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一章 总 论
1.1概 述
1.1.1项目名称、主办单位名称、企业性质及法人
项目名称:内蒙古三联化工股份有限公司HFC—134a(四氟乙烷)10000t/a、HFC—125(五氟乙烷)15000t/a新建项目
承办单位:内蒙古三联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裴登泰
建设地址:内蒙古金山经济开发区
1.1.2承办单位概况
内蒙古三联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聚氯乙烯、电石、烧碱、三氯乙烯等为支柱产品的化工企业。
三联化工的前身—呼和浩特市化工厂,为国家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建设单位,是自治区最早建立的一家综合性化工企业。四十多年来,几经坎坷,几经拼搏,三联化工在改革的大潮中脱颖而出。特别是1994年以来,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生命,以安全生产为保证,以环境保护为己任,以节能降耗为措施,靠改革和发展使企业连年保持盈利,基础化工产品规模越做越大,产业链不断延伸,精细化工产品迅速发展,迅速跃入全国氯碱工业知名企业行列,成为全国质量效益型企业、自治区化学工业的骨干企业和重点支柱企业之一。
2003年以来,公司先后获得高新技术企业、守合同重信用单位、养老保险先进单位、全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突出贡献奖、外贸出口创汇优秀企业等多项殊荣。
公司主要产品及产能:烧碱18×104t/a (其中固碱生产规模在全国最大),电石10×104t/a,聚氯乙烯(PVC)23×104t/a,三氯乙烯4×104t/a,合成盐酸20×104t/a,液氯3×104t/a,漂粉精0.6×104t/a,溶解乙炔,大口径PE中空壁缠绕管,聚氯乙烯彩色高分子防水防渗材料及塑料深加工制品,密闭包装钢桶50万只/年(具有危险化学品包装免检证),消毒液,清洗剂等;拥有三类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和安装资格,年制造能力4000吨。2007年工业总产值完成157954万元,利润15722万元,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几年来增速连续保持在30%以上,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良好态势。预计2008年工业总产值近18亿元,利润近20000万元。
公司拥有科研开发中心,基础化工产品、精细化工产品及化工设备生产线,原料加工基地,矿山、铁路运输、汽车运输以及国内、国外营销网络;具有独立的外贸进出口自营权,产品畅销国内外十几个省区,并出口到日本、东南亚、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1000多万美元。
目前,内蒙古三联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加大技术开发力度,进一步扩大和延伸PVC产业链,快速发展“三联”品牌。力争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走在中国现代化PVC行业的前列。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研究内容
1.2.1编制依据
(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中国电力出版社;
(2)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发改投资[2006]1325号文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3)国家发改委第9号令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4)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
(5)发改运行[2006]589号《关于加快铝工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的通知》;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7)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及基础数据。
1.2.2编制原则
(1)编制过程中坚持“客观、公正、科学、可靠”的原则,对项目的市场需求、建设规模、技术方案及水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各种风险等进行了充分调查和论证,真实、全面地反映项目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提出可供选择的建议。
