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保山市校园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
答题说明: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试卷和答题卡复印有效,第一部分为必答题,第二部分为初、高中(中专)组必答题,第三部分为高中(中专)组必答题。每题1分,小学组满分30分,初中组满分70分,高中(中专)组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
1、中国最早有记载的地震是(A)时候。
A、尧舜时代 B、商周时代 C、秦朝 D、汉朝
2、地震是地球( D )物质运动的结果。
A、外部 B、地壳 C、地幔 D、内部
3、在所有自然灾害中,被称为群灾之首的是( B )
A、洪灾 B、地震灾害 C、火灾 D、瘟疫
4、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发生,而且多到一天就要发生一万多次,其中能造成破坏的约有一千次。一般情况下,( B )以上地震人才有感觉,称为有感地震。
A、 2.0级 B、3.0级 C、4.0级 D、5.0级
5、我国地震较多的省(区)依次是(A )。
A、台湾、西藏、新疆、云南 B、台湾、西藏、云南、河北
C、西藏、台湾、云南、四川 D、台湾、云南、新疆、陕西
6、2004年10月19日在保山隆阳区汉庄镇附近发生的破坏性地震震级是( C )。
A、6.0级 B、5.5级 C、5.0级 D、4.8级
7、在保山范围内,1976年至2005年除1976年“5.29”龙陵大地震和2004年隆阳“10.19”地震外,( A )还发生过破坏性地震。
A、1977年、1979年、1987年、1991年、2001年
B、1978年、1979年、1988年、2000年、2005年
C、1977年、1978年、1980年、1981年、2005年
D、1978年、1979年、1986年、1990年、2001年
8、在保山范围内,有记载以来,最大的地震发生在( B )
A、腾冲县 B、龙陵县 C、施甸县 D、隆阳区
9、本世纪在印尼苏门答腊西北近海发生8.7级地震引起的印度洋海啸,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影响。具体时间是( B )
A、2004年11月26日 B、2004年12月26日
C、2005年1月26日 D、2005年2月26日
10、地震发生时,为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城镇居民首先要做的是(A )。
A、切断电源、切断燃气源 B、切断水源 C、关好门窗 D、立即外逃
11、地震发生时,要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就地避险,不可冒然外逃,以下最不安全的地方有(D )。
A、床下 B、桌子底下 C、开间小的卫生间 D、窗子边
12、震后救人的原则是(C )。
A、先救人少的地方 B、先救亲近人员 C、先救容易救的人 D、先救远后救近
13、怎样对待地震谣传?( C )
A、不相信 B、不相信、不传播 C、不相信、不传播并及时上报
D、相信并随意传播
14民谣:“井水是个兆,震前多报告。无雨水变浑,天旱水直冒。水位起伏大,翻花冒气泡。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指的是( D )异常。
A、水文 B、气象 C、地象 D、地下流体
15、大震的预警时间,即从人感觉震动开始,到房屋倒塌的时间差,一般有( A )。
A、十几秒 B、一分钟 C、三分钟 D、十多分钟
16、1988年起,云南省政府将每年的( C )定为澜沧-耿马7.6 、7.2级地震纪念日。旨在通过宣传教育,使人们树立依法参与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识,提高人民群众对地震灾害的心理承受能力,做到防范于未然,把地震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A、1月5日 B、5月29日 C、11月6日 D、12月26日
17、若政府已发布地震短、临预报,家庭应做的震前主要准备工作是( D )。
(1)撤离易损易倒老旧房屋;(2)选好相对安全的避震空间;(3)清除床下、桌下,楼道杂物以利避震和疏散;(4)将高大家具与墙体锚固一起,以免震时倾倒伤人;(5)取下高架重物和阳台围栏上的花盆杂物以免震时掉下砸人;(6〕将有毒、易燃、易爆物品搬到室外;(7)将卧床移离窗户旁、大梁下;(8)准备防震包;(9)开一次家庭防震会讨论和约定避震方案。
A、(1)(3)(5)(7)(9) B、地震无法避免,不做任何准备工作
C、(2)(4)(5)(6)(8) D、上述所有工作都做
18、地震时人会站立不稳,应该( B )。
A、使劲跑 B、蹲下或趴在地上 C、叫喊 D、六神无主
19、下面( D )说法是地震谣言。
