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四川金堂西家坝城市设计.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9778978 上传时间:2025-04-07 格式:DOC 页数:95 大小:3.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金堂西家坝城市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四川金堂西家坝城市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金堂西家坝城市设计 壹 宏观背景 一、西部大开发及宏观经济背景 1、西部大开发及成渝经济特区成立的国家政策优势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成渝经济特区成立及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和“三个转变”等,为西部、四川省的发展提供了千载良机。 国家发改委于2007年6月发出通知,批准成都市和重庆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为继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后又一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成都作为西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其发展机遇是不言而喻,同时亦为位于成都半小时经济圈内的金堂县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2、近年来金堂的城市产业及经济发展情况 金堂县名列全省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前10位。全县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较完备的工业体系。按照《成都市工业发展布局规划纲要》,金堂县产业发展方向重点是发展电力生产和供应业,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食品、饮料及纺织业、冶金工业。 金堂工业集中发展区位于县城赵镇附近,规划建设管理面积为18平方公里,区内集中金蒙乳业、拉法基屋面系统(法)、AES燃机电厂(中、美)、奇鼎包装(台)、福源盼盼食品、福马食品、四川锅炉厂、攀成钢金堂分公司、巨丰药业、海蓉特种纺织品公司等知名企业。金堂工业集中发展区在淮口镇、白果镇位于城南高速白果站出自附近,重点发展能源、纺织印染产业,区域控制面积11平方公里,区内集中了成都金堂电厂、九龙电业公司、康宝兴棉纺织公司、民康印染等公司。 3、产业升级和产业集聚为金堂城市产业经济发展带来契机 根据02年数据,金堂的第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为21.1∶39.4∶39.5。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比重大致相当。按照《成都市工业发展布局规划纲要》,金堂县产业发展方向重点是发展电力生产和供应业,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食品、饮料及纺织业、冶金工业。 在总体规划中金堂的城市性质定为“金堂县城是西部花园水城,成都游乐中心,金堂的政治、文化中心,以发展旅游休闲、人居和现代化加工工业为主的城郊型现代化城市。”金堂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美誉,县内水资源丰富发达,北河、中河、毗河似三条玉带穿城而过,汇聚于沱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成为发展旅游、休闲度假、房地产等绿色经济的优势。发展绿色经济成为金堂跳跃式发展的突破口,产业的升级也为金堂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金堂县城内现状工业布局分散、零乱,且与居住混杂。毗河南岸的现代化工业园区的规划将为制造业的产业集聚提供了的必备的物质条件。 4、经营城市的突破口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和经济全球化”成为全球性议题。而我国城市规划还普遍面临现代化和集约化以及公平发展等问题,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有机生长理念已逐步在我国城市规划行业中得以体现和进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和集聚点,经营城市的观点正不断深化。 