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年级音乐教案(西师大版)第一单元:唱吧跳吧一、教学思路(一)设计思路音乐能给儿童带来欢乐、带来友谊。儿童生活离不开音乐,本单元意在通过儿童喜闻乐见的歌舞形式,寓音乐知识学习于快乐的音乐游戏活动中,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中,自然、轻松地认识7个音的唱名,感受音的高低、强弱, 感受不同的节拍、节奏及音乐的不同风格和情绪。让学生在主动参及活动中,体验、感受、掌握基本的发声方法和正确的歌唱姿势,能做到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 本单元由3个二级标题构成:1“快乐Do Re Mi”;2“歌声多美妙”;3“大家跳起来”。这3个二级标题层层递进。首先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游戏中认识7个音的唱名及相对应的简
2、谱标记。然后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要唱好歌曲,不仅要掌握正确的、基本的发声方法和演唱姿势,而且要有力度变化和强弱对比。最后是即兴创编,通过做各种动作,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情绪及不同的音乐风格间的对比。让学生在听听、唱唱、跳跳、玩玩中,自然、轻松地掌握音乐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二)内容结构唱吧跳吧歌声多美妙节奏朗诵我们学唱歌音乐游戏吹气球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音乐游戏山谷回声快乐DoReMi歌曲七个好朋友音乐游戏搭积木小音符真有趣欣赏Do Re Mi(领唱、齐唱)大家跳起来欣赏跳圆舞曲的小猫(管弦乐曲)欣赏小狗圆舞曲(钢琴曲)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音乐活动随着音乐跳起来(三)教学目标
3、1通过本单元学习,引导学生认识7个音的唱名,感受音的高低,并能用唱名模唱简单的曲调。 2通过音乐游戏及歌曲演唱,初步感受音的强弱,初步掌握基本的发声方法和正确的演唱姿势,能做到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3通过欣赏和歌曲演唱,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不同节拍、节奏、风格的音乐作品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并能用动作表现出来。二、教材分析、介绍(一)歌曲七个好朋友这是一首帮助学生认识唱名的音阶歌曲。此曲为大调式、一段体。该曲形象的比喻、简洁的音阶排列,能让学生较快地认识7个音的唱名,并能感受、掌握7个音的高低顺序,为今后进一步学习音乐打下基础。(二)欣赏Do Re Mi(领唱、齐唱)歌曲Do Re Mi是美国音乐
4、故事片音乐之声中的一首插曲,为24拍、大调式、二段体。歌曲轻快、活泼、生动有趣,旋律既简洁明快又富于变化,唱起来琅琅上口,富有儿童情趣,尤其是把自然音阶的7个唱名及英语中和这些唱名发音接近的词巧妙地编在一起,更显得妙趣横生。附谱:DoReMi(领唱、齐唱)1=C 24稍快美国奥斯卡哈默斯坦词美国理查德罗杰斯曲章珍芳译配(三)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这是一首24拍、大调式的儿童歌曲,一共4句。在第一、二、四乐句中都出现了四度及五度音程()的连续大跳,并及歌词“真稀奇”、“有回音”、“真好听”的内容紧密结合,非常风趣。两处采用重复短句和强弱对比的手法,形象地模仿出回音的效果,全曲生动有趣,能激发儿童的想
5、像。(四)欣赏跳圆舞曲的小猫(管弦乐曲)跳圆舞曲的小猫是一首专为孩子们写的管弦乐曲。由美国作曲家安德森作曲。曲调诙谐幽默,描绘了一只可爱的小猫在音乐声中跳起了优美的圆舞曲。乐曲具有写实及拟人化的特点。该曲为三部曲式(A+B+A1)。4小节的引子,好似一只充满自信的小猫一步步走进了舞池,准备翩翩起舞。A段主题旋律优美抒情,用弦乐器主奏。其中小提琴滑奏技巧的运用,形象地模拟了小猫的叫声,增添了乐曲的诙谐情趣,突出了主题内容。旋律进行中快慢交替,充分表现了小猫那顽皮好动的特点。B段旋律欢快活泼、一气呵成,用木管乐器主奏,表现了十分热烈的场面,描绘了小猫欢快旋转的情景。 音乐进行中不时传来几声小猫的叫
6、声,好像时刻提醒着欣赏者:这是小猫在跳舞。尤为有趣的是在乐曲的结尾处,突然传来了几声狗叫,使正在专心跳舞的小猫惊慌失措。在一连串的上行音后,突然结束了全曲,形象地描绘了小猫听到狗叫后迅速逃离舞池的情形,巧妙地结束了全曲。它的音乐主题是:(五)欣赏小狗圆舞曲(钢琴曲)小狗圆舞曲又称一分钟圆舞曲或瞬间圆舞曲,由波兰作曲家肖邦于1846年完成。最初是钢琴曲,后被改编为长笛曲、管弦乐曲等。经朋友的介绍,作曲家结识了法国女作家乔治桑(1804年1876年),她养的那只小狗常喜欢飞快地旋转着追逐自己的尾巴。于是,乔治桑想用音乐表现这只憨态可掬的小狗,便请肖邦写成此曲。全曲篇幅短小,速度很快,一气呵成。乐曲
