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2年三级管.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9847868 上传时间:2025-04-10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4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三级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22年三级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8 任务二 半导体三极管及其应用 半导体三极管又叫晶体三极管,由于它在工作时半导体中电子和空穴两种载 流子都起作用, 因而属于双极型器件,也叫做BJT (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 双极结型晶体管), 它是放大电路重要元件。 照明电灯开关在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一般用是机械开关,如图1—21a 所 示,随着电子技术发展,声控、光控和遥控电灯开关也相继浮现,极大地以便了 人们生活,如图1 —21b 所示为遥控电灯开关,在这些新型电灯开关电路中有 就使用了三极管驱动电路,其电原理图如图1—22所示,电路板实物图如图1—23所 示。 a)墙壁电灯开关 b )遥控电灯开关 图1 —21 电灯开关 1.掌握三极管符号和工作特点,理解三极管重要参数。 2.熟悉三极管辨认措施。 3.熟悉三极管分类,理解它实际应用。 19 图1 —22 三极管驱动电路 图1 —23 三极管驱动电路板 什么是三极管?它有哪些工作特点?在三极管驱动电路中起什么作用?本任务 目旳就是结识三极管,熟悉三极管检测措施,理解三极管驱动电路中它所起到 作用。 一、三极管构造和图形符号及其分类 三极管是一种三层构造、内部具有两个PN 结器件,它中间层称为基区,基区 两边分别称为发射区和集电区,三极管发射区和集电区是同类型半导体,因此三极管 有两种半导体类型,如图1—24 所示,三极管基区半导体类型与发射区和集电区不同, 因此在基区与发射区,基区和集电区之间分别形成两个PN 结,发射区与基区之间PN 结称为发射结,而集电区与基区之间PN 结称为集电结,三个区引出电极分别称为基 20 极B(b)、发射极E(e )和集电极C (c)。 NPN型: 结 构 符 号 PNP 型: 结 构 符 号 N N P 集电区 基区 发射区 B E C 集电结 发射结 集电极 发射极 基极 V V P P N 集电区 基区 发射区 B E C 集电结 发射结 集电极 发射极 基极 C C B B E E a) b) 图1 —24 三极管构造和图形符号 三极管符号中发射极箭头体现发射结加正向电压时电流方向,三极管文 字符号为V。. 按照所用半导体材料不同,分为硅管和锗管。按照工作频率不同, 分为高频管(工作频率不低于3MHz)和低频管(工作频率不不小于3MHz), 按照功率不同,分为小功率管(耗散功率不不小于1W)和大功率管(耗散 功率不低于1W)。按照用途不同分为,分为一般放大三极管和开关三极管。 低频三极管 高频三极管 小功率三极管 大功率三极管 开关三极管 图1 —25 三极管外形图 二、三极管电流分派关系 三极管发射极电流=集电极电流+基极电流之和 21 即 I E =I C +I B 。 由于基极电流很小,因此集电极电流与发射极电流近似相等,即 I C ≈I E 。 三、三极管电流放大作用 三极管集电极直流电流I C 与相应基极直流电流 I B 之间比值几乎是固定不变 ,称为共发射极直流电流放大系数,用β 体现。 