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风康复训练课件.ppt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9748524 上传时间:2025-04-05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30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风康复训练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中风康复训练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中风康复训练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中风康复训练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中风康复训练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中风康复训练,南中医,1,中风康复训练,中风初期介入康复训练的时机,病后1个月内开始的训练初期康复,(病后2周,坐位训练会引起血压波动,使病情加重),抗痉挛肢位,体位变换,肢体被动运动对血压影响不大,因此病情稳定可立即开始,2,中风恢复的各阶段应进行的训练,软瘫期:(中风后2-3周 脊髓休克期),康复的原则:运用躯干肌的活力,通过联合反应、共同运动、姿势反射等手段促使肩胛带和骨盆带的功能部分恢复。,目的:使患者能独立完毕床上的初期训练。,3,中风恢复的各阶段应进行的训练,痉挛期:,防止性康复,通过反射性以致

2、和运动的增进来控制痉挛的出现和加重。,良肢位训练。不能用力拉患肢。良姿位训练,良肢位,抗痉挛模式,即肩不能转向内侧,髋决不能转向外侧(肩外旋);患下肢上部被支持向前位,膝轻度屈曲,髋关节朝内或内旋。,4,中风恢复的各阶段应进行的训练,恢复期:(肌张力已趋向正常运动能力逐渐提高),重要对患者进行技巧性训练,手功能训练,步态训练,下肢感觉训练,精细协调训练,平衡训练等,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5,中风康复训练,怎样训练翻身,辅助翻身,独立翻身,6,辅助翻身,由护士或家眷协助翻身:中风后数日内,由于肢体瘫痪较重,需由他人协助翻身。,(1)偏瘫患者由仰卧位向健侧翻身:家眷首先将患侧下肢屈曲,双手分别置于

3、患侧肩部与臀部,用合适力量将患者翻向健侧,并将患肢置于良肢位。,(2)偏瘫患者由仰卧位向患侧翻身时,家眷首先将患侧上肢保护好,患肢肩部向前伸,伸肘,伸腕,用左手掌顶住患肢手掌,右手拉住患者健手,即可翻向患侧,而后将患肢置于良肢位。,7,独立翻身,在病情容许的状况下,自己翻身的关键是运用健侧肢体的力量协助进行。,详细是:患者仰卧,健侧先屈髋屈膝,健手握住患手,双手上肢前伸90,头转向要翻向的一侧,用健上肢带动患上肢来回摆动2-3次后,借助惯性翻向患侧或健侧。纯熟后上述动作可一次完毕,自主健侧翻身训练:患者仰卧,首先将健小腿插到患侧大腿下面,患侧上肢放在腹部;然后在转头、肩的同步,健足用力蹬床辅,

4、患侧肢体随之翻向健侧上方,呈健侧卧位。,8,中风康复训练,桥式运动 分为双桥和单桥运动形式。,双桥:患者仰卧,双腿屈曲,然后伸髋、抬臀,并保持,则为桥式双桥运动形式;,单桥:若患者病腿屈曲,伸直健腿,然后伸髋、抬臀,并保持,则为单桥运动形式。,训练时两腿之间可夹持枕头或其他物体。该运动可以克制下肢伸肌痉挛模式,并有助于提高骨盆对下肢的控制和协调能力,是成功的站立和步行训练的基础。,9,有益的躯干活动,在床上做躯干活动:,髋与肩做反方向运动 减轻躯干肌肉的痉挛,健腿带动患腿翻转,10,有益的躯干活动,上肢的被动运动,前臂 前臂的旋前、旋后运动,肩部 肩关节屈曲、外展、内外旋转,肘部 肘关节屈伸运

