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考英语分辨同义词或近义词.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9776095 上传时间:2025-04-0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英语分辨同义词或近义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英语分辨同义词或近义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英语分辨同义词或近义词 1. 所谓分辨同义词或近义词,是指通过分辨四个选项中词形相异但意思相近的词语,当然也有少数同义词的含义是等同或几乎等同的。这类题主要是测试考生对同义词或近义词之间细微差别的掌握情况。同义词或近义词虽然概念相同或相近,但在含义和用法上仍存在差别。    2.解题思路 这类题相对来说比较难,它要求考生不单单掌握每个词的含义,还要从用法、使用场合和词与词的搭配关系上进行分析,最后作出正确的判断。  .      A)   B)   C)  D) 选A)。此题测试的动词和介词的搭配。 . 控告某人作了某事情; .表示类似的意思; 表示斥责某人做某事情; 表 示遭难的意思。全句的意思是:那位店员因为被指控欺骗顾客而被解雇。 2. , . A)  B)  C)   D)    选C)。四个词都有“错误,短处”的意思。 ( .)是固定搭配,意思是 “挑……的毛病,找某人的岔;挑剔”。全句的意思是:他妻子对他总是很挑剔,这使得 他很生气。全句的意思是:他妻子经常挑他的错,这使得他很生气。 3. B)   C)   D), 选D)。身份,如: 's .警察尚未证实 杀人犯的身份。证据,证物;地位,身份相对于其他人的位置,状况; 承认,认可。全句的意思是;警方正在全力查找车祸遇害妇女的身份。 4 ’t ; . A)   B)   C)    D)   选D) 。标准的,权威的,第一流的;规则的,有秩序的,经常的;例行的;常规的;惯例的,常规的,习俗的,传统的。只有符合题意,意思是:传统药物。全句的意思是;约翰不相信传统药物(疗效),他有自己的治 疗方法。 5. .   B)   C)  D) 选D)。 (熟练的,精通的);(能干的,有效率的);(有潜力的); (充分的,足够的)。全句的意思是:欧盟曾经担心石油供应不足。 6. , .            A)   B)   C)  D)  选C)。敏感的,灵敏的;嫩的,温柔的,软弱的,如: 嫩肉,a 慈母, 细心的照顾,a 心肠软的,富于同情心的等;精美的,精致的,精巧的,如:a 精致的刺绣品 明智的,有判断力的。全句的意思是:在加工过程中,要格外小心,避免精致的丝绸受到损伤。 7. a .                                 A)   B) C)  D)  选B)。好奇心,求知欲;身份,地位;决心;意义,重要性。根据题意应选B)。另外,后面的 实际上是对前面并列的的解释,也是一个重要的选项线索。全句的意思是:一个人的衣着可以表示他的身份或社会地位。 8. .    B)   C)  D)  选D)。 是固定搭配,表示 “有(没有)做……的心情”。根据题意,,只有D)符合题意要求。其他三个名词都不能形成 …搭配。全句的意思是:我父亲似乎没有心情看我的学习成绩单。 9 .    B)  C) D)   选B)。注意原句中的两个形容词:(令人难忘的)和  (面部的)。然后再从四个选项中挑出可以被“令人难忘”  和“面部的”修饰的名词。四个名词的意义分 别是:标记,记号;特征;痕迹,踪迹;外貌,外表。惟有B)最合题意。全句的意思是:独特的尖下巴是他最令人难忘的面部特征。 10. A . a . A)   B)   C)   D)  选A)。意为“令人讨厌的人(东西,情况等)”(a , );  意为“麻烦,苦恼”( , , , .);意为“担心,发愁;意为“焦虑”,与意义相近。蚂蚁是“令人讨厌的东西”,而不是“问题,难题()”,更不是 “担优”,“焦虑”等。