B C I I β = 三极管集电极电流变化量△I C 与相应基极电流变化量△I B 比值也几乎是固 定不变,称为共发射极交流电流放大系数,用β体现, B C I I β △ △ = 。在一般状况 下,同一只三极管β 比β略小,实际应用中并不严格区别。 例如β=50,那么 B B C 50 I I β I △ △ △ = = ,阐明集电极电流变化量将是基极电 流50倍。 定义:当I B 有一微小变化时,就能引起I C 较大变化,这种现象称为三极管 电流放大作用。 β值大小表白了三极管电流放大能力强弱。必要强调是,这 种放大能力实质上是I B 对I C 控制能力,由于无论 I B 还是I C 都来自电 源,三极管自身是不能放大电流。 四、三极管伏安特性曲线 1. 输入特性 U CE ³ 1V I B ( mA) U BE (V) 20 40 60 80 0.4 0.8 工作压降:硅管 U BE » 0.6~0.7V,锗管 U BE » 0.2~0.3V 。 U CE =0V U CE =0.5V 死区电压,硅 管约0.5V ,锗 管约0.1V 。 三极管输入特性研究基 极电流I B 与发射结电压 U BE之间 关系 当UCE>2V 后,U CE数值 变化对输入特性曲线影响不大。 但是环境温度变化时,三极管 输入特性曲线会发生变化。 22 图1 —26 三极管输入特性曲线 图1 —27 三极管输出特性曲线 表1—3 三极管三个工作区和特点 截止区 放大区 饱和区 条件 发射结反偏或零偏 发射结正偏且集电结 反偏 发射结和集电结都正 偏 特点 I B =0、I C ≈0 △I C =β△I B i C 不再受i B 控制 三极管饱和时UCE值称为饱和压降,记作UCES ,小功率硅管UCES 约为0.3V ,锗管UCES 约为0.1V 。 五、三极管重要参数和型号命名措施 2. 输出特性 I C ( mA ) 1 2 3 4 1 2 3 4 U CE (V) 3 6 9 12 U CE (V) 3 6 9 12 I B =0 20m A 40mA 60mA 80mA 100 m A I B =0 20m A 40mA 60mA 80mA 100 m A 此区域满足 I C =b I B,称为 线性区(放 区)。 当U CE不不不小于一定 数值时,I C 只与I B 有关:I C =b I B。 I C ( mA ) 1 2 3 4 1 2 3 4 U CE (V) 3 6 9 12 U CE (V) 3 6 9 12 I B =0 20mA 40mA 60mA 80mA 100 mA I B =0 20mA 40mA 60mA 80mA 100 mA 此区域中U CE < U BE ,集 电结正偏,集电极电 流不再受基极电流 控制,U CE » 0.3V ,称 为饱和区。 I C ( mA ) 1 2 3 4 1 2 3 4 U CE (V) 3 6 9 12 U CE (V) 3 6 9 12 I B =0 20m A 40 mA 60 mA 80mA 100 mA I B =0 20m A 40 mA 60 mA 80mA 100 mA 此区域中: I B =0, U BE < 死区电压, 称为截止区。 三极管输出特性曲线研究集电极电流 I C 与电压 U CE之间关系,是在基极电流 I B 一定 状况下测试出来。由三极管输出特性曲 线可以看出,三极管工作时有三个也许工作 区域。 23 1.共射电流放大系数 ①共射直流电流放大系数β (有时用h FE体现)。 ②共射交流电流放大系数β(有时用h fe 体现)。 同一三极管在相似工作条件下β ≈β 。 2.极限参数 (1)集电极最大容许电流I CM 集电极电流过大时,三极管β值要减少, 一般规定β值下降到起正常值2/3 时集电极电流为集电极最大容许电流。 (2)集电极—发射极反向击穿电压U(BR)CEO 基极开路时,加在集电极和发 射极之间最大容许电压。