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六级,第七级,第八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实训七 筹资与投资的审计,实训目的,熟练掌握筹资和投资审计的要点、方法、程序,掌握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股利、长期借款等项目审计。,交易性金融资产审计程序,一、审计目标,A,、确定交易性金融资产是否存在;,(存在),B,、确定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增减变动及其收益的记录是否完整;,(完整性),C,、确定交易性金融资产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权利和义务),D,、确定交易性金融资产年末余额是否正确;计价是否正确;,(计价和分摊),E,、确定交易性金融资产在会计报表上的列报是否恰当,(列报),二、审计程序,1,、核对交易性金融资产明细账与总账的余额是否相符;,D,完成表,7-3,,本期增加、本期减少数,根据明细账本期发生额填,没有发生额,不填,期末余额合计数与总账数核对,2,、会同被审计单位主管会计人员盘点交易性金融资产,编制盘点表;,ABCD,结合库存现金监盘同时进行,3,、检查交易性金融资产购入、售出或兑现的原始凭证是否完整,会计处理是否正确;,ABCD,4,、复核与交易性金融资产有关的损益计算是否正确,并与投资损益有关项目核对;,D,5,、了解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可变现情况;,C,完成表,7-2,6,、验明交易性金融资产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列报,E,持有至到期投资审计程序,一、审计目标,A,、确定持有至到期投资是否存在;,(存在),B,、确定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增减变动及其收益的记录是否完整;,(完整性),C,、确定持有至到期投资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权利和义务),D,、确定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计价方法是否恰当;年末余额是否正确;,(计价和分摊),E,、确定持有至到期投资在会计报表上的列报是否恰当,(列报),二、审计程序,1,、核对持有至到期投资明细账与总账的余额是否相符;,D,2,、获取或编制持有至到期投资明细表,分别计算资产负债表日余额的正确性;,D,完成表,7-6,按照持有的债券逐一填列,3,、检查持有至到期投资入账基础是否符合投资合同、协议的规定,会计处理是否正确;,ABCD,4,、检查投资收益、应收股利和应计利息是否按规定核算;,D,完成表,7-7,按照持有的债券逐一计算填列,5,、检查年度内持有至到期投资增减变动的原始凭证,查明变动原因;,ABCD,6,、检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方法是否正确,,D,7,、检查持有至到期投资与交易性金融资产在分类上相互划转的会计处理是否恰当;,CD,8,、了解持有至到期投资在资产负债表日的市值是否与成本存在较大差异;,D,完成表,7-5,9,、验明持有至到期投资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列报,E,其他应收款审计程序表,一、审计目标,A,、确定其他应收款是否存在;,(存在),B,、确定其他应收款的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完整性),C,、确定其他应收款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权利和义务),D,、确定其他应收款年末余额是否正确;确定其他应收款是否可收回;,(计价和分摊),E,、确定其他应收款在会计报表上的列报是否恰当。,(列报),二、审计程序,1,、核对其他应收款明细账与总账的余额是否相符;,D,2,、获取或编制其他应收款明细表,,D,完成表,7-10,;按照明细账户逐一填列,总账余额与表,7-10,期末未审数合计数核对,3,、抽取金额大或异常的款项进行函证;,ACD,函证同应收账款,4,、回函不符的或未发询证函的其他应收款,采用替代程序进行检查,验证年末余额的正确性;,ACD,替代程序同应收账款,5,、核对长期未收回的其他应收款是否已无法收回,形成坏账;,D,完成表,7-11,方法同应收账款,6,、抽查有无属于结算业务的债权;,D,7,、出现贷方余额的其他应收款,必要时作重分类调整;,D,贷方余额的其他应收款调整为其他应付款,完成表,7-9,8,、验明其他应收款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列报。,E,按净额列报,长期股权投资审计程序,一、审计目标,A,、确定长期股权投资是否存在;,(存在),B,、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增减变动及其收益的记录是否完整;,(完整性),C,、确定长期股权投资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权利和义务),D,、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计价方法是否恰当;年末余额是否正确;,(计价和分摊),E,、确定长期股权投资在会计报表上的列报是否恰当。,(列报),二、审计程序,1,、核对长期股权投资明细账与总账的余额是否相符;,D,2,、获取或编制长期股权投资明细表,分别计算资产负债表日余额的正确性;,D,完成表,7-14,,按照被投资单位名称逐一填列,3,、检查长期股权投资入账基础是否符合投资合同、协议的规定,会计处理是否正确;,ACDE,4,、检查投资收益、应收股利和应计利息是否按规定核算;,ACDE,5,、检查年度内长期股权投资增减变动的原始凭证,查明变动原因;,ABD,6,、检查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是否正确,对采用权益法的应取得被投资单位经审计的会计报表;,ACDE,7,、检查长期股权投资与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分类上相互划转的会计处理是否恰当;,ACDE,8,、了解股权投资在资产负债表日的市值是否与成本存在较大差异;,D,完成表,7-13,9,、验明长期股权投资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列报。