(1)不是政府正式向社会发布的地震预报;(2)把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说得非常精确;(3)说国外“XX专家”、“XX报纸”、“XX电台”已预报了我国要发生地震;(4)说“XX地震办公室”,“××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己发布了的地震预报;(5)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地震谣传。
A、(1)(5) B、(3)(5) C、除(4)以外都是 D、上述都是
20、在户外避震应尽量选择开阔地,就地蹲下或趴下。同时应尽量躲开高压线、变电站、建筑物,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高大建筑。以下户外避震注意事项( A )是不安全的。
A、就近躲在狭窄的胡同里
B、不要停留在过街天桥、立交桥的上面或下方
C、注意躲开广告牌、街灯
D、撤离到开阔地带
21、地震发生时,在家中( D )进行个人防护。(1)在家中要就地避险,不可贸然外逃;(2)可选择较安全的地方(如床下、桌子底下)躲避;(3)在单元楼内,可选择开间小的卫生间、储藏室及墙角躲避;(4)要关闭电源、煤气,熄灭炉火,防止发生火灾和煤气泄溢;(5)高层住户向下转移时,千万不能跳楼,也不要乘电梯。(6)地震后迅速撤离。
A、(1)(2)(3)(4)(5) B、(2)(3)(4)(5)(6)
C、(1)(2)(3)(4) D、(1)(2)(3)(4)(5)(6)
22、正在上课的学生,遇到地震应该( A )
A、迅速在课桌下躲避,地震停止后,在教师统一指挥下,迅速撤离教室
B、拔腿就跑 C、从窗子跳出去 D、惊慌失措
23、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 A )。
A、安全通道 B、跳楼 C、乘坐电梯 D、从窗户抓绳下滑
24、人们在避震"自救瞬间"的首先选择的是( A )。
A、先保护头 B、先保护胸部 C、先保护双手 D、先保护双脚
25、震后救人时对处于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埋压过久的人,正确的护理方法是( C )。
A、尽快救出来,尽快见光亮 B、 尽快救出来,尽快进食
C、蒙上眼睛救出来,慢慢呼吸、进食 D、 尽快救出来,尽快输氧
26、震后被埋压时求生的对策是( D )。
A、不停地呼救 B、不顾一切的行动
C、精神崩溃,惊慌失措 D、保存体力,寻找脱险捷径
27、创伤现场急救技术( A )。
A、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B、止血、包扎、固定、等待医护人员
C、止血、包扎、等待医护人员 D、止血、固定、等待医护人员
28、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原因是( A )。
A、各类建(构)筑物的破坏和倒塌所致 B、大地震动
C、地面开裂 D、火灾
29、目前仪器所记录到的最大地震的震级和发震地点是( C )。
A、美国10.5级 B、唐山8.5级
C、智利8.9级 D、印尼8.7级
30、1994年联合国大会决议将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定为( D )。
A、防震减灾日 B、地震纪念日 C、联合国日 D、国际减灾日
第二部分
3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于( C )起实施.。
A、1997年12月29日 B、1997年3月1日
C、1998年3月1日 D、1998年12月29日
32、1999年7月29日云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公布实施了( B )。
A、《云南省建设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规定》
B、《云南省防震减灾条例》
C、《云南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防震减灾规定》
D、《云南省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33、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 C )
A、责任 B、权利 C、义务 D、规定
34、有极少数地震发生在城市下面,称为直下型地震,如唐山地震、阪神地震。唐山地震造成( C )死亡,16万人受伤,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罕见的城市地震灾害。
A、15.8万 B、16.46万 C、24.24万 D、40.70万
35、中国地震局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建在( B )
A、云南丽江 B、云南大理 C、云南保山 D、云南德宏
