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人教版)数学
教材分析:这部分教材分三段进行教学,先教学毫米的认识,再教学分米的认识,最后教学单位的换算。分米的认识与毫米的认识在编排上类似,主要通过直观与操作帮助学生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单位的换算主要是长度单位间的变换,这里限于单名数,目的是巩固学生对长度单位之间进率的认识。
学情分析:以前我们学习过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或量距离是用米与厘米作单位的,但不少学生基本知识掌握得不牢固,概念模糊容易混淆;对上述这些出现的问题,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要加强对比练习。让同学们明确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区别,更分辨谈们之间的进率。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
设计思路:根据课标的要求及教材内容与结构,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与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本课的设计思路:
1、结合教学,向学生渗透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同时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2、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问意识、动手操作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与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会用毫米、分米做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米、1分米、1厘米与1毫米相邻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3.会进行相邻长度单位之间的化聚。
4.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5.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的建立,会用毫米、分米做单位量出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毫米、分米概念的形成过程与在实际测量中的灵活应用,以及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进率与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
课前准备:
米尺、硬币、直尺、课件等。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探究法、活动法、实践法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厘米是长度单位,并且知道用直尺可以量一条线段的长度。这里有一条线段,我用直尺量它的长度,谁知道这条线段的长是多少?(投影片,4厘米),请同学在你们的纸上画一条与教师一样长的线段看谁又快有准?
生:纷纷示意教师画好了。(师边走边看边指点学生)。
师:很好哈,同学们都画出了与教师一样长的线段。之前我们学过了厘米与米这两个长度单位,可是教师最近遇到了一个问题,就是教师手中的这枚银币,我想知道它的厚度,但是它又没有1厘米哦,那教师怎么表示他的厚度呢?(给同学1分钟左右思考)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寻求解决的方法,大家打开课本。
一、认识“毫米”。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直尺,看看你们的直尺上是不是有在0——1厘米中间,是不是还有很多小的刻度啊?
生:回答。
师:1.请同学们观察直尺,找一找1厘米的刻度,1厘米有多长呢?
生:回答。
师:在投影仪上映出1厘米的长度,并让学生数一数直尺上把1厘米又平均分成了几个小段?
生:各种回答。
师:我们把1厘米的长度平均分成了10个小段,每一小段的长度我们就把它叫做1毫米,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的长度单位。(板书:毫米mm) ,让学生举例说明1毫米有多长。
生:各种动作。
师:同学们一定要记住哟,比厘米还小的是什么啊?
生:回答。
师:这样每一段表示一毫米(教师在自己的米尺上给大家展示)现在量一量教师的硬币有多厚啊?(教师掏出给多的硬币发给大家)
生:各种回答.
师:青学们在量一量自己的数学书厚度是多少呢?
生:回答。
师:同学们喜不喜欢钱啊?
生:回答。
师:那我们的一元钱如果换成一角一角的可是换多少啊?
生:回答。
师:那再数一数你们的直尺,1厘米相当于多少分米啊?也就在一厘米中间看看还有多少段毫米?
生:回答。
师:青学们记住一元钱等于10角,我们的1厘米就等于10毫米。(板书1厘米=10毫米)
师:教师现在给同学发一纸条,请同学们量一量他的长度。(纸条长:43毫米)
生:各种回答。
师:有的同学说4厘米5毫米,有的同学说45毫米,那谁是对的呢?
生:回答。
师:因为1厘米=10毫米,4厘米=40毫米,所以4厘米5毫米=45毫米,大家都是对的。我们一起在复习一下:比厘米小的单位是什么呢? 1厘米对于多少毫米?
(二)分米的认识。
师:刚才我们学了一个比厘米还小的单位毫米,现在看我这根根米尺。请问:这根米尺长多少?把1米平均分成100小段,每小段长多少?如果把1米平均分成10小段,每小段长多少?(让同学观察米尺)
生:各种回答。
师:(出示学具长1分米的小棒)我们把这条长10厘米的线段叫做1分米,这也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新的长度单位。(板书:分米dm,1分米=10厘米)
生:举例说明1分米有多长,并用米尺画1分米的线段,再说说自己的一拃约长多少厘米。
师:1根学具小棒长1分米,把10根这样的小棒连起来,接成的一长条长度是多少呢?1米等于多少分米?
生:回答。(板书:1米=10分米)并,让学生用1分米的小棒量一量课桌的长与宽各约有多少分米?
师:点评,并引导大家复习:比厘米大的,比米小的单位是分米。100厘米=10分米=1米
师:让同学们一四一组估计先自己的各种课本长度、宽度,在测量验证自己的猜测。看谁估计的又快又准,小组评选估计“准确大王”。
课堂练习: 1、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一条裤子长9分米( )
(2)一张床长5分米 ( )
(3)小明高14分米 ( )
(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 )
2、填空:
5分米=( )厘米=( )毫米 30毫米=( )分米
40毫米=( )厘米=( )分米 2米=( )厘米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与分米。现在我们一共认识了4个长度单位,今后我们在测物品的长度时,有时就可以用米,分米,厘米作单位,如果测量时要求特别精确地话,还可以用毫米做单位,那么这4个长度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每个小组的同学研究一下。
生:汇报
布置作业:课后练习.
教学评价与反思:
通过本课的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收获。首先,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发挥。其次,学生的动手能力有所提高。课堂为学生创造了锻炼能力的环境,表达了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多种能力得以提高。再次,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得以开发。最后,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很形象、直观,有利于教学效果的实现。但这节课我对于多媒体使用较少,只要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学习!同时,课堂教学也有一些不可掩饰的缺点,如学生活动中,学生由于自身知识面与思维能力的局限性,以及部分同学缺少积极思考,有部分教学效果未能达到。但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学艺术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准备与实施的过程中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疏忽与遗漏,要使自己少些遗憾,就要不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在实践中成长。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我将努力进取,积极改正,争取更加的完善!
第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