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水溶肥在提高肥料利用率、节约农业用水、减少生态环境污染、改善作物品质以及减少劳动力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在施用时应结合其特点掌握以下施肥技巧:
一、避免直接冲施,要采取二次稀释
水溶肥比一般复合肥养分含量高,用量相对较少,直接冲施极易造成烧苗伤根、苗小苗弱等现象,二次稀释不仅利于肥料施用均匀,还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二、少量多次施用
由于水溶肥速效性强,难以在土壤中长期存留,少量多次是最重要的施肥原则,符合植物根系不间断吸收养分的特点,减少一次性大量施肥造成的淋溶损失。一般每次每亩用量在3-6千克。
三、注意养分平衡
水溶肥一般采取浇施、喷施,或者将其混入水中,随同灌溉(滴灌、喷灌)施用。需要提醒的是,采用滴灌施肥时,由于作物根系生长密集、量大,对土壤的养分供应依赖性减小,更多依赖于通过滴灌提供的养分。如果水溶肥配方不平衡,会影响作物生长。另外,水溶肥千万不要随大水漫灌或流水灌溉等传统灌溉方法施用,以避免肥料浪费和施用不均。
四、配合施用
水溶肥料为速效肥料,一般只能作为追肥。特别是在常规的农业生产中,水溶肥是不能替代其它常规肥料的。要做到基肥和追肥相结合、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水溶肥和常规肥相结合,以便降低成本,发挥各种肥料的优势。
五、尽量单用或和非碱性农药混用
蔬菜出现缺素症或根系生长不良时,不少农民多采用喷施水溶肥的方法加以缓解。在此提醒,水溶肥要尽量单独施用或和非碱性的农药混用,以免金属离子起反应产生沉淀,造成叶片肥害或药害。
六、避免过量灌溉
以施肥为主要目的灌溉时,达到根层深度湿润即可。不同的作物根层深度差异很大,可以用铲随时挖开土壤了解根层的具体深度。过量灌溉不仅浪费水,还会使养分淋失到根层以下,作物不能吸收,浪费肥料。特别是水溶肥中的尿素、硝态氮肥(如硝酸钾、硝酸铵钙、硝基磷肥及含有硝态氮的水溶性肥)极易随水流失。
七、防止地表盐分积累
大棚或温室长期采用滴灌施肥,会造成地表盐分累积,影响根系生长。可采用膜下滴灌抑制盐分向表层迁移。黄腐酸钾简介
简介
黄腐植酸是一种从天然腐植酸中提取的短碳链分子结构物质。它具有高负载量及生理活性 。应用于农 业及园艺类行业,具有以下益处: 螯合常量及微量营养物质使其更好地为植物利用; 防治植物病害,增强抗涝性; 激发植物微观生物活性; 缓释肥料,改善化肥及农药利用; 提高营养吸收,促进植物发芽生长; 加速沉淀分解,改善土壤结构。
黄腐酸钾可活化板结土壤,促进各种瓜果蔬菜和大田农作物的生理代谢,促进根系发达、茎叶繁茂。黄腐酸钾可基施、冲施、追施,冲施或追施亩用量约20-30公斤,可节约各种肥料,可使瓜果蔬菜及各种大田作物提前成熟十天左右,增产20%以上。可使瓜果蔬菜类延长保鲜期及采摘期,预防落花、落果,增加果品的含糖量,改善果品品质。
2种类
矿物型
黄腐酸钾是一种纯天然矿物质活性钾元素肥,黄腐酸钾内含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病毒抑制剂等多种营养成分,使养分更充足、补给更合理,从而避免了作物因缺少元素而造成的各种生理性病害的发生,使作物株型更旺盛叶色更浓绿,抗倒伏能力更强。黄腐酸钾能及时的补充土壤中所流失的养分,使土壤活化,具有生命力,减少了土壤内养分被过度吸收引起的重茬病害,产品完全可以代替含量相同的硫酸钾或氯化钾及硫酸钾镁,而且天然、环保。
有机型
1、黄腐植酸是腐植酸中的一种成份。腐植酸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草炭、褐煤、风化煤等中,可从腐植酸中提取一定的黄腐植酸和氧化钾制成黄腐酸钾。2、利用生化技术从植物中提取黄腐酸然后和氧化钾制成黄腐酸钾。
3主要功效
一、改良土壤团粒结构,疏松土壤,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调节PH值,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减少盐离子对种子和幼苗的危害。二、固氮、解磷、活化钾。特别是对钾肥的增效尤为明显,起到增根壮苗、抗重茬、抗病、改良作物品质的作用。
三、强化植物根系的附着力和快速吸收能力,特别是对由于缺乏微量元素而导致的生理病害有明显的效果。
4适用作物
