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检测题
生物的演变
一、 远古地球上的生物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可以通过化石来研。
1、根据你的学习,说说什么是化石?
答: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经过自然界的作用,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跟石头一样的东西,这些东西就是化石。
2、你见过或知道哪些具体的生物化石,请至少写出四种。
答:苔藓化石 、琥珀昆虫化石、 三叶虫化石 、 尖齿特尔马叶化石。
3、中华龙鸟化石是在我国辽宁省西部地层发现的。请你推想中华龙鸟化石是怎样形成的?
答:很久很久以前,中华龙鸟死后被沉积的泥沙覆盖,经过亿万年的变化,又长期与空气隔绝,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经过漫长的变化形成了化石。
4、观察比较下图中两种恐龙骨化石,推想它们分别吃什么?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答:第一种恐龙以食肉为主,因为其长有锯齿边缘的长牙齿,牙齿锋利尖锐。第二种恐龙以草食为主,因为其长着相对扁平像勺子一样的牙齿。
二、 观察不同年代马前肢化石复原图,研究下列问题。
1、写出相应不同时代马的名称和出现的时间。
名称:始祖马、渐新马、中新马、上新马、现代马
时间:5000万年前、3000万年前、2000万年前、700万年前
300万年前
2、从始祖马到现代马,马的前肢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前肢越来越长,脚趾数由四趾逐渐变成一趾,第二、第四趾只留痕迹,只剩下发达的中趾。
3、现代马由哪些方面比它的祖先们更适应温带草原生活?
答:现代马有发达的中趾,体形高大健壮适合在草原上奔跑,牙齿适于取食草、干草。
4、请再举例谈谈,地球上的生物自古以来就是今天的样子吗?
答:不是。古代的生物通过千百万年的变化才形成今天这个样子。
三、 根据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于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回答下列问题。
1、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提出了什么学说?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学说,他认为生物的繁衍是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发生的,同一物体内,那些个体更能适应环境,它们就比其它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衍下来。
2、根据达尔文的观点,解释一下长颈鹿的颈部为什么这么长?
答:古代的长颈鹿有的颈长,有的颈短。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如缺乏青草的时候,短颈的长颈鹿吃不到高处的树叶,生存下来的机会小,颈长的长颈鹿可以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来,由于自然环境的选择作用,一代代选择颈部变得更长的长颈鹿更容易存活,导致现在的长颈鹿颈部这么长。
3、猎豹和羚羊都是跑得最快的动物,推想一下它们为什么会
成为跑得最快的动物?
答:猎豹奔跑的速度快是为了获取食物,羚羊时时遭遇猎豹的威胁,为了生存下来,能够更好的躲避天敌,从而适应环境变化,一代代繁衍下来,羚羊就成为跑的做快的动物了。
4、恐龙是远古时期大型爬行动物,适于生存在气候温暖、动植物丰富的环境,请推想恐龙灭绝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答:恐龙灭绝的可能原因有:一是气候变冷,使得大部分食草恐龙因饥寒交迫而死去,而以吃食草动物为生的食肉恐龙也自然随之而死去;二是地壳活动频繁,地球上地震、火山喷发连接不断,大洪水也相继肆虐动物,笨拙的恐龙因为来不及逃脱而大量死去,侥幸剩余下来的却又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最后全部死掉;三是宇宙中有距离地球很近的新星爆炸,大量高能量射线辐射到地球上来把很多恐龙及其一些同时期的生物都杀死了;四是可能有小星星直接撞击地球上爆炸造成恐龙大量死亡。
月球
一、 根据你对月球的认识,完成下面各小题。
1、填空:月球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平均距地球 3844 万千米,直径 3476 千米,体积相当与地球的。我们看到月球表面比较明亮的地方是 高原 ,比较阴暗的地方是广阔的 平原 。
2、推想:月球表面星罗棋布的众多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
答:宇宙空间有很多小天体、陨石、宇宙垃圾等,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这些小天体、陨石等就可能撞向月球表面,形成环形山。
3、宇航员发现,在地球上感觉很重的物体,到了月球上就能轻轻举起,这是什么原因?
答: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质量比地球小得多,月球上的物体受到的引力也比地球小,只相当于地球表面引力的。
4、根据你搜集的情况,谈谈月球上的环境跟地球上相比还有哪些不同特点?