5、动,腕部 腕关节的屈伸运动和侧偏运动,手指 掌指关节屈伸运动,11,前臂的旋前、旋后运动,患者患侧肘关节屈曲,90,、肘关节屈曲,90,,护理人员一手握住患侧上臂近肘关节端固定,另一手握住患侧腕关节,使患侧前臂被动旋前旋后。该动作可防止中风患者前臂旋后受限的旋前位挛缩。,12,肩关节屈曲运动,护理人员一手扶住患侧肘关节,使患侧肘关节处在伸展位,另一只手扶住患侧腕关节,使患侧腕关节处在中间位,患侧手指伸展位。将患者患侧肩关节上举至正常的180(图1),当到达最大屈曲状态时停止被动运动,然后还原到开始的肩关节伸展位。,若缓慢性瘫痪时,患侧肩关节被动屈曲进行到正常的二分之一即可。有时为防止肩关节半脱

6、位,护理人员的一手固定患侧肩胛骨,另一手握其前臂令患侧上肢上举,在换侧上肢上举时,固定肩胛骨的手可同步轻轻按压肱骨头在肩关节窝内转动。,13,肩关节外展运动,预备工作与肩关节屈曲运动相似,被动外展患侧关节至90(图2),然后还原到开始的位置。为了防止肩关节半脱位,护理人员也可用一手抓住患侧肩胛骨缓缓向上、前方移动,同步另一手使患侧上肢外展。,14,肩关节内外旋转运动,患者患侧肩关节外展90、肘关节屈曲90,护理人员一手握住患侧肘关节,另一手握住患侧腕关节,被动进行肩关节内外旋运动(图3)。,在弛缓性瘫痪期,为防止关节窝较浅的肩肱关节半脱位和损伤,可进行正常的关节活动度的二分之一(肩关节内外旋各

7、约45)的被动内外旋运动。护理人员也可用一手按住患者患肩关节,使肱骨头不离开关节窝,并以肱骨头轻轻对肩关节窝按压,在此状况下进行肩关节内外旋运动。,15,肘关节屈伸运动,患者患侧上肢自然位,护理人员一手扶住患侧肘关节,另一手握住患侧腕关节,被动屈曲患肘关节至最大屈曲位,然后还原(图,4,),但应注意,在肘关节屈伸运动前,须先检查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有否痉挛,若存在痉挛,则要先轻轻按摩局部,肌肉放松后再做上述运动。,16,掌指关节屈伸运动,患者患侧肘关节屈曲90,护理人员一手固定于患腕关节,另一手扶握于患侧手指,进行充足的被动掌指关节屈伸训练,同步还应进行近端、远端指间关节的屈伸运动(图6)。拇指

8、的被动运动患者患侧肘关节屈曲90度,护理人员一手固定患侧掌指关节,另一手扶握患侧拇指,进行屈曲,伸展,掌侧外展(于手掌垂直平面上的运动),桡侧外侧(与手掌平面上的运动)和对指等复杂运动。,17,有益的躯干活动,下肢的被动运动,髋膝部,屈曲、伸展,上举,外展、内收,内旋、外旋,踝部 踝关节的跖屈、背伸内、外翻运动,趾部 足趾屈、伸运动,18,髋、膝关节屈伸运动,中风患者仰卧位,护理人员站立于患者患侧,一手托住患侧膝关节后侧,另一手托住患者足跟,使患侧髋,膝关节均屈曲至最大位置。然后在患髋关节屈曲的状况下,伸展患膝关节,最终伸展患髋关节,还原(图7)。,19,髋关节内、外旋运动,中风患者仰卧位,护

9、理人员站于患者患侧,一手扶于患侧膝关节,另一手扶于患侧踝关节,双手用力使患侧下肢向内侧转动,即髋关节内旋,然后双手用力再使患侧重下肢向外侧转动,即髋关节外旋。,20,髋关节外展、内收运动,中风患者仰卧位,护理人员站于患者患侧,一手托住患侧膝关节后侧,另一手托住患者踝关节,双手用力使患侧下肢向外外展至最大位,然后内收还原。,21,踝关节的跖屈、背伸运动,中风患者仰卧位,护理人员站于患者患侧,一手握住足背部,另一手托住足跟,握住足背部的手用力推压,完毕踝关节跖屈运动。然后一手握住踝关节上方,加一手托住足跟牵拉足跟部,同步运用前臂屈侧推压足底,完毕踝关节屈曲运动(图8)。,22,踝关节的内、外翻运动

