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食用菌菌种的生产及养殖技术.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9796534 上传时间:2025-04-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用菌菌种的生产及养殖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食用菌菌种的生产及养殖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食用菌菌种的生产及养殖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食用菌菌种的生产及养殖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食用菌菌种的生产及养殖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食用菌菌种的生产及养殖技术系 名 称 园 林 园 艺 系 专业名称 园 林 技 术 班 级 园 林10-1 班 学生姓名 初文藩 指导教师 林 蓉 目 录摘 要.2关键词.21食用菌菌种的培养技术.21.1母种的获得.21.1.1种菇(耳)选择.21.1.2母种培养基的制作.31.1.3.组织分离.51.1.4母种的扩大繁殖保藏.52.原种生产.52.1.原种配方.52.2.接种.52.3.养菌.63.栽培种生产.63.1.栽培种配方.63.2.制作方法.63.3.接种和培养.64 养殖技术.64.1菇房的搭建.64.2栽培时间安排.64.3菌株选择.64.4培养料配方.74.5培养料制备.7

2、4.5培养料制备.74.6菇房消毒、铺料、播种 进料.74.7出菇管理.74.8采收.75多吃食用菌有好处 .7参考文献.8.8食用菌的食用菌菌种的生产及养殖技术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 园林园艺系 园林10-1班 初文藩摘 要:本文介绍了食用菌菌种的组织培养技术,通过食用菌菌种生产的了解来阐述如何培养食用菌成活率更高,以及养殖技术和食用菌对人体的好处 。关键词:食用菌 菌种生产 养殖技术食用菌是一类有大型可食子实体的高等真菌(蕈菌),被人们称为菇、蘑、菌、蕈、芝、苓、耳、茸等。 食用菌具有独特的保健价值,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其含量是一般蔬菜和水果的几倍到几十倍。 如鲜蘑菇含蛋白质为1

3、5%-3.5%,是大白菜的3倍,萝卜的6倍,苹果的17倍。1公斤干蘑菇所含蛋白质相当于 2公斤瘦肉,3公斤鸡蛋或12公斤牛奶的蛋白质含量。食用菌中赖氨酸含量丰富,含有组成蛋白质的18种氨基酸,和人体所必需的8种微量元素。谷物食品中含量少的赖氨酸,食用菌中含量也相当丰富。食用菌脂肪含量很低,约占干品重量的0.2%-3.6%,而其中74-83%是人体健康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食用菌还含有维生素,食用菌富含的VB1、V12, 都高于肉类,草菇Vc含量为辣椒的1.22.8倍,是柚、橙的25倍,香菇的17倍。 香菇Vd原含量高达128国际单位,是紫菜的8倍,甘薯的7倍,大豆的21倍。VD原经紫外线照射可

4、转化为VD,促进对促进对钙的吸收。菌种是食用菌生产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菌种质量的好坏关系到生产的成功和失败,优良的菌种是栽培成功的基本条件,劣质菌种会使食用菌生产轻者减产重者绝收,而菌种生产技术又直接影响和决定着菌种质量,近年来,我省食用菌生产发展迅猛,但菌种生产管理相对滞后,生产技术缺乏统一标准,生产技术本身没有被生产者正确掌握,因此,菌种质量优劣不定,成本举高不下,对食用菌规模化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笔者在多年的食用菌教学、科研和生产中,总结出的这套食用菌菌种生产实用技术,具有操作容易、设备简单、高效实用、成功率高、污染率低等特点,解决了大批量生产菌种数量难满足、质量无保证的难题。1.食用菌菌

5、种的培养技术1.1母种的获得母种可选用孢子分离法、组织分离法和基质分离法三种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方法得到,但由于孢子分离法的分离对象是有性孢子,因此变异机率高,这一方面为我们选育优良菌株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也为菌种生产带来一定的风险。所以,菌种科研单位常用此法选育、复壮菌种,而菌种生产单位则不宜采用它获取母种。用基质分离法获得的菌种生活力很弱,不经出菇试验不能当作母种使用。组织分离法得到的菌种不易发生变异,能保持原菌种的优良特性是菌种生产单位获得母种的主要方法。1.1.1种菇(耳)选择种菇就是可作分离材料的子实体,被选用的条件是:朵形完整、商品性状优良、生物学性状典型、无病虫、无破损、菌盖尚未展开