故A)是正确答案。全句的意思是:大量的妈蚁老是进人我的厨房,蚂蚁是非常令人讨厌的东西。 11 . , .    B)   C) D)   选C)。懒惰;贫穷;无事可干,闲待;  无能力,无办法。失业引起的什么状况比失去工资更糟糕呢?不可能是,更不可能是或,因为失业本身就可能意味着贫穷,而懒惰和无能是某些人的本性,不是失业引起的。所以是。全句的意思是:当人们失业时,无所事事比失去工资更糟糕。 12. , a .  A) B)  C) D)   选D)。意为“储存的东西”或“商店”,短语 的意思是“存储备用”;意为“提供,供应”,常与搭配,但没有 这样的搭配;意为“储备物,储量”, 的意思是“留待后用”;意为“供应,供应量”,短语 是“供应短缺”的意思。根据原句句意,D)是答案。全句的意思是:在过去,当鲜肉短缺时,许多家庭靠养鸽子作为食物的来源。 13 . 's a . A)   B)   C)   D) 选D) 。 动机;看法,观点,观察,前景;印象;影响,冲击。根据辨析可见,选项符合题意要求。全句的意思是:泰勒教授的谈话已表明,科学已对科学家以及非科学家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4. , .  A)    B) C)   D)  选A)。四个名词的意义分别是:美德;特征; 特性,财产;(性格等方面的)特征。原句中(忠诚),(勇气)和(诚实)等词都属于“美德”的范畴,A)是正确答案。全句的意思是:经理高度赞扬他的雇员表现出来的诸如忠诚、勇气和坦率等美德。 15 . . A)  B) C)   D) 选A)。能力,才能;力量;长度;可能性。根据题意, 选项A) 是正确答案。选项B)的干扰性最强。指的是人的“力气,体力”,也可以指人或团体的“实力”、本题表达的是要发挥能力,而不是施展力气。全句的意思是:不外出上班的家庭主妇们往往觉得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16 . .   B)   C)   D) 选C)。“范围,区域”,表示可以达到或探测到的最大范围;“水平,程度”,指一个量表或序列中的位置;“程度”, 意为“损失的程度”;“数量”;根据本题句意,要表示的不是火灾的范围,水平和数量,而是火灾造成的损坏程度。全句的意思是:报纸没有报导这次大火造成的损坏程度。 17.    B)   C)   D) 选B)。意图,意向;试图,努力;目的,意图;愿望,欲望。全句的意思是:雪莉为生物学考试做了精心准备,以便有把握地一次通过。 18. I . A)   B)  C)   D)   选B)。视力,洞察力( )”;“一瞥( )”, a (瞥见…),这是一固定搭配;“外观,脸色()”景象( )。全句的意思是:那辆出租车在街道拐角处消失之前我瞥了它眼。 19. . A)   B)   C)  D) 选B)。“心情、情绪”意为“脾气、情绪”, ’s 意为“发脾气,生气”;“头脑,精神,理智” ’s 意为“发疯,发狂”; “强烈的感情,热情”。全句的意思是:仅仅因为秘书迟到了10分钟,经理就发脾了。 20. . A)  B)  C)   D) 选D)。结果,成绩,答案; 产生,起于,致使; 反应,回答,响应;。解决,处理;  解决,解答。和搭配,表示“解决某问题的方法”  21. . A)   B)    C)   D) 选A)。得到,获得,获利;抓住,紧握,领会;抓钱、突然抓住; .赚得,获得,博得。句中的 求选择A)。全句的意思是:拒绝听取我们的建议,你得不到任何好处。 22. . A)   B)    C)   D) 选A)。.慷慨的,大量的; .最少的,最低的;  .谦逊的,羞怯的,适度的;.真实的,真正的,诚恳的。全句的意思是:他给了大学大量的捐赠,大学也因此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座大楼。 23 , a   B)  C)  D) 选B)。缺乏,不足,缺少;最小量; 少数,少数民族; 不足,缺乏。 是习惯用语,一,意思是:占少数。 24. 's a .  