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福建省闽江上游富屯溪三期邵武段防洪工程样本.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9860883 上传时间:2025-04-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闽江上游富屯溪三期邵武段防洪工程样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福建省闽江上游富屯溪三期邵武段防洪工程样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福建省闽江上游富屯溪三期( 邵武段) 防洪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项目概况 福建省闽江上游富屯溪三期( 邵武段) 防洪工程共10个河段的防洪堤, 总长14979.15m的防洪堤, 工程总投资为14078.41万元。防洪堤为新建防洪堤: ( 1) 养马洲防洪堤总堤长732.02m, 堤左0+000.00至左0+446.65防洪堤为复合式堤, 堤左0+446.65至0+732.02为浆砌石挡墙堤; ( 2) 邵武古山溪防洪堤总堤长2313.18m, 堤右A0+000.00至右A0+322.51浆砌石档墙堤、 其余为复合式堤; ( 3) 同青溪防洪堤总堤长2471.89m, 防洪堤类型为复合式; ( 4) 晒口防洪堤总堤长1266.76m, 防洪堤类型为复合式; ( 5) 吴家塘坊上防洪堤长 .08m, 堤右0+000.00至0+780.3和堤右1+758.7至2+139.00复合式堤, 堤右0+780.3至1+758.7浆砌石档墙堤; ( 6) 吴家塘金塘新村防洪堤长1581.90m, 防洪堤断面采用复合式断面; ( 7) 对原河段自大竹桥上游约50m处进行截弯取直, 取直后该段河道宽50m, 河道坡降7‰, 左岸防洪堤长471.63m, 该段防洪堤为路堤结合工程, 堤顶为江滨路, 防洪堤断面为复合式。右岸为河漫滩地, 开挖后作简易护坡工程; ( 8) 邵武拿口防洪堤堤长2359.25m, 堤右0+000.00至0+415.97防洪堤断面采用浆砌石档墙堤; 堤右0+415.97至2+359.25防洪堤断面采用复合式断面; ( 9) 邵武卫闽陈坊段防洪堤堤长411.68m, 该段防洪堤断面采用复合式断面; ( 10) 邵武卫闽谢坊段防洪堤堤长1360.76m, 该段防洪堤断面均采用重力式断面。 项目建设永久征地624亩, 主要为耕地337亩, 果园5亩, 林地125亩, 未利用地157亩; 工程临时占地主要是临时道路、 临时仓库、 沙石料堆放场地及拌和系统等, 临时占地416亩, 在工程结束时给予清理恢复。占地类型主要为耕地、 林地、 未利用地。 2工程环境影响评估 2.1 水环境影响 2.1.1 水环境保护目标 水环境评价范围内敏感保护目标为: 熙春水厂水源保护区。 保护要求: 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水域及其它水域执行Ⅲ类标准。 2.1.2 水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区所在河流水质环境质量良好, 监测项目浓度值均达到GB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 2.1.3 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工程建成运行, 防洪堤运行本身没有污染物排放。同时, 经过防洪工程的建设, 河道清障疏浚, 沿河违章建筑物、 阻水物、 沙石淤积物被清除, 沿岸生活垃圾被清理; 防洪堤建成后, 阻止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直接往河道倾倒; 防洪标准提高, 可避免设计标准内洪水漫溢, 减轻面污染源污染水体等。因此, 福建省闽江上游富屯溪三期( 邵武段) 防洪工程建成运行, 对保护河流水质起到一定作用。 施工期砼浇筑拌和生产废水采取处理后循环使用。养马洲防洪堤施工区所在河段属饮用水源保护区二级保护区水域, 施工区生活污水禁止排放, 处理后的污水农用或绿化; 另外9个施工区所在河段水域功能水质保护目标为地表水Ⅲ类, 施工区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入河流。在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期生活、 生产废污水对各河段水质影响较小。 围堰填筑和拆除、 基坑排水等引起下游河流悬浮物SS浓度增加。