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行政组织理论优化标准预测试卷(二)
第一局部 选择题(共30分)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无分。
1. 行政组织政治功能的核心问题是 ( )A.防止资产阶级复辟 B.消灭剥削阶级 C.建立市场经济 D.稳固国家政权
2. 公元前30年屋大维上台,确立了 ( )
4. “第一要务〞
5.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6. “政治里头的自由太过,便成了无政府,束缚太过,便成了专制.。〞
7. 将人置于一种被动适应的地位,无视了人类的主观能动作用的一种机械唯物论观点是 ( ) A.“自然决定论〞 B.“地理环境决定论 〞 C.“自然资源决定论〞 D.“存在主义〞
8. 行政组织维持生存与开展的直接依据及现实根底是 ( ) A.外部环境 B.内部环境 C.经济环境 D..政治环境
二、 多项选择题
第二局部 非选择题
三、 辨析题
26. 国家组织可划分为三大组织系统:立法或权力组织、行政组织、政党组织。〔 〕
27. 行政组织按地区分部化,从不同的层级看,是纵向分工;从同一层级看,是横向分工。〔 〕
28. 职能管理是使编制管理走向标准化,法治化的重要手段。( )
四、 简答题
29. 简述奴隶制时期外国行政组织的特征。
30. 简述行政组织的宏观纵向分工及其特点。
31. 如何创立良好的经济环境?
32. 简述行政组织编制设计应遵循的一般原那么。
五. 论述题
33. 试述邓小平行政组织思想对我国当前行政组织改革及建立的指导作用。
34. 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处理行政组织的变革性及稳定性的关系。
六.案例分析题
35.2003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席卷全国,给人民生活与政府管理带来了巨大冲击。在“非典〞疫情刚刚露头的时候,由于传统的的思维惰性与制度习惯使然,许多部门与地方政府沿袭了过去把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做法,瞒报、误报、漏报有关信息,导致了疫情的进一步恶化。在关键时候,党与政府采取了果断措施,处分了包括卫生部长与北京市市长等在内的一批官员,迅速扭转了局面。据不完全统计,在抗击“非典〞期间全国有超过一千多名的各级干部受到各种党纪、政纪处分。中共中央组织部的一位官员说:“这是中国首次在突发灾害事件中,就同一问题连续地、大范围地处分失职官员。社会各界乃至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为切实转变政府工作作风而采取的措施,得到了广阔民众的拥护。〞
问题:〔1〕上述材料提醒了行政组织及外部环境之间的什么关系?
(2) 从政治环境对行政组织的影响的角度,评价中国政府就“抗非〞不力处分官员的举措。
(3) 为了预防“非典〞之类的突发性事件,我国政府在组织构造方面应该采取那些措施?
行政组织理论
优化标准预测试卷〔二〕名师讲解
一.单项选择题。
1.【解析】此题考察狭义的行政组织的含义。狭义的行政组织是国家的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是社会组织中规模最大的组织。依据世界各国政治体制,狭义的行政组织在议会制国家,总统制国家及我国的内涵各不一样。在议会制国家中狭义的行政组织是指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的内阁及地方行政机关。答案为D(1P2)
2.【解析】行政组织功能包括政治的,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四种,其中政治功能的核心是稳固国家政权。答案为D(2P11)
3.【解析】在古罗马帝国时期建立了专制性质的元首制度。屋大维上台后确立了绝对专制的元首制度。答案为A(2P26)
4.【解析】A,B,C,D四个选项都是美国市政府的组织形式,其中最古老,最通用的是市长——市议会制。答案为A(2P34)
5.【解析】柏拉图的行政组织思想主要表达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与?政治家篇?中,主要观点有:社会分工是政府组织存在的根底;主张“无学识者不能治国〞;指出治国者应以教育为第一要务;提出依法行政思想。答案为A(3P54)
6.【解析】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基于更高的层次与更广的背景来考虑问题。其官僚制理论,是其庞大的政治社会思想的一个有机组成局部。答案为C(3P61)
【解析】美国社会学家柏森斯认为,处在社会系统中的组织具有四个方面的特质,即适应环境,达成目标,统一协调与形态维持。这四个方面的特质主要通过组织的三个层级来表达,这三个层级包括:决策层级,管理层级,技术层级。8.[解析]老子行政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崇尚“道法自然〞,主张“无为而治〞与蔼下的用人思想。A项是韩非的行政组织思想。答案为A〔4P92〕。
9. [解析]此题主要考察的是组织目标的定义。一般而言,组织目标是指一个社会组织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内努力争取到达的一种未来状态。答案为D〔5P116〕。
10. [解析]此题主要考察的是回应社会公众要求的内涵。行政组织是为满足公众对公共效劳的需求而设立的,判断一个组织运转情况是否良好的主要标准,就是看其能否及时、有效地回应社会公众的需求。答案为C〔5P127〕。
11. [解析]行政组织物质三要素中根本的是人,是行政组织的成员,经费、物质条件都是为人效劳的。而精神三要素中根本的是目标与特定的人际关系——权责关系,即行政组织是人、目标、特定的人际关系三要素组合而成的。答案为A〔6P146〕。