u CE不不不小于此值后,i C 急剧增大,也许导致集电结热击穿。 在使用三极管时,其集电极电源电压应低于此值。 (3)集电极最大容许耗散功率PCM 集电极电流 I C 流过集电结时会消耗功 率而产生热量,使三极管温度升高。根据三极管最高温度和散热条件来规定最大 容许耗散功率PCM,规定 PCM≥I C UCE 。 例如低频小功率三极管 3CX200B,其β 在55~400 之间,ICM=300mA , U(BR)CEO=18V,PCM=300mW 。 3.国产三极管型号命名措施 国标对半导体三极管命名如下: 第二位:A 锗PNP 管、B 锗NPN管、 C 硅PNP 管、D 硅NPN管 第三位:X 低频小功率管、D 低频大功率管、 G 高频小功率管、A 高频大功率管、K 开关管 24 一、实训目 1.学会三极管直观辨认措施。 2.掌握用万用表对三极管进行极性鉴别措施。 3.通过三极管驱动电路测量,理解三极管工作特点。 二、实训器材 表1—4 三极管驱动电路实训器材明细表 电路名称 三极管驱动电路(图1—2—2) 序号 名称 规格 数量 1 5V和12V 直流稳压电源 — 2 台 2 无线电工具 — 1 套 3 三极管 V1 9013 1 只 4 二极管 V2 IN4001 1 只 5 电阻器 R1 1kΩ 1 只 6 继电器 J HK4101F-DC12V- SHG 1 只 7 白炽灯泡 HL 40W 2 块 8 实验板 — 1 块 三、训练内容 1.三极管直观辨认 (1)辨认三极管外壳上符号意义。 (2)根据三极管型号规格,辨认其材料、类型和用途。 将三极管直观辨认内容填入表1-5 中: 表1-5 三极管直观辨认 序号 型号规格 类型 材料 符号 1 2 3 4 25 5 2.三极管检测 (1)拟定基极和管型 如图1—28 所示,万用表置于R ×100 或者R ×1k挡,黑表笔接三极管任一 管脚,用红表笔分别接触别旳两个管脚,如果测得阻值均较小(或均较大), 则 黑表笔所接管脚为基极。两次测得阻值均较小是NPN型管,两次测得阻值均较 大是PNP 型管。如果两次测得阻值相差很大,则应调换黑表笔所接管脚再测, 直到找出基极为止。 图1 —28 拟定三极管基极和管型 (2)拟定集电极和发射极 在拟定基极后,如果是NPN型管,可以将红、 黑表笔分别接在两个未知电极上,表针应指向无穷大处,再用手把基极和黑表笔所 接管脚一起捏紧(注意两极不能相碰,即相称于接入一种电阻),如图图1—29 所 示,记下此时万用表测得阻值。然后对调表笔,用同样措施再测得一种阻值。比 较两次成果,读数较小一次黑表笔所接管脚为集电极,红表笔所接为发射极。 若两次测量表针均不动,则表白三极管已经失去了放大能力。 图1 —29 拟定三极管集电极和发射极 PNP 管测量措施相似,但在测量时,应当用手同步捏紧基极和红表笔所接管 26 脚。按上述环节测两次阻值,则读数较小一次红表笔所接管脚为集电极,黑表笔 所接管脚为发射极。 3.三极管在驱动电路中应用 三极管驱动电路电原理图如图 1 —2 —2 所示,继电器驱动电流一般需要 20-40mA 或更大,线圈电阻100-200 欧姆,因而要加驱动电路。晶体管V1可视为 控制开关,电阻R1重要起限流作用,减少晶体管V1功耗,阻值为1 kΩ,二极管 V2为续流二极管,能反向续流,克制浪涌。V1集电极接继电器线圈,继电器 常开触点与白炽灯泡HL串联后接电网220V电压。 当晶体管V1基极被输入高电平时,晶体管饱和导通,集电极变为低电平,因 此继电器线圈通电,常开触点吸合。当晶体管V1基极被输入低电平时,晶体管截 止,继电器线圈断电,常开触点断开。 检查电路功能与否正常,过程见表1—6,其检修流程见图1—30。 表1—6 三极管驱动电路测量 环节 图例 准备三极管驱动电路板、稳压电 源(+5V 和+12V),三极管驱动电路 板接通 220V交流电网电压。 