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NY∕T 2939-2016 甘薯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农业).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98534 上传时间:2022-07-20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NY∕T 2939-2016 甘薯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农业).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NY∕T 2939-2016 甘薯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农业).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NY∕T 2939-2016 甘薯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农业).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NY∕T 2939-2016 甘薯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农业).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NY∕T 2939-2016 甘薯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农业).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7.060 B 23 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 T 2939一2016甘薯种质资源描述规范Descriptors for sweetpotato germplasm resources 2016-10 -26发布2017 -04-01实施igJl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目IJ 本标准按照GB/T 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井归口。NY/ T 2939-2016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冬兰、唐君、熊兴平、陈景益、江用文、曹清河、周志林、

2、张雄坚、张安、黄立飞。I NY/T 2939-2016 甘薯种质资源描述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甘薯Iomoeabatatas CL. ) Lam. 种质资源基本信息、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及抗性性状的描述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甘薯种质资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件。凡是不注日3 品质性状4 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长势、自然开花习性、结合评价抗性性状耐储藏性、耐早性、耐盐I:E:阳电恒、廿薯黑斑病抗性、甘薯根腐病抗性、廿薯茎线虫病抗性、廿薯薯瘟病抗性、廿薯疮航病抗性、甘薯茧割病抗性、甘薯病毒病抗性、甘薯蚁象抗性4 描述方法4. 1 基本信息4.1. 1 全国统一编号种质的唯一标

3、识号,甘薯种质资源的全国统一编号分为3类。国内甘薯资源FRZS加6位顺序号组成,野生资源由YS加6位顺序号组成,国外引进资源由SY加6位顺序号组成。该编号由国家种质徐州甘薯试管苗库赋予。1 NY/ T 2939-2016 4. 1.2 引种号甘薯种质从国外引人时赋予的编号。由年份4位顺序号)1四次连续组合而成年份为4位数,4位顺序号每年分别编号,每份引进种质具有唯一的引种号。4. 1.3 采集号甘薯种质在野外采集时赋予的编号,由年份省(自治区、直辖市)代号4位顺序号)1贝次连续组合而成。省(自治区、直辖市)代号按照GB/T2260的规定执行。4. 1.4 种质名称甘薯种质的中文名称。国内种质的

4、原始名称,如果有多个名称,可以放在英文括号内,用英文逗号分隔;国外引进种质如果没有中文译名,可以直接用种质的外文名。4. 1.5 种质外文名国外引进种质用外文名,国内种质用汉语拼音名。同内种质中文名称为3字(含3字)以下的,所有汉字拼音连续组合在一起,首字母大写;中文名称为4字(含4字)以上的,拼音按词组分别组合,每个词组的首字母大写。4. 1.6 科名用中文名加拉丁名组成,旋花科(Convolvulaceae)。4. 1.7 属名用中文名加拉丁名组成,甘薯属(J户omoea)。4. 1.8 种名种质资源在植物分类学上的种名或变种名,用中文名加拉丁名组成。4. 1.9 原产国甘薯种质原产国家名

5、称、地区名称或国际组织名称。国家和地区名称按照GB/T2659的规定执行,如该国家已不存在,应在原国家名称前加原。国际组织名称用该组织的正式英文缩写。4. 1. 10 原产省甘薯种质原产省份名称,省份名称按照GB/T2260的规定执行;同外引进种质原产省用原产国级行政区的名称。4. 1. 11 原产地甘薯种质原产县、乡、村名称,县名按照GB/T2260的规定执行。4. 1. 12 海拔甘薯种质原产地的海拔,单位为米(m),精确到1m。4. 1. 13 经度甘薯种质原产地的经度,单位为度C)和分。格式为OOOFF,其中,000为度,FF为分。东经为正值,西经为负值。4. 1. 14 纬度甘薯种质

6、原产地的纬度,单位为度C)和分。格式为OOFF,其中,00为度,FF为分。北纬为正值,南纬为负值。4. 1. 15 来源地甘薯种质的来源同家、省、县名称,地区名称或机构名称。4. 1. 16 保存方式甘薯种质资源保存的方式,分为:1.库(试管苗保存);2.圃(田间保存);3.保护区(原生境保存); 4.其他。4. 1. 17 系谱NY/T 2939-2016 甘薯选育品种(系)的亲本。4. 1. 18 选育单位选育甘薯品种(系)的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单位名称应写全称。4. 1. 19 育成年份甘薯育成品种(系)通过省级以上审(认)定或鉴定的年份。4.1.20 选育方法甘薯品种(系)的育种方法,

