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2年苏教版高一生物必修2测试题全套带答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9838722 上传时间:2025-04-10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74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苏教版高一生物必修2测试题全套带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2022年苏教版高一生物必修2测试题全套带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苏教版高毕生物必修二测试题全套带答案解析 第一、二章检测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用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2.5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规定) 1.在运用观测法观测生物学现象过程中,不必要规定是(  ) A.必要真实、精确 B.必要有筹划、有目 C.如实记录观测成果 D.必要借助仪器设备 答案 D 解析 观测是指用一种或多种感官去收集有关信息,一般要借助仪器设备,不是“必要借助仪器设备”。 2.下列有关科学思维基本过程说法,错误是(  ) A.科学思维基本过程:观测→推理→分类→建立模型→交流 B.达尔文在克格伦岛上观测成果对她后来形成进化理论有着支持作用 C.当你对观测到现象做出解释时,就是在进行推理,或者说是作出推论,推论一定是对旳 D.有效交流需要许多技能,波及据说读写以及建立模型能力 答案 C 3.细胞分裂方式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共有特点是(  ) ①DNA复制 ②纺锤体浮现 ③联会 ④着丝点分裂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④ 答案 D 解析 联会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特有特点,别旳各项都是两种分裂共有。 4.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共同具有过程变化不波及(  ) A.均有染色体复制和染色体数目加倍阶段 B.均有DNA复制和DNA数目减半阶段 C.均有着丝点分裂过程 D.均有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阶段 答案 D 解析 染色体数目加倍阶段出目前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均有同源染色体,但只有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有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现象。 5.右图所示为某雄性二倍体动物体内一种正在分裂细胞。这个细胞所处时期为(  ) A.有丝分裂中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D.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答案 C 解析 该图中各条染色体大小与形态各不相似,故无同源染色体,但具有染色单体,同步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故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6.下列属于个体发育实例是(  ) A.受精鸡蛋发育成小鸡 B.玉米种子从萌发到植株开花成果过程 C.人从婴儿期到青春期 D.蚕受精卵发育成成蛾 答案 D 解析 生物个体发育波及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受精鸡蛋发育成小鸡,但未发育到成鸡,因而A项是错误;玉米种子发育成植株,缺少受精卵到胚这一阶段,不符合个体发育概念,因此B项是错误;人从婴儿期到青春期,缺少受精卵到胎儿和青春期到成体阶段,也不符合个体发育概念,C项是错误;D项蚕受精卵发育成成蛾符合个体发育概念,是对旳。 7.如图中甲、乙、丙体现某一动物正在分裂三个细胞。下列论述对旳是(  ) A.该生物正常体细胞含8条染色体 B.甲、乙、丙中核DNA含量比例为8∶8∶4 C.若三个细胞来自同一器官,该器官也许是卵巢 D.若三个细胞为亲子代关系,则关系为甲→乙→丙 答案 B 解析 甲、乙、丙图所示为同一动物三个细胞,图甲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细胞质均等分派,该细胞应为初级精母细胞;图乙为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图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与正常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等,该生物正常体细胞含4条染色体,A不对旳;三个细胞中核DNA含量依次是8、8、4,B项对旳;若甲、乙、丙都来源于同一器官,则该器官也许是睾丸,C项错误;若三个细胞为亲子代关系,则关系应为乙→甲→丙,D项错误。 8.某生物细胞内具有3对同源染色体,其中A、B、C来自父方,A′、B′、C′来自母方,经减数分裂产生配子中,同步具有三条来自父方或同步具有三条来自母方染色体几率是(  )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细胞内存在AA′、BB′、CC′三对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A和A′,B和B′,C和C′分离,同步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从而可形成8种配子:ABC、A′B′C′、AB′C、ABC′、AB′C′、A′BC、A′BC′、A′B′C。 9.C1、C2、C3、C4是某二倍体动物4个细胞,其染色体数分别是n、2n、2n、4n,下列有关论述错误是(  ) A.C1、C2也许是C4子细胞 B.C1、C3不一定是C4子细胞 C.C1、C2、C3、C4也许存在于同一种器官中 D.C1、C3、C4核DNA分子比例可以是1∶2∶2 答案 A 解析 由C1、C2、C3、C4是某动物4个细胞,其染色体数分别是n、2n、2n、4n可知,C1也许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细胞或减数分裂结束后形成细胞,C2、C3染色体数相似,但DNA数也许不同,C4为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故C1不也许是C4子细胞,故A错误。 