(2)利用本公司资产的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根据厂址条件,对项目所需水、电、蒸汽、人力、资金、原辅材料来源及质量进行测算与落实。
(4)对产品方案、技术路线、资金来源等进行多方案的比较选择,最终提出技术先进、可靠、经济合理、环保措施完善的推荐方案。
(5)结合当地的政策、法规,按照有关部门的编制要求,对建设项目做出客观的技术经济评价,对项目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如实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6)选用的工艺、设备、自控方案要先进、可靠、成熟、“三废”排放少,做到低能耗、低污染、低成本。
1.2.3研究工作的范围及重点
本报告对内蒙古三联化工股份有限公司HFC—134a(四氟乙烷)10000t/a、HFC—125(五氟乙烷)15000t/a新建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提出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对市场需求进行分析预测;对产品、工艺方案、工程技术方案和设备方案进行论证;对物料供应和公用设施及水、电、汽的供应进行论证;制定项目建设实施进度计划;对项目投资进行估算,并对项目进行经济效益分析;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市场需求预测与建设规模、产品方案论证;
(2)原辅材料供应的可靠性分析;
(3)技术方案的确定;
(4)对环境影响的分析;
(5)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包括消防);
(6)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
(7)工程进度实施计划的建议;
(8)节能措施;
(9)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
1.3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1.3.1项目建设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近年来世界范围的夏季持续高温,各种空调电器的需求量也逐年上升,对制冷剂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传统的制冷剂CFCs(氯氟烷)在20世纪70年代被发现能消耗地球臭氧层,使臭氧层变薄甚至产生空洞,从而导致地球表面的太阳光紫外线辐射量增加,引起人类白内障、皮肤癌、免疫系统失调等疾病发病率增加,农作物减产,影响海洋生物生长,破坏海洋生物链;同时CFCs还是产生温室效应的重要物质之一。
鉴于CFCs对大气臭氧层的严重危害,国际社会召开了一系列国际会议,形成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人类赖于生存的臭氧层并提出了部分CFCs的禁用时间表,保护臭氧层已成为一项全球性的紧迫任务。
根据《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的规定,发达国家将于2020年以前全部淘汰HCFC类物质,目前该进程有加快的趋势。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将于2016年的生产与消费冻结在2015年的水平上,最终于2030年以前全部淘汰HCFC类物质。中国主要为HCFC-22,目前大量地被作为家用空调制冷剂而应用,其臭氧层破坏指数(ODP)为0.05;而407C和410A等混合工质臭氧层破坏指数为0,是目前比较理想的HCFC-22的替代物,现已逐步应用于家用空调、商用空调等领域,且发展速度较快。
氟利昂类产品,对臭氧层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是因为其含有氟元素(如R11,R22)HCFC中由于氢元素的存在,大大减弱了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如R22),但因仍含有少量的氟,ODP还不为零。
ODS的淘汰对新型绿色替代物的研究开发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不含氢氟烃类产品应运而生。五氟乙烷因其化学性能稳定;无毒不可燃;有适合的临界点和沸点,以及相对低的凝固点,在氢氟烷类产品中性能优异,更因其粘度低、表面张力低、热导性高而具有高效节能的性能。是R404A、R407C、R410A、R507等混合工质的有效成分,广泛应用于空调、冰箱、汽车空调、冷藏、工业制冷设备及灭火剂等领域,在众多替代剂中前景较好,发展较快,是一种新型高效绿色制冷剂。
