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建筑构造Ⅰ楼梯模板.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9830036 上传时间:2025-04-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8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构造Ⅰ楼梯模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建筑构造Ⅰ楼梯模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建筑构造Ⅰ》课程第五章教案首页 学生专业班级 建筑学 级1班 总学时数 48学时 本章学时 9学时 教学目的 掌握楼梯的组成、 形式和尺度; 掌握楼梯平面、 剖面设计; 掌握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及其细部构造设计。了解台阶与坡道、 电梯和自动扶梯构造。 教学内容 l 楼梯的组成、 形式和尺度 l 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梯 l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 l 踏步和栏杆扶手构造 l 台阶与坡道 l 电梯和自动扶梯 教学重点 l 楼梯的组成、 形式和尺度 l 楼板设计 l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 教学难点 l 楼板设计 l 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 教学进程 l 楼梯的组成、 形式和尺度( 3学时) l 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梯( 1学时) l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 0.5学时) l 踏步和栏杆扶手构造( 0.5学时) l 台阶与坡道( 0.5学时) l 电梯和自动扶梯( 0.5学时) l 指导楼梯课程设计( 3学时) 教学方法 本章以理论讲授为主, 结合教学模型、 工程实例图片进行讲解, 经过抄绘节点大样图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教 具 教学模型、 图片、 多媒体课件 课后总结 复习思考: 1、 常见的楼梯形式和使用范围。 2、 楼梯间的开间和进深如何确定? 3、 当底层平台下设入口时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4、 钢筋混凝土楼梯的常见的结构形式和特点。、 作 业 课后作业: 1、 抄绘常见的楼梯形式的平面及剖面( 12种方式中至少选6种) 2、 抄绘底层中间平台下作出入口的处理方式。 3、 抄绘楼梯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布置。 4、 楼梯课程设计。 第五章 楼 梯 第一节 楼梯的组成、 形式、 尺度 一、 楼梯的组成 1、 梯段( 梯跑) 踏步数不超过18步, 也不宜少于3步。 2、 楼梯平台: 楼层平台、 中间平台 3、 栏杆扶手 二、 楼梯形式 1、 直行单跑楼梯: 直跑无中间平台 2、 直行多跑楼梯: 直跑有中间平台 3、 平行双跑楼梯: 上完一层回到原起步位置。 最常见的形式 4、 平行双分双合楼梯: 两部平行双跑楼梯的组合, 多用于办公建筑。 l 平行双合楼梯: 强调经过的引导关系; l 平行双分楼梯: 强调向上的引导关系。 5、 折行多跑楼梯: 形成较大梯井。 l 多用于层高较大的公共建筑。 l 少年儿童使用的建筑不能采用, 否则要有安全措施。 6、 交叉跑楼梯( 剪刀楼梯) : l 开敞楼梯: 人流通行量大, 且有多重方向选择。 l 封闭楼梯: 多用于高层住宅, 但应分别带前室。 7、 螺旋形楼梯: 不能作为人流主要交通的楼梯和疏散楼梯。 8、 弧形楼梯: 一般不能作为疏散楼梯。 但同时满足以下条件能够作为疏散楼梯: l 上下两步之间的平面夹角不超过10°; l 每级离扶手25cm处的踏步深度超过22cm。 三、 楼梯尺度 1、 踏步尺寸 常见踏步尺寸: l 公共建筑: 150×300 l 住宅建筑: 150×280 2、 梯段尺寸 l 梯段宽度: 公共建筑≥1300mm; 住宅建筑≥1100mm l 梯段长度: L=b×(n-1) 3、 平台宽度 l 楼层平台宽度≥中间平台宽度≥梯段宽度 4、 梯井宽度: 一般不超过120mm 5、 栏杆扶手尺度 l 栏杆扶手高度是指踏步边线到扶手顶面的距离。 6、 楼梯净空高度 l 平台梁下净高≥2米 l 梯段上空净高≥2.2米 四、 楼梯的正确表示 1、 楼梯的平面图 1) 、 楼梯底层的表示—只有上梯段 2) 、 楼梯中间层的表示—既有上梯段也有下梯段 3) 、 楼梯顶层的表示—只有下梯段 注意: 楼层平台一定要表示栏杆。 2、 楼梯的剖面图 注意: l 剖切位置的选择—必须选择梯段的纵向剖切; 切忌从梯段横剖或从中间平台出剖切。 l 剖视方向的选择—必须剖到一个梯段看到一个梯段; 五、 平行双跑楼梯间的尺寸计算 1、 根据建筑的性质选定满足要求步高、 步宽。 2、 根据层高初步估算楼梯总步数N, 尽量取偶数。 