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教案全一册.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9775062 上传时间:2025-04-07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55.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教案全一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教案全一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 学 计 划 一、德育纲要要求   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养,培育学生初步具有爱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行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扶植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实力,为使他们成为有志向、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础。   美术教学要充分发挥艺术教化的力气,陶冶学生的情操,培育活泼开朗的性格和爱美情趣。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及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思想,美化环境及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建精神,发展美术实践实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阶段目标(第三学段) 造型·表现:   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及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及创作的实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设计·应用:   运用对比及和谐、对称及均衡、节奏及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评述:   欣赏、相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及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及探讨扽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综合·探究   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及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及展示,体会美术及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教学进度表 周 次 起止日期 章 节 内 容 安排节数 备 注 1 凝固的音乐——建筑 1 2 — 有特点的脸 1 3 — 戏曲人物 1 4 — 图形的魔术组合 1 5 — 放假 6 — 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 1 7 — 自制小相框 1 8 — 色调的调和 1 9 — 画一幅色调和谐的画 1 10 — 箱板上的新发觉 1 11 — 参观卷的设计 1 12 — 神奇的礼盒 1 13 — 故事里的人 1 14 — 笔的世界 1 15 — 电脑美术——漫画肖像 1 16 — 神州风采 1 17 — 家乡的老房子 1 18 — 家乡的小吃 1 19 20 21 22 课 题  1.凝固的音乐——建筑 课 型 欣赏·评述 课 时 1 教 学 目 的 1.