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黑与白的艺术陈列大纲.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9780795 上传时间:2025-04-0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与白的艺术陈列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黑与白的艺术陈列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与白的艺术》陈列大纲 磁州窑是中国北方一个巨大的民窑体系,是中国民窑的杰出代表,具有极为鲜明的民窑特色;它传播广泛,影响深远,蜚声中外,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宋元时期,磁州窑为八大窑系之一,今天仍属全国十大陶瓷产区之列。 磁州窑烧造历史悠久,自北朝创始,历经隋唐,宋金元时期繁荣鼎盛,经明清至今,绵延不断,历千年不衰,充分展现了扎根于民间、土生土长的磁州窑陶瓷艺术的强大生命力。磁州窑系分布范围极为广阔,西起宁夏灵武,东抵山东的淄博、枣庄一带,北至内蒙林东的辽上京临潢府内窑址,南到安徽的白土窑、江西的吉州窑,均属磁州窑系。还有福建的泉州磁灶窑、广西的西村窑、广东的南海官窑和四川的广元窑都受到磁州窑影响,生产磁州窑风格的瓷器。磁州窑的中心窑场则位于磁县、峰峰境内太行山东麓的漳河、滏阳河流域,目前已发现漳河流域的观台、冶子、观兵台、东艾口、申家庄、北贾璧、白土、青碗窑、南莲花、荣花寨;滏阳河流域的彭城、临水、富田、二里沟、河泉村、义井、靳范庄,共17处古窑址。磁州窑众多遗址尤以观台窑最为著名,《中国陶瓷史》指出:“磁州窑中观台窑最具代表性,其产品的品系、种类可以说集本系诸窑的大成”。1996年磁州窑遗址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磁州窑基本特征是以当地“大青土”为原料制作器物的胎体,然后在白度不高的胎体上先施一层白化妆土,达到“粗瓷细作”的效果。同时在这层白化妆土上运用划花、刻花、剔花、印塑、绘画、彩釉等多种多样的技法来装饰瓷器。特别是磁州窑工匠将传统中国绘画技法直接用于瓷画,创造了磁州窑的装饰精品——白地黑花,呈现出黑白对比的强烈反差艺术效果。磁州窑的器物绘画潇洒、流畅;装饰内容生动、形象、亲切,极富情趣;装饰题材多为花鸟鱼虫、珍禽异兽、山水村野、诗词曲赋、人物故事,不一而足,可谓独具魅力,别具一格。磁州窑的书法、绘画保留了我国古代珍贵的民俗实物资料,反映了当时的民风、民俗和社会生活,被称为“民俗博物馆”。磁州窑工匠以毛笔为工具,饱含激情,在瓷器上挥毫泼墨,创造出千古不朽的艺术杰作。 磁州窑产品种类繁多,器物造型古朴、挺拔,装饰艺术生动、豪放,装饰技法丰富多彩,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迷人的艺术魅力。最具代表性的白地黑花装饰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我国瓷器由胎装饰向彩装饰过渡的逐步完成,开创了明清青花、五彩瓷发展的新纪元。 磁州窑的研究是一项国际性学术课题,日、英、美、加、韩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都有学者研究磁州窑,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国内外磁州窑专家学者普遍认为,磁县作为磁州窑的故乡和发源地,理应有一个全面反映磁州窑文化面貌的专题博物馆,以进一步宣传磁州窑,扩大影响,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观众特别是专家学者来磁州故乡参观、研究磁州窑,开展学术交流。 