
( )经过 ( )部分经过 ( )未经过 ( )不支持 ( )未测试
备注:
建设方人员签字: 厂商测试人员签字:
日期: 日期:
(2)网管添加网元测试
测试编号:
测试项目:网管上创立OLT的网元
测试目的:网管上能够创立和管理OLT设备
测试环境:(连接图)
OLT
三层交换机
网管服务器
测试步骤:
所示建立测试系统环境;
1、创立分组
2、创立网元
3、在分组下能够看到新创立的OLT网元
4、板件管理,需要在网管上同步设备的板卡信息。
5、鼠标双击网元,能够正确显示机架图。
预期结果:
与以上操作描述相一致。
测试数据和结论:
( )经过 ( )部分经过 ( )未经过 ( )不支持 ( )未测试
备注:
建设方人员签字: 厂商测试人员签字:
日期: 日期:
(3)静态VLAN配置
测试编号:
测试项目:静态vlan配置
测试目的:配置OLT的业务vlan
测试环境:(连接图)
OLT
三层交换机
网管服务器
测试步骤:
所示建立测试系统环境;
1、进入静态vlan管理界面
2、显示当前OLT已经配置的vlan信息。
3、添加vlan,输入起止vlan,vlan名称确定完成。
4、到OLT用命令行show run 能够看到刚添加的业务vlan,与网管看到的信息一致。
5、删除业务vlan,选中要删除的业务vlan条目,执行删除操作,删除成功,vlan条目在表格消失。
6、到OLT用命令行show run 能够看到刚删除的vlan已经不存在。
7、修改,修改vlan的名称,修改一个vlan的名称,网管修改成功。
8、到OLT设备用命令行show run 能够看到刚修改的vlan名称已经修改,且与网管一致。
预期结果:
与以上操作描述相一致,操作成功。
测试数据和结论:
( )经过 ( )部分经过 ( )未经过 ( )不支持 ( )未测试
备注:
建设方人员签字: 厂商测试人员签字:
日期: 日期:
(4)上行端口VLAN绑定
测试编号:
测试项目:OLT上行端口vlan配置
测试目的:配置OLT上行端口的业务vlan
测试环境:(连接图)
OLT
三层交换机
网管服务器
测试步骤:
所示建立测试系统环境;
1、进入端口vlan配置界面。选择要配置vlan的上行单板
2、端口模式修改,一般新设备的上行端口模式都是Hybrid模式的,在开通时需要其它模式,能够修改,选中要修改的模式确定完成(一般修改成trunk模式)。
3、Vlan绑定操作,显示已经绑定的vlan信息,一般开通业务都是tag模式的,就需要把vlan绑定到tag模式。
4、多配置的vlan能够删除,删除几个绑定的vlan,删除成功。
5、到OLT用命令行show run 能够看到上行端口vlan绑定vlan信息,且与网管一致。
预期结果:
与以上操作描述相一致,操作成功。
测试数据和结论:
( )经过 ( )部分经过 ( )未经过 ( )不支持 ( )未测试
备注:
建设方人员签字: 厂商测试人员签字:
日期: 日期:
(5)ONU的PON口VLAN绑定
测试编号:
测试项目:ONU的PON口vlan配置
测试目的:配置OLT的业务vlan到ONU的PON口
测试步骤:
按照上图所示建立测试系统环境;
1、进入端口vlan配置界面。
选择要配置业务的ONU所在的单板和OLT端口,选中ONU编号。显示当前ONU上行端口的vlan配置信息。
2、端口模式修改,一般ONU的缺省上行端口模式都是Access的,在开通时需要修改成trunk模式,选中要修改的模式确定完成。如果业务是access模式的,同时还需要配置pvid值,测试操作成功,显示正确。
3、Vlan绑定操作,显示已经绑定的vlan信息,一般开通业务都是trunk模式的,就需要把vlan绑定到tag模式。
4、多配置的vlan能够删除,删除几个绑定的vlan,删除成功。
5、到OLT用命令行show run 能够看到OLT端口下ONU上行PON口vlan绑定vlan信息,且与网管一致。
预期结果:
与以上操作描述相一致,操作成功。