通过学习本课,引发学生对建筑的关注、相识和爱好。 2.通过欣赏风格各异的建筑,激发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了解及包涵。 3.通过欣赏、比较,初步了解中国宫殿建筑及西方教堂建筑的不同风格,相识到不同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 重 点 欣赏北京故宫建筑风格,初步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比较古今中外代表性建筑,相识不同建筑风格。发觉时代发展及建筑材料变化的关系。 难 点 相识和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教 具 学 具 准 备 PPT课件 教 学 过 程 、 内 容 及 方 法 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 稳定心情,检查学生收集资料打算状况,做好上课打算。 二、导入新课 1.请学生闭上眼睛,倾听悠扬的乐曲放松放松身心。 2.边听边欣赏古今中外的闻名建筑。 3.说说自己欣赏到了什么?有哪些感受? 4.你记住了哪些印象最深刻的建筑? 5.德国诗人歌德把建筑比方成凝固的音乐,今日就让我们一起来倾听这凝固的音乐――建筑。 6.板书课题《凝固的音乐――建筑》 7.欣赏古建筑图片。 三、讲授新课 (一)、中国古代建筑欣赏 1.出示故宫的系列图片,师生共同欣赏分析。 A、 故宫外景:黄色屋顶及红色墙面带给我们一种金碧辉煌的感觉,黄色是尊贵的色调,代表了皇族,红色是喜庆的色调。巨大庄重的建筑群和宽敞的广场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感觉。 B、 云龙大石雕:雕刻有龙纹、宝山和云纹,活敏捷现,这种纹样被称作“九龙 C、 门钉和铺首:朱门金钉、金铺首是皇家建筑的一种标记,有辟邪的作用,寓意祥瑞。 D、 太和殿屋檐上的仙人小兽:依次为鸱吻、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只有太和殿才能十兽齐全。 E、 乾清宫:皇帝上朝的地方,其金碧辉煌的色调,笔直的线条造型显得庄重稳重。 2.分析小结故宫的建筑风格。 3.你对故宫还有哪些了解,和同学沟通探讨。 4.故宫为木结构建筑,多采纳直线条造型,给人以稳重、古朴、庄重之美。 5.小组沟通探讨。 (二)、外国古代建筑欣赏 1.出示泰姬陵(印度)、凡尔赛宫(法国)科隆大教堂(德国)的图片学生欣赏。 2.请学生对比中外古代建筑,说说它们不同在哪里? 3.老师分析这几种建筑的风格特点。 A.泰姬陵(印度):造型追求简洁、精确的几何图形构成之美。 B.科隆大教堂(德国):它那高耸入云的双塔,充溢了基督教那种“神圣忘我”的宗教精神。 C.凡尔赛宫(法国):内部装饰富丽堂皇,是欧洲最宏大华丽的宫殿建筑。 4.对比乾清宫和凡尔赛宫内景的不同。(造型、材质、感受) 5.乾清宫和凡尔赛宫都同样金碧辉煌,但乾清宫用直线条造型,显得庄重稳重、华丽威严,凡尔赛宫用流畅的弧线,造型圆润流淌,到处显示着浪漫而奢华的氛围。 (三)、中外古代建筑在造型材质上有什么不同? 1、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多采纳直线条造型,给人以稳重、古朴、庄重之美;外国古代建筑以大理石或砖石结构为主,造型丰富,敏捷多变。 2、 对比古今建筑在造型、材质方面的不同:古代建筑造型厚重、庄重、形式较为统一,多以土、石、木材为原料,而现代建筑造型风格迥异、夸张,讲求特性化,也多以金属、玻璃、混凝土等现代化建筑材料为原料修建。 (四)、探讨:为什么我们把建筑称为凝固的音乐? (五)、再次欣赏各种建筑,感受建筑的美。 学生分析:蓬皮杜艺术中心(法国):造型庞大而怪异,被视为高科技建筑里程碑。里昂国际机场(法国):造型奇妙、展翅欲飞。 上海金茂大厦(中国):融中国传统建筑和现代潮流于一体。 建筑节奏及韵律,像是在城市上空跳动的音符,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 四、完成作业 1.作业要求:依据图片绘画一座自己喜爱的建筑或自己设计一座现代化建筑。 2.老师巡回指导。 3.展示有创意的作品。 4.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 板 书 设 计 1.