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将相和公开课正式教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9810000 上传时间:2025-04-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将相和公开课正式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将相和公开课正式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将相与 教材分析: 课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记叙了“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三则故事,着力描绘了蔺相如机智勇敢的形象,讴歌了他忠于国家、大义凛然的高贵品质。如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从多角度去发现、领略蔺相如的形象与品质,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文中三个故事的因果关系。 2、通过自学研讨“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两个故事,从多角度理解并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品质。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语句。 教具准备:“完璧归赵”故事的连贯图片、课文磁带、幻灯片一张。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发兴趣 1.板书:将相与(出示幻灯1)齐读课题。通过预习课文,你对课题了解多少?(将指指廉颇,相指蔺相如,与指他们与好了,团结了。) 2.师:既然讲“与”,说明他们原来(不与,闹别扭,搞分裂)。(师评价:就一个课题,就把文章的脉络理清了,真了不起) 3.对于课题,你们有什么要问的?(将相之间为什么失与?又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言归于好的呢?)师注意及时评价。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 廉颇与蔺相如之间,从一开始的与到不与再到是最后的不与,课文是用几个小故事的形式介绍的。 2. 快速默读课文。幻灯出示自学要求。课文是用几个小故事的形式?找出每个故事的起止,并用文中一个合适的“词语”概括每个小故事的内容。 3. 讨论交流,给课文分段:出示幻灯2(自学要求) 本文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1—10)。完璧归赵 第二个故事(11—15)。渑池之会 第三个故事(16-18)负荆请罪。 4.小结:本文用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讲了廉颇与蔺相如由与到不与又到与好的故事。(理解这三个词) 四、学习课文。(抓重点词句理解蔺相如品质) (一)廉颇、蔺相如为什么不与?请同学们用快速浏览快全文,思考有没有直接描写他们不与的句子?(出示幻灯3)第16自然段。 1、指名读第16自然段。出示后齐读这段话。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之间为什么不与?(蔺相如靠一张嘴,职位就比廉颇高。)换成你是大将廉颇,你服不服?为什么?理解“攻无不克,”。板书:嘴 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 2、推出研究问题:同学们,请想一想,现在我们应该重点研究什么问题了?出示幻灯5(蔺相如真的是仅仅靠一张嘴吗?这张嘴厉害在哪里?师板书:嘴) (二)深入阅读,抓住人物言行,理解人物品质。(完璧归赵) 让我们带个这个问题,仔细地来研究研究“完璧归赵”这个故事。 1、请同学们自读这个故事找出他说的话。师出示幻灯4(蔺相如说的话) 2、学生汇报,教师点拨。(你们研究了哪一句啊?学生如不肯来说,师可引导,看来这句有难度。我们一起来研究。) A、出示幻灯5第六自然段。 “如果……就……,如果……一定……” (1)指名读蔺相如的话。 (2)蔺相如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番话的?(引导学生读懂秦王想骗璧,赵王非常着急,群臣苦无良策)指导学生朗读。, (3)蔺相如是怎么说这几句话的?你的神态为什么这么严肃?(揣摩蔺相如的神态、语气)指导朗读。 ① 没去秦国之前,蔺相如已想好两个对策,可见这人做事(深谋远虑、胸有成竹、思虑周全)。谁来做一回深谋远虑的蔺相如?读一读这段话。 ② “一定”说明什么?谁愿意做一回自信的蔺相如,读一读这段话。 ③谁愿意带璧智闯秦国?你知道危险吗?(生读,师采访)明知危险,还毅然前往,真是明知山有______,偏向___________. (4)读到这里,你对蔺相如有什么新的了解?(概括蔺相如品质:临危不惧,机智勇敢,深谋远虑、胸有成竹、思虑周全、足智多谋……) 过渡:蔺相如在赵王心急如焚,群臣无策时,毅然接受任务。看看蔺相如如何机智面对秦王。 B、(出示幻灯6)句子: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1) 蔺相如说了什么话?为什么说是骗?教师当秦王,看看你能不能从我手中骗走。指导读。强调“小”。 (2) 他为什么要骗?从哪里看出秦王没有有拿成换璧的诚意? 蔺相如见秦王没有拿城换的璧的意思,他会想什么?(讨璧,不行;抢璧,更不行。唯有……) (3)你们喜欢蔺相如的“骗”吗?为什么? 过渡:与氏璧暂时拿回来了,可是周围全是虎视眈眈的秦国卫兵啊,蔺相如怎么做的? C、(出示幻灯7)句子: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个城。所以把与氏璧拿了回来,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与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①什么叫“理直气壮”? 蔺相如理直气壮地面对秦王,他的理在哪里? ②对于秦王的欺骗,蔺相如有充分的理由不把玉交给秦王,谁能理直气壮地读一读这几句话? ③(出示示撞璧图8)。讨论:如果没有秦王及时阻止,蔺相如真的会撞碎玉石吗? 通过讨论,进一步体会蔺相如的机智勇敢。 小结过渡;蔺相如设计取回了璧。 D、(出示幻灯9):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与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个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把与氏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1) 与氏璧送回了赵国,蔺相如不怕秦王一怒之下杀他吗? (2) 体会理解蔺相如洞察人心,深知秦王想统一中国, E.小结:现在你觉得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师板书:(蔺相如品质,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 F:刚才我们怎么读出蔺相如的这些品质的?(抓言行)文中有几处蔺相如说的话的空白处,你能补上吗?(要突然机智勇敢,有理有礼)如:举行典礼的时间为什么要定在几天之后等,教师要追问一下。采用表演说的方式。生补上后,师可追问,为什么作者没写上同学们补充的部分?(文中已有的语言更能突然蔺相如品质) 五、总结全文 ① 在完璧归赵中,蔺相如凭什么战胜秦王?(出示幻灯10)(若是“就凭一张嘴”是不可能“完璧归赵”的。“完璧归赵”中处处显示出他的聪明才智与勇敢无畏,难怪赵王封他做了上大夫。他的聪明才智与勇敢无畏为的谁?(国家利益) ② 你知道什么叫“完璧归赵”了吗?(本意是什么?比喻什么?用词说话) 六、课外拓展:老百姓,大臣会怎样评价蔺相如? 反思:注意语文要姓语,训练要扎实,字,词句的理解一定要到位。朗读指导要到位。 听课教师:高段语文组教师。 第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