7、包括人工杂交、集团杂交和辐射诱变等。4. 1.21 种质类型保存的甘薯种质资源的类型,分为:1.野生资源;2.地方品种;3.选育品种;4.品系;5.遗传材料;6.其他。4. 1.22 图像甘薯种质的图像文件名。文件名由该种质全罔统一编号、连字符-和图像序号组成。图像格式为. lPg。如有多个图像文件,图像文件名用英文分号分隔。图像对象主要包括茎蔓、叶片、薯块、特异性状等。图像要清晰,对象要突出。4. 1.23 观测地点甘薯种质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产量性状、品质性状、抗性性状等的观测地点,记录到省和县(区)名。4. 2 植物学特征4.2. 1 株型栽插后30d40 d封垄前调查,用目测的方法

8、观察整个小区植株生长状况,根据茎蔓和分枝的形态、与空间分布状况进行综合评定。分为:1.直立(主茎和分枝短,茎蔓无伏地);2.半直立(主茎和部分分枝较短,1/3以下主蔓伏地生长);3.匍匍(主茎和部分分枝长,1/3以上主蔓伏地生长);4.攀缘(茎蔓和部分分枝纤细,茎端有缠绕罔)。4. 2. 2 顶芽色栽插后40 d50 d,主茎的顶端未展开叶的颜色,分为:1.黄绿;2.绿;3.浅紫;4.紫;5.紫红;6.褐。4. 2. 3 顶叶形状栽插后40d50 d,主茎第一片展开叶的形状(见图1),分为:1.圆形;2.肾形;3.心形;4.尖心;5. 三角形;6.缺刻。2 3 4 5 6 图1顶叶形状3 NY

9、/ T 2939一20164. 2. 4 顶叶色栽插后40d50 d,主茎第一片展开叶的颜色,分为:1.黄绿;2.绿;3.褐绿;4.紫绿;5.褐;6.红;7.浅紫;8.紫。4. 2. 5 顶叶叶缘色栽插后40d50 d,主茎第一片展开叶片边缘的颜色,分为:1.黄绿;2.绿;3.红;4.紫;5.褐。4.2.6 叶片形状栽插后40d50 d,主茎中部成熟叶片形状,分为:1.圆形;2.肾形;3.心形;4.尖心;5.三角形;6. 缺刻。见罔1。4. 2. 7 叶缘类型栽插后40d50 d,主茎中等缺刻;5.深缺刻;6.栽插后40 d50 对);3.复缺刻(缺刻数4.2.9 叶缺刻数; 2.带齿;3.浅

10、缺刻;4. 2 3 图3叶缺刻类型栽插后40d50 d,主茎中部成熟叶片缺刻数(见图4),分为:1.无;2.1对;3.2对;4.3对;5.多对。4 4.2.10 中裂片形状栽捅后40d50d.主茎半圆;5.半椭圆;6.椭圆4.2.12 叶缩皱2 栽插后40d50 d.主茎中部成熟叶4.2.13 叶色业3 图4叶缺刻数NY /T 2939-2016 后再4 5 ,分为:1.元;2.齿状;3.三角;4.栽插后40d50 d,主茎中部成熟叶片的颜色,分为:1.黄绿;2.绿;3.褐绿;4.紫绿;5.褐;6.红;7.浅紫;8.紫。4.2.14 叶缘色栽插后40d50 d.主茎中部成熟叶片边缘的颜色,分为

11、:1.黄绿;2.绿;3.红;4.紫;5.褐。4.2.15 叶脉色栽插后40d50d,主茎中部成熟叶片背面叶脉的颜色,分为:1.黄;2.绿;3.主脉基部紫斑;4.数条叶脉紫斑;5.主脉部分紫;6.主脉全紫;7.全部叶脉部分紫;8.全部叶脉紫。D NY/T 2939-2016 4.2.16 脉基色栽插后40d50 d,主茎中部成熟叶叶脉与叶柄相连部位的颜色,分为:1.淡绿;2.绿;3.绿带紫;4.谈紫;5.紫。4.2. 17 叶片长栽插后90d或收获前10 d(早熟品种),主茎中部成熟叶基部至叶尾的长度(见图7),单位为厘米(cm)。a c b d 说明:a一一叶片长c-一一叶片宽;b一-叶柄长d