凝固的音乐——建筑 教 学 回 顾 课 题  2.有特点的人脸 课 型 造型·表现 课 时 1 教 学 目 的 1.通过本课学习,培育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情感。 2.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培育学生的探究、表现和感悟实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力。 3.了解中国人物画是中国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步学习人物画。 重 点 学习中锋、侧锋、淡墨、重墨在人物画中的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人物画的传统及创新。 难 点 驾驭墨色浓淡程度,能精确地表现人脸、五官的比例知识,进而创作有特点的人脸。 教 具 学 具 准 备 PPT课件、毛笔、宣纸、墨汁、颜料等 教 学 过 程 、 内 容 及 方 法 一、组织教学 稳定心情,检查用具打算状况,做好上课打算。 二、导入新课 1.视力大比拼 他们的脸有什么特点?(出示几张闻名人物的脸部特写:刘欢、李咏、肥肥、成龙…… ) 2.欣赏漫画 出示其中几位人物的漫画像,说说这些漫画是怎样表现人物脸部的。 小结:要抓住人物脸部特点来表现。 3.欣赏国画肖像并及照片相对比:鲁迅、阿Q、齐白石、观鱼图。 师:不是只有漫画可以表现有特点的人脸,中国画的写意手法也可以画诞生动的人物,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国画写意人物。 4.板书课题《有特点的人脸》 学生说说这几位人物的脸部特点,包括发型、脸型、眼睛、鼻子、嘴巴等。 抓住人物脸部特点,夸张他们的特征。 欣赏,初步感受国画写意人物画的风格。 三、讲授新课 1.以马三立为模特,分析人物的脸部特点。 脸形:中国画家用我们最熟识的汉字总结出绘画头部的理论,其中头部的基本形分别为:国、申、田、由、甲等。 说说课本中的人物脸形分别属于哪种基本形? 五官的特征:眼睛、眉毛、鼻子、嘴巴、耳朵…… 发型的特征、皮肤的特征、其他装饰(眼睛,耳环等)。 2.讲解人物脸部的结构比例。什么叫“三停五眼”? 老师依据学生回答进行小结:这三等分和五等分概括了各种脸型正视头像的一般规律。 3.用一个词形容书中人物脸部的表情,思索自己会怎样来表现这些有特点的脸。 4.学习马三立肖像的详细绘画步骤,留意墨色的浓淡及用笔的敏捷,限制好画面的水分,驾驭脸部的比例。 5.学生分析。 (学生知道的要请学生回答。) “三停”:发际至眉毛至鼻尖至颏底。 “五眼”: 两眼、两眼之间的距离及眼至左右两耳。 四、学生实践 1.作业要求:参照有特点的人脸图片,用中国画表现一幅人脸的作品,留意突出人物的五官和表情特点。 2.第一课时画草图,第二课时上色完成。 3.老师辅导学生作画。 板 书 设 计 2.有特点的人脸 教 学 回 顾 课 题 3.戏曲人物 课 型 造型·表现 课 时 1 教 学 目 的 1.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探究中,相互沟通,培育学生合作,探究意识。 2. 通过学习活动,培育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和对美术学习活动的爱好。 3.通过学习,了解我国传统京剧人物服饰、造型、表演的相关知识,学习水墨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 重 点 了解京剧行当的相关知识及水墨戏曲人物的造型方法。 难 点 如何用水墨表现出传统京剧人物造型的特点。 教 具 学 具 准 备 PPT课件、有关京剧的图片资料、毛笔、宣纸、墨汁、颜料等 教 学 过 程 、 内 容 及 方 法 一、组织教学 :稳定心情,检查用具打算状况,打算上课。 二、导入新课 1.看几张京剧图片,学生欣赏,让学生感受京剧的魅力。 2.欣赏思索 A. 这是什么戏曲? B. 有哪些人物形象? C. 给你什么感受? 学生思索、回答问题。 D. 跟着图片仿照一下动作表情。 3. 板书课题《戏曲人物》 。 三、讲授新课 : 1.介绍有关京剧的知识 A.