一、陈列主题思想: 《黑与白的艺术》陈列拟以19世纪以来,特别是建国后国内外专家学者有关磁州窑文化研究成果及对磁州窑古窑址的考古发掘、考古调查和墓葬出土、民间征集的珍贵历史文物为基础,以1987年北京大学、河北省文研所和邯郸市文保所联合进行的观台窑遗址考古发掘资料为主,配合必要的辅助材料,并通过完美的艺术形式和现代化陈列手段,力图综合、立体地展现磁州窑从北朝至今各个历史时期的古瓷窑址、器场造型、装饰艺术、烧造技术及民风民俗等诸方面文化面貌,描绘出磁州窑产生、发展、繁荣的艰难历程。 陈列旨在向国内外广大观众全方位展示磁州窑,向世界展示具有浓郁民族特色、民俗情趣的灿烂的磁州窑文化,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同时向广大群众进行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一件件精美的历史文物向世人昭示劳动人民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并从中提炼出磁州先人们“艰苦创业、锐意进取、兢兢业业、不屈不挠”的磁州窑精神;激发磁州窑家乡人民去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 二、陈列面积和展线: 陈列计划占用“中国磁州窑博物馆”二楼中圆厅(169平方米)、序厅(99平方米)、一展厅(543平方米)和二展厅(587平方米);一楼三展厅(726平方米)、四展厅(400平方米),面积约2524平方米。 三、陈列内容划分: 序厅——白与黑的艺术;第一部分:窑火初燃——北朝隋唐时期;第二部分:化境黑白——宋金元时期;第三部分:余韵悠长——明清民国时期;第四部分:美器由来——烧造工艺。 四、陈列展线分配: 陈列展线约420米:序厅约占40米;第一部分约占30米;第二部分约占200米;第三部分约占50米;第四部分约占100米。陈列内容分段展现,陈列形式力求有所突破、创新,采用现代化手段和完美的艺术形式充分表达主题。 展题:《黑与白的艺术》 序厅——黑与白的艺术 X-1大幅照片:观台窑遗址。 文字:1996 年磁州窑遗址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X-2文字版:(约300字) 前言 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一个巨大的民窑体系,传播广泛,影响深远,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宋元时期为八大窑系之一,今天仍属全国十大瓷产区之列。 磁州窑自北朝始,历隋唐,宋金元时期繁荣鼎盛,经明清至今,绵延不断,历千年不衰,充分展示了扎根于民间、土生土长的磁州窑陶瓷艺术的强大生命力。古代磁州窑系分布范围广阔,其中心窑场则主要位于邯郸市磁县、峰峰境内太行山东麓的漳河、滏阳河流域。磁州窑陶瓷产品种类繁多、造型古朴、装饰丰富,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迷人的艺术魅力。最具代表性的白地黑花装饰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我国瓷器由胎装饰向彩装饰过渡的逐步完成,为元明青花、五彩瓷之滥觞。 X-3图表:磁州窑窑址分布示意图表。 漳河流域:观台、冶子、观兵台、东艾口、申家庄、北贾壁、白土、青碗窑、南莲花、荣花寨共十处窑址。 滏阳河流域:彭城、临水、富田、二里沟、河泉村、义井、靳范庄共七处窑址。 X-4图表:磁州窑系及宋元八大窑系窑址分布示意图。 