6、孢子还未弹射,成熟度在60-70%之间的幼菇或幼耳。1.1.2母种培养基的制作配方: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蛋白胨5g,酵母膏3g,100万单位的青霉素100mg,80万单位的链霉素100mg,水1000ml。作法:将马铃薯洗净、取皮、挖眼、切成约2cm见方的小方块,投入1000ml水中煮30min,煮时防糊、防溢,过滤取汁;加入琼脂继续加热使其溶化,然后加水补充至1000ml;再加入葡萄糖、蛋白胨、酵母膏、青霉素和链霉素搅拌溶化至均匀;趁热分装试管和三角瓶并加棉塞包扎;放入高压蒸汽灭菌器中,当温度达到121时灭菌lh;把试管倾成斜面,把三角瓶中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使其凝固成

7、固体平板培养基;待用。1.1.3.组织分离组织分离法适合于平菇、金针菇、白灵菇、杏孢菇、鸡腿菇、双孢菇等菇类和黑木耳、银耳等耳类食用菌,其操作方法和过程依次为:把选好的种菇(耳)用清水冲洗;用无菌纱布或滤纸吸干表面余水;在无菌室内用无菌水冲洗3-5次再用无菌纱布或滤纸吸干表面余水;用70%的乙醇擦洗菇(耳)表面;用无菌的手术刀把菇体从菌盖和菌柄交接处切开;用无菌的小尖头镊子从菇体切口处撕取小米粒大小的菌肉一块放置在固体平板培养基上,每个平板上放置3-5块菌肉;把平板倒置于20-25的恒温培养箱中连续培养3-5d;在无菌室内按无菌操作要求;用接种针从生长正常,没有污染的菌落上挑取黄豆粒大小的一块

8、菌丝放置在试管斜面培养基上;把试管放在20-25的恒温培养箱中连续培养810d菌丝长满斜面即得到母种。1.1.4.母种的扩大繁殖和保藏在用于扩大繁殖母种的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和链霉素是防止格兰氏染色阴性菌和阳性菌感染的有效措施;加入一定量的蛋白胨和酵母膏可保证母种健壮生长;但转管次数不能超过三次,这是保证母种质量,防止菌种退化的关键。母种转管必须在无菌室中实施无菌操作,转管前首先要对无菌室消毒,消毒的方法和程序是:清扫室内、用清水在空气中喷雾、擦洗桌面地面等;1新吉尔灭擦洗桌面、椅面及墙面等;点燃克霉净(用量4-6g/m3)熏蒸,同时打开紫外线灯照射1h即可达到消毒目的。消毒结束就开始母种转管

9、一般一支母种一次可扩大成25支母种,转管两次就可得到600多支,转管后贴好标签,置于20-25的恒温培养箱中连续培养8-10d菌丝即可长满整个斜面,培养过程中勤观察及时淘汰有污染的试管,把培养好的试管母种及时用于原种生产或放在4的冰箱中保藏。2.原种生产2.1.原种配方配方1:高梁80%,木屑13.8%,麦麸1.6%,玉米面1.6%,豆饼粉2%,石膏粉0.5%,石灰0.3%,克菌剂0.1%,增氧剂0.1%,含水量60%。本配方适合鸡腿菇、平菇、白灵菇、杏孢菇等草腐菌类原种的生产。具有发菌快、吃料快、菌丝健壮、污染小、成品率高等特点制作方法:先把高梁放在温度为70-80,ph值12-13的石灰