10.如图体现在不同生命活动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变化曲线,下列论述对旳是(  ) A.a过程没有姐妹染色单体 B.b过程细胞数目不变 C.c过程发生细胞融合 D.d过程没有同源染色体 答案 C 解析 由题干中获得信息有:染色体数目先减半,接着恢复正常,经加倍后又恢复正常,可推知先进行了减数分裂,通过受精作用后又进行了有丝分裂,联系学习过有关知识,可逐项分析,得出答案。a过程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其中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始终具有姐妹染色单体;b过程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一分为二;c过程为受精作用,精子和卵细胞融合;d过程为有丝分裂,其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同一细胞内始终具有同源染色体。 11.如图体现人体某一种细胞分裂过程,细胞核中染色体数(阴影)和DNA分子数(无阴影)在A、B、C、D四个不同步期记录数据,则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时期是(  ) 答案 B 解析 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人体细胞内DNA分子数为92,染色体数为46,因而选B。 12.图A和图B为处在相似分裂阶段两种动物细胞,都具有两对同源染色体。有关它们论述中错误是(  ) A.细胞A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细胞中央 B.细胞A产生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C.联会发生在细胞B,而不会发生在细胞A D.细胞B染色体与亲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似 答案 C 解析 细胞A处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B处在有丝分裂中期,均不会发生联会。 13.如图体现蛙受精卵发育成囊胚过程中,DNA总量、每个细胞体积、所有细胞体积之和、有机物总量变化趋势(横坐标为发育时间)。其中对旳有(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受精卵发育成囊胚过程中进行有丝分裂,DNA总量增多,细胞数量增多,胚胎体积无明显变化,每个细胞体积变小;消耗有机物,有机物种类增多,但有机物总量减少。 14.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当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三者之间数量比为1∶0∶1时,该细胞所处时期也许是(  ) A.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中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末期 C.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 答案 D 解析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原姐妹染色单体已分离成为子染色体,故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三者之间数量比为1∶0∶1。 15.如图体现对几种生物体内正在进行分裂细胞进行观测与记录成果,有关推论对旳是(  ) A.若图甲体既有丝分裂过程中某阶段,则下一时期细胞中央将浮现赤道板 B.若图乙体既有丝分裂过程中某阶段,则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可发生在这一阶段 C.若图乙体现减数分裂过程中某阶段,则同源染色体分离可发生在这一阶段 D.若图丙体现雄果蝇精巢内几种细胞,则c组细胞中也许浮现联会和四分体 答案 C 解析 图甲可体现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其下一时期为末期,在细胞中央会浮现细胞板,而赤道板是一种假想平面,不是构造,故A项错;若图乙体既有丝分裂过程,则体既有丝分裂前期、中期,而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后期,故B项错;若图乙体现减数分裂过程,可体现减数第一次分裂前、中、后、末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故C项对旳;图丙中c组细胞染色体数为4n,则体既有丝分裂后期,而联会和四分体出目前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故D项错。 16.下列有关生物生殖论述,对旳是 (  ) A.进行无性生殖生物也也许进行减数分裂 B.运用扦插、嫁接等繁殖果树可使子代具更强生命力 C.酵母菌出芽生殖产生子代之间遗传性状一定相似 D.栽种蒜瓣培养成大蒜属于个体发育,不属于生殖 答案 A 解析 有些生物既能进行无性生殖,也能进行有性生殖。扦插、嫁接属于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可使子代具有更强生命力。出芽生殖属于无性生殖,子代基本可保持亲代遗传性状,但由于变异等,不会一定相似。蒜瓣培养成大蒜属于营养生殖。 17.下列有关个体发育论述,对旳是(  ) A.被子植物在种子形成时,胚往往先于胚乳发育 B.被子植物种子在萌发初期(未形成幼叶),胚干重均减小 C.同受精卵相比,动物胚胎发育形成囊胚中,多种有机物质量均减小 D.鸟类胚后发育重要是指身体长大和生殖器官成熟 答案 D 解析 动物受精卵通过多次有丝分裂形成囊胚,随着细胞数量增多核酸质量一定会增长;鸟类胚后发育重要是指身体长大和生殖器官成熟;被子植物在种子形成时,胚乳往往先于胚发育;被子植物种子在萌发初期(未形成幼叶),由于双子叶植物营养物质贮存在子叶中,因此双子叶胚干重均减小,但单子叶胚干重将增长,种子萌发时,单子叶植物种子胚乳中贮存营养物质供胚发育。 18.在蛙胚胎发育过程中,不会浮现是(  ) A.在受精卵卵裂过程中,有机物总量减少、种类增长 B.卵裂过程中先浮现囊胚腔,后浮现原肠腔 C.囊胚细胞按照一定顺序运动,许多细胞从囊胚表面移动到内部 D.