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地质灾害事故应急预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9771271 上传时间:2025-04-0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灾害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地质灾害事故应急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永安市宏盛工程有限公司 地质灾害救援应急预案 永安市洪田东坑经湍石至上石公路工程 地 质 灾 害 救 援 应 急 预 案 永安市宏盛工程有限公司 永安市洪田东坑经湍石至上石公路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一七年二月二十八日 永安市洪田东坑经湍石至上石公路工程 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我项目经理部为提高我区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水平和应急反应能力,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最大限度的避免因突发性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我单位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坚持保护人员安全、社会安全和生态安全优先 的原则,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进”的方针,针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认真的贯彻和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落实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的和各种活动的要求,给企业员工和附近的居民营造一个良好、优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1.2编制依据 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永安市洪田东坑经湍石至上石公路工程项目部所施工区段,处置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地质灾害。 1.4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建立健全群测群防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在各村乡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 分级管理,属地为主。建立健全按灾害级别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地方人民政府为主的管理体制。 1.5应急预案体系构成 项目部应急预案的体系构成:以项目经理吴建明组长,安全长吴如桃、现场负责人吴志武和技术负责人杨国安为副组长;各管区负责人、主管工程师和各业务部门及地方有关单位负责人和施工作业队为组员,形成上下和内外相结合的组织形式,同时保证事故发生后通讯信息网络的畅通。 危险源及环境因素辩识、评价 编制应急预案 成立抢险领导小组 组建抢险队、救护队 配备应急物资、设备 应急知识教育培训 实施应急预案 进行评审、修订 定期评审 未发生 发生 14 1.6 生产经营单位概况 项目部从2017年2月份成立以来,首先对当地的地形、地貌及、居民生活习惯等作了进一步的了解。对本标段的施工作了进一步观察和了解,面对点多线长的施工现场通过项目部决定,根据本工程的主要工程任务分布情况,我项目部计划投入6个施工队负责实施本工程任务,其中包括2个路基施工队、1个防护施工队、1排水施工队、1个桥梁施工员、1个绿化植草施工队。 1.7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我项目部的危险源和风险分析主要是: 路基队路基高边坡因暴雨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下沉,损坏设备,威胁行车施工人员安全等。 1.8 应急组织体系 应急组织体系 防 护 路 基 二 队 项目经理:吴建明 安全员 吴如桃 现场负责人 吴志武 技术负责人 杨国安 施工技术部 安 质 部 计划合同部 保 障 部 财 务 部 协 调 部 综合办公室 路基一队 桥 梁 绿 化 排 水 2预防和预警机制 2.1预防预报预警信息 2.1.1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 加快建立以预防为主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开展地质灾害调查,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及时传送地质灾害险情灾情、汛情和气象信息。 2.1.2信息收集与分析 负责地质灾害监测的单位要广泛收集整理与突发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有关的数据资料和信息,进行地质灾害中、短期趋势预测,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等资料数据库. 2.2预防预警行动 2.2.1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依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每年年初拟订本年度的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应表明各施工区段主要灾害点的分布,说明主要灾害点的威胁对象和范围,明确重点防范期,制定具体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确定地质灾害的监测、预防责任人。 2.2.2地质灾害险情巡查 各施工队充分发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和专业监测网络的作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加强对地质灾害重点地区的监测和防范,要及时划定灾害危险区,设置危险区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根据险情变化及时提出应急对策,组织员工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情况危急时,应强制性组织避灾疏散。 2.2.3建立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制度 项目部主管部门和市气象主管部门要加强合作,联合开展地质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并将预报预警结果及时报告各施工队,当发出某个区域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预警预报后,各施工队依照群测群防责任制的规定,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该区域内的群众。 