10、水中,浸泡2-3d,泡至种皮发软,种胚由白为青,由硬变软,子粒完全膨胀后捞起,沥去余水,待用。把木屑、麦麸等辅料按比例称取,干拌均匀,然后按料:水=1:1.3-1.4的比例加水拌匀,堆闷约24h;之后,取20%辅料和高梁混合,并掺拌均匀,开始装瓶,先在瓶底装1cm厚的辅料,辅料上面装高梁,瓶口处再装1cm厚的辅料,整平、压实料面,在料面中央打一直径2cm,深至瓶底的孔,擦净瓶口,用两层报纸一层塑料包扎封口,装筐灭菌,若用常压蒸汽灭菌,则温度达到100,维持10h;若用高压蒸汽灭菌,则温度达到121,维持1h即可达到灭菌目的。灭菌结束,温度降到30时接菌。配方2:棉籽壳75%,木屑10%,麦麸1

11、0%,红糖1%,豆饼粉2%,石灰1%,石膏粉1%,含水量60-65%。本配方适合黑木耳等木腐性食用菌原种的生产。制作方法根据所需原料的总量,按配方的比例,准确称取每一种原料,然后掺拌均匀,并加水使料内含水量达到60-65%,拌料时先将石灰、石膏和黄豆粉掺在一起,干拌3-4次,使其混匀,然后把这三者的混合物和麸皮掺在一起,干拌到均匀混合为止,最后再和主料混合干拌到均匀,如果原料混合不均匀就会造成料内营养不均匀、ph值不均匀,导致菌丝生长不均匀。当主料和辅料干拌均匀后,再向料内加入定量的水湿拌,加水时首先要根据干料总量计算出加水量(计算方法是料:水=1:1.4-1.5,也就是说在1kg干料中应加水

12、1.4-1.5kg水),然后分次加入、拌匀,不要一次将所有的水加入,因为主料干湿程度不一样,主料湿一点加入的水就会少于加水总量,如果一次将水加入就会使含水量偏高,摊开晾晒,拖延工作进程。加水后要湿拌3-4次,让水分在培养料中均匀分布,然后测定含水量,方法是用手握料指缝间有水滴溢出,但悬而不掉为宜。此时含水量恰好是60-65%,含水量调好后装袋。由于菌丝生长所需要的全部水分都是由培养料提供的,如果料内含水不足就会使菌丝定植困难,生长稀疏无力,如果含水量过大,料内水多气少,木耳菌丝因得不到充足的氧气停止生长,相反细菌会大量滋生导致培养料腐败。在测定含水量的同时,还要测定料的酸碱度,方法是取ph值试

13、纸中一条埋在培养料中,用手捏一下料,取出试纸条在比色板上比色,适宜的ph值是7.5-8.5,一般情况下若能按配方比例正确添加石灰,不存在ph值太大或太小的问题。一旦出现ph值过小应喷洒石灰水,过大则应添加培养料。培养料配好后要及时装袋,灭菌,搁置过久料内微生物大量繁殖,导致培养料变酸,影响菌丝生长。袋可用手工装也可用装袋机装。若手工装袋则一边装料一边用手压料,压料时一手提袋沿,一手用四指向下紧贴袋壁向下压料,边装边压,分4-5次装满全袋,切不可一次装满再从上面下压,如果这样下部很难装实,造成上紧下松,不利于菌丝生长。每袋装料0.9-1.1kg,袋料高度17-18cm,料不可装的太瓷,料太瓷通气

14、性不好,菌丝生长缓慢,料也不可装的太满,料太满料面和无棉封盖之间的空间太小,袋内氧气少,不利于菌丝生长,袋装好后,按平料面,用木棍(直径2.5cm)在料中间打一孔到袋底,打孔时木棍向右旋转打入,拔出时左手按住料面右手向右旋转木棍拔出,以防抖松料面。孔打好后套上颈圈,将高出颈圈部位的袋口翻卷,盖上无棉封盖,放入灭菌筐中灭菌,灭菌采用常压蒸汽灭菌,用旧汽油桶修建蒸汽发生器,把装袋的筐摞在一起,筐上罩二层塑料棚膜,下面用绳系牢,春天灭菌为保温应加盖棉毯等物,通入蒸汽,当料内温度达到100时,维持10小时,停火后焖锅1小时即可达到灭菌目的。2.2.接种接种就是在无菌条件下把合格的母种接入灭菌后的料袋或