1.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区发展规划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一个单位和每一个家庭。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在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全面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着力抓好节约和替代石油、燃煤锅炉改造、热电联产、电机节能、能量系统优化、建筑节能、绿色照明、政府机构节能以及节能检测和服务体系建设等十项重点节能工程”。
本项目产成品四氟乙烷、五氟乙烷是氟化工领域新型有机氟材料,氟化工产业是一门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国家经贸委已将有机氟产品生产列入《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国家科技部已将氟材料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产品目录》,作为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领域之一。产品的特点是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是国家鼓励发展产业之一。
2、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由于四氟乙烷、五氟乙烷和其它气相法生产工艺一样,属高耗能工艺,其能耗占到生产成本的30%左右,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本装置采用最新技术,生产装置具有节能降耗的优势。大大提升了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3、项目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行业示范作用
目前,国内多数制冷剂生产企业余热利用和系统能量优化技术比较落后,效率较低,和国外技术相差很大。本项目实施后,可实现四氟乙烷、五氟乙烷生产节能降耗。对全国制冷剂生产行业起到带头、示范和推动作用,对于提高我国四氟乙烷、五氟乙烷生产工艺技术水平赶超国际先进水平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
综上所述,该项目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1.4研究结论
通过市场分析、技术方案论证、技术经济分析,初步结论如下:
(1)本项目以先进技术与管理优势作保障,以公司自产的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为原料。建设HFC—134a(四氟乙烷)10000t/a、HFC—125(五氟乙烷)15000t/a项目,延伸产业链,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及地区发展规划。项目建成后可解决部分当地人口就业,对促进国家及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本项目采用的工艺技术、设备先进。原料路线选择符合我国国情,是具有大力推广并极具竞争的生产技术。
(3)产品质量好,产品销路畅通,由于原料及供电价格低,因此,产品生产成本较低,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4)公用工程设施配套合理,能满足工程要求,环保、节能设施完善。
(5)原料来源可靠,交通运输便利,供水、供电、供汽有保障,具备建厂条件。
(6)环境保护、劳动安全、职业卫生、消防、抗震等设计严格执行国家和当地的有关法规、标准和规范。
(7)投资及经济效益
本可研针HFC—134a(四氟乙烷)2000t/a、HFC—125(五氟乙烷)3000t/a项目项目进行投资估算及进行财务评价。项目总投资为405897.08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374271.53万元,建设期利息为17694.81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13930.74万元。
建设投资构成:
建筑工程费43618.28万元,占建设投资的11.65%;
设备购置费198719.17万元,占建设投资的53.09%;
安装工程费41845.91万元,占建设投资的11.18%;
其他费用90088.17万元,占建设投资的24.07%。
项目投产后,正常年份销售收入为405989.07万元。增值税和销售税金及附加为26706.01万元。
整个运营期的平均税后利润总额为73678.23万元,总投资收益率:17.87%;资本净利润率38.40%;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为:税后16.45%,税前20.45%,均高于行业基准收益率。财务净现值(I=12%):税后90807.71万元,税前204933.12万元,均大于零,动态指标说明项目在财务上讲是可行的。投资回收期:税后7.24年,税前6.31年(均含建设期),说明企业的投资能按时收回。