X-5:介绍磁州窑整体陈列展示及相关研究内容的电子触摸屏 辅助展示:国内外各大博物馆藏磁州窑精品图片: X-6照片:宋珍珠地划花炉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 X-7照片:宋黑剔花牡丹梅瓶 Worestar Art Museum 美国沃尔斯特艺术博物馆; X-8照片:宋黑划花矮腹瓶 Kyusei Hakone Art Museum 日本救世箱根美术馆; X-9照片:金花口黑划花牡丹瓶 Buffalo Museum of Art 美国巴法罗艺术博物馆; X-10照片:宋末金初红绿彩玉壶春 Indianaplis Museum of Art 美国印第安那波利斯博物馆; X-11照片:金红绿彩碗 Tokyo National Museum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X-12照片:元鱼藻纹盆 British Museum 大英博物馆; X-13照片:明蓝地黑花梅瓶 Fogg Art Museum 美国富哥博物馆; X-14照片:宋代白釉剔花梅瓶 河南省博物院 X-15照片:金代白地黑花童子钓鱼椭圆枕 河北省博物馆 X-16照片:金代白地黑花童子蹴鞫八角枕 河北省博物馆 X-17照片:金代白地黑花马术八角枕 北京故宫博物院 X-18照片:金代白地黑花“清沽美酒”梅瓶 上海博物馆 X-19照片:金代白地黑花镜盒 南京博物院 X-20照片:元代白地黑花龙纹扁瓶 首都博物馆 X-21照片:元代白地黑花莲生贵子大罐 国家博物馆 第一部分:窑火初燃——北朝隋唐时期 1-22文字版:(约200字左右) 唐《元和郡县志》载:“隋开皇十年……置磁州,以县西九十里有磁山,出磁石,因取为名”今磁县的贾壁、峰峰的临水自北朝就开始生产瓷器,创立北方最早青瓷窑场,是磁州窑的开端。贾壁瓷器胎体分粗、细两种,釉色青灰或青绿;临水器场胎质细腻,釉色青黄,半数口部有化妆土。两窑后期遗址均发现生产磁州窑典型品种白地黑花。隋唐时期,磁州早期瓷窑多为以生产白瓷、黑瓷、青瓷为主的北方民窑,器物品种多而不单一。 1- 23图版:贾壁碗造型图。 2- 23文物:青瓷碗 北贾壁出土 磁县藏 1-24文物:青瓷碗 北贾壁出土 磁县藏 1-25文物:青瓷高足盘 北贾壁出土 磁县藏 1-26文物:青瓷三系盘口瓶 北贾壁征集 磁县藏 1-27文物:鸡首壶 北齐 磁县高润墓出土 磁县藏 1-28文物:青瓷烛台 北齐 磁县高润墓出土 磁县藏 1-29文物:青瓷覆莲盖罐 北齐 磁县高润墓出土 磁县藏 1-30文物:绿釉扁壶 北齐 磁县高润墓出土 磁县藏 1-31文物:酱褐釉细颈瓷瓶 东魏 磁县东陈村墓出土 磁县藏 1-32文物:青釉高喇叭足瓷盘 隋 邯郸市博物馆藏 说明:贾璧早期青瓷可再征集一部分,隋唐器物较少,可征集、借展一些临水窑窑等早期窑口的器物。 第二部分:化境黑白——宋金元时期 2-33文字版:(约200字左右) 在磁州窑一千多年的烧造历史中,宋金元是其繁荣期,金代达到鼎盛。北宋,名窑林立,磁州窑注重学习模仿,逐渐形成自己特色,并成功地将中国绘画技法用于瓷画,创烧了磁州窑精品——白地黑花。金代,磁州窑在战乱中生存下来,不断增加瓷器品种,丰富装饰技法,突出艺术特色,扩大生产规模,成为磁州窑系之集大成者。元代,磁州窑瓷器装饰品种减少,以白地黑花为主流,但内容极为丰富;此时,开始为皇家官府烧造贡瓷,并作为商品远销海外。 一、观台窑 2-1-34文字版:(约100字) 观台窑位于太行山东麓,漳河右岸,为磁州窑中心窑场之一,最具代表性。据1987年考古发掘资料,它创烧于五代末宋初,元末明初衰落。此次发掘地层清楚,出土丰富,将观台窑分为四期七段,为宋元磁州窑进一步综合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2-1-35文物:青釉珍珠枕划花喇叭足灯 北宋 87观台出土 磁县藏 2-1-36文物:白釉绘珍珠地瓷灯 北宋 87观台出土 磁县藏 2-1-37文物:白釉绿斑喇叭足瓷灯 北宋 87观台出土 磁县藏 2-1-38文物:白釉剔花高足灯 北宋 87观台出土 磁县藏 2-1-39文物:青釉刻仰莲花瓷碗 北宋 87观台出土 磁县藏 2-1-40文物:黑釉素面双耳葫芦口瓷瓶 北宋 87观台出土 磁县藏 2-1-41文物:酱釉双系葫芦瓷瓶 北宋 87观台出土 磁县藏 2-1-42文物:黑釉花心盘 北宋 87观台出土 磁县藏 2-1-43文物:白釉素面喇叭口长腹瓷注壶 北宋 峰峰矿区出土 邯博藏 2-1-44文物:白釉褐点敛口浅腹瓷罐 北宋 