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车险经营管理监管指标体系
(讨论稿)
一、车险指标体系构成
车险指标体系由车险经营关键指标、车险作业品质指标、关联监控指标及观察指标构成,共31项。(3张表)
1、车险经营关键指标:指的是考核评判车险作业经营业绩水平、直接反映经营状况的业务指标。包括:保费收入、保单优惠比例、应收率、满期赔付率(日历年度)、结案率、综合赔付率、综合成本率、车险业务计划达成率等8项。(年终考核,单表)
2、车险作业品质指标:对车险流程环节、操作品质和理赔服务质量的评价指标。包括:保单注销率、出险率、立案率、定损偏差率Ⅱ、平均赔案处理时效、立案注销恢复率等6项(红字为兼用型指标,下同)(年终考核)
3、关联监控指标:指的是对车险经营指标和作业品质会产生直接关联结果的监控指标。包括:单均保费(商业险)、净费率、批减保费率、立案率、立案注销率、估损偏差率Ⅱ、案均赔款、IBNR占保费比等8项。(半月点评、要求、责成)
4、观察指标:了解掌握车险经营管理情况的其它辅助指标。包括:保单数量、商业险验车率、补录保单比率(以商业车险为主,定额单除外)、报案数量、立案数量、未决数量、未决赔款、已决数量、已决赔款等9项。
二、具体指标释义
(一)车险经营指标(8)
1、保费收入
公式:保费收入=起保生效保单的原始保费-批改保费。
释义:公司业务发展规模的主要评价指标;可通过与当地市场的业务规模比较,评价业务发展规模和市场拓展能力。
影响因素:单均保费、净费率、批减保费率
2、车险业务计划达成率
公式:车险业务计划达成率=保费收入/年度保费计划×100%。
释义:是用来衡量车险业务计划完成情况的经营指标。
3、保单优惠比例
公式:保单优惠比例=统计区间内折扣保费/标准保费×100%。
释义:该指标用于反映费率是否充足及费率调整系数执行水平,反映市场竞争水平及市场议价能力。
影响因素:直接影响净费率
4、应收率
公式:应收率=(保费收入-实收保费)/保费收入×100%。
释义:反映了应收保费的情况,容易形成呆坏账的风险,应收率过高会对经营结果产生不良影响。
影响因素:可能影响满期赔付率等
5、满期赔付率
公式:满期赔付率=(当期已决赔款-残余物资及追偿摊回款+期末未决赔款-期初未决赔款)/(当期有效保单的满期保费)×100%。
释义:用于评价统计区间内公司业务经营品质、衡量经营水平的主要效能指标。
影响因素:估损偏差率Ⅱ、立案率、结案率
6、结案率
公式:结案率=已决数量/(已决数量+未决数量)×100%。
释义:反映作业效率、经营成果真实性的指标。
影响因素:立案率、立案注销率、立案注销恢复率
7、综合赔付率
公式:综合赔付率=(直接赔款支出+间接理赔费用-摊回分保赔款+分保赔款支出+未决赔款准备金提转差)/(保费收入-分出保费+分入保费-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提转差)*100%
释义:从财务经营角度综合评价统计区间内业务经营品质、衡量经营水平的主要效能指标。
影响因素:IBNR、间接理赔费用
8、综合成本率
公式:综合成本率=综合赔付率+综合费用率
释义:从财务经营角度综合评价统计区间内衡量经营水平的主要效能指标。
影响因素:
(二)车险作业品质指标(6)
1、保单注销率
公式:保单注销率=统计区间内注销保单数量/原保单数量×100%。
释义:该指标反映承保流程管理质量。
影响因素:
2、出险率
公式:出险率=(报案数量—注销报案数量)/保单数量×100%。
释义:该指标用于反映保单承保质量,通过与市场当期和自身上年同期比较,判断业务品质变化趋势。
