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期末试题A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9773487 上传时间:2025-04-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期末试题A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期末试题A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期末试题A 1、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以后,汉朝的试着、商人接踵西行,大量丝帛沿着通道不断西运;西域各国的珍奇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著称于后世的“丝绸之路”。 2、明成祖派郑和出使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先后七次航海,访问过亚洲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洪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3、明朝派年轻将领威继光抗倭,在台州九战九捷。后来,他与另一位抗倭将领俞大猷合作,重创倭寇。到1565年,倭寇基本肃清。 4、清初1661年,郑成功率战舰三百多艘,在台湾登陆,打败荷兰移民者。1662年,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5、1971年10月,联合国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6、人类生活的地理环境包括 陆地环境、海洋环境、大气环境、宇宙环境。 7、大气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的危害。 8、自然灾害包括气象灾害、地质灾害。 9、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有气候、地形、土壤、市场、交通运输和政策。 10、世界主要的工业区域有西欧工业区域、北美工业区域、东亚工业区域。 11、现代化的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五种。 12、美国和加拿大南部、西欧、南亚是世界三大公路网。 13、纽约、伦敦、苏黎世是世界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 14、从世界城市分布的特点可以看出,气候条件与地形条件对城市的宏观分布起到很大作用。 15、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城镇化过程中要解决的紧迫问题。 16、我国城镇发展应以可持续发展为标准,使城镇的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17、旅游者、旅游资源和旅游业构成旅游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 18、旅游资源大体可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 19、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重超过7%,就属于老年型国家或地区。 20、世界主要的人种是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 21、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 22、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要实现人类同环境的协调发展,就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 1、( A )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A:鸦片战争 B: 中日甲午战争 C: 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是:( A ) A、 《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望厦条约》 D、《黄埔条约》 3、中美两国于( D )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A:1971年 B:1972年 C: 1978年 D:1979年 4、被称为“地球生命保护伞”的气体是( D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臭氧 5、( B )苏联用火箭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天空,开创了从太空观测、研究地球和整个宇宙的新时代。 A:1981年 B:1957年 C:1970年 D:1999年 6、 ( B )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A、英国 B、美国 C、阿根廷 D、中国 7、世界上最早形成的工业区域是 (  C ) A、北美工业区域 B、东亚工业区域  C、西欧工业区域  D、东欧工业区域 8、当今工业增长最快,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是 (  D  ) A、东欧工业区域 B、北美工业区域 C、西欧工业区域  D、东亚工业区域 9、我国的粮食作物的种类繁多,可分为( C )三大类. A:小麦、玉米和大豆 B:棉花、花生和油菜籽 C:稻谷、小麦和杂粮 D:大豆、玉米和高粱 10、自1825年( A )建成了世界第一条现代营业铁路后,目前世界拥有的铁路总长度已达140多万千米。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11、( B )是国际贸易货物运输中的主要形式。 A:铁路运输 B:海洋运输 C:公路运输 D:航空运输 12、( D )是我国最大的内河航线,货运量占全国内河总运量的70%以上。 A:珠江航线 B:淮河航线 C:京杭运河航线 D:长江航线 13、中国于( C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1995年7月 B:1995年1月 C:2001年11月 D:2003年7月 14、( A )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它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文明时代。 A:城市 B:文字 C:语言 D:火的使用 15、大城市的分布,明显集中在( B )。 A:河流入海口地区 B:气温适中的中纬度地带 C:低纬地区 D:平原地区 16、( C )是城市的核心部分,是城市最繁华的地区,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A:商业区 B: 居住区 C:城市中心区 D:工业区 17、我国自然旅游资源中,以( C )最为重要。 A:古建筑 B:古代园林 C:山水风光 D:气候资源 18、旅游的客体是( B ) A:旅游业 B:旅游资源 C:旅游者 19、世界人口疏密的不同可用( B )来表示。 A:人口总数 B:人口密度 C:人口出生率 D:人口死亡率 20、( C )是全球性土地资源问题中最为突出的。 A:砍伐森林 B:城市用地增加 C:土壤侵蚀 D:土地荒漠化 三、简答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什么?(5分) 互相尊重领土和主权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原则 2、怎样防御地质灾害?(5分) (1)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2)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系统。 (3)实施一些预防措施。例如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实施护坡工程,防止滑坡和崩塌。(4)此外,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能够更有效地开展和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3、我国的交通运输将如何发展?(5分) 发展交通运输业,根据国情和需要,应该以铁路为骨干,公路为基础,充分发挥水运,包括内河,沿海和远洋航运的作用,积极发展航空运输,适当发展管道运输,是各种运输方式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优势互补,联合运输,逐步形成全国统一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4、怎样解决世界的粮食问题?(5分) (1)扩大耕地面积和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都可以达到粮食增产的目的。 (2)更加充分、合理地利用和保护现有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主义保护生态环境,是不断增加粮食生产的基础和前提。 (3)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是解决粮食问题的关键环节。 (4)建立一个更为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确立新的粮食分配和消费机制,以改变营养过剩与食不果腹现象并存的不合理状况,也是解决粮食问题的重要途径。 5、 旅游资源的破坏,主要有哪些方面?(5分) (1) 战争 (2) 自然破坏 (3) 人类生产活动 (4) 三废污染 (5) 旅客恶劣行为 6、如何控制人口增长过快?(5分) 发展经济提高生产力及教育水平,改变人们的生育观念,是彻底解决人口过快增长问题的根本途径。 与此同时,还应该制定和实行控制人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的政策,从而在短期内缓解人口过快增长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 3 / 3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