防洪堤围堰基坑废水经静置处理后上层清水排放引起河流SS浓度增量对河流水质影响较小。福建省闽江上游富屯溪三期( 邵武段) 防洪工程堤岸线布置在河滩地上, 枯水期施工, 大多数防洪堤施工不用围堰施工, 施工废水量少, 对河流水质影响可忽略。但施工废水禁止排入熙春水厂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水域, 应在基坑内静置后, 上层清水用于绿化或农用, 严禁施工废水排放, 确保施工废水不影响水厂取水口水质。 2.2 生态 2.2.1 生态保护目标 根据《邵武市生态功能区划》, 养马洲防洪堤、 晒口防洪堤属于邵武中心城镇与工业建设生态功能小区( ) , 主导功能为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建设区, 辅助功能为旅游生态环境; 古山溪防洪堤属于邵武中西部水土保持与生态农业生态功能小区( ) , 主导功能为水土保持、 生态农业建设, 辅助功能为生态公益林建设; 拿口防洪堤、 大竹溪防洪堤、 吴家塘坊上防洪堤、 吴家塘金塘新村防洪堤、 卫闽陈坊防洪堤、 卫闽谢坊防洪堤属于邵武中东部水土保持与生态农业生态功能小区( ) , 主导功能为城乡协调建设与生态农业区, 辅助功能为城镇交通干线视城景观、 旅游生态环境; 同青溪防洪堤属于邵武中西部水土保持与生态农业生态功能小区( ) , 主导功能为水土保持、 生态农业建设, 辅助功能为生态公益林建设。 经过对项目区沿线的实地调查, 在评价区古山溪防洪堤河段有一棵古樟树, 晒口防洪堤河段有十棵樟树, 拿口防洪堤河段有五棵樟树, 卫闽谢坊防洪堤河段有十一棵古榕樟树。这些古榕樟树属于古树或保护植物, 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 2.2.2 生态现状 ( 1) 土地利用 项目建设永久征地624亩, 主要为耕地337亩, 果园5亩, 林地125亩, 未利用地157亩; 工程临时占地主要是临时道路、 临时仓库、 沙石料堆放场地及拌和系统等, 临时占地416亩, 在工程结束时给予清理恢复。占地类型主要为耕地、 林地、 未利用地。 ( 2) 陆域生态 福建省闽江上游富屯溪三期( 邵武段) 防洪工程沿线生态现状具体见表2.2-1。 表2.2-1 工程沿线生态现状表 工程堤段 位置 所属河流 生态现状 养马洲防洪堤 堤左0+000.00~堤左0+732.02 富屯溪干流 集中式二级水源保护区、 养马洲工业区、 芦苇、 杂草 古山溪防洪堤 堤左0+000.00~堤左0+524.88 古山溪 耕地、 绿竹、 菜地、 杂草 堤右A0+000.00~堤右A1+510.63 严羽大道、 樟树、 菜地、 杂草 堤右B0+000.00~堤右B0+277.67 菜地、 杂草 同青溪防洪堤 堤左0+000.00~堤左2+471.89 同青溪 同青溪大桥、 芦苇、 耕地、 菜地、 杂草 晒口防洪堤 堤右0+000.00~堤右0+891.64 富屯溪干流 菜地、 樟树、 绿竹、 杂草、 卵石料场 支流堤左0+000.00~支流堤左0+375.12 富屯溪支流 菜地、 绿竹、 杂草、 同青大桥 吴家塘坊上防洪堤 堤右0+000.00~堤右2+139.00 富屯溪 荒地、 杂草、 旧防洪堤、 砂料场 吴家塘金塘新村防洪堤 堤A0+000.00~堤A0+773.10 富屯溪 变电站、 杂草、 绿竹 堤B0+000.00~堤B0+808.80 金塘工业区、 杂草、 砂料场 大竹溪防洪堤 堤左0+000.00~堤左0+471.63 大竹溪 耕地、 杂草、 芦苇 堤右0+000.00~堤右0+200.32 耕地、 杂草 拿口防洪堤 堤右0+000.00~堤右2+359.25 富屯溪 菜地、 耕地、 杂草、 绿竹、 樟树、 砂料场、 庄上村居民区 卫闽陈坊段防洪堤 堤左0+000.00~堤左0+111.67 富屯溪 菜地、 耕地、 果树、 杂草、 陈坊居民区、 陈坊小学 卫闽谢坊段防洪堤 堤右0+000.00~堤右1+360.76 富屯溪 已建防洪堤、 樟树、 古榕树、 绿竹、 杂草、 谢坊居民区、 谢坊小学 ( 3) 水土流失现状 根据 国家水土流失遥感资料结合现场调查, 邵武市水土流失面积为186.95km2, 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6.6%。其中轻度流失74.41km2, 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39.8%; 中度流失64.64km2, 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34.6%; 强烈流失45.37km2, 占流失面积的24.3%; 极强烈流失2.53km2, 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1.4%。