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影像与剪辑艺术复习提纲及参考答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9807969 上传时间:2025-04-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像与剪辑艺术复习提纲及参考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影像与剪辑艺术复习提纲及参考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影像及剪辑艺术复习提纲及参考答案 1.电影剪辑的创始人是谁?〔P3〕 2.广义的电视剪辑概念?〔P25〕 答:广义的电视剪辑是指贯穿电视创作全过程的一种思维或意识,一般称之为剪辑意识。 影视剪辑应该分成三层面来认识: 〔1〕镜头及镜头之间的组接,即上下两个镜头之间的关系; 〔2〕将假设干场面构成段的剪辑,即蒙太奇段落; 〔3〕作为影片整体构造的剪辑,即影片的总体构思。 3.在MTV的拍摄中,时空关系一般呈现哪三中样式?〔P28〕 答:1.叙事时空,主要是将歌词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空间视觉形象,让场景空间同时具有 叙事功能; 2.抒情时空,使特定的时空具有情绪激发,情感寄托及表达的作用; 3.现实演唱时空,它是现实的,主要用来表现歌手的形象。 4.视听语言的语法根底是什么?〔P31〕 答:幻觉是视听语言的语法根底。 5.在剪辑中,根据画面的功能与作用,把镜头分为哪三种?〔P120〕 答::主要是用来交代环境、时间、人物关系及规模、气氛,表现人及环境关系,人物较大面积较大范围运动的过程或结果,以全景系列镜头〔远景、全景〕景别为主。同时,关系镜头还可以造成视觉的舒缓、节奏的间歇。 2.动作镜头:以近景系列〔中景、近景、特写〕近景为主,也称为局部镜头、叙事镜头。其作用在于表现人物的表现神态,逼真再现人物的动作过程与细节。在常规节目中,动作镜头的使用频率一般占剪辑镜头总量的60%~80%,如果超过了这一比例,整体风格上就更具纪实效果,显得更加真实。 3.渲染镜头:一般没有景别上的特殊规定,又称空镜头。其主要作用在于情感上的积累、宣泄、渲染等,是游离于叙事之外的主观意愿情绪的表现。在常规的片子中,这类镜头的比例在5%~10%之间,一旦超过这一比例,会是片子更具有风格,或者更加主观化情绪化。 6.构成影视声音的元素包括哪些?〔P131〕 答:语言、音乐、音响是影视声音的三元素。 7.组合编辑与插入编辑?〔P63〕 答:组合编辑与插入编辑是电视剪辑两种最根本的方式。 组合编辑就是将素材带上的画面与声音,按照事先编排好的顺序,一个接一个地记录在编辑带上,制编成一个完整的节目。它很适合一些时间较长的节目如综艺晚会、谈话节目的编辑。组合编辑只要编辑入点就可以了; 插入编辑是在磁带上一个有内容的局部或者全部替换新内容的编辑方式。插入编辑的特点是要同时设定编辑入点与出点。其利用的是不连续的方式铺控制磁迹,因此相对于组合编辑它的控制磁迹系统更加稳定,它的最大有点是可将素材带上的图像与几种声音任意组合分别编辑。 8.软剪辑与硬剪辑?〔P84〕 答:软剪辑:固定镜头接固定镜头,摇镜头接摇镜头,移动镜头接移动镜头〔包括推拉镜头〕,都符合动接动、静接静的剪辑原那么,统称为软剪辑。它们都给人一种相对平稳流畅的视觉运动形态感受; 硬剪辑:把相连镜头有明显的动静区分的组接〔即动接静或静接动〕成为硬剪辑,它给人一种跳跃的视觉运动形态的感受。 9.主体运动的速度与动作轴线的关系?〔P90〕 答:画面中主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动作轴线所起的作用的越明显,越轴所造成的视觉跳跃也就更强烈。