7、采用三部曲式写成。4个小节的引子之后,在圆舞曲节奏伴奏下呈示出带有急速旋转感的重要主题:旋律围绕尾音“sol”不断发展,带有“无穷动”的体裁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了顽皮的小狗团团旋转的动态。随后,乐曲出现了甜美抒情的中间部主题,轻松而悠闲。接着,乐曲再现开头部分后结束了全曲。(六)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这是由德国音乐家巴赫的一首小步舞曲(第一乐段)改编填词的儿童歌曲。歌曲为34拍、大调式、一段体。全曲为4个乐句。旋律欢快流畅。尤其大跳音程及级进音程相结合,配以节奏鲜明的三拍子,使歌曲更具舞蹈的韵律感。三、教学建议本单元建议用34课时完成。(一)快乐Do Re Mi1七个好朋友是一首音阶歌曲,学生不难
8、掌握。在学唱时要注意让学生唱准每个音。这首歌曲学生会唱后,可在演唱形式上变化,比如接龙视唱、分组对唱、部分乐句跟琴演唱等,总之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掌握好7个音符的音准。2音乐游戏小鸽子找家可让学生用连线法独立完成,看谁连得又快又好。3在音乐游戏搭积木中,教师可做7张画有彩色积木的卡片,让学生根据教师弹奏的琴声,快速贴在音阶图上相应的位置,也可采用分组竞赛的方式进行。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分辨音的高低。4音乐游戏小音符真有趣,主要是让学生能跟琴进行听辨和模唱,培养学生良好的音准感和听辨力。活动要求:(1)让学生随着琴声演唱歌曲七个好朋友,边唱边传递写有唱名的卡片,直到每人都有一张为止。(2)教师弹琴或
9、唱出其中的一个唱名,小朋友手上如果拿有这个唱名的卡片,就立即站起来,并举起卡片模唱这个唱名。如果哪位小朋友没有及时做到,就表演一个节目。之后,游戏可继续进行。开始时,教师可放慢做游戏的速度,然后逐渐加快速度。5欣赏Do Re Mi时,教师可结合教材上的画面,讲讲这个故事。如有条件可播放录像,帮助学生理解该作品。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随着音乐进行表演。(二)歌声多美妙1音乐游戏吹气球。这个游戏主要是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活动要求:(1)首先把小朋友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手拉手、肩靠肩围成一个小圆圈,这个小圆圈就表示未打气前的气球。当老师说“我们给气球打气啦”时,小朋友就随着老师的节奏
10、嘴里发出短促有力的“嘶、嘶”的声音,表示给气球打气。逐步扩大这个圆圈,直到小朋友之间的手不能拉在一起为止。注意发出“嘶”的声音时,一定要做到短促、有力,用气而不用声。(2)当教师说“我们给气球放气啦”时,小朋友就慢慢围拢,恢复成原来的小圆圈,边围拢边模仿气球放气的声音。注意这个“嘶”要用长音,尽量做到吐一口气均匀连贯。(3)进行评比,看看哪一组做得最好,让大家向他们学习。2在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时,启发学生说说山谷回音是怎么回事。也可用课件展示小朋友去山谷游玩时喊山的情景,感受声音的强弱变化。3音乐游戏山谷回声,通过让学生模仿山谷里的回音,感受声音的强弱变化。活动方法:(1)创设情景:到郊
11、外游玩,来到山谷中,一部分小朋友自由即兴地面向大山问候或唱歌,另一部分小朋友模仿大山回音,形成此起彼伏的山谷回声效果。(2)老师要启发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创造力,即兴创编或演唱学生熟悉的歌曲片段,着重体验、感受声音的强弱变化。(三)大家跳起来这部分教学是希望通过欣赏、唱歌、音乐表演活动,让学生感受、体验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所表现的音乐形象。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用即兴创编的动作去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并能随不同的音乐(如舞曲、进行曲)表演。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节拍和节奏,同时,让学生自由选择唱歌、舞蹈、器乐演奏等不同的表演形式,积极主动地参及到活动中。让学生在音乐中尽情歌舞,去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
