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刑 事 侦 查 学
一、填空题
1、国际公认意大利的汉斯·格罗斯于________年出版的________一书标志着刑事侦查学的诞生。
2、硝酸银溶液法对显现________、________上的陈旧汗垢手印特别有效。
3、笔迹检验的科学根底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书写习惯的________,二是书写习惯的________。
4、枪弹痕迹主要包括弹头、弹壳上的________以及________。
5、左右脚印跟部中心点垂直于________的间距叫步幅宽度。
6、在犯罪现场上留下自身物体反映形象的客体叫________。
7、________系统位于内部花纹系统的下部。
8、按箕口朝向划分,箕口朝向小指方向的箕型纹为________。
9、对发射后擦拭过的枪支,如果发现有亚硝酸盐存在,即可判断发射时间约在________天以内。
10、在进展综合评断时,一般是从解释________开场的。
11、手掌内侧部没有________纹。
12、在我国的法制体系里,________与________是两种在本质上具有质的差异的行为,因而在查处过程中适用不同的法律与程序。
13、侦查作为刑事诉讼程序中的重要阶段,其最根本的目的是________。
14、刑事侦查学是________________及其________的一门应用科学。
15、刑事侦查学体系的主要组成局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侦查活动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三要素构成。
17、侦查终结时,侦查人员应当对侦查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文书以及有关材料,按照归档要求进展审查核实,分门别类,分别制作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
18、保护现场的共同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调查询问的对象与内容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三种。
20、侦查办案的核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正确处理口供与其他证据关系的根本原那么。
二、单项选择题
1.刑事侦查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其核心与主干是研究
A.侦查范围B.侦查方案C.侦查对策D.侦查环境〔〕
A.重要根底B.根本任务C.奋斗目标D.根本方针〔〕
C.地级以上的D.省级以上的〔〕
4.对公安机关冻结存款、汇款进展监视的部门是
C.人民法院D.当地政法委员会〔〕
5.在搜查中,需要扣押物品、文件时,应当场开列扣押物品、文件清单
A.一份B.一式二份C.一式三份D.一式四份〔〕
6.不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应在
C.24小时内安排D.48小时内安排〔〕
7.侦办绑架案件中,侦查工作的第一原那么是
C.保护财产平安D.保证警察平安〔〕
A.12周岁B.14周岁C.16周岁D.18周岁〔〕
C.有犯罪线索可查D.有犯罪地点可查〔〕
A. 多样性B.复杂性C.习惯性D.可靠性〔〕
三、不定项选择题
D.比拟调查法E.总结调查法〔〕
2.刑事统计工作的过程可分为〔〕
3.现场照相中反映被拍摄客体本来原貌的根本要求是〔〕
4.在调查访问中,促使访问对象回忆情况的方法有〔〕
5.根据识别的客体不同,可将识别分为〔〕
6.在案件侦查中,守候监视的方式有〔〕
7.在逃的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点是〔〕
8.刑事侦查根底业务工作包括〔〕
9.刑事案件侦查终结的条件是〔〕
10.爆炸案件现场炸点较常见的类型有〔〕
四、名词解释
1、 侦查
2、 刑事犯罪案件
3、 犯罪情报
4、 刑事特情
5、 搜查
6、 预审查证
7、 侦查终结
8、 犯罪现场
9、 现场分析
10、 控制赃物
11、 识别
12、 侦查鉴定
13、 刑事相貌技术
14、 侦查讯问
15、 初审
五、简答题
1.应该从哪些方面理解刑事侦查中的同一认定?
2.刑事侦查工作在同刑事犯罪的斗争中处于什么地位?
3.刑事侦查工作机制改革的思路是什么?
4.保护现场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5.发布通缉令的条件有哪些
6.在侦查过程中,应当撤销案件的条件是什么
7.侦破杀人案件,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分析犯罪嫌疑人的性别
8.侦破贩毒案件,经常综合运用哪些侦查措施
9.受案的一般程序?
六、论述题
1、 刑事侦查调查研究工作的意义?
2、 追逃工作的作用?
