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
实际操作步骤
一、数据准备
(一)资料收集
收集变更数据库、上年度更新成果、土整项目相关资料、土整项目管理系统导出文件、变更数据面积官方统计表等。
(二)资料检查
重点检查变更数据库中的“年末库”和“增量包”数据,能否在中正常使用;另外检查土整项目数据资料是包含项目竣工红线(格式)等。
(三)数据转换
变更数据库中,有部分数据在中无法打开,如年末库中的格式的文件,需用其他可打开软件转换格式。再是项目红线的转换。
二、图层提取
(一)新增和减少图斑提取
打开变更数据库中,增量包的“”图层属性:
筛选新增耕地图斑,属性表中选中
“”≠“011”“013”同时“”=“011”“013”,得到新增图斑;
“”= “011”“013”同时“”≠“011”“013”,得到减少图斑。
(二)质量建设图斑提取
在年末库,“”中提取“011”、“013”,获取全县耕地图斑(且单独导出数据,备用);将各项目红线放入中,在“选择”中点击“按位置选择”,目标图层为耕地图层,源图层为项目红线图层,选择好后,将数据导出,命名为“质量建设图斑(初选)”。
将“质量建设图斑(初选)”和新增图斑对比,去掉和新增图斑重合的部分,同时去掉实际和质量建设不相关图斑(由于项目范围线未完全和地类图斑线吻合,会导致选取多余图斑,需肉眼判读),得到最终质量建设图斑。
(三)未变化图斑提取
在全县耕地图斑上去掉新增图斑和质量建设图斑。运用“擦除”功能实现。“输入要输”为全县耕地图斑,“擦除要素”为新增或质量建设图斑,依次擦除。将数据导出,命名为“未变化图斑”。
注:做完各种叠加分析后,一定要将数据导出另存,然后再对数据进行操作;提取完毕后,检查图层提取是否正确。
三、基础图层赋属性值
(一)新增图斑
提取的新增图斑,已有属性为变更数据库的属性。
将新增图斑的属性数据表格导出,运用建立更新图层要求的属性字段。
标识码():需重新编写,为方便后续工作,编写为“2”开头的7位数流水号,如“”(1代表未变化图层、2代表更新图层、3代表质量建设图层、4代表减少图层)。
要素代码():和县级分等单元一致。
单元编号():“坐落单位代码”()&标识码()。
图斑编号():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计算过来。
地类编码():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计算过来。
地类名称():依据地类编码填写即可。
权属性质():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计算过来。
权属单位代码():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计算过来。
权属单位名称():依据代码填写即可。
坐落单位代码():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计算过来。
坐落单位名称():依据代码填写即可。
图斑地类面积():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计算过来。
图斑面积():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计算过来。
耕地类型():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计算过来。
耕地坡度级():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计算过来。
质量建设单元净增减面积():不填。
更新类型代码():依据实际,按更新类型代码表填写。
项目编号():运用项目红线判别,依据管理系统导出数据填写。
项目名称():依据管理系统导出数据填写。
原单元编号():不填。
原单元编号对应年份():不填。
建设前国家自然等():不填。
建设前国家利用等():不填。
建设前国家经济等():不填。
其他属性字段内容,依据每个项目所有图斑相邻地类上年度“”评价属性赋值(赋值周边相应属性数据即可,或者按村赋属性)。检查各个属性值,确认无误后,按数据库标准修改属性字段结构。
(二)质量建设图斑
提取的质量建设图斑,已有属性为变更数据库的属性。
将质量建设图斑和上年度更新成果中的“”做相交分析,分析时,将质量建设图斑图层放在前面。将相交分析结果的属性数据表格导出,运用建立更新图层要求的属性字段。
标识码():需重新编写,为方便后续工作,编写为“3”开头的7位数流水号,如“3000001”(1代表未变化图层、2代表更新图层、3代表质量建设图层、4代表减少图层)。
要素代码():和县级分等单元一致。
单元编号():“坐落单位代码”()&标识码()。
图斑编号():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计算过来。
地类编码():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计算过来(若未变化,可用“”的)。
地类名称():依据地类编码填写即可。
权属性质():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计算过来(若未变化,可用“”的)。
权属单位代码(): 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计算过来(若未变化,可用“”的)。
权属单位名称(): 依据代码填写即可。
坐落单位代码(): 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计算过来(若未变化,可用“”的)。
坐落单位名称(): 依据代码填写即可。
图斑地类面积():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计算过来。
