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广西省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O—16; Cl—35.5; Zn—65; H—1; S—32;
N—14; C—12; Na—23; Ca—40; Cu—64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均只有一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选
均不得分)
1.下列各元素的符号,写法正确的是 [ ]
A.钙CA
B.硅SI
C.铝Al
D.铁Fe
2.下述情况,不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 ]
A.化工厂任意排放废水
B.在池塘里养鱼
C.任意使用农药、化肥
D.任意排放生活污水
3.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B.氢气用于潜水
C.氧气用于充灌探空气球
D.石灰石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4.下列物质,在空气里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的是 [ ]
A.浓盐酸
B.蔗糖溶液
C.浓硫酸
D.浓硝酸
5.硫酸的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
C.H2SO4=2H++S6++4O2-
6.不宜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是 [ ]
B.制氧气:2KMnO4K2MnO4+MnO2+O2↑
C.制氢气:Zn+2HCl=ZnCl2+H2↑
D.制二氧化碳:Na2CO3+2HCl=2NaCl+H2O+CO2↑
7.据报道,广西曾多次发生不法分子卖假酒造成中毒事件,中毒的原因是假酒
中含有 [ ]
A.甲醇
B.乙醇
C.醋酸
D.蒸馏水
8.“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这句话是指氧气的
[ ]
A.物理性质
B.物理变化
C.化学性质
D.化学变化
9.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
A.H
B.H+
C.H2
D.2H
10.含有+7价元素的化合物是 [ ]
A.KClO4
B.K2MnO4
C.KClO3
D.H3PO4
11.提纯含有少量泥沙的粗盐,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
A.过滤、蒸发、结晶、溶解
B.溶解、蒸发、过滤、结晶
C.溶解、蒸发、结晶、过滤
D.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12.将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 [ ]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加入溶质
D.倒出溶剂
13.用扇子一扇,燃着的蜡烛立即熄灭,其原因是 [ ]
A.供给的氧气减少
B.供给的空气增加
C.使蜡烛着火点降低
D.温度低于蜡烛着火点
1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15.由石灰石和纯碱制烧碱,要经历下列几步反应:
CaCO3CaO+CO2↑
CaO+H2O=Ca(OH)2
Ca(OH)2+Na2CO3=CaCO3↓+2NaOH
在这些反应所属类型里,不包含 [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6.自1974年以来,已发现在饮水中加氯会促使一系列致癌物产生。因此,世
界各国正积极开发高效安全的二氧化氯杀菌消毒剂。二氧化氯的式量是
[ ]
A.51.5
B.67.5
C.87
D.103
17.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此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t℃时,a、b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C.t℃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D.用等质量的水在50℃时制得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时,析出的晶体b多于a
18.有①氯化钠、②氢氧化钠、③硫酸铜三种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能将它们
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为 [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②①③
19.将7.2克NaCl加水完全溶解后,继续加水稀释。若以横坐标表示加水质量
W(克),以纵坐标表示溶液中溶质质量m(克),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胆矾不是盐
B.纯碱不是碱
C.烧碱不是碱
D.醋酸不是酸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各有一个或两个符合题意的选项,若有两
个正确选项,只选一个且对的,得1分;若选对一个,选错一个,该小题不得分。
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21.下列情况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
A.常温下将甲烷与氧气混合
B.混有可燃性粉尘的空气遇到明火
C.液化石油气泄漏后遇到火星
D.用拇指堵住验纯后的试管,再收集氢气
22.如图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该图说明了 [ ]
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水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
23.下列各组括号内的试剂能将该组物质区分开的是 [ ]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灼热的氧化铜)
B.氢气和一氧化碳(澄清石灰水)
C.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酚酞试液)
D.稀盐酸和稀硫酸(氯化钡溶液)
24.质量相等的A、B两块锌片,A片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B片先煅烧成氧化锌,
再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则A、B两块锌片反应制得的硫酸锌的质量 [ ]
A.相等
B.A片制得的多
C.B片制得的多
D.无法比较
25.能用于证明锌、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一组试剂是 [ ]
A.铜、银、硝酸锌溶液
B.锌、银、硝酸铜溶液
C.锌、铜、稀硫酸、硝酸银溶液
D.锌、铜、银、稀硫酸
三、填空题(共24分,每空1分)
26.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约占78%的是____。
27.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____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28.现有干燥氯气钠固体,氢氧化钠溶液、蔗糖溶液、酒精等物质,欲使右图