A)a    B)a    C)    D)a   选C)。视野,风景,见解;洞察力,见识;视觉,:先见之明,光景;景观,视力,眼界。 …是固定的搭配,意思是:对……有深刻的见解。 25 , a .  A)   B)   C)    D) 选B)。麻烦的,混乱的,不平静的;被扰乱的,妨碍;困惑的,烦恼的;困惑的。根据句子主语 的提示,应该选择B)。 26 . A)    B)   C)   D)  选B)。适合,取悦,满足;()使……适应,规定,调节;协调,整合,综合。 是固定搭配,意思是:使某人适应……。 27 a a ’s . A)   B)   C)   D) 选B)。通过原因“ ”推出正确选项;,意思是“收缩”。注意四个选 项中只有B)项表示“衣服缩水”的意思:其他各项的意思是:A)紧压,压缩;c)下降; D)减少。 28 . a . A) B)   C) D) 选C)。在这道题中,四个选项均属于含义抽象的英语单词。  选项A) 意为“请愿书” 、“恳求”、“祈祷”;选项D)  意为“资格,品格”上述两个选项其实都是陪衬,其含义均与正确选项C) (献身、介人;承诺)差之甚远。只有选项B)(允诺、约)有些相近,但其含义重在“预约”、“订约”,而不在于精神上的“献身”、“投身”或“(事实上的)承诺、保证。”            四 常用动词、形容词与名词、介词短语的搭配 1.考点分析  固定搭配、动词词组、介词词组等都是英语的习惯用法。  众多的英语学者认为英语的习惯用法无规律可循,其实不尽其然。例如,若从构词法、冠词、介词的某些用法规则入手,亦有助于掌握一些英语的固定搭配。 2.解题思路  从搭配关系人手寻找最佳答案。若难以判断,有时可利用 或等连词推理之。 3.例题祥解 .  A)   B)   C) D) 选D)。这也是一道测试动词和介词搭配题。()使集中在焦点上;带领,引导; ()指明方向,指导等; ()瞄准,对准。全句的意思是:她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她的孩子们身上,因而她好像没有时间做别的事情。 a a .          A)  B)   C)   D)   选A)。洞察力,见识;想象,空想;迷恋,想象力;见解,展望,前景,其中只有能和  搭配,() 意思是“了解,熟悉;看透等”  全句的意思是:这部电影使我们更深刻地了解到范围广泛的人类品德和感 情。 3 .     A)   B)   B)  D) 选D)。本题测试固定搭配 a (s),意思是冒险。(省略,遗漏);(附加,附属等) ;(提供,买得起)。全句的意思是:让孩子独自一人上学是一种冒险。 4 .I I'm , I 't ) .B)   C)   D)  选C)。 提出;拿出; 赶上;   忍受;容忍; 跟得上。全句的意思是:在学习的时候,我可以忍受一点噪音,但是我不能忍受强烈的噪 音。 5 .I .  B)   C) D)  选C)。 遭遇; 补偿; 跟得上; 遵守;配得上。全句的意思是:跟上班里的其他同学,对我来说,很辛苦。 6 . .  A)   B)   C)   D)   选C)。 忍受; 爱好;参予; 握紧;等候; 保持相同步调。全句的意思是:孩子在家里时,我们不得不忍受吵闹。 7.   . B)   C)   D) 选B)。 建立;提出; 提出;拿出; 填写; 大胆面对;承认。全句的意思是: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已经能够做出准确的天气预报。 8 . 's . A)   B)   C)    D)  选B)。 出现;真相大白; 提出;拿出; 拜访,苏醒; 达到。全句的意思是:很少有科学家能就世界的所有问题提出完全新颖的解决办法。 9 . ' , .   B)   C) D) 选A)。 不期而遇;交付; 想起;共计; 上升;讨论,出现; 过来,抓住。全句的意思是:如果你在寻找你的书本的时候,碰巧看到我遗失 的文件,请马上电话通知我。 10. . A)   B) G) D) 选B)。 终止; 抛锚;损坏,不能抑制感情; 打碎;停止,解散; 突发;发生,打开。全句的意思是:那辆车不知什么原因中途抛锚了。 