黄腐酸钾(BSFA)应用现代生物技术,以植物渣体为原料,经生物发酵,成功制取类煤化黄腐酸物质——高活性BSFA型生化黄腐酸钾。(黄腐酸属腐殖酸中分子量最小,活性最大的组分,系腐植酸有效成分中的精华)它集成分、性能、价格的三大优势,无可争辩成为煤化黄腐酸的最佳替代品。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和蔬菜、果树、花卉等经济作物。大田作物底肥每亩30-60千克,在配合适当的无机肥料。经济作物底肥每亩150-200千克,配合高浓度复合肥30-40千克。当前价:1500元/吨。
用法及用量、主要成分、技术指标、特性及机理功能如下详细介绍。
技术指标
黄腐酸钾是一种多价酚型芳香族化合物和氮化合物的缩聚物(E4/E6=3.3),外观为棕褐色粉末,香甜气味,系纯天然发酵品,无任何毒副作用,达到食用卫生标准。主要成分 黄腐酸含量(以干基计) %≥50%
全氮(N)含量(以干基计) %≥3.0%全磷(P)含量(以干基计) %≥0.4%
全钾(k2o)含量(以干基计)%≥11.7%有机质含量,(以干基计)%≥50%
PH 5.7
特性功能
1、 科学组合新的营养链,全面平衡植物需求。生化黄腐酸钾并非纯分子化合物,而是一种不均一的复合性的大分子结构且成分极其复杂的混合物。所以,本品除高含量的的黄腐酸外,还富含植物生长过程中所需的几乎全部氨基酸、氮、磷、钾、多种酶类、糖类(低聚糖、果糖等)蛋白质、核酸、胡敏酸和VC、VE以及大量的B族维生素等营养成份,是一种绿色的生物菌肥。2、 具有高生物活性功能的未知的促长因子。通过实践证明,生化黄腐酸钾内核含有尚未探明的具有高生物活性的未知促长因子。严格意义上说生化黄腐酸钾不含激素类物质,但使用过程中却表现出来和化学合成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等多种植物激素相类似的作用,且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全面的调节作用(用本品稀释1500—2000倍,做叶施、根灌、水培,即可验证)。故许多做叶面肥、冲施肥的厂家采用本品取代或部分取代赤霉素、复硝酚钠、多效唑等合成激素。
3、 络合能力强,提高植物微量元素的吸收和运转。微量元素对作物生长和体内多种酶的溶性,以及抗逆抗病能力,提高产量和质量都有重要影响。但微量元素在植物体内移动性能甚差,再利用能力极低极易被土壤固化而失去活性。。特别是极易和土壤中的有效磷发生化学作用而导致彼此丧失活性,造成两败俱伤。生化黄腐酸钾由于总氨基酸和羧基、羟基等活性基团含量较高,又具有含氧官能团,结构上存在许多有机螫合位和络合位。这些配位基团能和难溶的诸如钙、镁、硫、铁、锰、钼、铜、锌、硼等许多微量元素发生络合或螫合反应,同时也能在起他位点上同磷素发生络合反应,从而形成以生化黄腐酸分子为中介载体,同时协调、促进植物根系或叶面对微量元素和磷在体内的吸收、运转,不仅避免了微量元素同磷的直接接触而导致彼此钝化失活,而且起到了积极的平衡作用,从而提高两者的利用率。4、 抗絮凝、具缓冲,溶解性能好,和金属离子相互作用能力强。本品絮凝极限值>32meq/g,其抗絮凝能力明显高于腐殖酸及同类产品,可溶于PH1-14的任何酸碱性水,在高钙镁硬水饱和盐水中絮凝不沉淀,且稳定性好,抗电解质能力强。本品依托所含的各种基团构成的缓冲对,能有效的抗酸碱。且PH值无明显变化,缓冲容量大,同时,本品水溶性能好,和金属离子交换,络合能力强。这些特有性能均构成了本品在农业应用,药肥生产上的优势,为药肥相容、药肥复配、药费混合使用创造了条件;也为药肥工业的交叉发展,改变过去为治而治,为养而养的单一做法走出了一条治养合一,集治养功能于一体的药肥工业发展新思路。本品主要作为农药增效剂来提高防治效果,即通过增强植物自身的长势和抗病能力以及对植物细胞膜通透作用的改变和对农药的缓释及协同增效等途经来显示对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功能的,并不能替代农药,所以本品通常是和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克黑星、退菌特、瑞毒铜、杀毒矾、乙烯利、增甜剂等药物复配使用,来根治小麦赤霉病、果树黄叶病、苹果腐烂病、轮纹病、班点落叶病、黄瓜霜霉病、甘薯黑斑病、花生叶斑病、棉花枯黄萎病等,本品防止植物病害的机理有三:一是增强了植物株内氧化酶活性及其他代谢活动。二是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和提高根系活动,有利于植株对水分和营养元素的吸收,以及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以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三是和农药复配使用,可对病原菌孢子萌发和菌落扩展起到抑制作用,有利于农药的缓释、增效。