本项目年平均总成本费用为324286.40万元,其中固定成本费用为77406.9万元,经营成本为295421.20万元。以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为:47.76%,即当生产能力达到设计能力的47.76%时企业即可保本,风险较小。
1.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指标
备注
一
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
1
四氟乙烷
t/a
10000
2
五氟乙烷
t/a
15000
3
盐酸
t/a
74300
二
年操作时间
小时
8000
330天
三
主要原辅材料用量
1
三氯乙烯
t/a
13000
2
四氯乙烯
t/a
22000
3
无水氟化氢
t/a
15750
4
包装物(钢瓶)
个
12500
四
燃料动力供应
1
新鲜水
m3/a
62040
2
电
104kW.h/ a
1206.7
3
蒸汽
t/a
38000
五
运输量
t/a
151450
1
其中:运入量
t/a
52150
2
运出量
t/a
99300
五
定员
人
78
1
其中:生产技术人员
人
70
2
非生产技术人员
人
8
六
总占地面积
m2
36400
(约合55亩)
其中:建、构筑物占地面积
m2
12453
七
总建筑面积
m2
12741
八
投资强度
万元/公顷
3517.58
建设投资
九
工程项目总投资(评价用)
万元
405897.08
建设投资+铺底流动资金+建设期利息
1
建设投资
万元
374271.53
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17694.81
3
流动资金
万元
46435.80
其中: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13930.74
十一
销售收入
万元
405989.07
正常年份
十二
成本和费用
1
总成本费用
万元
324286.40
平均值
2
经营成本
万元
295421.20
平均值
十三
利润总额
万元
73678.23
平均值
十四
增值税和销售税金及附加
万元
24745.97
正常年份
十五
利税总额
万元
76289.48
平均值
十六
所得税
万元
18419.56
平均值
十七
财务分析盈利能力指标
1
总投资收益率
%
17.87
平均值
2
资本金内部收益率
%
23.45
3
资本金利润率
%
38.40
4
全员劳动生产率
万元/人•年
129.05
5
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
年
6.31
所得税前
7.24
所得税后
6
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
%
20.54
所得税前
16.45
所得税后
7
项目财务净现值(I=12%)
万元
204933.12
所得税前
90807.71
所得税后
8
盈亏平衡点
%
47.76
9
资产负债率
%
61.01
10
流动比率
%
132.10
11
速动比率
%
十八
贷款偿还期
年
6.02
含建设期
十九
环保投资
万元
8276.46
占建设投资2.21%
二十
消防投资
万元
2940.3
占建设投资0.79%
第二章 市场分析
2.1产品用途
2.1.1四氟乙烷
R-134a制冷剂,别名R134a、HFC134a、HFC-134a、四氟乙烷,商品名称有SUVA 134a、Genetron 134a、KLEA 134a等,中文名称四氟乙烷,英文名称1,1,1,2-tetrafluoroethane,化学名1,1,1,2-- 四氟乙烷,分子式CH2FCF3。由于R-134a属于HFC类物质(非ODS物质Ozone-depleting Substances)——因此完全不破坏臭氧层,是当前世界绝大多数国家认可并推荐使用的环保制冷剂,也是目前主流的环保制冷剂,广泛用于新制冷空调设备上的初装和维修过程中的再添加。
R-134a作为使用最广泛的中低温环保制冷剂,由于HFC-134a 良好的综合性能,使其成为一种非常有效和安全的CFC-12的替代品,主要应用于在使用 R-12(R12、氟利昂12、F-12、CFC-12、Freon 12、二氯二氟甲烷)制冷剂的多数领域,包括:冰箱、冷柜、饮水机、汽车空调、中央空调、除湿机、冷库、商业制冷、冰水机、冰淇淋机、冷冻冷凝机组等制冷设备中,同时还可应用于气雾推进剂、医用气雾剂、杀虫药抛射剂、聚合物(塑料)物理发泡剂,以及镁合金保护气体等。
2.1.2五氟乙烷
HFC—125(五氟乙烷)是一种新型高效绿色环保制冷剂,属氢氟烃(HFC)类产品,其化学性能稳定,无毒、不可燃、有适合的临界点、沸点及相对低的凝固点,在氢氟烃类产品中性能优异,更因其粘度低、表面张力低、热导性高而具有高效节能的性能,臭氧层破坏指数为0,是理想的氟利昂类产品替代物。广泛应用于R404A、R407C、R410A、R507等混合制冷剂,用于家庭空调、冰箱、商用空调、冷藏及工业制冷设备等领域,是众多替代剂中前景较好,发展较快的品种之一。
2.2市场需求
中国制冷剂主要作两大用途︰(i)家居及商用空调及(ii)汽车空调。
家居及商用空调