12、一一叶柄直径。图7叶片长、叶片宽、叶柄长和叶柄直径4.2. 18 叶片宽栽捕后90 d或收获前10d(早熟品种),主茎中部成熟叶两边最边缘处的宽度(见图7),单位为cm。4.2. 19 叶大小栽插后90d或收获前10d(早熟品种),主茎中部成熟叶的大小,根据叶片长来划分,分为:1.小(25cm)。4.2.20 叶柄长栽插后90d或收获前10d(早熟品种),主茎中部成熟叶叶柄的长度(见图7),单位为厘米(cm) 。4.2.21 叶柄直径栽插后90d或收获前10d(早熟品种),主茎中部成熟叶离主茎5cm处叶柄的直径(见图7),单位为毫米(mm)。4. 2. 22 叶柄色栽插后40d50 d,主茎中

13、部成熟叶叶柄的颜色,分为:1.黄绿;2.绿;3.绿基部带紫;4.绿上部带紫;5.绿带紫斑;6.绿带紫条;7.紫上部带绿叶.部分叶柄紫色,部分叶柄绿色;9.紫。4. 2. 23 柄基色栽捅后40d50 d,主茎中部成熟叶叶柄与茎相连部位的颜色,分为:1.淡绿;2.绿;3.绿带紫;4.淡紫;5.紫。4. 2. 24 茎端缠绕度NY/ T 2939-2016 栽插后40d50 d,主茎缠绕的程度,分为:1.元;2.轻度;3.中等;4.高度。4. 2. 25 茎端茸毛栽插后40d50 d.主茎顶端茸毛的多少.分为:1.元;2.少;3.中等;4.多。4. 2. 26 茎主色栽插后40d50 d,茎蔓的主

14、要颜色,分为:1.绿;2.绿带少量紫斑;3.绿带大量紫斑;4.绿带少量褐斑;5.绿带大量褐斑;6.大部分紫;7.大部分褐;8.全紫;9.全褐。4. 2. 27 茎次色栽插后40 d50 d,茎蔓的次要颜色,分为:1.元;2.基部绿;3.顶部绿;4.节点绿;5.基部紫;6.顶部紫;7.节点紫;8.其他。4.2.28 茎直径栽插后90d或收获前10 d(早熟品种),主茎中部节间的直径,单位为毫米(mm),分为:1.极细(12mm)。4.2.29 节阎长栽插后90d或收获前10d(早熟品种),主茎中部节间的长度,单位为厘米(cm),分为:1.极短(12cm)。4.2.30 基部分枝栽插后90d或收获

15、前10 d(早熟品种),主茎基部30cm范围内、长度10cm以上的分枝数量,单位为个。4.2.31 主蔓长栽捅后90 d或收获前10 d(早熟品种),主茎蔓的长度,单位为厘米(cm),分为:1.短(250cm)。4. 2. 32 花色开花期,花的颜色,分为:1.白;2.花冠白冠筒紫;3.花冠白带泼紫环冠筒紫;4.花冠淡紫冠筒紫;5.紫;6.其他。4. 2. 33 花冠形状开花期,花冠的形状(见图肘,分为:1.半显;2.五边;3.圆。2 3 图8花冠形状4.2.34 花大小开花期,花的长度(L)和宽度(W)(见图9),单位为厘米(cm)。7 NY/ T 2939-2016 4. 2. 35 柱头

16、颜色开花期,柱头4. 2. 36柱开花期,柱头柱头稍高于最4.2.37 花柱颜色开花期,花柱的开花期,内外尊片4. 2. 39 豆豆片形状开花期,尊片的形状(见4. 2. 40 著片顶端形状w -一一一一一一2 3 4 图11尊片形状开花期,尊片顶端的形状(见罔12),分为:1.锐;2.钝;3. i斩尖叫.尾状。8 5 4.2.41 尊片颜开花期,片紫;6.淡4. 2. 42 收4. 2. 43 收4. 2. 44 收4. 2. 45 2 4 5 4 NY/ T 2939-2016 .部分尊片绿,部分尊3 6 三三2);3.纺锤(2长纺锤(L/B9 NY/ T 2939-2016 7 8 9

17、图13薯形4. 2. 46 薯块缺陆收获期,薯块外观的缺陷状况(见图14),分为:1.元;2.网状龟裂;3.条筋;4.会益缩;5.条沟;6.会益缩加条沟;7.其他。无图2 3 4 无|到5 6 7 图14薯块缺陆4.2.47 薯皮光滑度收获期,薯块表皮的光滑程度,分为:1.光滑;2.较光滑;3.粗糙。4. 2. 48 皮层厚度收获期,薯块横切面皮层的厚度,单位为毫米(mm)。4. 2. 49 薯皮主色收获期,薯块表面的主要颜色,分为:1.白;2.浅黄;3.黄;4.情红;5.棕红;6.粉红;7.紫红;8. 紫;9.深紫。NY/T 2939一20164.2.50 薯皮次色收获期,薯块表面的次耍,颜

