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9780254 上传时间:2025-04-0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  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阳光、营养。 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5.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12.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 ★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态群落。 ★14.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16.写出草、兔、蝗虫、鸟、蛇、鹰之间的食物链: ①草→兔→鹰                  ②草→兔→蛇→鹰 ③草→蝗虫→鹰                ④草→蝗虫→蛇→鹰 ⑤草→鸟→蛇                  ⑥草→鸟—→蛇→鹰    第二单元    光  1.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3.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 4.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 5.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 6.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7.古代的人利用日晷(日影观测仪)计时。  8.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正午最短,清晨和傍晚最长。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9.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  10.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11.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 、潜望镜。 ★ 12.光弱时人的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  13. 许多光源在发光时也在发热。太阳在给我们带来光明的时候,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热源。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14.人们发现凹面镜和凸透镜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15.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太阳灶、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板。  ★16.太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温度高达2千万多摄氏度。 17.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表面粗糙的比光滑的吸热快。  18. 物体和太阳光垂直时升温快。    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1、地形及地形的特点:  地形 特点  山地 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  丘陵 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  高原 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 平原 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盆地 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2、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3、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  4、地球内部的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像地震和火山;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化,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的进行的,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  5、很多的高山是因为板块的挤压后隆起形成的,很多的峡谷是板块拉伸后形成的断裂谷。  6、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等。 7、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8、土壤分层实验中,最底层是沙砾(小石子),中间是沙和粉沙,最上层是颗粒最小的黏土,浮在水面上的是一些植物残体。  9、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10、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  11、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第四单元     运动和力 一、填空: 1、我们提水,感到水桶对手有向下的拉力;我们背书包,感到书包对肩部有向下的压力。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就是(重力)。 2、树上的苹果往下落,向上抛的球最终要落回到地上,我们从滑梯上往下滑,水往低处流……这些运动都是因为受到自身(重力)的作用。物体的重力是向下的。 3、像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态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做弹力。 4、人们利用弹力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如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5、被压短或拉长的弹簧;拉开的弓;捏扁的海绵等都会产生弹力。 6、橡皮筋绕的圈数多,小车行驶速度快,距离远;橡皮筋绕的圈数少,小车行驶速度慢,距离近。 7、橡皮筋的长度短,小车行驶速度快,距离远;橡皮筋的长度长,小车行驶速度慢,距离近。 8、弹簧受到的力越大,长度改变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9、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做反冲力。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10、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 11、依靠反冲原理运动的有喷气式飞机、火箭、直升飞机、炮弹等。 12、弹簧测力计就是测量力大小的工具,在生活中常常被叫做弹簧秤。 13、人们生活中习惯用“克”、“千克”来表示重力和其他力的大小。科学技术上则统一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1牛约等于100克的力。 