将电路板+12V电源端、接地端 分别与+12V 直流稳压电源输出 端、接地端相连,且启动+12V 直流 稳压电源,观测白炽灯泡 HL状态 与否为灭。 220V电压接线 +12V电源端 接地端 27 再将电路输入端 ui 、接地端分 别与+5V 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端、接 地端相连。同步启动+12V 和+5V 直 流稳压电源,观测白炽灯泡 HL状 态与否为亮。 启动+12V直流稳压电源,同步关 闭+5V 直流稳压电源,观测白炽灯泡 HL状态又与否为灭。 为什么开关+5V 直流稳压电源能控制白炽灯泡HL亮和灭? 图1 —30 三极管驱动电路检修流程图 四、实训报告规定 1.画出三极管驱动电路图,分析电路工作原理。 电路输入端 接地端 28 2.完毕测试记录,分析为什么通过变化u i 能控制白炽灯状态,其中三极 管在电路中起到什么作用? 五、评分原则 姓名: 学号: 合计得分: 内容 规定 配分 评分原则 扣分 得分 三 极 管 直 观 识 别 对旳辨认极性、材料、 类型,画出符号 40 1、名称每漏写或者写 错,扣3 分 2、极性、材料、类型 每漏写或者写错,扣3 分。 3、不会辨认,每件扣 10分。 4、不会画电路符号, 每件扣 2 分。 三 极 管 检 测 对旳使用万用表鉴别 引脚极性及质量好坏。 40 1 、万用表使用不正 确,每步扣 3 分。 2 、不会鉴别引脚极 性,每件扣 5 分。 3 、 不会鉴别质量好 坏,每件扣 5 分。 三 极 管 驱 动 电 路 测 量 熟悉操作环节、检查电 路功能。 20 一共四步,错误一步 扣5 分。 29 场效应管 一、场效应管概念、作用和分类 1 .概念 场效应晶体管(Field Effect Transistor 缩写(FET) )简称场效应管,由多 数载流子参与导电,也称为单极型晶体管,它有三个电极,分别为栅极、漏极 和源极,它特点是栅极内阻极高,采用二氧化硅材料可以达到几百兆欧, 并且噪声小、功耗低、动态范畴大、易于集成、没有二次击穿现象、安全工作 区域宽、热稳定性好,属于电压控制型器件。 图1 —31 场效应管外形 2 .场效应管作用 (1 )可应用于放大 由于场效应管放大器输入阻抗很高,因而耦合电容可 以容量较小,不必使用电解电容器;( 2 )可以用作电子开关。 (3 )场效应 管有很高输入阻抗,非常适合伙阻抗变换,常用于多级放大器输入级作阻 抗变换。场效应管可以用作可变电阻,也可以以便地用作恒流源。 3 .场效应管分类 场效应管分结型、绝缘栅型(MOS)两大类 按沟道材料:结型和绝缘栅型各分N 沟道和P 沟道两种。 按导电方式:耗尽型与增强型,结型场效应管均为耗尽型,绝缘栅型场效 应管既有耗尽型,也有增强型。 30 二、结型场效应管 1 .结型场效应管构造(以N 沟道为例): 在N 型硅棒两端引出漏极D 和源极S 两个电极,又在硅棒两侧各做一种 P 区,形成两个PN 结。在P 区引出电极并连接起来,称为栅极 G ,这样就构成了N 沟道场效应管。 ---p+ +p d 漏极 源极s 栅极g N 图1 —32 场效应管符号和构造 由于PN 结中载流子已经耗尽,故PN 结基本上是不导电,形成了所 谓耗尽区,当漏源电压UDS一定期,如果栅极电压越负,PN 结交界面所形成 耗尽区就越厚,则漏、源极之间导电沟道越窄,漏极电流i D 就愈小;反之, 如果栅极电压没有那么负,则沟道变宽,i D 变大,因此用栅极电压UGS可以控 制漏极电流i D 变化,就是说,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元件。 2 .结型场效应管工作原理 (1 )栅源电压对沟道控制作用 在栅源间加负电压U GS ,令UDS =0 ①当U GS=0时,为平衡PN 结,导电沟道最宽。 ②当│U GS│↑时,PN 结反偏,耗尽层变宽,导电沟道变窄,沟道电阻增大。 ③当│U GS│↑到一定值时 ,沟道会完全合拢。 