装置的灯泡发亮,应在容器中加入________。
29.有反应:3C+2Fe2O34Fe+3CO2↑,在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___。
30.用pH试纸测得某无色苹果汁的pH=3,再向汁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汁液
显______色,该苹果汁液显_______性。
31.有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含____种元素,属于离子的是____(填序号)。
32.在铜、氧化铜、氢氧化铜、氯化铜溶液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
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
33.可用铁制成烧菜用的锅,这是因为铁具有____性质;在铁制品表面常喷刷
油漆等,这是因为铁容易____。
34.久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壁附着一层白色固体,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____;
常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来治疗胃酸(含稀盐酸)过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____。
35.从稀盐酸、氯化铜、氢氧化钠、氧化镁、三氧化硫五种物质中,选出适当
的物质,按下列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
(1)碱与盐反应:__________,
(2)酸与碱性氧化物反应:__________。
36.装满氧气的集气瓶,如图所示,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
速插入,观察到木条复燃,且在甲中燃烧比在乙中燃烧更旺。
上述实验说明了氧气具有的性质是:
(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37.美国《科学》杂志每年评选一种在研究上取得突出进展的分子(Molecule of
the year),人们称“明星分子”。其中,1992年评选出由一个氮原子和一
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简单分子,在控制人体血压、肠胃、大脑学习方面具有
特殊生理功能。请写出这种简单分子的化学式_______,其名称是_______。
38.某工业品盐酸中含有H+、Fe3+、Cl-,该盐酸中所含杂质的化学式是____。
若溶液中H+与Cl-的个数比为91∶94,则Fe3+与Cl-的个数比是__________。
39.农村使用的氮肥有硫酸铵[(NH4)2SO4]和尿素[CO(NH2)2]等。(1)尿素中碳、
氧、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2)当硫酸铵、尿素中所含氮元素质
量相同时,所含氢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
四、简答题(共6分,每小题3分)
40.根据下列化合物与单质相互转化的关系回答:
(1)若乙的溶液是浅绿色,y是红色固体,则x是__________。
(2)在常温下若乙是气体,则x是__________。
(3)在常温下若甲是固体,乙为无色液体,则x是__________。
41.在测定NaCl、BaCl2固体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分数。除科学设计实验操作程
序,你认为称取样品溶于水后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依据测定的目的,使
用这种试剂的理由是:____
五、实验题(共10分,每空1分)
42.现有下列仪器和装置: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仪器B的名称是____。
(2)仪器C的用途是____。
(3)实验室制氧气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填序号)。
(4)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通常选用____(填序号)。
43.有A、B、C、D四瓶失去标签的常用无色溶液,为了鉴别,分别取少量按下
列图示实验:
最后,将滤液甲、乙、丙进行检验,确证均含有钠元素。
由上述实验回答:
(1)各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D:________。
(2)C中溶质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
六、计算题(共10分)
44.(4分)取10克含有杂质氯化钠的碳酸钠样品溶于水后,滴加氯化钙溶液至不
再生成沉淀为止,得到沉淀9克。求样品中杂质的质量分数。
45.(6分)将1.8克木炭放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反应后无固体剩余。将生成
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足量灼热氧化铜粉末的玻璃管和盛有23克20℃时氢氧
化钠饱和溶液的容器里。若反应生成6.4克铜,从玻璃管中出来的气体跟氢
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只生成一种正盐溶液,求:
(1)跟氧化铜反应的气体在木炭燃烧生成的气体中的质量分数。
(2)20℃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
参考答案
一、1.D 2.B 3.A 4.C 5.D 6.D 7.A 8.A 9.C 10.A
11.D 12.C 13.D 14.B 15.C 16.B 17.C 18.B 19.C 20.B
二、21.BC 22.BD 23.AD 24.A 25.BC
三、26.氮气
27.原子核
28.氢氧化钠溶液
29.Fe2O3
30.红 酸
31.两 B
32.铜 氯化铜溶液
33.良好的导热性 生锈
34.CaCO3 3HCl+Al(OH)3=AlCl3+3H2O。
35.(1)2NaOH+CuCl2=2NaCl+Cu(OH)2↓
(2)MgO+2HCl=MgCl2+H2O
36.(1)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
(2)氧气能支持燃烧
37.NO 一氧化氮
38.FeCl3 1∶94
39.3∶4∶7∶1 2∶1
四、40.(1)铁 (2)碳 (3)氢气
41.硫酸(或答可溶性硫酸盐或答可溶性碳酸盐)
①先生成BaSO4沉淀,由BaSO4沉淀质量求得BaCl2质量,
②由固体混合物与氯化钡质量之差,进而求得NaCl质量分数。
五、42.(1)烧杯 试管
(2)量度液体体积
(3)D (4)G
43.(1)NaCl NaOH Na2CO3 HCl
六、44.解: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CaCl2=2NaCl+CaCO3↓
106 100
x 9克
答:(略)
45.解:(1)设与氧化铜反应的CO质量为x1克,同时生成CO2X2克。
CO+CuOCu+CO2
28 4 4
x1 6.4 x2
设有y1克碳与氧气反应生成CO,碳燃烧有y2克CO2生成。
2C+O22CO
24 56
y1 2.8
C+O2CO2
12 4
(1.8-1.2) y2
(2)与NaOH反应的CO2质量为x2+y2=4.4+2.2=6.6(克)
设NaOH溶液中溶质质量为m1克。
2NaOH+CO2=Na2CO3+H2O
80 44
m1 6.6
设20℃时NaOH的溶解度为m2克。
答:(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