京剧的起源: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北方地区的重要戏剧之一,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它从各种戏曲形式中演化而成,太仓、昆山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它就是京剧的一种主要借鉴戏种。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是一种极具欣赏性的舞台艺术。 B.京剧的行当:京剧人物分为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分别代表男人、女、将领、和滑稽人物。   C.介绍京剧大师梅兰芳:学生知道的要请学生介绍。 2.欣赏京剧人物形象 A.分别出示该行当的人物形象。 B.展示优秀的戏剧人物绘画作品。 C.说说这些作品抓住了人物的哪些方面来刻画? 3.讲解绘画方法 A.选取一个自己最感爱好的京剧人物形象,分析他的动作、表情、服装等方面的特征。 B.勾好大致轮廓,留意各部分比例。 C.自己刻画人物的细微环节部分。 D.勾线上色。 四、总结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相互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2.提出改进意见。学生相互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板 书 设 计 戏曲人物 生行:老生、小生、武生、红生、娃娃生。 旦行:正旦(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花衫、老旦。 净行:正净(大花脸)、副净(二花脸)武净(武花脸)。 丑行:文丑、武丑。 教 学 回 顾 课 题  4. 图形的魔术组合 课 型 造型·表现 课 时 1 教 学 目 的 1. 感悟利用改变常规的思维方式进行创作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2. 通学习了解画家如何利用物象进行魔术组合,能用不同类型的图形组成一幅新奇好玩的画。 3. 培育学生的创建力、想象力。 重 点 通过了解如何利用五香进行魔术组合的方法,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 难 点 如何利用不同类型的图形组成一幅新奇好玩的画。 教 具 学 具 准 备 彩色笔、尺子等;课前搜集自己的小发卡、造型新奇的糖果、学习用具等。 教 学 过 程 、 内 容 及 方 法 一、组织教学 稳定心情,检查用具打算状况,做好上课打算。 二、导入新课 1.欣赏夏加尔作品《我和我的村庄》,探讨: 这幅画上画了什么? 2.你感觉及以前看到的作品有什么不同?给你什么感受? 3.你能用自己带来的这些物品进行魔术组合吗?学生思索、回答问题。 4.展示组合得奇妙的作品。 5.板书课题:图形的魔术组合 6.课前搜集自己身边的小发卡、造型新奇的糖果、学习用具等物品放在一张纸上小组同学相互摩,分析哪些部分组合得奇妙。 三、讲授新课 布置探讨题: 1.课本上的这些作业是怎样进行的魔术组合的? 2.你认为哪些地方组合的奇妙? 3.你还想怎样组合? 老师展示几种及课本不同的组合方法。 四、实践活动: 把自己的创意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可以单色绘画,也可用彩色表现。 五、总结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相互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2.提出改进意见。学生相互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板 书 设 计 图形的魔术组合 夏加尔 《我和我的村庄》 教 学 回 顾 课 题  6.自制小相框 课 型 设计·应用 课 时 1 教 学 目 的 1.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育大胆创新的实力。 2.情感:培育学生的审美实力,培育动手制作的细心品质。 3.运用多种材料制作新奇美丽的小相框,探讨“立”起来的方法。 