定义: 夹断电压UP ——使导电沟道完全合拢(消失)所需要栅源电压U GS。 31 图1 —33 栅源电压对沟道控制作用 (2 )漏源电压对沟道控制作用 在漏源间加电压UDS ,令UGS =0 由于U GS=0 ,因此导电沟道最宽。 ①当UDS=0时, i D=0。 ②UDS↑→i D ↑ →接近漏极 处耗尽层加宽,沟道变窄,呈楔形分布。 ③当UDS↑,使U GD= UGS - U DS= UP 时,在靠漏极处夹断——预夹断 ④UDS再↑,预夹断点下移。 图1 —34 漏源电压对沟道控制作用 预夹断前, UDS↑→i D ↑。 预夹断后, UDS↑→i D 几乎不变。 3 .结型场效应管特性曲线 (1 )输出特性曲线: i D = f (UDS )│U GS= 常数 32 图1 —34 结型场效应管输出特性曲线 (2 )转移特性曲线: i D = f (U GS)│UDS = 常数 可根据输出特性曲线作出移特性曲线。 例:作UDS =10V 一条转移特性曲线: 图1 —35 结型场效应管转移特性曲线 三、绝缘栅场效应管 绝缘栅型场效应管 (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ET) ,简称 MOSFET。它是由金属、氧化物和半导体所构成,因此又称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简称MOS场效应管。 分为: 增强型 ® N 沟道、P 沟道 耗尽型 ® N 沟道、P 沟道 1 .N 沟道增强型MOS管 33 (1 )构造 以一块P 型薄硅片作为衬底,在它上面扩散两个高杂质N 型 区,作为源极S 和漏极D 。在硅片表覆盖一层绝缘物,然后再用金属铝引出一 个电极G (栅极)由于栅极与其她电极绝缘,因此称为绝缘栅场效应管。 图1 —36 N 沟道增强型MOS管符号和构造 (2 )工作原理 ①栅源电压U GS控制作用 当U GS=0V 时,漏源之间相称两个背靠背 二极管,在d 、s 之间加上电压也 不会形成电流,即管子截止。 当UGS>0 V 时→纵向电场 →将接近栅极下方空穴向下排斥→耗尽层。 再增长U GS→纵向电场↑ →将P 区少子电子汇集到 P 区表面→形成导电沟道,如果此时加有漏源电压,就可以形成漏极电流i D。 ----g s d b 34 图1 —37 栅源电压UGS控制作用 定义: 启动电压( UT )——刚刚产生沟道所需 栅源电压U GS,也记为U GS (th) 。 N 沟道增强型MOS管基本特性: UGS < UT ,管子截止, UGS>U T ,管子导通。 UGS 越大,沟道越宽,在相似漏源电压UDS作用下,漏极电流i D 越大。 (3 )特性曲线 ①输出特性曲线:i D = f ( UDS ) ½ U GS= 常数 图1 —38 N 沟道增强型MOS管输出特性曲线 ②转移特性曲线: i D= f ( U GS ) ½ UDS = 常数 可根据输出特性曲线作出转移特性曲线。 例:作UDS=10V 一条转移特性曲线: 图1 —39 N 沟道增强型MOS管转移特性曲线 35 2 .N 沟道耗尽型MOSFET 在制造管子时,通过工艺使绝缘层中浮现大量正离子,故在交界面另一 侧能感应出较多负电荷,这些负电荷把高渗杂质N 区接通,形成了导电沟 道,虽然在VGS=0 时也有较大漏极电流ID。当栅极电压变化时,沟道内被 感应电荷量也变化,导电沟道宽窄也随之而变,因而漏极电流ID 随着栅 极电压变化而变化。 图1 —40 N 沟道耗尽型MOSFET 构造和符号 这种当栅压为零时有较大漏极电流称为耗散型,当栅压为零,漏极电流 也为零,而前述必要再加一定栅压之后才有漏极电流称为增强型。 特点: 当UGS =0 时,就有沟道,加入UDS,就有i D。 当UGS>0 时,沟道增宽,i D 进一步增长。 当UGS<0 时,沟道变窄,i D 减小。 定义: 夹断电压( U P )——沟道刚刚消失所需栅源电压 U GS。 