18、色.分为:1.无;2.白;3.浅黄;4.黄;5.桶红;6.棕红;7.粉红;8.紫红;9.紫;10.深紫。4.2.51 薯肉主色收获期,薯块横切面薯肉的主要颜色,分为:1.白;2.浅黄;3.黄;4.情黄;5.桶红;6.粉红;7.红;8.紫;9.深紫。4. 2. 52 薯肉次色收获期,薯块横切面薯肉的次要颜色,分为:1.元;2.白;3.浅黄;4.黄;5.桶黄;6.情红;7.粉红;8.红;9.紫;10.深紫。4. 2. 53 薯肉次色分布收获期,薯块横切面薯肉次要颜色的分布状况(见图1日,分为:1.无;2.窄外环;3.宽外环;4.斑点;5.窄内环;6.宽内环;7.环带其他;8.纵切;9.大部分薯肉;

19、10.全部薯肉。无怪l2 3 4 5 6 7 8 9 10 图15薯肉次色分布4. 3 生物学特性4.3. 1 排种期进行甘薯种质资源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鉴定时的薯块排种日期,以年月日表示,格式YYYYMMDD。4.3.2 始苗期采用4.3. 1的样本,记载10%幼苗出土的日期,以年月日表示,格式YYYYMMDD。4. 3. 3 齐苗期采用4.3. 1的样本,记载70%幼苗出土的日期,以年月日表示,格式YYYYMMDD。4.3.4 萌芽数量薯块育苗期.薯块出苗数量的多少,分为:1.少;2.中;3.多。11 NY/ T 2939-2016 4.3.5 萌芽整齐度薯块育苗期,薯块出茵的状况,分为:

20、1.不整齐;2.中等;3.整齐。4. 3. 6 栽插期进行甘薯种质资源的栽捅日期,以年月日表示,格式YYYYMMDD。4. 3. 7 收获期甘薯种质资源收获薯块的日期,以年月日表示,格式YYYYMMDD。4.3.8 茎叶生长势栽捅35d40 d后,地上部茎叶的生2.中等C50%80%);3.强(80%4. 3. 9 自然开花习性生育周期内,在自4.3. 10 结薯时间甘薯植株结薯的中;3.晚。4. 3. 11 结薯习性收获期,根中;2.较集中;3.4. 4 产量性状4.4. 1 单株结薯数收获期,单株块根4. 4. 2 丰产性收获期,薯块产量与对4. 4. 3 大薯重收获期,单株大薯(二三0.

21、25kg) 4. 4. 4 大薯率收获期,10株大薯重量占10株总薯重量的比率,单位为百分率C%)。4. 4. 5 中薯重收获期,单株中薯(0.1 kgO. 25 kg)的重量,单位为千克Ckg)。4. 4. 6 中薯率收获期,10株中薯重量占10株总薯重量的比率,单位为百分率C%) 。4. 4. 7 小薯重收获期,单株小薯(0.1kg)的重量,单位为千克Ckg) 。4. 4. 8 小薯率NY/T 2939-2016 收获期,10株小薯重量占10株总薯重量的比率,单位为百分率c%)。4. 5 品质性状4.5. 1 薯块大小整齐度收获期,薯块大小的整齐程度,分为:1.不整齐;2.较整齐;3.整齐

22、。4. 5. 2 薯块形状整齐度收获期,薯块形状的整齐程度,分为:1.不整齐;2.较整齐;3.整齐。4. 5. 3 薯块乳液收获期,中等大小薯块横切后乳液渗出相对量的多少,分为:1.少;2.中等;3.多。4. 5. 4 薯块氧化程度收获期,薯块横切后5S 10 s内观察薯块发生氧化作用的程度,分为:1.轻;2.中等;3.重。4. 5. 5 薯块干物率收获期,鲜薯块烘干后薯干占鲜重的比率,单位为百分率c%)。4. 5. 6 鲜薯可溶性糖收获期,鲜薯块中可溶性糖的含量,单位为百分率c%) 。4. 5. 7 鲜薯还原性糖收获期,鲜薯中还原性糖的含量,单位为百分率(%)。4. 5. 8 鲜薯粗淀粉收获