图斑面积():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计算过来。
耕地类型():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计算过来。
耕地坡度级():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计算过来。
质量建设单元净增减面积():。
更新类型代码():依据实际,按更新类型代码表填写。
项目编号():运用项目红线判别,依据土整管理系统导出数据填写。
项目名称():依据土整管理系统导出数据填写。
原单元编号():用“字段计算器”在原“”中的“”计算过来。
原单元编号对应年份():填写上年度年份。
建设前国家自然等():用“字段计算器”在原“”中的“”计算过来。
建设前国家利用等():用“字段计算器”在原“”中的“”计算过来。
建设前国家经济等():用“字段计算器”在原“”中的“”计算过来。
其他属性字段内容,依据上年度“”评价属性先赋值,然后,依据土整项目类型,调整相应评价因素的指标值(一般会影响、、等因素值变化),最后依据规程进行相应计算。
注:检查各个属性值,是否正确,计算逻辑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后,按数据库标准修改属性字段结构。
(三)减少图斑
提取的减少图斑,已有属性为变更数据库的属性。
将减少图斑和上年度更新成果中的“”做相交分析,分析时,将质量建设图斑图层放在前面。将相交分析结果的属性数据表格导出,运用建立更新图层要求的属性字段。
标识码():需重新编写,为方便后续工作,编写为“4”开头的7位数流水号,如“”(1代表未变化图层、2代表更新图层、3代表质量建设图层、4代表减少图层)。
要素代码():和县级分等单元一致。
单元编号():“坐落单位代码”()&标识码()。
图斑编号():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计算过来。
地类编码():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计算过来。
地类名称():依据地类编码填写即可。
权属性质():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计算过来。
权属单位代码():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计算过来。
权属单位名称():依据代码填写即可。
坐落单位代码():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计算过来。
坐落单位名称():依据代码填写即可。
图斑地类面积():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计算过来。
图斑面积():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计算过来。
耕地类型():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计算过来。
耕地坡度级():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计算过来。
质量建设单元净增减面积():。
更新类型代码():依据实际,按更新类型代码表填写。
项目编号():不填。
项目名称():不填。
原单元编号():用“字段计算器”在原“”中的“”计算过来。
原单元编号对应年份():填写上年度年份。
建设前国家自然等():不填。
建设前国家利用等():不填。
建设前国家经济等():不填。
其他属性字段内容,沿用上年度“”属性值。
注:检查各个属性值是否和图斑一一对应,确认无误后,按数据库标准修改属性字段结构。
(四)未变化图斑
提取的未变化图斑,已有属性为变更数据库的属性。
将未变化图斑和上年度更新成果中的“”做相交分析,分析时,将未变化图斑图层放在前面。将相交分析结果的属性数据表格导出,运用建立更新图层要求的属性字段。
标识码():需重新编写,为方便后续工作,编写为“1”开头的7位数流水号,如“”(1代表未变化图层、2代表更新图层、3代表质量建设图层、4代表减少图层)。
要素代码():和县级分等单元一致。
单元编号():“坐落单位代码”()&标识码()。
图斑编号():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计算过来。
地类编码():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计算过来。
地类名称():依据地类编码填写即可。
权属性质():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计算过来。
权属单位代码():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计算过来。
权属单位名称():依据代码填写即可。
坐落单位代码():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计算过来。
坐落单位名称():依据代码填写即可。
图斑地类面积():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计算过来。
图斑面积():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计算过来。
耕地类型():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计算过来。
耕地坡度级():用“字段计算器”在已有属性中的“”计算过来。
其他属性字段内容,沿用上年度“”属性值。
注:检查各个属性值是否和图斑一一对应,确认无误后,按数据库标准修改属性字段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