36、我国科学家张衡在公元( C )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
A、250 B、180 C、132 D、156
37、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称为震源深度,根据震源深度划分,地震可分为( C )。
A、浅源、深源两类 B、远震、近震两类
C、浅源、中源、深源三类 D、远震、近震、中震三类
38、一次地震在距震中不同的地方可能有不同等级的烈度,而震级只有( B)个。
A、2 B、1 C、10 D、6
39、震级相差一级,释放能量相差约( C )倍。
A、10 B、20 C、30 D、5
40、大震前,井水往往会有一系列变化,如变浑、翻花、冒泡、涨落等,这是一种( C )现象。
A、正常 B、微观异常 C、宏观异常 D、水文异常
41、全球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震带是( C ),全球80%的浅源地震、90%的深源地震均集中在该带上,这是一条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地震带。
A、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B、大洋中脊地震带
C、环太平洋地震带 D、大陆裂谷地震带
42、地震预报分长期、中期、短期、临震预报四种,其中短期预报( B )。
A、是指10日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B、是指3个月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C、是指10日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和强度的预报。
D、是指6个月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和强度的预报。
43、我国被世界公认成功的一次地震预报是( A )地震。
A、1975年辽宁海城地震 B、1976年四川松潘地震
C、1976年云南龙陵地震 D、1976年唐山地震
44、世界上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是( B )。
A、1923年日本关东8.3级大地震 B、1556年陕西华县8.0级大地震 C、1964年阿拉斯加8.4级大地震 D、1976年唐山7.8级大地震
45、我国的防震减灾工作实行( B )的方针。
A、预防为主,专群结合 B、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
C、预报为主,专群结合 D、预报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
46、据史料记载我国历史上曾发生过( A )次8级以上的大地震。
A、22 B、26 C、30 D、32
47、大震发生后的瞬间抉择很重要,正确的抉择( D )能有效地减少伤亡。
A、不顾一切冲出屋外 B、慌不择路逃到窄巷中
C、越窗跳楼往外逃 D、震时就近躲避,第一次大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
48、大地震后,往往会发生一系列次生灾害,从历次大震看,在城市造成最严重、最普遍的次生灾害是( D ),我们应重视该灾种的防灾对策。
A、毒气污染 B、交通瘫痪 C、停电、断水 D、火灾
49、地震灾害有( D )特点。
A、突发性 B、突发性和纵横性 C、突发性、纵横性和续发性
D、突发性、纵横性、续发性和不确定性
50、中国的地震预报由于国家重视和有其明确的任务性,经地震部门工作者的努力,已居世界先进水平。国内( A )省的地震监测预报水平多年来一直处于全国的领先地位。
A、云南 B、辽宁 C、河北 D、四川
51、在已发布地震短期预报的地区,如发现明显临震异常,情况紧急,当地市、县人民政府可以发布( B )之内的地震临震预报,并同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机构和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报告。
A、72小时 B、48小时 C、12小时 D、6小时
52、地震灾害资料统计证实,( D )以上的人员伤亡,是由不抗震的建筑物倒塌所造成的。
A、75% B、85% C、90% D、95%
53、地球由表及里可分为( A )三层。
A、地壳、地幔、地核 B、地壳、地核、地幔
C、地幔、地核、地壳 D、地核、地幔、地壳
54、按地震成因划分,目前世界上发生的地震主要属于(A)类型。
A、构造地震 B、火山地震 C、塌陷地震 D、人工地震
55、强震指的是( C )
A、8.0级及其以上地震 B、7.0级及其以上地震
C、6.0级及其6.0级以上、7.0级以下地震 D、5.0级及其5.0级以上、6.0级以下地震
56、地方震指的是震中距在( B )公里以内的地震?