在原肠胚期,会分化出表皮、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四肢等构造 答案 D 解析 在原肠胚期,具有三个胚层,继续分化、发育形成幼体时,三个胚层会分别发育成表皮、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四肢等构造。 19.右图是发育着胚珠,如果不考虑遗传物质发生变异,图中哪两某些染色体数目和遗传物质构成必然相似(  ) A.1和2 B.2和3 C.2和4 D.1和4 答案 C 解析 图中1为珠被,2为子叶,4为胚柄下大型泡状构造,3为胚乳。其中1为母本一某些,染色体数目和遗传物质构成与母本相似,2、4由受精卵发育而成,其染色体数目和遗传物质构成都相似,而3是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成,其染色体数目有来自母方,来自父方。 20.如图体现玉米种子形成和萌发过程。据图分析,下列论述对旳是 (  ) A.①与③细胞遗传构成也许不同 B.①构造由胚芽、胚轴、胚根和胚柄四某些构成 C.②构造会出目前所有被子植物成熟种子中 D.④过程初期需要添加必须矿质元素 答案 A 解析 由图可知,①是胚,②是胚乳,③是珠被,④体现种子萌发。胚是由子叶、胚芽、胚轴和胚根四某些构成,故B错;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成熟种子中有胚乳,但对于绝大多数双子叶植物来说,成熟种子中是没有胚乳,故C错;在种子萌发成幼苗初期需要由外界提供水分,其她营养由种子自身所贮存营养物质提供,长成幼苗后才干从土壤中吸取矿质元素,故D错;③(珠被)是母本体细胞,①(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由父本和母本共同决定,因而①与③遗传构成不一定相似。 二、非选用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 21.(14分)甲图体现某高等雌性动物在细胞分裂时图像,乙图体现某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及DNA相对含量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A、B分别处在什么分裂什么时期? A: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图中8处发生生理过程叫____________。 (3)乙图细胞内具有染色单体区间是______________和9~11,不含同源染色体区间是________。 (4)若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0条,则一种细胞在4~5时期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___条。 (5)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________。 (6)时期6与11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甲图中B细胞相应乙图中区间是________,形成子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有丝分裂后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2)受精作用 (3)1~6 4~8 (4)10 (5)3~4 (6)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分别向两极移动 (7)2~3 第一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可知:A图着丝点分裂且有同源染色体,因此是有丝分裂后期,B图成对同源染色体排列于赤道板位置上,因此是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乙图中8处之后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恢复,因此发生了受精作用;染色单体存在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中、后、末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相应乙图中1~6、9~11,不含同源染色体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即图中4~8。图中4~5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染色体数目已减半为10。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图中3~4,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后雌性动物形成子细胞是第一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图中6和11共同点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并向两极移动。 22.(12分)下图A、B是某种雌性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C体现该动物细胞分裂时期核DNA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A细胞中具有________条染色单体。 (2)B细胞中染色体①上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C图________阶段。 (3)D图坐标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y1和y2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并在D图坐标中画出该动物细胞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变化曲线图。 (4)画出该生物体形成①③染色体组合配子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示意图(只规定画出与①③形成有关细胞图。) 答案 (1)0 (2)f→g (3)1  如图1所示 (4)如图2所示 解析 A图中染色体着丝点已分裂,染色单体变为染色体,故染色单体数应为0,B细胞中①上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C图f~g阶段;当有姐妹染色单体存在时染色体和DNA比值是,当没有姐妹染色单体时,染色体和DNA比值是1,因此D图坐标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y1和y2依次为1、;画图时需注意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没有同源染色体。 