重 点 材料的的创新及小相框的多种造型的设计。 难 点 探讨小相框支架的设计。 教 具 学 具 准 备 生活中的小相框实物;各种制作材料,收集生活中的可利用的废旧物品。(冰棒棍、牙膏盒等) 教 学 过 程 、 内 容 及 方 法 一、组织教学 : 稳定心情,检查用具打算状况,做好上课打算。 二、导入新课 课前师生打算小相框的实物。 探讨:用途、外型、色调、图案。 揭示课题:自制小相框 三、自主探讨 :小组探讨: (1)可以用什么材质来制作自己的小相框? (2)什么样的相框造型及色调能更好的烘托你的照片? (3)怎样将相框的背板固定在相框上? (4)参考收集到的资料,探讨如何更好的为相框设立支架。 四、实践操作 作业:自选材料,设计制作小相框,装饰自己的生活,比一比谁的相框更新奇、更美丽。 五、汇报展示 :扶植学生分析、归纳,提高审美实力。 展示评价。 六、课后拓展:可以将相框放在什么地方? 板 书 设 计 自制小相框 教 学 回 顾 课 题 7.色调的调和 课 型 造型·表现 课 时 1 教 学 目 的 1.培育学生自主探究意识,激发他们对色调的爱好,充分感受色调的艺术魅力以及色调及生活的紧密联系。 2.通过欣赏,感受色调调和给人带来的和谐、安静、温馨的感觉。 3.会运用至少两种调和色调的方法。 重 点 能运用两种以上的色调调和方法,使画面和谐、沉稳。 难 点 创建性地运用色调调和方法,完成一幅自己喜爱的色调丰富又和谐的画。 教 具 学 具 准 备 范画、油画棒等涂色工具、图案草稿。 教 学 过 程 、 内 容 及 方 法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比较儿童居室效果图。 它们分别给人什么样的感觉?你更喜爱哪一幅?为什么?这种色调丰富又和谐统一的搭配就是调和的美。 三、 1.色调调和的精确定义是什么呢? 2.有哪些方法呢? 3.打开书第十四页,自学。 学生汇报。读定义。书中介绍了那些色调调和的方法? 四、《鸡冠花》及《睡莲》这两幅画是怎样使色调调和的? 五、我们也来试一试,选一种方法为你们组的画涂上丰富而又和谐的色调。 六、介绍自己的画,它运用了什么方法?给人什么感觉? 板 书 设 计 7.色调的调和 教 学 回 顾 课 题 8. 画一幅色调和谐的画 课 型 造型•表现 课 时 1 教 学 目 的 1.感受色调带来的美感,激发色调创作的愿望。 2.学习色调知识,了解邻近色的画面色调效果。  3.培育学生对色调的审美感受力。 重 点 感受色调带来的美感,激发色调创作的愿望。 难 点 了解邻近色的知识。 教 具 学 具 准 备 色相环、水粉用具、学生优秀作品。  教 学 过 程 、 内 容 及 方 法 一、分析色调。   介绍邻近色:邻近色就是色相接近的颜色。如红及橙、橙及黄、黄及绿、绿及青、青及紫、紫及红。  二、探讨体会。   欣赏课本中的作品《红土地》、《顾盼》。  1、小组探讨。   数一数,《红土地》用了几种颜色?   《顾盼》用了哪些邻近色?   不同的邻近色带给你哪些不同的感受?   2、小结:以邻近色为主的绘画作品,给人色调和谐统一的感觉。要想画一幅色调和谐的作品,其方法之一可多用邻近色,不用或少用对比色。    三、欣赏感受。   1、欣赏优秀的学生色调作品。   2、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3、说说自己的创作思路。   四、艺术实践。   选取一组自己喜爱的邻近色,创作一幅色调和谐的作品。    五、展示评价。   1、组织小组展示作业。给自己的作品起个名字。   2、组织评价作业。介绍自己的画中最得意之处。  板 书 设 计 8. 《画一幅色调和谐的画》 教 学 回 顾 课 题 9.箱板上的新发觉 课 型 造型•表现 课 时 1 教 学 目 的 1.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探究中,相互沟通,培育学生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实践精神。 2.学习利用瓦棱纸进行好玩的艺术活动 3.培育学生的动手实力、想象力和创建实力 重 点  利用瓦楞纸的特点,驾驭在瓦楞纸上镂空造型的技法和多层瓦楞纸及色调卡纸拼贴等方法。 难 点 层次感和画面整体效果的把握。 教 具 学 具 准 备 瓦楞纸、刻刀、颜料等 教 学 过 程 、 内 容 及 方 法  一、组织教学        稳定心情,检查用具打算状况。      