测试数据和结论:
( )经过 ( )部分经过 ( )未经过 ( )不支持 ( )未测试
备注:
建设方人员签字: 厂商测试人员签字:
日期: 日期:
(6)标准QinQ功能
测试编号:
测试项目:QinQ功能
测试目的:测试OLT的QinQ功能
测试步骤:
按照上图所示建立测试系统环境;
1、创立所有需要的vlan,包括外部vlan和内部vlan,在静态vlan配置里配置(假设外部vlan为333,其余均为内部vlan)
2、选择上联板,选择上联口,进行vlan绑定,将外部vlan333绑定到该上联口
3、再在端口vlan配置里选择pon板,选择对应的pon口和onu
4、将TLS状态修改成enable,并配上TLSVLAN ID为外部vlan333
5、然后进行vlan绑定,将内部vlan绑定到onu
预期结果:
步骤1,能正确创立静态vlan;
步骤2,能将外部vlan绑定到上联口;
步骤3、4、5,使能onu的TLS功能,既QinQ的功能,并将外部vlan配成onu的TLSVLAN,且将内部vlan绑定到onu。
测试数据和结论:
( )经过 ( )部分经过 ( )未经过 ( )不支持 ( )未测试
备注:
建设方人员签字: 厂商测试人员签字:
日期: 日期:
(7)ONU注册、离线、掉电、以太网端口掉线告警
测试编号:
测试项目:ONU注册、离线、掉电、以太网端口掉线告警
测试目的:测试ONU 的注册、离线、掉电、以太网端口掉线告警功能
测试环境:(连接图)
测试步骤:
1、如图所示连接测试环境,先将ONU关电,清空OLT上的ONU注册信息;
2、打开ONU的电源,使ONU注册;查看网管上是否有ONU首次注册告警信息;
3、拔掉ONU的光纤,使ONU离线,查看网管上是否有ONU离线告警信息;
4、再插上该ONU上的光纤,使ONU注册,查看网管上是否有ONU重新注册告警信息;
5、关掉ONU的电源,查看网管上是否有ONU掉电告警信息;
6、打开ONU的电源,查看网管上是否有ONU上电告警信息;
7、将一台PC用网线连接到ONU端口上,查看网管上是否有ONU端口up告警信息;
8、将PC的网线拔掉,查看网管上是否有ONU端口down告警信息;
预期结果:
上述各步骤均能正常操作,并达到预期结果。
测试数据和结论:
( )经过 ( )部分经过 ( )未经过 ( )不支持 ( )未测试
备注:
建设方人员签字: 厂商测试人员签字:
日期: 日期:
(8)ONU带宽的配置功能
测试编号:
测试项目:ONU带宽配置功能
测试目的:测试ONU带宽配置功能
测试环境:(连接图)
测试步骤:
1、将ONU认证好,让ONU处于”已认证ONU列表”内;
2、对ONU进行带宽配置;
3、上行保证带宽、上下行最大带宽和最大突发包可配置;
4、剩余带宽分配的优先级可配置。
预期结果:
各步骤与预期结果一致。
测试数据和结论:
( )经过 ( )部分经过 ( )未经过 ( )不支持 ( )未测试
备注:
建设方人员签字: 厂商测试人员签字:
日期: 日期:
(9)ONU的VLAN配置功能
测试编号:
测试项目: ONU的VLAN配置功能
测试目的:测试ONU的VLAN配置功能
测试环境:(连接图)
测试步骤:
1、在网管上选择对应的OLT单板和端口,出现该端口下所有ONU:
2、修改VLAN配置,能够配置ONU的VLAN模式:能够为transparent(透传),tag或者translation(交换)三种;
3、将ONU1端口1的VLAN模式配成Tag模式;
4、在网管上选择对应的pon口和onu,点击”修改”,将端口模式修改成Access,pvid修改成和vid相同
5、ONU1下的pc能够进行上网测试。
预期结果:
各步骤均可配置成功,并能正常上网
测试数据和结论:
( )经过 ( )部分经过 ( )未经过 ( )不支持 ( )未测试
备注:
建设方人员签字: 厂商测试人员签字:
日期: 日期:
(10)ONU上下行带宽配置功能
测试编号:
