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品德与社会知识点梳理.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9775905 上传时间:2025-04-07 格式:DOC 页数:97 大小:49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德与社会知识点梳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品德与社会知识点梳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梳理(下学期 ) 编号 水平要求(知识点) 题 型 填空 选择 判断 连线 列举 简答 辨析 1.1 学校是我们( 学习 )和( 成长 )的地方,我爱我的学校。 √ √ √ 1.2 (画图)是介绍学校环境的方法之一。 √ √ √ 1.3 一所学校的俯视图,是从学校的(上)方往(下)看的情景。 √ 1.4 从平面图中可以看出( 方向 )、( 比例 )、(路线 )、( 图例 )等,可以找到我们要去的地方。 √ √ √ 1.5 在图上确定方向的基本方法是:(上北 )、(下南 )、( 左西 )、( 右东 )。 1.6 把实景图用(平面图)的形式表现出来,就容易看清楚了。要想会看、会画平面图,首先得学会(辨别方向)。 √ √ √ 1.7 白天看(太阳)的位置,晚上看(北斗星)能确定方向。 √ √ √ 1.8 古代人根据(磁石)的指极性原理,发明了(“司南”)。 √ √ √ 1.9 “司南”就是最早的(指南针),他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1.10 假如现在是上午10点,10除以2是5,把手表上的5的刻度对着太阳,12所指的方向就是( 正北 )。 √ 1.11 校园的实景可以用(平面图)的形式画下来。 √ √ 1.12 画路线图时要注意:( 方向 )、( 标志 )、(图例 )等。 √ √ √ 1.13 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遵守(交通规则)。 √ √ √ 1.14 怎样让别人看到我们美丽的校园? 答:做个学校模型,寄张照片,把学校画下来,用摄像机录下来,刻几张光盘寄给她。 √ √ 编号 水平要求(知识点) 题 型 填空 选择 判断 连线 列举 简答 辨析 1.15 怎样将画好的图拼在一起? 答:首先要对所画的内容的整体环境做一个全面的回忆,然后确定方位,其次要弄清每个单幅图所处的方位。 √ 1.16 说说画教室平面图的步骤和方法。 答:(1)确定教室的方向,画上指向标;(2)观察教室内的主要物品,如门窗、黑板等,用什么样的图例来表示;(3)确定课桌椅的摆放方向、行数、和排数;(4)确定所画事物的位置 √ √ 1.17 说说平时你是如何辨别方向的,至少说出三种方法。 答:用指南针是最准确方便的方法,此外还可以白天看太阳,夜晚看北斗星之向。向日葵早上向东、中午向南、傍晚向西。苔藓北坡多,南坡少等。 √ √ √ 1.18 为了维护学校的优美环境,你是怎么样做的?(或者是“我们应该怎样爱护学校的绿色?”) 答:我们是学校的小主人,要从身边的事情做起,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和各种学习设施,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乱写乱画,积极参加清洁校园活动。 √ √ 1.19 我们认识的八个方向是那些?答: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 √ √ 1.20 路线图有什么用处? 答:路线图可以告诉我们准确的行动路线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 √ √ 1.21 画路线图要注意什么? 答:(1)注意方向;(2)注意标志,不要画过多得建筑物;(3)注意路线图的图例;(4)合作;(5)按比例画出适当的大小;(6)搜集整理路边的提示语;(7)能完成路线图后在右下角写上制作者姓名。 √ √ 编号 水平要求(知识点) 题 型 填空 选择 判断 连线 列举 简答 辨析 2.1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生活的人们,彼此联系,共同生活在一起,那么这一地域就可以成为( 社区 )。 √ √ 2.2 “(文明经商,礼貌待客)”是这家新开商店的口号。 √ √ √ 2.3 公用电话是方便(大家)的,我们要( 保护好)它! √ √ 2.4 我爷爷在社区办的“(老年大学)”学习电脑。 √ √ 2.5 我觉得信用社跟城里的(银行)是一样的。 √ √ √ 2.6 (无障碍)设施是专门为行动不便的人设置的,体现了社会对( 特殊群体 )的关怀。 √ √ √ √ 2.7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 √ √ 2.8 良好的公共秩序靠( 大家 )共同维护,建设文明的社区,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 √ √ 2.9 学校有学校生活的(规则),社区也有(公共秩序)。我们应该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 √ √ 2.10 为了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社区制定了(文明公约),让我们共同(遵守)吧。 √ √ √ 2.11 宁可一人脏,( 换得万家净 )。 √ √ √ 2.12 过去,乡村的生活(简单朴素),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现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充实)了。 √ √ 2.13 我们呼吁大家都来遵守(社会公德),爱护(社区环境),坚决制止(乱贴小广告)的行为,把我们的社区建成文明、绿色的家园。 √ √ √ 编号 水平要求(知识点) 题 型 填空 选择 判断 连线 列举 简答 辨析 2.14 我们为社区(未来)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 √ √ 2.15 社区的变化和发展,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答:社区的变化和发展,使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服务设施越来越完善、舒适、安全、文明、进步,使我们的道路越走越宽广,日子越过越幸福。 √ 2.16 你可以说说你所在的社区有哪些生活设施吗? 答:城市社区里有银行、邮电局、商店、理发店、洗衣店、饭馆等;农村社区里有兽医站、农机站、供销社等。 √ √ 2.17 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和照顾有残疾的人? 答:如成立一个“关爱小分队”,到残疾人家里做家务,为残疾人表演节目,为盲人读报纸,帮助有残疾的同学上学等。 √ √ 2.18 我们能为社区做些什么? 答:主动打扫卫生、爱护花草树木,帮助孤寡老人和残疾人,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维护治安秩序,保持楼道整洁等。 √ √ 2.19 你知道废品有什么用处吗? 答:将垃圾分类回收后,将其中可利用的资源重新利用,既可节省能源,又可减少环境污染。 √ √ 2.20 如何做个文明小公民?答:遵纪守法、爱劳动、讲卫生、讲文明、懂礼貌、要以大家利益为中心,不能贪图自己一时的方便而不顾及别人的感受, 时常记住: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 √ 编号 水平要求(知识点) 题 型 填空 选择 判断 连线 列举 简答 辨析 2.21 从《悯农》这首诗中,你知道了什么?答:我懂得了这些粮食是农民伯伯用辛勤汗水换来的,农民伯伯很辛苦,我们要懂得珍惜粮食,不要浪费! √ 2.22 请你制定一个文明公约。 答:(1)举止文明,礼貌谦让,家庭和睦,邻里互助。(2)搞好环境卫生,爱护花草树木,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3)保持楼道整洁,不乱堆杂物,不乱扔废弃物。(4)保持社区环境整齐,不乱停车辆,不乱晾晒衣服。 √ √ 2.23 我们应该怎样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答:我们要自觉遵守文明公约和公共秩序,从小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还要让家里人自觉遵守。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 3.1 ( 大自然 )养育了我们,它给了我们清新的( 空气 ),广袤的( 土地 ),温暖的(阳光 ),茂密的(森林 )。 √ √ 3.2 大自然给了我们许多好处,但也给人类带来了不少( 灾害 )。1976年河北( 唐山 )大地震,2008年的四川( 汶川 )大地震,2010年青海( 玉树 )大地震,以及1998年的特大( 洪水 ),都是严重的自然灾害。 √ √ 3.3 种树的益处是:能保持(水土不流失),净化(空气),阻挡(风沙)的侵害。 √ √ 3.4 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用火不慎)、(电器使用不当)和(吸烟)。 √ √ 3.5 一般地区冬季是(火 )灾的多发季节。从1993年开始,每年的( 11 )月( 9 )日是全国的消防宣传活动日。 √ √ √ 编号 水平要求(知识点) 题 型 填空 选择 判断 连线 列举 简答 辨析 3.6 119是( 火警 )电话。112是( 急救 )电话。110是( 报警 )电话。 √ 3.7 火灾发生后,用( 湿毛巾 )捂住口鼻,( 趴 )在地上,( 匍匐 )前进,( 迅速离开 )火场。衣服着火,可以迅速( 脱掉衣服 ),也可以( 就地打滚 )。 √ 3.8 楼房发生火灾时,要采取科学的(自救、互救 )措施,迅速逃离火场,不能及时逃离的,要( 沉着 )、( 冷静 ),千万不要( 慌乱 )。 √ √ 3.9 平时多了解和掌握一些( 自救 )和(互救 )的方法,灾害来临时,就能够逃生。 √ √ 3.10 如果遇到强烈地震,先找地方( 躲避 ),等强震过后,在( 转移 )到安全地方。 √ 3.11 在灾难中要(团结互助),(共渡难关)。 √ √ 3.12 游泳是一项(生存)本领。 √ √ 3.13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大自然?