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22/1/7,#,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1页,学习内容,掌握内容:,1,、十八反、十九畏,2,、妊娠禁忌,3,、中药注射液配伍标准,了解内容:,1,、服药禁忌,2,、中药注射液配伍禁忌,3,、中西药品适用配伍标准,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2页,第一节 中药配伍标准,据统计,数种药品并用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种:,4%,;,6-10,种:,10%,;,11-15,种:,28%,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3页,第一节 中药配伍标准,七情,单行:,单独使用即可发生疗效。如独参汤,相须:,协同作用,增强疗效。麻黄配桂枝,相使:,辅药配合主药,增强疗效。枸杞配菊花,相畏,:,毒性作用,被另一药品减轻或消除。,如半夏配生姜,相杀:,一个药品消除另一个药品毒性。生姜杀半夏,相恶:,相互抑制,降低或丧失药效。人参恶莱菔子,相反,:,产生毒性或副作用。如“十八反”,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4页,第二节 中药配伍禁忌,(1),“,十八反,”,歌诀,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芫遂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5页,芫花,为瑞香科植物芫花干燥花蕾。,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6页,甘遂,本品为,大戟科,植物甘遂干燥块根。春季开花前或秋末茎叶枯萎后采挖,撞去外皮,晒干。,本品呈,椭圆形,、长圆柱形或连珠形,,长,1,5cm,,直径,0,。,5,2,。,5cm,。表面类白色或黄白色,凹陷处有棕色外皮残留。质脆,易折断,断面粉性,白色,木部微显放射状纹理;长圆柱状者纤维性较强。气微,味微甘而辣。,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7页,关于“十八反”争议,古代医学名家应用“十八反”药正确不在少数。,1,、张仲景所著,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有这种反药处方;,2,、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有反药方,10,首,由反药或畏药组成方剂有,146,个;,3,、据统计,,金匮要略,、,千金翼方,、,圣惠方,等八部医著,含相反药者,215,方;,圣济总录,有,58,方;,证治准绳,疡医,反药方,13,首,,普济方,有,366,首。,4,、当代临床中应用也颇多。当代方书,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中含“十八反”药正确有,45,首。,中医方剂大辞典,之天南星丸和星附散方中都含有乌头配伍半夏,治疗中风及中风后遗症者。,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8页,当代研究,1,、药效方面,2,、化学成份方面,3,、药理作用,4,、分子水平,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9页,一、半蒌贝蔹及攻乌,川乌、草乌、附子不宜与贝母、半夏、白及、白蔹、瓜蒌同用,贝母,:,川贝母、浙贝母、平贝母、伊贝母、湖北贝母,半夏,:,生半夏、清半夏、姜半夏和法半夏;,瓜蒌,:,瓜蒌子、瓜蒌皮、天花粉,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10页,相反:,半蒌贝蔹及攻乌,1,、药效减弱,(,1,)乌头、附子与半夏强心作用减弱。,(,2,)附子配贝母后增加心肌收缩力程度降低;,(,3,)川乌与半夏配伍,对于甲状腺粉所致阳盛试验动物耐高温能力有显著抑制作用。,(,4,)附子与贝母伍用后体内外抗肿瘤作用减弱。,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11页,相反:,半蒌贝蔹及攻乌,1,、,2,为川贝母单煎,;3,、,4,为合煎液,;5,、,6,为附子单煎液,2,、对化学成份影响,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12页,相反:,半蒌贝蔹及攻乌,3,、对细胞代谢酶影响,乌头分别与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配伍可降低,P450,酶含量。,减弱脂溶性有毒物质代谢为水溶性物质,降低有毒物质排出体外作用。