城市营销突破型——这是一种完全靠人为因素、在短期内就能见成效的区域突破模式,是在信息时代、传媒时代所特有的一种新模式。其运作要点在于挖掘区域个性(城市定位)、抓准营销主题(主打活动)、大手笔进行策划和以市场化手段全方位整合资源。一个成功的城市营销战略,可以将旅游产业、商贸流通、房地产、城市开发、招商引资等巧妙复合进来,实施全方位立体式的城市营销战略,对区域存量资源和增量资源进行盘存梳理、包装提升,使城市价值最大化,并迅速取得市场和投资者的认可,是提高城市能级的便捷之路。城市营销的实质是实现以城市营销带动城市开发的区域发展模式。 二、与成都的关系 金堂作为紧邻成都市区的县级市,其经济主要受到成都辐射。 成都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中,金堂在成都市中的定位是“西部花园水城、成都游乐中心、金堂政治文化中心,以发展旅游休闲、人居和现代化加工工业为主的城郊型现代化城市。”(成都市域内职能分析图) 2020年成都规划区(市)县定位 区(市)县 定 位 双流 南部新城 华阳组团 主城区南部分中心,以发展会展、商务服务、科研等公共服务及生活居住区为主的城市新区 东升组团 主城区西南部分中心,以医药、电气机械设备制造等为主导的集中发展区,以发展物流配送、科研教育为主的园林式城区 龙泉驿 主城区东部分中心,现代制造业为主导的工业集中发展区,东部生态屏障,将发展休闲度假产业的城市新区 新都 北部新城,主城区北部分中心,以电子、食品、医药为主导的工业集中发展区,重要的历史文化片区,与青白江共同构成北部新城,依托铁路枢纽与青白江共建物流中心 温江 城市后花园,主城区西部分中心,以食品、印刷、高新产业为主导的工业集中发展区,依托大专院校形成教育科研、休闲旅游为主的城市新区 郫县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主城区西北部分中心,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工业集中发展区,依托大专院校形成科研教育基地 彭州 新兴工业城市,成都市北部区域中心城市,以石油化工、制药等为主导的现代园林式工业城 都江堰 以世界遗产为特色的中国一流风景旅游度假胜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蒲江 生态园林城市,成都西南主要的休闲度假基地,以发展旅游度假、天然生物、卒取加工为主的生态型城市 金堂 天府花园水城,以发展旅游休闲、人居和现代化加工工业为主的城郊型现代化城市 邛崃 山水旅游城市,市域西南边缘的门户,片区中心城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以发展食品饮料、医药包装为主导的山水旅游城市 崇州 生态园林旅游城市,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新型工业城市,成都市西部生态园林旅游城市 新津 山水休闲城市,以发展食品、机械、化工工业为主的山水休闲城市 金堂县城与成都主城区直接相连接的成金快速路的落成,将成都与金堂之间的时间距离缩短至半小时,金堂被纳入成都半小时经济圈内。成金快速通道使金堂与成都的时间成本大大减少,金堂空间升位,由第三圈层进入到第二圈层。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交通大环境的改善,成都东部的崛起,促使金堂“升位提速”:“升位”,从第三圈层到第二圈层(融入大成都),金堂成为成都东部的次中心,补缺东部脱节的城镇体系。 (半小时经济圈图) 成都自解放以后逐步形成环路加放射路的道路形式,这是一种内聚式的单中心城市格局。而这种单中心、环路加放射的城市结构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带来对中心的更方面压力,城市集聚的成本会快速上升而造成不经济,产生如环境、交通等一系列城市问题。只有跳出中心城走向都市区,建构组群(团)城市,才会真正打破单中心空间格局。 因此,位于成都半小时经济圈内的金堂作为成都的“后花园”,依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成为发展旅游、休闲度假、房地产等绿色经济的优势。“成金一体化”的发展在空间和经济上带来的将是成都市与金堂县两者共赢的结果。 三、金堂城市空间拓展演变 1、历年金堂的城市空间拓展情况——沿湾、沿河、沿路 (图) 金堂位于成都平原与龙泉山脉交汇处,比邻龙泉山脉,是沱江的起源地,有“沱江第一镇”之称。金堂县城的发展是以山为依靠,顺水延伸,沿绿拓展的,形成城市与水轴绿脉交相辉映的景象。 金堂县城因扼沱江、中河、北河和毗河之要冲,受其舟楫之利而起源于三河一江交汇处的三角洲地带,后沿三角洲向北发展,随着唐巴公路的建设,沿其东西向拓展。由于其地处沱江源头,中河、北河和毗河之交汇处,受金堂峡峡口的影响,常遭水患,于1057年将县城迁至今青白江区城厢镇,于1951年才由城厢迁回赵镇至今。 进入九十年代后,随着成达铁路、成都野生世界、平安大桥、工农大桥和十里大道的建成,城市除火车站场附近形成“生长点”外,主要沿十里大道向西呈“轴向”大规模扩展延伸。 