23.(12分)如图为植物生活史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A体现________作用;B体现________发育;C属于________发育;D体现________分裂。 (2)若该植物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18条,写出下列细胞中染色体数:种皮细胞__________条;胚芽细胞________条;胚乳细胞________条;极核________条;叶肉细胞________条。 (3)植物是如何维持先后裔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受精 胚 胚乳 有丝 (2)18 18 27 9 18 (3)如果植物进行无性生殖,子代遗传物质保持不变;如果进行有性生殖,则先通过减数分裂形成具有染色体数为体细胞中一半雌雄配子,然后经受精作用形成合子,其染色体数恢复到与亲代体细胞中相似,再经有丝分裂发育成子代个体 解析 (1)A~D依次为受精作用、胚发育、胚乳发育、有丝分裂。(2)若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18条,则种皮、胚芽、叶肉细胞均含18条染色体,胚乳细胞为27条染色体,极核为9条染色体。(3)植物先后裔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依托无性生殖或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24.(12分)如图体现某高等动物生殖发育周期,请据图回答问题(在[ ]内填字母): (1)在A、B、C、D过程中,有丝分裂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过程,减数分裂发生在__________过程,受精作用发生在________过程。 (2)若该图体现蛙生殖发育周期,则[D]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育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3)若该图体现人个体发育过程,则卵细胞中染色体数为________。检测发现人体细胞中DNA分子数多于染色体数,这是由于DNA不仅存在于细胞核内,还存在于________(细胞器)中。 答案 (1)C、D A B (2)胚后发育 变态发育 (3)23 线粒体 解析 根据图示可以看出,A是指减数分裂,B是指受精作用,C和D是个体发育阶段,会发生有丝分裂,人卵细胞染色体数目是23条。 第二章 章末过关检测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用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规定) 1.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过程中都会浮现(  )                   A.同源染色体分离 B.着丝点分裂 C.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D.染色体复制 答案 C 解析 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初级卵母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次级卵母细胞中,染色体复制发生在卵原细胞向初级卵母细胞转变过程中。 2.右图是一种哺乳动物细胞示意图,它也许属于(  ) A.精巢中细胞   B.受精卵 C.骨髓干细胞   D.雄配子 答案 A 解析 由图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可判断该图正在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排除B受精卵(进行有丝分裂)、C骨髓干细胞(进行有丝分裂)、D雄配子(减数分裂产物)。 3.如图所示,卵原细胞内具有Aa、Bb两对同源染色体,已知此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染色体构成为Ab,则其产生3个极体染色体构成分别为(  ) A.AB、Ab、Ab B.Aa、Bb、AB C.Ab、aB、ab D.Ab、aB、aB 答案 D 解析 卵原细胞形成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其中一种极体与卵细胞染色体构成相似,此外两个极体染色体构成相似。若卵细胞染色体构成为Ab,则与其一同产生3个极体染色体构成为Ab、aB、aB。 4.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共同具有过程变化不波及(  ) A.均有染色体复制和染色体数目加倍阶段 B.均有DNA复制和DNA数目减半阶段 C.均有着丝点分裂过程 D.均有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阶段 答案 D 解析 染色体数目加倍阶段出目前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均有同源染色体,但只有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有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现象。 5.在果蝇细胞中,DNA分子数目加倍时期、一种DNA分子复制出两个DNA分子彼此分离发生时期依次是(  ) A.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分裂前期、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分裂后期、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答案 C 解析 在分裂间期DNA复制,数目加倍;一种DNA分子复制出两个DNA分子连在同一种着丝点上,其分开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6.下列属于个体发育实例是(  ) A.受精鸡蛋发育成小鸡 B.玉米种子从萌发到植株开花成果过程 C.人从婴儿期到青春期 D.蚕受精卵发育成成蛾 答案 D 解析 生物个体发育波及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受精鸡蛋发育成小鸡,但未发育到成鸡,因而A项是错误;玉米种子发育成植株,缺少受精卵到胚这一阶段,不符合个体发育概念,因此B项是错误;人从婴儿期到青春期,缺少受精卵到胎儿和青春期到成体阶段,也不符合个体发育概念,C项是错误;D项蚕受精卵发育成成蛾符合个体发育概念,是对旳。 