,E,短期借款审计程序,一、审计目标,A,、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短期借款是否存在,(存在),B,、所有应当记录的短期借款均已记录,(完整性),C,、短期借款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现时义务,(权利和义务),D,、短期借款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调整已恰当记录,确定短期借款的借入、偿还及计息的记录是否正确;年末余额是否正确;,(计价和分摊),E,、确定短期借款在会计报表上的列报是否恰当,(列报),二、审计程序,1,、核对短期借款明细账与总账的余额是否相符;,D,2,、获取或编制短期借款明细表,复核加计数是否正确;,D,完成表,7-17,3,、向债权人函证重大的短期借款;,ACD,结合银行存款函证进行,4,、审查年度内增加的短期借款合同,了解借款数额、条件、利率、借款日期、还款期限;检查原始凭证是否齐全,会计处理是否正确;,ABD,5,、审查短期借款偿还的原始凭证是否齐全,会计处理是否正确,核实还款数额;,ABD,6,、复核已计借款利息是否正确;,D,7,、检查非记账本位币折合记账本位币的折算汇率,折算差额是否按规定进行会计处理;,D,8,、审查短期借款余额是否正确;,D,完成表,7-16,9,、验明短期借款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列报。,E,其他应付款审计程序,一、审计目标,A,、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其他应付款是否存在,(存在),B,、所有应当记录的其他应付款均已记录,(完整性),C,、其他应付款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现时义务,(权利和义务),D,、其他应付款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调整已恰当记录,确定其他应付款发生、偿还的记录是否正确;年末余额是否正确;,(计价和分摊),E,、确定其他应付款在会计报表上的列报是否恰当,(列报),二、审计程序,1,、核对其他应付款明细账与总账的余额是否相符;,D,2,、获取或编制其他应付款明细表,复核加计数是否正确;,D,3,、向债权人函证重大的其他应付款;,ACD,方法同应收账款,4,、选择金额较大和异常的项目,检查原始凭证是否齐全,会计处理是否正确;,ACD,5,、检查其他应付款是否存在借方余额,决定是否进行重分类调整;,D,借方余额调整为其他应收款,6,、检查其他应付款有无长期挂账,查明挂账原因,必要时予以调整;,AC,7,、审查其他应付款余额是否正确;,D,完成表,7-19,8,、验明其他应付款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列报。,E,应付股利审计程序,一、审计目标,A,、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应付股利是否存在,(存在),B,、所有应当记录的应付股利均已记录,(完整性),C,、应付股利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现时义务,(权利和义务),D,、应付股利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调整已恰当记录,确定其发生、偿还的记录是否正确;年末余额是否正确;,(计价和分摊),E,、确定应付股利在会计报表上的列报是否恰当,(列报),二、审计程序,1,、核对应付股利明细账与总账的余额是否相符;,D,2,、获取或编制应付股利明细表,复核加计数是否正确;,D,3,、检查应付股利原始凭证的内容和金额是否与明细账一致;,ABC,4,、检查应付股利提取和支付会计处理是否正确,依据是否充分;,ABCE,5,、审查应付股利余额是否正确;,D,完成表,7-21,6,、验明应付股利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列报。,E,应付利息审计程序,一、审计目标,A,、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应付利息是否存在,(存在),B,、所有应当记录的应付利息均已记录,(完整性),C,、应付利息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现时义务,(权利和义务),D,、应付利息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调整已恰当记录,确定其计提、转销的记录是否正确;年末余额是否正确;,(计价和分摊),E,、确定应付利息在会计报表上的列报是否恰当,(列报),二、审计程序,1,、核对应付利息明细账与总账的余额是否相符;,D,2,、获取或编制应付利息明细表,复核加计数是否正确;,D,3,、抽查大额应付利息提取的原始凭证及相关文件,确定提取金额和会计处理是否正确;,ABCD,完成表,7-24,结合实训资料(1)计算填列,4,、抽查大额应付利息转销的原始凭证及相关文件,确定转销金额和会计处理是否正确;,ABCD,5,、检查有无不属于应付利息性质的会计事项;,ABC,6,、检查有无长期未转销的应付利息,查明原因并作适当调整;,AE,7,、审查应付利息余额是否正确;,D,完成表,7-23,8,、验明应付利息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列报。