测试项目: ONU上下行带宽功能测试
测试目的:测试ONU上下行带宽功能测试
测试环境:(连接图)
测试步骤:
1、 将ONU认证好,让ONU处于”已认证ONU列表”内;
2、 点击菜单的”SLA配置”,弹出ONU SLA管理菜单,可对ONU进行带宽配置;
3、 配置上行保证带宽为30M、上下行最大带宽也均配置为30M。
4、 从PC1下载PC2上的数据,观察数据传输速率;
5、 从PC2下载PC1上的数据,观察数据传输速率;
6、 修改SLA带宽配置,将上下行带宽全部修改为50M。
7、重复4、5步的操作
预期结果:
2、3、6步操作正常,配置成功。
4、5、7步中数据传输速率与配置值相差不大
测试数据和结论:
( )经过 ( )部分经过 ( )未经过 ( )不支持 ( )未测试
备注:
建设方人员签字: 厂商测试人员签字:
日期: 日期:
(11)ONU限速的测试
测试编号:
测试项目: ONU的限速测试
测试目的:测试ONU的限速功能
测试环境:(连接图)
测试步骤:
测试按照上图连接组网,FTP服务器能够支持下载,测试PC连接在ONU上,能够从FTP服务器上下载文件。
1、 配置ONU速率。在ONU管理的”已认证ONU列表”内,选择测试ONU,右边选项中选择”SLA配置”
2、 在上行和下行的”最大带宽”里,设置所要测试的上、下行带宽,将上行的”最大突发包”设成16777215,将下行的”最大突发包”设成经验值3500000。
3、 设置好速率后,用测试PC去FTP服务器上下载文件,测试速度,每个速率值测试3次。
4、 分别设置不同的速率,将测试出来的速率和设置速率做比较。
预期结果:
测试速率略小于设置的最大带宽。
测试数据和结论:
( )经过 ( )部分经过 ( )未经过 ( )不支持 ( )未测试
备注:
建设方人员签字: 厂商测试人员签字:
日期: 日期:
(12)ONU端口限速的测试
测试编号:
测试项目: ONU端口的限速测试
测试目的:测试ONU端口的限速功能
测试环境:(连接图)
测试步骤:
测试按照上图连接组网,FTP服务器能够支持下载,测试PC连接在ONU上,能够从FTP服务器上下载文件。
选择要设置的端口,进行相关设置,并在上行、下行保证带宽栏内输入要限制的速率:
预期结果:
测试速率略小于设置的上、下行限制带宽。
测试数据和结论:
( )经过 ( )部分经过 ( )未经过 ( )不支持 ( )未测试
备注:
建设方人员签字: 厂商测试人员签字:
日期: 日期:
1.2 EPON光路测试
1.2.1 测试要求
采用OTDR、光源、光功率计对每段光链路进行测试,测试时将光分路器从光线路中断开,分段对光缆中的光纤逐根进行测试,测试内容应包括1310nm、1490nm波长的光衰减和每段光链路的长度,并记录测试数据。当入户光缆用户侧未成端时,必须采用红光源对入户光缆段进行通光测试。
1.2.2 测试内容
全程衰减测试采用光源、光功率计,对光链路进行1310nm、1490 nm波长进行测试,包括活动光连接器、光分路器、接头的插入衰减。测试时应注意方向性,即上行方向采用1310 nm 测试,下行方向采用1490nm进行测试。将测试情况按<ODN网络光缆线路全程衰减测试记录>(附表1)格式进行记录,且全程链路测试数据不应劣于设计中计算的光通道衰减核算指标(测试厂家应预先计算并提供所测试链路的各项指标)。
附表1:ODN网络光缆线路全程衰减测试记录表
工程编号
工程名称
测试节点
测试仪表
ODB 编码
分光比
测 试 人
测试时间
建设方代表
厂方代表
测试说明
在测试光全程光衰耗之前,先测试光分路器测试的插损及均匀一致性;合路光纤段衰耗(dB)与分路光纤段衰耗(dB),按照建设方要求可选测;全程光衰耗后接收光功率(dB)须符合设计要求, 而且在ONU PON 口的光灵敏度范围之内。测试驻地网皮线光缆光纤走向、对应服务地址是否准确、符合设计要求。
备注:
1.全程光衰耗测试在FTTH 皮线光缆采用二次施工模式下,从OLT 到ONU的光纤通路需抽5%进行成端并进行全程光衰耗值测试。2.表格记录以分光器为单位。