87观台出土 磁县藏 2-1-45文物:白釉花口瓜模瓷罐 北宋 87观台出土 磁县藏 2-1-46文物:白釉篦划花深腹瓷钵 北宋 87观台出土 磁县藏 2-1-47文物:白釉瓜棱瓷罐 北宋 87观台出土 磁县藏 2-1-48文物:黑白釉划牡丹花大瓷碗 北宋 87观台出土 磁县藏 2-1-49文物:玳瑁釉侈口瓷盏 北宋 87观台出土 磁县藏 2-1-50文物:仿建窑侈口瓷碗 北宋 87观台出土 磁县藏 2-1-51文物:仿定小口球腹瓷瓶 北宋 87观台出土 磁县藏 2-1-52文物:仿定花口注碗 北宋 87观台出土 磁县藏 2-1-53文物:黑釉玳瑁双耳瓷罐 北宋 87观台出土 磁县藏 2-1-54文物:白釉剔花矮腹瓷瓶 北宋 87观台出土 磁县藏 2-1-55文物:白覆轮黑釉灯 北宋 87观台出土 磁县藏 2-1-56文物:白釉宽折沿划鱼纹大盆 北宋 87观台出土 磁县藏 2-1-57文物:酱釉双系尖底罐 北宋 87观台出土 磁县藏 2-1-58文物:白釉黑绘花敛口深腹瓷罐 北宋 87观台出土 磁县藏 2-1-59照片:石碾槽:87年观台窑发掘出土,外径达8.75米,宋金时期使用,目前为全国之最。 2-1-60照片:观台窑第8号窑全景 2-1-61文物:白地黑绘卷草纹大钵 金 87观台 磁县藏 2-1-62文物:白釉剔牡丹花瓷薰炉 金 87观台 磁县藏 2-1-63文物:绿釉素面喇叭足瓷灯 金 87观台 磁县藏 2-1-64文物:黑釉突线纹双耳罐 金 87观台 磁县藏 2-1-65文物:白釉黑绘花直壁瓷罐 金 87观台 磁县藏 2-1-66文物:白釉铁绣花直壁瓷罐 金 87观台 磁县藏 2-1-67文物:白釉黑剔花直壁瓷罐 金 87观台 磁县藏 2-1-68文物:黄釉素面瓷盏 金 87观台 磁县藏 2-1-69文物:白釉内绘篦划花瓷碗 金 87观台 磁县藏 2-1-70文物:绿釉黑绘牡丹纹大口瓷瓶 金 87观台 磁县藏 2-1-71文物:白釉花口长领瓜棱瓷瓶 金 87观台 磁县藏 2-1-72文物:白釉印牡丹花四足花盆 金 87观台 磁县藏 2-1-73文物:黑釉弦纹小口鸡腿瓷瓶 金 87观台 磁县藏 2-1-74文物:白釉小瓷瓶 金 87观台 磁县藏 2-1-75文物:绿釉内篦划花小瓷碗 金 87观台 磁县藏 2-1-76文物:绿釉折沿大瓷盆 金 87观台 磁县藏 2-1-77文物:三彩迦棱频伽像 金 87观台 磁县藏 2-1-78文物:白地黑花缠枝纹花口瓶 金 87年观台出土 2-1-79文物:黑釉粉线大口双耳罐 金 85年磁县泉村出土 2-1-80文物:白地黑花缠枝牡丹花瓶 金 87观台 磁县藏 2-1-81文物:仿钧釉敛口瓷瓶 元 海河工地出土 2-1-82文物:仿钧釉敛口瓷碗 元 海河工地出土 2-1-83文物:白釉书“亚”字浅腹瓷碗 元 87观 2-1-84文物:黑釉玳瑁敛口瓷碗 元 87观 2-1-85文物:黑釉桃心瓷盘 元 87观 2-1-86文物:白釉书“王”字瓷碗 元 87观 2-1-87文物:白釉书“一色好酒”盘 元 87观 2-1-88文物:白釉黑绘牡丹花侈口大瓷碗 元 87观 2-1-89文物:黑釉内银突线纹瓷碗 元 87观 2-1-90文物:白釉墨绘五瓣梅直口瓷罐 元 移交 2-1-91文物:白釉黑绘四系长腹瓷瓶 元 峰峰羊角铺 2-1-92文物:黑釉贴花香炉 元 征集 2-1-93文物:白黑釉高足杯 元 征集 2-1-94~107文物:三彩四合院生活场景一组 元 磁县滏阳河出土13件 2-1-108文物:白釉书“内府”梅瓶 元 矿区藏 2-1-109文物:白釉盘内铭文“缟使” 元 磁县藏 2-1-110文物:“仁和馆”铭四系瓶 元 征集 2-1-111文物:白釉“梨花白”大口罐 元 磁县藏 2-1-112文物:白釉黑绘花卉纹直口丰肩罐 元 磁县藏 2-1-113文物:白地黑花鱼藻盆 元 征集 2-1-114文物:白地黑花花卉大坛 元 征集 二、彭城盐店、大庙坡窑址 2-2-115文字版:(约100字左右) 1999年7-9月邯郸市文研所对彭城的盐店、大庙坡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220平方米,地层清楚,出土器物丰富。