国内家居及商用空调行业近年来增长强劲。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的资料,按空调总销量计算,该行业自2001年至201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约28%。家居及商用空调使用最多的制冷剂为HCFC-22。中国于2001年及2010年分别消耗约55000吨及150000吨的HCFC-22作为制冷剂,复合年增长率约12.7%。
预期未来数年的全新家居空调需求将有所增加,主要是由于中国的GDP持续强劲增长使中国人口的可支配收入持续提高,以及中国各大城市的房地产及商业物业市场不断发展。期随着中国农村地区迅速城市化,来自农村的需求亦会不断增加。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的资料,自2001年至2010年,商业房地产发展的年度投资额以复合年增长率约25%增长。基于中国商业房地产市场的发展,HCFC-22的需求预期会持续增长。
汽车空调
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1999年12月30日颁布通告,规定自2002年1月1日起,所有国内汽车生产商须使用HFC-134a作为汽车空调制冷剂。中国汽车制造业强劲增长,因而促进HFC- 134a需求上升。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的资料,自2001年至2010年,按汽车总销量计算,中国的汽车工业复合年增长率约为25%。同期,中国于2001年消耗的HFC-134a约4000吨,而于2008年则约18000吨,复合年增长率约为30%。基于中国汽车工业的增长,HFC-134a的需求预期会持续上升。下图提供2010年HFC-134a国内消耗量的分析:
2010年 HFC-134a 消耗的分析
根据中国氟硅工业协会的资料,中国生产商生产的氟碳化合物主要用作制冷剂及生产下游含氟化合物的原材料。一如全球趋势,中国生产商生产的两种主要氟碳化合物为HCFC-22及HFC-134a。下表详细列示2010年中国HCFC-22及HFC-134a主要生产商的产能:
表2—1 2010年我国HCFC-22产能统计
序号
厂商
产能/吨
1
东岳集团有限公司
120000
2
江苏梅兰集团
50000
3
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
52400
4
江苏常熟三爱富中昊化工所物料有限公司
42000
5
其他国内生产商
131000
合计
385500
表格2—2 2010年我国HFC-134a产能统计
序号
厂商
产能/吨
1
中化近代环保化工(西安)有限公司
30000
2
江苏康泰氟化工有限公司
20000
3
东岳集团有限公司
10000
4
浙江巨化集团
10000
5
江苏常熟三爱富中昊化工所物料有限公司
50000
合计
75000
我国HFC-125生产装置能力同样在2006年出现爆发增长,2007年产能超过4万吨,行业平均开工率60%左右,R-410A等混配制冷剂的需求拉动了HFC-125生产的发展。
三爱富、梅兰、星腾等是我国HFC-125的主要生产企业,2006年后,HFC-125产能扩大、生产企业增多,加剧了行业竞争。
HFC—125国内产能统计数据虽有2.52万吨/年,但由于技术、设备与成本等问题,大多数装置运行状况差,产量不高。根据上述分析以及行业内部提供的数据判断,2007年国内实际产量1.2万吨左右,2008年产量在1.5万吨,2010年总产能在2万吨左右。
国际上HFC-125产能集中扩张发生在2000年左右,比我国早六年,当时,日本和欧盟等国家在家用空调方面制冷剂R-410A和R-407C的应用是推动HFC-125迅速扩产的直接原因。如,霍尼韦尔在2000年9月将HFC-125产能扩大一倍,2001年,英力士在英国的工厂Runcom新建HFC-125装置。
2007年11月,大金和阿科玛合资成立两家公司,其中,阿科玛大金高级氟化学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常熟阿科玛常熟园区,主要生产和销售HFC-125,设计生产能力在2万吨/年,将主要用于生产新冷媒R-410A、R-407C、R-404A的生产。我国HFC-125的高速增长发生在2006—2007年,主要原因仍在于混配制冷剂生产的高速增长需求以及国际制冷剂企业加大了对单工质的国内采购,2004年,杜邦与三爱富成立合资公司,生产R-410A、R-407C、R-404A,三爱富HFC-125供应合资公司。2005年,霍尼韦尔在上海青浦成立R-410A等混配工厂,2006年起在梅兰等国内企业采购HFC-125。混配制冷剂发展的需求刺激了国内HFC-125单工质的生产。
目前,国际上大型氟化工生产企业Honeywell、solvay、inoes和daikin等都有HFC—125生产装置,路线大多采用四氯乙烯路线,合计产能3.3万吨/年,产品主要用于混合制冷工质。
国外HFC—125主要生产企业及其生产规模
2.3产品价格分析
本项目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主要生产原料由三联化工供应,原料供应稳定,生产成本较低。项目建设能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在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
