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现浇钢筋砼内模( 箱体) 施工方案与工艺流程
( 京Q/FTPCM009- )
北京睿达华通化工材料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06月
1.此文件为公司供全国各子公司内部使用文件, 与公司专利技术、 产品、 方法配套。
2.与公司有供货合同的关联企业可供参考, 但有关各方有保守公司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义务。
PCM现浇钢筋砼内模( 箱体) 施工工艺
第一章 总则
第1.0.1条 为在施工中正确贯彻PCM现浇钢筋砼内模的设计意图与技术要求,保证工程质量,针对该技术的关键环节制定本施工工艺。
第1.0.2条 本施工工艺适用于建筑施工现场进行以PCM现浇钢筋砼内模(简称PCM内模)作芯管的浇筑混凝土钢筋砼内模的施工和隐蔽验收。
第1.0.3条 本施工工艺根据本技术专利权人北京睿达华通化工材料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的研究、 试验、 大量应用资料, 并依据国家现行有关法规、 标准和规程而编制。
第1.0.4条 在按本施工工艺进行施工操作与检查时, 除应符合本篇条文规定外, 尚应遵从国家现行有关建筑施工的标准、 规范。
第二章 主要技术特点与施工工艺流程
第2.0.1条 PCM现浇钢筋砼内模是一种由暗梁和非抽芯式空心楼板组成的楼盖。
第2.0.2条 根据柱网、 板跨荷载等的设计要求, 由结构设计确定PCM内模的管径; 钢筋砼内模的总厚度; 楼盖断面中孔间腹肋及暗梁的宽度; 管顶、 底翼的厚度; 梁板配筋等参数。
第2.0.3条 暗梁与楼盖等厚, 可设计成预应力或非预应力梁。
第2.0.4条 PCM现浇钢筋砼内模的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0.1。( 图见后页)
图2.0.1 PCM现浇混凝土钢筋砼内模施工工艺流程
已完成楼盖上测量放线
底模龙骨及支撑安装
钢筋下料成型, 点焊肋间钢筋网片, 吊运
暗梁及底层钢筋隐蔽初验
随铺管顶垫板
安装楼盖底模板, 并作自检验收
模板上放线, 对PCM内模及预埋水电线管盒等作定位, 清扫模板
暗梁钢筋安装, 预埋板底水电线管盒及竖向穿板套管
安装底层钢筋、 垫铁、 垫块及肋间钢筋网片
排放PCM内模, 管间用横向钢筋定位, 管段两端作抗浮锚定。
PCM内模安装隐蔽验收并记录
安装面层钢筋及板面预埋水电线管, 铺设架空马道, 清除板底杂物
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并记录
敷设泵送混凝土管, 浇筑混凝土, 随浇随修补调正PCM内模、 钢筋
养护楼盖混凝土, 达强度要求后拆模
PCM内模下料计划订货、 加工
PCM内模到场点验并填写点验表
吊至工作面后作入模前逐根外观检查、 修补
不合格重调、 修正
不合格重调、 修正
暗梁钢筋下料成型
第三章 模板与钢筋
第3.0.1条 PCM现浇钢筋砼内模的模板与钢筋施工, 一般操作应遵循<<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92) 的有关规定。
第3.0.2条 必须根据楼盖的总厚度、 暗梁的宽度与平面具体位置作恒载取值, 进行竖向和侧向稳定计算, 设计模板、 龙骨与支撑。
第3.0.3条 龙骨和支撑的布置宜考虑兼作PCM内模抗浮锚定的要求, 模板应双向或单向起拱2.5-5%。
第3.0.4条 模板安装完成并经验收合格后, 应对暗梁、 PCM内模、 预埋管、 孔等作放线定位, 核对无误后方可转序施工。
第3.0.5条 暗梁楼盖底层钢筋及PCM内模间肋钢筋安装完毕, 必须进行初验, 并确定钢筋的垫块完整可靠后, 方可进行铺设PCM内模施工。
第3.0.6条 PCM内模间肋内的钢筋宜先作点焊成型成网片, 再作现场安装。
第3.0.7条 楼盖面层钢筋安装完毕, 应按现行国家规范完成钢筋工程隐蔽验收后, 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
第3.0.8条 宜在楼盖的一定面积范围内利用钢筋作板厚和PCM内模标高控制标识, 以保证其在后续混凝土浇筑中能符合设计要求。
第四章 PCM内模的验收、 堆放、 吊运与安装
第一节 PCM内模的验收