12、 1可一起欣赏跳圆舞曲的小猫和小狗圆舞曲这两首乐曲,采用比较法,让学生感受不同音乐风格的作品之间的差异。可播放两首作品的主题音乐让学生听辨,并让学生用动作把感受到的音乐形象表现出来。用体态动作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2在学唱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时,要注意让学生感受小步舞曲的特点及强弱规律。另外这首歌曲的旋律,有好几处的音程跳动比较大,学生演唱时须注意音准。这里,可采用音阶过渡法解决音准问题。 3随着音乐跳起来这一音乐活动,主要是让学生感受不同节拍的强弱规律,并能随着不同的节拍、体裁的音乐做即兴表演。让学生在音乐中敢于表现自我、充分发挥创造。在进行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的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自由选择表演
13、形式,或唱或跳或奏,以小组形式组合进行表演。另外,还可以选择学生熟悉的音乐片段,体裁和节拍可以不同,让学生随着音乐变化进行表演,培养学生感受、表现音乐的能力。四、补充资料音乐之声(美国音乐故事片)根据美国当代著名戏剧家、电影作曲家理查罗杰斯创作的同名音乐剧改编拍摄。剧情取材于1938年发生在奥地利的一个真实故事。修女玛丽亚来到退役军官特拉普上校的家里担任家庭教师。能歌善舞的玛丽亚十分爱护特拉普的亡妻留下的7个儿女,并用动人的歌声和各种有益的游戏教育孩子们,使他们得到慈母般的温暖和良好的教育。最后,上校及玛丽亚建立了纯真的感情。在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以后,他们组成了家庭合唱团到处演唱奥地利民歌和爱
14、国歌曲。影片中,由罗杰斯和词作者奥斯卡哈默斯坦合作写成的插曲至今已成为影片中最精彩的组成部分。主题歌音乐之声以独唱、合唱等形式在影片中多次出现。歌曲以一连串巧妙动人的比喻,抒发了玛丽亚对音乐的热爱。插曲Do Re Mi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作者把自然音阶的7个唱名及英语中和这些唱名发音接近的词巧妙地编在一起,使整首歌曲显得十分生动有趣。全曲在旋律上运用了模进等手法及灵活的乐句变化,显得既简洁明快,又富于变化,唱起来琅琅上口,富有儿童情趣。影片中玛丽亚教孩子们玩木偶时唱的那首孤独的牧羊人,吸取了流行于瑞士、奥地利等国山区的约德尔民歌调的风格。歌中频繁出现的七、八、九度音程的大跳,真假声的交替以及
15、领唱、重唱、合唱及色彩绚丽的伴奏的交融,使整首歌曲跌宕起伏、诙谐风趣。插曲雪绒花是上校因看到孩子们欢乐嬉戏的情景而回忆往事时所唱的,深情悠长的歌调以34拍唱出。全曲通过对雪绒花的赞美,真挚地倾吐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其他插曲如我心爱的一切也具有独特的韵味。玛丽亚由英国演员兼歌唱家朱莉安德丝扮演。她热情奔放的歌声和表演为影片增添了很强的艺术魅力。这部影片曾荣获奥斯卡金像奖,在世界影坛上被誉为最动人的音乐故事片之一。第二单元:从小讲礼貌一、教学思路(一)设计思路从小讲礼貌是以音乐为主线,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的主题单元。本单元意在通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贴近儿童生活的音乐活动,让学生主动参及,相互交
16、流。在这些活动中,让学生愉快、自然地受到教育,培养他们从小讲礼貌的良好品质。本单元以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及生活经验为出发点,设计了“文明语言真好听”、“我的名字叫轻轻”、“咱们从小讲礼貌”3个二级标题。通过唱歌、表演、欣赏、儿歌朗诵、创编活动等多种形式的音乐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争做语言美、行为美的好孩子。懂得要做一个讲文明、讲礼貌的好学生,就应该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二)内容结构从小讲礼貌我的名字叫轻轻创编活动我的名字叫轻轻歌曲让座文明语言真好听歌曲“对不起”、“没关系”(童声对唱)创编活动How Are You 咱们从小讲礼貌欣赏咱们从小讲礼貌(齐唱)创编活动放学路上(三)教学目标1通过
17、学唱歌曲“对不起”、“没关系”和How Are You,让学生感受到文明语言的美,培养学生从小养成使用文明语言的好习惯。2通过朗诵我的名字叫轻轻和学唱歌曲让座,使学生懂得做一个讲文明、讲礼貌的好学生不仅要语言美,而且行为也要美。3通过创编活动放学路上,引导学生体验、感受到做一个讲文明、讲礼貌的好孩子的快乐及自豪。通过这个活动,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综合表演能力。二、教材分析、介绍(一)歌曲“对不起”、“没关系”(童声对唱)这是一首非常富有儿童生活情趣的儿童歌曲。歌曲为24拍、大调式、一段体。歌曲旋律欢快活泼、琅琅上口。歌词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发生的情景,表现了小朋友之间相互尊