2011年12月, HFC-134a市场货源偏紧,价格前期基本稳定,后期上行为主。月末,HFC-134a内销散水出厂提高至6.2万元/吨或以上,个别厂家报价已超过7万。该项目HFC—134a产品市场定价为6.5万元/吨,HFC—125产品市场定价为4.2万元/吨,
第三章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3.1建设规模
3.1.1生产规模确定的原则
(1)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产品市场需求预测分析,科学确定建设规模。
(2)建设规模的确定要体现规模效益。
(3)从实际出发,结合企业现有内部与外部条件。
(4)装置规模依据工程建设总生产规模、工艺物料平衡、产品及中间产品上下游之间产出与接纳关系而确定。
3.1.2建设规模
考虑到国内国际市场需求潜力,结合原材料供应情况及公司目前的具体情况。本项目的生产规模为HFC—134a(四氟乙烷)10000t/a、HFC—125(五氟乙烷)15000t/a。
3.2产品方案
①HFC—134a四氟乙烷:10000t/a
②HFC—125 五氟乙烷:15000t/a
③工业盐酸(31%工业级):74300 t/a
3.3产品执行标准
(1)HFC—134a(四氟乙烷)
产品质量执行标准GB/T18826-2002。
四氟乙烷质量标准(GB/T18826-2002)
项 目
优等品
合格品
1,1,1,2-四氟乙烷的质量分数 % ≥
99.9
99.5
酸度(以HCL计)% ≤
0.0001
水分的质量分数% ≤
0.001
0.005
蒸汽残渣的质量分数/% ≤
0.01
不凝性气体体积分数(25℃) ≤
1.5
氯化物(CL-)试验
合格
注:1,1,1,2-四氟乙烷作为制冷剂时检验不凝性气体的体积分数、氯化物(CL-)试验
(2)HFC—125(五氟乙烷)
外观无色、不浑浊,气味无异臭;纯度:≥99.8%;水份≤0.001%;酸度(以HCl计)≤0.0001%;蒸发残留物:≤0.01%。
(3)工业盐酸
工业盐酸产品符合国家标准GB320-2006技术指标的要求,具体要求详见下表。
GB320-2006
指标名称
指 标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总酸度(以HCL计)的质量分数 ≥
31.0
铁(以Fe计)的质量分数 ≤
0.002
0.008
0.01
灼烧残渣的质量分数 ≤
0.05
0.10
0.15
游离氯(以CL计)的质量分数≤
0.004
0.008
0.01
砷的质量分数 ≤
0.0001
硫酸盐(以SO42-计)的质量分数≤
0.005
0.03
-
注:砷指标强制
3.4年操作时间
年操作时间为8000小时
第四章 建厂条件及厂址选择
4.1建厂条件
4.1.1建厂地点的自然条件
4.1.1.1建厂地点
本项目厂址拟选择在呼和浩特金山经济开发区《PVC深加工园区》内,开发区位于土左旗东部,紧邻金川开发区,距呼和浩特市市区11公里,地处呼包银—集通线经济带的110国道和京包铁路主轴线上及京津唐经济辐射圈内,作为呼和浩特金川—金山西向经济带,是呼—包—鄂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
土默特左旗位于呼包鄂尔“金三角”经济区的中心位置,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交通条件、经济辐射条件、资源汇集条件、市场条件都十分优越。
《PVC深加工园区》内规划了生产区、生活区、行政区、服务区、绿化区。园区供水、供电、道路运输等外部条件已形成。在《PVC深加工园区》内建设氯碱化工循环经济示范项目符合建厂条件。
本项目占地面积约55亩。
4.1.1.2建厂条件
(1)气象条件
根据呼和浩特市近年(20年以上)气象站的气候统计,土默特左旗地处北纬中温带,属典型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其特点是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和,雨量集中,多雷雨天气,秋季短而凉爽,冬季干燥严寒,光能源丰富,有效性极高。
本报告采用呼和浩特市2008年的常规气象资料。
土默川平原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处于夏季风的边缘地带,冬春又受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的高气压所控制,形成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6.3℃,极端最低气温-36.6℃,极端最高气温39.3℃。年平均降水量398.7毫米,最多年降水量679.8毫米,最少年降水量207毫米。年均日照2876.6小时,无霜期130天,年均降水量400毫米,年均蒸发量1870.3毫米,年均冻土层厚108厘米。
(2)地形地貌
金山经济开发区地形为北高南低,从北部大青山山地急骤降至南部土默川平原,山地和平原的比高在200~1200米,东高西低,自东北至西南倾斜。平原海拔1000米左右,最低处在哈素海,海拔988.2米。开发区内地势平坦,区域广阔且多为荒滩旱地,开发建设成本低,土地后备资源充足,区域内自然生态环境良好。