特别是白地黑绘龙凤大坛、鱼藻盆、带馆铭四系瓶等元代标本,为滏阳河流域彭城窑的分期提供了科学依据。 2-2-116~118照片:彭城窑发掘现场3张 2-2-119文物:“仁和馆”铭四系瓶 元 盐店遗址出土 征集 2-2-120文物:“一枝花”铭四系瓶 元 盐店遗址出土 征集 2-2-121文物:“同乐馆”铭四系瓶 元 盐店遗址出土 征集 2-2-122文物:白地黑花鱼藻纹大盆 元 盐店遗址出土 征集 2-2-123文物:白地黑花赶驴纹大盆 元 盐店遗址出土 私人收藏 2-2-124文物:白釉绘龙纹小口四系瓶 元 盐店遗址出土 2-2-125文物:白釉黑绘芦雁纹折沿瓷盆 元 盐店遗址出土 说明:元代东西可征集、借展彭城盐店、大庙坡窑址出土器物,可征集一些贾璧出土的仿均窑瓷器,如有可能临水窑发掘器物,特别是红绿彩可展示一下。 三、磁州窑的外销 文字版:(约100字左右) 宋金元时期磁州窑外销图 以磁县南开河沉船为主,结合国内外磁州窑瓷器发现地点和出土器物,展示宋金元时期磁州窑外销盛况。 四、瓷枕 2-4-126文字版:(约200字) 瓷枕是磁州窑器物中一个独立门类,造型多样,装饰技法繁多,装饰题材丰富,最能代表磁州窑的艺术特色。其形式主要有亚腰形、叶形、元宝形、椭园形、八角形、如意形、长方形等;装饰技法包括珍珠地划花、篦划花、白剔花、黑剔花、白地黑花、素胎、三彩、模印花等等;装饰题材多为花鸟草虫、珍禽异兽、婴戏、山水绘画、人物故事、神仙志怪、诗词曲赋,不一而足,反映出宋元时期的民风、民俗和社会生活,为普通百姓所喜闻乐见。 2-4-127文字版:花鸟鱼虫 2-4-128文物: 珍珠地划缠枝纹亚腰枕 北宋 矿区藏 2-4-129文物: 白釉篦划花牡丹纹叶型枕 宋 87观 磁县藏 2-4-130文物: 绿釉篦划花牡丹纹叶型枕 金 87观 磁县藏 2-4-131文物: 白地黑花花卉八角形枕 金 磁县藏 2-4-132文物: 白地黑花 “花竹” 八角形枕 金 磁县藏 2-4-133文物: 白地黑花花鸟八角形枕 金 磁县藏 2-4-134文物: 素胎划花鸭纹扇形枕 金 87观 磁县藏 2-4-135文物: 素胎划花鱼纹扇形枕 金 87观 磁县藏 2-4-136文物: 绿釉花鸟椭圆形枕 金 磁县藏 2-4-137文物: 白地黑花鹰追兔纹长方形枕 元 磁县藏 2-4-138文物: 白地黑花花鸟如意形枕 金 磁县藏 2-4-139文字版:婴戏人物 2-4-140文物: 白釉黑绘八角形“儿童放风筝”枕 金 磁县藏 2-4-141文物: 白釉黑绘“儿童赶鸭”长方枕 元 磁县藏 2-4-142文物: 素胎福禄双星印花枕 宋 87观 磁县藏 2-4-143文物: 白釉黑绘题“漳滨逸人制”人物枕 元 磁县藏 2-4-144文字版:动物 2-4-145文物: 珍珠卧虎形瓷枕 宋 磁县征集 2-4-146文物: 白釉卧虎模印瓷枕 金 87观 磁县藏 2-4-147文物: 白地黑花虎纹椭圆形枕 金 磁县征集 2-4-148文物: 白地黑花虎纹椭圆形枕 金 磁县征集 2-4-149文字版:诗词曲赋 2-4-150文物:珍珠地“福德枕壹只”文字枕 北宋 87观 磁县藏 2-4-151文物:珍珠地“福德”文字枕 北宋 87观 磁县藏 2-4-152文物:白地黑花八角形楹联枕 金 磁县藏 2-4-153文物:白地黑花八角形“鹤引水边行”楹联枕 金 磁县藏 2-4-154文物:“如梦令-为向东波传语”词如意形枕 金 磁县藏 2-4-155文物:“人月圆”词长方枕 元 磁县藏 2-4-156文物:苏轼“满庭芳”词长方枕 元 矿区藏 2-4-157文物:白地黑花“落梅风”元曲枕 元 磁县藏 2-4-158文物:白地黑花“庆东原”曲枕 元 磁县藏 2-4-159文物:白釉黑绘“朝天子”元曲长方瓷枕 元 邯郸市博物馆藏 2-4-160文物:白釉黑绘“红绣鞋”元曲长方瓷枕 元 邯郸市博物馆藏 2-4-161文物:白釉黑绘“常忆离家日”诗长方瓷枕 元 邯郸市博物馆藏 2-4-162文物:白地黑花“山坡里羊三面诗词曲枕 元 磁县藏 单元辅助展示: 上一组磁州窑器物上的诗文。