15、瓶中的过程,接种的基本要求是:一要抢温接种,就是说在培养料的温度降到30时接种,料温低菌种不易萌发,定植,菌丝失水干缩,造成接种失败,料温高会烫死菌种,二是.要在无菌条件下接种,为了创建一个适宜接种的无菌环境,应修建46m2接种室,接种室应密闭,墙壁、顶棚、地面要平整光滑,易于消毒,没有房间的农户可用棚膜搭建,只要能密闭即可。接种前要对接种室认真消毒,消毒的程序是:首先湿扫室内,清水擦洗桌面,再用0.1%的新吉尔灭擦洗室内的每一表面,然后用5%来苏儿喷雾,用气雾消毒剂熏蒸,在熏蒸的同时打开紫外线灯照射30min。消毒前要把接种工具、料袋、菌种等物品全部移入接种室消毒结束后接种,接种要在接种机前

16、或红外线灯下进行。用接种机接种速度快、成功率高、污染小。接种方法是:把接种机打开工作4分钟,用酒精棉球擦手、擦接种钩和瓶口。然后用酒精灯灼烤瓶口,取掉试管棉塞,用接种钩钩取蚕豆大小一块菌种,投入接种穴内,之后加盖。如果用红外线灯接种,瓶口、袋口都要在灯正下方15cm处,离灯太近会将菌种烤死,离灯太远超出无菌区造成感染。其他操作同接种机接种。2.3.养菌食用菌是好气性真菌,菌丝的生长需要新鲜的空气,但不需要光,也就是说要在黑暗中生长。最适生长温度22-25,在此温度下生长最快,它在较低温度下生长速度虽慢,但菌丝健壮有力、洁白。因此养菌就是在通风良好、接近黑暗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让菌丝健壮生长的过

17、程,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春季养菌必须在室内进行,房间保温性好,易通风换气,窗户上挂暗色窗帘遮光,室内摆床架,架宽0.8-1m,层距0.4-0.45m,高、长视房间而定,养菌前点燃硫磺使二氧化硫和水汽结合形成的亚硫酸起杀菌作用,养菌前7-10天,室温保持在25-28。空气相对湿度45-60%为宜,当菌丝吃料4-5cm时,应把温度降低到25以下,让菌丝健壮生长,如果持续高温高湿既可引起污染还会使菌丝生长稀疏无力,吐黄水,在养菌后期要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防止菌丝在高温缺氧条件下生长。养菌期间若出现杂菌,应及时淘汰。3.栽培种生产3.1.栽培种配方配方1:棉籽壳30%,玉米芯40%,木屑10%

18、麦麸10%,豆饼粉2%,石灰1%,石膏1%,含水量65%。配方2:棉籽壳93%,玉米面5%,石灰1%,石膏1%,含水量65%。3.2.制作方法由于栽培种数量大,所以原料的处理处理方法和原种制作有不同之处,干拌辅料时选一干净的地方把各种辅料分层铺撒,然后搅拌均匀直到看不见任何一种单一原料的颜色为止;之后把辅料均匀的撒在主料上面,注意不要撒花或撒成堆。搅拌均匀。干拌均匀后再把用水总量的2/3均匀的洒在料面上,立即搅拌一次,不要拖延时间,防止水分流失、辅料结块,先用铁锨把主辅料搅和一下,再往拌料机内添料搅拌使主辅料均匀。把经过搅拌后的原料再次铺开铺匀,将剩余的1/3水量喷洒在料面上,立即搅拌到均匀