12.最高层次的行政组织为决策层,负责制定本部门行政的总目标、总方针、总政策与总的实施方案,负责本机关人、财、物总的分配及其政策,以尽最大努力满足社会对本部门的需要最优地完本钱部门的工作目标。答案为A〔6P156〕。
13. [解析]均权制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组织体制,孙中山先生在“均权〞学说中明确阐述了其理论依据。孙中山先生认为,政治中自由及维持秩序这两个力量不要各各走极端,要互相保持平衡。答案为C〔7P171〕。
14. [解析]随着科学技术及经济的开展,社会分工日趋细密,社会生产的部门或行业也日趋增多。在此情况下,“职能转变〞是防止专业机构过大的核心。答案为C〔7P185〕。
15. [解析]影响行政组织的外部环境有宏观及微观之分。所谓行政组织的宏观环境,是指广泛影响整个行政组织系统的环境。所谓行政组织的微观环境,是指影响某个个别行政组织的特定环境。宏观环境及微观环境的区别只是相对的,它们对行政组织的影响不能说孰轻孰重,只是影响的方式、角度不同而已。答案为B〔8P193〕。
16. [解析]“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人是地球的产物,因此地理环境决定着人的一切方面。从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价值观念,乃至人的个性,都是由地理环境所决定的。它将人置于一种被动适应的地位,无视了人类的主观能动作用,是一种机械唯物论的观点。答案为B〔8P210〕。
17. [解析]外部环境〔包括经济环境与政治环境〕是行政组织赖以生存与开展的前提条件,内部环境〔又称内部条件,包括物质条件、制度条件与人群关系〕是行政组织维持生存与开展的直接依据及现实根底。答案为B〔9P222〕。
18. [解析]四个选项都属于我国行政编制具体管辖的类别,但惟有行政组织编制最根本、最重要、也最为庞大。答案为D〔11P272〕。
19、[解析]行政组织部门林立、机构臃肿、职责不清、协调困难的表现包括各部门的工作既有重复,又有遗漏;人浮于事,事浮于人;政出多门,秩序混乱。而D项属于行政组织上下级间的纵向信息沟通困难,指挥不灵。答案为D〔12P307〕。
20、[解析]此题考察的是美国行政组织改革的最大特点。美国行政组织改革是以政府职能市场化、放松规制、放权及分权并行、精简机构为其主要内容。其中,放松规制的改革适应了信息时代政府管理的要求,是解决规制过多过滥问题的必然选择,成为美国行政组织改革的最大特点。答案为D〔13P335〕。
二、多项选择题
21、[解析]组织目标包括任务、目的、指标、数量、质量与时限等内容。组织目标分为总目标、分目标与工作目标。答案为ADE〔1P4〕。
22、[解析]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西方国家早期并没有独立的行政组织理论,但是行政组织思想的内容却是非常丰富的。一些思想都成为后来行政组织理论的渊源,比方关于行政组织的职能、行政组织的分工与机构设置、行政组织的用人原那么、行政组织的内聚力原那么、行政组织的法制管理以及依法行政等思想。答案为ABCDE〔3P58〕。
23、[解析]此题考察分权制的特点,属于识记内容。所谓分权制,是指地方行政组织对其管辖地区内的地方行政事务有自主决定权,中央行政组织一般不加干预的一种行政组织体制。分权制有以下根本特征:地方政府受中央政府的控制较小;在行政业务上具有较大独立性;其地方事务可完全根据地方需要实施管理。答案为CDE〔7P170〕。
24、[解析]此题考察的是物质生产及人口生产的开展状况对行政组织的影响。生产力的开展状况决定着行政组织的存亡及性质,制约着行政组织的功能发挥与部门设置,并提供了行政组织运行的物质根底。另外,人口的开展状况影响着行政组织的开展战略与人口管理功能。答案为ABCDE〔8P193〕。
25、[解析]行政组织编制管理的性质主要有:政治性、效劳性与系统性。答案为ADE〔11P277〕。
三、辨析题
26、[答案]×。就总体而言,现代社会存在五大组织系统,即国家组织、企业组织、事业组织、群团组织与政党组织。其中,国家组织中又可分为三大组织系统:立法或权力组织、行政组织、司法组织。〔1P8〕。
27、[答案]√。行政组织按地区分部化,从不同层级看,是纵向分工;从同一层级看,各地方行政组织之间的关系属平行的地区横向分工,这是宏观的地区分部化。〔6P161〕。
28、[答案]×。编制比例与编制标准是使编制管理走向标准化、法治化的重要手段。〔11P276〕。
四、简答题
29、〔2P27〕简述奴隶制时期外国行政组织的特征。
答:〔1〕行政组织职能简单且未明确分化。奴隶制时期国家的管理职能既简单又高度混淆,行政职能的内容也多限于宫廷内部管理及财政税收、外交、军事、社会治安等最根本的领域。
〔2〕古希腊、古罗马的行政组织及国家机关其他组织开场有了初步的原始的分工。反映在组织构造上出现了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军事组织及宗教组织等,它们既相互穿插又略有分工。及之相应,行政管理亦带有民主及法治色彩。
〔3〕中央及地方的关系相对简单。古希腊由于各城邦规模小,根本上不存在中央及地方的关系。古埃及、古罗马都存在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但地方行政组织权力有限,中央及地方的关系比拟简单,权责划分既简单又统一。
〔4〕在共与制时期,行政组织的官员都无报酬,任期短,行政工作未职业化。担任国家公职被认为是一种荣誉。
30、〔6P153〕简述行政组织的宏观纵向分工及其特点。
答:〔1〕行政组织的宏观纵向分工反映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分工,即以层级制为根底的垂直分工。为此,除了设置管理全国社会事务的中央行政组织外,还没有管理局部地区的地方行政组织。
〔2〕特点:行政组织的层级越高,管辖地域的范围愈广,其数量愈少,如各国最高行政组织,即中央行政机关,只能有一个。层级愈低,管辖地域的范围愈窄,但组织的数量越多。如我国最基层的政府是乡政府,其数量就以数万计。
