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别拿孩子感冒不当病
春天来了,感冒的宝宝也越来越多了。家长可能会觉得那么常见的感冒不是什么大问题,其实稍有不慎,小感冒也会引起大状况,爸爸妈妈可不能轻忽哟!
感冒在医学上的正式名称是“上呼吸道感染”。成人每年会有2~6次感冒,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的儿童,每年会发生6~9次,尤其是上托儿所、幼儿园与学校的儿童,更容易被其他儿童传染感冒。
病毒是感冒元凶
病毒是造成感冒的主要原因,有多达200多种的病毒能引起感冒,它们可以通过接触患者的皮肤、分泌物或吸入患者的飞沫而传染。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会逐渐对这些病毒产生免疫力,因此青少年与成人发生感冒的频率会比小时候降低很多。不过,如果经常待在室内、接触其他患者或抵抗力较弱,还是很容易发生感冒的。
并发症不容忽视
对大多数人而言,感冒是一生中最常罹患的疾病。因此,许多人对感冒往往缺乏重视。其实,即便感冒不是大病,却也不能轻视,因为感冒期间容易合并发生其他的感染,包括鼻窦炎、急性中耳炎(儿童最为常见)、链球菌咽炎、支气管炎、肺炎等,这些感染都需要马上就医治疗。
如果儿童患者出现以下任何一种症状,也应该赶快就医,如持续哭泣、嗜睡、发高烧超过3天、发冷或流汗、呕吐或腹痛、严重头痛、耳朵疼痛、呼吸困难等。
居家照顾要点
在罹患感冒时,可采用一些简单的居家照顾方法,例如每天用加少量盐的温水清洗喉咙数次,或喝些温的柠檬水加蜂蜜,可减轻喉咙疼痛与咳嗽。用加少量盐的温水清洗鼻腔,可以减轻鼻塞的症状。
缓解症状用药建议
如果感冒患者没有上述必须就医的情形,建议可购买以下药品来改善症状:
1. 退烧止痛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8岁以下儿童不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与其他的非甾体类抗炎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药物可能会加重气喘与消化性溃疡的症状。
2. 减轻鼻子症状的抗鼻充血药物。不要长期使用,另外2岁以下儿童、甲状腺机能亢进或高血压患者不可使用。
3. 减轻流鼻水、打喷嚏的抗组织胺药物。
4. 止咳药和化痰药。
自我照护正确观念
首先,目前并没有药物可以让感冒不再复发。其次,感冒有病毒性和细菌性之分,所以应该对症下药,选择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及抗生素。
请注意,如果您能看懂OTC药物上的说明,那就根据说明或医师建议来服用。如果您看不懂药物说明,或是有特殊体质、慢性疾病、同时服用其他药物,那么请先咨询医师如何使用治疗感冒的药物,这样对健康比较有保障。
春季防流感
除了一般的感冒之外,进入春季后,更要特别小心流行性感冒,包括甲、乙、丙三型流感病毒都会引起流感。
流感主要是呼吸系统受到感染,症状比普通感冒更严重,包括发高烧、发冷、干咳、喉咙痛、鼻塞、呕吐、头痛、肌肉酸痛僵硬等,而且是突然发作,患者往往无法正常上学或工作。通常流感症状会在7~10天内减轻,但疲倦感却可能持续数周,其并发症包括脑炎、肺炎、中耳炎、鼻窦炎、气管炎等,对老人、慢性病患者与免疫力低弱的人来说,流感甚至可能致命。
如何打流感疫苗
每年9、10月是进行流感疫苗注射的时节。流感疫苗有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两种,灭活疫苗对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安全可靠,效果也较好,可按说明应用。减毒活疫苗主要适用于健康成人与少年儿童,孕妇禁用。
6~35个月的宝宝需要接种疫苗2次,每次毫升,中间至少间隔4周。如果宝宝是过敏体质,特别是对鸡蛋过敏的宝宝不能注射。或者孩子有腹泻、发热、感冒等症状,即使很轻微,也不能注射。
接种疫苗前应保证休息,避免空腹接种。接种完后,要在医院观察20分钟,以防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有些宝宝会出现低热、头痛、乏力等症状,个别的还会伴有皮疹、恶心、腹泻等,这些属于正常现象,注意让孩子适当休息、多饮水,1~2天后应会自动消失。若局部反应较重或短时间内不消退者,应尽快去医院就诊。文/妈妈宝宝 .corrTxt_01{border-top:1px dashed #F0C8C8;margin-top:10px;}.corrTxt_01 h3{font-weight:bold;padding:5px 0 0 3px;line-height:25px;margin:0;}.corrTxt_01 ul{padding:0 0 0 18px;}.corrTxt_01 ul li{font-size:14px;line-height:%;}.corrTxt_01 a {text-decoration:none;}> 相关阅读:有感冒症状不一定都是感冒小儿感冒和肺炎有4个分界点缓解宝宝感冒症状的小妙方4岁以下慎服非处方感冒药儿童感冒酿大病,千万别大意
了解育儿知识,看育儿博文和论坛,上手机新浪网亲子频道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