详见表2.2-2。 表2.2-2 水土流失面积统计表 单位: hm2 项目 流失面积 轻度流失 中度流失 强烈流失 极强烈流失 邵武市 18695.0 7441.0 6464.0 4537.0 253.0 城郊镇 962.3 583.7 237.8 140.8 大竹镇 1100.0 648.4 325.5 126.1 拿口镇 2265.3 713.7 872.6 679.0 邵武市区 168.6 91.5 77.1 0.0 卫闽镇 647.9 145.0 303.2 199.7 从总体上看, 本工程项目区内原生地表水土流失以轻度为主, 水土流失类型主要为面蚀、 沟蚀。项目区平均土壤侵蚀模数350t/km2·a, 土壤流失容许值为500t/km2·a, 项目区中的城郊镇、 晒口街道等列入省级重点预防保护区范围, 本工程参照建设类项目水土流失一级标准执行。 ( 4) 浮游生物 项目所在河段共鉴定浮游生物8门113属211种, 表明当前调查河段浮游生物的种类非常丰富。富屯溪邵武段调查流域内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的平均个体密度分别为551个/升和184.28×103个细胞数/升。古山溪、 同青溪、 大竹溪和富屯溪作为闽江上游的山区溪河, 浮游生物密度已属不低, 有些断面的浮游生物数量较多, 反映出该流域水体营养水平较高的事实。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中出现的山区溪流寡污性种类, 显示出该流域山区溪流环境的生态特点, 可是也出现不少的耐污性种类, 她们的出现频率较高, 在一些断面耐污性较强的种类, 如螅状单缩虫、 颤藻、 裸藻、 衣藻、 小球藻等已发展成为优势种群, 它们的种群数量在藻类中已占有不小的比例, 这表明该流域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有机污染。经过对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 种群数量、 优势种以及指示生物的综合分析, 初步认为当前该调查河段的水体质量属于中-轻污类型。 2.2.3 生态环境影响 ( 1) 陆域生态 工程永久占地及临时占地区域未发现珍稀植物, 也没有发现大型动物等, 受工程建设影响的鸟类将迁移到上下游河滩地。防洪工程建设后, 对岸线外违障占滩建筑、 堤外占滩果树、 菜地等将进行全面清障, 沿岸生活垃圾将被清理, 改变堤外河滩的现状, 防洪工程的建设, 可为近岸居民提供一个宁静、 休闲的生活空间, 改进防洪岸线沿线的生态景观, 生态功能变化较大。 工程涉及的古榕樟树, 施工过程需要进行有效的保护, 施工便道应避开, 不得有破坏古树名木的施工活动。防洪工程沿线的古树名木、 珍稀树种离防洪堤工程堤线有一定的距离, 施工中予以挂牌保护, 确保不受施工影响而招到破坏。 ( 2) 河道生态 本工程防洪岸线顺沿着天然河岸布置于原河道岸边, 基本不破坏或减少水生生物的生存境地。防洪工程建成后, 增加项目区域河段水域和陆域屏障, 水域与陆域之间生物往来、 物质流通会受到一定影响, 河道中的生物和微生物生存环境减少, 影响水生态系统, 但对流域的水生生物种群资源和多样性以及鱼类资源影响较小。 ( 3) 鱼类 福建省闽江上游富屯溪三期( 邵武段) 防洪工程岸线顺沿首天然河岸布置于原河道岸边, 建成后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原有防洪堤河段水体流态、 流速、 深度、 面积、 河床底质和水的理化性质等鱼类赖于生存的生境, 使鱼类的种类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福建省闽江上游富屯溪三期( 邵武段) 防洪工程区域未发现珍稀鱼类, 区域鱼类绝大多数属于溪河性鱼类, 防洪堤建成后, 将使在原防洪堤河段的鱼类迁移到别的河段觅食、 产卵。但防洪堤范围相对于富屯溪整个流域( 包括富屯溪流域、 古山溪、 同青溪、 大竹溪等) 来说, 所占范围较小, 对鱼类的觅食、 产卵影响较小。 ( 4) 景观环境 工程施工结束后, 因施工引起水土流失的各项因素逐渐消失, 地表扰动基本停止, 随着时间推移, 施工区部分区域能够自然恢复植被, 水土流失量减少, 并达到新的平衡, 不会长期产生大量的水土流失。 工程建设经过对沿岸进行绿化, 流域河段环境的改进, 可有效地改进周边地区的环境质量, 有利于促进整个地区生态系统功能与结构的恢复、 改进。 项目对绿化景观的影响主要是工程建设对两岸植被的暂时破坏, 河道沿线原有植被主要是一些绿竹、 芦苇、 杂草等。