总体来讲,金堂县城用地发展历史演变特点是依水而建、交通导向性发展(TOD)和规划理性预期引导发展(AOD)。 金堂地处成都平原北河、中河、毗河三河交汇沱江之处,由自然地貌构成三河一湾四片区的指状发展的城市结构。金堂县的城市骨架可以诗意地概括为:“三河一湾,凤凰展翅”。 现状建成区主要集在中河两岸。根据金堂县20余年的发展判断,主要以中河为发展轴,向南较少跨越毗河,向北较少跨越北河。北河和毗河的作用几乎是生态屏障和城区边界。因此,历史上的金堂是由“城市+河道+城市”到“河道+城市+河道+城市+河道”的空间结构发展演进的。 (城区历史沿革图) 三河四片的结构,使之更加明确与完善,每片在平行于河流的方向有一根发展主轴,形成“河道+居住+商业+居住+河道”。(片区空间模式图)各片区形成孔雀开屏式的空间结构。(“孔雀开屏”图) 2、新版总体规划对金堂城市空间所作的统筹规划——详细、向南、向东发展,六大组团 根据金堂县城发展现状格局、自然地理山水环境、铁路和过境公路以及高压电力走廊等布置状况,结合城市用地发展战略选择,其城市布局结构形态为开放式的沿江河分片区组团结构,江河水面绿色相间,组团内部路网自成网络,组团间环形相扣,并形成三角州、十里坝、三星、杨柳北、杨柳南和龙威以三河一江交汇处为核心的开敞式六个组团。 这种布局结构形态的优点是: 1. 能充分地把金堂城市空间形态和自然环境形态相结合,体现其西部的花园水城特色。 2. 充分利用江河绿地、山林绿化、隔离绿带和农田园地等分隔片区组团,并与城郊风景绿地和山林环境绿地相融合,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 3. 各大片区组团就业岗位和生活居住相对就近基本配套,既方便居民工作和生活,又减轻城市交通压力负担。 4. 有利于不同性质的工业合理布局。 5. 具有较大发展弹性和对未来发展变化的适应能力,尤其适应市场经济的灵活调节,既可按不同片区组团确定不同开发时序重点,又可在片区组团内分期分片集中开发建设,从而发挥龙头作用,启动城市开发,实现滚动有序发展。 3、十里坝组团的定位——行政、文化、体育、教育、科研、居住中心。核心组团,众星捧月 总体规划中十里坝组团是指毗河以北,中河以西,西至成都野生世界。规划城市建设用地671.61公顷,居住人口7万人左右。该组团与旧城隔中河相望,现在主要有县级行政机关、邮政电信中心、客运中心、零散工业和一些生活居住等,其紧邻成都野生世界,已基本形成行政、文化中心。综合考虑其现状和环境条件,规划调整部分工业企业,强化行政和文化职能,建成城市行政办公、文化体育和教育科研中心,配套生活居住。 “观岭国际社区” 高尔夫加别墅加酒店,为度假功能 贰 现状研究 一、区位分析 1、金堂区位条件:在中国、四川、成都以及金堂县域的位置,主要介绍与成都的关系 金堂位于成都市东北部,地处川西平原与川中丘陵交接地带,龙泉山脉由东北转向西南横卧县域中部,属于成都市域的市外区县,东邻中江县和乐至县,西傍成都市青白江区和龙泉驿区,南连简阳县,北接广汉市。 金堂县城位于县域西部边缘,紧邻青白江区,坐落在沱江之首。县城西距成都40余公里,南经青白江区清泉由成南高速公路到成都近40公里。成达铁路和省道唐巴公路经县城。 根据2004年编制的《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成都市的城市性质的定位为:新兴产业城市、中心枢纽城市、花园宜居城市、魅力文化城市、山水生态城市、旅游中心城市。金堂县拥有优质的自然山水生态环境和最佳的人居人文环境,是实现成都市成为花园宜居城市和山水生态城市的有力保证。 同时,随着成渝一体化发展的推进,金堂县极有可能成为成都在川东经济带的发展极点,因此,在城市未来的发展中,金堂县的城市地位将有可能从城市腹地提升为展现成都山水生态城市的东部门户。 2、交通条件:主要的对外联系通道 金堂县城具有较好的对外道路交通系统。全县公路里程达1584.4公里,其中:国道成南高速公路(金堂段)36.4公里,省道28.6公里,县道248.1公里,乡道317.4公里,村道953.9公里;成达铁路(金堂段)54公里。 其中,对外交通道路主要有成南高速公路,铁路有成达线。而成南高速公路是成都与川东地区、中南地区以及华东地区联系的高速路,通过金堂县城与清泉镇之间的快速通道连接,是目前成都与金堂县城联系的主要快速通道。 同时,金堂县城与成都主城区直接相连接的成金快速路也将在2006年落成,届时成金之间的时间距离将缩短至半小时。 根据《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版),成都东二快线将从成都双流区开始,自南往北穿越金堂,成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联系川北的重要快速通道。 3、辐射范围:半小时交通圈、1小时交通圈、1日交通圈。能够辐射的距离为可能的服务面。 随着成金快速路的通车,金堂县将被纳入成都市半小时经济圈,金堂与成都市区的联系日益密切,成金一体化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金堂的房地产、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将服务于成都市区。 