,毒性增强,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13页,不相反:,半蒌贝蔹及攻乌,1,、,生川乌、制川乌与半夏伍用,对川乌镇痛作用没抑制;,2,、法半夏伍生川乌后,并不影响半夏镇吐作用;,3,、法半夏与制川乌混煎液对其镇吐作用没有影响;,4,、附子与半夏配伍对蟾蜍离体心脏、小白鼠心电图及急性毒性进行试验,结果毒性作用低于附子单煎剂;,5,、姜半夏与制附子单煎混合剂及混合煎剂与附子单煎剂相同,两药配后没有增毒作用。,6,、乌头和白蔹煎剂适用于健康家兔上,未见毒性增强,但在高血钙病理模型上,两药适用,可引发多数动物发生心房纤颤,单给乌头和白蔹在一样高血钙模型上,均未见心房纤颤。,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14页,二、藻戟芫遂俱战草,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15页,藻戟芫遂俱战草,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均为逐水消肿药;,甘草所含甘草次酸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能促进钠离子和水在体内潴留;,所以从体内水盐排泄来看,甘草和这四味药品功效是相反。,对治疗水肿来说是配伍禁忌,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16页,甘草提取液色谱图,李国锋中药材,31,(,1,),,,152-153,1,、化学成份改变,相反,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17页,芫花提取液色谱图,李国锋中药材,31,(,1,),,,152-153,1,、化学成份改变,相反,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18页,甘草芫花合煎液色谱图,李国锋中药材,31,(,1,),,,152-153,1,、化学成份改变,相反,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19页,甘草芫花合并液色谱图,李国锋中药材,31,(,1,),,,152-153,1,、化学成份改变,相反,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20页,2,、芫花甘草配伍对,P450,酶影响,肖成荣。中国试验方剂学杂志,,,,12,(,12,):,48-50,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21页,3,、增加毒性,甘草与大戟、甘遂、芫花同用对大鼠心、肝、肾功效及形态影响,结果为同用后都有一定副反应,对大鼠循环、消化、神经系统都有不一样程度损害,可造成试验动物,ALT,升高,心肌酶谱各指标,(CPK,、,LDH,等,),异常改变。,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22页,不相反,观察,甘遂和甘草配伍在病理生理条件,下出现不一样结果,健康小鼠和家兔上应用表现毒性增加,且剂量越大毒性越强,但畸形肝损伤家兔,则不出现显著毒副反应。,单给,芫花或甘草,对大鼠试验胃溃疡可降低发生率,而芫花与甘草适用时抗胃溃疡作用更显著。,甘草与海藻适用,治疗瘰疬有化痰软坚,消肿散结之功,疗效显著。,采取家兔试验,甘遂、芫花、大戟配甘草,服后呼吸、心跳、体温、瞳孔反应、胃肠功效并没有产生尤其改变,研究表明,,海藻甘草,在,1,1,配伍条件下对小鼠急性肝损伤含有一定保护作用。,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23页,藜芦与诸参,藜芦,人参(包含各类人参)、人参叶、西洋参、党参、苦参、丹参、玄参、北沙参、南沙参及细辛、赤芍和白芍同用,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24页,藜芦反诸参,藜芦反人参、丹参、沙参、元参、细辛、芍药。,藜芦有猛烈催吐作用,普通极少内服,而上述诸参、芍药有补益作用。,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25页,藜芦与丹参单煎共煎藜芦定改变,敖书华。亚太传统医药,,,,5,(,1,):,17-18,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26页,第二节 中药配伍禁忌,(2),“,十九畏,”,歌诀:,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烈性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27页,水银,汞蒸气较易透过肺泡壁含脂质,细胞膜,,与血液中脂质结合,很快分布到全身各组织。汞在,红细胞,和其它组织中被氧化成,Hg2+,,并与蛋白质结合而蓄积,极难再被释放。