23、期,鲜薯中粗淀粉的含量,单位为百分率(%)。4. 5. 9 鲜薯粗蛋白收获期,鲜薯中粗蛋白的含量,单位为百分率c%) 。4.5. 10 维生素C含量收获期,鲜薯中维生素C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百克Cmg/lOOg)。4. 5. 11 -胡萝卡素含量收获期,鲜薯中日胡萝卡素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百克(mg/100 g)。4.5. 12 花青苦含量收获期,鲜薯中花青背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百克(mg/lOOg)。4.5. 13 薯块甜度收获期,蒸煮后品尝薯块的甜度,分为:1.不甜;2.微甜;3.中等;4.较甜;5.甜。4.5. 14 薯块茹度收获期,蒸煮后薯块的教度,分为:1.不黠;2.微季占;3.中等

24、;4.较季占;5.站。4.5.15 薯块面(粉)度收获期,蒸煮后薯块的面(粉)度,分为:1.不面(粉);2.微面(粉); 3.中等;4.较面(粉);5.面(粉)。4.5. 16 薯块香度收获期,蒸煮后薯块的香度,分为:1.不香;2.微香;3.中等;4.较香;5.香。4.5. 17 薯块纤维感收获期,蒸煮后薯块的粗纤维含量,分为:1.元;2.较少;3.中等;4.较多;5.多。4.5.18 食用品质综合评价收获后30d,按5分制进行薯块食味综合评价,分为:1.差(1.0);2.较差(1.12. 0); 3.中等(2. 13. 0) ;4.较好(3.14.0);5.好(4.1 5. 0)。4. 6

25、抗性性状13 NY/T 2939-2016 4.6. 1 耐储藏性薯块在一般的储藏条件下忍耐或抵抗长时间储藏的能力,分为:1.弱;2.中等;3.强。4. 6. 2 耐旱性甘薯植株忍耐或抵抗干旱的能力,分为:1.弱;2.中等;3.强。4. 6. 3 耐盐性甘薯植株忍耐或抵抗盐分的能力,分为:1.弱;2.中等;3.强。4. 6. 4 耐冷性甘薯植株忍耐或抵抗寒冷的能力,分为:1.弱;2.中等;3.强。4. 6. 5 耐湿性甘薯植株忍耐或抵抗高湿水涝的能力,分为:1.弱;2.中等;3.强。4. 6. 6 甘薯黑斑病抗性甘薯块根对甘薯黑斑病(Ceratocystisfimbriata Ellis &.

26、 Halsted)的抗性强弱,分为:1.高感(HS); 2.感(S);3.中抗(MR);4.抗(R);5.高抗(HR)。4. 6. 7 甘薯根腐病抗性甘薯块根对甘薯根腐病Fusariumsolani (Mart. ) Sacc. f. sp. batatas McCl ureJ的抗性强弱,分为:1.高感(HS);2.感(S);3.中抗(MR);4.抗(R);5.高抗(HR) 。4. 6. 8 甘薯茎线虫病抗性甘薯块根对甘薯茎线虫病(Ditylenchusdestructor Thorne)的抗性强弱,分为:1.高感(HS);2.感(S); 3.中抗(MR);4.抗(R);5.高抗(HR)。4.

27、6.9 甘薯薯瘟病抗性甘薯植株对甘薯薯瘟病(Pseudomossolanacerum C. F. Sm. )的抗性强弱,分为:1.高感(HS);2. 感(S);3.中抗(MR);4.抗(R);5.高抗(HR)。4.6. 10 甘薯疮踊病抗性甘薯植株对甘薯疮癫病(Elsinoebatatas J enkine &. Viegas和Shacelomabtats Sawada)的抗性强弱,分为:1.高感(HS);2.感(S);3.中抗(MR);4.抗(R);5.高抗(HR)。4. 6. 11 甘薯蔓割病抗性甘薯植株对甘薯蔓割病Fusar11oxys户。rumSchlecht f. sp. batt(Wollenw. )Snyd. &. Hans. 的抗性强弱,分为:1.高感(HS);2.感(S);3.中抗(MR);4.抗(R);5.高抗(HR)。4.6. 12 甘薯病毒病抗性甘薯植株对甘薯病毒病的抗性强弱,分为:1.高感(HS);2.感(S);3.中抗(MR);4.抗(R);5.高抗(HR)。4.6. 13 甘薯蚁象抗性甘薯块根对甘薯蚁象(Cylasformicarius Fab. )的抗性强弱,分为:1.高感(HS);2.感(S);3.中抗(MR) ;4.抗(R);5.高抗(HR)。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