14、在地上运动的物体都会与地面发生摩擦。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大;物体轻,运动时的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 1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滚动的摩擦力小,滑动的摩擦力大。 16、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总是有摩擦力伴随着。 17、当人们需要摩擦力的时候就想办法去增大它;当人们不需要摩擦力的时候,就想办法去减小它。 18、往自行车车轴处滴一些润滑油是为了减小摩擦力;人们在鞋底设计了各种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19、汽车运动时,轮胎要与地面发生摩擦,我们从汽车轮胎受到的磨损就可以知道。 20、赛车的设计:轮胎很宽,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设计流线型车身,使阻力减到最低。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可以使行驶稳定。 二、名词解释: 1、反冲力: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做反冲力。 2、弹力:像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态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做弹力。 3、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三、问答题: 1、橡皮筋的圈数与小车运动有什么关系? 答:橡皮筋绕的圈数多,小车行驶速度快、距离远;绕的圈数少,小车行驶速度慢、距离近。 2、橡皮筋的长度和在车轴上绕的方向分别与小车运动有什么关系? 答:橡皮筋的长度短,小车行驶速度快、距离远;长度长,小车行驶速度慢,距离近。橡皮筋在车轴上绕的方向与小车运动的方向相同。 3、你还知道哪些物体有弹力?人们能用它们做什么? 答:被拉长或压缩的弹簧、被弯曲的锯条或竹片、被压缩的空气等都能产生弹力。 射箭、拉力器、皮球、衣服上的松紧带、自行车的坐垫等都用到了弹力。 4、说说在使用弹簧秤时应注意些什么? 答:①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②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③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④测量完毕后,把测力计放回原处。 5、小车的哪些地方会产生摩擦力?这些摩擦力属于滑动摩擦还是滚动摩擦? 答:在我们小车上,车轴与车身、车轴与车轮、车轮与地面都存在摩擦力,这些摩擦力属于滚动摩擦。 6、自行车上哪些地方需要摩擦力?是用什么方法增加摩擦力的? 答:自行车需要摩擦力的地方主要有:前后轮胎、脚蹬子表面、刹车橡皮等处。增加摩擦力的方法:在前后轮胎、脚蹬子表面上做花纹,使表面粗糙些,从而增大摩擦力。 7、自行车上哪些地方不需要摩擦力?是用什么方法减小摩擦力的? 答:自行车不需要摩擦力的地方主要有:前轴、中轴、后轴、脚蹬子轴、大小齿轮与链条等处。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安装滚珠、加润滑油。 8、在生活中,人们怎样根据需要来增加或减小摩擦力? 答:要增大摩擦就应该使两个物体间的接触面粗糙些,并设法加大物体间的正压力,如:汽车轮胎上的花纹、鞋底上的花纹。 要减小摩擦就应该使两个物体间的接触面变得光滑,还可以在物体下面垫上能滚动的物体,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如:往自行车车轴上加润滑油、车轴内安装滚珠。 9、说说摩擦力对我们的生活的利和弊? 答:我们走路、汽车行驶、摩擦力太小了要打滑,这时的摩擦力是有利的。机器运转,部件间相互摩擦而磨损,这里的摩擦力是有害的。 10、我们都知道哪些物体是靠反冲力运动的? 答:节日燃放的烟花、喷气式飞机、火箭等,都是靠反冲力运动的。 11、汽车运动和停止都要靠轮子,车轮与地面之间没有了摩擦力,情况会怎样? 答:如果车轮与地面之间没有了摩擦力,车轮会打滑,汽车无法启动,行驶的车子也很难停下来。 12、赛车的设计特点有哪些? 答:赛车的设计特点:(1)要设计力量很大的发动机;(动力要大)(2)设计流线型车身,使阻力减到最低;(空气阻力要小)(3)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可以使行驶稳定;(不会翻车)。(4)轮胎很宽,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轮胎不打滑)                           五、连线题:(9分) 用线把下面的科学家与他们的发现连起来           英国科学家牛顿                      紫外线(连 约翰·里特尔)          英国科学家赫歇耳                     七色光 (连 牛顿)           德国物理学家约翰·里特尔             红外线 (连 赫歇耳) 六、简答题:(共22分) 1、“ 火山喷发只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不会带来任何好处。”这种说法对吗?如果不对,请介绍火山喷发的好处有哪些? 答:这种说法不对。火山喷发除了给人类带来灾难,也会带来好处。 火山喷发的三大好处如下: 第一,它可以给人类创造一些土地资源,这个土地资源的,像夏威夷岛全是火山喷发出来的,那现在就是土地了,就是美国国土。 第二,就是火山能创造很多的自然景观,世界上很有名的一些风景区大部分是火山区,像美国的黄石公园,日本的富士山,我们国家的长白山,五大连池,有火山的地区风景几乎都很漂亮。 第三,它可以带来矿产资源,由火山作用形成的矿产资源是挺多的,包括非金属资源和金属资源。那非金属资源就是火山喷发物,随便哪种火山岩石几乎都可以用,所以火山喷出来的东西几乎都有用。还有就是很多的矿产跟火山喷发有关系,例如有些宝石就是火山喷发出来的。 2、人类对自然环境干扰破坏可能引发沙尘暴,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请列举三条) 请同学自己选择三条作为自己的答案。 答:人类对自然环境干扰破坏可能引发沙尘暴,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应该做下面的措施: 第一,人类恢复植被,加强防止风沙尘暴的生物防护体系。实行依法保护和恢复林草植被,防止土地沙化进一步扩大,尽可能减少沙尘源地。 第二,人类要适度放牧,要有计划一方面保护好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进行生产活动,不能一味向大自然索取,而不注意保护自然环境。 第三,人类要控制人口增长,减轻人为因素对土地的压力,保护好自然环境。 第四,人类要慎重进行工矿交通建设,尤其是不能人为过度垦荒破坏地面植被,扰动地面结构,形成大面积沙漠化土地,直接加速了沙尘暴的形成和发育。 第五,人类要严禁无计划滥伐森林植被,破坏自然环境。 第六,根据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制定防灾、抗灾、救灾规划,积极推广各种减灾技术,并建设一批示范工程,以点带面逐步推广,进一步完善区域综合防御体系。      加强沙尘暴的发生、危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的科普宣传,使人们认识到所生活的环境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不仅加剧沙尘暴等自然灾害,还会形成恶性循环,所以人们要自觉地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科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