18、重、团结友爱的好品质。(二)歌曲让座这是一首叙事性的儿童歌曲。歌曲为24拍、五声宫调式、二段体。歌曲第116小节为第一乐段,间奏后为第二乐段。歌曲通过车上让座这一平凡小事,表现了新世纪的学生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的好品质,反映了雷锋精神处处放光彩的社会新风尚。歌曲旋律欢快、流畅,歌词简洁明了地刻画了老妈妈和小朋友的形象。(三)欣赏咱们从小讲礼貌(齐唱)这是一首以校园生活为题材的歌曲。其内容有讲卫生、尊敬师长、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等,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歌词形象生动,长、短句的结合富于节奏感。歌曲为民族调式中带清角的六声音阶。歌曲旋律选用的素材简练,情绪欢快、跳跃。第一乐句为4个小节,情绪明快、活泼。
19、第二乐句有5个小节,在中低音区一气呵成。这样既有呼应又有对比的两个连句,展示了新世纪的少年儿童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从第10小节起至歌曲结束,是第19小节素材的发展变化。这部分在音调上使用了第14小节的素材和乐句的重复及变化重复等手法。虽然歌曲较长,但儿童也容易接受,而且唱起来既新鲜又熟悉。此曲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创造性地继承了我国民歌上下句结构的手法。全曲强调乐句的对称呼应性,从小节数量上看,有四对五、三对三、二对四。附谱:咱们从小讲礼貌(齐唱)1=D 24刘凤词李群曲三、教学建议本单元建议用34课时完成。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的优秀品质,是音乐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培养目标
20、之一。从小讲礼貌是遵循音乐课标的精神而设计的主题单元。本单元虽然是以品德教育为主,但有别于以往的思想品德课。它是以音乐为中介,让学生在模拟的日常生活场景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所以在教学中,切忌呆板生硬的说教,力求从情感体验入手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应多采用启发、比较和情景教学法,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语言及行为,争做讲文明、讲礼貌的好学生。(一)文明语言真好听这部分的教学内容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从小养成使用文明语言的好习惯,并让学生明白讲文明、讲礼貌应首先做到语言美。通过学唱歌曲“对不起”、“没关系”和创编活动How Are You,让学生感受到文明语言是世界上最
21、美的语言。在学唱“对不起”、“没关系”这首歌时,可先让学生看看教材上的插图,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及同学发生矛盾时、不小心伤害了别人时或别人伤害了自己时,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为,以及最后的结果。通过交流,让学生懂得文明语言是化解矛盾的有效方法,从而学会宽容理解和相互尊重。创编活动选用的音乐是由教材组编写的中英文歌曲How Are You。在教学中,师生一起创设情景。启发学生即兴创造,学生可以扮成来自不同国家的小朋友,表演相互问候、欢聚一堂的情景。在音乐活动中,着重启发学生的即兴创造力,让学生体会到文明语言的美。(二)我的名字叫轻轻这部分的教学内容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读节奏儿歌我的名字叫
22、轻轻时,可根据儿歌的内容启发学生注意控制声音的强弱变化,并即兴创编不同的节奏读这首儿歌,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即兴创编能力。本课通过朗诵儿歌我的名字叫轻轻,让学生懂得文明行为的标准,让学生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言行规范的标准。歌曲让座是一首富有情趣的儿童歌曲。在学唱时,学生可扮演成不同的角色边唱边表演。通过表演让座,让学生在音乐表演活动中体验、感受到做一个讲文明、讲礼貌的孩子的快乐,从而让他们争做讲文明、讲礼貌的好孩子。(三)咱们从小讲礼貌这部分设计了一个带情节性的创编活动放学路上。首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教材中的插图,并结合画面,讲讲图中发生的故事。然后根据故事情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其中,老师可