成遂渝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的建成,为成都东部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成都东部最终会形成一条新的成渝经济走廊,而金堂作为成都东部的门户,有潜力成为成都东部重要的一个极点,进而弥补了成都城市体系的东部空缺,也为成都向东快速城市化的推进奠定了基础。成渝一体化的浪潮,促使成渝之间的结点城市快速挂档跟进,金堂的崛起,使的未来大成都的格局发展转变,金堂必将成为成都的一个卫星城镇,天府水城已然浮出水面,“八星伴月”的局面将会形成。 二、县域基本条件 1、城市历史发展与演变 朝代 时间 历史地名 历史事件 古 梁州境域 商 蜀地 周 蜀地 春秋 蜀地 战国 蜀地 秦 秦国蜀郡版图 秦灭蜀国 汉、晋 广汉郡新都县东地、雒县东南地及犍为郡牛鞞县西地 东晋 安帝义熙九年(413) 戍所在今县治东南同兴乡州城村,以江水产金沙名 朱龄石于东山立金渊戍 西魏 废帝二年(553) 郡治与金渊县治同驻今同兴乡州城村,白牟县治驻今青白区城厢镇。 于金渊戍所置金渊郡,割牛鞞县西部分地区建置金渊县,割新都县东部分地区置白牟县,以金渊、白牟二县隶属金渊郡。 北周 金渊县 废金渊郡,并白牟县入金渊县 唐 武德元年(618) 改金渊为金水县 为避高祖李渊讳改金渊为金水县 咸亨二年(671) 金堂县 割雒县、新都、金水三县部分地建置金堂县,以界有金堂山得名。初隶益州,后属汉州,县治驻今龙威乡新生村旧城址。 明 洪武十三年(1379)后 金堂县 金堂县建置再无变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2月31 金堂县 中共金堂县委组建 1950年元月4日 金堂县 金堂县人民政府成立 2、人口与城市化——城市空间必须拓展 2002年末,金堂县城市人口为将近12万人。县域城市化水平为12.3%。 现状建成区10.4平方公里,人均用地87平方米,人口密度11538人/平方公里。已达到人口高度稠密程度,且越靠近老城厢人口密度越高。 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城区人口规模将迅速扩大,根据总体规划2010年将达到20万的人口规模,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压力将进一步增加。城区向外扩张,是必须迈出的一步。 3、建设现状 金堂县城因扼沱江、中河、北河和毗河之要冲,受其舟楫之利而起源于三河一江交汇处的三角洲地带。由于县城地处沱江源头,中河、北河和毗河之交汇处,受金堂峡峡口的影响,常遭水患,于1057年将县城迁至今青白江区城厢镇, 1951年才由城厢迁回赵镇至今。 进入九十年代后,随着成达铁路、成都野生世界、平安大桥、工农大桥和十里大道的建成,城市除火车站场附近形成“生长点”外,主要沿十里大道向西呈“轴向”大规模扩展延伸。 总体而言,金堂县城城市建设是依水而建、交通导向性发展和规划理性预期引导发展。 4、气候水文 金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湿度大,云雾多,乏日照,平均风速小,无霜期长,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年均气温为16.6℃,年相对湿度为80%,年均降雨量为920.5mm,但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极易形成冬干、春旱、夏涝等降雨特点。 县城内水系发达,拥有毗河、中河、北河并在此汇集,形成沱江源头,由此称之为沱江“第一城”。毗河是一条平原排洪河道,中河是都江堰内江四大河渠水系之一,北河由鸭子河、石亭江和绵远河汇集而成。其构成了县城独具一格的自然水系环境,周围又有山地、浅丘,自然形成了“城在水中生,水在城中流,城在林中长,林在城中见”的城市自然风貌特征。 5、地形地貌 县域内地势由西北逐渐向东南降低,最高海拔1046米,最低海拔385米,境内地貌以丘陵地貌类型为主,兼有平坝、低山地貌类型。丘陵占幅员面积的65%,平坝占幅员面积的14%,低山占幅员面积的32%。 县城周围地貌为河流冲积平原和阶地浅丘,浅丘起伏不大,一般高差为20—30米。 6、地质条件 金堂县城区域地质构造简单,表面覆地层较厚,一般厚为4—15米,为全新统第四纪沉积层。 金堂县城位于成都凹陷之东部边缘构造带的东部,构造带之东界为龙泉山西坡断裂,其中有易家湾逆断层和龙泉驿断层。西界为成都—广汉—德阳断裂,这两条断裂带分别距县城3km和23km。其地处龙泉山断裂带,属地震危险区,但历史上未发生过破坏性地震,已发生的地震均属震级小,属于构造型及涉及性质。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本地区地震烈度为VI度。 7、资源与产业 1)农业 金堂是成都市的农业大县,是国家多种经营生产基地和高效农业生产基地。 