A、50公里 B、100公里 C、300公里 D、500公里
57、地震次生灾害十分突出的地方是( C )
A、乡镇 B、森林 C、城市 D、偏僻的农村
58、破坏性地震发生时,( D )是影响人员伤亡的主要因素。
(1)地震强度(震级和烈度);(2)震中距离;(3)震区人口密度;(4)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及密度;(5)发震时间;(6)有无地震预报;(7)有无地震应急预案;(8)抢救速度;(9)人们是否具有防震减灾知识。
A、(1)(2)(3)(6)(8) B、(1)(4)(5)(7)(9)
C、以上都不是 D、以上都是
59、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是指对工程建设场地进行( A )工作。
(1)地震烈度复核(2)地震危险性分析(3)设计地震动参数的确定(4)地震小区划(5)场址及周围地质稳定性评价(6)场地震害预测
A、上述所有工作 B、上述都不是
C、(1)(2)(3) D、(4)(5)(6)
60、下列( A )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A、重大的建设工程或者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
B、一般的民房建设工程 C、乡村道路建设 D、所有的建设工程
61、我国于1991年7月28日首次在( C )进行防震减灾演习。
A、北京、 B、上海 C、乌鲁木齐市 D、成都
62、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必须达到( A )。
A、抗震设防要求 B、抗震设防标准
C、抗震设防设计 D、抗震设防规范
63、我国采用的地震烈度表最高烈度为( D )度。
A、Ⅷ B、Ⅺ C、Ⅸ D、Ⅻ
64、地震三要素为( B )。
A、地点、震级、烈度 B、时间、地点、震级
C、地点、震级、深度 D、时间、烈度、距离
65、农村抗震安居工程结构类型:( A )。
A、砖木结构、砖混结构、土木结构
B、砖木结构、砖混结构、钢筋混泥土
C、砖混结构、土木结构、钢筋混泥土
D、砖木结构、土木结构、钢筋混泥土
66、大地震发生前往往会有一些动物表现出异常反应,如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无法解释的动物反常情况,我们应该选择( B )。
A、发布地震预报 B、报告有关部门
C、告诉左邻右舍去避灾 D、在同学中议论
67、在大地震发生前的瞬间,往往有地声、地光和地面轻微振动,先于强震动( A )出现于地表,作为大震即将来临的预警信号,为人们提供了最后一次自救机会。
A、几秒钟 B、几分钟 C、几十分钟 D、几小时
68、我国有( D )省、自治区、直辖市历史上发生过5级以上地震。
A、20 B、27 C、29 D、32
69、《地震监测管理条例》于( C )开始执行,1994年1月10日国务院发布的《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同时废止。
A、20002年9月1日 B、2003年9月1日
C、2004年9月1日 D、2005年9月1日
70、防震减灾工作,应当纳入( C )计划。
A、国民经济 B、社会发展
C、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D、部门工作
第三部分
71、国家对地震预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地震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由( C )发布。
A、中国地震局 B、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D、地震科技工作者
72、国家对地震台网的建设,实行( D )。
A、统一管理 B、分类管理
C、分级管理 D、统一规划分级分类管理
73、对不按照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的;不按照抗震设计进行施工的行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专业主管部门按照职责权限责令改正,处以( D )罚款。
A、一万元 B、五万元 C、十万元 D、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74、我国是一个地震灾害十分严重的国家,半数以上的省会城市都在地震烈度( A )度的背景下,属于需要设防的城市。
A、6 B、5 C、8 D、7
75、主震—余震型地震主震释放的能量,占全地震序列能量( C )以上。
A、80% B、85% C、90% D、95%
76、地震时释放的能量以弹性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四面八方传播,这种因地震而产生的介质波动叫( B )。
A、烈度 B、地震波 C、扩散波 D、震动波
77、工程项目中,位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 分界线两侧各( A )公里区域的新建工程,需要进行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A、4 B、5 C、6 D、7
