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语文第六、七单元测评《墨子》《韩非子》选读测评新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pdf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985826 上传时间:2024-04-10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6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第六、七单元测评《墨子》《韩非子》选读测评新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第六、七单元测评《墨子》《韩非子》选读测评新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第六、七单元测评《墨子》《韩非子》选读测评新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第六、七单元测评《墨子》《韩非子》选读测评新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第六、七单元测评《墨子》《韩非子》选读测评新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第六、七单元测评(满分 120 分,时间 120 分钟)一、基础知识(12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相篡(cu n)不惮(dn)所恃(zh)黧黑(l)B.攘外(r ng)譬若(p)决渎(du)栏厩(j)C.溺爱(ru)园圃(p)杀戮(l)远鄙(b)D.阖门(h)织屦(j)啜之(chu)不辜(g)解析:A项,“恃”应读“sh”;B 项,“厩”应读“ji”;C 项,“溺”应读“n”。答案:D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恶:凶恶。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野战:在郊野战斗

2、。B.而自知其益富知:知道。宁信度,无自信也自信:相信自己。C.人民不胜禽兽虫蛇胜:经受得住。得意,贤士不可不举得意:称心如意。D.强必执弱执:控制,驾驭。欲使无穷,其可得乎无穷:没有穷尽。解析:A项,恶:憎恨。B项,知:同“智”,以为智。D项,无穷:无,不;穷,贫困。答案:C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奚不之晋若又奚患鲁患其不救乎虽远越,其可以安乎A.和相同,和不同。B.和相同,和相同。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C.和不同,和相同。D.和不同,和不同。解析:奚:疑问代词,为什么;疑问代词,什么。其:语气副词,表揣测,大概;语气副词,表

3、反问,难道。答案:D 4.下列各项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今上举义不辟贫贱B.宫墙既立,谨上为凿一门C.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D.及反,市罢,遂不得履解析:A项,“辟”通“避”,避开;B 项,“谨”通“仅”,只;D 项,“反”通“返”,返回。答案:C 二、阅读理解(39 分)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57 题。(12 分)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似此类。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4、)A.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遗:送给。B.云而过书“举烛”书:写。C.举烛者,尚明也尚:崇尚。D.王大说,国以治治:治理。解析:D项,治:这里指治理得好,太平。答案:D 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 分)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1)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3分)(2)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2 分)答案:(1)郢都有个人,寄给燕国的相国一封信,夜晚写信时,火烛不明亮,他便对拿着蜡烛的人说:“举烛。”(2)燕国的相把这个意思告诉了燕王,燕王非常高兴,国家因此治理好了。国家虽然治理好了,但“举烛”

5、二字的确不是信中的原意。7.这个故事的寓意是:。从中可归纳出一个成语:。(4 分)答案:比喻穿凿附会,曲解原意郢书燕说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89 题。(8 分,每小题 4 分)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2 分)(2)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2 分)答案:(1)草鞋或麻鞋是要穿在脚上踩在脚下,可是越国人光着脚板走路;生绢是要做成

6、帽子戴在头上,可是越国人披散着头发。(2)凭着你们夫妇的特长,到用不着这些特长的国家活动,想使自己处境不困窘,怎么能行呢?9.有人认为“鲁人徙越必穷”,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试结合选文谈谈你的看法。解析:本题为一道探究性试题,关键是言之有理,言之有据。答案:略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013 题。所染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墨子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舜染于许由、伯阳,禹染于皋陶、伯益,汤染于伊尹、仲虺,武王染于太公、周公。此四王者所染当,故王天下

7、,立为天下,功名蔽天地。举天下之仁义显人,必称此四王者。夏桀染于干辛、推哆,殷纣染于崇侯、恶来,厉王染于厉公长父、荣夷终,幽王染于傅公夷、蔡公毂。此四王者所染不当,故国残身死,为天下僇。举天下不义辱人,必称此四王者。齐桓染于管仲、鲍叔,晋文染于舅犯、高偃,楚庄染于孙叔、沈尹,吴阖闾染于伍员、文义,越勾践染于范蠡、大夫种。此五君者所染当,故霸诸侯,功名传于后世。范吉射染于长柳朔、王胜,中行寅染于籍秦、高强,吴夫差染于王孙雒、太宰嚭,智伯摇染于智国、张武,中山尚染于魏义、偃长,宋康染于唐鞅、佃不礼。此六君者所染不当,故国家残亡,身为刑戮,宗庙破灭,绝无后类,君臣离散,民人流亡。举天下之贪暴苛扰者,

8、必称此六君也。凡君之所以安者何也?以其行理也。行理性于染当。故善为君者,劳于论人而逸于治官。不能为君者,伤形费神,愁心劳意;然国逾危,身逾辱。此六君者,非不重其国、爱其身也,以不知要故也。不知要者,所染不当也。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其友皆好仁义,淳谨畏令,则家日益,身日安,名日荣,处官得其理矣,则段干木、禽子、傅说之徒是也。其友皆好矜奋,创作比周,则家日损,身日危,名日辱,处官失其理矣,则子西、易牙、竖刁之徒是也。诗曰“必择所堪,必谨所堪”者,此之谓也。注:堪:通湛,浸染之意。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染于苍则苍苍:深青色。B.宗庙破灭,绝无后类绝:全然。C.