为适应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趋势,合堂大力实施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实行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生产,无公害脐橙、无公害食用菌、无公害蔬菜、金堂黑山羊为主要支柱的特色农业经济基本显现,建立了八大现代农业示范园,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蔬菜、水果、食用菌、牛羊猪优质农产品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金堂脐橙被评为“国优”产品,食用菌年栽种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2)工业 金堂县名列全省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前10位。全县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较完备的工业体系。按照《成都市工业发展布局规划纲要》,金堂县产业发展方向重点是发展电力生产和供应业,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食品、饮料及纺织业、冶金工业。 金堂工业集中发展区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县城日供水能力6万吨(1.4元/吨)。全县有电力主变总容量17万千伏安,其中:110千伏变电站2个(金堂、淮口镇),35千伏变电站7个。天然气供气能力可达日供200万立方米(1.1元/立方米)。 移动、联通、电信通讯网络履盖率高,全县数字程控固定电话容量8.2万门,固定电话用户6.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8万户。距成都仅40分钟车程,有成达铁路金堂客货运站,成渝铁路五凤站。 3)旅游资源 县城城区公路两旁商楼鳞次栉比,沿河两岸绿草如菌,繁花似锦,喷泉、大型豪华灯具错落有致,北河、中河、毗河似三条玉带穿城而过,汇聚沱江,城内江中绿波回环,岛屿飞桥相映成趣,俨然一幅“城在水中生,水在城中流.城在林中长,林在城中见”的奇妙景观。这里,不仅有许多光影照人的历史人物,东方黑格尔贺麟、反清义土彭家珍、著名诗人流沙河等;还有许多美丽动人的民间传说,著名的金堂八景,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极具开发价值。县境内名胜古迹甚多:云顶山慈云寺、炮台山莲花寺、淮口白塔寺,三足鼎立、各领风骚,栖贤三学寺、苏家湾天主教堂,相得益彰;亚洲一流,中国之最的成都野生世界为金堂旅游再添新景,“浩淼三汇合,千家古渡头,轻舟天上生,远市水中浮”。金堂县城被游人誉为“东方威尼斯”。 三、基地概况 1、范围及规模:? 规划范围:东侧、北侧至中河、南至森林公园、西至西外环的1.38平方公里的范围内。 人口规模: 2、区位分析:在金堂县城的位置 西家坝地区位于总体规划中的十里坝组团,与旧城隔中河相望,东侧、北侧被中河河湾环绕,南临森林公园,西侧为观岭国际社区(原成都野生世界)。基本上两侧临水,两侧环山。现状主要农田、村落等。 交通条件良好,通过规划区内凤羽路与沙河大桥可达老城区,向南侧十里大道可达城市行政办公区,经过毗诃大桥可至毗诃南岸生活区及工业区。 与各组团的位置关系图 3、地形地貌情况:卫片地形图。山、河、田、城 4、土地使用现状:现状图 1)土地使用 2)现状水系3)现状绿地系统 四、SWOT分析 1、优势:区位优势——与成都的关系、交通条件 资源优势——水系、山体 经济产业优势——城市经济发展、休闲服务业、旅游业 区位优势 金堂县位于成都市东北部,地处川西平原与川中丘陵交接地带,金堂县城是大成都服务和整合川东的重要门户。 金堂交通较方便,自北向南有东西向的省道唐巴路、成达铁路、成南高速公路和成渝铁路穿越并对外联系,境内由县道与对外交通相联,构成金堂县对内对外的交通网络系统。特别是成金快速路的规划通车将会加强金堂县城的交通网络优势。 外部条件优势 四川省为了促进旅游业由观光主导型向观光度假综合主导型的转变,建设新五大旅游区,特别是两湖一山休闲度假旅游区的规划建设对金堂县城的发展是一大机遇。成都市要打造休闲度假基地,以及打造会展之都的战略,对金堂县城的经济发展,特别是毗河南岸新区区的发展建设指明了方向。 土地资源优势 毗河南岸地区拥有半富的土地资源,而且是河流冲积平原和阶地浅丘,浅丘高差起伏都不大,很适合大面积新区的发展建设。而且在金堂县城总体规划中根据土地的区位(包括距中心的距离、交通通达度)、城市设施配套程度(包括市政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自然条件、环境质量、用地性质、开发强度和集聚性、发展潜力等也将毗河南岸所处的杨柳北组团确定为II级土地区。 生态景观资源优势 金堂生态资源清幽绮丽,县城赵镇,三面环水,享有中国西部花园水城之美誉,荣获 “2004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成都市十大魅力城镇,是成都市自然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 县域旅游资源丰富,现有省级风景名胜区——云顶石城风景区,面积达到4600公顷。