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地震知识小百科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及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与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
地震的危害: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的震。其中绝大多数太小或太远,以至于人们感觉不到;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大约有十几二十次;能造成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大约有一两次。人们感觉不到的地震,必须用地震仪才能记录下来;不同类型的地震仪能记录不同强度、不同远近的地震。世界上运转着数以千计的各种地震仪器日夜监测着地震的动向。
当前的科技水平尚无法预测地震的到来,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地震也是无法预测的。所谓成功预测地震的例子,根本都是巧合。对于地震,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提高建筑抗震等级、做好防御,而不是预测地震。
地震前兆 ,大体有两类:
用仪器观测:人的感官不易觉察,须用仪器才能测量到的震前变化。例如,地面的变形,地球的磁场、重力场的变化,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变化,小地震的活动等。
生活中的异常现象:人的感官能觉察到的地震前兆。它们大多在临近地震发生时出现。如井水的升降、变浑,动物行为反常,地声、地光等。
地下水异常:
1、 水位、水量的反常变化。如天旱时节井水水位上升,泉水水量增加;雨水季节水位反而下降或泉水断流。有时还出现井水自流、自喷等现象。
2、 水质的变化。如井水、泉水等变色、变味〔如变苦、变甜〕、变浑,有异味等。
3、水温的变化。水温超过正常变化范围。
4、其他。如翻花冒泡、喷气发响、井壁变形等。
生物异常:
动物是观察地震前兆的“活仪器〞,它们往往在震前出现各种反常:
行为异常,向人们预示灾难的临近。已发现有上百种动物震前有一定反常表现,其中异常反响比拟普遍的有20多种,最常见的动物异常现象有:
1、惊慌反响:如大牲畜不进圈,狗狂吠,鸟或昆虫惊飞、非正常群迁等。
2、抑制型异常:如行为变得缓慢,或发愣发痴,不知所措;或不肯进食等。
3、生活习性变化:如冬眠的蛇出洞,老鼠白天活动不怕人,大批青蛙上岸活动等。
汶川大地震中出现的两位教师:
范跑跑——范美忠
地震发生时,范美忠当时正在四川都江堰光亚学校上语文课,课桌晃动了一下,但范教师根据对地震的一些经历,认为是轻微地震,因此叫学生不要慌。但话还没完,教学楼猛烈地震动起来。
他瞬间反响过来——大地震!然后猛然向楼梯冲过去。后来,范教师发现自己是第一个到达足球场的人,等了好一会才见学生陆续来到操场,随后他立刻参及组织了被疏散的学生,并没有离开学校。随后他及学生有一段对话:
范:“你们怎么不出来?〞
学生:“我们一开场没反响过来,只看你一溜烟就跑得没影了,等反响过来我们都吓得躲到桌子下面去了!等剧烈地震平息的时候我们才出来!教师,你怎么不把我们带出来才走啊?〞
就是这样一位教师。
谭千秋——一位普通的教师、一位严厉的教师,在地震中他护住了4名学生,而自己却永远地离开了这些称他为“魔鬼教师〞的学生们。
哪有教师不爱学生的,只是很多时候学生并不一定能够理解教师。作为教师,他的责任就是教育好学生。这种责任有可能来自于学校、来自于社会、或者来自于家长,但我觉得更多的时候,教师教育学生的责任,更多地来自于自己对学生的那种爱、那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情。这位谭教师很严厉,几乎每周都要宣布处分决定,这位谭教师很严肃,常常皱着眉头,同学见到他都会发怵。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对学生的爱,学生不理解他并不要紧,重要的是他挽救了一个个不懂事的孩子。
人们常说:“严是爱,松是害。〞当一个教师对你严格要求,对你严加管教的时候说明他没有放弃你,他还在乎你。而当一个教师对你不闻不问的时候,那才是最可悲的时候,因为他已经放弃你了。常常听教师们这样议论:“那些经常被教师批评的后进生,毕业后最有情,常常在节日里打 问候,常常回来看望教师。〞为什么呢,我想,这是因为当他们在教师严厉的管教下,常有逆反心理,反感教师对他们过多的约束,而当他们升学或者离开校园以后才猛然发现,教师爱他,所以才这么严格地要求他。四川绵阳东汽中学的学生,也是在地震后才猛然醒悟,谭教师用自己特殊的方式关爱着他们——一群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们,一群不能够理解他良苦用心的学生们。
谭教师走了,在这个突如其来的灾难到来的时候,他用自己的身躯尽自己的所能护住他最爱的学生。他是普通的一名教师,也是伟大的一名教师,他把生的时机留给了学生,自己却永远地走了。
地震时应该怎么办:
地震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因为情况紧急而冲昏头脑,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平安的抉择。
如果你在学校如遇到地震你该怎么办:
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平安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方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平安的地方。身体应采取的姿势,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抓住桌腿等结实的物体。 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如果是在室外就不要回到教室去, 到空旷的地方或者操场上集中,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 不要到阳台上去!
如果你在家里如遇到地震你该怎么办:
不能关闭门窗,因为地震波会对门窗造成震动,地震过后会打不开门窗,人员会出不去。
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平安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及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
1.内墙墙根、墙角;
2.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 不要到阳台上去!
强震过后如何自救:
1、地震发生后,应积极参及救助工作,可将耳朵靠墙,听听是否有幸存者声音。
2、使伤者先暴露头部,保持呼吸畅通,如有窒息,立即进展人工呼吸。
3、一旦被埋压,要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并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加固环境。
4、地震是一瞬间发生的,任何人应先保存自己,再展开救助。先救易,后救难;先救近,后救远。
地震后,往往还有屡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续恶化,为了免遭新的伤害,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
在这种极不利的环境下,首先要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与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扩大与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术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
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与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与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 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防止流血过多。
维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拟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方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与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与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