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生命的问句阅读训练二则.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9765001 上传时间:2025-04-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命的问句阅读训练二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生命的问句阅读训练二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命的问句阅读训练二则      生命的问句阅读训练二则         “人生永远是朝向你所思考的方向前进”,就像开头故事中的那棵树,你用不同的方式对待,就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1.第1自然段中“一棵有毒的树”比喻什么?倒数第3自然段中“完全没有自我”的含义是什么?      答:⑴“一棵有毒的树”比喻__________________      ⑵“完全没有自我”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四种人的特点。      ⑴第一种人:__________________⑵第二种人:__________________      ⑶第三种人:__________________⑷第四种人: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中人们回答:“人生是什么”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答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错误的两项是      A.本文对“生命”问题进行探索,内容大胆而又有吸引力,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襟。    B.作者写“生命”这样抽象的命题,以树为载体,借助生活中常见的生命现象,使这一抽象命题具体化。    C.本文开头描述四种人对有毒的树的不同心态是为了铺垫下文对“生命”问题的设问。    D.文章开头提到四种人,作者显然否定前三种人的作法而肯定第四种人的作法。    E.本文告诉我们,面对“生命的问句”,无论给出多少种回答,人们都会有完全不同的感悟。      生命的问句      田彩虹      一颗有毒的树矗立在路旁。      第一种人大老远的看见了,赶紧绕路而行,他们一点也不愿接近,深怕不小心会中毒。      第二种人来到了树边,看见这棵树,马上就想到它的毒素,急着要砍除它,以免有人受害。      第三种人有着不同的心态,愿意带着慈悲心去思索:这棵树也有生命,不要轻易地毁掉。于是在树旁围上篱笆,注明有毒,以此避免危害路人。      至于第四种人在看到这棵树的时候,会说:“哈!一棵有毒的树,太好了,这正是我要的!”      他们开始研究树的毒性,提炼了毒素,与其他成分混合,制成了可以救人的药材。      你认为人生是什么呢?如果用一个造句,“人生是……”或“人生像……”,你会怎么完成这个句子呢?      用直觉,就是脑海里直接浮现出来的答案,我们不是在写作文或造句,而需要修饰成优美的语句。      “我的答案是人生如戏”,一位看起来吊儿郎当,凡事不在乎的男士可能会这样说。      “从小我看到爸爸妈妈为这个家打拼,一直认为人生是很艰辛的”。即使这位女学员没有说出来,从她愁眉不展的神情,也可以猜想得到答案。      “人生是一场无休止的竞赛”,这位学员有着非常明显的“宁为鸡首,不为牛后”以及“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的刚毅性格。难怪他说自己当年没有考上第一志愿的高中,就放弃已考上的第二志愿,毅然去担负兵役。      还有人说“人生是来还债”,这样的想法,虽然宽慰了受到创伤或不平等待遇的惆怅,但回答这个问题的学员,似乎有着很深的无奈。      人生到底像什么?这的确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然而也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种对人生不同的态度,形成了各不相同的剧本。      我们对人生的诠释,其实也就是内在潜意识的外在表现,自然也就生出那种形态的生命形式。      于是我们看到,有些人终其一生,始终扮演着苦情哀怨的主角;有些人虽然会赚钱,但始终留不住钱;有些人最擅长的就是悲剧英雄。      还有一位学员在课堂上赫然发现,自己无论在婚前、婚后,在家庭、公司,虽然有女儿、太太、媳妇、职员等各种不同称呼,但总括而言,结果只有一个――为别人活,完全没有自我。      “人生永远是朝着你所思考的方向前进”,就像开头故事中的那棵树,你用不同的方式对待,就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你认为人生像什么呢?      1.第一自然段中“一棵有毒的树”比喻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横线的句子“完全没有自我”的含义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别用不超过四个字的词语概括四种人的特点。      ①第一种人:      ②第二种人:      ③第三种人:      ④第四种人:      4.在第八自然段中:      ①作者说,回答“人生是什么”的问题,要“用直觉,在脑海中直接浮现答案”,这句话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们回答“人生是什么”的问题,出现不同答案的原因又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文章的赏析,错误的两项是      A.本文对“生命”问题进行探讨。内容大胆而又有吸引力,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襟。      B.作者写“生命”这样抽象的命题,以树为载体,借助生活中常见的生命现象,使这一抽象命题具体化。      C.本文开头描述四种人对有毒的树的不同的心态是为了下文对“生命”问题进行设问。      D.文章开头提到四种人,作者显然否定前三种人的做法而肯定第四种人的做法。      E.本文告诉我们:面对“生命的问句”,无论给出多少种回答,人们都会有完全不同的感悟。      6.你对“生命”这个话题有哪些感悟,不妨写下来吧!或者说“生命的问句”带给你哪些有益的启示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