光分路器支路编号
服务地址
(小区楼栋等)
合路光纤段衰减(dB)(选测)
光分路器插损(dB)
分路光纤段衰耗(dB)(选测)
全程光衰耗(d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测试结论:
光分路器插损指标: □ 合格 □不合格
光分路器均匀一致性指标: □ 合格 □不合格
全程光衰耗(dB): □ 符合设计要求 □不符合设计要求
皮缆光缆走向准确性: □ 准确 □不准确
上行测试1310nm 波长的衰减,下行测试1490 nm 波长的衰减。测量仪表无1490nm 波长测量功能时,可使用1550nm 波长测量结果替代
2、EOC系统验收测试
2.1 设备基本性能测试
2.1.1测试环境
测试现场需准备的设施如下:
电源(-48V DC和220V AC)
ND(EOC局端设备)、CPE、PC、测试终端、网线
2.1.2具体测试项目
(1)VLAN功能
测试项目
VLAN功能
测试目的
验证EOC系统设备的VLAN功能
测试预置条件
仪器设备:ND、CPE、PC、测试终端、网线
ND、交换机、CPE设备已正确连接
ND上层交换机端口模式为trunk模式,并透传相应网管VLAN和业务VLAN
测试步骤
1. 使用PC经过上行网线登陆NDIP地址(地址可调整);
2. 根据规划修改NDIP地址(地址可调整);
3. 设置ND管理接口VLAN功能;
4. 保存ND数据;
5. ND自动断开和PC的telnet连接,再次建立连接输出预期结果1
6. 开启测试终端VLAN功能,PC经过测试终端登陆ND输出预期结果2
7. 网管服务能够正常telnet ND设备
8. 配置CPE业务VLAN,业务数据包正常经过局端设备进行转发
预期结果
1. ND设备VLAN功能开启后PC无法直接登陆
2. PC经过带VLAN功能的测试终端可正常登陆ND设备的管理界面
3. CPE配置业务VLAN后,ND可正常转发用户数据包
测试说明
测试数据和结论:
( )经过 ( )部分经过 ( )未经过 ( )不支持 ( )未测试
建设方人员签字: 厂商测试人员签字:
日期: 日期:
(2)下行限速功能
测试项目
下行限速功能
测试目的
验证CPE设备对用户下行速率限制功能
测试预置条件
仪器设备:PC、CPE、网线、电缆
设备正确连接
数据业务已经开通,用户经过终端上网正常
测试步骤
1. 登陆网管服务器,查找要该CPE设备MAC地址
2. 手工设置该CPE,指定CPE下行带宽为1Mpbs
3. PC经过终端CPE访问测试网站
4. 下载测试文档进行速率测试,有预期结果1输出
预期结果
1. 终端处的接收带宽不大于1Mpbs
测试说明
a) 必须使用本地网站否则对测试结果会有影响
b) 不限速的情况下用户的实际带宽大于1Mpbs
测试数据和结论:
( )经过 ( )部分经过 ( )未经过 ( )不支持 ( )未测试
建设方人员签字: 厂商测试人员签字:
日期: 日期:
(3)终端用户隔离功能
测试项目
终端用户隔离功能
测试目的
验证同一局端下的用户相互隔离
测试预置条件
仪器设备:CPE1、CPE2;PC1,PC2;网线、电缆
数据配置:CPE1和CPE2业务VLAN均为10
测试环境如图:
测试步骤
如图搭建测试环节
设置PC1的IP地址为:192.168.13.251/24;PC2的IP地址为:192.168.13.252/24
在PC1上pingPC2的IP地址,输出预期结果1
在PC2上pingPC1的IP地址,输出预期结果1
预期结果
1. 默认设置情况下用户是相互隔离的,两台PC无法ping通
测试说明
测试过程中需关闭PC防火墙
测试数据和结论:
( )经过 ( )部分经过 ( )未经过 ( )不支持 ( )未测试
建设方人员签字: 厂商测试人员签字:
日期: 日期:
(4)ND设备访问控制
测试项目
ND设备访问控制
测试目的