影响因素:及时报案率
3、立案率
公式:立案率=立案数量/(报案数量-注销报案数量)×100%。
释义:反映立案效率,对未决赔款的真实性产生影响。
影响因素:结案率、满期赔付率、IBNR
4、估损偏差率Ⅱ
公式:估损偏差率Ⅱ=( 最大估损金额 - 最小估损金额 ) / 已核金额×100%。
释义:(1)通过对已决估损的偏差评判未决估损的真实性,从而对满期赔付率的准确性进行监控;(2)用于评价个人损失评估能力的指标。
影响因素:
5、平均赔案处理时效
定义:指在统计期内,已经结案的赔案,从报案到结案的平均时间。
释义:反映车险赔案处理时效和理赔服务能力的指标。
影响因素:
6、立案注销恢复率
公式:立案注销恢复率=立案注销恢复数量/立案注销数量。
释义:对经营结果的真实性产生影响。
影响因素:结案率
(三)关联监控指标(8)
1、单均保费(商业车险)
公式:单均保费=保费收入/保单数量。
释义:从侧面反映保单保费充足性及业务结构组成。
影响因素:对保费收入、净费率、赔付率产生影响。
2、净费率
公式:净费率=(实收保费-手续费)/标准保费。
释义:用于反映保费的充足性、评判车险业务风险承担能力的指标。
影响因素:满期赔付率
3、批减保费率
公式:批减保费率=统计区间内批减保费/原保单保费×100%。
释义:该指标用于监控市场合规经营的监控指标。
影响因素:
4、立案率
公式:立案率=立案数量/(报案数量-注销报案数量)×100%。
释义:反映立案效率,对未决赔款的真实性产生影响。
影响因素:结案率、满期赔付率、IBNR
5、立案注销率
公式:立案注销率=立案注销数量/立案数量。
释义:对经营结果的真实性产生影响,理赔操作技能及规范性产生影响。
影响因素:结案率
6、估损偏差率Ⅱ
公式:估损偏差率Ⅱ=( 最大估损金额 - 最小估损金额 ) / 已核金额×100%。
释义:(1)通过对已决估损的偏差评判未决估损的真实性,从而对满期赔付率的准确性进行监控;(2)用于评价个人损失评估能力的指标。
影响因素:
7、案均赔款(交强险、商业车险)
公式:案均赔款=赔款/赔案数量。
释义:(1)反映业务结构、产品结构,对赔付率产生直接影响。(2)侧面评价理赔定损技能能力;
影响因素:出险率、结案率
8、IBNR占保费比
公式:IBNR占保费比=IBNR/保费收入。
释义:
影响因素:
(四)观察指标(9)
1、保单数量(交强险、商业车险)
释义:通过与当地市场保有量结合,评价当地市场的业务拓展能力与空间。
影响因素:基础数据
2、验车率
公式:验车率=已验车辆/承保车辆×100%。
释义:用于说明统计区间内验车承保的比例,评估标的风险检验状况。
影响因素:
3、补录保单比率(以商业车险为主,定额单除外)
公式:补录保单比率(以商业车险为主,定额单除外)=统计区间内补录保单数量/原保单数量×100%。
释义:用于监控承保风险的指标。
影响因素:
4、报案数量
定义:指在统计期内,向保险人报案且业务系统已生成报案号的案件件数总和。
释义:是反映车险理赔工作量的指标。
影响因素:
5、立案数量
定义:统计期内,应由公司承担保险责任的赔案件数总和。
影响因素:
6、未决数量
定义:已立案但尚未结案的案件数量,不包含拒赔与注销的立案。
影响因素:
7、未决赔款
定义:已立案但尚未结案的所有赔案的估损金额。不含IBNR。
影响因素:满期赔付率、立案率
影响因素:
8、已决数量
定义:指在统计期内,已结案的赔案数量。
影响因素:
9、已决赔款
定义:指在统计期内,已结案赔案的赔款,不含间接理赔费用。
7 / 7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