5、具有抗寒抗旱的显著功能。生化黄腐酸钾抗旱抗寒机理为:一是刺激植物体内酶的活性,通过其调节、催化植物体内的细胞加速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以及降低叶片水势,增强渗透压等代谢活动,以刺激植株在生理上适应旱寒生存环境。二是抑制保卫细胞中K的积累,植株遇旱寒时能自行提高保水能力,关闭叶片气孔或减小开张度,减少水分蒸腾。大量实验数据证明:生化黄腐酸钾可显著增加叶片气孔扩散阻力1.5倍,同时降低叶片蒸腾强度一倍多。喷施后,抗旱抗寒效应可维持20天左右。二是提高土壤含水量,增强根系活动。喷施后叶面蒸腾减少,土壤含水量明显提高,不同土层深度的含水量可增加7%~35%,而土壤水分在喷施后10~20天内消耗则降低8%。同时根系发达,新生根增加四分之一,根系活力提高30%,有利于植株对水份和营养元素的吸收,进而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6、分子量小是生化黄腐酸钾最基本的理化特性。本品平均分子量为300,高生物活性对植物细胞膜这道屏障极具通透性,通过其吸附、传导、转运、架桥、缓释、活化等多种功能,使植物细胞能够吸收到更多原本无法获取的水份、养分,同时将光合作用所积累、合成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糖分等营养物质向果实部位输送,以改善品质,提高产量。
用法用量
1.本品极具广谱性,可作为主体、载体用于生产叶肥、微肥、冲施肥、灌根肥、复合肥、生物菌肥,水培养液等肥种以及制作种衣剂、搅种剂、浸根剂、蘸根粉等产品,也可用于改土、调节土壤PH值,缓冲盐碱。本品还可用作各类农药载体(尤其是药肥合一产品)和农药增效剂。2..本品可作基肥、穴肥、冲施,每亩用量100斤。
3.本品可喷施滴灌,每亩用量10公斤。4.可作为粉状地膜使用,本品均匀喷散于需要地膜的土壤表面:10分钟即可成膜,出苗后自动降解为肥料,省钱省工。
5.特殊用量参考值如下:水培、根灌、滴灌用量为2000倍浓缩液;水稻、小麦拌种用量为粉剂0.3%;玉米拌种用量为粉剂的0.5%;棉花拌种亩用粉剂150克;甘薯浸秧用量为200mg/L浓缩液,8h;油菜浸种用量为200倍浓缩液,6h;本品拌种效果最佳,其实效果可延展到作物中后期。果树蘸根亩用100g浓缩液、稀释400倍;叶灌喷施稀释1000倍。树势衰弱灌根亩用量为2~4公斤浓缩液,稀释至600倍;病树腐烂部位用浓缩液稀释1~2倍涂抹。日前,记者在陕西户县采访时,高级农艺师邢耀东说,好多农民朋友对肥料特性知道不多。他说,肥料之间有“相生”关系,也有“相克”矛盾。比如多施磷肥,多余的有效磷和土壤中的有效锌结合形成难溶性的磷酸锌沉淀,会引起土壤有效锌的缺乏。
因此,要防止肥料之间相互“打架”,具体可采取以下做法:
尽可能做到平衡施肥 对农作物偏施或多施单质肥料,不仅浪费了肥料,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易导致某些营养元素的缺乏。施肥时,要根据农作物需肥结构的不同和土壤的供肥能力大小,做到量出为入,不偏不少,力求营养元素之间的平衡。
根据不同作物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比例关系,要增同增,要减同减 相对单质肥料而言,复合肥或复混肥营养元素的比例关系比较适当和协调。因此,施肥时应以复合肥为主,以单质肥料为辅,如对以块茎、块根为收获对象的蔬菜等需钾量大的农作物,可在施用硫基复合肥的基础上,再适当增加硫酸钾单质肥料作补充。
错开施用时期或施用部位 锌肥和磷肥若混施,会产生“相克”。因此磷肥应作底肥或基肥施用,锌肥应作追肥施用。氮、磷、钾等大量元素肥料应以根际追肥为主,微肥应采取叶面喷施的方法。
缩小接触范围 氮、钾肥可采用撒施的方法;磷肥可采用集中施肥的方法;微肥可采用拌种、浸种、蘸根等方法,使微量元素局限在根部这一较小的范围内,尽量不和大量元素接触。很多菜农形成了一个习惯,无论在蔬菜生长的哪个时期,只要浇水都要随水冲施肥。这种做法不可取,因为肥料用多了会造成浪费,还容易产生肥害。那么,怎样随水冲施肥才合理呢?