3、 根据估算楼梯步数, 计算梯段长度。L=(N/2-1)×b 3、 确定梯段宽度: w 4、 确定楼梯间开间: 2w+梯井宽度+墙厚 5、 确定平台宽度: 6、 确定楼梯间进深: L+楼层平台宽度+中间平台宽度+墙厚 六、 楼梯空间的利用 1、 中间平台下设出入口( 一般只用于住宅或公共建筑的次要楼梯) 1) 、 底层采用不等段跑 2) 、 局部降低中间平台下地坪高度 3) 、 底层采用不等段跑+局部降低中间平台下地坪高度 4) 、 底层采用直跑楼梯 2、 楼梯间顶层的利用 第二节 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 一、 基本形式 1、 墙承式 踏步板( 一字型、 正L型、 反L型) 直接搁置在墙上。 l 特点: 无平台梁、 斜梯梁和栏杆, 只设靠墙扶手。 l 缺点: 影响墙体质量、 阻挡视线、 抗震性差 l 适用范围: 一般小型建筑, 如临时商业门面、 小住宅等。 2、 墙悬臂式 踏步板( 一字型、 正L型、 反L型) 悬挑在一侧的墙上。 l 特点: 无平台梁、 斜梯梁和栏杆, 无中间墙。 l 缺点: 刚度差、 抗震性差; 施工不方便。 l 适用范围: 已少有采用。 3、 梁承式 梯段由平台梁支承。平台梁可支承在承重墙上也可支承在框架梁上。由梯段、 平台梁、 平台板三部分组成。 在大量性民用建筑中常见。 二、 预制装配梁承式楼梯构件 ( 一) 、 梯段 1、 梁板式梯段: 由梯斜梁和踏步板组成。 1) 、 梯斜梁 l 矩形断面: 适用于一字型、 正L型、 反L型踏步板。 锯齿形断面: 适用于三角形踏步板 l 按照h=L/12估算有效断面高度。 2) 、 踏步板 l 一字型: 用于简易梯、 小梯、 室外梯等。 l 正L型、 反L型 底面不平整。 l 三角形: 底面平整, 常采用空心构件。 2、 板式梯段 l 带踏步的条板直接支承在平台梁上。无梯斜梁, 结构厚度小。 l 按照h=L/30~L/20估算有效断面高度。 l 常采用空心构件: 横向抽孔( 常见) 、 纵向抽孔两种方式。 ( 二) 、 平台梁 l 按照h=L/12估算断面高度。 ( 三) 、 平台板 l 横放—多用空心板和槽板 l 纵放—多用实心小板 三、 梯段与平台梁节点处理 1、 梯段齐步( 指两梯段之间的关系) l 平台完整, 节省梯间进深 2、 梯段错步( 指两梯段之间的关系) l 平台不完整, 多占梯间进深 3、 梯段不埋步( 指梯段与平台梁之间的关系) l 平台梁代替一步梯步, 平台梁为变截面。多用于住宅。 4、 梯段埋步( 指梯段与平台梁之间的关系) l 平台梁为等截面。多用于公建。 四、 构件连接 1、 踏步板与梯斜梁连接 2、 梯斜梁或梯段板与平台梁连接 3、 梯斜梁或梯段板与梯基连接 第三节 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 一、 现浇梁承式 平台梁和梯段连接为一体。 1、 梁板式梯段的形式 l 梯斜梁上翻 l 梯斜梁下翻 l 板式楼梯 2、 在框架结构中的处理 l 框架梁上设短柱 l 平台板和梯段板合为一体 « 特别注意: 中间平台和框架梁的关系不要发生冲突。 二、 现浇悬臂式 三、 现浇扭板式 第四节 踏步和栏杆扶手构造 一、 踏步面层和防滑处理 1、 踏步面层 装修标准不低于楼地面。 2、 防滑处理: 防滑条、 防滑槽 二、 栏杆与扶手构造 ( 一) 、 栏杆形式与构造 l 空花式——一般用于室内楼梯 l 栏板式──一般用于室外楼梯 l 混合式 ( 二) 、 扶手形式 ( 三) 、 栏杆扶手连接构造 1、 栏杆与扶手连接 l 木扶手、 塑料扶手——螺钉连接 l 金属扶手——焊接 2、 栏杆与梯段、 平台连接——预埋钢板焊接或预留孔插接 3、 栏杆与墙面连接——预埋钢板焊接或预留孔插接 4、 楼梯起步和梯段转折处栏杆扶手处理 第五节 室外台阶和坡道 一、 台阶尺度 l 步高100-150, 步宽300-400 l 缓冲平台: 一般深度大于1000, 有残坡的大于1500 二、 台阶面层 三、 台阶垫层 四、 坡道—无障碍设计 l 设置要求: Ø 所有公共建筑的主要出入口均必须设置方便残疾人通行的坡道。 Ø 需要有推车等要求的建筑 l 出入口的坡道宽度不小于1200 l 坡度不宜大于1/12( 8%) 第六节 电梯与自动扶梯 一、 电梯 ( 一) 电梯类型 1、 按使用性质分 l 客梯 l 货梯( 医梯) l 消防电梯—消防人员使用的专用电梯。 发生火灾等紧急事件时其它电梯全部停止运行, 只有消防电梯依然使用。可用以上几种电梯兼作消防电梯, 但必须满足其特殊要求。 2、 按运行速度分 l 低速电梯: <1.5m/s l 中速电梯: 1.5~2.0m/s l 高速电梯: >2.0m/s « 消防电梯要求从顶层到地面的运行时间不超过60秒。 3、 其它分类 l 布置方式: 单台、 双台 l 供电方式: 交流、 直流 l 升降驱动方式: 曳引式、 液压式 l 电梯门开启方式: 中分式、 单边式 4、 观光电梯 ( 二) 电梯组成 1、 电梯井道 电梯井道顶板要高出其所需到达的顶层地面4米以上( 视电梯速度而定) 。 2、 电梯机房: 一般在井道上面 3、 井道底坑 4、 有关部件 1) 轿厢 2) 井壁导轨和导轨支架 3) 牵引部分 4) 相关电器 ( 三) 电梯与建筑相关部位构造 二、 自动扶梯 l 自动扶梯是楼梯的机电化形式。 l 自动扶梯的上、 下关系表示的其仰角或俯角关系, 与其运转方式无关。 l 自动扶梯是整体性设备, 土建平面尺寸需与设备一致。 l 注意扶梯与框架梁板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