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苏老师
(北大师)九年级上册 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知识点一:认识一元一次方程
(一)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2(二次)的整式方程,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
(注意:一元二次方程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是整式方程;一元;二次)
(二)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把(a、b、c为常数,a≠0)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其中a为二次项系数;b为一次项系数;c为常数项。
【例题】
1、一元二次方程3x 2=5x-1的一般形式是 ,二次项系数是 ,一次项系数是 ,常数项是 。
2、一元二次方程(x+1)(3x-2)=10的一般形式是 。
3、当m= 时,关于x的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
4、下列方程中不一定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a-3)x2=8 (a≠3) B.ax2+bx+c=0
C.(x+3)(x-2)=x+5 D.
知识点二:求解一元一次方程
(一)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定义:使得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就是这个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例题】
例1、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是0,则值为( )
A、 B、 C、或 D、
(二)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
1.配方法 <即将其变为的形式>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步骤:
①把方程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②将二次项系数化成1;
③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
④两边加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
⑤把方程转化成的形式;
⑥两边开方求其根。
【例题】
例2 一元二次方程x2-8x-1=0配方后可变形为( )
A.(x+4)2=17
B.(x+4)2=15
C.(x-4)2=17
D.(x-4)2=15
例3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2-6x-4=0,下列变形正确的是( )
A.(x-6)2=-4+36
B.(x-6)2=4+36
C.(x-3)2=-4+9
D.(x-3)2=4+9
例4 x2-6x-4=0; x2-4x=1; x2-2x-2=0
2.公式法 (注意在找abc时须先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例题】
例5若一元二次方程x2+2x+a=0的有实数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a<1
B.a≤4
C.a≤1
D.a≥1
例6 已知一元二次方程2x2-5x+3=0,则该方程根的情况是( )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两个根都是自然数
D.无实数根
例7 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x+a-2=0.
(1)若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当该方程的一个根为1时,求a的值及方程的另一根.
3.分解因式法 把方程的一边变成0,另一边变成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来求解。(主要包括“提公因式”和“十字相乘”)
【例题】
例8 一元二次方程x2-2x=0的解是( )
A.0
B.2
C.0,-2
D.0,2
例9 方程3(x-5)2=2(x-5)的根是
例10 x2-3x+2=0; x2+2x=3; (x-1)2+2x(x-1)=0
知识点三: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1.根与系数的关系:如果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分别为x1、x2,则有:.
2.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作用:
(1)已知方程的一根,求另一根;
(2) 不解方程,求二次方程的根x1、x2的对称式的值。
(3) 对比记忆以下公式: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其他能用或表达的代数式。
(3)已知方程的两根x1、x2,可以构造一元二次方程:
(4)已知两数x1、x2的和与积,求此两数的问题,可以转化为求一元二次方程 的根
【例题】
例11 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x+a-2=0.
(1)若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当该方程的一个根为1时,求a的值及方程的另一根.
例12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4x+m=0.
(1)若方程有实数根,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若方程两实数根为x1,x2,且满足5x1+2x2=2,求实数m的值.
知识点四:应用一元一次方程
在利用方程来解应用题时,主要分为两步:
①设未知数(在设未知数时,大多数情况只要设问题为x;但也有时也须根据已知条件及等量关系等诸多方面考虑);
②寻找等量关系(一般地,题目中会含有一表述等量关系的句子,只须找到此句话即可根据其列出方程)。
【例题】
例13 某校准备修建一个面积为180平方米的矩形活动场地,它的长比宽多11米,设场地的宽为x米,则可列方程为( )
A.x(x-11)=180
B.2x+2(x-11)=180
C.x(x+11)=180
D.2x+2(x+11)=180
例14 某商品现在的售价为每件60元,每星期可卖出300件.市场调查反映:每降价1元,每星期可多卖出20件.已知商品的进价为每件40元,在顾客得实惠的前提下,商家还想获得6080元的利润,应将销售单价定位多少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