项目绿化工程设计以带状布置, 可保证河道施工对沿线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得以恢复, 并保持生态稳定性。 ( 5) 水土流失 根据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项目建设扰动地表包括主体工程区、 施工便道区、 施工区、 取土场区、 弃渣场区5个区, 总面积为71.52hm2, 扰动陆域地表面积以耕地、 未利用地为主。预测时段可能产生水土流失总量5.56595万t, 原有水土流失量0.09965万t, 新增水土流失量5.4663万t。项目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施工建设期, 以主体工程区为主。 2.3 大气环境 2.3.1 保护目标 施工临时生活区、 施工场界及周边200m范围和施工运输公路沿线200m居民区、 学校。 保护要求: 加强施工期管理, 对施工期大气污染源进行控制和治理, 大气污染物排放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使工程建设区及周围、 施工运输公路两侧居民和施工临时生活区的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功能区划要求, 即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中的二级标准。 2.3.2 大气环境现状 经过对项目沿线的现场勘查和环境现状监测调查, 项目区所在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良好, 监测项目浓度值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中的二级标准。 2.3.3 大气环境影响 施工期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污染物主要是施工扬尘, 主要来源于土方挖、 填, 搅拌混凝土扬尘, 汽车运输、 装卸造成的扬尘( TSP) 等, 其次是汽车及机械排出的尾气。施工扬尘对项目周边的居民、 自然植物和农作物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施工扬尘影响范围主要在施工地点周围50m内, 施工场地对内、 外交通系统主要利用现有交通道路, 实现施工现场与场外人员、 材料、 设备的转运, 道路扬尘影响范围在路两侧各50m区域, 特别是沿路第一排房子, 沿途经过的居民区如药村居民区、 中央储备粮邵武直属库宿舍、 芹田村肖家厂居民区、 香铺村居民区、 晒口同青村居民区、 陈家墙村居民区、 谢家寺村居民区、 大竹村居民区、 庄上村居民区、 陈坊村居民区、 、 谢坊村居民区等, 学校如城南新天地实验学校分校、 陈坊小学、 谢坊小学, 施工运输道路扬尘会对临路的这些居民区造成一定影响, 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也应重视施工现场的防尘措施, 运输道路及主要的出入口、 应经常洒水, 尽量缩小施工扬尘影响范围, 以减轻扬尘对环境的污染。另外, 施工场地应尽量不靠近居民点, 特别是水泥料场、 混凝土搅拌点不能靠近居民区, 运输道路及施工场地应经常洒水, 以减少场地和汽车扬尘对居民的影响。施工期运输车辆、 挖掘机等燃油机械设备排放含SO2、 NOx、 CO、 HC等污染物的尾气, 但因数量少, 影响较为轻微。总体上看, 工程施工对大气环境影响是暂时的, 随着工程竣工, 这些影响也将随之消失。 2.4 声环境 2.4.1 声环境保护目标 保护目标: 施工临时生活区、 施工场界及周边200m范围和施工运输公路沿线200m内居民区、 学校。 保护要求: 加强施工期管理, 对施工期噪声污染源进行治理, 使施工区符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12523-90) 所规定各阶段标准。 2.4.2 声环境现状 经过对项目沿线的现场勘查和环境现状监测调查, 各监测点位监测值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相应的标准值, 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 2.4.3 声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工程区200m范围内的各敏感点均受到施工噪声不同程度的影响, 距离防洪堤较近的居民区如药村居民区、 中央储备粮邵武直属库宿舍、 芹田村肖家厂居民区、 香铺村居民区、 晒口同青村居民区、 陈家墙村居民区、 谢家寺村居民区、 大竹村居民区、 庄上村居民区、 陈坊村居民区、 、 谢坊村居民区等, 学校如城南新天地实验学校分校、 陈坊小学、 谢坊小学, 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大, 开挖阶段施工噪声最大值达到90.0dB(A), 浇筑阶段施工噪声最大值达到80dB(A), 这些居民区人口都较为密集, 影响程度相对较大; 其它堤段影响到居民数量较少。