19、从外观上看料的颜色均匀一致,看不见任一种主料或辅料颜色也不见结块;从料堆的任何一个地方取样测试干湿程度基本一致,无干料块,无干颗粒,同样,从料堆的任何一个地方检测PH值基本一致,看不见石灰颗粒。原料拌好后立即建堆发酵。把原料建成底宽120cm,高60-80cm,上宽60-100cm的长垄型堆,堆上打孔,孔间距20cm,孔深至料底,打孔棒须光滑,抽出时注意不要让料把孔眼堵住,堆建好后用草帘、彩条布等物覆盖料堆保持料堆温度,建堆后24-72小时,料温达到60后维持12小时左右开始翻堆。翻堆的方法是将料堆上下里外的料搅拌均匀翻向一边,重新建堆。当料内温度再次升到60后,再次翻堆,翻堆时应根据料内水

20、分多少适当补水,但不能过量,否则,料内水多气少,发酵不良;料温升到60后维持12小时必须翻堆,以后24小时翻堆一次;翻堆后的新堆高低宽窄一致;周围余料收拾干净,不能把干料混进料堆,发酵结束降温并散发废气后装袋灭菌,灭菌方法同原种制作。3.3.接种和培养接种栽培种可在简易接菌室内进行,首先对接种室进行消毒,方法同原种制作。接种工具是在一直径25cm的铁皮水桶底部放置一只1千瓦的电炉,在桶口罩铁纱网,在桶口上方10-15cm处接种,接种时打开电炉,电炉产生的热量就会在桶口上方形成无菌区,由于无菌区面积大且十分稳定,所以工效很高、污染很低,效果非常理想,接种的其他环节和原种制作相同,培养方法同原种。

21、栽培种培养好后要及时使用或低温保存。4 养殖技术4.1菇房的搭建菇房、床架结构 菇房东西长19.6m,南北宽9m,前后墙高2.5m,山墙高3.5m。墙用石灰泥垒砖。外面水泥抹缝;里面先用石灰泥抹一遍,再用石灰泥刷一遍。前后墙对着走道上下分别留4个25cm20cm的通风窗,第1个通风窗距地面20cm。前墙两头留门,宽1.0m,高1.8m,地面铺砖,水泥灌缝。房顶用竹杆薄膜搭建。床架长7.8m,宽1.5m,高2.3m,共5层。第1层距地面10cm,以上各层层间距55cm。靠前墙1个东西走道宽0.7m;10个南北走道,每个宽0.65m,栽培面积共500平方米。 4.2 栽培时间安排 双孢菇栽培一般在

22、春秋两季。我市麦草栽培预湿时间为8月515日;播种期9月515日;而棉子壳预湿时间为9月1015日;播种期为9月1520日。 4.3 菌株选择 选择高产、抗杂能力强、适应性广的As2796菌株。 4.4 培养料配方 (按实际栽培面积100平方米计算)麦草 3000kg,鲜鸡粪3.5立方米(或干鸡粪900kg),尿素35kg,过磷酸钙35kg,石膏粉100kg,石灰粉50kg,碳酸钙50kg;棉子壳1500kg,双孢菇专用肥100kg,石膏粉30kg,石灰粉1520kg。 4.5培养料制备 麦草料制备发酵:按照时间安排,预湿麦草。预湿越透、越匀越好,做到宁湿勿干。具体方法有两种:一是在事先挖好的

23、坑中用0.5%石灰水浸泡,吸足水分后捞出和预堆的鸡粪按比例拌匀建堆;二是在硬质地面上平铺麦草4060cm后,喷水让其充分吸收;第2日堆成高1m的堆,在其周围喷5%石灰水;第3日继续喷水,最终使麦草湿透而匀,含水量达60%左右(抽出几根麦草,用手绞拧,能见水渗出)。但应注意不要在预湿中直接撒石灰粉。同样和预堆鸡粪按比例充分拌匀。建堆前1日,在堆底撒一层石灰粉或洒一遍10%的浓石灰水,第2日建堆时把尿素均匀加入拌好的麦草内,同时把局部没有湿透的麦草放在事先挖好的水坑内浸泡后放在堆顶,南北堆向,宽1.61.8m,高2m左右,长度不限,四周垂直,堆顶呈龟背形,覆盖草苫。第2日开始测温,每23h测1次,

