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基坑降水设计方案
4.2.1、降水工程分析
本工程降水面积约5000m2,降水设计时基坑深度按7m考虑。
根据本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的地下水主要为潜水。主要赋存于第4层细砂层中,水位埋深0、22~0m〔水位标高m〕。
4.2.2、降水方案选择
根据本场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情况,本工程降水采用深井围降的方法。在基坑外围布置围降抽水管井,用以疏干和降低地下水水位。
由于含水层的变化,加上抽降周期短的原因,地下水不会完全疏干,基坑开挖后,初期局部地段坑壁仍会有少量地下水渗入基坑内,须在基坑边坡的含水层渗水部位做暗埋导水管,坑底坡脚设排水沟,将残留渗水引至集水坑,再以水泵抽排至坑外。
降水工程设计
A、基坑降水的目的及设计依据
a、确保基坑土方的顺利开挖;
b、确保基坑边坡的稳定与平安;
c、确保根底施工时干槽作业;
d、预防管涌、突水等影响地基稳定性的地质灾害;
e、维持降水,预防地下水水位上升,引起根底上浮;
f、控制地下水,减少因降水对周围环境带来的危害;
B、计算模型及水文地质参数选择
a、计算模型选择
基坑涌水量计算模型可为潜水完整井基坑远离隔水边界模型。
b、水文地质参数选择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并考虑几年来本场区地下水变化及地下水水位的季节性变化,综合确定本场区的水文地质参数。
C、计算过程
1〕基坑等效半径r0
式中:
r0— 不规则基坑圆形概化后的等效半径(m);
A—基坑面积(m2);
计算得,r0=m;
2〕降水影响半径R
潜水含水层
式中:
R—降水影响半径(m);
S—降水井外壁处的水位降深(m)〔S=6m〕;
k—含水层的渗透系数;
H—含水层厚度(m)(H=6m);
计算得:R=m;
3〕基坑涌水量Q
、 涌水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 Q——基坑涌水量;
k——渗透系数;
H——潜水含水层厚度;
S——基坑水位降深;
R——降水影响半径;
r0——基坑等效半径。
均质含水层潜水完整井基坑涌水量可按以下规定计算。
4〕排水量:根据潜水泵说明书,本潜水泵功率为4千瓦/小时,每小时排水量为65立方/小时。远远大于用水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