在工程开挖过程中也会受到影响。 从预测结果能够看出, 若夜间施工在一定范围内将会对居民的休息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施工噪声对施工人员也有一定影响。另外, 施工期运输设备主要为自卸汽车、 载重汽车等, 载重车和自卸汽车在装卸、 进出施工基地以及运输过程中会对施工基地周边以及运输道路两侧的居民点、 学校乃至施工临时生活区产生一定影响。 总的来看, 施工机械噪声对工程区200m范围内的各个敏感点会产生一定的、 不同程度的影响, 由于每个堤段的施工机械产生噪声的时间较短, 而且对于某一敏感点而言, 该点施工时间就更短了, 从而影响相对较小。因此, 只要合理安排, 其影响能够得到控制。按规定, 夜间及午间严禁从事噪声扰民等施工。施工期运输交通噪声将对沿途道路两侧的居民区会产生一定影响, 但由于施工交通运输噪声存在时间极短, 且只在有运输车辆经过时才产生, 因此, 施工交通噪声对沿线道路两侧居民住宅产生的影响是瞬时性的, 影响程度不大。施工对声环境影响是暂时的, 随着工程竣工, 这些影响也将随之消失。 2.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 本项目施工开挖的土石方全部用于本项目填筑及保护区的土地整治和绿化覆土。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来自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施工高峰人数为590人, 施工临时生活区高峰时日产垃圾295kg, 年产107.7t 。固体废弃物中的有机垃圾送城区垃圾处理场处理, 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定时定期清运。 开挖的土石方, 若未及时回填且不采取临时防护措施, 随地堆放, 晴天尘土飞扬, 污染大气环境, 遇上雨天, 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 影响河道行洪, 污染河道水质, 有机物垃圾对环境造成污染。 可见, 固体废弃物经有效处理处理后, 其对环境影响轻微。 2.6社会环境影响 ( 1) 社会经济影响分析 福建省闽江上游富屯溪三期( 邵武段) 防洪工程属社会公益性的水利建设项目, 工程建成后, 能够提高全流域抵御洪水的能力, 建立与社会经济水平相适应的防洪体系, 防止或减少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满足城区建设要求, 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 本项目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 2) 移民拆迁影响分析 福建省闽江上游富屯溪三期( 邵武段) 防洪工程经实地调查, 无拆迁的房屋。因此, 本工程不涉及生活安置。 福建省闽江上游富屯溪三期( 邵武段) 防洪工程基本上沿着河道岸边或滩地, 结合城镇建设或工业区总体规划布置, 项目建设永久征地624亩, 主要为耕地337亩, 果园5亩, 林地125亩, 未利用地157亩。各堤段对因工程占地而造成农民失去耕作的土地, 由各乡镇在相应各行政区内进行调整、 解决。 项目无拆迁, 征占地较小, 在做好生产安置及征占地补偿的情况下, 项目建设不会产生明显不利的社会影响。 ( 3) 景观影响分析 防洪堤的建设, 对原来的自然景观带来较大的改变, 新建的防洪堤高出现有地面1m左右, 平视景观与岸线景物相融, 对沿江居民视觉影响不大。同时结合堤线的建设, 辅以其它沿江景观美化设计等, 形成江滨的独特风景线, 必将成为沿江居民休憩的优良场所, 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沿江居民因堤防建设难以直接亲水的缺憾。 ( 4) 交通影响 施工期运输车辆和堤线开挖、 填筑等, 占用部分公路, 将给过往车辆和附近居民、 附近单位带来不便。施工期应与交通部门密切配合, 以减少施工期对交通的影响。 项目各施工区设有机械、 汽车停车场、 临时仓库和工棚, 施工基地一般布置在堤线附近较开阔的地方, 施工区布置对交通没有影响。 