可加上与观众互动内容,如,辅助展现上部分有代表性的“元人散曲小令”,可“空出”耳熟能详的名句或词组供感兴趣的观众参与。 磁州窑器物上的诗文: (一)佳句 1、峰前明月照藤床,窗内清风生石枕。 2、蜂飞花下至,鹤引水边行。 3、一架青黄瓜,满院白黒豆。 4、无桔不黄阑,有山古翠香。 5、洞中仙不老,云外客长乐。 6、鸟宿林边树,僧敲月下门。 7、春人饮春酒,春丈打春牛。 8、为争三寸气,白了少年头。 9、惜花春起早,爱月夜眠迟。 10、酒中曾得道,醉里遇神仙。 11、耕牛无黑豆,仓鼠有余粮。 12、春醉几逢花烂漫,秋吟晨对月婵娟。 13、风作夜来时,山公醉不知。 14、与(雨)过花生彩,风来竹有声。 15、翠竹千古秀,独占百花魁。 16、清风明川笙歌地,有云无雨筑球天。 17、流水绕人家,远山当(挡)客路。 18、村落家家酒,园林处处花。 19、叶落猿啼霜满天,江边渔父对愁眠。 20、月照池中月,人观镜内人。 21、鼓任严更三唱鸡,楼前天淡月低西。 22、水风轻频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23、怨滴芭蕉雨,愁吟蟋蟀风。 24、细草烟深暮雨收,牧童归去倒骑牛。 25、明知空手去,刚惹业随身。 26、春前有雨花开早,秋后无霜叶落迟。 27、惜花春起早,爱月夜眠迟。 28、古井碑横草,阴廊尽杂苔。 29、别来头并白,相见眼终青。 30、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1、长江风送客,孤馆雨留人。 32、无情玉蝴蝶,春尽一梦飞。 33、楼台侧畔杨花舞,帘帷中间燕子飞。 35、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36、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在(载)月明归。 37、白云过岭七八片,红树隔溪三四花。 38、远水碧千里,夕阳红半楼。 39、虾蟆水上真书山,蛐蟮尼(泥)中草写之。 40、欲作高堂(唐)梦,须凭妙枕欹。 47、风吹前园竹,雨洒后亭(庭)花。 48、父母无忧因子孝,夫无横祸为妻贤 49、春日迟媚景,春风扇微和。 50、春夏秋冬及四时,闲观书画共琴棋。 5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2、地因流水知高下,人为财交见浅深。 53、风吹紫竹龙摆尾,雨洒红莲凤点头。 54、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55、为惜落花慵扫地,爱观明月懒糊窗。 (二)、诗 1、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2、山前山后红叶,溪南溪北黄花, 红叶黄花深处,竹篱茅舍人家。 3、《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碟时时舞,自在娇莺哈哈啼。 3、在处(外)与人和,人生得己(几)何,长修君子行,由自是非多。 4、禁烟山色雨昏昏,立马垂鞭看右贲。借问酒家何处好,牧童遥指杏花村。 5、瓷中定州犹椎(惟)轮,丹青弗(佛)藉传色粉。懿兹芳枕质朴淳,蛤粉为釉铺以匀。铅气火气净且沦,粹然古貌如道人。通灵一穴堪眠云,信能忘忧能怡神。至人无梦方宜陈,小哉邯郸漫云云。 6、在处(外)与人和,人生得己(几)何,长修君子行,由自是非多。 7、白日归深境,青山入胜迹。何多明月轻,更知白云秋。 8、立身之本,行孝为先。于人有义,不又(佑)神天。 9、东君不世情,委曲(屈)到山家,随分有春色,一枝三四花。 10、先生不面归何处,空巢藤花满院香。欲写姓名无纸墨,马鞭画破绿苔墙。 11、草色连云色,山光接水光。危楼千百尺,旅雁两三行。 12、绿叶浓荫夏景幽,香风吹动玉帘口。纱窗睡起闲无事,日向斜杨下小楼。 13、远水千里(碧),残霞一线红。目前山尽处,依约两三重。 14、 《老翁》皤然一老翁,凡百事皆慵。旧物不尽记,故人难得逢。 15、 《夏景》夏日景偏长,遥天转暑光。如人会消遣,何处不清凉。 