二、回忆沟通         我们曾经尝试过用哪些方式方法进行创作?(结合实物欣赏)      学生探讨回忆:绘画、剪贴画、版画等。        三、导入新课     以前我们都是用商店里出售的“正式”材料进行创作,今日我们来相识一个新挚友——纸箱板。撕开表面的牛皮纸,你会发觉里面藏着弯曲排列的瓦楞纸。搜集资料并反馈  四、分析思索     瓦楞纸和其他的纸张相比有什么独特之处? 用纸板箱创作时我们应当发挥它的哪些特点?避开哪些不足?        五、小组探究。 撕一撕:箱板上的瓦楞纸不止一层,两边还夹有光滑的牛皮纸,可以撕出不同的层次;纸箱的厚薄不同,里面的瓦楞纸也不同;箱板纸层之间粘接的坚固度不同,撕出来的效果也各不相同。        六、艺术实践     1、 组织学生进行接力嬉戏的创作活动,老师参及活动,并赐予合理建议,以引导完成作品。 2、选取一张瓦楞纸或纸箱板备用。   3、接力嬉戏(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一块箱板,全班合作完成): 4、几位同学分别在纸箱板上撕出或刻出自己喜爱的形象或肌理。 5、撕到肯定程度,滚油墨或刷色,选择合适的角度在大纸上印制。 6、接着撕刻,改变底版,再在大纸上印制。 7、调整构图,直至全班完成一幅满足的作品。        七、评价展示 ,  展示作品,引导学生评议。 1.学生相互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 2.组织评价作业。介绍自己的画中最得意之处。  板 书 设 计 9.箱板上的新发觉 教 学 回 顾 课 题 10. 参观劵的设计 课 型 设计•应用 课 时 1 教 学 目 的 1.发展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艺术创新实力,扩展审美情趣。 2.使学生基本了解参观券的一般知识、特征,并驾驭有关设计方法。 3.培育学生的动手实力、想象力和创建实力。 重 点  参观卷的设计思路 难 点 如何设计有特性的参观卷 教 具 学 具 准 备 参观券(实物)数枚,启示设计思维的图片若干 教 学 过 程 、 内 容 及 方 法 一、谈话引入。 1、老师出示一张参观券说:大家都知道老师手上拿的是一张参观券。参观券是参观展览或参观名胜古迹时,用来表示已付参观费的凭证和留作纪念的纸片。今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设计参观券。 2、板书课题:设计参观券 二、传授新知。 1、参观券的设计形式。 请同学们把书翻开,书中为我们介绍了两种设计形式,是哪两种 学生探讨回答。   老师小结并板书:设计形式:(1)摄影;(2)绘画。 2、参观券的构成。   参观券主要是以图为主,再配上必要的文字而构成。 (板书:构成:以图为主,文字为辅) 图是指参观券的图案纹样,其内容一般是供参观的内容或景点,具有纪念意义。(板书:纹样:内容,景点)   文字主要由地点、名称、票价等组成,(板书:文字:地点,名称,票价)字体可采纳美术字、行书、隶书、篆书等。 三、学生作业。  提出作业要求:选择本地区的一处名胜古迹,设计一张参观券。  出示几张范画粘于黑板,供学生设计时参考。 老师巡回指导,对设计得较好的同学及时提出表扬并展示其作业。 四、展示优秀作业,总结全课。 板 书 设 计 设计参观券 设计形式:(1)摄影;(2)绘画 构 成:以图为主,文字为辅 纹 样:内容,景点 文 字:地点,名称,票价 教 学 回 顾 课 题 11.神奇的礼盒 课 型 造型•表现 课 时 1 教 学 目 的 1.感悟利用改变常规的思维方式进行创作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2.知道礼盒的结构、形象、功能,了解设计美观及好用相结合的道理。 3.培育学生的动手实力、想象力和创建实力。 重 点  了解礼盒的结构、形象、功能,学习设计美观及好用相结合的相关知识,利用综合材料设计制作礼品盒。 难 点 利用综合材料,创新制作礼品盒。 教 具 学 具 准 备 纸盒、各种制作材料。 教 学 过 程 、 内 容 及 方 法 一、组织教学 1、稳定心情,检查用具打算状况。 2、稳定心情,打算上课。 二、导入新课 1、欣赏夏加尔作品《我和我的村庄》,探讨:这幅画上画了什么? 2、你感觉及以前看到的作品有什么不同?给你什么感受? 