3工程建设的环境可行性 本项目符合水利产业政策。项目建设符合《福建省富屯溪流域综合规划修编报告》、 《邵武市城市总体规划》, 工程实施后, 局部河道拓宽、 河底疏浚, 水流顺畅, 使防洪排涝标准提高。河岸护坡, 岸线规整, 有利于防止正常洪水对河岸的冲刷。 根据主体工程土石方平衡情况, 工程开挖土石方得到了充分利用, 余土全部用于本项目填筑及保护区的土地整治和绿化覆土, 减少了弃渣, 节约了土石资源, 降低了弃渣对生态景观的影响。因此本项目弃渣处理利用方案合理。 本项目经过优化设计, 沿线的古榕樟树得以保留, 工程建成后, 水环境将有一定改进, 施工中的水、 气、 声、 固废影响较小, 施工完成后均不再产生污染物, 项目建设环境是可行的。 4对策措施与建议 4.1 对策措施 工程环保对策及环保验收标准一览表环保设施见表4.1-1。 4.1-1 工程环保对策及环保验收标准一览表 序号 名称 环保措施 指标与要求 1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 3) 古树名木、 珍稀树种离防洪堤工程堤线有一定的距离, 施工中予以挂牌保护, 确保不受施工影响而招到破坏; ( 4) 工程弃土弃渣按指定地点堆放; ( 5) 堤项土坡、 堤后回填土面绿化等; ( 6) 编制该项目水土保持方案, 经水行政主管部分审查同意后认真组织实施; ( 7) 在工期安排上考虑避开降雨集中的季节。对围填做到随挖、 随运, 覆土做到随铺、 随压; ( 8) 对裸露、 松散的土壤喷洒适量的水, 使土壤表面处于湿润状态, 以减少土壤的风蚀流失和尘土污染危害。 2 水环境保护措施 各施工区设置沉沙池等简易废水处理设施, 循环利用( 属饮用水源保护区水域的, 禁止设置排污口排放污水) 或达标排放( 其它堤段) ; 3 固体废物保护措施 ( 1) 工程弃土弃渣按指定地点堆放; ( 2) 工地生活垃圾将由当地环卫部门及时清运到垃圾中转站处理。 4 大气污染保护措施 ( 1) 各施工区与外界出口处按《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 HJ/T393- ) 的要求, 设置汽车洗车平台等, 防止汽车车轮带泥上路, 造成粉尘等大气污染; ( 2) 工地出口处道路铺设细石等功能材料, 辅以洒水、 措施, 防治场尘; ( 3) 采取遮盖或密闭式运输, 运输车辆限速, 运输过程严禁抛、 撒、 漏。 5 噪声污染保护措施 ( 1) 要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夜间22:00~次日6:00应禁止施工, 确保居民的休息。特殊情况需施工, 要向当地环保局申请, 得到批准并公告后方可施工。 ( 2) 对机械良好的维护保养和正确操作运行。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12523-90) 6 社会环境保护措施 ( 1) 政府做好征占地补偿工作; ( 2) 做好防洪堤沿江景观美化设计等, 形成江滨的独特风景线,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沿江居民因堤防建设难以直接亲水的缺憾; ( 3) 施工期应与交通部门密切配合, 做好交通协和工作。 4.2 建议 ( 1) 建议有关单位加强对施工机动车的管理, 严格限制尾气排放不合格的施工车辆进场施工; ( 2) 加强沿河两岸新旧居民区的垃圾收集与清运工作。 5评价总结论 福建省闽江上游富屯溪三期( 邵武段) 防洪工程符合富屯溪流域综合规划, 属国家鼓励的产业。本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期, 工程建设单位应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工作。评价认为工程设计已考虑了环境保护的要求, 保留了沿线的古榕樟树, 制定的环境设计方案在技术上、 经济上是可行的, 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该项目建设应严格按照”三同时”要求, 认真落实工程设计拟定的环境保护方案和本报告书中提出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可使工程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得到较好的控制。因此, 福建省闽江上游富屯溪三期( 邵武段) 防洪工程在落实本报告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后, 从环境保护角度而言是可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