第4.1.1条 PCM内模的规格、 数量与质量, 应根据设计文件核定, 提前分批按 规格向供货方订货。PCM内模的分段长度, 除应符合个体设计平面轴线要求, 尽可能减少类型外每100mm为一个级差, 尚应以到场后, 可用人力搬运、 装卸为宜。
第4.1.2条 PCM内模到场后应进行点验, 点验项目包括:
(1) 批量、 规格:
(2) 本批出厂合格证:
(3) 按”PCM多功能内模进场验收记录”( 附录1) 要求项目验收。
PCM多功能内模的生产质量标准详参附件3。
第4.1.3条 点验结果以批为单位,在”PCM多功能内模到场验收记录”( 见附录1) 上记录, 并与本批的出厂合格证一并归档保存, 作为质量追溯的依据。
第二节 堆放与吊运
第4.2.1条 应尽可能避免或减少PCM内模到场后的临时堆放与二次搬运。PCM内模在装卸、 搬运、 叠堆时应小心轻放, 严禁抛掷。
第4.2.2条 PCM内模的堆放场地应坚实、 平整、 洁净。未作表面硬化处理的堆场, 其基层应坚实, 表面应铺垫洁净砂土厚度不少于50mm。
第4.2.3条 PCM内模应按规格型号分类平卧叠层堆放, 沿管段长度两外侧应用木枋垫楔限位, 以防其滚滑, 叠堆两端头应各留有不少于800mm宽的通道, PCM内模在施工现场的叠放层数应符合表4.2.1的规定, PCM内模叠堆后应作储放标识, 并应明显警示禁止人员攀爬管堆。
PCM内模现场叠放允许高度 ( 表4.2.1)
PCM内模径( mm)
≤200
200~300
300~400
>400
容许叠层
≤8
≤6
≤4
3
第4.2.4条 应采用专门的吊笼( 箱) 吊运PCM内模, 笼( 箱) 内的容许叠堆高度同表4.2.1, 且不得高出笼( 箱) 侧挡板。严禁用缆绳直接绑扎PCM内模进行吊运。
第4.2.5条 PCM内模被 吊至安装楼层后应及时排放, 不宜再叠层堆放。
第三节 PCM内模的安装
第4.3.1条 PCM内模被吊至安装楼层排放前须对其外观完好情况作逐根检查。对管壁及管端堵头破损不超过下表4.3.1所规定标准, 而有可能漏入混凝土物料者, 均需进行封补、 填塞, 然后方可入模。缺损严重超标者不得使用。
PCM内模破损容许修补标准 ( 表4.3.1)
PCM内模径DPCM( mm)
≤200
200~300
300~400
>400
容许一般破损
直径方向
DPCM/3
DPCM/4
DPCM/5
DPCM/6
管长方向( mm)
300
300
300
200
一般破损密度处/m
2
2
2
2
容许单处最大径向破损
DPCM/2
DPCM/3
DPCM/3
DPCM/4
第4.3.2条 安装固定PCM内模施工过程, 应在管顶随架设¢16马蹬铺垫跳板作保护, 不容许直接踩踏PCM内模。
第4.3.3条 调整对线, 保证PCM内模之间及管与暗梁、 墙、 柱之间的间距符合设计要求, 并将管垫至设计标高后, 在每段管距两端头约1/4管段长处至少应各有一点作抗浮固定。抗浮固定应根据PCM内模径等条件, 在施工组织设计( 方案) 中作具体计算设定。抗浮固定必须牢固可靠, 不得利用底层钢筋成钢筋砼内模内钢筋作抗浮锚定。
第4.3.4条 PCM内模下的预留水电线管盒应按线预埋, 为减少其对楼盖断面的削弱, 管线盒宜尽可能布置在管间肋位置。与PCM内模相交的埋管宜采用钢管, 预埋管交叉点应布置在管间肋处。竖向穿板管且先预埋套管。必要时预埋管线部PCM内模可断开或在PCM内模管身锯缺口并堵填, 让出管线位置。
第4.3.5条 放线排布PCM内模时, 如设计未作要求, 宜将其与最靠近的梁、 墙钢筋的净间距调为50~70mm, 与预留孔洞的净间距调为≥50mm。
第4.3.6条 PCM内模的安装误差容许值详见”PCM多功能内模隐蔽验收表”( 见附录2) 。
第4.3.7条 PCM内模安装完成后须进行检查验收, 合格后方可转序施工。检查的情况应及时、 如实、 确切地记录于上述隐蔽验收表中。该表的整集归档要求与其它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相同。
第五章 浇筑混凝土
第5.0.1条 泵送混凝土的水平管、 转向接头、 布料口支座或运送混凝土物料小车的通道, 应在PCM内模上架空安装、 铺设。禁止将施工机具直接压放在PCM内模上, 施工人员不得直接踩踏板筋或PCM内模。
第5.0.2条 浇筑混凝土时, 应安排适量的木工与钢筋工, 随浇筑作业及时修补、 调整PCM内模与钢筋。
第5.0.3条 混凝土的浇筑, 宜沿PCM内模纵轴单向进行; 不宜沿垂直PCM内模纵轴作多点围合式浇筑。混凝土的塌落度宜取15~18cm, 且布料与震捣应同步进行, 以保证PCM内模底被充填饱满, 无积存气囊、 气泡。