24、待温度升到65时,保持34d,第1次翻堆,翻堆前堆底留好通风道或垫好木棍,结合翻堆,调节好水分,使含水量达75%左右(用手紧握培养料,滴出10滴水左右),同时,把石膏粉也均匀加入;翻堆时料偏酸,可用2%5%的石灰水调节pH8.0,堆高、宽不变,长度缩短。翻完堆后把堆周围的杂物清扫干净。第2日开始测温,待温度再升至65,保持34d。进行第2次翻堆。翻堆前,先把堆周围的培养料用喷雾器喷湿,也可先把堆外表的干料集中到一块喷水使其湿透,翻堆时放进堆的中上部,含水量调到72%左右,pH值7.8。翻堆后仍然按照65保持2.53.0d后第3次翻堆。翻堆前同样留好通风道或垫好木棍,通气发酵,保持2.53.0d

25、一般调水适当,堆温正常,前发酵翻3次堆即可,若调水不当,或料温偏低,还要进行第4次翻堆。每次翻堆后,料堆表面要喷洒0.5%的敌敌畏和80%的溴氰菊酯1000倍液。二次发酵(后发酵):麦草料二次发酵又分菇房外二次发酵和菇房内二次发酵两种。对菇房外二次发酵场地首先进行一次彻底清理。然后喷洒80%的溴氰菊酯1000倍液;并撒一薄层生石灰粉(以不露地表为准)。用砖垒好通风道(砖和砖间隔58cm)、拔气筒(最好用砖垒成砖笼,四面通风)后,按南北方向堆料,堆高1.5m,宽1.2m,长20m左右,顶部呈龟背形,四面垂直。料堆建好后,堵住拔气筒,第2日上午900前用塑料薄膜罩住堆料,薄膜和培养料间距2030

26、cm,为便于操作,间距可大些。待间距内气温升到45左右时,用适量高锰酸钾加甲醛熏蒸。熏蒸后温度升到57时,密闭810h。培养料经严格消毒后,有计划地控制拔气筒和通风道,使培养料在5055内发酵57d,然后拔开所有通风道和拔气筒,待培养料温度迅速降至28以下时,进房铺料、播种。对菇房内二次发酵,可将前发酵好的培养料均匀铺在床架上,密封菇房门窗后,向菇房内通入热蒸汽,温度达到60左右,保持810h,然后缓慢降温到4555,保持45d,快速降温至28进房铺料、播种。 棉子壳料制备 选择水泥地做发酵场地,若不是水泥地,应铺一层塑料膜。首先将发酵场地打扫干净,然后喷洒一遍80%的溴氰菊酯1000倍液,再

27、撒一层生石灰粉。按时间安排,将棉子壳及其辅料混合均匀,使料水比达11.71.8。建堆前,用砖垒好“非”字形通风道,以通风道为中心建堆。堆高1.2m,宽1.21.5m,长度酌情而定,顶部呈龟背形,边缘坡度越小越好。然后,表面喷一遍0.5%的敌敌畏,覆盖草苫。待温度升到60时,保持1824h,进行第1次翻堆、整平;待温度再升到60时,同样保持1824h,进行第2次翻堆,如此翻3次。每次翻堆后,料堆表面喷洒0.5%的敌敌畏加80%的溴氰菊酯,第4次翻堆时,每隔1m,在通风道上垒拔气筒。料堆整理好后,用塑料薄膜罩住,薄膜离料面2030cm,待间距内温度升到45左右时,按5000kg料用高锰酸钾0.5k

28、g甲醛1kg熏蒸、发酵。其间,控温在4555,用拔气筒开和闭,调节温度高低。45d后,拔开所有通风道和拔气筒,待料温降到28以下时,铺料、播种。 4.6菇房消毒、铺料、播种 进料菇房消毒、铺料、播种 进料前1日,菇房再进行消毒灭菌1次。按1立方米空间用甲醛10mL,高锰酸钾5g进行熏蒸。第2日将温度降至28以下的培养料平铺在菇床上,厚20cm左右。播种前,若培养料偏干可进行调水,使培养料含水量达65%68%。将选好的菌种掰成颗粒状,接触菌种的一切工具及手用1%高锰酸钾水消毒。先将50%菌种均匀混播在料的上半部,再将50%菌种撒播在料表面;棉子壳培养料则把30%的菌种均匀混播在料的上半部,再把7