金属汞在胃肠道几乎不吸收,仅约摄食量万分之一,汞盐在消化道吸收量约,10,。汞主要由尿和粪中排出,,唾液,、乳汁、汗液亦有少许排泄,肺部呼出甚微。体内汞元素半衰期为,60,天,汞盐约,40,天,在初,4,天内排泄量较多。,口服汞化合物引发急性中毒,应马上,洗胃,。也可先口服生蛋清、牛奶或,活性炭,;导泻用,50,硫酸镁。在洗胃过程中要警觉腐蚀消化道穿孔可能性。,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28页,砒石,砒石为天然产含砷矿物,砷华,、,毒砂,或雄黄等矿石加工制成品。又名,信石,。主产于江西、湖南、广东、贵州等地。,商品有红信石及白信石之分,药用以红信石为主。凡砒石,须装入砂罐内,用泥将口封严,置炉火中煅红,取出放凉,或以绿豆同煮以减其毒。研细粉用。,砒石升华之精制品为白色粉末,即,砒霜,,毒性更剧。,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29页,狼毒(断肠草?),狼毒为,瑞香科,多年草本植物。在高原上,牧民们因它含毒汁液而给它取了这么一个名字。狼毒花根系大,吸水能力强,能够适应干旱严寒气候,生命力强,周围草本植物极难与之抗争,在一些地方已被视为草原荒漠化“警示灯”。而在高原上狼毒泛滥,最主要原因则是大家放牧过分,其它物种少了,狼毒乘虚而入。植物狼毒根入药含有泻水逐饮、破积杀虫之功效;当代研究表明,中药狼毒亦含有抗癌作用。植物狼毒根及茎皮可作为工业原料用作造纸等。,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30页,密陀僧,天然,矿产,密陀僧很稀少,呈,橘黄色小片或土状,粉末,,其成份为,PbO,,系由,方铅矿,氧化而成。药用具多用铅为原料加工制成,氧化铅,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31页,密陀僧,呈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橙红色,镶嵌具金属光泽小块,对光照之闪闪发光。表面粗糙,有时一面呈橙黄色而略平滑。,质硬体重,易砸碎。,断面红褐色,亦镶,嵌具金属光泽小块。,气无。,咸、辛、平、有小毒,。,治痰结胸中不散等。,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32页,第二节 中药配伍禁忌,(3),中药注射液使用标准:,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静脉,不与其它药品配伍使用,按照中医理论辨证用药,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33页,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34页,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35页,36,中药不良反应监测现实状况,中药不良反应病例汇报约占全部病例,15%,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36页,37,中药不良反应剂型分布,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37页,1,、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占本文,128,例不良反应,44.53%,,这表明中药注射剂较其它剂型更轻易引发不良反应,这可能与以下两方面原因相关。,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38页,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一,),中药注射剂中含蛋白、淀粉、色素、鞣质、挥发,油等成份,一旦入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如再次接触该抗原就可发生过敏反应,。,(,二,),中药有效成份复杂,药理、毒理、疗效等研究资,料还没完全说明,在缺乏科学依据和有效质量,控制条件下就把剂型改变成注射剂,不良反应就,极易发生。,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39页,葛根素注射液化学名为,4,7-,二羟基,,8-D,葡,萄糖异黄酮,含有活血化瘀、改进微循环作用,能,够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在临床上用于扩张血管,可疑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各种类型过敏反应:,1,、皮疹,47,例,占,75%,2,、过敏性哮喘,1,例,占,2%,3,、全身性过敏反应包含过敏性休克,7,例,占,11%,4,、溶血性贫血,8,例,其中,1,例死亡,占,13%,葛根素注射液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7.1,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经典病例,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40页,患者,男,,72,岁 因脑动脉硬化、脑梗塞于,1999,年,1,月,11,日入院治疗。