7.如图中甲、乙、丙体现某一动物正在分裂三个细胞。下列论述对旳是(  ) A.该生物正常体细胞含8条染色体 B.甲、乙、丙中核DNA含量比例为8∶8∶4 C.若三个细胞来自同一器官,该器官也许是卵巢 D.若三个细胞为亲子代关系,则关系为甲→乙→丙 答案 B 解析 甲、乙、丙图所示为同一动物三个细胞,图甲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细胞质均等分派,该细胞应为初级精母细胞;图乙为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图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与正常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等,该生物正常体细胞含4条染色体,A不对旳;三个细胞中核DNA含量依次是8、8、4,B项对旳;若甲、乙、丙都来源于同一器官,则该器官也许是睾丸,C项错误;若三个细胞为亲子代关系,则关系应为乙→甲→丙,D项错误。 8.某生物细胞内具有3对同源染色体,其中A、B、C来自父方,A′、B′、C′来自母方,经减数分裂产生配子中,同步具有三条来自父方或同步具有三条来自母方染色体几率是(  )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细胞内存在AA′、BB′、CC′三对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A和A′,B和B′,C和C′分离,同步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从而可形成8种配子:ABC、A′B′C′、AB′C、ABC′、AB′C′、A′BC、A′BC′、A′B′C。 9.人一种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中可形成23个四分体,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分别是(  ) A.46、92、92 B.46、0、46 C.23、46、46 D.92、92、92 答案 A 解析 23个四分体即23对同源染色体,有46条染色体,92条染色单体,92个DNA分子。减数第一次分裂时着丝点未分裂。 10.如图体现在不同生命活动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变化曲线,下列论述对旳是(  ) A.a过程没有姐妹染色单体 B.b过程细胞数目不变 C.c过程发生细胞融合 D.d过程没有同源染色体 答案 C 解析 由题干中获得信息有:染色体数目先减半,接着恢复正常,经加倍后又恢复正常,可推知先进行了减数分裂,通过受精作用后又进行了有丝分裂,联系学习过有关知识,可逐项分析,得出答案。a过程为减数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其中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始终具有姐妹染色单体;b过程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一分为二;c过程为受精作用,精子和卵细胞融合;d过程为有丝分裂,其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同一细胞内始终具有同源染色体。 11.如右图所示某雄性二倍体动物体内一种正在分裂细胞。这个细胞所处时期为(  ) A.有丝分裂中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D.减数第一次分裂前间期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核对细胞分裂图像辨析。该图中各条染色体大小与形态各不相似,故无同源染色体,但具有染色单体,同步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故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12.如图体现人体某一种细胞分裂过程,细胞核中染色体数(阴影)和DNA分子数(无阴影)在A、B、C、D四个不同步期记录数据,则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时期是(  ) 答案 B 解析 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此时人体细胞内DNA分子数为92,染色体数为46,因而选B。 13.图A和图B为处在相似分裂阶段两种动物细胞,都具有两对同源染色体。有关它们论述中错误一项是(  ) A.细胞A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细胞中央 B.细胞A产生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C.联会发生在细胞B,而不会发生在细胞A D.细胞B染色体与亲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似 答案 C 解析 细胞A处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B处在有丝分裂中期,均不会发生联会。 14.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当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三者之间数量比为1∶0∶1时,该细胞所处时期也许是(  ) A.减Ⅰ前期和中期 B.减Ⅰ后期和末期 C.减Ⅱ前期和中期 D.减Ⅱ后期和末期 答案 D 解析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原姐妹染色单体已分离成为子染色体,故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三者之间数量比为1∶0∶1。 15.如图体现对几种生物体内正在进行分裂细胞进行观测与记录成果,有关推论对旳是(  ) A.若图甲体既有丝分裂过程中某阶段,则下一时期细胞中央将浮现赤道板 B.若图乙体既有丝分裂过程中某阶段,则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可发生在这一阶段 C.若图乙体现减数分裂过程中某阶段,则同源染色体分离可发生在这一阶段 D.