23、做一些指导,如:让一个小朋友用打击乐模仿下课时的铃声,另外一些小朋友抖动纸张模仿雨声。在表演时,老师可演奏“小朋友”和“老爷爷”的音乐,并结合歌曲咱们从小讲礼貌,让小朋友的表演在歌声中结束。学生在表演中可使用文明用语。最后,大家对每个小组的表演要进行评比,可采用自评、互评等方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角色的创编,再现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充分发挥想像,展示、表现讲文明、讲礼貌的好孩子的风采,体验、感受做一个好孩子的快乐及自豪。在表演及创造中,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和综合表演能力。欣赏咱们从小讲礼貌。首先让学生注意听歌曲,然后结合教材中的插图启发学生:歌曲的内容是什么?有礼貌的孩子
24、在日常生活中该怎么做?也可把歌曲咱们从小讲礼貌及创编活动放学路上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第三单元:游戏歌一、教学思路(一)设计思路游戏是儿童最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音乐游戏是融音乐及游戏为一体的艺术活动,是儿童游戏世界中一个充满欢笑、歌声及自我表演的快乐王国。它不仅能给儿童带来欢乐,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还有助于儿童的各种潜能得到充分开发,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本单元以音乐游戏为主线,设计了“玩具兵真有趣”、“大家都来做游戏”、“和爸爸妈妈做游戏”3个二级标题。通过各种生动、活泼、有趣的音乐游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体会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所塑造的形象,并能随音乐变化,用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和体验。让学生
25、在愉快的游戏中,能做到主动学习音乐,在音乐的伴随和引导下做游戏。(二)内容结构游戏歌大家都来做游戏歌曲黄丝蚂蚂欣赏蚂蚁(二胡独奏)欣赏捉迷藏(钢琴曲)欣赏丢手绢,找朋友(合唱)音乐游戏丢卡片玩具兵真有趣律动玩具进行曲欣赏玩具兵进行曲(管弦乐曲)和爸爸妈妈做游戏音乐游戏跳房子节奏游戏我和爸爸来对词(三)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玩具兵进行曲,体验音乐所表现的情绪及雄壮有力的进行曲节奏,引导学生在表演中发展想像力和创造力。2通过欣赏、演唱,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不同国家的音乐作品的情绪及各种乐器的音色。3通过生动、有趣的音乐游戏,培养学生互助互爱、团结协作的品质。二、教材分析、介绍(一)欣赏玩具兵进行曲(管弦乐
26、曲)很多作曲家都写过以玩具兵为题材的儿童乐曲,例如皮埃尔的玩具兵进行曲、伊格鲁里的玩具兵阅兵式、柴科夫斯基为舞剧胡桃夹子写的玩具兵小进行曲、波埃鲁涅的玩具兵等,但是,德国作曲家莱昂耶塞尔写的玩具兵进行曲是其中流传最广的一首。莱昂耶塞尔于1871年出生。玩具兵进行曲这支曲子据说是作曲家回忆起小时候的一个甜蜜的梦,用梦境里的故事写成。内容是这样的:晚上,小主人睡觉了,玩具兵们一个个从玩具箱里偷偷地爬了出来。他们先排成整齐的队伍游行,后来又打闹嬉耍。当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小主人醒了,玩具惊慌地逃回玩具箱子里。小主人起床,打开箱子一看,玩具们东倒西歪地躺在里面。他恍然大悟原来刚才是一场美丽的梦。这支乐曲
27、用三部曲式写成,24拍、C大调。前面有个短小的引子,描写玩具兵正以小喇叭和大、小军鼓为前导开始游行。里面加有木琴和木鱼声,那叮叮当当的声响更增加了儿童的乐趣:第一部分是个单二部曲式,它有一个主题和一个副题,曲调明朗活泼。虽然曲调很简单,但是由于作曲家运用了一些适合儿童欣赏的配器手法,使乐曲在音色变化上很有新奇感。1=C(A段主题)(A段副题)第一段奏完之后,大鼓“通”的一声,低音号用固定音型演奏小过门,接乐曲的中段。转到近关系调F大调上,这也是个单二部曲式,曲调清新。它是由小提琴来演奏的。反复的时候,圆号加入 ,演奏对位旋律:1=FB段主题由低音号、长号演奏,显得雄壮而有气势,小号在里面演奏对