2.3地质灾害速报制度 2.3.1速报时限要求 出现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地质灾害报告后,必须在2个小时内速报监理、业主、并可抄报区级相关部门。对发生在敏感地区、敏感时间或可能演化为小型(含小型)以上的地质灾害也要按上述要求速报。 2.3.2速报内容 灾害速报的内容主要包括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出现的地点和时间、地质灾害类型、灾害体的规模、可能的引发因素和发展趋势等。对已发生的地质灾害,速报内容还要包括伤亡和失踪的人数以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3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分级 地质灾害按危险程度和规模大小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地质灾害灾情4级。 3.1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Ⅰ级) 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0人以上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地质灾害险情为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 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地质灾害灾情为特大型地质灾害灾情。 3.2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Ⅱ级) 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为大型地质灾害险情。 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为大型地质灾害灾情。 3.3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Ⅲ级) 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上、5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为中型地质灾害险情。 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为中型地质灾害灾情。 3.4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Ⅳ级) 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为小型地质灾害险情。 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为小型地质灾害灾情。 4应急响应 地质灾害应急工作遵循分级响应程序,根据地质灾害的等级确定相应级别的应急机构。 4.1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应急响应(Ⅰ级、Ⅱ级) 出现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灾情时立即启动相关的应急防治预案和应急指挥系统,部署本行政区域内的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与救灾工作。 地质灾害发生地,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该区域内的群众,对是否转移群众和采取的应急措施作出决策;及时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立明显的危险区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根据险情和灾情具体情况提出应急对策,情况危急时应强制组织受威胁群众避灾疏散。加强监测,采取应急措施,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避免抢险救灾可能造成的二次人员伤亡。 4.2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应急响应(Ⅲ级) 出现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小型地质灾害险情的区政府立即启动相关的应急防治预案和应急指挥系统。  地质灾害发生时,立即将有关信息通知到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该区域内的群众,对是否转移群众和采取的应急措施作出决策;及时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立明显的危险区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组织群众转移避让或采取排险防治措施,根据险情和灾情具体情况提出应急对策,情况危险时应强制组织受威胁群众避灾疏散。 4.3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应急响应(Ⅳ级) 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的应急防治工作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由项目部应急防治指挥部具体指挥、协调、组织等有关部门的专家和人员及时赶赴现场,加强监测,采取应急措施,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避免抢险救灾可能造成的二次人员伤亡。 如发生的地质灾害可能造成滋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时(水、气、渣),区环保局负责配合进行水、气、辐射环境等应急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减轻环境污染危害。 4.4应急响应结束 。 经专家组鉴定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已消除或得到有效控制后,经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批准,区人民政府撤消划定的地质灾害危险区,应急响应结束。5部门职责 5.1组长职责:(项目经理)总负责 ①担负本项目部的安全应急工作的领导和管理责任; ②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和安全应急预防责任制度,根据项目施工的特点,全过程控制施工情况,组织制定安全应急措施和管理办法,并监督执行。 ③定期组织召开安全应急预防会议,总结上个阶段的施工预防情况,并提出布置下个阶段应注意的事项。 ④组织领导并指挥安全应急预案的演练工作,负责审批和考核预案的可行性。 