78、地震发生时,由震源向四周传播的弹性波,称为地震波,地震波分为纵波、横波、面波等。地震发生时,人们最先感受到( A )。
A、纵波 B、横波 C、面波 D、一起感受到
79、地震前自然界发生的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叫地震前兆。常见的地震前兆现象有:(1)小地震活动;(2)地震波速度变化;(3)地壳变形;(4)地下水异常变化;(5)地下水中氡气含量或其他化学成分的变化;(6)地应力变化;(7)地电;(8)地磁; (9)重力; (10)动物异常反应; (11)地声; (12)地光。属于宏观异常的是( B )。
A、(1)(3)(11)(5) B、(4) (10) (11) (12)
C、(2)(6)(9)(12) D、(7)(8)(11) (12)
80、按对地震活动的过程性特征的定性表述划分类型。下面划分( D )是正确的。(1)孤立型 (2)双震型 (3)震群型 (4)前震-主震-余震型(5)主震-余震型
A、(1)(2)(4) B、(3)(4)(5)
C、(2)(3)(5) D、全部
81、烈度和震级的区别( A )
A、烈度: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或破坏程度;
震级:根据地震仪测得的地震波形计算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
B、烈度:根据地震仪测得的地震波形计算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
震级: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或破坏程度。
C、烈度:用来评估自然灾害本身造成的社会损失的度量标准;
震级:表明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多少;
D、烈度:用来表示地震造成的社会损失的程度;
震级:表明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多少;
82世界上三大地震带是:( B )
A、环太平洋地震带、印度洋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B、环太平洋地震带、亚欧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C、亚欧地震带、北冰洋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
D、印度洋地震带、北冰洋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
83、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是( D ) 。
A、台网建设、震灾预防、紧急救援
B、台网建设、震灾预防、地震监测预报
C、台网建设、紧急救援、地震监测预报
D、震灾预防、紧急救援、地震监测预报
84、在选择建筑物的地基时,应避开( D )。
A、坚硬的土地 B、地下水位较深的地方
C、开阔地带 D、活断层通过的部位及附近
85、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 D )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
A、5 B、5.5 C、6 D、6.5
86、地震应急是指应付突发性地震事件而采取的应急反应行动,它包括(C)方面。
(1)震前应急准备(2)临震应急防范(3)震时应急指挥(4)震后应急救援
A、(1)(2)(3) B、(2)(3)(4)
C、以上所有内容 D、上述所有内容都不属于地震应急
87、据统计(A)以上的地震发生在地壳中,其余的发生在地幔上部。
A、90% B、80% C、70% D、60%
88、作为国家地震重点监视区的“首都圈”包括( A ),其范围是:北纬38.5°~41.0°,东经113.O°~120.O°。
A、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山西省东北部及渤海部分地区
B、北京、内蒙、山东西部、河南北部及渤海部分地区
C、北京、河北、天津、辽宁西南部及渤海部分地区
D、北京、河北、山西北部、山东西部及渤海部分地区
89、《保山市重要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和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暂行规定》即保山市人民政府令第1号于( B )发布施行。
A、2000年11月22日 B、2001年11月22日
C、2000年12月22日 D、2001年12月22日
90、我国历史上波及范围最广的地震是1920年12月16日发生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的8.5级大地震,震中烈度为十二度,震源深度17公里,震中位于北纬36.5°,东经105.7°。这次地震波及宁夏、青海、甘肃、陕西、等( C )个省、市、自治区。有感面积达300多万平方公里。
A、15 B、16 C、17 D、18