28、位旋律:1=F反复时,加进了短笛、木琴、小钟琴,显得活泼风趣。然后是第一部分再现,接尾声。在尾声里,作曲家用半音阶快速下行滑音,把玩具兵发现小主人醒了、惊慌失措地迅速逃回到箱子里的动作描绘得十分生动、逼真。乐曲最后用一个长音结束。(二)欣赏蚂蚁(二胡独奏)此曲是重庆的二胡演奏家刘光宇创作的,作于2001年3月,采撷的是重庆地区家喻户晓的童谣黄丝蚂蚂,并作器乐的发展。乐曲运用了变奏曲式,分为4个部分,“灵”是核心、“动”是基础、“谑”是风格、“辣”是特征,力求一气呵成。从自由拨弦预示蚂蚁探头探脑地出场,到大跳弓法表现它们怡然自得的舞蹈;从连续顿弓引出蚂蚁们列队集结,到弓击琴筒模仿儿童们鼓掌嬉戏的
29、情景;从一声令下“愚公移山”的不回头,到万众一心、此起彼伏的号子声,均力图通过对蚂蚁的描写,来折射一种品质:团结协作、锲而不舍,进而达到一滴水珠看世界、小小蚂蚁见精神的目的。作品荣获2001年国家文化部“蒲公英奖”音乐作品评比金奖第一名。附谱:蚂蚁(二胡独奏)1=C 2444刘光宇曲自由地(三)欣赏捉迷藏(钢琴曲)捉迷藏是德国作曲家舒曼(1810年1856年)作于1838年的钢琴套曲童年情景中的一首短曲。童年情景这部钢琴套曲共有13首短曲,其中第7首梦幻曲最为著名。乐曲寄托了作者对童年时代的缅怀和回忆。全曲由13首标题性的钢琴小曲组成:1异国和异国的人们2奇异的故事3捉迷藏4孩子的请求5心满意
30、足6重大事件7梦幻曲8在壁炉旁9木马骑士10过分认真11惊吓12孩子入睡13诗人的话捉迷藏是其中第3首小曲。24拍、b小调,主题以每分钟120拍的速度和跳跃的顿音奏出,旋律欢快跳动,犹如旋风般迅疾流动,十分逼真地展现了孩子们你躲我藏、相互追逐嬉戏的情景。附谱:捉 迷 藏(钢琴曲)德国舒曼曲(四)欣赏丢手绢,找朋友(合唱)这是一首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谣为素材创作的合唱歌曲。整首歌曲具有浓厚的儿童情趣。歌曲主旋律主要以童谣的“5”、“3”、“6”、“2”几个音互相作用、联结、组合形成。连续的三度小跳和二度级进,使音调具有活泼、跳动的特点。加上明快的节奏,音乐显得分外的生动、活泼,富有韵律感。歌曲
31、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的第一乐段为对位式的二部合唱,第二乐段完全重复了第一乐段,并在第二声部基础上,用领唱加两个合唱声部表现,使两个声部换成了填补式的声部。歌曲第一乐段较欢快、活泼,第二乐段更甚之,第三乐段的主旋律没有变化,且主旋律已移至第二声部。第四乐段两个声部变成了交织式的复调进行,且变换了演唱方法,使形象更加生动逼真。总的说来,相同主旋律在演唱方式上的变化,为全曲增添了欢快的气氛。在转调后进入第二部分。3个声部依先后顺序进入,为三部轮唱,且同时结束,表现了小朋友相互追逐、嬉戏玩耍的欢乐场景。附谱:丢手绢,找朋友(合唱)1=D 24欢快地中国童谣刘春平编曲三、教学建议本单元建议用34课时
32、完成。(一)玩具兵真有趣这部分的设计主要以儿童喜爱的玩具人物为主,通过欣赏、律动和生动有趣的表演,体验雄壮而活泼的情绪和铿锵有力的进行曲节奏。让学生在音乐中去模仿、想像、塑造各种玩具人物的形象,在富有情节性的表演中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1律动。首先让学生感受整首歌曲的情绪、节奏,并学唱歌曲。在音乐中,老师可根据歌词大意启发学生自由创编动作。然后老师可综合大家的意见,编排出动作让学生进行表演,特别要注意让学生感受进行曲的节奏。2欣赏玩具兵进行曲。首先要让学生多听全曲,并结合教材中的插图,感受乐曲雄壮的气势和铿锵有力的进行曲节奏。启发学生大胆想像,并把自己的想像用动作表现出来。也可用生动的故事
33、情节导入,帮助学生理解乐曲大意,让学生在情节发展中去模仿、表现各种玩具兵的神态。有条件的学校可做一些假面具供学生使用。(二)大家都来做游戏捉迷藏、丢手绢都是儿童熟悉且十分喜爱的游戏活动。教材从贴近儿童生活出发,精心挑选了黄丝蚂蚂、捉迷藏、丢手绢,找朋友等不同形式的乐曲。而具有巴渝地区的地方特色的二胡独奏曲蚂蚁和教材组改编的歌曲黄丝蚂蚂,使本单元的内容更丰富,更富有儿童情趣和地方特色。通过欣赏、演唱,使学生初步感受不同国家、不同风格、不同音色的音乐作品。1歌曲黄丝蚂蚂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童歌曲。在学唱时,可启发学生说说平时对蚂蚁的观察,如设问:你见过蚂蚁吗?你知道蚂蚁生活在什么地方?小小蚂蚁为什么
34、能搬动比它大得多的东西?我们应该向蚂蚁学习什么??在学唱时,要注意歌曲中不同速度的对比。学会此歌后,可用方言演唱,体会四川童谣的风格特点。2二胡独奏曲蚂蚁可结合歌曲欣赏,让学生初步感受二胡的音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及乐曲中浓郁的地方特色音调。3欣赏捉迷藏、丢手绢,找朋友、黄丝蚂蚂时,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插图,感受情绪、速度及力度变化。还可选用打击乐器进行伴奏,如用碰铃、三角铁、铝板琴等。让学生在主动欣赏中,感受乐曲所表现出的儿童你躲我藏、相互追逐嬉戏的欢乐情景。4音乐游戏丢卡片是在欣赏丢手绢,找朋友基础上,结合音乐安排的一个游戏。通过活动使学生既巩固了节奏这一知识点,又进行了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方法