答:1、月球上有很多的环形山。
2、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没有像地球上的风、雨、雷、电现象。
3、月球上没有像地球上这样的树木、花、草、鸟、鱼、虫、兽。
4、月球表面温差很大。
二、根据你观察月球的情况,完成下列问题。
1、同一天的晚上,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形状是怎样变化的?请将你观察的变化情况写(或画)下来。
答:同一天晚上月球在天空中东升西落,形状不变。
2、根据你在农历一个月中观察月球的现象,填写下表。
观察日期(农历)
观察时间
月 相
(画面)
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打√)
东
东南
南
西南
西
初三
初七
初十
十五
二十
二十三
二十七
3、分析上表,谈谈在一个月中,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怎样变化?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和方向怎样变化?
答:一个月中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逐渐向东移动,上半月月球的明亮部分月相由小变大,直至满月,下半月由大变小,直至看不见,月球的明亮部分始终向着太阳的方向。
4、分析月球怎样围绕地球转动?公转一周大约多少天?
答:因为一个月中,月球在天空中逐渐向东移动,所以我认为月球自西向东绕地球公转,公转一周大约30天。
5、月相变化是怎样形成的?
答:月相变化是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形成的。
三、操作与推测。如果你到月球进行探测活动,登月前要做哪些准备,并说明原因。
1、恒温增重宇航服
防止月球表面较大温差及引力过小,造成不适
2、小锤子
取月球表面土壤、岩石标本
3、放大镜
观察月球表面成份
4、水、食物
保证身体营养和水分的供给
5、睡袋
便于睡眠休息
6、照相机
拍摄月球表面主要特征图片
7、氧气
供自己呼吸
太阳与太阳系
一、 观察认识太阳。
1、 观察太阳时应注意什么?你使用了什么器材。
答:应注意不要直接用眼睛观察太阳,以免阳光刺伤眼睛。我使用电焊护目镜观察太阳。
2、把你观察太阳的方法和观察到的情况记录在下表。
观察太阳的方法
看到的现象
通过电焊护目镜观察太阳
太阳像一个红红的火球,有黑色的斑点
3、根据你获得的信息,填写太阳基本情况档案。
基本情况
其它特点
离地球距离
大约1.5亿千米
太阳是一个会发光发热的大火球,全部有气体构成。太阳表面时常会发现黑色斑点,人们叫它“太阳黑子”。太阳表面会出现壮观的气柱喷射现象叫“日珥”。日全食时还会有“日冕”。
直径
是地球直径的109倍
体积
约是地球体积的130万倍
表面温度
约有摄氏5500度
中心温度
摄氏1500万度
二、太阳与动植物
1、植物一生一般要经过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过程,太阳起到了哪些作用?
答:①阳光中的能量、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料和氧气。
②阳光照射能促进植物的蒸腾作用,促进根对水分的吸收。
③植物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形成与此相适应的发育节律,大多植物春季发芽、秋季结果、冬季休眠。
2、 如果没有太阳,植物能完成一生的生命活动吗?为什么?
答:不能。没有光照,植物就不能自己制造养料,不能产生氧气,植物不断消耗氧气,只到氧气用完,植物只能走向灭绝;没有太阳,地球上温度将会降低,植物将永远处于休眠状态。
3、动物一生一般经历出生、生长、繁殖、衰亡等过程,结合具体事例说说太阳对动物生命活动有哪些影响?
答:地球上有日照长短和温度周期性变化,这些变化会影响动物的生活和生长发育,如:鸟、兽、鱼、昆虫等的繁殖,鸟的迁移,鱼的回游活动都受日照长短的影响,动物的分布地区,休眠及形态行为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4、通过上面问题的思考,请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与生命的关系。
答:失去了太阳的光和热,地球上就不会有生机勃勃、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以草原群落为例,没有太阳光照,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不能为兔子提供食物来源,兔子就会灭亡,没有兔子,鹰也没有吃的,鹰也会灭亡……草原群落就会消失。
三、太阳与物质变化
1、仿例子,把你学习过的物质变化现象与变化原因填入下表。(写3种以上)
物质变化现象
产生变化的原因
与太阳有什么关系
岩石风化破裂
热胀冷缩
受太阳光热影响
橡胶老化
化学结构破坏
受太阳光热影响
水循环
温度变化
受太阳光热影响
土壤沙化
水分丧失
受太阳光热影响
2、分析你知道的各种物质变化现象,归纳一下太阳能引起物质发生哪方面的变化。
答:①物理变化,物质形态发生了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如:水的三态转化,岩石风化碎裂等。
②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如:由于温度过高引起食物的霉变,产生霉菌等。
3、以水的三态变化为例,推想:如果没有太阳会出现什么情况?