座落在十里坝开发区西部的栖贤乡的三学士梨花沟、赵镇的梅林公园、绿岛等旅游景点及休闲娱乐区。云顶石城风景区的九龙长湖有“沱江小三峡”之美誉,湖右岸有云顶慈云寺、南宋抗元石城遗址,左岸有炮台山、灵开寺、砂岩溶洞、苏家湾天主教堂、宋代瑞光白塔等名胜古迹,该景区与新都宝光寺、广汉三星堆、成都杜甫草堂、武侯祠等名胜古迹连成一线。金堂将成为成都市乃至四川省的休闲度假、观光旅游胜地。 2、劣势: 目前金堂县总的经济水平与成都周边县市相比较处于较靠后的位置。 从产业上来讲,金堂本身是个农业大县,但并不是个农业强县,如何变“大”为“强”,是金堂农业发展的思路。 对于第二产业来说,金堂实力是较为薄弱的,缺乏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企业,工业发展导向也比较模糊。目前以机械、化工、造纸和建材等为主的工业都属于消耗产能较大、发展潜力有限的行业。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不能继续依赖目前的工业,必须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发绿色经济,节能环保型经济。 而第三产业是金堂重点发展的领域,尤其是在发展旅游业上潜力巨大,如何开发和利用好金堂丰富的水资源,就成为金堂旅游业首先面对的课题。 3、机遇:西部大开发、成金一体化、产业转移与集聚 1)西部大开发的国家政策优势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成渝经济特区成立及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和“三个转变”等,为西部、四川省的发展提供了千载良机。成都作为西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其发展机遇是不言而喻,同时亦为金堂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2)成金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大成都分为三大圈层:五城区及高新区为中心城,新都、青白江、龙泉、华阳双流、温江、郫县等六个城市组团为近郊区,并与中心城共同构成成都的主城区,远郊区则包括都江堰、邛崃、彭州、崇州、金堂、大邑、蒲江、新津四市四县。 从产业上来看,经济总量的圈层递减十分明显: 第一圈层5区的经济总量占成都经济总量的41.82%,且各区经济量比值都在7%以上,最高的为金牛区,占10%。 第二圈层6区县的经济总量占成都经济总量的30.49%,各区县经济量比值在3%-8%之间,最低的为温江3%,最高的为双流8%。 第三圈层8县(市)的经济总量占成都经济总量的27.69%,各区县经济量比值在2%-5%之间,最低的为蒲江和新津占2%,最高的是都江堰和崇州占5%,金堂占4%。 图 成都各区县市经济总量的比较 可见,成都三圈层经济量呈递减分布,金堂的经济总量在第三圈层中与彭州和邛崃相当,与第二圈层的龙泉驿、青白江和郫县相当,甚至还高于温江。但是彭州、邛崃是中等城市规模,龙泉驿、青白江、郫县和温江都是卫星城,显然,金堂的城市规格偏低。金堂的城市能级突破,将为经济增长带来更多成功因素,提高经济总量,超越目前经济等量城市发展。 金堂县城与成都主城区直接相连接的成金快速路的落成,将成都与金堂之间的时间距离缩短至半小时,金堂被纳入成都半小时经济圈内。金堂作为成都的“后花园”,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成为发展旅游、休闲度假、房地产等绿色经济的优势。 “成金一体化”的发展在空间和经济上带来的将是成都市与金堂县两者共赢的结果。 3)产业升级与集聚 金堂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美誉,县内水资源丰富发达,北河、中河、毗河似三条玉带穿城而过,汇聚于沱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成为发展旅游、休闲度假、房地产等绿色经济的优势。发展绿色经济成为金堂跳跃式发展的突破口,产业的升级也为金堂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金堂县城内现状工业布局分散、零乱,且与居住混杂。毗河南岸的现代化工业园区的规划将为制造业的产业集聚提供了的必备的物质条件。 