,12,日开始给予葛根素注射液,500mg,,每日,1,次,静脉点滴。,1,月,23,日停药,3,天。,1,月,26,日继续给药,使用方法用量同前。从,2,月,2,日开始,患者自诉乏力,头晕加重,食欲差,小便浓茶样。查体:皮肤、巩膜黄染,肝脾未触及;,2,月,3,日急查肝功示,T-Bil,(总胆红素,2.0-19,),36.5,mol/L,,,I-Bil,(间接胆红素,1.71-11.97,),30.5,mol/L,,,TBA,(总胆酸,10,),15,mol/L,;血常规:,RBC2.11,10,12,/L,,,Hb,(血红蛋白),73g/L,。考虑药品引发溶血,即停药。给予静脉点滴地塞米松,口服碳酸氢钠,并嘱多饮水,患者症状渐改进。,2,月,24,日(停药,3,周后)复查血常规:,RBC3.36,10,12,/L,,,Hb,(血红蛋白),125g/L,;肝功效检验正常。,葛根素注射液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7.1,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经典病例,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41页,清开灵致休克,多年来我院出现严重,ADR,病例,病历,2,患者,男,,15,岁,汉族,病史:,因患,“,上感,”,,静脉注射,清开灵,200mg(,半小时,),后,,大汗,心悸。,测血压:,70/50 mmHg,,心率,100,次,/,分。,处理:,停药,,20,分钟后好转,血压升至,100/60mmhg,。,(很可能),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42页,鱼腥草注射液事件是不良反应吗,?,必定是,;,其不良反应表现主要是过敏反应,重者休克致死,全国共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约,200,多例,致死,10,余例,;,SFDA,通知自,年,6,月,1,日起,暂时停顿生产、使用,7,种鱼腥草相关注射液,包含单方、复方以及化学合成鱼腥草素钠注射液,;,待再评价后再决定是否恢复生产使用,区分对待。,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43页,中药注射剂是与非,年,8,月,26,日,SFDA,因说明书问题紧急叫停六种注射液,分别是,:,吉林诺氏制药有限企业生产,:,人参多糖注射液,丹参酮,A,磺酸钠注射液,肿节风注射液,射干抗病毒注射液,;,吉林巴里莫尔制药有限企业生产天麻素注射液,广东本和堂科技制药有限企业生产,苦碟子注射液,上述六种中有四种为中药注射液,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44页,中药注射剂是与非,自,年,11,月至,年,2,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公布,10,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在包括,10,个中药品种中,有,7,种中药注射液,被警示,:,清开灵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参脉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莲必治注射液,;,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周超凡联合,20,名政协委员提交了一份名为,关于重视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再评价,提案,引发全国人民重视,;,一系列信息表明,中药注射剂质量问题确令人堪忧,已引发全国各相关方面包含生产、流通、使用和各级监管部门高度重视。,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45页,中药注射剂是与非,中药注射剂是中药当代化标志之一。从,1941,年八路军生产第一个柴胡注射液起,巳有,65,年历史,应予必定和发扬,;,迄今取得国家质量标准中药注射剂品种巳达,109,种,;,中药注射剂可供肌内、皮下注射及静脉滴注。