第5.0.4条 为防止PCM内模在浇筑混凝土时因两侧压力不平衡, 造成平面位置窜动, 除在PCM内模之间用横向短钢筋控制定位外, 可用木楔在管间作临时定位, 以保证管间肋宽准确, 但木楔在浇筑后应及时拔除, 不得遗留。
第5.0.5条 浇筑混凝土钢筋砼内模时, 宜采用小型插入与平板式震动器协同震捣。不得将震动器直接触压PCM内模进行震捣。
第六章 附则
第6.0.1条 本施工工艺属北京睿达华通化工材料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内部受控文件, 经征求修改后定稿, 在北京睿达华通化工材料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及属下企业驻点地区试行。
第6.0.2条 本施工工艺如与国家现行有关法规、 规定不符者, 一律以国家法规、 规定为准。
第6.0.3条 本施工工艺由北京睿达华通化工材料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解释。
第6.0.4条 本施工工艺自颁之日起施行。
附录1:
现浇混凝土钢筋砼内模PCM多功能内模隐蔽验收表
工程名称: 楼层: 部位:
保证项目
1、 PCM多功能内模必须有出厂合格证, 并经进场验收合格。2、 PCM多功能内模使用的部位、 规格符合设计规定。
质量情况
基本项目
1、 在施工中造成PCM内模的局部破损已经修补完毕。
2、 PCM管抗浮锚固位置正确, 锚固点牢固可靠, 并无遗漏。
3、 厨、 厕与相邻房间之间的实心隔梁位置留置符合设计规定。
4、 目测同列管中心线一致。
质量情况
允许偏差项目
项目
设计值或要求
允许偏差值
实测值
1PCM内模间距
±12mm
2PCM内模两管平行
平行
±15mm
3相邻管的最大高差
平整
±20mm
4管与墙、 柱、 梁间距
±15mm
5预埋管线位置
预先划线
±15mm
6预留管孔、 穿板管套中心线
预先划线
±5mm
隐蔽验收意见
年 月 日
验收人员签名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设计单位
建设单位
附录2: PCM多功能内模进场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 管径: 合格证号:
管段长度*数量
进场日期: 年 月 日
检查项目
质量要求
检查结果
1、 贯通性裂缝
无
2、 管壁堵头穿孔
无
3、 管壁堵头裂纹
无
4、 管身气孔( 直径5-30mm, 深2-3mm)
每根管不超过3处
5、 管壁破损
无贯通性孔洞
6、 管径/长度mm
±3/-20
验收结果
年 月 日
验收人
供货方代表
收货方代表
说 明
1、 PCM多功能内模合格证由生产厂方随货同行提供。进场验收由供需双方共用进行。
2、 施工中造成PCM多功能内模局部破损, 可用塑料布、 编织布及封口胶带作修补。孔洞较大时可先于孔内内塞麻袋、 塑料布之类材料, 以浇筑混凝土时水泥浆不会进入管内为准。
3、 PCM多功能内模的排布安装一般应在梁钢筋、 水电管、 底层钢筋和肋间钢筋片安装、 预埋后进行。
4、 由于PCM内模底部混凝土层较薄, 因此安装底部钢筋时, 必须认真安放并固定好垫块, 在铺管前应先进行一次检查调整, 以确保底部混凝土层的厚度。
5、 为了保证PCM内模的间距和顺直, 从而保证肋梁的宽度, 可用木块或用钢筋对PCM内模进行固定。用木块固定的, 浇筑混凝土后必须及时取出。
6、 在浇筑混凝土时PCM多功能内模会承受很大的浮力, 因此必须将管拉结锚固。拉结锚固点一般是在管的两端, 距管端约1/4处, 可分别放两条通长钢筋作压筋, 然后用铁丝将钢筋与模板支架拉结锚紧。压筋和拉结铁丝的大小、 拉结锚固点间距, 应经计算后在施工方案中确定。
7、 检验以目测为主, 辅以量测。目测对象为整个施工中的楼盖; 量测对象以两对相邻梁所围闭成范围作为一个检测区间, 每区间随机抽取在处进行量测。施工面积不大于500㎡的楼盖, 每层抽测三个区间, 超过500㎡以上部分, 每增加200㎡, 加抽一个区间。
8、 量测位置与方法:
( 1) ”PCM内模间距”在管段的中部量测;
( 2) ”PCM内模两管平行”在管段两端的拉结锚固点量测, 取两测定值之差的绝对值为实际偏差值。
( 3) ”相邻管的最大高差”用2m长靠尺垂直横跨各管段中部, 取目测最大高差量测。
( 4) 用钢卷尺、 靠尺、 内卡尺等工具进行量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