4、挑战:区域的同位竞争 成都市各区市县主要经济指标表 单位:亿元,元/人 各区市县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财政收入 (亿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元/人) 人均财政收入 (元/人) 成都市 1663.22 181.81 16239 1775 高新区 — 11.81 — 8709 锦江区 119.56 8.04 20535 2053 青羊区 130.11 7.79 28114 1683 金牛区 159.11 11.03 26943 1868 武侯区 110.75 9.12 26022 2143 成华区 130.72 7.42 23791 1350 龙泉驿区 66.85 4.24 13482 855 青白江区 53.49 3.17 13328 790 新都区 90.15 5.89 15069 985 温江区 50.01 4.09 16255 1329 金堂县 64.83 2.28 7915 270 双流县 128.60 8.56 14811 986 郫 县 80.19 5.01 16773 1048 大邑县 52.02 3.00 10481 604 蒲江县 24.68 1.30 9627 507 新津县 34.36 2.51 11834 864 都江堰市 69.89 4.17 11745 701 彭州市 55.84 3.03 7229 392 邛崃市 72.96 3.75 11447 588 崇州市 79.25 3.01 12292 467 从各项经济指标可以看出,金堂县目前在成都周边各县区当中的各项经济指标(尤其是人均指标)排名还相当靠后,且与排名首位的区县差距较大。在成都周边的众多区县中,金堂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与竞争力脱颖而出将成为未来的挑战。 2001年8月,成都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对东郊工业区进行结构调整的重大决策,构筑成都工业新高地,实现工业经济的跨越式和可持续发展并提升东郊城市形象。成都实施东调战略,加速产业向东部尤其是龙泉驿、青白江、金堂等集中。 “东调”的一个重大举措是“腾笼换鸟”,搬迁出一大批工业企业,腾出大批工业土地,投入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开发,改善城市功能结构和人居环境。随着东调企业的进入,给成都东部工业一个快速发展的机会,这些产业和企业不断的在成都东部聚集,造就了城东工业的起飞。 与金堂相比,青白江和龙泉驿的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条件等方面都好一些,从区位上来说它们都处于成都第二圈层,位于成德绵和成内渝产业走廊上;从产业分区上来说,青白江着重发展的是重化工业,龙泉驿发展的是机械制造和高新材料产业,而金堂的产业发展正处在夹缝里成长的阶段。因此金堂的产业发展需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要顺应成都东部产业规划和布局,把青白江和龙泉驿的产业带向金堂延伸过来;二是放长远眼光,发展错位产业,整合川东资源,打造好成遂渝经济轴线。 因此,对金堂来说需要分两个阶段,两条腿走路,第一阶段要做好腹地经济的角色,发展配套产业搞好错位经营;第二阶段是安心做好后花园,抓住成都东部最后一块非城市地域的优势做强第三产业。 叁 总体定位 一、城市总体定位: 西部花园水城、成都游乐中心、金堂政治、文化中心,发展旅游休闲、人居和现代化加工工业为主,城郊型现代化城市。 核心功能:居住、旅游、休闲、会展、体育 衍生功能: 二、对十里坝组团的定位 ——行政、文化、体育、教育、科研、居住中心。核心组团之一 三、对西家坝的定位分析: (一)西家坝是天然的休憩生活中心 1、对三河一湾的定位:(三河一湾的定位分析图) 金河、沙河、毗河这三条河流以及它们汇流而成的河湾是金堂县城市空间的决定因素和发展轴,这三条河流在整个城市空间及功能定位,直接决定了未来金堂的城市空间特色营造与城市品牌的建立。 现状城市建成区主要以沙河为发展轴,向南较少跨越毗河,向北较少跨越金河,金河与毗河的作用几乎是生态屏障和城区边界。因此历史上的金堂是由“城市+河道+城市”到“河道+城市+河道+城市+河道”的空间结构发展演进的。 从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及金堂总体城市设计上来看,未来金堂城市空间将突破金河及毗河的原有界线,使得金堂城市结构形成三河一湾四片区的指状发展趋势,形成六大组团,分别为:十里坝组团、杨柳北组团、杨柳南组团、三角洲组团、三星组团、龙威组团。 西家坝基地位于沙河河畔,属于十里坝组团,因此要对西家坝进行性定位分析,首先要对决定金堂未来城市空间结构的三条河流进行定位分析。 沙河位于新老城交汇处,并且也是现状城市建成区的城市发展轴,从规划上来看,沙河两岸将集中布置大量的居住用地及商业用地,因此可以将沙河定位为休闲生活之河。 金河从城市北端蜿蜒而过,从规划上来看,金河北岸为生态区,因此将金河定位为生态之河。 毗河穿越城市南部,形成十里坝组团以及毗河南岸新城两大组团。并且从规划城市用地结构来看,毗河两岸是城市公共职能的所在地,河两侧分布有大量公建,因此可以将毗河定位为魅力之河。 西家坝基地位于沙河河畔,而沙河总体定位为休闲生活之河,因此西家坝应配合沙河的总体定位,为城市居住生活休闲中心之一。 