输出特性曲线 转移特性曲线 36 图1 —41 N 沟道耗尽型MOSFET 特性曲线 四、场效应管与晶体三极管比较 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元件,而晶体管是电流控制元件。在只容许从信号源取较 少电流状况下应选用场效应管,而在信号电压较低又容许从信号源取较多电流 条件下,应选用晶体管。 晶体三极管与场效应管工作原理完全不同,但是各极可以近似相应以便于理解 和设计: 晶体管: 基极 发射极 集电极 场效应管 : 栅极 源极 漏极 要注意是,晶体管(NPN 型)设计发射极电位比基极电位低(约0.6V),场效应 管源极电位比栅极电位高(约0.4V)。 场效应管是运用多数载流子导电,因此称之为单极型器件。而晶体管是即有多 数载流子,也运用少数载流子导电,被称之为双极型器件。 有些场效应管源极和漏极可以互换使用,栅压也可正可负,灵活性比晶体管 好。把诸多场效应管集成在一块硅片上,因而场效应管在大规模集成电路中得到了 广泛应用。 37 一、填空题 1.晶体三极管有两个PN 结,即 结和 结;有三个电极,即 极以 及 极和 极,分别用 、 和 体现。 2.某晶体三极管UCE不变,基极电流I B =30uA 时,I C =1.2mA,则发射极电 流I E = mA,如果基极电流I B 增大到50uA时,I C 增长到2mA,则发射极电流 I E = mA,三极管电流放大系数β= 。 3.硅三极管发射结启动电压约为 V,锗三极管发射结启动电压 约为 V。晶体三极管处在正常放大状态时,硅管发射结导通电压约 V, 锗管发射结导通电压约 V。 4.当晶体三极管发射结 偏、集电结 偏时,工作在放大区;发 射结 偏、集电结 偏时,工作在饱和区;发射结 偏、集电结 偏时,工作在截止区。 二、判断题 1.晶体三极管发射极和集电极可以互换使用。( ) 2.发射结正向偏置晶体三极管一定工作在放大状态。( ) 3.常温下硅晶体三极管UBE约为0.7V ,且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 ) 三、选用题 1.用直流电压表测量NPN型晶体三极管中管子各极电位是UB =4.7V,UC =4.3V, UE =4V ,则该管工作状态是( ) 。 a.截止状态 b .饱和状态 c .放大状态 2.满足I C =βI B 关系时,晶体三极管工作在( ) 。 a.截止区 b .饱和区 c .放大区 3.晶体三极管工作在饱和状态时,它集电极电流将( ) 。 a. 随着基极电流增长而增长 b.随着基极电流增长而减小 c.与基极电流无关,只取决于UCC和RC 4.用万用表R ×1kΩ挡测量一只正常三极管,若用红表棒接触一只管脚,黑 38 表棒分别接触此外两只管脚时测得电阻均很大,则该三极管是( ) 。 a. PNP 型 b .NPN型 c .无法拟定 四、分析计算题 1.测得工作在放大状态某三极管,其电流由图1—42 所示,在图中标出各 管管脚,并且阐明三极管是NPN型还是PNP 型? 图1 —42 2.根据图1—43 所示各晶体三极管对地电位数据分析各管状况。(阐明是 放大、截止、饱和或者哪个结已经开路或者短路) 8V -5V 12V 3.3V 0V 2.7V -0.3V 3V 3.7V 3V 2V 0V 0V 3V 2V 图1 —43 3 .一种处在放大状态三极管接在电路中,看不出型号和其她标记,用万用 表测出三个电极对地电位是U1 = -9.5V ,U2 = -5.9V ,U3 = -6.2V ,试分析该三极管 管脚与类型。 4.三极管驱动电路V1管发射结内部开路,那么会有什么故障现象?为什么? 5.三极管驱动电路输入电压Ui=5V ,白炽灯泡HL却不亮,写出故障检修步 骤。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