31、〔8P213〕如何建立良好的经济环境。
答:〔1〕稳固、开展与完善社会的根本经济构造。
行政组织的任务首先是为经济根底效劳,以稳固、开展与完善根本经济构造为目的。
〔2〕建立、健全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作为社会根本经济构造的具体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与可变性。在既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开展状况之下,各国终究选择什么样的经济体制,往往由国家政权组织,其中主要是行政组织,根据本国的具体国情选择决定。行政组织设计及选择具体的经济体制,实际上是稳固、开展及完善根本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开展的重要环节。
〔3〕充分调动一切人、财、物力,开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2.简述行政组织编制设计应遵循的一般规那么。
答:〔1〕职能决定原那么
〔2〕职能设置原那么
〔3〕协调平衡原那么
〔4〕动态调整原那么
〔5〕经济原那么
〔6〕依法管理原那么
五、论述题
33.试论述邓小平行政组织思想对我国当前行政组织改革及建立的指导作用。
答:邓小平行政组织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局部,其内容非常丰富,对我国 当前行政组织改革及建立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强调我国行政组织应以经济职能为中心。将国家行政组织的中心职能及时地转移到经济建立轨道上来,强调我国政府工作必须以经济建立为中心,大力开展社会生产力,这是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立及行政组织理论的开展所作的突出奉献。
〔2〕强调行政组织必须进展改革。他分析了改革的必要性,同时指明了行政组织如何进展改革。邓小平指出,要改革行政组织权利过分集中的问题,合理分配中央及地方行政组织职权的关系;要改革党政不分、政企不分的问题,理顺党政、政党关系;同时加大行政机构改革力度,认识到“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
〔3〕告诫我们行政组织必须克制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他对我国行政组织中普遍存在的官僚主义、工作效率低下现象,深感忧虑,把克制官僚主义当做行政组织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
〔4〕强调行政组织必须加强法制建立。他认为法制建立必须在下述几个方面用力:必须加强组织制度建立;重视组织机构的编制立法;主张建立严格的工作责任制以及科学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
34.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处理行政组织的变革性及稳定性的关系。
答:在现实组织及其在环境的适应性与自身内部协调性的过程中,必须重视组织的变革性及稳定性的关系问题。一个好的、有效的组织既具有足够弹性的、能够不断适应外在环境的变化而进展相应变革的组织,又保持足够的稳定性,以使行政组织能够协调有序地工作。因此良好、有效的行政组织必须是一个稳定性与变革性相结合的动态平衡体。
(1) 稳定性是变革性的根底。离开必要的稳定性,组织变革就会陷入一个越变越乱、越乱越变的恶性循环之中,也就失去了变革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稳定性就没有变革性。
(2) 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开展的。为了使行政组织适应不断变化着环境,并使其在适应中不断改造环境,必须使其能够突破原有的稳定协调关系,并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更为科学的协调关系。有时,变革才是维持组织稳定的最正确方式。
(3) 行政组织是一个复杂的平衡体,它既要保持其自身及外部环境的平衡,也要保持自身内部的平衡,还要保持这两个平衡之间的平衡。行政组织变革的总体目标就是将这两个平衡有机结合起来,到达一种最正确的动态平衡。
六、案例分析题
35.〔1〕材料提醒了行政组织及外部环境之间的互依性。1.行政组织依赖外部环境,它是适应外部环境的需要而产生的,并从外部环境输入价值观、目标、规模、构造、行为方式与各种物质要素;2.行政组织选择及塑造外部环境,它通过自身功能发挥来控制、改善与优化外部环境。
〔2〕政治环境影响着行政组织的性质、组织形式、工作方式与运行机制等。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真正的主人,政府是根据人民的意志管理国家与社会事务的机关,政府官员是人民的公仆。因此,政府及其官员的一切活动必须以人民的利益为依归。
“非典〞疫情的扩散,及局部政府官员的工作不力密切相关。党与政府对失职官员的处分,充分表达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表达了我国行政组织为人民效劳的宗旨。
〔3〕措施:1.调整机构设置,使之适应环境,具有弹性;2.调整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划分,进展明确分工;3.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4.制定法规,明确职责,建立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
第 12 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