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含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9811644 上传时间:2025-04-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含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含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水  B.液氧  C.过氧化氢  D.高锰酸钾 2.高钙奶粉中的“钙”一般是指( ) A.原子 B.分子 C.单质 D.元素 3.下图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 A.分子很小 B.分子不停地运动 C.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性质不同 D.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 4.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与离子 C.在公园散步闻到花的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给篮球打气时气体被压扁,分子变小了 5.“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的根据是( ) A.原子的质量很小 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C.原子的体积很小 D.原子在化学反应前后的种类不变 6.以下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蒸馏水 B.氯化钠 C.金刚石 D.氧气 7.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1 个氖原子 Na B.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亚铁离子Fe3+ C.4个氢分子 4H D.3个硝酸根离子 3NO3- 8.下列有关原子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氢、碳、氧的原子核都由质子与中子构成 B.“毒大米”中含有金属铬(Cr)。铬原子序数为24,则质子数与中子数都为24 C.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在反应中若得到一个电子即变成氯离子(Cl-) D.质子与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等于1,每个质子、中子都带1个单位正电荷 9.下列各组微粒结构示意图中,与表示的意义一致的是( ) A.都属于阳离子 B.都属于阴离子 C.属于同一种元素 D.属于同一种原子 10.根据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的知识,你认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B.同种元素的粒子,不一定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C.混合物中不可能只含有一种元素 D.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非常密切 11.在各一个氧分子、过氧化氢分子、二氧化碳分子、二氧化硫分子中,含一样多的是( ) A.氧分子 B.氧原子 C.氧离子 D.氧元素 12.根据右图的有关信息判断,说法错误的是( ) A.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 B.两个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值均为8 C.氯离子符号为Cl- D.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容易得到1个电子 13.关于各元素相对含量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 B.海洋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氯 C.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碳 D.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氢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 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一种微粒  ③镁原子与镁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④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可能发生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不同元素的原子,在①中子数;②质子数;③电子总数;④电子层数;⑤最外层电子数;⑥核电荷数中肯定不相同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⑥ C.②④⑥ D.②⑥ 16.在某粒子失去电子后的分析判断中,正确的是( ) A.一定带正电 B.可能带正电 C.一定带负电 D.可能带负电 17.下表列出了一些生活中常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上表中,8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B.S、Cl、Ar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都容易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 C.上表中,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 D.从Na到Ar,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从1递增,达到8个 18.按下表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多 B.第二周期的Li、Be与B均为金属元素 C.Mg2+、H+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2与0 D.Na+与Al3+ 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1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两种粒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则这两种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若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则这两种粒子的中子数不一定相同 C.若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则这两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同 D.若两种粒子的质子数相同,则这两种粒子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20.已知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A与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之与在数值上相等。若R2+核外有x个电子,则其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 A.A-x+2 B.A+x+2 C.A-x-2 D.A+x-2 二、填空简答题(每空1分,共33分) 21.在①分子;②原子;③质子;④中子;⑤电子;⑥离子这些微粒中: (1)能构成物质的微粒有__________。     (2)显示电中性的微粒有__________。 (3)质量最小的微粒是____。 (4)一定带正电荷的微粒有____。 (5)一定带负电荷的微粒有____。 (6)可能带正电荷也可能带负电荷的是____。 22.用化学符号与数字表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 (2)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 (3)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____。 (4)氯元素:____。 (5)5个铝原子:____。 (6)3个亚铁离子:______。 23.二氧化硫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一个二氧化硫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而二氧化硫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24.如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x表示_____________,y表示_______________。 (2)当x=12时,y=____。 (3)当x=17时,该粒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则y=____。 (4)当y=1时,该粒子易____电子,变成带____(填“正”或“负”)电荷的________(填离子符号)。 25.结合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1)在A,B,C,D四个结构示意图中,达到稳定结构的是________;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属于离子的是____。 (2)对图E中提供的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____。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质子数为20   C.元素符号为Ca  D.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 26.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四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____。(填元素符号) (2)2个镁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_,铝原子的核电荷数x为______ (3)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真实质量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见下表),根据下表判断6.02×1023个钠原子的质量y为_______。请归纳下表中的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碳 氧 钠 相对原子质量 12 16 23 6.02×1023个原子的质量 12 g 16 g y 三、实验探究题(共27分) 27.(9分)肖红同学在研究分子的性质时,做如下图所示实验。在一个小烧杯里放半杯水,然后用药匙取一小粒品红,放入烧杯。 (1)实验过程中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实验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粒子运动与温度有关,简要地说明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8分)如下图所示,在小烧杯A中装入30 mL蒸馏水,再滴入3滴酚酞,在小烧杯B中装入30 mL浓氨水。用一大烧杯把A、B两个烧杯罩在一起,过一段时间后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些同学对上述结论有不同看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猜测: 第一种:A烧杯中的蒸馏水使酚酞试液变红; 第二种:B烧杯中的浓氨水挥发出氨气,扩散到A烧杯的溶液中使酚酞试液变红。 ①你认为_______猜测正确; ②为证明这两种猜测,现设计如下的实验:(请填空) 实验内容、方法 现象 结论 用洁净的小烧杯取20 mL水,滴入2~3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不变色 水______(填“能”或“不能”,下同)使酚酞变色 取一张滤纸,滴上酚酞试液,待晾干后,放在装有浓氨水的试剂瓶上方 酚酞不变色 氨气______使酚酞变色 将少量氨气通入含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 溶液变成 ____色 氨气溶解在水中形成氨水能使酚酞变色 答案: 一、 1---5 BDDDD 6---10 BDCCD 11---15 BDADB 16----20 BBDBC 二、 21. (1) ①②⑥ (2) ①②④ (3) ⑤ (4) ③ (5) ⑤ (6) ⑥ 22.(1) N (2) O (3) H (4) Cl (5) 5Al (6) 3Fe2+ 23. 分子(或二氧化硫分子) 两个氧原子(或一个硫原子) 一个硫原子(或两个氧原子) 硫元素(或氧元素) 氧元素(或硫元素) 24. (1) 核电荷数 最外层电子数 (2) 2 (3) 8 (4) 失去 正 Na+ 25. (1) B、C C、D C (2) A 26. (1) Si (2) 2Mg2+ 13 (3) 23g 6.02×1023个某原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三、 27. (1) 品红溶解,烧杯里的水都变成红色 (2) 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3) 取等质量的冷水与热水,分别加到两只烧杯中,然后用药匙取一样多的品红,放入烧杯中,观察溶液变红的快慢 28. A烧杯中液体变红 分子在不断运动,氨水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① 第二种 实验内容、方法 现象 结论 用洁净的小烧杯取20 mL水,滴入2~3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不变色 水__不能____(填“能”或“不能”,下同)使酚酞变色 取一张滤纸,滴上酚酞试液,待晾干后,放在装有浓氨水的试剂瓶上方 酚酞不变色 氨气___不能___使酚酞变色 将少量氨气通入含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 溶液变成 _红___色 氨气溶解在水中形成氨水能使酚酞变色 第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