若图丙体现雄果蝇精巢内几种细胞,则c组细胞中也许浮现联会和四分体 答案 C 解析 图甲可体现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其下一时期为末期,在细胞中央会浮现细胞板,而赤道板是一种假想平面,不是构造,故A项错;若图乙体既有丝分裂过程,则体既有丝分裂前期、中期,而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后期,故B项错;若图乙体现减数分裂过程,可体现减数第一次分裂全过程,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故C项对旳;图丙中c组细胞染色体数为4N,则体既有丝分裂后期,而联会和四分体出目前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故D项错。 16.下列有关生物生殖论述对旳是 (  ) A.进行无性生殖生物也也许进行减数分裂 B.运用扦插、嫁接等繁殖果树可使子代具更强生命力 C.酵母菌出芽生殖产生子代之间遗传性状一定相似 D.栽种蒜瓣培养成大蒜属于个体发育,不属于生殖 答案 A 解析 有些生物既能进行无性生殖,也能进行有性生殖。扦插、嫁接属于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可使子代具更强生命力。出芽生殖属于无性生殖,子代基本可保持亲代遗传性状,但由于变异等,不会一定相似。蒜瓣培养成大蒜属于营养生殖。 17.下列有关个体发育论述,对旳是(  ) A.被子植物在种子形成时,胚往往先于胚乳发育 B.被子植物种子在萌发初期(未形成幼叶),胚干重均减小 C.同受精卵相比,动物胚胎发育形成囊胚中,多种有机物质量均减小 D.鸟类胚后发育重要是指身体长大和生殖器官成熟 答案 D 解析 受精卵通过多次有丝分裂形成囊胚,随着细胞数量增多核酸质量一定会增长。鸟类胚后发育重要是指身体长大和生殖器官成熟;被子植物在种子形成时,胚乳往往先于胚发育;被子植物种子在萌发初期(未形成幼叶),由于双子叶植物营养物质贮存在子叶中,因此双子叶胚干重均减小,但单子叶胚干重将增长,种子萌发时单子叶植物种子中胚乳中贮存营养物质供胚发育。 18.在蛙胚胎发育过程中,不会浮现是(  ) A.在受精卵卵裂过程中,有机物总量减少、种类增长 B.卵裂过程中先浮现囊胚腔,后浮现原肠腔 C.囊胚细胞按照一定顺序运动,许多细胞从囊胚表面移动到内部 D.在原肠胚期,会分化出表皮、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四肢等构造 答案 D 解析 在原肠胚期,具有三个胚层,继续分化、发育形成幼体时,三个胚层会分别发育成表皮、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四肢等构造。 19.右图是发育着胚珠,如果不考虑遗传物质发生变异,图中哪两某些染色体数目和遗传物质构成必然相似(  ) A.1和2 B.2和3 C.2和4 D.1和4 答案 C 解析 图中1为珠被,2为子叶,4为胚柄下大型泡状构造,3为胚乳。其中1为母本一某些,染色体数目和遗传物质构成与母本相似,2、4由受精卵发育而成,其染色体数目和遗传物质构成都相似,而3是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成,其染色体数目有来自母方,来自父方。 20.如图体现玉米种子形成和萌发过程。据图分析,下列论述对旳是 (  ) A.①与③细胞遗传构成也许不同 B.①构造由胚芽、胚轴、胚根和胚柄四某些构成 C.②构造会出目前所有被子植物成熟种子中 D.④过程初期需要添加必须矿质元素 答案 A 解析 由图可知,①是胚,②是胚乳,③是珠被,④体现种子萌发。胚是由子叶、胚芽、胚轴和胚根四某些构成,故B错;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成熟种子中有胚乳,但对于绝大多数双子叶植物来说,成熟种子中是没有胚乳,故C错;在种子萌发成幼苗初期需要由外界提供水分,其她营养由种子自身所贮存物质提供,长成幼苗后才干从土壤中吸取矿质元素,故D错;③(珠被)是母本体细胞,①(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由父本和母本共同决定,因而①与③遗传构成不一定相似。 二、非选用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40分) 21.(12分)甲图体现某高等雌性动物在细胞分裂时图像,乙图体现某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及DNA相对含量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A、B分别处在什么分裂什么时期? A:________,B:________。 (2)乙图中8处发生生理过程叫________。 (3)乙图细胞内具有染色单体区间是________和9~11,不含同源染色体区间是________。 (4)若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0条,则一种细胞在4~5时期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 (5)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________。 (6)时期6与11共同点是________。 (7)甲图中B细胞相应乙图中区间是________,形成子细胞是________。 答案 (1)有丝分裂后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2)受精作用 (3)1~6 4~8 (4)10 (5)3~4 (6)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分别向两极移动 (7)2~3 第一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 解析 根据染色体行为可知:A图着丝点分裂且有同源染色体,因此是有丝分裂后期,B图成对同源染色体排列于赤道板上,因此是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乙图中8处之后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恢复,因此发生了受精作用;染色单体存在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相应乙图中1~6、9~11,不含同源染色体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即图中4~8。图中4~5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染色体数目已减半为10。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图中3~4,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后雌性动物形成子细胞是第一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图中6和11共同点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并向两极移动。 