,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46页,中药注射剂是与非,什么是,中药注射剂,?,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以原药材为主要原料,采取水提醇沉或醇提水沉方法,或水蒸气蒸馏方法,以及超泸法、萃取法等获取主要有效成份,加入适当赋形剂制成,水性注射液,;,如柴胡注射液、板兰根注射液、银黄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复方蒲公英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以及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等,;,亦可制成冻干粉针剂,;,有,注射用双黄连,、注射用血栓通、注射用脑心康、注射用蜂毒、注射用灯盏花素、注射用丹参、注射用清开灵。,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47页,葛根素注射液、鱼腥草素钠注射液是,中药注射剂吗,?,用己明确,中药单一化学成份制成单方或复方注射剂己不属中药注射剂范围,而属中药西制化学药品范围,如第一个制剂就是盐酸麻黄素注射液,继之,硫酸阿托品注射液、盐酸罂粟碱注射液、氢溴酸东菪茛碱注射液、,654-2,注射液、磷酸川芎嗪注射液、毛花苷丙注射液、利血平注射液、丹参酮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鱼腥草素钠注射液等一大批主要制剂,;,对上述制剂生产要求,应与各种化学药品注射剂质量标准相同。,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标准亦应相同。,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48页,中药注射剂是与非,中药注射剂存在问题实质是“,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详细表现是,准入条件不严格,脱离了中药本质,化学成份极其复杂内在特征,单纯追求新剂型,即为改变剂型而改变剂型,而缺乏特殊、必要科技条件,致使质量标准欠缺,加之工艺落后,有效成份不纯,杂质或植物蛋白难以除尽,;,原料药质量不一等等,大大影响到中药注射剂质量,成为潜在不安全原因,;,在,109,种中药注射剂中,复方,50,种,(45.87%),其中含,3,味以上药者,34,种,(31.12%),5,味以上,16,种,;7,味以上,6,种,;12,味,1,种,;,国外要求,23,味,最多不超出,5,味,;,使生产质量更难以确保,;,版中国药典共载有,5,个中药注射剂,(,其中,1,个粉针剂,),有些人说“,过敏反应和产品质量也有一定关系,但主要不是质量问题,”,这种观点是错误,它不利于中药注射剂发展,照此说法,既然与质量无关,那么过敏反应从何而生,?,怎样预防,?,历史经验值得注意,:,青霉素发展历程就是最好例证,为何,8090,年代与,5060,年代相比较,青霉素过敏反应显著降低了。,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49页,中药注射剂问题本质终究是什么,?,有些人说“,过敏反应和产品质量也有一定关系,但主要不是质量问题,”,言下之意主要是使用问题,;,这种观点是错误,它不利于中药注射剂发展,照此说法,既然与质量无关,那么过敏反应从何而生,?,怎样预防,?,历史经验值得注意,:,我国青霉素、链霉素发展历程就是最好例证,为何,8090,年代与,5060,年代相比较,青霉素过敏反应显著降低了。为何有中药注射剂就极少发生过敏反应,?,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50页,中药注射剂是与非,年,6,月,2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关于加强中药注射剂注册管理相关事宜通知,(,征求意见稿,),通知要求对申报中药注射剂严格注册审查,在再评价基础上对疗效不确切存在不良反应隐患中药注射剂给予陶汰,;,年,9,月,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关于鱼腥草注射液等,7,个注射剂相关处理决定通知,提出:给药路径为肌内注射含鱼腥草或新鱼腥草素钠注射剂,生产企业在完成相关工作后能够申请恢复本企业品种使用。给药路径为静脉滴注含鱼腥草或新鱼腥草素纳注射剂,还需针对临床使用中存在安全性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工作。,这两个通知非常及时、非常正确、面对现实举措,充分表达了,以人为本,治国精神,;,制药企业从生产第一片或第一支药开始,就要对公众生命负责,当公众利益与企业利益发生矛盾时,必须坚持以公众利益为重。,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51页,中药注射剂是与非,处理中药注射剂问题,除主要处理先天不足很多问题外,还要处理好,后天失调,问题,即上市后再评价极少,包含有效性和安全性缺乏大样本系统评价,;,其次是临床合理应用问题,:,教授认为不但中药口服制剂应遵照中医辨证施治进行个体化治疗,中药注射剂亦应如此,不能按药理作用照搬西医理论与方法给药,不然也会发生不良反应。