答:没有太阳就没有热量,就没有自然界水的蒸发,没有水蒸发就没有水循环,没有水循环就没有降水发生,就没有雨、雷、霜、露等自然现象。
四、太阳与人类。
1、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太阳对于人类的衣、食、住、行等活动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答:①人类吃的食物大都来源于植物或动物,而植物和动物中的能量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太阳。
②人类出行乘坐的交通工具,离不开对石油的依赖,而能源矿产中的能量是储存亿万年前的太阳能。
③人类生活用到电,电能的主要来源火电、水电这都与太阳有关。
④有煤气才能做出美味的食物。
所以人们的衣、食、住、行归根结底都与太阳联系密切。
2、从能量转换的角度,把太阳与人类活动的复杂关系用箭头和适当文字说明表示出来。
太阳能
植物
动物
水
风
能源矿产
电能
人
3、想一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各种能量与太阳能有什么关系?
答:地球上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植物体内的化学能储存起来,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重要能源,煤、石油、天然气也是储存了亿万年的太阳能。太阳是万能之源。
4、观察太阳能热水器示意图,说说它是怎样利用太阳能的?
答:太阳能热水器将吸收的太阳光线转化成热能,利用冷水比重小的特点在热水器内形成冷水自上而下,热水自下而上的自然循环,使水温升高达到一定的温度。
5、写出设计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的方法和器材。
答:材料:温度计、小镜片、剪刀、胶带、黑纸、易拉罐
步骤:1、在易拉罐侧面包上黑纸,并装入200的水。
2、把温度计液泡固定在水中,(不能接触罐形)堵上开口。
3、把易拉罐向阳光放好,将小镜片倾斜45°固定在易拉背阳光方向。五、认识太阳系
1、人们把以 太阳 为中心,包括环绕太阳运动的 行星 、 矮行星 、 卫星 以及太阳系 小天体 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太阳系。
2、按照距离太阳远近,8颗行星的顺序是 海王星 、 天王星 、 土星 、 木星 、 火星 、 地球 、 金星 、 水星 。
3、在下面的空白处画出太阳系示意图,在图中标出8颗行星的名称。
无限宇宙
一、认识银河系。
1、银河看上去像一条银色的 光带 ,大约包含 2000 亿颗星体,其中恒星大约 1000亿 颗。太阳就是其中典型的一颗,人们把这一有众多恒星组成的天体系统称为 银河系 。
2、银河系是一个相当大的 旋涡 状星系,直径约为 80000 光年,中间部位厚度约为 12000 光年。光年是计量 天体距离 的单位,1光年等于 光一年走 的路程,光的速度大约是每秒30万千米,1光年等于 30×60×60×24×365 万千米。(可以只列算式)
二、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1、1961年4月11日,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 “东方” 号发射成功,苏联宇航员 加加林 首次登上太空绕地球飞行108分钟,开创了人类历史上载人航天的新纪元。2003那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 “神舟五号” 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首位宇航员 杨利伟 被顺利送上太空并安全返回。
2、我国古代有哪些探索宇宙的经历?
答:①古代没有设备通过肉眼观测星星方位变化进行认识编制历法。
②古人设制天文台发明 等仪器探索宇宙确定时间。
③明朝官吏万户试图利用火箭飞行,结果失败。
3、把你搜集的关于人类探索宇宙的资料按时间顺序写在下面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答:古时候,人类用肉眼观察宇宙得出天圆地方说,后来伽利略发明望远镜,人们用望远镜观察宇宙。1961年4月11日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 “东方” 号发射成功,苏联宇航员首次登上太空。2003那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 “神舟五号” 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5年10月17日,我国神六载人飞船圆满完成任务。我最大的感受是:人类为了探索宇宙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取得了丰硕的果实,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为科学事业而献身的精神。
三、人类探索宇宙的工具
1、填空:人造卫星是按一定 轨道 环绕 地球 至少运行一圈的无人航天器。1957年10月4日 苏联 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东方红”一号。
2、按卫星的用途,可将卫星分为三类: 科学卫星 、 技术实验卫星 和 应用卫星 。
3、通过收集资料,你知道哪些种类的人造卫星?它们各有什么用途?