11 . a ,   .  A)   B)   C)    D)   选A)。 开始;着手; 放下;制定; 启程;展示; 建立;提出。全句的意思是:决定下来租一套公寓之后,我们着手联系城里所有的膳宿机构。 12 . , A)  B)  C)  D) 选B)。 是固定词组。意思是:屈服,让步,对…妥协。全句的意思是:我们热爱和平,但是我们不会向任何军事威胁  屈服。 13 . , .  A)   B)    C)   D) 选C)。 吊起 留在附近; 坚持下去,紧握不放;. 紧紧握住。全句的意思是:学好英语并不容易,但如果你坚持不懈,最终就会成功。  14.I 't .I . A)   B)   C)    D) 选C)。 警惕;照料; 做;了解; 查阅,提到,谈到,打听 越过;检查。全句的意思是:我不认识这个词,我得查字典。  15. . . A)   B)   C) D)  选C)。 结伴而行; 毁约;背叛;经历,经受.审查; 从事,讨论。全文意思是:早期的美洲移民不得不经历了许多艰辛才在新大陆上安顿 下来。 16. A 's .   A)    B)   C) D)   选A)。 辗过; 陷人; 浪费;刺人; 诽谤;向下跑(流);(被)耗尽;减少。全句的意思是:一辆卡车碾过一只猫后,加速开走了。 17. a .    B)   C) D)  选B)。 勇敢地抵抗; 补偿;   提出;拿出; 忍受;容忍。全句的意思是:对这些财富的破坏是人类的一大损失,这是任何金钱都无法 弥补的。 18. . A)    B)   C)    D) 选C)。 追求; 攻击;尽力想求得; 从事;讨论; 忍受,容忍。全句的意思是:接着讲话者详细阐述了导致目前经济危机的各种因素 19 . . B) C)   D) 选B)。本题四个选项的主干动词均是,用法区分主要靠动词后的介词决定。正确答案为选项B), 的含义为 “与…背道而弛”其含义不难设想出来。难度亦属一般。 “不期而遇”; (车辆)碾过”; “竞选”。 20. .  A)   B)   C)   D)  选A)。全句的意思是:“任何人违反规定将被要求_离开。”四个选项均为介词和 的组合,测试考生辨认成语 (当场、现场、陷于困境)的能力。五  短语动词主干词与其后跟的副词小品词或介词短语的用法辨析 1.考点分析根据《朗曼短语动词词典》的说法,短语动词()包括三种基本类型。即: 动词+副词(.)型,如 (注意) 动词+介词(.)型,如 (照料) 动词+副词+介词()型,如   (盼望) 其他一些动词的固定搭配都作为动词短语看待。对我们这些把英语当作外国语来学的人来说,短语动词是英语中最重要、最难掌握的部分之一,也是考生最感头疼的难点之一。 但也应当明白,这方面的命题难度是有限的,也就是基本 不超出《大纲》词汇部分所附的动词词组表所列词汇的范围。英语短语动词中动词与其附加部分凝结为一体,获得一个新的词义,相当于单个动词的含义。如:   =      =      =            =     = =      =  在做短语动词词义辨析题的时候,一靠平时对所考短语动词含义的掌握情况,二要靠对句子上下文的整体理解。 解题思路在理解短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时,应当注意短语动词两部分或几个部分词义的相加相当于一个单个动词。但它的这种整体意义并非总是其各部分含义的简单相加,而是通过读者语 言的长期运用逐渐演变引申转化而形成的。实际上,一个短语动词的含义往往定于:其动词部分的本来词义; 附加于其词后的副词或介词的含义; 在上下文中为语言环境所决定的该词的含义。        请看下列各组例句. · a 's .(逆境可使人看出一个人最可贵的品质。 意为“带来”;意为“出来”) · . (花园中鲜花在怒放。“来” ; “出”) · I .(人群拥挤不堪,我奋 力地挤才从剧场挤了出来。“战斗,奋力”;“出来”)   .(他真够狡猾、竟然 把我的问题歪曲得听起来令人可笑。“转向”;“整整一圈,迂回). · ,I’m .(请你把收音机关小一点,我要睡觉了。 “旋转“向下”) · , .(如果你呆在车里让发动机继续转动,警察就无法指责你违章停车。