,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52页,中药注射剂,:,提升质量标准是关键,年,8,月,11,日中国中药协会主办了“,中药注射剂现实状况分析与发展方向研讨会暨首届中药注射剂研究论坛,”,为中药注射剂建康发展献计献策,;,与会代表一致共识是,:,中药注射剂产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彻底改变现实状况,;,一定要高标准,严要求,;,提升质量标准是关键。,中药毒副作用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外来污 染,如重金属、农药残余,;,二是来自中药本身含有化学成份,故必须加强对致敏或有毒成份研究和判定,并给予高效去除。,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53页,哈药二厂总工 王英新,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54页,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55页,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56页,第二节 中药配伍禁忌,(4),中西药药品适用配伍禁忌,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57页,第三节 妊娠用药禁忌,妊娠禁忌歌诀,芫斑水蛭及虻虫,乌头附子配天雄。,野葛水银并巴豆,牛膝薏苡与蜈蚣。,三棱芫花代赭麝,大戟蝉蜕黄雌雄。,牙硝芒硝牡丹桂,槐花牵牛皂角同。,半夏南星与通草,瞿麦干姜桃仁通。,硇砂干漆蟹爪甲,地胆茅根都失中。,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58页,青娘虫,青娘子,(,青娘虫,芫青,相思虫,绿芫青,),体绿色或蓝绿色,,有光泽,个别虫体鞘翅有时呈蓝紫色。体长,12,20,毫米。头略呈三角形,头部刻点弱而稀疏,额前端有半球形复眼,1,对,复眼间有,3,个小凹陷横列,额中央含有,1,小红圆斑,头顶中央有,1,条纵沟纹。触角,1,对,,11,节,末端数节膨大,呈念珠状,末节末端尖锐。前胸横阔,前端束狭,前胸背板刻点弱而稀疏,中央具,1,条纵沟纹,后缘前面有,1,条横沟。小楯片三角形,边缘厚而隆起。翅,2,对,前翅为革质鞘翅,后翅膜质,两侧平行,翅面刻点密集呈皱状,具,3,条不显著纵脊纹。足,3,对,细长,体腹面具细绒毛。,功效:功毒;破瘀;逐水,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59页,斑蝥,呈长圆形,长,1.5,2.5cm,,宽,0.5,lcm,。头及口器向下垂,有较大复眼及触角各,1,对,触角多已脱落。背部具革质鞘翅,1,对,黑色,,有,3,条黄色或棕黄色横纹,;鞘翅下面有棕褐色薄膜状透明内翅,2,片。胸腹部乌黑色,胸部有足,3,对。有特殊臭气。主产于辽宁、,河南,、广西、,江苏,等地。,本品为,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大斑芫青,),或黄黑小斑蝥,(,眼斑芫青,),干燥体。,辛,热;有大毒。归肝、胃、肾经。,破血逐瘀消漱,攻毒散结。,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60页,虻虫,为虻科华虻及其同尾各种昆虫和黄虻属双斑黄虻雌性全体。,虻虫,又称,蜚虻,牛虻,牛蚊子,是一类中大型,吸血昆虫,,普通为黄色或灰色,体表光滑,分头,胸、腹三个别,头大多呈半球形起透明有带黑色班点,虻虫分布广乏,遍布全国各地,以,内蒙古,地域居多,主要刮吸家畜和野生动物血液,有也叮人,可传输人畜各种疾病。,虻虫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蜚虻,在,本草衍义,中记为“虻今人多用之,大如蜜蜂,腹凹扁,微黄绿色”,,图经本草,中记载与之相同,牛虻作为一个,中药材,,有逐瘀,破积通经功效,主治瘕、积聚、少腹蓄血、血滞经闭,扑损瘀血等症。另外,虻虫,(,雌,),干制后,也是跌行损伤特效药,在与陈皮等,中药,联用,治疗心绞痛疗效显著。,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61页,天雄,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62页,野葛,野葛一名,首见于,神农本草经,,如在下品类中记有“,钩吻,一名野葛”之句。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第十七卷“毒草类”钩吻条中云:“钧吻,又名:野葛,毒根、胡蔓草、断肠草、黄藤、火把花等。”