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抗癫痫药ppt课件.ppt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9779091 上传时间:2025-04-07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67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癫痫药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抗癫痫药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八章 抗癫痫药,Antiepileptic Agents,掌握丙戊酸钠的药理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熟悉拉莫三嗪、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左乙拉西坦的作用特点、用途和不良反应,以及各类型癫痫的首选治疗药。,了解癫痫发作类型和抗癫痫药的临床应用原则。,教学目标,第一节 常用抗癫痫药,概述,传统的抗癫痫药物,新型抗癫痫药物,癫痫概况,多种原因所致大脑某些神经元异常放电,向周围扩散,引起大脑功能短暂失调,状况,:,患病率,4,9(7),,每年有,40,万新发病人,0,9,岁患者,38.5%,,,10,岁到,29,岁年龄组近,40%.,大发作约占,80%,。,病因,原发性:(遗传或病因未明),继发性:脑瘤、脑寄生虫、脑血管畸形、脑 外伤等所致,分类,全身性发作,:,强直一阵挛发作(大发作),失神发作(小发作),癫痫持续状态,部分性发作,单纯部分性发作(局限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全身性发作异常放电涉及全脑,导致突然意识丧失。,大发作:强直期持续,1020,秒后,再次痉挛都伴有短促的肌张力松弛,持续约,0,5-1,分钟;最后一次强烈痉挛后,抽搐突然终止,癫痫持续状态: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不自行停止,药动力学特点:,1.,口服吸收迅速完全,生物利用度近,100%,。,2.,肝代谢、肾排出。,3.t,1/2,约,15,小时。,小发作,:,又称失神性发作,以突然意识丧失,动作中断,但不抽搐倒地,一般不超过,30,秒,每日可发作数十次至百次,多见于儿童。,丙戊酸钠,部分性发作大脑局部异常放电且扩散至大脑半球某个部位所引起的发作,只表现大脑局部功能紊乱的症状。常见的有:,1,、局限性发作:表现为一侧面部或肢体肌肉抽搐或感觉异常。如抽搐发展到对侧则可出现意识消失,全身抽搐。,丙戊酸钠,2,、精神运动性发作:主要表现为阵发性精神失常,病人突然意识模糊,伴有无意识动作,可持续数分钟至数日不等。,癫痫发作类型中,以大发作最常见,部分病人可同时出现二种以上类型的发作。,癫痫治疗,癫痫无论是原发性或继发性,均可造成神经元损害、智力减退、外伤、甚至突然意外的死亡等。治疗最重要的目的是控制发作,维持神经精神功能的正常,.,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刀治疗,癫痫治疗策略,手术:破坏病灶,抑制放电,药物:稳定细胞膜,抑制放电,稳定膜,阻止异常放电向正常脑细胞扩散(主要的),药物治疗机制,作用:直接抑制病灶神经元过度放电或作用于病灶周围正常组织,防止异常放电扩散,机制:,阻滞离子通道:,Na,+,、,Ca,2+,、,K,+,增强,GABA,介导的抑制性突触传递功能,药物发展历史,1912,年发现苯巴比妥,1938,年发现苯妥英钠,1964,年发现了丙戊酸钠,近,20,余年,又合成了很多新的药物,小发作,:,又称失神性发作,以突然意识丧失,动作中断,但不抽搐倒地,一般不超过,30,秒,每日可发作数十次至百次,多见于儿童。,丙戊酸钠,作用机理:,1.,抑制,GABA,代谢,增强,GABA,功能。,2.,广谱抗癫痫药。对全面性发作的疗效优于部分性发作。,丙戊酸钠,临床应用:,1.,治疗各类型癫痫,是治疗强直,-,阵挛发作、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等全面性发作和混合型癫痫的首选药。,2.,对其他药物未能控制的顽固性癫痫仍可能奏效。,丙戊酸钠,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1.,消化道反应:腹泻、恶心、呕吐,2.,神经系统反应:眩晕、疲乏、头痛,3.,血液系统: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肝功损害,5.,其他:皮疹、月经周期改变,偶见胰腺炎、过敏反应等。,卡马西平,药动力学特点:,口服起效慢且不规则,生物利用度,70%-80%,。,卡马西平,作用机理:,1.,与苯妥英钠相似,治疗浓度阻滞,Na,+,、,Ca,+,通透性,提高放电兴奋阈值,也可阻止放电扩散。