29、0%的优质菌种撒播在料表面。一般用菌种1.5瓶/平方米(750mL/瓶)。播好后整平、轻轻压实、盖膜。 发菌管理 盖膜后35d内关闭门窗,控温在2526,相对湿度控制在75%左右。料温超过28,夜间通风降温;料温低于20时,用蒸汽加温。7d左右菌丝基本封面时,揭去薄膜,经常通风换气。当菌丝吃料已达1/2深度时,撬动料层1次。发菌期间,预防各种杂菌、虫害发生。可于盖膜后当天在菇房墙壁、走道及膜上喷0.5%的敌敌畏,第2日喷1000倍的溴氰菊酯,以后57d喷1次。一般20d左右,当菌丝生长到培养料的2/3,撒在表面的大部分菌种已吐黄水,菌丝变粗发白,手一拍料面有整体振动感时,表明菌已发好,可进行覆

30、土。 覆土 因地制宜,我市采用的双孢菇覆土材料有壤土和仿制草炭土。仿制草炭土配方:壤土4立方米(100平方米培养料用量),钙镁磷肥或过磷酸钙15kg,石膏17.5kg,干发酵麦秸粗糠(在培养料发酵时,多制些,晒干用粉碎机粉碎后制成)75kg,石灰15kg;壤土4立方米,钙镁磷肥或过磷酸钙17.5kg,石膏17.5kg,麦糠50kg,石灰15kg,麦糠取干净无霉变,放入pH10的石灰水中浸泡1d,捞出晒干。而壤土在覆土前 15d取耕作层30cm以下土壤,打碎,晒于粉碎后过9目筛。覆土前3日,按配方把各种覆土材料堆放在水泥地上,充分拌匀,用5%敌敌畏边喷洒边堆放,建成高宽各0.8m的长堆,用塑料薄

31、膜覆盖24h后,用5%的石灰水预湿,调节pH7.58.0。含水量达手握成团,落地即散。预湿后堆成长拱形,第2日使用。覆土时,颗粒大的覆下面,小的覆上面,壤土覆土厚3.33.5cm,仿制草炭土覆土厚3.04.0cm,覆土厚度要均匀一致。 4.7出菇管理 覆土后当天喷500倍的敌敌畏,第2d喷1000倍的溴氰菊酯,3d后根据菌丝生长情况调水。菌丝爬土快,生长旺盛,喷水量要多,反之则少。覆土材料为壤土,喷水要少而勤,严防覆土层板结,喷水总量要少些;覆土材料为仿制草炭土,喷水次数减少,而喷水总量多。一般调水开始23d内,床面每日喷水2次,每次喷水量0.50.8kg/平方米,以后逐渐增加喷水量,用34d

32、把覆土层含水量调足,但不得让水渗入料中。每次喷水后通风,收掉土层表面水分。当手捏土粒,扁而不散,并稍有裂口,不粘手,土粒内无干心时水即调好。调水结束后,关闭门窗,吊菌23d,控温在2225,相对湿度控制在80%85%。当气温高于30,湿度小于60%时,培养料要多喷水,反之少喷水。待菌丝爬土3/4时,开始松土。松土前1日,喷一遍1000倍的溴氰菊酯。松土时,使土层厚薄均匀一致,适当把土中多而好的地方和菌丝小而差的掺和一下,同时加强通风,抑制菌丝生长,促使绒毛状菌丝扭结为线状菌丝,进而形成原基。此时出菇场内控温在1418,相对湿度保持在90%左右。此后,喷水掌握菇多多喷,菇少少喷;前期多喷,后期少