“再次, 反复”)  · .(他摘下眼镜,细心地将它擦了擦。 “取下”) 为了提高短语动词的运用能力,考生必须多做题,提高语感、并将短语动词与相应单语动词的含义进行比较,以便加深印象。 考生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对英语的介词性小副词,即所谓的副词小品词理解不透彻。往往拿它们的第一义和第二义去推及构成短语动词各种含义的其他意义。为改变考生这一不利于掌握短语动词的习惯,现将英语中最常用的副词小品词的念义列示如下:                                                                                                                                   1.在内,向内;    2. 到达,进入 离开;  2. 在远方; 3. 去掉; 4. 消失,终止 5. 继续 向上,在下;2. 接近目标;3 . 增长;4. 起来,发展; 5. 完全,彻底 在外,向外; 2 . 脱离正常状态;  3. 清楚; 4. 结束,彻底 1. 在进行中;2 . 向前;3. 继续;4. 作为预定的活动 1. 离开;2. 停止;3 . 断掉;4. 完,光 1. 自始至终;2. 彻头彻尾,完全;3. 接通 超过(上面);2. 满,溢;3. 自一端到另一端,遍及; 4. 翻转;5. 再一次;6. 结束 1. 横过;2. 成十字形地;3. 与……相遇   动词+ (表示“局围,到处”或“关于,涉及”)如:   引起,产生             询问  关心,照顾              着手,开始 动词+(表示“偶然”)如:   抄近路,穿过            通过,被理解散 偶然碰见 动词+(表示“以后;仿照;追逐”)如:  问候,询问            追逐   照顾,照料             长得像 动词+(反对,靠着,依着)如: 竞争,对抗       责备         和….斗争           背叛,和……竞选    5)  动词(:向,对,即动词动作所瞄准的目标或目的物)如:     意思                    惊讶     扫视                   从事,致力于 6)  动词+(:离开,去掉)如:     拿走;无法自持        变弱     赠送;出卖            磨损;消耗    例题详解  1. . A)    B)   C)    D) 选A)。 拜访;号召;呼吁等; 召集;动员;打电话等; 收集;收回等; 需求;要求。全句的意思是:我们的经理去拜访一位重要的客户,他下午回来。  2; , . A)         B) C)          D)   选B) 。 撤离;离开; 把(车)靠在路边;(车辆)停在路边; 脱离危脸期,恢复健康,渡过难关 ; 使停下或停下。全句的意思是:医生曾经几乎已经放弃了希望,然而,病人最终脱离了危除期。 3. I I 't .    B)    C)    D)  选D)。 寻找,追求,探索; 导致,做出解释,提出理由; ,出现,到达; 采用,使用(手段);诉诸(法律)。全句的意思是:如果我不是如此绝望的话,我是决不会诉诸法律的。 4. a .  A)   B)   C)    D)    选A)。 偶然碰见;无意中找到; 发生,产生,改变方向; 来取,寻找;追赶,争取; 袭击,达到,得到。根据句意,偶然看到一则新闻报道。因此,应选择A)。 5 .A 's .    B)   C)  D)   选B)。“一个人的一生中”使用介词和构成介词短语。全句的惫思是:一个人一生中需要的卡路里量是不同的。 6 .' a I . A)    B)    C)    D)     选B)。成语 在这里的含义是:“对进行研究”,故此句的意思是,“我一结束这一项目的研究就去度假。”选项  A) :“用干活”,选项C)和D)均不是固定词组。 7 . . A)   B)    C)     D)   选B)。 是一个固定词组,意为“补偿”。 