并言“此草虽名野葛,非葛根之野也。”并指出,:,野葛生于贵州以南,村圩闾巷间皆有,被人通称钩吻耳,是一个有毒之植物。,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63页,硇砂,为卤化物类矿物硇砂晶体。,白硇砂主要含氯化胺(,NH,Cl,)纯氯化胺为无色结晶近代硇砂常见人工制作,纯度能够极高紫硇砂(红硇砂)主要含氯化钠。,主要用于消积软坚,破瘀散结。治症瘕痃癣,噎膈反胃,痰饮,喉痹,积痢,经闭,目翳,息肉,疣赘,疔疮,瘰疬,痈肿,恶疮。,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64页,干漆,本品为漆树科植物漆树树脂经加工后干燥品。,普通搜集盛漆器具底留下漆渣,干燥。,药用价值:主治妇女,瘀血,阴滞;经闭;,症瘕,;,虫积,。,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65页,地胆,为,芫青,科动物地胆和长地胆,全虫,。,出自,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地胆,今处处有之,在地中或墙石内,盖芫青、亭长之类。冬月入蛰者,状如斑蝥。芫青青绿色,斑蝥黄斑色,亭长黑身赤头,地胆黑头赤尾,色虽不一样,功亦相近。,有破血祛瘀,引赤发泡功效。主治症瘕痞块;外用治疥癣恶疮、,牛皮癣,、,神经性皮炎,等。,用量,0.3-0.6,克,外用适量。,本品剧毒,用时注意。,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66页,第三节 妊娠用药禁忌,1,、按药性分:,妊娠忌大毒、辛热、大寒之品,大毒,:马钱子、水银、地胆、铅粉、狼毒、砒石等,辛热,:附子、肉桂、乌头、蜀椒等,大寒,:龙胆草、羚羊角等,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67页,第三节 妊娠用药禁忌,2,、按药效分:,活血通经,:三棱、莪术、乳香、红花等;,破气行滞,:青皮、枳实、槟榔等;,软坚散结,:鳖甲、贝母、夏枯草、半夏、天南星等;,攻逐峻下,:商陆、芫花、大戟、葶苈、牵牛子、大黄等;,滑利重坠,:蓖麻子、冬葵子、滑石、车前子、木通、,磁石、礞石等;,走窜开窍,:麝香、冰片、苏合香等。,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68页,第三节 妊娠用药禁忌,3,、按作用对象分:,作用于母体,:如红花、薏苡仁、芫花、三棱、通草、,常山、滑石、瓜蒌根、大黄等,作用于胎儿,:如半夏损胎、巴豆烂胎、吴茱萸毒胎等,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69页,第三节 妊娠用药禁忌,4,、按作用结果分:,杀胎(烂胎),:巴豆、水银等;,坠胎(下胎、落胎),:如芫花、大戟、甘遂、牵牛、,王不留行、穿山甲、补骨脂、川芎、,硫磺、桃仁等;,滑胎(动胎),:车前子、冬葵子、槐实、泽泻等;,毒胎(损胎、妨胎、碍胎),:郁李仁、青蒿、细辛、,槟榔等;,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70页,第三节 妊娠用药禁忌,5,、按作用强度分:,禁用,:马钱子、水银、地胆、铅粉、狼毒、砒石、,大戟、商路、藜芦、乌头、锡粉等;,慎用,:红花、桃仁、槟榔、青皮、大黄、泽泻、牡蛎、,苦参、细辛等。,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71页,第三节 妊娠用药禁忌,一、妊娠禁用药,妊娠禁用药为毒性中药,,凡禁用中药,绝对不能使用,。,马钱子 三棱,莪术,天仙藤,黑牵牛子,白牵牛子,大皂角,猪牙皂,芒硝、全蝎,水蛭,土鳖虫,蜈蚣,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72页,第三节 妊娠用药禁忌,二、妊娠慎用药,妊娠慎用药普通包含有通经祛瘀、行气破滞以及药性辛热中药。慎用中药可依据孕妇患病情况,酌情使用。但没有特殊必要时应尽可能防止使用,以免发生事故。,品种包含:三七块、三七粉、制川乌、制草乌、生大黄、熟大黄、酒大黄、大黄炭、漏芦、黑顺片、白附片、白附子、制天南星、牛膝、川牛膝、天花粉、片姜黄、虎杖、牡丹皮、苦楝皮、肉桂、官桂、桂枝、苏木、通草、瞿麦、卷柏、益母草、冰片、番泻叶、凌霄花、红花、西红花、生薏苡仁、炒薏苡仁、焦薏苡仁、郁李仁、生枳壳、炒枳壳、枳实、桃仁 、王不留行、生蒲黄、蒲黄炭、乳香、没药、穿山甲、体外培育牛黄、生代赭石、煅代赭石,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73页,中药配伍标准及禁忌小结,配伍标准:七情,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中药注射液配伍标准,妊娠禁忌,中西药品配伍,服药禁忌,中药配伍专题知识讲座,第74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