,E,长期借款审计程序,一、审计目标,A,、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长期借款是否存在,(存在),B,、所有应当记录的长期借款均已记录,(完整性),C,、长期借款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现时义务,(,权利和义务),D,、长期借款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调整已恰当记录,确定长期借款的借入、偿还及计息的记录是否正确;年末余额是否正确;,(计价和分摊),E,、确定长期借款在会计报表上的列报是否恰当,(列报),二、审计程序,1,、核对长期借款明细账与总账的余额是否相符;,D,2,、获取或编制长期借款明细表,复核加计数是否正确;,D,3,、向债权人函证重大的长期借款;,ACD,4,、审查年度内增加的长期借款合同,了解借款数额、条件、利率、借款日期、还款期限;检查原始凭证是否齐全,会计处理是否正确;,ABCD,5,、审查偿还长期借款的原始凭证是否齐全,会计处理是否正确,核实还款数额;,ABD,6,、复核已计借款利息是否正确,长期借款利息资本化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AD,7,、检查非记账本位币折合记账本位币的折算汇率,折算差额是否按规定进行会计处理;,D,8,、检查年末有无到期未偿还借款,逾期借款是否办理了延期手续,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是否已转为短期借款;,DE,9,、审查长期借款余额是否正确;,D,完成表,7-26,、,7-27,10,、验明长期借款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列报。,E,实收资本(股本)审计程序,一、审计目标,A,、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实收资本(股本)是存在的;,(存在),B,、所有应当记录的实收资本(股本)均已记录,实收资本(股本)的增减变动符合法律、法规、合同、章程的规定;记录完整;年末余额正确;,(完整),C,、记录的实收资本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权利和义务,),D,、实收资本(股本)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计价和分摊),E,、实收资本(股本)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做出恰当列报。,(列报),二、审计程序,1,、核对实收资本(股本)明细账与总账的余额是否相符;,D,2,、获取或编制实收资本(股本)明细表,复核加计数是否正确;,D,3,、检查投资者是否已按约定的时间缴付出资额,出资额是否,经中国注册会计师验证,并审查验资报告;,ACD,4,、以外币出资的,检查其实收资本(股本)采用的汇率是否符合规定,折算差额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D,5,、检查实收资本(股本)增减变动的原因,是否与董事会纪,要、合同、协议及有关法律文件的规定一致;,ABCD,6,、审查实收资本(股本)余额是否正确;,D,完成表,7-29,7,、验明实收资本(股本)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列报。,E,资本公积审计程序,一、审计目标,A,、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资本公积是存在的;,(存在),B,、所有应当记录的资本公积均已记录,资本公积的增减变动符合法律、法规、合同、章程的规定;记录完整;年末余额正确;,(完整),C,、记录的资本公积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权利和义务,),D,、资本公积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计价和分摊),E,、资本公积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做出恰当列报。,(列报),二、审计程序,1,、核对资本公积明细账与总账的余额是否相符;,D,2,、审查资本公积变动的内容、依据,并查阅相关会计记录和原始凭证,以确认其增减变动的合法性和正确性;,ABCD,3,、验证股本溢价的发生额,检查会计处理是否正确;,D,4,、取得与股本溢价有关的合同、政府批文、股东会决议,追查到银行收款等原始凭证;,ABCDE,5,、对其他资本公积各明细的发生额逐项审查至原始凭证;,ABDE,6,、检查资本公积各项目,考虑对所得税的影响;,D,7,、记录资本公积中不能转增资本的项目;,D,完成表,7-31,8,、验明资本公积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列报。,E,盈余公积审计程序,一、审计目标,A,、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盈余公积是存在的;,(存在),B,、所有应当记录的盈余公积均已记录,盈余公积的增减变动符合法律、法规、合同、章程的规定;记录完整;年末余额正确;,(完整),C,、记录的盈余公积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权利和义务,),D,、盈余公积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计价和分摊),E,、盈余公积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做出恰当列报。,(列报),二、审计程序,1,、核对盈余公积明细账与总账的余额是否相符;,D,2,、获取或编制盈余公积明细表,分别列示法定盈余公积金、任意盈余公积金,复核加计数是否正确;,D,3,、审查盈余公积各明细项目的发生额,逐项检查原始凭证;,ABD,4,、检查盈余公积各明细项目的提取比例是否符合有关规定;,ABD,5,、检查盈余公积减少数是否符合有关规定,会计处理是否正确;,ABD,完成表,7-33,6,、验明盈余公积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列报。