(3)工程地质
土左旗处于华北台地、内蒙古地轴及鄂尔多斯凹陷带的接合部,其区域地质构造属阴山山脉复杂的构造带。全旗地貌由北部山区,中部山前中洪积平原和南部黄河冲积平原三部分构成。金山经济开发区位于中部山前冲积扇平原,地势受河沟切割,从此向南缓缓倾斜,海拔高度在1000~1050米之间。土左旗境北部为连绵起伏的大青山中、西段山地。
①粉土:黄褐色、稍湿、呈硬塑~坚硬状态,摇震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低,层位较稳定,固结程度一般,该层为弱含水层切渗透性一般,地表可见有大量沙生植物根系,物理力学特性较好,为较好的持力层。该层下部颗粒渐粗渐变为粉细砂,本层厚度变化范围为0.40m。
②角砾:杂色、稍湿、呈密实状态、散粒结构,磨圆度一般分选性较差,以石英、长石及云母为主要成分,可见大量卵石Фmax80~100mm,空隙充填中粗砂,人工挖掘较困难,局部可见中细砂及粉土薄夹层呈透镜体状出现,均具有很好的抗贯入性及力学特性,可视为很好的持力层。该层为主要含水层且渗透性很好,该层主要分布在沟谷之中,不连续切厚度变化较大,本层厚度变化范围为0.70~1.40m。
③太古代片麻岩:青灰色、干、密实,属坚硬岩石,该层上部风化程度为中等,富含氧化铁条带,厚度为0.20~0.50m左右,其吸水率为0.6%,且下部为下伏基岩层,吸水率为0.1%,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及云母,整个风化带节理裂隙随深度增加发育程度相对减弱,渗透性较弱。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220kPa;冻土深度:1.5m;地震烈度:8°。根据勘探报告可以看出自然地表总的趋势呈北高南低之势。厂址区域未发现断裂构造及软弱滑动岩层,亦未见洞穴及特殊地质现象,且无地质活动断裂通过,属于地质相对稳定区域,适宜建生活垃圾填埋场。
在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未见地下水出现,探井深度20m。另据调查,厂址附近地下无古遗址及古文物。
(4)场地稳定性和地震动参数
土左旗地震地质环境属于华北地震区,阴山—燕山地震亚区,五原—呼和浩特地震带,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和《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图A1),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30g,地震基本烈度值为8度。
土左旗地处鄂尔多斯北缘断裂、大青山山前断裂、包头断裂交汇处,区域内地质构造复杂,土左旗处于地震动加速度0.3g的高地震烈度区。因此,存在发生地震灾害的潜在危险,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30g。
因此本工程施工设计要按8度裂度抗震要求进行实施。
建议对该厂址做相应的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
(5)资源条件
①矿产资源
土默特左旗境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现已探明的金属和非金属矿藏达48种,具有开采价值的有无烟煤、黄金、石棉、石墨、云母、紫砂陶土等10余种,其中尤以紫砂陶土、石墨、泥炭、水泥大理岩最具开采价值。
②水资源
土左旗境内河流水系主要有大黑河、小黑河、什拉乌素河、哈素海及沿山各大小山沟水,平均年径流量4.1亿立方米,年产地表水1.8亿立方米,地下水2.3亿立方米,每年引黄河水入境7336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丰富,年开采量为3.2亿立方米。全旗水利工程有哈素海水库、红领巾水库、万家沟水库、五一水库等,水库总库容蓄水量1.6亿立方米。
③能源和电力资源
呼和浩特及土左旗周边煤炭和天然气资源极为丰富,鄂尔多斯煤炭可开采储量2000多亿吨,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煤炭基地,供给量充足、煤质好、运输距离近、价格低。鄂尔多斯的苏里格气田,可开采储量7000亿立方米,是我国最大的整装气田。目前到呼和浩特、包头的输气管线已经供气,年供气量15亿立方米,第二条输气管线正在建设,建成后使呼包的供气量达到50亿立方米,每立方米1.37元的价格只有柴油的五分之一,为工业和民用提供了充足、廉价、清洁的能源。
金山经济开发区已建金山热电厂,规划装机容量6台机组。一期工程为2台300MW空冷供热机组,二期工程为2台660MW空冷供热机组。三期工程为2台1000MW空冷超临界机组。一期工程1#300MW机组已于2009年1月11日投产运行。2#机组于2009年12月份投入运行。按照年利用小时4000小时测算,可实现发电量30亿千瓦时。
(6)交通运输