35、小朋友大圈围坐,随丢手绢,找朋友的音乐拍手。教师手上有许多节奏卡片,请一位小朋友做丢卡片人,从教师手中取一张卡片,随音乐在外圈跑动,趁不注意,丢在一位小朋友身后,然后快速离开,跑到有空位的地方坐下。被丢卡片的小朋友如果及时发现,就拿着卡片去追赶。若追上,就由丢卡片人读出卡片上的节奏;若没追上,就由被丢卡片人读出卡片上节奏。之后,读节奏的小朋友又成为新的丢卡片人。游戏继续进行。规则:小朋友不能随时回头看身后,只有丢卡片人经过身边,才能回头看。丢卡片人如果已坐在位置上,被丢卡片人就不能再追了。(三)和爸爸妈妈做游戏1音乐游戏跳房子。玩法:(1)在场地上画个大“房子图”。(2)同学们在“房子”两侧
36、站好,老师在“房顶”上站着(见房子图)。(3)老师可选择几个同学演唱此歌。学生站在“房子”前,“do”跳单脚,“re”跳双脚,这叫单跳双落。在齐唱的歌声中,学生从“”跳到“”,再从“”跳回“”。如果学生跳的速度跟不上音乐的节奏,就算失败,须停止游戏。房子图(4)最后两小节,大家鼓掌互表祝贺。提示:可以多画几幢“房子”,让学生分组同时进行游戏。2节奏游戏我和爸爸来对词。方法:可由老师扮成爸爸,和着节奏说出上句,小朋友模仿教师的节奏说出下句。老师走到谁面前,谁就接下句,看谁接得又快又好。四、补充资料一滴水珠看世界小小蚂蚁见精神二胡独奏曲蚂蚁的创作感想刘光宇(一)重庆地处山区,两江环拥,爬坡上坎。由
37、于气候潮湿和体力需要,重庆人喜欢吃辣,“辣”成了文艺创作千百年不变的主题,也是形成重庆文化特征和人格魅力的基石。山城人崇尚刚勇坚毅、热情重义、精诚团结、乐观好谑,即使在新的时代,重庆及世界的对话仍以此为媒介。在历史的进程中及现实的舞台上,火辣的音乐是先锋。而巴人二胡要咏叹出更具浓郁地域特色的乡音,这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大众的需求,更是我多年来的向往及追求。然而,切入点在哪里呢?记得儿时,常在地上逗玩蚂蚁,神情是那么专注,嘴里还津津有味地唱着童谣黄丝蚂蚂的音调。蚂蚁前呼后拥、浩浩荡荡的画面和齐心协力、百折不回的精神深深印烙在我的脑海里,成为我人生的精神借鉴。一滴水珠看世界,小小蚂蚁见精神。当一种
38、事物按照由小到大、由弱渐强、由慢转快、由低向高的逻辑发展的时候,当一个目标的攻克需要团结协作、持之以恒、超能量发挥的时候,我就想起了蚂蚁。于是,那些吃过“麻辣烫”的小家伙们,就抖擞着精神,高唱着战歌,千姿百态地爬了出来,爬上了我的指头和琴弦。(二)蚂蚁是首小品,属现实题材类,主人翁的灵动、敏巧和他们劳作时举起数倍于己的物体的动画般形象决定了音乐的体裁和长短。乐曲运用变奏曲式,分散板、行板、快板、广板4个部分,首尾的呼应使整个作品保持结构的平衡对称。音乐采撷的素材是重庆地区家喻户晓的童谣黄丝蚂蚁里仅有的3个音:“3”、“6”、“5”,同时溶入川剧、花灯、号子等因素。突出“灵”是基础、“动”是核心
39、谑”是风格、“辣”是特征的主导思想,力求一气呵成。为了使过分口语化、儿童化的主题动机旋律化、形象化、深刻化、器乐化,笔者尽可能调动丰富的二胡表现手段:从自由拨弦预示蚂蚁探头探脑地出场,到大跳弓法表现它们怡然自得的舞蹈;从连续顿弓引导蚂蚁们列队集结,到弓击琴筒模仿儿童们鼓掌嬉戏;从一声令下“愚公移山”的不回头,到万众一心、此起彼伏的号子声;从创造二胡的新音色,到借鉴小提琴的演奏法;从音符密集的收缩,到泛音匀称的宽放;从素描似的写生,到交响化的倾向;从幽默到热情,从慢到快,包括遵循的变奏法则,即对主题材料的加工改造达16次,如下谱例:它还运用了转调手段,这首4分钟乐曲转调达10次,极尽全能使两
40、根弦、一张弓的表现更具时代感和可听性。(三)自2001年5月,蚂蚁一曲在香港首演至今,已在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地上演近百场。重庆听众尤其喜爱。乐曲对于儿童是卡通,对于青年是时装,对于中年是回忆,对于老者是还童的谑趣,我想这也许是满足了他们对豪放及爽快的需求,体现了作品寓崇高于平凡的美学价值。许久以来,笔者一直在努力寻求理论作曲及二胡实践的切合点,创作出既不失传统又具有新意,且雅俗共赏的作品。时至今日依然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不敢轻易为之。蚂蚁只是一滴小小的水珠,愿它能折射出重庆人的劳动热情和奋斗精神,愿听众以此了解重庆、热爱重庆。2002年12月10日第四单元:喜洋洋一、教学思路(一)设计思路喜
41、怒、哀、乐是人的多种情绪的反映,而喜洋洋是快乐无比的心情的反映。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除了拥有欢乐,还会遇到许多烦恼。本单元意在通过多种音乐形式,表达喜洋洋的快乐心情,引导学生了解这些音乐形式,同时体会不同音乐表现形式都能表现喜洋洋的心情。使学生用健康的心态去面对、排解成长中的烦恼。本单元设计了4个二级标题:1“听听唱唱喜洋洋”。从欣赏歌曲入手初步体验喜洋洋的心情。在这里选择了维吾尔族风格的歌曲库尔班大叔喜洋洋作为引入,欢快的曲调会让学生的心情随之而快乐。再接着演唱歌曲快乐的啰嗦,欢快的情绪突出地表现了喜洋洋的情景。通过欣赏、演唱,让学生体会到用听和唱两种形式都能表达出喜洋洋的心情。这两首歌