人造卫星名称
用 途
风云二号
摄取云层图和有关气象资料
资源号
摄取地表深层组成图像,用于地球资源勘测
实践二号
进行空间物理探测
实践八号
育种
4、宇宙飞船有哪些用途?
答:宇宙飞船可以作为天地往返运输器。
四、运载火箭
火箭是靠什么力量飞上天空的?你是怎样做试验研究的?
答:火箭是靠反冲的力量飞上天空的。
1、 我用力把一个气球吹大,用手把口捏住。
2、 把气球口向下,松开手,气球中气体向下冲,气球往上飞。
五、无限宇宙
1、根据你已有的认识,填写下图。
总星系
银河系
河外星系
太阳系
……
太阳
八颗行星
卫星
矮行星
太阳系小天体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仙女座星系
……
2、宇宙是无限的,对宇宙的探索也是无限的,关于宇宙,你还想知道哪些事情?请写在下面。
答:①宇宙黑洞到底是什么?
②宇宙中的恒星会发生什么变化?
③宇宙到底有外星人吗?
综合训练
一、 填空。
1、光年是计量天体 距离 的单位,1光年表示 光一年所走的路程 。
2、光的速度大约是每秒 300000千米 ,计算1光年等于多少千米的计算方法是:列式: 300000×60×60×24×365 = 9460800000000
二、观察与推理
1、观察下图是什么化石?推想:这种化石是怎样形成的?
答:图中是鱼化石。古代鱼死后尸体沉入水底,渐渐被沉积的泥沙覆盖,随着时间的推移,泥沙越来越厚又长期与空气隔绝,在这种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就形成了化石。
2、观察下图两种不同的古代马前肢化石,它们有什么最明显的区别?
答:三趾马前肢有3趾,中趾发达,二、四趾退化;单趾马仅剩下发达的中趾,二、四趾只留遗迹。
3、观察下图两种地雀,在干旱年代,那种能存活下来?并分析原因。
答:喙大而强壮的鸟能存活下来,因为干旱年代,许多植物都枯死了,种子数量大大下降,只有一些耐旱的外壳坚硬的种子,喙大而强壮的地雀能啄开种子坚硬的外壳觅食,而喙小的地雀啄不开种子坚硬的外壳,找不到食物而无法生存。
三、观察与画图
把你观察一个月的月相按时间顺序画下来。
四、收集与分析
1、你知道月球上的哪些事情?请列举出来。
答:①月球比地球小,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上的 。
②月球表面遍布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③月球上没有水没有空气。
④我知道已经有人登上月球,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阿姆斯特朗。
⑤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很容易遭到陨石撞击。
⑥月球上日照温差很大。
⑦月球上没有花草树木,鸟虫鱼兽。
2、月相是怎样形成的?请简要写出你的分析推理。
答:月相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由于太阳、地球、和月球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化着,我们用肉眼观察到的月球被太阳光照亮的部分,也在发生着周期性变化,进而形成了月相。
3、关于太阳,你知道哪些事情?请列举出来。
答:①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离地球大约1.5亿千米。
②太阳是一个会发光发热的大火球,全部有气体组成。
③太阳体积约是地球的130万倍。
④太阳表面温度大约5500℃,中心温度15000000℃.
⑤太阳表面常常会出现一些黑色斑点,人们叫它太阳黑子。
⑥太阳表面会发生非常美丽的气柱喷射现象。
4、太阳对动物、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请列举出来。
答:⑴阳光照射会促进植物表面的蒸腾作用,加快根对水分的吸收。
⑵阳光、水分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可以产生氧气和养分。
⑶阳光为植物生长提供合适的温度。
⑷地球上有日照长短和温度周期性变化,这些变化会影响动物的生活和生长发育,如:鸟、兽、鱼、昆虫等的繁殖,鸟的迁移,鱼的回游活动都受日照长短的影响,动物的分布地区,休眠及形态行为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五、整理与分析
将你在小学阶段学习的有关动物、植物知识整理成知识框架:
16 / 1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