这其中包括两个原因:其一,快速运动的事物很容易让观众的视觉心理中产生一种视觉惯性;其二,无论是方向还是速度都是以四框为参照的。因此主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四框的参照作用越大。 10.匹配原那么?〔P77〕 答:匹配原那么指的是上下镜头之间构图、色彩、影调、运动、声音等诸多构成元素有机的与谐的变化。包括:位置的匹配、方向的匹配、色调与影调的匹配、声音的匹配。 11.变奏式重复剪辑?〔P225〕 答:反映着事物开展的螺旋形式。事物在其开展的周期中虽然有某些特征或元素重复出现,但是这种重复绝不等同于循环,是在开展变化的根底上,在更高层次上的重复,就像音乐中的主题变奏,变奏式重复剪辑不仅具有突现事物某些特征的强调作用,并且具有渲染、比照照应的艺术表现功能与提醒事物开展变化本质的作用。 12.关系镜头?〔P120答案同T5第一点一样〕 13.视觉心理节奏?〔P236〕 答:影视中的视觉心理节奏,主要是对影响运动的物理节奏的反映,是对物质形态变化产生感觉的视觉生理节奏与心理节奏,是观看过程中视觉与心理的活动形态。 14.降格摄影?〔P232〕 答:每秒拍摄的画格少于24格,称之为降格摄影。其银幕效果是快动作。 15.电视剪辑的心理依据是什么?〔P44〕 答:一、人们总是习惯将事物进展对列、比拟从而产生定向的联想与概括; 二、人们有忽略次要情节的倾向; 三、在日常生活中,对外界事物进展观察是,我们的注意力总是被好奇的内心要求与客观事物本身所吸引,而不断改变着方向与距离的; 四、人们观察事物在一定时间内总是带有一直的眼光。 16.与叙事剪辑相比,表现剪辑有哪些特点,其根本的创作原那么是什么?〔P215〕 答:特点:〔1〕它不是以叙事为目的,而是为了表达某种感情,心理思想; 〔2〕它不是以时空顺序作为镜头组接的依据,而是以镜头间内在的对应、对付、隐喻等联系为依据的; 〔3〕推动每个镜头向前并不是情节动作而是情感与思想; 〔4〕它的意义与作用的产生是依靠观众的联想来完成的,必须有观众的创造性参及。 其根本的创作原那么:客观,真实。 17.“解析法〞是常用的过程分解及结合的方法,什么是“解析法〞?同一空间的叙事场景中,常用的过程分解及组合的方法有那些?〔P204〕 答:所谓“解析法〞就是将一段相对完整的事件过程解析成不同的片段,从中选择最主要的,最有代表性的片段进展组合,以建立起这一时间的完整的“印象〞。 方法:〔1〕以一个镜头完整的记录整个场景。为了防止单调,采用场面调度,以摄像机或者主体的运动来获取角度,景别的变更; 〔2〕一个主镜头插入假设干短镜头。这是常用的一种场面处理方法,在虚构的叙事作品中,往往先用一个全景镜头把整场戏全部记录下来,然后再将主要局部变换景别重复拍摄,这些镜头从不同的距离来拍摄这一场景的片段,它们穿插在主镜头中,从而强调一场戏的关键情节。 〔3〕两个或更多的主镜头平行地交织在一起,这样,我们的视角就交替地从一个主镜头转到另一个主镜头。 18.影像运动节奏包括那些节奏,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P230〕 答:一、镜头内主体运动节奏:摄像机所记录的主题,其运动本身就是节奏的,演员能把剧情所规定的人物内心体验的各种手势,表情与形体动作节奏表达出来。 二、摄像机运动节奏:摄像机的操作推拉移升降与改变焦距的物理运动时,可以使被摄物产生各种各样的运动节奏变化,这种动态摄像是MTV创作的常用手段,比方在一些摇滚类型的电视音乐作品中,常会使用快速的推拉镜头来表现音乐强烈的节拍与感情色彩。 三、剪辑节奏:影像运动记录的根本单位是镜头,于是镜头的长度,以及其组接的次数,顺序排列就构成了剪辑的节奏。把长长短短的记录着影像的片段连接在一起,是影视特有的构成节奏的手段。 四、音乐音响的节奏:音乐音响本身就是具有很强的节奏感的声音运动。