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不能作为科学依据。,七年级下册:中国古代史(续),无锡市江南中学,初三历史课堂复习系列,制作:安志刚,1/13,西藏: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唐,:与吐蕃“和同为一家”,史实:文成公主(唐太宗时)、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元,:中央设宣政院对西藏进行管理。西藏成为中央政府管辖地方行政区。,清,:,1、册封制度。顺治帝和康熙帝时,册封了达赖和班禅。,2、1727年,设驻藏大臣,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实施“民族区域自治”,设西藏自治区。在西藏实施民主改革,废除封建农奴制,进入社会主义阶段。,2/13,能力训练:,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尺带珠丹致唐朝皇帝上书,1、上述材料反应了唐朝和哪个民族友好关系?请列举唐朝和这个民族亲密交往两个事例。,2、哪一朝代中央政府开始对这一民族地域进行有效管辖?,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该地域实施了什么政策?,4、以上这些史实说明了什么问题。,吐蕃(藏族);,文成公主与金城公主入藏,嫁给吐蕃赞普,民族区域自治,成立西藏自治区,元朝设置宣政院,专管西藏事务。,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一部分。,3/13,“庙号”、“谥号”、“年号”,庙号:古代帝王死后入宗庙后称号。普通开国皇帝称“祖”,以后皇帝称“宗”。比如: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辽太祖阿保机、金太祖阿骨打、元世祖忽必烈、明太祖朱元璋;唐太宗李世民、宋太宗赵光义等。,例外:明成祖朱棣,谥号:是古代帝王、贵族和大臣死后由后人依据其生平事迹评定褒贬而给予称号。谥号有褒、怜、贬三种寓意。普通谥号后加“王”或“帝”。如周文王、周武王、汉武帝、魏孝文帝等都含有褒意(文治武功);周幽王、隋炀帝等则含贬意(昏庸或暴君);周平王、汉哀帝就有怜悯和同情之意了。,年号:从汉武帝起,以后皇帝都有年号,一个皇帝有几个年号并不固定。如唐太宗只有1个年号“贞观”;唐玄宗有3个年号。清朝皇帝都只有1个年号,所以能够用年号来称呼清皇帝,如康熙、雍正、乾隆。,4/13,民族英雄:,定义:抗击,中华民族,之外其它国家和民族侵略。如:,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渥巴锡,冲破沙俄围堵率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岳飞、文天祥不称民族英雄理由:岳飞抗金,金是由女真族建立封建国家,女真是今天满族祖先;文天祥抗元,元是蒙古族建立封建国家。,岳飞像,5/13,蒙古国与元朝区分,蒙古国是铁木真建立,他被后人尊称为“成吉思汗”,元朝是由忽必烈建立,忽必烈就是元世祖,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中国古代史上结束分裂,实现大一统王朝,秦朝:公元前2 秦始皇嬴政(结束了战国七雄局面),西晋:280年 晋武帝司马炎(结束了三国鼎立局面),隋朝:589年 隋文帝杨坚(结束了南北朝局面),元朝:1276年 元世祖忽必烈,(结束了辽、宋、夏、金民族政权并立局面),6/13,1、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一个好方法,下面能正确反应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示意图是(),能力训练:,北宋,西夏,辽,北宋,辽,西夏,金,北宋,北宋,辽,辽,西夏,A、,B、,C、,D、,3、如图,在杭州漂亮西湖边,有座,著名岳坟,葬在这里人流芳百世,主要原因在于他是(),A、抗辽英雄 B、抗金英雄,C、抗元英雄 D、抗倭英雄,2、3月14日,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区发生了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这是由达赖集团有组织、有预谋、精心策划煽动境内外“藏独”分裂势力相互勾结制造。历史上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是在(),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7/13,3、为今天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奠定基础是(),A、西周分封制 B、秦朝郡县制 C、隋朝科举制 D、元朝行省制,4、元诗“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反应本责问题是(),A、元朝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 B、元朝经济文化发达,C、元朝时汉匈两族关系亲密 D、成吉思汗统一蒙古,5、宋元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一个主要时期,其历史发展主流是(),A、社会动荡不安与民族仇杀混战,B、政权分裂与社会倒退,C、少数民族掌握中原政权与国家走向分裂,D、经济重心南移与民族关系发展,2、以下属于成吉思汗历史功劳是(),A、建立蒙古政权 B、建立南宋政权,C、建立西夏政权 D、建立元朝政权,8/13,葱岭,巴尔喀什湖,西伯利亚,外兴安岭,库页岛,太平洋,台湾及从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南海诸岛,喜玛拉雅山脉,9/13,清朝前期疆域图示法,10/13,史学两司马:司马迁和司马光,司马迁:,西汉,史学家,著,史记,,,纪传体,通史,记载了,黄帝到汉武帝,历史。,司马光:,北宋,史学家,主编,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记载了,战国到五代,历史。,体例区分:纪传体以人物和事件为主;编年体则以时间为次序。,11/13,清朝统治者实施“闭关锁国”政策确实切含义是(),A、严格限制对外贸易,B、禁绝对外贸易,C、只允许沿海地域对外贸易,D、与外界隔绝,固守疆域,明清实施”闭关锁国“政策,识记并了解,12/13,能力训练:,材料一,材料二: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须同外国互通有没有”,还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往来会“滋扰生事”。,材料三:乾隆给英王敕谕说:“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假(借助)外夷(外国)货物以通有没有。”,请完成:,(1)上述材料说明清朝前期实施了怎样对外政策?,(2)结合材料并依据所学知识,说明清政府实施此政策主要原因是什么?这种政策造成了怎样后果?,“闭关锁国”政策,原因:清朝统治者推行“重本抑末”政策。,统治者认为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与外国人交往,会危及本身统治。,影响:对西方殖民者侵略活动,起过一定自卫作用。但清政府闭关锁国,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步落伍了。,13/1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