33、喷。前期土层1潮菇喷2次重水。当每潮菇长到黄豆大小时,喷1次出菇重水,每潮菇清床前,再喷1次重水。喷水量为1.31.8kg/平方米。后期喷水量要相对减少,采取轻而勤喷的方法。双孢菇出土后直到采收,控湿在90%95%。当每潮菇采收高峰过后,可降湿到85%90%,地面不再喷,加大菇房通风。一般前期应加强通风换气。当菇房内超过18时,菇房通风应在夜间和雨天进行。无风天气,南北窗全部打开;有风时只开背风窗。后期应逐渐减少菇房通风。当气温降至14以下时,白天通风。若出现长柄小盖菇、稀菇、红菇、锈斑菇需及时通风;出现小菇、薄菇、开伞、空根白心,单菇轻时,应控风。 4.8 采收鲜销上市时,在菌幕不破裂、不开

34、伞的情况下,大小均可采收;制罐及盐水菇,则在菌盖直径1.54.0cm,菇形圆正,色泽洁白,无空根白心,无虫蛀、破损时采收。采收前,床面不喷水。子实体生长快时,要求1d采收23次。采收方法有两种:旋转法和拔菇法。菇密时,采用旋菇法,即把菇轻轻旋转采下;菇稀时,采用拔菇法,即将菇直接拔起;当许多菇丛生成球菇时,用小刀小心切下达标子实体,采大留小。采菇时,小心轻放,以免损伤菇体。5多吃食用菌有好处 随着食用菌的开发和利用,食用菌和人体健康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科学研究发现,儿童常吃食用菌类食物对健康极为有益。众所周知,儿童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充足的营养素。而食用菌,如蘑菇、木耳、金针菇、草菇等均含

35、有营养价值较高的物质。 据测定,食用菌干品的蛋白质含量接近于肉类和蛋类,鲜品也明显高于蔬菜及瓜果。其蛋白质属优质蛋白质,含有多种氨基酸,包括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这些蛋白质生理活性高,吸收率可高达80以上,很适宜于儿童的吸收和利用。 食用菌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l2及铁、镁、钙、磷等多种矿物元素,这些物质都是儿童生长发育所必不可少的,对维持儿童发育和预防疾病也有特殊作用。 如维生素A可保护视力;维生素D是促成钙质形成骨骼的必要物质,能防止佝偻病的发生;维生素C可以防止儿童患坏血病,每百克草菇含维生素c高达210毫克。 据报道以金针菇为主要原料加工制成

36、的益智饮料,具有提高儿童智商的功效,这是因为食用菌中的双链DNA和B族维生素有加强儿童神经系统功能和提高记忆力的缘故。还因为食用菌中含有丰富的铁、磷和B族维生素,所以儿童常食食用菌对于其智力发育十分有益。 经过筛选的木耳其含铁量每百克高达1846毫克,这对于辅助治疗和预防儿童常见的缺铁性贫血尤为有效。食用菌中所含的丰富的矿物质还可中和肉类食品的酸性,提高血液的pH值,使人保持精力充沛。 食用菌中的干扰素诱导剂是一种低分子糖蛋白,能嵌入肝炎、带状疱疹、流感等病毒颗粒,抑制其增殖。腺嘌呤则有抵抗感冒和结核的作用。 此外,食用菌中含有的30多种酶具有特殊的开胃香味,并能参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有助于提高儿童的食欲和保持良好的体形。 不仅如此,食用菌中还含有多种有益儿童健康的特殊物质。如菌多糖、干扰素诱导剂、腺嘌呤、核苷酸等,对于儿童保健均具有一定的功效。 参考文献:1岳春娇,蒋新华.现代园艺 .江西 :现代园艺出版社2 韩省华 . 食用菌栽培和利用 .中国林业出版社3李育岳 .食用菌栽培手册 .金盾出版社4吴秀华 . 食用菌菌种规范化生产技术问答 .金盾出版社5张金霞,谢宝贵 .食用菌菌种生产规范技术 中国林业出版社18 / 18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