9、其友皆好仁义,淳谨畏令淳谨:敦厚谨慎。D.其友皆好矜奋,创作比周比周:结党营私。解析:绝:动词,断绝。答案:B 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A.舜染于许由、伯阳不求闻达于诸侯B.此五君者所染当又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C.以其行理也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D.必谨所堪者,此之谓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解析:C项,以:介词,表原因,因为。A项,于:介词,表被动,被/介词,表处所,在。B项,所:助词,与后面动词构成“所”字结构/名词,处所。D项,之:代词,这/结构助词,表定语后置。答案:C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

10、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墨子以“必择所堪,必谨所堪”,结束全篇,言辞恳切。墨子悲天悯人,谆谆教诲,告诫要交友得当,国君要用人得当。B.所染篇以染丝为喻,说明天子、诸侯、大夫必须正确选择自己的亲信和朋友,以取得良好的熏陶和积极的影响。C.所染文气贯串,前后的说理具有一致性。所举基本都是正反两例,将圣王和暴君、贤臣和奸佞基本相对。D.墨子将国君比作丝,将臣比作染料。有良臣辅佐则“染当”,“染当”则顺天理而行,顺天理而行则可“功名蔽天地”。解析:B项表述不完整,应为“天子、诸侯、大夫、士”。答案:B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此四王者所染不当,故国

11、残身死,为天下僇。举天下不义辱人,必称此四王者。(5 分)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2)故善为君者,劳于论人而逸于治官。不能为君者,伤形费神,愁心劳意;然国逾危,身逾辱。(5 分)答案:(1)这四位君王因为所受影响不当,结果身死国破,被天下人羞辱。列举天下不义可耻的人,必定要说到这四王。(2)所以善于做国君的,在选用人才时费尽心思,而在办理公务上轻松安逸。不善于做国君的,劳神伤身,用尽心思,然而国家更危险,自己更受耻辱。参考译文:墨子说他曾见人染丝而感叹说:“(丝)染了青颜料就变成青色,染了黄颜料就变成黄色。染料不同,丝的颜色也跟着变化。经过五次之后,就变为五种

12、颜色了。所以染这件事是不可不谨慎的。”不仅染丝如此,国家也有“染”。舜被许由、伯阳所染,禹被皋陶、伯益所染,汤被伊尹、仲虺所染,武王被太公、周公所染。这四位君王因为所受影响得当,所以能称王于天下,立为天子,功盖四方,名扬天下。凡是提起天下著名的仁义之人,必定要称这四王。夏桀被干辛、推哆所染,殷纣被崇侯、恶来所染,周厉王被厉公长父、荣夷终所染,周幽王被傅公夷、蔡公毂所染。这四位君王因为所受影响不当,结果身死国破,被天下人羞辱。列举天下不义可耻的人,必定要说到这四王。齐桓公被管仲、鲍叔牙所染,晋文公被舅犯、高偃所染,楚庄王被孙叔敖、沈尹茎所染,吴王阖闾被伍员、文义所染,越王勾践被范蠡、文种所染。这

13、五位君王因为所受影响得当,所以能称霸诸侯,功名传于后世。范吉射被长柳朔、王胜所染,中行寅被籍秦、高强所染,吴王夫差被王孙雒、太宰嚭所染,智伯摇被智国、张武所染,中山尚被魏义、偃长所染,宋康王被唐鞅、佃不礼所染。这六位君王因为所受影响不当,所以国破家亡,身受刑戮,宗庙毁灭,子孙灭绝,君臣离散,百姓逃亡。凡是提起天下贪暴苛刻的人,必定称这六君。大凡人君之所以能够安定,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他们行事合理。而行事合理源于所染得当。所以善于做国君的,在选用人才时费尽心思,而在办理公务上轻松安逸。不善于做国君的,劳神伤身,用尽心思,然而国家更危险,自己更受耻辱。上述这六位国君,并非不重视他们的国家、爱惜他们