验证ND设备控制远程访问功能
测试预置条件
仪器设备:PC、ND、网线、测试终端
设备网段IP地址:172.16.128.0/16,网管VLAN:10
(地址及VLAN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客户维护IP网段为:10.0.83.0/24 (地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ND添加正确的路由
测试步骤
将PC的IP地址设成和ND在同一网段内(例如172.16.128.X )或(10.0.83.X),PC ping ND,主机都能够达到
在ND上经过add-acl-list(例如10.0.83.0/24),限制只有10.0.83.0网段的主机才能访问该ND
再用172.16.128.X 网段的PC Ping 该ND,主机无法达到
预期结果
只有配置ACLIP地址段才能够访问ND
测试说明
测试数据和结论:
( )经过 ( )部分经过 ( )未经过 ( )不支持 ( )未测试
建设方人员签字: 厂商测试人员签字:
日期: 日期:
(5)系统管理功能
测试项目
系统管理功能
测试目的
测试系统本地管理及远程管理功能
测试预置条件
仪器设备:PC 、ND 、测试终端
数据规划:局端管理VLAN:10;管理IP地址为:172.16.128.100/24
(地址及VLAN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测试步骤
在ND设备的以太网接口上直连PC1,并经过PC1登陆ND设备的管理页面,有预期输出1
配置ND的管理IP为;172.16.128.100/24, 管理VLAN为:10,配置后保存数据
经过远端维护PC(IP地址:172.16.128.101)可登陆到ND设备的管理界面,有预期输出1
预期结果
1.能够正常登陆ND设备的管理页面,而且进行各种设置
测试说明
测试数据和结论:
( )经过 ( )部分经过 ( )未经过 ( )不支持 ( )未测试
建设方人员签字: 厂商测试人员签字:
日期: 日期:
(6)用户侧RSSI值测试
测试项目
用户侧RSSI值测试
测试目的
确保用户侧终端RSSI值满足要求
测试预置条件
仪器设备:CPE、PC,测试终端,网线,测试电缆
测试环境:如图
测试步骤
1. 设备已正确安装,如图所示
2. 选择距ND或光机距离最远的用户/楼层进行测试
3. 经过测试终端在选择测试点进行RSSI值测试,输出预期结果1
预期结果
1. 楼层位置测试RSSI≥25DB;用户终端侧RSSI≥15DB
测试说明
1. RSSI指标为必测指标,测试位置应选择距光机或ND距离最远的楼层或终端
2. 测试位置在楼层需考虑入户损耗
测试数据和结论:
( )经过 ( )部分经过 ( )未经过 ( )不支持 ( )未测试
建设方人员签字: 厂商测试人员签字:
日期: 日期:
2.2 EOC指标测试
将测试情况按<EOC设备验收报告>(附表2)格式进行记录。
附表2-1:EOC指标测试报告(低频)
序号
测试项目
预期结果
是否经过
1
工作频段
7.5M-30M
2
实际线路衰减
小于60DB
3
实际传输距离
小于500m
4
局端杂散输出电平(100MHz-862MHz)
小于40dBuV
5
终端杂散输出电平(100MHz-862MHz)
小于40dBuV
6
局端反射损耗(65MHz-862MHz)
大于14dB
7
终端反射损耗(65MHz-862MHz)
大于14dB
8
局端插入损耗(65MHz-862MHz)
小于1.5dB
9
终端插入损耗(65MHz-862MHz)
小于1.5dB
10
局端提供接口类型
2个RJ45接口,4组同轴输入输出接口
11
终端提供接口类型
2个RJ45接口,1个同轴接口
1个电视接口;1个AC电源口
12
局端供电方式
220V或60V供电可选,可直接获取馈电供电,并提供”过电”功能,为下联设备供电