42、曲虽然具有两个民族的不同风格,但都能表达出相同的快乐之情。2“欢乐歌舞喜洋洋”。此部分采用听和跳相结合的形式,以歌舞表演为主,让学生通过形体动作的表演,体验喜洋洋的心情。土风舞是捷克斯洛伐克民歌,此曲热情奔放,适合学生用头、手、颈、腿、脚等进行创造性的表演,可用领舞、集体舞等形式充分展示。本部分教学中还可再次欣赏歌曲库尔班大叔喜洋洋,并利用新疆歌舞的特点,随着音乐用动作表现库尔班大叔的欢快之情。在中外两首歌曲的欢乐的气氛中,对比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3“吹吹打打喜洋洋”。用乐器演奏的声音,也能表达喜洋洋的心情。此部分主要通过民族管弦乐曲喜洋洋,引导学生在乐曲中体验和感受快乐的感觉。在欣赏的过程中
43、可让学生选用打击乐器,随音乐敲打,体验愉悦之情。 4“我心中的喜洋洋”。通过听、唱、舞、奏等多种形式,参及和体验了如何表现喜洋洋之情后,此部分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能够运用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欢乐之情。以日本儿歌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为主,让学生分组进行表演,在此基础上,可请学生自己选择中外不同风格的歌曲和舞蹈动作进行表演,充分体现创造性。(二)内容结构喜洋洋欢乐歌舞喜洋洋欣赏土风舞(齐唱)集体舞土风舞听听唱唱喜洋洋欣赏库尔班大叔喜洋洋(齐唱)歌曲快乐的啰嗦吹吹打打喜洋洋欣赏喜洋洋(民族管弦乐曲)我心中的喜洋洋歌表演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音乐活动喜洋洋(三)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引
44、导学生学会用健康的心态去面对、排解烦恼,让生活充满快乐。2在听、唱、舞、奏等多种形式中,让学生感受到快乐。使学生认识到用不同的音乐表现方式,都能表现喜洋洋的心情。3让学生在中外歌曲的学习中,在声乐曲、器乐曲的学习中,感受和体验多种风格的乐曲都能表现出欢乐的气氛,并能创造性地表现自己心中的快乐之情。二、教材分析、介绍(一)欣赏库尔班大叔喜洋洋(齐唱)库尔班大叔喜洋洋是一首具有浓郁的维吾尔族风格的歌曲,表现了库尔班大叔喜获丰收后、赶着毛驴回村庄的喜悦之情,歌颂了城乡人民团结奋斗的新气象。此曲为24拍、小调式。整首歌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由4个短乐句组成,节奏紧密、吐字跳跃,旋律在衬词“哎”的四拍
45、长音中,过渡到第二部分。第二部分较为抒情,上滑音的运用很有特色,教学中要着重引导学生体会。歌曲中的八度大跳,表现了库尔班大叔喜洋洋的心情。全曲旋律欢快风趣,节奏具有动感,衬词有浓郁的新疆风格。附谱:库尔班大叔喜洋洋(齐唱)1=D 24喜悦、风趣地陆玲词展沛、任学曲(二)歌曲快乐的啰嗦快乐的啰嗦是一首彝族民歌。经过改编的歌词,表现了彝族小朋友聚会时载歌载舞的欢快情景。音乐旋律具有鲜明的彝族风格。歌曲为24拍、羽调式,速度稍快,旋律欢快,节奏紧密,乐句短小,易于上口,衬词的运用充分体现了彝族风情。衬词采用一字一音的方式,坚实而有力。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控制好演唱的速度。(三)欣赏土风舞(齐唱)土风舞是
46、一首捷克斯洛伐克民歌,24拍、大调式,热情奔放,具有舞蹈性,生动地刻画了捷克斯洛伐克人民能歌善舞的天性。全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4个乐句,每个乐句的前两个小节均为一拍一音,从第3小节开始出现“”的切分节奏,之后为“”的短小节奏,具有鲜明的舞蹈性,且乐句结构十分工整,很适合集体舞的表现形式。歌曲第二部分为两个乐句再加上反复记号,衬词和切分节奏的运用具有浓郁的捷克斯洛伐克风格。旋律多采用小跳和大跳的手法,舞蹈韵律感十分鲜明。全曲表现了人们喜庆丰收的喜悦心情和载歌载舞的场面。附谱:土 风 舞(齐唱)1=G 24捷克斯洛伐克民歌苏联M克拉色夫改编马璟舒、王润琴、毛宇宽译配(四)欣赏喜洋洋(民族管弦乐曲)喜洋洋是民族弦乐演奏家、作曲家刘明源于1958年创作的民族管弦乐曲。乐曲以其明快而活泼的节奏、新颖而通俗的旋律、短小精悍的结构和清新爽朗的风格,博得了国内外广大听众的喜爱。 A段:由a+b+c+d这4个乐句组成。本段主题旋律取材于山西民歌卖膏药的片段“”,其清新的旋律、明快的节奏,加上精心编排的配器(主奏乐器二胡轻松而活泼的顿弓手法、梆笛清脆且明亮的吐音和颤音在高音区的加花变奏形成的支声复调以及弹拨乐在和声上、节奏上巧妙地烘托),使其洋溢着节日里愉悦、欢腾的气氛。在扬琴演奏的两个小节()间奏后,乐曲进入B段。B段:由起、承、转、合这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