在影视中音乐除了渲染气氛、抒发感情、表现主题之外,另一主要作用在于创造节奏。 19、结合具体作品分析电视时间的特点?〔P140~P142结合书上展开〕 答: 20、剪辑率?〔P242〕 是指在单位时间长度画面中,镜头转换的次数。 21、电视叙事时间的三种形式?〔P143〕 答:〔1〕实时的时间形式:这是一种节目时间及事件时间一样的电视时间表达方式。一般一个镜头里的时间就是实时,在同一镜头中空间的运动,主体的活动与镜头的运动是同步等时的。 〔2〕压缩的时间〔省略的时间〕 〔3〕延伸的时间:是指节目时间长于事件时间,在影视中为了特殊目的或艺术表现力也时常延长时间来到达所需效果。 22.电视画面四框的作用与运动速度的关系?〔P157〕 答:作用:〔1〕框架构造是一种坐标参照系; 〔2〕屏幕的四条边框对画面中的主体产生吸引力与排斥力; 〔3〕通过框架对被摄景物作不同范围的截取,构成不同的视觉样式,形成电视景别。 与运动速度的关系: 〔1〕利用画面中运动的物体显现画面空间的深度与立体感; 〔2〕利用摄像机的运动,突破画面的平面化局限; 〔3〕利用影像运动突破画框的限制; 23.从色彩的冷暖来分青、蓝被称之为冷色;红、黄被成为暖色。 在电影中的地位由蒙太奇理论确定的。〔P9〕 25.渲染镜头:〔P121〕一般没有景别上的特殊规定,又称空镜头。其主要作用在于情感上的积累、宣泄、渲染等,是游离于叙事之外的主观意愿情绪的表现。在常规的片子中,这类镜头的比例在5%~10%之间,一旦超过这一比例,会是片子更具有风格,或者更加主观化情绪化。 26.影视空间的分类?〔P161〕 答:〔1〕再现空间 〔2〕构成空间 27.轴线规律?〔P88〕 答:是指在用分切镜头拍摄统一场面的一样主体的时候,摄像机镜头的总方向须限制在同一侧〔如果轴线是直线,那么各拍摄点应规定在这条线的同一侧的180度以内〕。 28.间接剪辑?〔P67〕 答:就是利用时间码的特性,以编辑清单的形成与执行为中心的两段式剪辑。 29.再现空间?〔P161〕 答:是通过摄像机的多种运动像是不断变换观点并且改变画面的空间格局,以连续的不中断的记录方式,展现完整的统一空间。观众在连续时间的流动空间构造中,得到空间再现的知觉。这种手法成为纪实类节目经常使用的创作手法。 30.比照剪辑?〔P219〕 答:把两种内容上、形式上产生强烈的比照甚至相反的镜头组接在一起,以表达作者的某种寓意情绪。 分为两类:1.把不同主体两种对立因素进展比照。 2.同一主体的比照。 31.交织式时空构造?〔P175〕 答:也称之为“网状构造〞,它的核心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时空中的片段的有机交织,把两条以上存在这内在联系的线索,按照因果、对差、比照等一定的逻辑关系组合安排,以此来推动事件开展与主题的表达。 32.剪辑流程分为几个阶段,具体有什么工作?〔P51〕 答:一、准备阶段。〔1〕熟悉素材并修改拍摄提纲 〔2〕准备设备 〔3〕及有关人员协商 〔4〕整理素材 二、剪辑阶段。〔1〕纸上剪辑〔编辑设想〕 〔2〕初剪 〔3〕精剪 三、检查阶段。〔1〕检查意义表达 〔2〕检查画面 〔3〕检查声音 〔4〕声画是否协调 33.叙事剪辑有哪几种根本句型,其应用规那么是什么?〔P207〕 答:一、前进式句型。这种句型是根据人们了解事物的心理重点与观察事物的视觉重点,把人的注意力从环境逐渐引向局部的细节,以突出趣味中心,增强观众对主体的兴趣、情感,因此这种句型通常用在故事的开端或者一个新时空段落的开场,让观众逐渐走入规定的戏剧气氛中。 二、后退式句型。是由近视距景别逐步向远视距景别的组接方法,随着镜头的变换景别次递由特写或近景向全景开展。它同样也反映了人们观察事物的另一种方法,由局部细节引起观众的兴趣,然后再逐渐了解环境与全貌。由特写开场,在展示后再慢慢拉开,表现逐渐消沉、平静或深远的情绪,因此多见于某个故事的结尾处。 