16、《书斋残雪》风卷黄云暮雪晴,江烟洗尽柳条轻。帘前数片无人,映得书斋彻夜明。 17、积取今世幸,后待子孙兴。愿福如春草,不种自然生。 18、《咏菊》金钿小小贴秋丛,开向渊明醉梦中。不似南园桃共李,荣华一一待春风。 19、《古吟》道院迎仙客,书堂隐相儒。亭栽栖凤竹,池养化龙鱼。 20、《咏瓜》绿叶追风长,黄花向日开。香因风里得,甜向苦中来。 21、时难年荒事业空,兄弟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分离道途中。 22、何年窑冶器,似赵却非柴。火气销全尽,宵眠静与皆。神安忘枕籍,手举称摩揩。欲笑王武子,惟知宜石佳。 23、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24、白日驮经卷,终宵枕虎腰,无人将尾蹈,谁敢把须撩。 25、常忆离家日,双亲拂背言。过桥需下马,有路莫行船。未晚先寻,鸡鸣再看天。古来冤枉者,尽在路途边。 26、绘瓷作枕妙陶然,文质彬彬更可怜。片月花笼争日莹,块冰岚履霜坚。夜横吟榻偏聊思,凉入黑甘分外便。寄语养亲行孝子,三庚凛凛不须扇。 27、龙出海时千尺浪,凤栖山处万条霞。诗书不入愚人目,金玉难藏好事家。 28、《上诰老》岁序成摇落,深居避俗喧。尘埃从几席,书剑沿乾坤。把酒真聊耳,题诗孰共论。东林有高士,赖肯过柴门。 29、落花时节水流香,送客归来笑一场。不锁草堂取乐去,野雀偷笔学题墙。 30、寂寂函关锁未开,田文车马出秦来。朱门不养三千客,谁为鸡鸣得放回。 31、春蝶飞采红杏树,夏蝉却鸣绿杨枝。秋天客饮黄花酒,冬日人吟白雪诗。 32、 《宫中行乐》 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玉楼巢翡翠,金殿锁鸳鸯。 33、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余游颖川,闻金兵南窜,观路两旁,骨肉满地,可叹!为路途堵塞,不便前往,仍返原郡。又闻一片喧哗,自觉心慌,思之伤心悲叹。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只有作枕少觉心安。余困居寒城’卜载,同友修枕共廿有余。时在绍兴三年清和望日也。 3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5、《拯恶一事录呈宣差监郡相公阁下》 告酒独存借冠因,从今考绩迥超伦。再观何逊梅开好,三献荆山玉辨真。害虎已除欣威迹,走珠还见政神通。永期一郡民安诈(祚),五夸赓歌不厌烦。 36、久夏天难暮,纱橱正午时。忘机[饥]勘正寝,一枕最幽宜。 37、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 多买胭脂画牡丹。 38、百草千秋雨气清,今朝陌上尽如尘,黄州春色浓于酒,醉杀西园歌舞人。 39、龙楼凤阁九重城,新筑沙堤宰相行。我荣我贵君莫笑,十年前是一书生。 40、春阴淡淡云片低,才报江头雨一犁。转道粉墙无个事,依栏闲看燕争泥。 41、枕冷襟寒十月霜,小窗闲放小梅芳。暗香入被侵人梦,花月依人乐洞房。 42、 欲向名圆倒此瓶,主人嫌客户长局。何如柳下眠芳芳[草],报[布]谷啼壶唤不醒。 43、□□举烟□,难寻芳树飞。青山无限好,□道不如归。 (二)、词 1、词寄《庆宣和》 寒山[拾]得那两个,风风磨磨。拍着手当街上笑呵呵,到大来快活。 人成百岁七十多,受用了由它。捻指数,光阴急如梭,没日个快活。 2、词寄《落梅风》 生辰日,酒满杯。只唱得玉栖[楼]沉醉。落梅风得来全当礼,每一字满寿千岁。 3、《诉衷情·初春》金盆水冷再重煨。不肯傍妆台。从他(教)髻鬟耸乱(松慢),只恁下香炉(斜神卷云钗)。莲步稳,黛眉开。后园回。手携(挼)柳带,鬓(斜)插梅梢,探得春来。 4、 《乌夜啼》天涯苦,苦迟留,去无由,过了伤春时序又悲秋;红日晚,碧云乱,思悠悠,怕到黄昏前后五更头, 5、回文《菩萨蛮》落花闲院春衫薄,薄衫春院闲花落,迟日恨依依,依依恨日迟。梦回莺舌弄,弄舌莺回梦。邮便问人羞,羞人问便邮。 