2、从城市功能分析入手: 西家坝位于观岭国际社区之东,而观岭国际社区已经定位为景观优美的休闲度假旅游基地以及高档次居住区,西家坝紧邻观岭国际社区,并且南面为山体公园,因此在定位上应将西家坝在功能及品质上与观岭国际社区相适应,使其与观岭社区连成一体,打造成为金堂的高档次景观生态住区。 西家坝基地位于山体之北,观岭国际社区之东,沙河河畔之南,处于山、水、园的自然环境环抱之中,基地自然条件优势得天独厚,正是由于山、水、园的环抱,使得西家坝地区在城市中处于一个相对静谧的环境之中。(西家坝周边的自然环境分析图) 从规划上看,行政中心、城市公共中心、城市就业中心、城市商业中心分别位于山之南,水之东。新的政府行政大楼位于西家坝南面;城市公共中心区也位于西家坝南面的毗河两岸;城市就业中心、商业服务中心位于西家坝东面的三角洲组团,沙河东岸。因此西家坝与行政中心、城市公共生活中心、就业中心、商业中心的关系是既互相联系又相对独立。 从城市动静分区的角度来看,如果行政中心区、老城商业中心是相对热闹的城市生活舞台的话,那么西家坝地区就应该是静谧的居住休闲区。现代城市四大职能分别为工作、生活、休憩、交通,西家坝在城市功能分区的角度上看,应该定位为生活和休憩功能。(西家坝与周边城市功能的关系分析图) 而从中国传统城市空间营造规律来看,中国的传统城市营造起源于《周礼. 考工记》,即:“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寝”,在城市功能安排上讲究前朝后寝,即就业与居住的分区,并且从方位来看,将行政及公共活动中心放于南面,而将生活居住功能放于北面。而西家坝地区与金堂行政中心、公共活动中心的关系恰好体现了前朝后寝的关系,因此将西家坝地区定位为生活和休憩功能符合中国传统的城市空间营造规律。(中国传统造城模式) 金堂城市中心、老城商业中心与西家坝的关系是客厅与卧室的关系,体现了工作与休憩的相对分区。正是由于西家坝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势,使得西家坝成为天然屏障下的城市港湾,给人以静谧、安全、舒适的家园归属感。(小概念分析图) 3、总结: 无论从城市功能还是从城市整体结构角度来看,西家坝地区都是天然的休憩生活中心。这一初始定位基本确定了西家坝的功能及在城市中的地位。 (二)西家坝休憩生活中心的外延及概念发展 1、从自然环境分析入手:(西家坝周边的自然环境分析图) 西家坝地区位于观岭国际社区东侧,观岭国际社区占地 公顷,未来将形成成都市的游乐中心。从景观上看,观岭国际社区为西家坝提供了难得的城市开敞空间、使得西家坝北部景观视线通畅,同时也成为了西家坝片区的后花园。从功能上来看,观岭国际社区提供了休闲吸引、度假吸引,未来观岭社区将吸引大量游客,作为成都市的游乐中心,观岭社区将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旅游度假,而这些游客将为西家坝地区商业及休闲娱乐业的发展带来契机。 西家坝南侧的山体公园对西家坝来说是依靠,使得西家坝地区背山面水,视野开阔并且头枕青山。从城市整体景观形象上看,山体公园为西家坝地区提供了绿色山体背景;从城市功能上看,山体公园提供了景观,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观景的场所。 西家坝东侧的沙河是城市空间的拓展轴线,是孕育老城的摇篮,也是未来城市的发展轴线之一。从城市景观上看,沙河为西家坝片区提供了难得的水岸景观,同时在城市文化上,沙河也为西家坝提供了家园认同感。沙河对西家坝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城市景观,它更为西家坝片区提供了一条绿色生态廊道,并且通过这条绿色廊道将西家坝片区与城市其他重要片区紧密联系在一起。沙河也是城市重要的休闲岸线,是城市生活舞台,其功能定位也与西家坝片区的功能定位紧密相扣。 因此从总体上看,西家坝片区位于山北水南,在中国传统风水学中认为山北水南为阴,阴有阴柔之美,在西家坝,风景优美,环境舒适,沙河蜿蜒而下,在西家坝形成曲柔的河湾,南面的山丘平缓、柔和,形成了曲线优美的山体背景景观。因此西家坝片区安静静谧,环境优美,适合做高档次生活居住区。这些自然资源优势使得西家坝地区成为天然的休闲生活中心,适合开发成为高等级的景观住区、文化社区、水景房、景观房。 2、生长与嫁接——传统生活与新型功能(概念分析图) 西家坝片区位于沙河河畔,而沙河是老城赖以存在的基础,现状城市建成区基本沿沙河两侧分布,因此从城市生长的角度来说,西家坝作为沙河河畔的城市新居住组团,必然要延续老城原有的城市传统及居民生活方式,使得城市文化得以继承;同时作为城市新型住区,西家坝的城市功能必须要得以发展,因此我们提出了生长与嫁接的概念。 植物学中生长为植物的有机生长,通过细胞分裂等方式,使得植物继承原有物种的特质,让物种趋于稳定;而嫁接是将一物种的生长枝移植到另一物种上,使得这一物种产生了新的特性,产生了超过原有物种品质的变异。 生长:考察金堂的城市生长方式,金堂城市生长主要沿河沿路发展,即城市空间拓展是在沙河两侧以及城市主干道两侧,因此西家坝片区作为金堂沙河河畔及城市主干道旁的城市新住区,必然是老城沿河沿路的空间拓展主导方向。城市的有机生长使得原有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