,2.,提高脑内,GABA,浓度增强其抑制。,卡马西平,临床应用:,1.,抗癫痫作用:,20,多年前在欧美开始用于治疗癫痫。是一种有效的广谱抗癫痫药。,对简单或复杂部分性发作疗效好,,对小发作效差。,2.,抗外周神经痛作用:,30,多年前开始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对中枢性疼痛症(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其疗效优于苯妥英钠。,3.,抗躁狂抗抑郁:对锂盐无效的躁狂症有效,,卡马西平,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头昏、眩晕、眼球震颤,共济失调,,本品治疗浓度与中毒浓度较接近,甚至重叠。,严重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过敏反应(肝损伤)、心律失常等。,有条件监测血药浓度,调整剂量。,苯妥英钠,药动力学特点:,1.,口服起效慢,一次给药后约,612,小时血浆达峰浓度,连续服用的治疗量,6-10,天,达稳态血药浓度。,2.,刺激性大,,饭后口服,,不宜肌注。,3.,尿液红色。,4.,个体差异大,吸收慢且不规则,,剂量个体化,。,5.,在治疗量下,不产生中枢抑制(与巴比妥类不,同),过量可致兴奋,治疗期间不影响病人学习工作。,6.,不影响智力发育。,苯妥英钠,作用机理:,1.,膜稳定作用 阻止病灶放电向正常组织扩散,(阻滞,Na,+,通道,抑制,Na,+,内流),2.,增强中枢,GABA,功能,苯妥英钠,临床应用:,1.,抗癫痫大发作,(首选),、精神运动性发作较好,,小发作无效,(由于兴奋小脑,可诱发或加重),2.,治疗外周神经痛:三叉神经、坐骨神经、舌咽神经痛(机理,:,膜稳定作用),3.,抗心律失常:特别是强心苷中毒,(首选)。,苯妥英钠,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1.,局部刺激:胃肠道反应、静脉炎。,2.,毒性反应,急性毒性:,神经系统反应、心血管系统反应。,慢性毒性:,齿龈增生,,久用常见胶原代谢障碍,引起结缔组织增生所致。(一般停药,36,个月可恢复)。,造血系统反应,,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叶酸,巨幼贫,(,可补充四氢叶酸,),。,骨骼系统,.,3.,过敏反应,乙琥胺,药动力学特点:,口服吸收迅速完全,连续服用的治疗量,7,天,达稳态血药浓度。,乙琥胺,临床应用:,只对小发作(失神发作)有效,首选。,苯二氮卓类,地西泮:,癫痫持续状态首选,氯硝西泮:对小发作、肌阵挛发作和不典型小发作疗效好。,硝西泮:用于肌阵挛发作、婴儿痉挛,。,新型抗癫痫药物,药物,作用机理,用途,拉莫三嗪,阻滞,Na,+,通道,广谱,部分性发作,奥卡西平,广谱,部分性发作,左乙拉西坦 广谱,部分或全面性发作,托吡酯,增强,GABA,活性,部分性发作,第二节 抗癫痫药的临床用药原则,(一)对症选药,癫痫类型 首选药物,大发作 丙戊酸钠,小发作,丙戊酸钠,单纯部分发作 卡马西平,复杂部分发作 卡马西平,癫痫持续状态 地西泮,iv,第二节 抗癫痫药的临床用药原则,(一)对症选药,癫痫类型 首选药物,大发作 丙戊酸钠,小发作 丙戊酸钠,单纯部分发作 卡马西平,复杂部分发作 卡马西平,癫痫持续状态 地西泮,iv,第二节 抗癫痫药的临床用药原则,(一)对症选药,癫痫类型 首选药物,大发作 丙戊酸钠,小发作 丙戊酸钠,单纯部分发作 卡马西平,复杂部分发作 卡马西平,癫痫持续状态 地西泮,iv,第二节 抗癫痫药的临床用药原则,(二)单药治疗的原则:,A-A+B-B,(三)合理的多药治疗:,3,种,(四)药物用法调整:,缓慢增加,(五)缓慢停药,(六)定期检查,第二节 抗癫痫药的临床用药原则,抗癫痫药物的有效剂量个体差异很大,一般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直至产生较满意的疗效而且不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应根据血药浓度和临床指征每隔,1,周调整一次剂量。,第二节 抗癫痫药的临床用药原则,合用:先用一种药物,如疗效不佳可联合用药;若需两种或三种药物合用,应适当调整剂量。,换药:癫痫治疗过程中,不宜随便更换药物,如因药物毒副作用需更换时,应采取逐渐过渡的方法,先在原药基础上加用新药,而后逐渐减少原药至完全停用,以免出现癫痫持续状态。,第二节 抗癫痫药的临床用药原则,抗癫痫病药物治疗,用药时可控制症状,停药后症状复发,甚至恶化,导致癫痫持续状态。用药时间一般应持续至完全无发作达,3-4,年之久,然后逐渐减量停药。,一般说,大发作减药过程至少需要,1,年,失神性发作,6,个月,有少数病人需终身用药;因此,要长期规律服药,以保证有效药物浓度。,用药期间应定期做神经系统、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