6、《如梦令》曾醉桃源西宴,花落水晶宫殿。一枕梦初惊,人世光阴如电,飞燕,飞燕,不见当年人面。 7、《蝶恋花》千古余情香几分,绿竹东风犹向西怜顺,台下嫣红深一寸,鸳鸯缺破苔成晕。事往人非无处问,只有青山看得繁华尽,欲问青山山远近,青山不管兴亡恨。 8、《寄摊破浣溪沙》帘卷夕阳曲槛明,东风梅李满画城,回首十年浑似梦,几飘零。花落渐随流水远,莺慵己(几)许送春归,惟有西山还似旧,笑天青。 9、《点绛唇》红杏菖蒲,万家装点都门外,曲塬何在,香粽年年赛。捧砚佳人,玉腕缠新彩。多娇态,御荷争戴,斜插香枝艾。 10、《浣溪纱》万烛(竹)风(中)一草堂,芦叶当盖竹为梁,门前数朵野梅香。残雪渐分沽酒路,斜阳偏照负暄墙。锦屏山下望宜阳。 11、《词寄西江月》窗外日光弹纸(指),帘前花影频移。金乌玉兔往来催。积玉金话济口。昼夜各分壹半,陆拾明昧三十。其中更有十年痴,都事(市)荣花(华)有几。 12、《词寄月中仙》独倚危楼,向春来玩,赏山市晴岚,青红挥绿。樵人相呼,独木桥边,渡口渔村落照。乍雨过,西山畔轩,远浦帆归岸。羌笛数声,幽韵孤峰伴。摇(遥)指酒旗高悬,望滩头隐隐,平沙落雁。潇湘夜雨,打松霜惊。山僧归禅,洞庭秋月圆。听堂寺晚钟,声潜远,暮雪江天。景堪图画,入屏仗看。 13、心头古,半夜灯,灯前十年是一时,一时随雨到(心头)。 14、寻慎(神)悟(误),入桃花岛,香花不断松花老。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满地无人扫。 15、 词寄《庆宣和》人生百岁七十多,受用了由它。捻指数,光荫急如梭,每日个快活。 16、 词寄《庆宣和》 荣华富贵我不知,来□□提。每日醒醒□□沈,只不谈岁非。 17、 《如梦令》为向东波传语,人在玉堂深处。别后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梨春雨。 18、《满庭芳》香霭雕盘,寒生冰注(筋),画堂别是风光。主人情重,开宴出红妆。腻玉圆搓素颈,藕丝嫩新织仙裳。双歌罢,虚檐转月,余韵上幽阳(尚悠扬)。人间,何处有,司公惯见(司空见惯),应谓寻常。坐中有狂客,恼乱愁肠。报道金钗坠也,十指路(露),春荀纤长。亲曾见,全胜宋玉,想像赴(赋)高堂(唐)。词寄满庭芳。 19、《中吕宫·点绛唇》莺踏花飞,乱红铺地无人扫。杜鹃来了,叶底青梅小。倦拔瑟琶,总是相思调。凭谁表,暗伤怀抱,门掩青春老。 20、《人月圆》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恍然如梦,仙肌胜雪,云髻堆鸦。江州司马,清衫泪湿,同是天涯人月圆。 21、中吕调《满庭芳》 绿水澄清,轻云微暮,败叶零乱。空阶画堂人静。明月夜徘徊,又是重阳近也。闻几处砧杵声,催西窗外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临高空伫立,新愁未尽,往事难猜。问栏边金菊,还为谁开。漫到愁来滞酒,酒未尽,愁已先回。凭栏久,金波渐远,白露点青苔。 (三)、曲 1、《天静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词寄山坡里羊》晨鸡初报,昏鸦争噪,那(哪)一个不在(去)红尘里闹?路遥遥,水迢迢,利名人都上(功名尽在)长安道。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旧 (好),人不见(憔悴)了。 3、《落梅风》愁如醉,闷似痴,闷和愁养成春睡。珠帘任谁休卷起,怕莺花笑人憔悴。 4、《石庆东原》终归了汉,始灭了秦,子房公到底高如韩信。初年间进身,中年时君,到老年来全身。为甚不争名,曾共高人论。 5、《山坡里羊》风波实怕,唇舌休卦(挂),鹤长鹤短天生下。劝鱼(渔)家,共樵家,从今莫说贤鱼(愚)话,得道助多失道寡,渔(愚)也在他;贤,也在他。 6、《朝天子》 得闲且闲,已过终年限,宁交别人上高竿,却交别他人看。邯郸、长安,皆属虚患,论渔樵一话间。江山,自安,那里也唐和汉。 左难右难,枉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