答:我们应该用实际行动来保护自然环境,例如参加植树、举办爱护人类益虫,消灭害虫的资料、绘画展;保护蜻蜓、青蛙、消灭老鼠,不污染大自然的空气、土壤等。 √ √ 3.14 你知道那些自然灾害及自然灾害的危害。答:如洪水、地震、台风、寒潮、海啸、滑坡、泥石流、冰雹、沙尘暴、旱灾、蝗灾等都是具有破坏性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 √ 3.15 拨打119火警要注意哪些事项?答:(1)说明失火地点,说清单位和街、巷名称,不要使用简称;(2)要说清什么物质着火和火势大小;(3)说明报警人的姓名和所用电话号码;(4)任何人不能假报火警。 √ 3.16 发生火灾是有哪些逃生的方法呢?答: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窒息;身上着火是赶紧脱掉衣服,或者就地打滚;外面着火是要紧闭门窗,用湿棉被封住入火口并到处泼水;住在楼上时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可顺着排水管道撤到地面。 √ √ 3.17 水灾中得逃生方法有哪些?答:大水来时爬到较高的地方,比如结实的屋顶、有树的山坡上,大家要互相帮助,共渡难关;紧紧抱住水中的树木;落入水中时,要抓住水中的漂浮物,不要轻易放开,要充满信心,等待救助。 √ √ 3.18 发生地震时我们应该怎么办?答:如果发生地震,我们不要慌乱,要从容镇定,就近躲避。躲避的同时,头脑要清醒,动作要快,争分夺秒求的生存。如果在室内,尽可能赶快撤到室外开阔的地方,如来不及撤走,床下、厕所和墙角都是可以暂时藏身的地方。住在较高楼层的居民,地震时千万不要跳楼。 √ 3.19 你知道家中、学校、公共场所有哪些防火设施? 答:有消火栓、灭火器、安全通道等。 √ √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梳理(下学期 ) 单元 学业水平要求(知识点) 题 型 填空 选择 判断 连线 列举 简答 辨析 1.01 河北省位于(黄河下游的华北平原北部),又被称为(燕赵大地)。燕国位于现在河北的(北部),赵国位于现在河北的(南部) √ 1.02 河北省总面积为(19万平方千米),人口(6569万),有汉、满、回、蒙古、朝鲜等(50)多个少数民族,省会(是石家庄)。河北省矿产资料丰富,珍稀动物约有(500多)种,植物中进药用植物就有(1000)余种。 √ 1.03 河北省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许许多多(的名胜古迹)。它们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 1.04 长城是我国的(古代的宏伟建筑),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 1.05 河北省境内的明长城,东起山海关的(老龙头),西到怀安县(西洋)河口,长约(1200)千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 1.06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建于(隋唐大业)年间,由著名工匠(李春)创建,因桥体全部是用(石料建成),俗称“大石桥”。 √ 1.07 赵州桥的(跨度)之大、(桥型)之美、(施工)之精、(桥龄)之长,在我国古代桥梁建筑中首屈一指,被称为(“天下第一桥”) √ 1.08 歌曲《小放牛》是中讲述了赵州桥的传说。传说赵州桥是由(张果老)建造的。 √ 1.09 (沧州)的铁狮子又名“镇海吼”,建于953年,距今1千多年。是沧州市的(市徽)。 √ 1.10 承德(避暑山庄)建于1703-1790,,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皇家园林)。 √ 1.11 (丛台)是为赵武灵王休息娱乐和观看操练兵马修建的。 √ 1.12 邯郸位于河北省的(南端,)。 √ 1.13 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里活跃着一支威震四方的“水上游击队”----(雁翎队)。他们神出鬼没,打得(日本鬼子)晕头转向。雁翎队,是神兵,来无影,去无踪。千顷(苇塘)摆战场,“抬杆”专打(鬼子兵)。 √ 1.14 《小兵张嘎》和《鸡毛信》是反映中华儿女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电影。 √ 1.15 (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县的一个小山村,(1948年5月至1949年3月)为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是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 1.16 解放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在西柏坡组织和指挥了闻名的(三战大役)。 √ 1.17 华北烈士陵园位于(石家计市)中山路,是为了纪念战争中牺牲的(革命先烈)修建的。 √ 1.18 华北烈士陵园灵堂正中是一块大型石碑,上面镶刻着(毛泽东主席)的题词:(“为国牺牲,永垂不朽。)”。华北烈士陵园甬道东侧是为中华人民(抗日战争)献身的国际友人柯棣华的陵墓和塑像。