项目所在地金山经济开发区隶属呼和浩特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处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包头市和煤都鄂尔多斯市“金三角”腹地,南临黄河,北倚大青山,金山经济开发区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是呼包鄂地区重要的陆路交通枢纽。
本项目选址在金山经济开发区,金山开发区交通干线密集,京包铁路经过土左旗。110国道、呼包高速公路以及京包铁路横穿开发区境内,交通便利。
4.1.2建厂地点的社会经济条件
2009年土左旗生产总值完成133.2亿元,年均递增22.7%;财政收入由4.5亿元增长到13.7亿元,年均递增44.9%;固定资产投资由31亿元增长到71.5亿元,年均递增33.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5.5亿元增长到22.3亿元,年均递增5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0148元增长到16800元,年均递增18.3%;农民人均纯收入由5581元增长到8650元,年均递增15.7%。上述多项指标的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部分指标在全市靠前。这些都标志着土左旗已经驶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稳步跨入了自治区第一梯队的行列。
产业集群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乳产业集群方面,开工建设了伊利总投资30多亿元的“六心一区”(行政商务中心、创新中心、文化中心、接待中心、人才服务中心、生活中心、高端乳品全球样板加工区)项目,总部基地建设顺利推进。嘉美包装总投资3.1亿元年产80亿包的无菌包项目正在实施中。电力载能产业集群方面,金山热电厂2×30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全面运营,内蒙古晟泰热力总投资18亿元供热面积3000万平方米的管网工程进展顺利,为金山热电厂二期建设奠定了基础。精细化工产业集群方面,中化三联、三联化工已达到双40万吨PVC、烧碱产能、完成双20万吨的基础设施建设,山东鲁阳总投资10亿元一期年产5.8万吨陶瓷纤维及制品项目建成投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方面,全球最大的风电制造商维斯塔斯公司投资5800万欧元年产800套的风机项目顺利投产。物流旅游文化产业集群方面,金山铁通物流园区开始规划建设二期项目,正在向千万吨级物流基地的目标迈进。启动了总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的呼和浩特沙尔营煤炭物流交易中心,以内蒙古晋丰元煤化运销有限责任公司和内蒙古汇福煤焦物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10多家煤炭洗选企业签约落户,3家企业已开工建设,完成投资3亿元,两个产能240万吨的洗煤厂初步建成,四个产能120万吨的洗煤厂正在建设中,晋丰元公司拟建的铁路专用线已得到国家铁道部许可。传统企业呼和浩特金山特种水泥一期年产100万吨水泥粉磨生产技改项目和内蒙古荣信纸业一期年产5万吨瓦楞纸技改搬迁项目竣工投产。全旗生产经营企业逐步走出困境,实现了恢复性增长,金山开发区被评定为自治区级高新技术开发区。
4.2项目厂址选择
厂址的选择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其合适与否将对工厂的文明生产、经营管理、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等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厂址选择应符合国家、地区和城乡规划;满足项目对原材料、能源、燃料及动力的供应,生产工艺和营销的要求。本着节约和效益并重的原则,尽力做到降低建设投资、减少成本,提高利润;节约项目用地,尽量不占或少占农田;注意环境保护,以人为本,减少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
4.2.1项目选址的有利条件
经过几年的培育发展,呼和浩特市的乳业、电子信息业、电力、生物制药、冶金化工、机械制造等具有特色和核心竞争优势 的支柱产业已经或正在形成。乳业,以伊利、蒙牛两大龙头企业为依托,带动了奶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乳业基地,并被中国乳品工业协会正式命 名为“中国乳都”。电力,以大唐托电为重点的电力建设快速发展,已建和在建电力项目装机容量近720万千瓦,到2009年,全市电力总装机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以上,呼和浩特市将成为国内地级市中最大的火力发电基地。IT业,已经引进了TCL、汉鼎光电、合谦电子、刨维等一批大企业集团,初步形成IT制造业在呼和浩特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