一是根据蔬菜的生育期决定施肥量和施肥次数。蔬菜苗期需肥量少,由于基肥充足,即使不冲施肥植株也不会缺肥,这个时期只需浇水。进入初果期后植株需肥量增加,但由于基肥充足,也基本不会出现缺肥的情况,此期可以根据菜苗的长势酌情冲施肥,施肥量不宜过大,更不宜每水都带肥。植株进入盛果期后需肥量大增,此时需要肥水齐攻,每次浇水都要带肥,一般每次每亩冲施复合肥15~20公斤,或者每亩冲施生物肥30~40公斤。叶片出现镶金边的情况是用肥过量的症状,需要减少施肥量和施肥次数。进入生长后期植株需肥量减少,此时应把施肥量和施肥次数都降下来,但需补充微量元素,以防蔬菜缺素。
二是根据季节决定冲施肥次数。冬季土壤水分蒸发量少,浇水次数少,尤其是在深冬季节大棚蔬菜通常20~30天浇一次水,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每水都带肥。夏季每隔5~7天浇一次水,每水都带肥显然太频繁,可以浇一次水后冲施一次肥水,以免施肥量过大,花钱却收不到好的效果。
三是根据蔬菜种类决定冲施肥次数。各种蔬菜的需肥规律都不相同,因此还应根据蔬菜种类决定冲施肥次数。叶菜生长期短,生长速度快,施肥间隔期应短一些。茄果类和瓜类蔬菜生长期长,生长速度相对较慢,施肥间隔期应长一些。 钾是植物营养三要素之一。和氮、磷元素不同,钾在植物体内呈离子状态,具有高度的渗透性、流动性和再利用的特点。钾在植物体中对60多种酶体系的活化起着关键作用,对光合作用也起着积极作用。钾元素常被称为“品质元素”。它对作物产品质量的作用主要有:①能促使作物较好地利用氮,增加蛋白质的含量;②使核仁、种子、水果和块茎、块根增大,形状和色泽美观;③增加果实中维生素C的含量;④加速果实的成熟,使成熟期趋于一致;⑤增强产品抗碰伤和自然腐烂能力,延长贮运期限;⑥钾可以提高作物抗逆性,如抗旱、抗寒、抗倒伏、抗病虫害侵袭的能力。
缺钾症状:钾的缺乏会使根和枝的生长受到影响。一般在老叶的叶尖和叶缘先出现黄化,然后黄化区域扩大,叶片出现卷缩和畸形的现象;新梢变细、变小、变短;果实小而且果皮光滑,容易造成落果和裂果现象。严重缺钾时,在开花期会大量落叶、发生枯梢。还会导致果树抗旱、抗寒、抗病能力严重下降。
钾过剩症状:由于一般土壤对钾有一定的吸持力,所以土壤溶液中不存在高浓度钾。因此,在田园条件下还未见钾过多而影响生长、出现受害状的报道。但在水培和沙培制条件下,仍然可看到钾过剩特有的毒害症状,表现在叶缘灼伤,老叶上显现水渍状病斑,并随即坏死。土壤中由于钾的大量积累过剩,影响植株对钙、镁、锰和锌的吸收,而引起这些元素营养失调。
缺钾原因:①轻砂质和酸性土壤中钾易被流失;②有机质少的土壤中,可给性钾含量少;③砂质土壤中过多施用石灰,降低钾的可给性,诱发缺钾症;④过多施用氮、磷、钾、镁肥,影响钾的吸收利用,均易诱发缺钾症;⑤在轻度缺钾的土壤中施用氮肥,刺激果实生长,增加钾的需要量,更易变现缺钾症。
补救措施:①夏秋季果树生长旺盛时期应该适当施用草木灰或硫酸钾。成年树每株开穴施入硫酸钾0.5-1.0Kg;②干旱季节应在施入后浇水,或者直接施用冲施肥,重施有机肥;③还应该采用根外追肥的方法来增进果树对钾的吸收,可用特快钾或者其他含钾高的叶面肥进行叶面喷雾。室番茄的种植很普遍,其施肥也很有讲究,今天准备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棚室番茄喷施叶面肥的方法。