3、你能用自己带来的这些物品进行魔术组合吗? 4、展示组合得奇妙的作品。 三、讲授新课 布置探讨题: 1、课本上的这些作业是怎样进行的魔术组合的? 2、你认为哪些地方组合的奇妙? 3、你还想怎样组合? 四、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1、展示几种利用废弃物组合的新形象,引导学生回家可以试一试。 2、同学之间相互介绍、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板 书 设 计 11.神奇的礼盒 教 学 回 顾 课 题 12.故事里的人 课 型 造型•表现 课 时 1 教 学 目 的 1.培育学生对中外文学经典作品的阅读热忱努力表现出人的美。 2.了解泥塑人物捏塑成型特点,探究手工捏塑成型的制作技巧。 3.通过教学使学生能用粘土创作出一个生动的泥塑人物形象。抓住人在故事中的特有姿态,塑出运动中的动态。 重 点 了解圆雕的基础知识,学习用基本形的加、减法塑造人物立体动态。 难 点 作品生动、美观、坚固、欣赏性强。 教 具 学 具 准 备 查找自己喜爱的故事人物资料,彩泥及泥塑工具等。 教 学 过 程 、 内 容 及 方 法 一、组织教学。 1、稳定心情,检查用具打算状况。 2、稳定心情,做好上课打算。 二、创设情趣,引入课题。 1、讲解并描述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 草原英雄小姐妹(1964) - 故事概括 龙梅和玉荣是一对小姐妹。一天,她们为队里放羊时遇到暴风雪,羊群顶不住狂风的攻击,顺着风势越跑越远,姐妹俩一面和风雪搏斗,一面收拢受惊的羊群。天慢慢黑下来,雪越下越大,有一只羊被雪崩埋在雪里,龙梅扒雪救羊时,玉荣和羊群已经走远。这时,又有几只羊陷在雪里,玉荣在扒雪时掉了一只毡靴,但她丝毫没有察觉,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肯定要爱护好集体的羊群。龙梅赶上了玉荣和羊群,她看见玉荣光着的脚已经冻成冰托子,连忙要脱下自己的靴子给妹妹穿,可是靴子冻在脚上脱不下来,她便从袍子上撕下一块布包住妹妹的脚,背着妹妹艰难地向前走着,后来,她实在支持不住,最终倒下了。由于铁路工人和找寻她们的公社巴书记等人赶来抢救,姐妹俩和羊群才平安脱险。龙梅和玉荣这种热爱集体财产、勇于战胜困难的崇高品质,受到了共青团中央的表扬。 2、视察草原英雄小姐妹的雕塑作品。 3、今日,我们用橡皮泥塑故事中的人。 三、教学新课,指导泥塑故事中的人。 1、沟通信息,拓宽视野:你能找出故事中描述某人物的关键词汇吗? 2、小组探讨,沟通自备资料,探讨人物造型的方法。 3、请一位同学来摆一个姿态的造型在讲台上演示。 4、请学生分组介绍自己喜爱的人物特色。 5、小组探讨,以共同喜爱的人物为例,找出他的典型特征。 四、欣赏视察,探讨技法 1、引导学生对比视察教材中的泥塑作品。 以教材中的泥塑为例,带领学生结合文学作品进行细致视察。 2、集体沟通,老师小结: 五、艺术创作,大胆想象 提出作业要求,学生塑造,老师巡回指导。 六、小结。 布置下节课任务。 板 书 设 计 12.故事里的人 教 学 回 顾 课 题 13.笔的世界 课 型 设计•应用 课 时 1 教 学 目 的 1.养成关注身边事物的习惯,提高视察和分析实力,了解设计要以人为本的原则。 2.了解笔的设计理念,设计的笔要美观及好用相结合。 3.学会视察和分析笔各部分的特点和功能,学习简单的设计图画法,能够设计一款既美观又好用的笔。 重 点 视察分析笔各部分的设计意图,了解形象及功能之间的关系,运用简单设计图画法设计一支新奇的笔。 难 点 运用设计理念,设计出既美观又好用的笔。 教 具 学 具 准 备 各种造型不同的笔、彩色纸、彩笔、油画棒、剪子、尺子…… 教 学 过 程 、 内 容 及 方 法 一、组织教学 稳定心情,检查用具打算状况。 二、讲授新课 1、今日,笔家族在我们班大聚会,请大家拿出自己打算的笔,相互展示和欣赏。 2、引导学生看书,要求各小组有针对性地探讨回答书中的问题。 3、你还有什么问题?你对什么问题感爱好?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学生相互欣赏。 4、各组针对一个问题进行探讨和探讨。 5、学生发表探讨结果。 6、学生提出想了解的问题。 三、实践操作 1、看书中的学生作品,了解设计图的画法。 2、提出作业要求:为自己设计一款既好用又美观的笔。 