意为  “在约定的时间到达可以和介词短语连用。如说:  't ? I 't .(约翰今天上午没有来上班?但愿他别生病。)但 不是一个固 定的习惯用语,而 则是。 8 . .  A)   B)   C)    D)  选D)。 . 拿掉,取消,脱衣,起飞,; 相似;模仿;  .接受,接待,吸收; .披上,呈现,具有,雇用,承担。全句的意思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承担起成年人的某些职责。 9 's . A)   B)   C)   D)    选C)。 在这里的含义是:“雇佣、招聘、聘请等”。  . “使某人上当受骗”; “承担”; 的含义则是“替代”。全句的意思是:随着公司业务的增加,他 们招聘了越来越多的雇员。       第2节    考前突破词汇难关之对策     词汇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自不待言,要想把英语学好,词汇掌握少了是不可能的。可以说词汇是广大考生顺利通过考试的首要难关。为了帮助考生在考前有效突破这一难关,特提出如下对策:一集中精力于难点,重点放在复用词汇上 《大纲》规定应试考生最低应掌握4200个英语词汇和一定数量的常用动词词组。对其中的2,500个带星号的复用词要求熟练掌握。其学习重点已很明确。且在这2,500左右带星号的复用词中,其中中学学过的词就有1,500多。要考的复用词中真正生疏的也只有1,000个左右。     通过对近年来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所涉及词汇的统计可以看出,过去几年的考卷中词汇部分所考到的重点词汇集中在常用动词(包括短语动词)、常用名词、形容词词组、副词,还有少量的介副试性小品词。这些都是英语词汇中最活跃的词汇。由过去可推知未来,今后的命题也还会沿用这个宗旨。考生若能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在这类复用词汇上,复习效果肯定能够提高较快。对待这些复用词汇,单纯靠“背”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而要在大量的练习中掌握之。.             二 学会辨析同义诃,举一反三用心思     4词汇测试的大部分与同义词、近义词及相应短语的辨析有关。这种从学会辨析到掌握其正确用法的要求是很高的。由于历史的原因,英语受法语和其它西方语言影响很深,英语中存在着极为丰富的同义词、同义结构体系和手段。这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难点。为了能正确使用英语,就必须掌握这些体系和手段。    例如,要表达“惊奇”这一概念,就可能要从,,,,,,, 和等词中挑选你感到最恰当的一个去表达你的想法。 如:     ·, , , .     · . 't .     尽管和都作.“吃惊”讲,但的吃惊程度不及强,词典上对释义为:“ 而对的释义则为“ "。     又如:     . 。     句中可用代替。二者的区分主要在于语体上的差别,用 是表示“发电”的正式说法,口语或非正式文体中则可说 .     任何语言中,两词意义完全相同的情况极少,只有一些专门的科学术语能称得上是绝对的同义诃,如和;和(留声机)等。 即使如此,也常有使用习惯、时间背景等区别。大多数同义词虽可表达同一概念,但或者在语义上,或者在搭配上,或者在语体上(如上述第三对例句)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为便于考生掌握常用的同义词和同义手段,现将本测试中经常遇到的一些同义词和近义词 列举如下: 1 . ,  ,  ,  ,  :指“实际上” “事实上”存在或发生的事情,或人所共知的客观事实 :指对某件事情的描述与其真实情况“一模一样”,“名符其实、真心的” :指信息或消息等“原原本本”的情况`见解等 “独到而非抄袭别人”。  :指“真实存在的,不是假的或捏造的”。 :指从实践,实用角度讲实事求是的,可行的,有实际经验的。 