14、的身体,而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治国要领的缘故。所谓不知道治国要领,即是所染不得当。不仅国家有染,士也有“染”。一个人所交的朋友都爱好仁义,都淳朴谨慎,慑于法纪,那么他的家道就日益兴盛,身体日益平安,名声日益光耀,居官治政也合于正道了,如段干木、禽子、傅说等人即属此类(朋友)。一个人所交的朋友若都不安分守己,结党营私,那么他的家道就日益衰落,身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体日益危险,名声日益降低,居官治政也不得其道,如子西、易牙、竖刁等人即属此类(朋友)。诗经上“一定要选好染料,一定要慎重对待浸染”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三、表达运用(9 分)14.把下面四句话按恰当的顺序填入

15、横线处,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4 分)在先秦,主要有五种人格理想:墨子的苦行侠人格,;杨朱的贵我人格,;孟子的大丈夫人格,;荀子的君子式人格,;再一种便是庄子式的人格了,独来独往,不吝去留,若垂天之云,悠悠往来聚散,在一种远离的姿态中显出格外的美丽与洒脱。锋芒毕露,正义在胸平和公正,循规蹈矩赴汤蹈火,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绝对自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恰当的顺序是(只填序号)答案:15.右图是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会”)的会徽,会徽以蓝色为主调。仔细观察后,请就会徽的图案写一段说明性文字,再说说图案的寓意。(5 分)(1)说明:(2)寓意:答案:(1)会徽采用“浪花”“水纹”“双

16、手”和“对称的弧形线条”为基本元素,构成圆形图案。图案中浪花翻卷,水纹交融,“浪花”中升涌而成的双手,满掬欲握。对称的双弧线交汇成一个圆形将浪花和双手紧紧包容,构成一幅动感的画面。(2)寓意:两岸同胞血脉相连,命运与共,携手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思对即可)四、作文(60 分)1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人生在世,往往会经历种种的痛。有人说,痛了,就直接说出来,这是本能。又有人说,痛而不言,体现了人性的坚强。还有人说,痛而善言,这是一种人生智慧。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

17、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不少于800 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解析:可选择其中的某一句话立意,也可结合多人的观点,分出何时“言”、何时“不言”、如何“善言”。无论是选一还是选多,只要能结合材料的观点来立意,就无优劣之分。要扣住关键词“痛”和“言”,不能漫谈“痛”。务必紧扣我们面对“痛”,采取何种方式来表达,或不言,以体现责任、包容,以体现坚强、奋起;或善言,以智慧言痛,以诗文言痛,以献爱心言痛等。答案:痛而不言人生是一条布满荆棘的路,往往会经历种种的痛,如果说痛了就言是一种本能,痛而善言是一种智慧,那么痛而不言就是人性的坚强,更是人生的大彻、大悟、大智慧。痛而不言,是为了

18、酿造更美更醇的酒。有人说:“只有痛苦才能酿就美丽的诗篇。”是的,就如海子,那位有着无尽孤独与痛苦的诗人用他心中的苦、心中的痛酿成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样清新明丽的诗句。就如蚌,正是用它的痛苦才孕育了圆润而晶莹的珍珠。如果海子把他内心的孤单痛苦说了出来,那么他还能吟出这样优美的诗吗?如果蚌把让它痛苦的沙子吐了出来,还能孕育出那么高贵美丽的珍珠吗?不能,是痛而不言,让寂寞变成了美丽的诗篇,让沙子变成了莹亮的珍珠,让酒更美更醇。痛而不言,是为了积蓄力量,待机而动。人们常说化悲愤为力量,痛苦就是一种力量,可犹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之势。越王勾践,一位忍辱负重的贤明圣主,被俘后替吴王洗

19、马,每天所受的羞辱可想而知。然而他的苦、他的痛、他的悲愤无法诉说,他把痛苦化为一种力量,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吞吴国。韩信,一位智谋超群的大将,他也是位痛而不言的人,他没有因当年的胯下之辱坠去青云之志,而是将其作为鞭策他不断前进、不断攀登的力量。痛而不言,化痛为力量,才有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才有大将韩信甘忍胯下之辱,终成灭秦兴汉的一代良将的绝世佳话。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痛而不言,是为了“乘风破浪”,“直济沧海”。沉默并不代表懦弱,痛而不言并不代表屈服。诗人汪国真曾说:“把眼泪攒到成功的那天流,那一天,哪怕流它个汪洋大海。”痛而不言,正是为了到达成功的彼岸时,能够回首看着自己的坎坷历程笑得更好,哭得更尽兴。就像是李娜,把训练时留在身体上的苦楚,把失败时的心灵上的痛化成了一把泪,只洒在成功的那一天,只洒在大满贯的赛场上。尽管没有流它个汪洋大海,但至少她的泪浸湿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眼眶。所以说,痛而不言是一种大智慧,是为了直挂云帆济沧海。历数古往今来的各位名人,往往都是痛而不言的人。他们把痛化为美酒,把痛化为力量,把痛化为对成功的渴求。痛而不言,是一种坚强,更是一种大彻大悟的大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