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项羽本纪课堂练习.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9789098 上传时间:2025-04-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羽本纪课堂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项羽本纪课堂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羽本纪》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11题。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杀人,和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和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略知其意 略:大略 .又不肯竟学 竟:终了 C.毋妄言,族矣 毋:别,不要 D.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惮:害怕 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故事得已。       故:原因。 .毋妄言。        妄:狂妄。 C.梁以此奇籍       奇:这里是“认为……出奇”之意。 D.阴以兵法部勒客及子弟。  阴:暗中。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学书不成,去 ②去北军二里余 .①梁以此奇籍 ②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C.①以故事得已 ②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 D.①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②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 4.对下列两组句子中的加点字,判断正确的是( C ) ①梁以此奇籍    ②足以记名姓而已 ③以是知其能    ④略知其意 A、两个“以”意义相同,两个“知”意义也相同。 B、两个“以”意义相同,两个“知”意义不同。 、两个“以”意义不同,两个“知”意义也不同。 D、两个“以”意义不同,两个“知”意义相同。 5.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是被秦国将领王翦杀死的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学文字,能够记住名姓就行了 C.彼可取而代也——他可以取而代之 D.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项籍身高八尺多,力量能举起大鼎 6.下列句子的意思理解正确的是( B )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A.项羽身高力大,才气过人,即使是吴中的徒弟,也都害怕他。 .项羽虽是外乡人,但因为身高力大,才气过人,吴中本地的子弟也都敬畏他。 C.项羽身高力大,才气过人,使吴中子弟,都对他很忌惮。 D.项羽凭借自己身高力大,才气过人,赢得了吴中子弟的信任。 7.下列对文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项羽的祖父是楚将项燕,他是被秦将王翦杀死的。 .项羽学书学剑都不成,项梁后教项羽兵法,项羽很高兴,终于学完了兵法。 C.秦始皇游会稽时,项羽竟说:“彼可取而代也”,可看出他有大志和勇气。 D.项羽的身材、力气超过一般人,他在吴中青年人中很有威望。 8.以下文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部体现项籍胸怀大志的一组是: ①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②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 ③彼可取而代也。 ④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9.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C ) A、项燕是项羽的祖父,是楚国的名将。 B、项梁因杀人,躲避到了吴中。经曹咎的周旋,才得以免罪。 、项梁认为项羽才气过人,有朝一日必可取代秦始皇帝。 D、吴中的士大夫都比不上项梁,所以项梁能成为徭役、丧葬等大事的主办者。 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籍年少时,读书识字学剑均不成,要求项梁教他兵法,要学过人的本领。 .项梁杀了人,和项籍一起躲到吴中之地,每当吴中有大的徭役事,项梁常出头主办,并暗自苦学兵法,组织宾客子弟,借此显示自己的才干。 C.始皇巡游会稽,项梁和项籍一起观看,项籍充满自信地认为始皇位是可以谋取替代的。 D.项籍凭借自己身高力大,才气过人,在吴中之地颇有名气。 11.翻译下列句子: (1)以故事得已。(因为这一缘故案子得以了结) 答:                                  (2)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答:                                                                    。 阅读下文,完成12—27题。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 !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候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候①人马俱惊,辟易数里。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②待,请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以王也。愿大王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乃谓亭长曰:“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亡。   [注]①赤泉侯:汉骑将杨喜,后封赤泉侯。②舣船:使船靠岸。 12.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项王军壁垓下。           壁:营垒。 B.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属:跟随。 C.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罪:过错。 D.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被:遭受。   答案:A(提示:驻扎) 1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向东 B.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让我当王 C.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受伤十余处 D.吾为若德。 品德 答案:D(恩惠、好处) 14.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土地 B.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短小轻便的兵器 C.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 回头看见 D.若非吾故人乎? 老朋友 答案:A(土地方圆) 15.找出下列词类活用类型相同的两项:  项王军壁该下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C 此天之亡我。    D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项王乃悲歌慷慨    B.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C.若非吾故人乎     D.吾闻汉购吾头千金  答案:C(提示:A神情激昂B土地方圆D悬赏得到)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虞兮虞兮奈若何?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B.汉骑追者数千人。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C.