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答案.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9800884 上传时间:2025-04-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离线作业考核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 总分值: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教育法 教育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调整教育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标准的总与。 〔1〕教育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2〕教育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 〔3〕教育法是调整教育活动中各种法律性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规那么 。 2、行政法律责任 行政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违反行政法律标准而应当依法承当的行政法律后果。 〔1〕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是行政法律责任的主体,包括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 〔2〕行政法律责任产生的原因是行为人的行政违法行为与法律规定的一些特殊情况。 〔3〕可以对行政法律责任的机关众多。 〔4〕行政法律责任的追究需要依据行政程序。 3、幼儿为本 幼儿为本即幼儿本位之意,本可以解释为根底、主体、根本、本原、本质、出发点、目的等。幼儿为本一般是相对于设计本位或成人本位而言的,两者之间存在辩证关系。毫不考虑教育对象的极端的社会为本的教育,不仅不会到达教育的目的,甚至根本不能被称之为教育;同样,完全脱离所处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所谓遗世独立的幼儿为本的教育也是不存在的。今天我们倡导的幼儿为本,绝不是反对幼儿教育为社会的需要效劳,而是通过培养身心协调、全面开展的幼儿,在既表达幼儿教育的人本取向的同时,又表达幼儿教育自身的社会价值。 4、教育法律标准 每部具体的教育法都是由假设干行为规那么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每一个行为规那么就是一个教育法律标准。 也就是说,教育法律标准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关于教育方面的行为规那么。 5、正式解释 正式解释又称法定解释、有权解释或官方解释,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依照宪法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对法律所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释。正式解释又分为立法解释、行政解释与司法解释。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幼儿园保育与教育的主要目标。 答:〔1〕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与机能的协调开展,增强体质,促进心理安康,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与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2〕开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与运用语言交往的根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与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探究能力。〔3〕萌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老实、自信、友爱、勇敢、勤学、好问、保护公物、克制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与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4〕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美与表现美的情趣与能力。该条新增“促进幼儿心理安康〞的目标。 2、教育法的适用。 答:教育法的适用通常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教育法的适用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的权限与程序,将教育法运用于具体的人或组织的专门活动。从狭义上讲,教育法的适用是专指国家司法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与程序,运用教育法处理各种案件的专门活动。 3、概述?3-6岁儿童学习与开展指南?的核心理念。 答:〔1〕以儿童为本 关注幼儿学习与开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开展的个体差异。 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与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 〔2〕终身教育 ?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与终身开展奠定良好素质根底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开展为核心。 〔3〕家园共育 家园关系从配合到合作、构建家庭外部支持系统、“走进来〞与“走出去〞。 〔4〕游戏为主 学习活动、运动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 4、概述实施社会教育应遵循的原那么与方法。 答:〔1〕正面教育:这是一切教育最根本的原那么,其核心是在尊重的前提下对幼儿提要求,在肯定的前提下对幼儿的行为做出补充与修正,在维护幼儿的自主性与完整性的前提下渗透课程的要求,以积极的方式对幼儿提出要求,通过创设的条件、时机能够影响幼儿活动的方式,通过幼儿的活动方式间接地影响幼儿的社会性行为,行动与言语相互强化。 〔2〕生活教育即社会性的教育是在日常生活中,借助于日常生活,并且为了日常生活而进展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大量生活细节中,在不改变生活原有特质的前提下,将与某种生活内容或生活方式相应的社会性教育的目标结合进去。 5、简述法律责任的种类。 答:法律责任因为具有多种表现形式,所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法律责任分出多种种类。如以行为人有无过错为标准,可将法律分为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等。 其中最主要的分类依据是以引起法律责任时的行为性质及危害程度为标准,将法律责任分为: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与刑事法律责任。 民事法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因违反民事法律标准而应当承当的民事法律后果。它的主要目的是恢复被损害的权利与利益。民事法律责任包括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行政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违反行政法律标准而应当依法承当的行政法律后果。刑事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违反刑事法律标准,司法机关强制其承当的刑事法律后果。刑事法律责任是所有法律责任重性质最严重,影响最恶劣、制裁最严重的法律责任 。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出台的背景。 答:〔1〕国际背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观点,从根本上影响了我国的教育价值取向,使我们深化了对幼儿园教育的认识,从而更冷静地思考: 作为根底教育重要组成局部的幼儿教育其使命终究应当是什么?幼儿开展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什么样的幼儿教育才是真正高质量的幼儿教育? 基于终身教育思想指引出台的?纲要?,明确答复了上述问题。 〔2〕国内背景:进一步贯彻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18〕与全国根底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根底教育改革与开展的决定?,推进进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 ?纲要?遵循我国宪法与教育根本法的精神,根据党的教育方针与?幼儿园工作规程?而制定,是对全国幼儿园教育进展宏观管理与指导的单行法规文件,是指导广阔幼儿教师将?规程?的教育思想与观念转化为教育行为的指导性文件。 ?纲要?的公布,标志着幼儿教育的课程改革已经与整个根底教育课程改革同步启动,对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2、试述我国教育法对法律责任的规定。 答:〔1〕以行政机关为主体的法律责任 行政机关侵权行为大致可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行政机关越权或滥用职权侵犯相对人合法权益的违法;另一类是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触犯法律的违法。这两类违法承当法律责任的主体、方式不同。前者责任主体是行政机关,后者责任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两类违法并非截然分开,有时在追究行政机关法律责任后,仍要追究行政机关有关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不按照预算核拨教育经费与挪用、克扣教育经费行为的法律责任;对明知校舍或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法律责任规定;对违法向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收取费用行为的法律责任规定;拖欠教师工资的法律责任;在考试管理与招生工作中徇私舞弊的法律责任 〔2〕以学校为主体的法律责任 对违反国家规定招收学员行为的法律责任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招收学员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退回招收人员,退还所收的人员,退还所收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与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对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向受教育者违法收费行为的法律责任,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受教育者收取费用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与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3〕以教师为主体的法律责任 ?教师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分;造成损害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对教师成心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品行不良,侮辱学生的行为,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