组长职责:(项目书记)宣传 ①积极配合协助组长工作,做好宣传教育和施工现场的宣传工作 ②组织全项目部的施工人员,按照国家法律法令和各种规章制度,负责教育,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在事故突发时做到召之即来,来者能战,使事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处理。 ③负责事故处理和协调工作,将事故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5.2副组长职责:(项目安全长)培训与演练 ①对项目部安全应急事故处理负主要责任。 ②贯彻执行国家的安全生产法规的实施,配合组长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工作。 ③负责安全培训工作、施工人员安全的教育和监督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的工作,调查事故发生后的真实情况,及时将事故的经过及处理情况上报上级有关单位。 ④负责组织突发事故的抢救工作,事故发生后,紧急启动救援工作,召集各救援成员及时赶到现场将事故的损失将到最低点。 副组长职责:(项目总工)技术保障 ①提出抢险抢救及避免事故扩大的临时应急方案和措施。 ②指导抢险抢救组实施应急方案和措施。 ③修补实施中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 ④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标明重点部位,向外部救援机构提供准确的抢险救援信息资料。 组员职责:(项目副经理)治安、交通和通讯 ①负责本管区的安全生产和积极做好事故预防工作。 ②接到事故抢险命令后,立即组织本管区的所有施工人员及机械设备在指定的时间内赶到事故发生地,在组长的统一指挥下,执行抢救工作。 ③负责管理本管区的施工生产质量安全的工作,对本管区内的安全事故,做好预防工作,监督检查各事故单位的安全隐患,发现安全隐患立即整改,把事故彻底的清除。 ④负责组织抢险完毕后现场的恢复生产工作。 ⑤确保通信与信息传递 ,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系统建设,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手段,把有线电话、移动手机、无线电台及互联网等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覆盖全区的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信息网并实现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 5.3组员职责:(施技部) ①严格按照国家安全技术规定、规程、标准编制施工方案,在编制过程中要将高危施工项目做到重点防护、重点设计。 ②深入现场检查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工艺、设备、安全技术防护设施,及时制止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行为。 ③负责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可能发生的灾害隐患,保护供水、供气、供电等生命线设施免遭损失,组织抢修损毁的供水、供气、供电、水利等设施,保障正常运行。 组员职责:(安质部) ①贯彻执行国家、政府部门关于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法规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国家的安全技术规定。 ②制定施工应急预案、组织预案的实施和协助组织演习工作,做好预案修改和完善工作。 ③制止违章作业,组织安全质量检查,及时向领导汇报施工中存在安全质量隐患。 ④负责工伤事故的统计、分析报告,参加工伤事故的调查处理,提出整改措施。 ⑤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对施工中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下发整改通知单,并跟踪检查监督其认真执行。 组员职责:(保障部) ①确保供应施工生产中的安全防护、劳动保障所需物资设备和材料。 ②储备安全应急预案中的各种物资,按指定的地点存放,以备事故发生后,紧急启用。 ③定期对物资、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做好物资设备的转场工作,对过期、变质报废产品,严禁使用,确保施工安全,避免事故发生。 组员职责:(财务部)应急队伍、资金保障 ①负责安全资金的管理使用,筹集资金,设事故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不得挪用。 ②在事故发生后,紧急启动专项资金,确保抢险时的资金使用,不得因资金问题影响抢险进度。 组员职责:(办公室)应急队伍、物资、装备保障 ①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宣传工作和对外联络工作。 ②负责联系宾馆、饭店、医院,并签定合作协议,一旦事故发生,及时与有关单位联系,做好安置、安扶工作。 ③负责单位的车辆使用和管理,事故发生后,以最快的速度,派出车辆将有关人员及时送到事故发生地进行抢险。 6 责任与奖惩 6.1奖励 对在地质灾害应急工作中贡献突出需表彰奖励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相关规定执行。 6.2责任追究 对引发地质灾害的单位和个人的责任追究,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相关规定处理;对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中失职、渎职的有关人员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 7附则 7.1名词术语的定义与说明 地质灾害易发区:指具备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 地质灾害危险区:指已经出现地质灾害迹象,明显可能发生地质灾害且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区域或地段。 滋生灾害:指由地质灾害造成的工程结构、设施和自然环境破坏而引发的灾害,如水灾、爆炸及剧毒和强腐蚀性物质泄露等。 生命线设施:指供水、供电、粮油、排水、燃料、热力系统及通信、交通等城市公用设施。 直接经济损失:指地质灾害及滋生灾害造成的物质破坏,包括建筑物和其他工程结构、设施、设备、物品、财物等破坏引起的经济损失,以重新修复所需费用计算。不包括非实物财产,如货币、有价证券等损失。 本预案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7.2预案解释 本预案由永安市洪田东坑经湍石至上石公路工程项目经理部负责解释 。 7.3预案的实施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应急救援流程图 组长:吴建明 副组长林志江 副组长吴如桃 副组长杨国安 各管区主管 各管区主任工程师 各管区安全员 各施工队队长及施工人员 地方相关部门 技术支持组 现场保卫组 抢险救助组 医疗救护组 后勤保障组 通讯联络组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