22.(10分)下图A、B是某种雌性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C体现该动物细胞分裂时期核DNA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A细胞中具有________条染色单体。 (2)B细胞中染色体①上两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C图________阶段。 (3)D图坐标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y1和y2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并在D图坐标中画出该动物细胞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变化曲线图。 (4)画出该生物体形成①③染色体组合配子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示意图(只规定画出与①③形成有关细胞图。) 答案 (1)0 (2)f→g (3)1   (4) 解析 A图中染色体着丝点已分裂,染色单体变为染色体,故单体数应为0,B细胞中1号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C图f~g阶段;当有染色单体存在时染色体和DNA比值是,当没有姐妹染色单体时,染色体和DNA比值是1,因此D图坐标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y1和y2依次为1、;画图时需注意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没有同源染色体。 23.(10分)如图为植物生活史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A体现________作用;B体现________发育;C属于________发育;D体现________分裂。 (2)若该植物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18条,写出下列细胞中染色体数:种皮细胞________条;胚芽细胞________条;胚乳细胞________条;极核________条;叶肉细胞________条。 (3)植物是如何维持先后裔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受精 胚 胚乳 有丝 (2)18 18 27 9 18 (3)如果植物进行无性生殖,子代遗传物质保持不变;如果进行有性生殖,则先通过减数分裂形成具有染色体数为体细胞中一半雌雄配子,然后经受精作用形成合子,其染色体数恢复到与亲代体细胞中相似,再经有丝分裂发育成子代个体 解析 (1)A~D依次为受精作用、胚发育、胚乳发育、有丝分裂。(2)若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18条,则种皮、胚芽、叶肉细胞均含18条染色体,胚乳细胞为27条染色体,极核为9条染色体。(3)植物先后裔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依托无性生殖或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24.(8分)如图体现某高等动物生殖发育周期,请据图回答问题(在[ ]内填字母)。 (1)在A、B、C、D过程中,有丝分裂发生在________过程,减数分裂发生在________过程,受精作用发生在________过程。 (2)若该图体现蛙生殖发育周期,则[D]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 发育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图体现人个体发育过程,则卵细胞中染色体数为________。检测发现人体细胞中DNA分子数多于染色体数,这是由于DNA不仅存在于细胞核内,还存在于________(细胞器)中。 答案 (1)C、D A B (2)胚后发育 变态发育 (3)23 线粒体 解析 根据图示可以看出,A是指减数分裂,B是指受精作用,C和D是个体发育阶段,会发生有丝分裂,人卵细胞染色体数目是23条。 第三章 章末过关检测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用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规定) 1.基因构成为AabbDD个体自交后,其后裔体现型比例接近于(  )                   A.9∶3∶3∶1 B.3∶3∶1∶1 C.1∶2∶1 D.3∶1 答案 D 解析 运用分离法:Aa×Aa后裔2种(3∶1),bb×bb后裔1种,DD×DD后裔1种,亲本自交后裔体现型比例为(3∶1)×1×1=3∶1。 2.下列问题可以通过自交解决是(  ) ①鉴定一株高茎豌豆与否为纯合子 ②区别女娄菜披针型和狭披针型显隐性关系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纯合子比例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答案 A 解析 高茎豌豆为显性个体,可以通过自交观测后裔与否有性状分离判断与否为纯合子。持续自交可以提高纯合子比例。 3.来航鸡羽毛颜色由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其中B、b分别控制黑色和白色,A能克制B体现,A存在时体现为白色。某人做了如下杂交实验: 代别 亲本(P)组合 子一代(F1) 子二代(F2) 体现型 白色(♀×白色 ) 白色 白色∶黑色=13∶3 若F2中黑色羽毛来航鸡雌雄个体数相似,F2黑色羽毛来航鸡自由交配得F3。F3中(  ) A.杂合子占 B.黑色占 C.白色个体均为杂合子 D.黑色个体均为纯合子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杂交实验成果可知,F2黑色羽毛来航鸡基因型及其浮现概率为aaBB和aaBb,其产生雌雄配子种类及概率均为aB和ab,故自由交配其后裔基因型及其概率为aaBB、aabb、aaBb,其中杂合子占,黑色占,白色个体均为纯合子,黑色个体既有杂合子也有纯合子。 4.小麦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有芒(B)对无芒(b)为显性。将两种小麦杂交,后裔中浮现高秆有芒、高秆无芒、矮秆有芒、矮秆无芒四种类型,且其比例为3∶1∶3∶1,则亲本基因构成为(  ) A.DDBB×d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生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