学习设计图并启发创作。 3、明确作业要求。 4、分组探讨探讨后创作。 四、小结,点评作业。 评价要点: 1、是否能主动地参及视察和探讨;是否在设计作品中体现了以人为本、既好用又美观的设计理念;能否绘制出 学生自评、互评。 2、体现自己设计理念的设计图。 五、课后延长 1、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充溢设计意识的物品或公共设施?给大家讲一讲。 2、学生发言。 板 书 设 计 13.笔的世界 教 学 回 顾 课 题 14.电脑美术——漫画肖像 课 型 设计•应用 课 时 1 教 学 目 的 1.相识电脑绘画创作对人们生活的主动影响。增进学生对美妙生活的憧憬和热爱。 2.了解漫画艺术的魅力,知道漫画艺术根源于生活,服务及生活。 3.把自己的照片利用电脑软件进行变形,及其他图片进行拼贴,组合成一幅好玩的画面。 重 点 学习漫画人物的变形方法,能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一个基本的脸部形态。 难 点 利用电脑软件进行人物变形,并进行拼贴。 教 具 学 具 准 备 各种人物变形的漫画,每个同学自己的照片。 教 学 过 程 、 内 容 及 方 法 一、导入 1、揭示漫画的概念:漫画是卡通的一种,它是一种具有剧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它还是一种艺术的夸张,夸张及变形突出了人的特性特点。 2、揭示课题 3、漫画种类有很多,今日我要学习的是肖像漫画。 二、讲授新知 (一)比较及发觉:下面让我们来探讨一下肖像漫画。 1、出示比尔﹒盖兹的照片和漫画作比较: (鼻子大、头发乱、身体小) 2、出示罗丹、凡高、毕加索的肖像漫画。 (因为夸张了某一特征,所以整个比例变了,就是变形了) 3、小结:夸张及变形是漫画的重要表现手法。 (二)、欣赏感悟 1、学生欣赏其它漫画肖像。(如:成龙、陈佩斯等) 结论:肖像漫画是强调人物形象特征,甚至加上动作、表情来夸张表现。 三、实践创作 对你感受最深的一个人设计一幅肖像漫画。 四、作品展评 评价要点:幽默夸张,突出特性,表现手法多样。 1、小组自评 2、学生全体评 3、老师小结 五、课后拓展 请学生课后和同学或家人接着阅读作品,结合实践过程中的得失,沟通创作漫画肖像的体会。 板 书 设 计 14.电脑美术——漫画肖像 教 学 回 顾 课 题 15课.神州风采 课 型 欣赏•评述 课 时 1 教 学 目 的 1. 对祖国壮美的河山及悠久绚丽的文化感到骄傲,关切祖国的发展。 2. 知道中华民族有着很多珍贵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俗文化。 3.能及同伴相互沟通具有中国特色的名胜、故迹、物产以及艺术和民俗等。 重 点 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关注,了解和欣赏、表现及评述。 难 点 感悟中华民族精神,关注身边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并以实际行动参及和爱护它。 教 具 学 具 准 备 图片、资料。 教 学 过 程 、 内 容 及 方 法 一、组织教学、稳定心情,检查用具打算状况。 二、导入新课 1、老师展示一组长城图片并提问:这组照片呈现的是什么地方?它的长度有多少?经过哪些省? 2、学生欣赏图片,听讲、思索。 (是长城,总长一万多公里,现存的是6700公里的明长城。目前遗存的长城经过河南、山东、陕西、山西、河北、甘肃、宁夏、新疆、内蒙古、辽宁、北京、天津等省、市、自治区。) 3、城墙曾经出现在古代世界各个角落,可如今只有我国的长城基本完好,它有两千余年的建立史。 4、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独具中国特色的事物还有很多很多,说也说不完。一看到一说到这些,都能让人想到中国。此时此刻,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呢? 三、探究学习 (一)了解世界文化及自然遗产遗产的含义 1、文化遗产是历史和艺术价值都特别精彩的建筑遗址以及雕塑、绘画等遗产。 2、自然遗产是自然景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