西侧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的墓地。 √ 1.19 每年的(清明节)学校组织我们去烈士陵园扫墓。 √ 1.20 我国的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 1.21 反映中华儿女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影片有:(《鸡毛信》、《小兵张嘎》。) √ 1.22 河北大地,英雄辈出,无数志士,闻名遐迩。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就是著名的科学家。他计算的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第七位。要比欧洲的早约一千年。还是(天文学家)和(物理家)。他重新造出了早已失传的(指南车、千里船)等。还编制了当时非常先进的(《大明历》)。 √ 1.23 李大钊1889.10.29-----1927.4.28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共产主义运动)先驱,(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1917.10发表《中国应“<<走俄国人的路>>”。他说:“人生之最高理想,在求达于真理。” √ 1.24 1919年,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李大钊)是主要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和学生一起上街游行。 √ 1.25 焦裕禄1922年出生在(山东淄博)。他说:“当群众有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的面前。”被群众誉为(“党的好干部。”) √ 1.26 河北自古多(慷慨悲壮)之士,历史上涌现出无数(英雄豪杰),他们的事迹传诵千古。 √ 1.27 我的家乡流传着一句这样的话:“上之九十九,下至才会走。(吴桥)耍杂技,人人有一手。”全县(400)多个村,村村都有杂技艺人。 √ 1.28 吴桥杂技在国际上多次获奖,为祖国赢得了荣誉。每当我们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时,感到非常的自豪。 √ 1.29 (唐山)被称为“皮影戏之乡”。皮影(人物小巧),(造型夸张),在幕上蹦来跳去,可有趣了。 √ 1.30 家乡的人们喜欢在闲暇时,编一些(中国结)。花在家里或其他地方做(装饰)。中国结有许多编制的方法,每一种都有很深的(寓意。) √ 1.31 我们的家乡戏是(河北梆子。) √ 1.32 (保定府)有三宗宝:铁球、面酱、春不老。 √ 1.33 河北蔚县最著名的工艺品是(剪纸。) √ 1.34 赵州桥为什么被称为“天下第一桥”? 答:赵州桥的跨度之大、桥型之美、桥龄之长,在我国古代桥梁建筑中首屈一指,被称为“天下第一桥 √ 1.35 简述河北省境内的明长城? 答:东起山海关的老龙头,西到怀安县西洋河口,长约1200千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 √ 1.36 举例家乡还有哪些名胜古迹? 答:赵州桥、邯郸丛台、山海关、沧州的铁狮子、正定的兴隆寺、响堂山石窟、磁州窑遗址、黄粱梦吕仙词等。 √ 1.37 除了白洋淀雁翎队抗日的故事之外,你还知道哪些革命故事? 答:平原游击队、冉庄地道战、铁道游击队、吕梁英雄传。 √ 1.38 课文中“我们都是您的孙子”一文中孩子们为什么要认刘奶奶为奶奶? 答:因为刘奶奶的丈夫和儿子都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家中只剩下她和残障的二儿子。解放后,刘奶奶谢绝了政府的救济,生活越来越困难。同学们为了帮助刘奶奶,所以都认她为“奶奶”。 √ 1.39 祖冲之有哪些贡献? 答:祖冲之不但是著名的科学家,还是天文学家和物理家。他计算的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第七位。要比欧洲的早约一千年。他重新造出了早已失传的指南车千里船等。还编制了当时非常先进的《大明历》。 √ 1.40 李大钊对中国革命做出了哪些贡献? 答:李大钊1首先将马克思主义引进中国,领导了五四运动。2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担任北方区委书记,领导北方各省工农运动。 √ 1.41 焦裕禄的主要事迹? 答:担任兰考县委书记期间,不顾严重的肝病,带领全县的干部群众,同内涝、风沙、盐碱灾害进行斗争,使该县面貌大为改变,被群众誉为“党的好干部”。 √ 1.42 我们应该向焦裕禄学习什么? 答:学习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 1.43 你的家乡有哪些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地方? 答:吴桥杂技在国际上多次获奖,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保定府有三宗宝:铁球、面酱、春不老。唐山皮影之乡、永年太极之乡、曲阳古砚之乡等等。流传很久,风格独特,很受广大人民的喜欢。 √ 1.44 家乡有许多风俗习惯,你了解哪些?你能分辨哪些是健康的?