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D.不忍杀之,以赐公。     具告以事。 答案:B(提示:一为“的人”;一为助词,舒缓语气。) 18.下列句子中的“之”字没有指代意义的一项是(  ) A.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B.不忍杀之。 C.我何面目见之?       D.马童面之。 答案:A(结构助词) 19.和“籍独不愧于心乎”句中的“独”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B.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C.今独臣有船。      D.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答案:.B  20.和所给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  例句:若属皆且为所虏 A 闻汉军四面皆楚歌  B 然今足困于此 C 具告以事      D 沛公安在 21.“项王身亦被十余创”这句话的准确译文是(     ) A.项王的身上也被十几个敌人刺伤。 B.项王的身上也覆盖着十余处创伤。 C.项王自己也受伤十余处。 D.项王自身也受了十余处伤痕。 答案:C 22.下列句子不符合文义的是: A.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天要让我亡,我还渡江干什么? B.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  即使江东父老兄弟,爱怜我让我为王。 C.有美人名虞,长幸从。  有一美人名叫虞,项羽常常幸运的跟从。 D.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即使江东父老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不在心里有愧吗?  2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项羽勇猛善战的一组是 ( ) ①力拔山兮气盖世 ②所当者破,所击者服 ③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④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 ⑤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⑥所杀汉军数百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答案:D(提示:③不是。) 24.项王表明自己不肯过江东的原因的一项是(  ) ①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②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③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④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② ⑤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A.①② B.③⑤ C.①④ D.④⑤ 答案:C 2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项羽被汉军包围在垓下,夜听四面楚歌,感到大势已去,于是饮酒帐中,慷慨悲歌,怆然涕下,英雄末路,无限悲凉。 B.项羽带骑兵八百余,乘夜突围,过淮河,剩下百余人,到阴陵,迷路,被一老农所骗,部下只剩下二十八骑,陷入沼泽地,伤亡又惨重。之后汉军数千人追来,项王只好引兵向东,逃到东城。 C.为了证明“天之亡我,非战之罪”,项羽奋起神威,斩汉军二将,杀数十百人,瞋目一叱,使汉军骑将杨喜倒退数里。 D.乌江亭长请项羽过江,项羽自言无面目再见江东父兄,不愿渡过乌江,于是他把乌骓马送给亭长,带领部下徒步作战,最后自刎而死。 答案和提示: B(提示:项王部队陷入沼泽后才被汉军追上,一番厮杀后,逃到东城只剩二十八骑,不是因为陷入沼泽死了很多人。) 26.“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由项羽这句话变化而来的一个成语是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面临国难民忧,曾写过一首政治抒情诗,借项羽当时的心态,抒发自己的情志,这首诗的全文是         ,       。 参考答案: 4.无颜见江东父老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7.翻译下列句子: (1).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答: 。 (2).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答: 。 (3).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答: 。 阅读下面《史记·项羽本纪》中的两段话,然后按要求答题: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 项王使人致命怀王。怀王曰:“如约。”乃尊怀王为义帝。项王欲自王,先王诸将相。谓曰:“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后以伐秦。然身被坚执锐首事,暴露于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和籍之力也。义帝虽无功,故当分其地而王之。”诸将皆曰:“善。”乃分天下,立诸将为侯王。 项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业已讲解,又恶负约,恐诸侯叛之,乃阴谋曰:“巴、蜀道险,秦之迁人皆居蜀。”乃曰:“巴、蜀亦关中地也。”故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而三分关中,王秦降将以距塞汉王……项王自立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 汉之元年四月,诸侯罢戏下,各就国。【项王出之国使人徙义帝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趣义帝行,其群臣稍稍背叛之,乃阴令衡山、临江王击杀之江中。 (《史记·项羽本纪》) 32.对“项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业已讲解,又恶负约”一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项王、范增疑心刘邦在关中做了王会扩张势力占有全国,可是已经和解,又讨厌背上一个违反约定的名声,怕诸侯背叛自己。 B.项王、范增疑心刘邦已经在关中做了王,可是已经和解,又讨厌背上一个违反约定的名声,怕诸侯背叛自己。 C.项王、范增疑心刘邦在关中做了王会扩张势力占有全国,可是已经和解,又讨厌刘邦违反约定的名声,怕诸侯背叛他。 D.项王、范增疑心刘邦已经统一了天下,可是已经和解,又讨厌背上一个违反约定的名声,怕诸侯背叛自己。 33.对括号中的文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项……出/之国/使……帝/曰/古……里/必……游。 B.项……国/使……帝/曰/古……里/必……游。 C.项……之/国……帝/曰/古……里/必……游。 D.项……国/使……帝/曰/古……方/千……游。 34.表明项羽残忍、自私的性格特点的一项是 ①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  ②烹说者  ③乃尊怀王为义帝 ④乃分天下,立诸将为侯王  ⑤乃阴令衡山、临江王击杀之江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 35.和这段文字的内容没有出入的一项是 A.项羽进咸阳后,残忍地屠城、焚宫、掠财宝妇女,又烹说者;紧接着又逐放和杀害了义帝,并瓜分了天下。 B.项羽进咸阳后,残忍地屠城、焚宫、掠财宝妇女,又烹说者;紧接着又逐放和杀害了义帝,并瓜分了天下;还违约封刘邦为汉王。 C.项羽进咸阳后,残忍地屠城、焚宫、掠财宝妇女,又烹说者;紧接着又挟私心立侯王,自立西楚霸王;逐放和杀害了义帝。 D.项羽进咸阳后,残忍地屠城、焚宫、掠财宝妇女,又烹说者;紧接着又逐放和杀害了义帝,并瓜分了天下;又挟私心立侯王,自立西楚霸王。 36.翻译下列句子: (1). 项王欲自王,先王诸将相。 答: 。 (2). 项王自立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 答: 。 (3). 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趣义帝行,其群臣稍稍背叛之…… 答: 13 / 13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