,E,未分配利润审计程序,一、审计目标,A,、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未分配利润是存在的;,(存在),B,、所有应当记录的未分配利润均已记录,未分配利润的增减变动符合法律、法规、合同、章程的规定;记录完整;年末余额正确;,(完整),C,、记录的未分配利润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权利和义务,),D,、未分配利润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计价和分摊),E,、未分配利润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做出恰当列报。,(列报),二、审计程序,1,、核对未分配利润明细账与总账的余额是否相符;,D,2,、获取或编制未分配利润明细表,复核加计数是否正确;,D,完成表,7-36,3,、检查利润分配比例是否符合合同、协议、章程等的规定;,ABCD,4,、检查利润分配数额及年末未分配数额是否正确;,ABD,5,、根据审计结果调整本年损益数,直接增加或减少未分配利润,确定调整后的未分配利润数;,D,完成表,7-35,6,、验明未分配利润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恰当列报。,E,财务费用审计程序,一、审计目标,A,、利润表中记录的财务费用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发生),B,、所有应当记录的财务费用均已记录;,(完整性),C,、与财务费用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准确性),D,、财务费用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截止),E,、财务费用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分类),F,、财务费用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作出恰当的列报。,(列报),二、审计程序,1,、核对财务费用明细账与总账的发生额是否相符;,C,2,、获取或编制财务费用明细表,复核加计数是否正确,检查明细项目的设置是否符合规定的核算内容与范围;,CE,完成表,7-39,3,、分析比较本年度与上年度财务费用总额,以及本年度各月份的财务费用金额,查明异常现象和重大波动的原因;,ABC,4,、选择重要或异常的财务费用项目,检查其原始凭证是否合法,会计处理是否正确;,ABC,5,、对财务费用实施截止日测试,检查有无跨期入账的现象;,D,完成表,7-38,6,、验明财务费用是否已在利润表上恰当列报。,F,所得税审计程序,一、审计目标,A,、利润表中记录的所得税费用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发生),B,、所有应当记录的所得税费用均已记录;,(完整性),C,、与所得税费用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准确性),D,、所得税费用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截止),E,、所得税费用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分类),F,、所得税费用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作出恰当的列报。,(列报),二、审计程序,1,、核对所得税明细账与总账的发生额是否相符;,C,2,、核实应交所得税的计算依据;,C,3,、确定应纳税所得额,核实本年度应交所得税,C,完成表,7-42,调整数要包括前面各循环审计中编制的调整分录中所有对所得税有影响的项目,按照类别分别填制,计算得出审定后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未交所得税额。编制有关所得税的调整分录。,4,、检查会计处理方法是否正确,前后期是否一致;,ABC,5,、根据审计结果和税法规定,进行纳税调整;,ABC,完成表,7-43,6,、检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ABC,完成表,7-41,7,、验明所得税是否已在利润表上恰当列报。,F,注:,7-41、42、43在完成本循环其他科目审计后最后再做。,投资收益审计程序,一、审计目标,A,、利润表中记录的投资收益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发生),B,、所有应当记录的投资收益均已记录;,(完整性),C,、投资收益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准确性),D,、投资收益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截止),E,、投资收益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分类),F,、投资收益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作出恰当的列报。,(列报),二、审计程序,1,、核对投资收益明细账与总账的发生额是否相符;,C,2,、获取或编制投资收益明细表,复核加计数是否正确;,C,3,、抽查原始凭证,确定投资收益是否真实,计算依据是否充分,会计处理是否正确;,BCDE,4,、实施截止日测试,抽查报表日前后的大额投资收益,检查投资收益的会计处理有无跨年度现象;,D,5,、结合长期投资审计程序,查明有无未经认可的大额收入;,BCDE,6,、检查以外币结算的投资收益的折算方法是否正确;,C,完成表,7-47,7,、验明投资收益是否已在利润表上恰当列报。,F,完成表,7-48,,抽查本循环重要项目的会计凭证,核对相关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