2 :指人的行为,举止和表现。本为不及物动词,但用作此义时可与反身代词连用。 :与在作“行为”、“举止”讲时同义,但强调自我控制,约束。 :作“行为”、“举止”讲时,为不及物动词,不能和反身代词连用。 3. , , , : 常指事物的特定情况,事情真相和始末,如“病例”、“案件”等。 :指某时某处事情发展、存在的状况、状态,一个人的“感觉如何”。 :往往指一组情况或一些情况的综合。常译为“情况”、“形势”。 :指特定的“时机”,“场合”,“良机”。 4. , , , :着重指偶然或意外的可能,有时也指“好机会”。这时可用“”替代。 :着重指“好机会”,带有适逢其时,正好便于行事之意。 : 指有利的条件或优势。 :指人“交好动气”,有一定迷信的色彩。                                                                            5 , , , , :指人与人之间进行争夺以取得优胜之意。  :指对手之间进行的比赛、竟赛等力量或智慧较量。  : 指决胜负的游戏,通常有一套规则。美国称比赛为,英国称比赛为。  : 最一般用语,指通过游戏或运动达到娱乐目的之文体活动。 :.指对手之间以某种手段或智慧、力量等压倒对方而取胜。  6. , :指把预定的计划、规则等变成现实,其意相当于.  :是的正规说法。指“执法”、“进行”某种任务或计划等。 :指把梦想、理想、雄心等变成现实。.为及物动词。 :不及物用法,指梦想、理想等随时间前进而变成现实。 :指原来没有的事物现在“开始存在”或“产生出来”。                                                                                    7. , , , ,   :指把各种材料和构思编排成文章,乐曲等。   :着重指汇集资料而后加工成书籍、词典等。 :着重指从无到有地进行“创造”、“创作等。 :最一般用词,指通过一切方法“提出”或“生产”“制造”出产品或思想成果。 :指头脑经过思考、想象“想出”主意、办法、假设等。 8. , , , :指通过冷凝、浓缩作用使某物变得更致密而结实,更稠密。 :指使事物的数量、质量减少或变弱变小,或有所降低。 :指某物体积或容积收缩变小,与反义。 : 指通过压、挤、熨平等方式使物体变小或减少而少占一些空间。 9. , , , :指首次“发现”,原来早已存在的事物。 :指根据某种原理首次“研制”,“创造”、“发明”某种新东西。 :指构想出某种主意、方案或计划,着重指用脑筋设想、想象。 :着重指从多种可能性中反复研磨、试验,想出某种计划或设计出新东西。, 10 , , :指衣物的经久耐用或友谊、和平或品德等经得起考验的性质。 :指永久不变的,如“永久的”住宅、地址或职业等。 :指事物的旷日持久、历时已久的性质。 ;永久的,不间断的 11 , , , , :指从内朝外延伸出去。 :指把某样东西变长,通常不是加长,而是用拉伸的方法使之变长。 : 指使某物摊开、展开或消息等向四面八方传播开。 :指把种子、垃圾或其它碎物撤开。 :指使事物从小向大增长、扩展或膨胀。 12. , , , :作定语,指“不健康”,“坏”;英语用作表语当“生病”讲,美国。   :作“生病”讲,美国更常用;此外常指“恶心”、“想呕吐”,“讨厌”等意。   :指“头晕,“失神无力”。 :指“疼痛”、“酸痛”,尤指持续的痛。 13. , , , :指成套的装备,设备,器具。 :指服务性的设施或为使主要设备工作方便而造的辅助设备。  :指用于特定目的的工具,器具或家用器具等。 :指科研、实验仪器或乐器等。 14. , :指暗含某种意思而不明言的“暗示”  :指用间接的,旁敲侧击的办法表示出自己的看法。 15. , , , , :强调通过目击者证言或查对数据“证实”、“证明”某事物的确切性。 :指通过经验或实验证明事物的确切性或原理的可靠性。 :指通过正式的手续“批准”或“确认”某种选择或看法。 : 指通过劝告或说服使人确信事物的正确性。 :强调通过反复劝说使某人增强或恢复对某种看法的信心。          16. , , , :指听任自己或让别人“沉溺”于某种欲望之中。 :指由于缺乏管教或长者的过分溺爱面“娇惯坏”等。 :指由于娇惯或纵欲的结果把某人毁掉。 :指通过陷害之类手段有意“毁坏”某人的名声或健康。 : 指身心受到摧残而失去勇气,信心等。 17. , , ,. :用在较正式的场合,表示“发起”、“提议”,口语可用 替代。 :指公开地有一定声势地“发起”或“开始”某项事业或运动。  :指事物从静止状况开始运动,或开始某种实际活动等。  :常指“动身”、“出发”或“引起”某种突然的行动。  18. , , , :指内心中具有某种尚不明确的意向或决定,即“意欲”、“想要”干什么。 :强调出自个人内心的自觉自愿的行动。 :指主动地向对方提出建议、给于奉献或帮助等。  :指尝试采取某种行动以观察是否能够成功,暗指对其行动的结果缺乏成功的把握。  :(常与连用)指尝试,试行某种行为和动作;试用;试验等。 19. , , , :指数家公司或商行合并为一家;或使原来的事物在新事物中消失或被吞没。 :指把原来的事物结合起来成为新的统一体。 :指把一些东西结合在一起,或联接在一起。 :与相近,尤指把各种力量团结成一个整体。 20. , , , :指有目的地记忆一些东西的内容。 :指在头脑中保存着某一事物或印象,加以思索,即可想出。   :指使人回想起某人某事,或提醒某人让他记住某事 :指仔细思索记忆中的往事,意为“反省”、“细想”。                                                                        21. , , : 指把东西集中在一起或把人召集在一起。 :指把东西集聚在一起使其成为一堆。意即“积累起来”。 :指为了特定的目的把东西经过仔细挑选后收集起来。 :指从形体、尺寸、数量等方面扩大、增长。 :指为某人或自己积聚,如为其乐趣或利益;积聚,积累。 22. , , ,   : 指试探性地提出自已的见解、困难等或将物品出示给别人看。 :强调专心致志、毫无二心地将自己奉献于某种事业或某一他人。 :强调热切而又庄重地献身于某一严肃而神圣的事业。 :指给于有益的但并非至关重要的帮助。.即“有助于”、“捐助”某一事业等。 23.  , ,  :指行动迟缓而造成对工作的贻误,诞迟或阻碍。 :指把应做的某种事务搁在一边以致造成某种不利的影响或后果。意即延扔。 :常指由于难以克服的障碍而将某事耽搁或延迟。 24.  , , , :指较正式地对某种事情表示认可、赞同或批准。 :指允许、不禁止某人干某事。 :指同意某人已经提出的意见或要求对方完成的事情。     :指设法证明所做的事情是应当干的,或无罪的。 25. , , :一般用词,可指粗略的察看或对事物的细节也进行细致的考察。 :指对某一事件、案件进行的从头至尾的调查研究。   :强调按照确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的检验、视察。 26. , , : 指及时发出的为避免某种不良后果出现的警告。 : 指对人或事发出的有见解性的评论或观后感。  :指较为正式的官方通告、通报或对不熟悉情况者发出警告。  :指发布广告或大肆宣扬。  :指宣告使公开地知道的行为;宣布 27. , , , :指战争或比赛中获得的胜利。 :指对比赛中或因创立某种业绩而颁发的奖、奖赏、奖金等。 :指因某人做了好事而给予的报答、酬谢或赏金。 :指在战争或竞争中取得的辉煌胜利或由之而产生的胜利感。 28. , ,, :指与普通的、平常的、一般的东西在某些方面不相像。  :指一类人或事物中特定的、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一个。  :指稀奇古怪,与正常的情况、表现相比而使人感到奇怪罕见。 :指针对某一用途、某种疾病等有特殊作用或特殊效果的。 29. :多作表语用,指对某一用途有特殊价值的或拥有财产的。 :指有价值的、配得上的、与…相符相称的。除在书面语体中用作定语外,一般作 表语。  :指值得花时间去研究或付诸实施的。 :指某物具有实用性方面、交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