3、 询问证人、被害人的程序标准?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1893,司法检察官手册2、浅色纸张,竹木制品 3、特殊性,相对稳定性 4、发射痕迹,弹着痕迹 5、步行线 6、被寻找客体 7、根基线 8、正箕 9、三至四 10、差异点 11、帐形 12、违法行为;犯罪行为。13、消灭犯罪。14、研究刑事案件规律特点;侦查对策。15、理论研究、应用对策研究、比拟研究、开展研究。16、侦查客体;侦查行为;侦查主体。17、诉讼卷;侦查卷。18、划出一定的保护范围;把现场封锁起来;制止与现场勘查无关的任何人进入。19、受害人;知情人;有关专业人员。20、证据问题;重证据,不轻信口供。
二、单项选择题
三、不定项选择题
1. ABC
三.名词解释
1、 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展的专门调查工作与〔采取的〕有关的强制性措施。
2、 刑事犯罪案件,是指触犯刑律,依法应受到刑罚处分,并经侦查机关立案侦查的犯罪事件。
3、 犯罪情报是公安机关通过侦查措施或其他方法所搜集的与犯罪活动有关的人、事、物、时间、空间等方面的情况与线索,以及对这些情况与线索进展分析、归纳的结果。
4、 刑事特情是公安机关侦查部门建立、领导与指挥的,用于搜集犯罪情报、进展专案侦查、发现与控制刑事犯罪活动的一支秘密力量。
5、 搜查是指公安机关为了收集犯罪证据,查获犯罪人,对犯罪嫌疑人的身体、物品、住处以及可能隐藏犯罪分子与犯罪证据的其他场所进展的搜索与检查。
6、 预审查证,是指侦查人员为了审查核实证据,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进展审讯、对有关人员进展调查、对所掌握的证据材料予以核实、对所缺少的证据材料予以补充,并对案件性质予以初步认定的侦查活动。
7、 侦查终结是指公安机关对经过侦查的案件,认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足以认定案件性质时,决定完毕侦查,并对案件依法作出处理的一种诉讼活动。
8、 犯罪现场是指犯罪分子实施犯罪的地点与其他留有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品的场所,以及与犯罪有关的各种现象、状况。
9、 现场分析是指现场勘查指挥员在现场勘查根本完毕后,就地召集侦查员、技术员对现场事实、查访情况与案件的有关问题进展分析研究的一项侦查活动。
10、 控制赃物是指侦查机关在侦破有财物损失的案件时,通过公开与秘密的工作,对有关行业、场所进展严密监视,以发现赃物下落与破案线索的一项侦查措施。
11、 识别是指利用识别人的直观感觉对与犯罪有关的物品、场所或犯罪嫌疑人进展区分认定的一种侦查活动。
12、 侦查鉴定,是指侦查部门指派、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为了查明案情而对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进展鉴别与判断,并作出结论的活动。
13、 刑事相貌技术是刑事物证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它是专门研究人的相貌的生理解剖特点与外表构造特征,运用相貌解决案件中人身同一的一项专门物证技术。
14、 侦查讯问,是指公安等侦查机关的侦查人员为了查明案件的全部事实真相,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进展审讯与诘问,以获取真实供述或者辩白,最后决定是否移送起诉或作其它处理的侦查活动。
15、 初审是指侦查人员在法定的时限内对犯罪嫌疑人所进展的初次讯问。是侦查人员同犯罪嫌疑人进展的第一次面对面的交锋。
四、简答题
1、①同一认定的主体必须是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或熟悉客体某些特征的人;
②同一认定的客体只能是与案件有关的人或物〔包括场所〕,而且这些客体或 其他反映形象在案件发生与侦查过程中已先后出现两次;
③同一认定的目的是确定某一客体是否同一或是否原属同一整体物;
④同一认定的方法必须是以对客体特征的比拟为根底;
⑤同一认定中无论是物证技术鉴定还是调查中的同认定,都是对客体是否同一所作出判断。
2、①在打击刑事犯罪工作中担负主力军的职能;
②在侦查破案工作中发挥攻坚作用;
③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
3、刑事侦查部门是侦查破案的主力军,承当全部破案责任;科学划分责任区,建立覆盖社会面的刑警队;实行侦审一体化;落实工作责任制,努力提高侦查破案水平;建立公安机关统一指挥、快速反响,各警种各地区密切配合、严密协作的打击犯罪的整体作战格局。
4、①核实情况,迅速上报;
②划定保护范围,布置戒备;
③适时采取紧急措施;
④进展初步调查访问;
⑤向侦查人员提供发现案件及保护现场的情况。
5、①通缉对象必须是已经逃跑的、有证据证明的犯罪嫌疑人或在押逃脱的犯人;
②通缉对象必须是依法应该逮捕的;
③通缉对象必须是已经查明身份的。
6、①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②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③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④犯罪嫌疑人死亡的;
⑤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
7、①从与性别相关的痕迹特征入手加以判别
②从与性别相关的现场遗留物入手加以判别;
③从犯罪工具与手段入手加以判别;
④从被害人的背景情况入手加以判别。
8、①强化秘密侦查工作,实施内线侦查;
②适时采用技术侦查手段;
③实施金融调查,严密控制毒资;
④搜查物证、人赃俱获;
⑤审查贩毒嫌疑人,查清全案。
9、〔1〕认真对待、全面承受。
〔2〕对报案人员说明法律责任。
〔3〕询问案件有关情况。
〔4〕承受报案人、举报人、控告人、自首的犯罪嫌疑人等提交的犯罪证据材料并加以保全或做出其他应急性的处理。
〔5〕制作笔录或录音。
〔6〕填写受理刑事案件登记表。
五、论述题
1、 〔1〕调查研究工作是做好刑事侦查工作,掌握斗争主动权的根底;
〔2〕调查研究是刑事侦查工作实现科学预测,正确决策的根本条件;
〔3〕调查研究是强化预防犯罪、控制犯罪与提高侦破预谋犯罪能力的重要手段;
〔4〕调查研究是检查、总结刑事侦查工作,增强打击犯罪活动力度的有力措施。
2、 追逃工作是侦查机关为追捕在逃犯罪嫌疑人及两劳人员而开展的一项经常性的根底业务工作。追逃工作是完成侦查破案任务的重要环节,是打击防控犯罪的有力举措之一。
〔1〕追逃工作能缉获在逃犯罪嫌疑人,有效地打击犯罪与惩戒犯罪分子。
〔2〕追逃工作能发现其他犯罪嫌疑人的动向,有助于扩大战果。
〔3〕追逃工作能减少在逃犯继续犯罪,对于防范控制犯罪发挥着重要作用。
3、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询问证人、被害人应当遵循以下的程序标准:
〔1〕询问证人、被害人应当由侦查人员进展
〔2〕询问证人应当个别进展
〔3〕询问证人应当注意方式、方法,严禁使用威胁、引诱与其他非法方法
〔4〕询问中涉及的证人、被害人隐私,应当保守秘密
第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