哪些不是健康的吗? 答:健康:清明扫墓,向烈士墓敬献花圈、上坟、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赏月吃月饼、人死后火化、结婚不要彩礼。 不健康:人死后偷偷的土葬、结婚大要彩礼、算命、请神拜佛等。 √ 1.45 为家乡出书的方法与步骤是什么? 答:(1)将资料汇集在一起(2)起个书名(3)编排目录(4)装订成册 √ 1.46 中国结的意义? 答:它表示祥和、团结、幸福、快乐、万事如意。 √ √ 2.01 今天,人类的(视觉)和(听觉)已经延伸到千里之外,甚至茫茫太空。 √ 2.02 为了纪念为马拉松之战报信的人,在世界第一届奥运会上,把他跑过的距离确定为(马拉松)项目列入运动会。 √ 2.03 邮政编码由(六位)构成,表示邮局(投递区域)。准确填写便于(投递),如不清楚邮局查询。 √ 2.04 (邮寄信件)仍是我们常用的通信方式。 √ 2.05 通信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便捷/便利)的服务。 √ 2.06 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拉近了人们的(距离),增进了人们之间的(交流),地球成为一个“小小的村落” √ 2.07 传统的寄信、(发电报)、(电传),正部分的被E-mail手机等现代通信手段代替 √ 2.08 “(微波接力)”使我们偏僻的山村也能够收看到中央电视台的节目。 √ 2.09 写信仍是我们常用的(通信方式),你知道一封信从寄出到送到(收信人)手中,要经过多少人的劳动吗?。 √ 2.10 填写信封是要把字写得(清楚整齐些),并且不要忘了(贴邮票)。 √ 2.11 现代化的(运输工具)大大加快了邮递速度。 √ 2.12 邮电局是(收发信件)和订阅(报刊杂志)的地方。 √ 2.13 希望小学是社会慈善机构,为了帮助(贫困)、(失学)儿童重返校园而创建的。 √ 2.14 爱护通信设施(人人有责)。 √ 2.15 在邮局工作的叔叔阿姨们,越到节日(越忙),他们是传递(友谊)、(亲情)的使者。 √ 2.16 微波接力通信,就是每隔一段距离建一个(中继站),自动把前一站发来的信号接收下来,(放大)后发给下一站,一站一站的把(电报)、(电话)、(电视)、(传真)等信号发送给各个用户。 √ 2.17 从古至今有过哪些通信方式,试举例。 最初是人力、畜力、驿马、烽火、信鸽等。现代是电报、电话、传真、网络等通信手段和方法。 √ 2.18 寄信时要写清什么? 要写清收信人邮政编码、收信人地址、收信人姓名、寄信人地址。 √ 2.19 你知道那些现代化的通信手段,试举例。 现代化的通信手段有发电报、电传、可视电话、E-mail、手机等。 √ 2.20 打电话时要注意使用那些文明用语? 开始时要有问候,结束时要说再见,如果对方找的人不在,可以让他稍后再打或帮他转述留言。 √ 2.21 公共场所打电话要注意什么? 要注意为别人着想,如不影响别人,不大声说话等。同时注意在会场、影剧院、医院、考场等公共场所应关闭手机,以免造成不良影响。 √ 2.22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别人的信件? 我们不能不经别人的同意撕别人的邮票,更不能私拆别人的信件,私拆别人的信件是违法的行为。 √ 3.01 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交通工具),(安全快捷)的交通工具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便利。 √ 3.02 我家果园里栽种的果树是(农技站)推荐的优良品种,今年苹果获得大丰收,正要运往北京呢。 √ 3.03 交通运输的(发展水平)是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志。 √ 3.04 (詹天佑)是我国铁路建设的先驱。1905年他满含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主持修建了我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今京包线北京至张家口段)) √ 3.05 我国第一辆汽车(红旗)。 √ 3.06 人们常说(要想富,先修路),道路的畅通为经济的发展插上了(翅膀)。 √ 3.07 (1993)年全面开工的京九铁路,始自(北京西客站)终到(香港新界九龙站),全长2536千米,沿线经过9个省、市108个县,辐射范围为50万平方千米。它把首都北京和国际商阜香港连接在一起,对保持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的长期稳定和辐射区内的经济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 3.08 最近上海开通的(磁悬浮)列车专线,全长29.863千米,时速430千米。 √ 3.09 1988年(沈大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我国高速公路实现了零的突破。之后又建成了(京石、京沈、京津塘)等几十条高速公路,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跨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的时期。 √ 3.10 我叔叔是(长途货运)司机,他把大量的物品运到(全国各地),往返常常需要(几天)的时间,非常辛苦。 √ 3.11 航空事业的发展,不仅加强了(国内的交流)的交流,而且与(世界)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了。 √ 3.12 我们经常会听到乘务员(执心助人)的故事。 √ 3.13 全国劳动模范、优秀公交乘务员(李素丽阿姨的事迹)。 √ 3.14 我们要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一个(懂礼貌),有(教养的人)。 √ 3.15 各种交通运输设施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 3.16 交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隐患),交通事故越来越(多)。 √ 3.17 我是一辆普通的汽车,我的诞生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汽车有其(便利)的一面,也有很多(不好)的一面。人类应该(限制)汽车的增加,同时更好地(使用)汽车。 √ 3.18 家乡和祖国的交通事业蒸蒸日上,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 3.19 如何做一个文明乘客? 答:(1)上车自觉买票(2)对乘务员有礼貌(3)主动给老弱病残让座(4)使用文明用语,不高声喧哗。 √ 3.20 说一说全国劳动模范、优秀公交乘务员李素丽的优秀事迹。 答:李素丽是一名普通的公交车售票员,热心助人得事迹广为传诵,大家都知道。 √ 3.21 马帮指的是什么? 答:以前交通运输不发达的时候,人们用马来运输货物。成群结队的运输货物的马队叫“马帮”。 √ 3.22 说说家乡的车站情况? 答:因为公路发展的快,达到了乡乡、村村通公路。形成了一个系统的公交网络。 √ 3.23 你知道我国第一条铁路吗?是谁主持建造的? 答:京张铁路。詹天佑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条铁路。 √ 3.24 常用的交通工具都有哪些?家乡的乡亲是用什么交通工具运送公粮的?家乡的特产是怎样运出去的? 答:常用的交通工具都有:汽车、火车、飞机、轮船。乡亲是用拖拉机或三轮运送公粮的。家乡的特产是通过火车、汽车运出去的。 √ 3.25 你知道我们吃的水果是产自哪里的吗?是怎们运到我们这里来的? 答:香蕉、橘子、椰子荔枝等是产自南方,是通过飞机、火车长途运输到北方的。 √ 3.26 说一说京九铁路的作用? 答:它把首都北京和香港连接在一起,对保持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的长期稳定和辐射区内的经济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 3.27 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新型汽车? 有太阳能汽车、电动汽车、天然气燃料汽车、自动驾驶汽车等。 √ 3.28 汽车有哪些危害? 车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如交通事故使很多人遭遇不幸,尾气污染对环境和人造成危害,造成交通堵塞和拥挤,停车占用公共活动场所,为修建公路而不得不大量破坏耕地、山林和原野。 √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梳理(下学期 ) 编号 水平要求(知识点) 题 型 填空 选择 判断 连线 列举 简答 辨析 1.1.1 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有高耸入云的(山脉),雄伟壮丽的(高原),一望无际的(平原),群山环抱的(盆地),还有起伏和缓的(丘陵),各种地形齐全,为我国(农、林、牧、副、渔)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 √ 1.1.2 中国地形图上标有不同的颜色。西南部(粉红色)地区,海拔大约是(2000~3000米以上);中部和北部的(土黄色)地区,海拔大约是(1000~3000米);东部(绿色)地区,海拔大约是(500米以下)。 √ √ √ 1.1.3 在我国,山地占全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与山地相比,我国的平原较少,只占全国总面积的12%。我国人口多,山地多,平原少,耕地十分有限。所以,我们要特别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我国五种地形面积比例:山地33%;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 √ √ √ 1.1.4 (1991年6月29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护法》),(2010年12月5日)对该法进行了修订。 √ √ √ 1.1.5 说出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答:我国的四大高原是: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我国的四大盆地是: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我国的三大平原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 √ √ √ √ 1.1.6 我国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被称为(“热带植物王国”),还有(“药材之乡”)的美称,药用植物有500多种。西双版纳还是(我国第二大橡胶生产基地),也是闻名全国的(普洱茶)故乡。 √ √ √ √ 1.1.7 东北地区的(大、小兴安岭),被称为我国的(“森林宝库”),(红松)被称为“树木之王”,茂密的森林被人们称为“东北林海”。 东北森林是“宝矿”:红松、桦树、落叶松、黑熊、山鸡、东北虎、人参、紫貂、梅花鹿、蘑菇、木耳、榛子、鱼儿。东北的气候特点:冬季严寒而漫长,时常北风怒吼,雪花飞舞,原野、森林被白雪覆盖。 √ √ √ √ √ 1.1.8 保护动物的感人事迹:黑龙江畔的女大学生(徐秀娟),毕业后立志回家养鹤,后来,为了救一只陷在泥潭里的(小丹顶鹤),她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人们把她奉为(丹顶鹤的保护天使)。 √ √ √ √ 1.2.1 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不会盖房子,“穴居野处,构木为巢”。传说是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教给人们(“伐木构材,筑作宫室,上栋下宇,以避风雨”)。 √ √ √ 1.2.2 不同地域的民居都有各自的特点,它们与当地的(气候)、(地理条件)、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 √ 1.2.3 说说不同地区房子的种类及特点?答:(1)会走的房子:蒙古包,为了便于放牧,防风档雨。船也是会走的房子,生活都在船上。(2)北京四合院:“四”东西南北四面,“合”是合在一起,形成口字形,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建筑艺术的集中体现。(3)黄土高原的窑洞:省工省料,冬暖夏凉。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就是在这些窑洞里,毛主席和党中央领导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 √ √ √ √ 1.2.4 在我国各地,至今还保存着许多著名的老房子,如山西的乔家大院。这些房子的价值和意义是:(①可以研究当时的民间建筑,对建筑学是个活教材;②可以研究当时的民风民俗,了解社会风俗的变化;③发展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 √ √ √ 1.2.5 黄土高原地区的人们,利用黄土直立不易坍塌的特点,挖窑洞居住,既省工省料,又冬暖夏凉,窑洞“冬暖夏凉”的原因是:(①它有一个厚厚的用土覆盖的“屋顶”,可以保温也能隔热,犹如空调;②窑洞里气温变化总是落后于外界气温变化,而且温差变化不大)。 √ √ √ 1.3.1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交通工具的发展突飞猛进,北方和南方交通工具有什么不一样?北方主要依靠(铁路和公路),很少(水运);南方不仅有(铁路和公路),(船)也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长江下游河网密布,以船代步,独具“水乡”特色。 √ √ √ 1.3.2 船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答:船在南方成了人们的交通运输工具和运输装载的工具。 √ 1.3.3 目前,我国城市的自行车总数高达7400万辆,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观”。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有什么特点?答:自行车体积小,灵巧方便,既节约能源,又不像机动车那样污染环境,还能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 √ √ √ √ 1.3.4 为什么不同的地方会有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他们的发明有什么作用?答:由于地域的差异,劳动人民通过长期的实践,发明了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答: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光大发挥了重要作用。 √ 1.4.1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是说我们在品尝美味佳肴时不要忘了农民伯伯种地的辛苦,要节约每一粒粮食。(“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是说我们身上穿的衣服都是很多人辛苦劳动换来的,我们要爱惜。 √ 1.4.2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