1. 棚室番茄喷施叶面肥要据番茄的生长时期选用叶面肥。结果前期植株生长比较旺盛,易徒长,应选用控制茎叶生长的叶面营养素,如磷酸二氢钾、复合肥等。结果盛期植株生长势开始衰弱,应选用促进茎叶生长的叶面营养素来促秧保叶,如喷施宝、大力源等。
2. 棚室番茄喷施叶面肥要据天气选用叶面肥。阴雨天棚室内的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差,使得番茄的糖分供应不足,此时叶面喷肥中加糖效果比较好。3.定时喷施钙肥。番茄果实生长需要较多的钙,土壤供钙不足时,果实容易发生脐腐病。因此,在番茄结果期应多喷富力钙、氨基酸钙等,间隔5~7天喷1次。
4.喷施叶面肥应和防病结合。减少喷雾次数是降低棚内湿度的主要方法,叶面喷肥可和防治病虫害相结合,从而减少喷雾次数,降低棚内湿度,减少发病。
5.喷施叶面肥的部位。叶面肥要以喷洒叶背面为主,因番茄气孔、水孔多在叶背面,喷在背面的叶肥吸收率高,只喷正面效果不好。
6.喷施叶面肥伤叶后的补救。喷施叶面肥过量发生伤叶时,要用清水冲洗掉多余肥料,并增加叶片的含水量,缓解叶片受害程度。土壤含水量不足时还要浇水,以增加植株体内的含水量,降低茎叶中的肥液浓度。
棚室番茄喷施叶面肥的方法就讲到这里了,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需肥特点
草莓根系较浅,需肥能力强,养分需要量大,对养分非常敏感,施肥过多或不足都对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带来不良影响。氮肥能促进形成大量的叶片和匍匐茎,加强营养生长,增大果个,提高产量;缺氮叶片会变成黄色,局部枯焦且比正常叶略小。磷肥可促进花芽分化和提高坐果率;缺磷上部叶片外观呈现紫红的斑点,花和果偏小。钾肥主要促进果实成熟,提高果实含糖量,改善果实品质;缺钾叶片边缘常出现黑色、褐色和干枯,严重时变为灼伤,老叶片受害严重,果实颜色浅,味道差。另外,草莓对氯非常敏感,应控制含氯化肥的使用。
二、施肥技术
施足基肥:草莓全生育期要合理施肥才能保证植株生长健壮,并且开花多、坐果多、果实大、产量高。定植前,结合深耕整地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腐熟的优质有机肥2000~3000公斤,硫酸钾型复合肥50~60公斤。
合理追肥:为满足开花结果期对各种营养的需求,一般在草莓开始生长之后至开花期前,每亩追施复合肥10~15公斤,基肥用量充足的可以不施。浆果膨大期可亩施高氮钾复合肥15公斤左右;草莓大量结果后,植株体内养分缺乏,为了尽快恢复植株生长,多形成新叶新根,应根据需要进行追肥。由于草莓是需钙量极大地,所以可以推荐使用高钙菌肥,根部冲施。具体施肥量应根据采果量的多少确定,多采果多施肥,少采果少施肥。
根外喷施:可以根据草莓中后期长势情况,采用根外追肥(即叶面喷肥)方法进行辅助施肥。如使用河南正道的钙加硼,即可保花保果,又能够提高产品品质和产量。根据需要在生长中后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或其它叶面肥3~4次,可提高坐果率,并可改善果实品质,增加单果重,延长结果期。另外,叶面肥的喷施宜选在阴天或晴天的傍晚进行,因为中午蒸发量大,易引起草莓肥害。
14 / 1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