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圆方程典型例题
类型一:圆方程
例1求过两点、且圆心在直线上圆原则方程并判断点与圆关系.
类型二:切线方程、切点弦方程、公共弦方程
例2 已知圆,求过点与圆相切切线.
类型三:弦长、弧问题
例3、直线截圆得劣弧所对圆心角为
类型四:直线与圆位置关系.
例4圆上到直线距离为1点有几种?
类型五:圆与圆位置关系
例5:圆和圆公切线共有 条。
类型六:圆中对称问题
例6 自点发出光线射到轴上,被轴反射,反射光线所在直线与圆相切
(1)求光线和反射光线所在直线方程.
(2)光线自到切点所通过路程.
类型七:圆中最值问题
例7 (1)已知圆,为圆上动点,求最大、最小值.
(2)已知圆,为圆上任一点.求最大、最小值,求最大、最小值.
类型九:圆综合应用
例8、已知圆与直线相交于、两点,为原点,且,求实数值.
例9、已知对于圆上任一点,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取值范畴.
求与圆有关轨迹方程
求轨迹方程基本措施。
(1)直接法:这是求动点轨迹最基本措施,在建立坐标系后,直接根据等量关系式建立方程。
(2)转移法(逆代法):这措施适合于动点随已知曲线上点变化而变化轨迹问题,其环节是:¬设动点M(x,y),已知曲线上点为N(x0,y0),
求出用x,y体现x0,y0关系式,
®将(x0,y0)代入已知曲线方程,化简后得动点轨迹方程。
(3)几何法:这种措施是根据已知图形几何性质求动点轨迹方程。
(4)参数法:这种措施是通过引入一种参数来沟通动点(x,y)中x,y之间关系,后消去参数,求得轨迹方程。
(5)[解说设计]重点和难点
例1已知定点A(4,0),点B是圆x2+y2=4上动点,点P分比为2:1,求点P轨迹方程。
例2自A(4,0)引圆x2+y2=4割线ABC,求弦BC中点P轨迹方程。
例3已知直角坐标平面上点Q(2,0)和圆C:x2+y2=1,动点M到圆C切线长与|MQ|比等于常数(0),求动点M轨迹方程,并阐明它体现什么曲线。
例4如图,已知两条直线l1:2x-3y+2=0,l2:3x-2y+3=0,有一动圆(圆心和半径都在变化)与l1,l2都相交,并且l1与l2被截在圆内两条线段长度分别是26和24,求圆心M轨迹方程。
练习与作业
1.已知圆C1:(x+1)2+y2=1和C2:(x-1)2+(y-3)2=10,过原点O直线与C1交于P,与C2交于Q,求PQ线段中点M轨迹方程。
2.已知点A(-1,0)与点B(1,0),C是圆x2+y2=1上动点,连接BC并延长到D,使|CD|=|BC|,求AC与OD(O为坐标原点)交点P轨迹方程。
定义法:这是直接运用有关曲线定义去求轨迹方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