13
用户限速2M,在用户家实际测试速率
用户家实际下载速率大于200KBps
14
在用户家ping宽带业务网关地址看是否有丢包
ping包数量50个,无丢包
厂家测试人员: 建设方人员: 日期:
3、LAN网络验收测试
(1)、系统连通性
测试项目
系统连通性
测试目的
验证被测网络的系统连通性
测试预置条件
测试环境如图:
测试步骤
1、将测试工具连接到选定的接入层设备端口,即测试点;
2、用测试工具对网络的关键服务器、核心层和汇聚层的关键网络设备(如交换机和路由器),进行10次ping测试,每次间隔1s,以测试网络连通性。测试路径要覆盖所有的子网和VLAN。
3、移动测试工具到其它位置测试点,重复步骤2,直到遍历所有测试抽样设备。
预期结果
测试点到关键服务器的Ping测试连通性达到100%时,则判定该测试点符合要求。
测试说明
测试数据和结论:
( )经过 ( )部分经过 ( )未经过 ( )不支持 ( )未测试
建设方人员签字: 厂商测试人员签字:
日期: 日期:
(2)、链路传输速率
测试项目
链路传输速率
测试目的
测试被测链路的传输速率
测试预置条件
测试环境如图:
测试步骤
1、将用于发送和接收的测试工具分别连接到被测网络链路的源和目的交换机端口;
2、测试工具1在发送端口产生100%满线速流量;
3、测试工具2在接收端口对收到的流量进行统计,计算器端口利用率。
预期结果
全双工交换式以太网
发送端口利用率
接收端口利用率
10M以太网
100%
≥99%
100M以太网
100%
≥99%
1000M以太网
100%
≥99%
测试说明
测试数据和结论:
( )经过 ( )部分经过 ( )未经过 ( )不支持 ( )未测试
建设方人员签字: 厂商测试人员签字:
日期: 日期:
(3)、吞吐率
测试项目
吞吐率
测试目的
测试被测网络的吞吐率
测试预置条件
测试环境如图:
测试步骤
1、将用于发送和接收的测试工具分别连接到被测网络链路的源和目的交换机端口;
2、先从测试工具1向测试工具2发送数据包;
3、用测试工具1按照一定的帧速率,均匀地向被测网络发送一定数量的数据包;
4、如果所有的数据报都被测试工具2正确接收,则增加发送的帧速率;否则减少发送的帧速率;
5、重复步骤3,直到测出被测网络/设备在未丢包的情况下,能够处理的最大帧速率;
6、分别按照不同的帧大小重复步骤2~步骤4;
7、从测试工具2向测试工具1发送数据包,重复步骤3~步骤6。
备注:部分仪表可自动实现步骤3~步骤5。
预期结果
测试帧长
(字节)
10M以太网
100M以太网
1000M以太网
帧/秒
吞吐率
帧/秒
吞吐率
帧/秒
吞吐率
64
≥14731
99%
≥104166
70%
≥1041667
70%
128
≥8361
99%
≥67567
80%
≥633446
75%
256
≥4483
99%
≥40760
90%
≥362318
80%
512
≥2326
99%
≥23261
99%
≥199718
85%
1024
≥1185
99%
≥11853
99%
≥107758
90%
1280
≥951
99%
≥9519
99%
≥91345
95%
1518
≥804
99%
≥8046
99%
≥80461
99%
测试说明
测试数据和结论:
( )经过 ( )部分经过 ( )未经过 ( )不支持 ( )未测试
建设方人员签字: 厂商测试人员签字:
日期: 日期:
(4)、传输时延
测试项目
传输时延
测试目的
验证被测网络的传输时延
测试预置条件
测试环境如图:
测试步骤
1、将测试工具分别连接到被测网络链路的源和目的交换机端口;
2、先从测试工具1向测试工具2均匀地发送数据包;
3、向被测网络发送一定数目的1518B的数据帧,使网络达到上一测试中所达到的最大吞吐率;
4、由测试工具1向被测网络发送特定的测试帧,在数据帧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