91、1962年3月19日在广东河源新丰江水库坝区发生了迄今我国最大的水库诱发地震,震级为( B )。
A、5.1级 B、6.1级 C、7.1级 D、8.1级
92、里氏震级是由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于1935年提出的一种震级标度。它是根据离震中一定距离所观测到的地震波幅度和周期,并且考虑从震源到观测点的地震波衰减,经过一定公式,计算出来的震源处地震的大小。ML表示的是用( D )计算的震级。
A、地震纵波 B、地震横波 C、地震面波 D、地震体波
93、( B )年被称为中国地震预报的里程碑。
A、1956 B、1966 C、1976 D、1980
94、《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是为适应中国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和国民经济建设需要而编制的新一代地震区划图,该图以峰值加速度和反应谱特征周期为技术指标,不再采用地震基本烈度,0.2g 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 C )。
A、Ⅵ度 B、Ⅶ度 C、Ⅷ度 D、Ⅸ度
95、橡胶隔震基础技术是近几年推广使用较多的一项建筑物抗震新技术,使用该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并提高安全度。使用橡胶隔震技术后,其上部结构在设计时可以降低( B )度设防。
A、0.5-1 B、1-2 C、1-3 D、2-3
96、我国地震在时间分布上最重要和最普遍的规律是( D )
A、地震活动周期性和复杂性 B、地震活动普遍性和重复性
C、地震活动普遍性和复杂性 D、地震活动周期性和重复性
97、一次地震发生时,确定震中至少需要( C )地震观测台记录到的地震波数据。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98、天文现象与地震有一定关系,主要触发地壳岩层濒于断裂的引力天体是( B )
A、太阳 B、月球 C、水星 D、金星
99、目前保山市内映震能力较好的龙陵邦腊掌地震观测站观测项目是( A )。
A、地下水观测 B、气象观测 C、地磁、地电观测 D、地形变观测
100、下列断裂中,不影响保山市地震的发震构造断裂是( D )
A、盈江-陇川断裂 B、怒江断裂 C、澜沧江断裂 D、小江断裂
保山市校园防震减灾知识竞赛答题卡
(复印有效)
学校 学生姓名
年级 成绩
第一部分(将正确答案涂黑)
1、A●B○C○D○ 2、A○B○C○D● 3、A○B●C○D○ 4、A○B●C○D○
5、A●B○C○D○ 6、A○B○C●D○ 7、A●B○C○D○ 8、A○B●C○D○
9、A○B●C○D○ 10、A●B○C○D○ 11、A○B○C○D● 12、A○B○C●D○
13、A○B○C●D○ 14、A○B○C○D● 15、A●B○C○D○ 16、A○B○C●D○
17、A○B○C○D● 18、A○B●C○D○ 19、A○B○C○D● 20、A●B○C○D○
21、A○B○C○D● 22、A●B○C○D○ 23、A●B○C○D○ 24、A●B○C○D○
25、A○B○C●D○ 26、A○B○C○D● 27、A●B○C○D○ 28、A●B○C○D○
29、A○B○C●D○ 30、A○B○C○D●
第二部分(将正确答案涂黑)
31、A○B○C●D○ 32、A○B●C○D○ 33、A○B○C●D○ 34、A○B○C●D○
35、A○B●C○D○ 36、A○B○C●D○ 37、A○B○C●D○ 38、A○B●C○D○
39、A○B○C●D○ 40、A○B○C●D○ 41、A○B○C●D○ 42、A○B●C○D○
43、A●B○C○D○ 44、A○B●C○D○ 45、A○B●C○D○ 46、A●B○C○D○
47、A○B○C○D● 48、A○B○C○D● 49、A○B○C○D● 50、A●B○C○D○
51、A○B●C○D○ 52、A○B○C○D● 53、A●B○C○D○ 54、A●B○C○D○
55、A○B○C●D○ 56、A○B●C○D○ 57、A○B○C●D○ 58、A○B○C○D●
59、A●B○C○D○ 60、A●B○C○D○ 61、A○B○C●D○ 62、A●B○C○D○
63、A○B○C○D● 64、A○B●C○D○ 65、A●B○C○D○ 66、A○B●C○D○
67、A●B○C○D○ 68、A○B○C○D● 69、A○B○C●D○ 70、A○B○C●D○
第三部分(将正确答案涂黑)
71、A○B○C●D○ 72、A○B○C○D● 73、A○B○C○D● 74、A●B○C○D○
75、A○B○C●D○ 76、A○B●C○D○ 77、A●B○C○D○ 78、A●B○C○D○
79、A○B●C○D○ 80、A○B○C○D● 81、A●B○C○D○ 82、A○B●C○D○
83、A○B○C○D● 84、A○B○C○D● 85、A○B○C○D● 86、A○B○C●D○
87、A●B○C○D○ 88、A●B○C○D○ 89、A○B●C○D○ 90、A○B○C●D○
91、A○B●C○D○ 92、A○B○C○D● 93、A○B●C○D○ 94、A○B○C●D○
95、A○B●C○D○ 96、A○B○C○D● 97、A○B○C●D○ 98、A○B●C○D○
99、A●B○C○D○ 100、A○B○C○D●
14 / 1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