三、循环式句型。是从全景过渡到近景〔特写〕,再由近景〔特写〕过渡到全景的造句方式。或者相反,由近景过渡到全景,再从全景到近景。 34.简述技巧转场的职能与优缺点?〔P188〕 答:职能:〔1〕让观众明确意识到场面及场面之间,段落及段落之间的分隔、层次; 〔2〕实现平稳顺畅的过渡; 〔3〕制造一些直接切换不能产生的特殊效果,比方使用叠化使上下镜头之间有短暂的重叠、融合。 优点:可以使作品的段落层次十分清晰,表达节奏更加突出,节目形式富于变化。 缺点:首先,是人为痕迹过于显露,制作意识强烈,在纪实为根本语言形态的电视中,人们越来越强烈地要求摒弃那些影响影片真实性的制作方法,因此在新闻与纪录片中这种技巧转场正在“淡出〞; 其次,是过多地使用特技来分隔,容易造成作品构造的松散与节奏拖沓,使人感到作品过于亢长与零碎,缺乏整体感。 35.景别分几类,各有什么特点?〔P105〕 答:一、全景系列: 1.远景:表现广阔场面的画面。它是从远离被摄体的观察点上拍摄,包括极大的景物范围,主要是为了给观众一个范围较大的背景或一个事件场面的总体印象。 2.全景:〔1〕其是一种较冷静的景别,常带有一种旁观者清的客观与理性。 〔2〕全景在一些大型活动的转播中也有着突出的作用,由于全景具有较强的现实性感受,既展示了活动场面的庞大,又强调了特定的气氛;既区分出明显的段落,又强化了视觉的连贯。 〔3〕全景是最符合人的眼睛的日常观看习惯的,较之于其他景别,全景并不带来过度的视觉紧张。 〔4〕当全景及特写〔近景〕组接在一起时,形成两极镜头,造成一种强烈的视觉比照效果,能迅速地作用于视觉,并通过这种视觉震惊效果引起人的心理感受的震动。 〔5〕全景也是最容易失去视觉中心的景别,无节制地使用全景会使观众很无趣而造成视觉疲劳。 二、近景系列: 1.中景:半身取景,在画框里可以同时容纳两个以上的群体,用来表现人物之间的交谈是十分有效的,即给人物以形体动作与情绪交流的活动空间,又不及周围气氛,环境脱节,因此中景被认为是电视中使用最频繁的常规性镜头之一。 2.近景:被成为“肖像景别〞,表现是的成年人胸部以上局部或物体局部的画面。主体一般占据画面的1/2面积以上。相对于中景而言,近景表现动作的能力减弱了,但是画面的指向性进一步加强,要表现主体在画面中十分醒目。 3.特写:是表现成年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一重要的细节的画面,是视距最近的景别,常用来从细微处提醒对象的内部特征,外部特点与质感。 ①能把人物心灵深处的思想感情提醒出来,富有寓意性与抒情性,是人感到许多话语不能表达的微妙含义。②描绘事物最具有价值的细部,排除一切多余的形象,从而起到放大形象、突出细节,强化观众对所表现形象的认识的目的。③特写镜头的空间感较弱。 36.结合具体作品分析重复剪辑的作用?〔P224〕 37.镜头的三种运动形式、特点、名称?〔P111〕 答:一、固定镜头:机位不动,镜头光轴不变,镜头焦距不变。特点①固定镜头经常在一个叙事段落的开头作为定位镜头来使用;②还可以客观真实的再现对象运动的速度与节奏的变化;③固定镜头较之运动更为冷静,客观,平与;④固定镜头稳定的视角与静止的框架都能够强化静的内容。 二、 运动镜头:只要机位,光轴,聚焦有一样发生了变化。特点:框架构造是出于相对运动之中的,观众的视角不断的变化,它不仅是记录运动的主体,也能使静止的主体获得动感。 三、综合镜头:就是将固定镜头及运动镜头综合运用。可以获得多视角,多景别,多构图的效果。给人一种从来未有的新的视觉体验,一气呵成,十分流畅。 38.什么是高调画面? 答:以浅灰、白色以及亮度等级偏高的色彩为主的画面,称之为高调画面。高调画面在构成上必须有少量的暗色或亮度等级低的色彩,以便使亮调更为突出,亮调也要有层次,否那么画面像曝光过度的效果。 第 1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