10、,中风患者仰卧位,护理人员站于患者患侧,一手握住患侧踝关节,另一手握住患侧足底近足趾部,完毕踝关节的内、外翻运动(图9)。,23,足趾的屈、伸运动,中风患者仰卧位,护理人员站在患侧,一手握住患侧足底部,另一手握住患侧足趾部,完毕足趾的屈、伸运动。,24,足趾屈、伸,足趾训练的初期,患者可由医师或家人协助进行。用双手握住患者脚趾,使患者反复感觉足趾屈和伸的动作,同步摩擦足背面肌肉以刺激患者对足趾屈、伸的感觉。每次次,每日训练次。,当患者可以感到足趾屈、伸运动后,在治疗师或家人的协助下,逐渐使患者加大自主运动的力量,完毕足趾伸展及踝关节背曲动作,然后带动整个足的背曲。,25,有益的躯干活动,积极辅

11、助运动,平卧位功能锻炼 病人取平卧位,上肢平放于床面(手心向上),下肢平伸,足垂直于床面(足趾向上)。病人可自行活动,不过达不到所规定的幅度时,可由旁人加以辅助。此措施病人可自行掌握运动强度,既可防止因超负荷运动,不利肢体功能恢复,又可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坐位功能锻炼 病人可坐于椅子上双脚着地,上肢可自行运动,下肢可做抬腿、屈膝运动。此措施病人需双足着地,足部承受了下肢的负荷,故有助于足背屈肌的深入恢复,同步锻炼了病人的腰部力量。,站立行走锻炼 伴随病人肢体运动功能的不停恢复,可在家眷搀扶下进行站立及行走锻炼,因行走时调动了身体各部位肌群的运动。此措施有助于病人向健康人方向恢复。,26,中

12、风康复训练,在床上端坐的对的姿势,床前放置一床前桌,调整高度与胸保持水平,双上臂双手平放于桌面。患侧上肢肘关节微屈,掌心向下,手指分开,上身稍前屈患者后背放置枕头保持上身稍前屈,使坐位重心在臀部。膝关节屈曲为90度、足与小腿保持垂直位。护士站在患侧保持患姿,防止摔倒。,在椅子上坐的对的姿势 与床上大体相似,27,中风康复训练,怎样从床上转移到椅子上:,轮椅斜放于患者健侧,护士站在患者的患侧,运用健侧上肢充足支撑,以健侧下肢为轴,移动躯干,使臀部正对轮椅,待躯干充足前屈之后,在徐缓坐下。护士保证移动过程的安全及轮椅坐姿的调整。,28,怎样训练病手,肘的屈伸训练,(,1,)推拉模具法 (,2,)模

13、光板面法,29,怎样训练病手,病手的负重训练,(,1,)侧倾身体 (,2,)肘支托法,30,怎样训练病手,健手带动病手活动,握手推球游戏,用双手握大棋子下棋,31,怎样训练病手,增强病手的敏感性,练习手部活动,练习伸指,冰水浸手,掌面拉刷,练习伸腕,练习抓握,练习旋后,练习拇指与其他四指的对合动作,练习持杯和倒水动作,练习较复杂动作,拾物动作,用筷子就餐,写字,32,中风康复训练,怎样学会站立,辅助站立,(1)依托家人,家人站在患者的正前方,嘱患者用健侧手搂住家人的腰部,家人再将患侧手用自己的前臂固定与一侧腰部,家人的另一只手置于患侧掖下支撑起立,患者头抬起面向前方,用腰部向上的力量站立。护士

14、协助保持对的的站姿后,站在患者的患侧保证其安全,为行走做准备。,(2)借助家俱 :小凳子、桌子、床架、椅背,独立站立,33,中风康复训练,行走之前的训练活动,髋、膝、踝关节的练习,四点跪立练习,三点跪立与两点跪立练习,双膝跪行练习,站位平衡训练,34,中风康复训练,怎样练习行走,面对面扶持、病侧扶持,病手的处理,足下垂康复,35,中风康复,病手康复一种中风病人病手康复训练器,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充气手球上分别固定有拇指弹力套环手掌弹力套环和四指弹力套环,充气管上安装有进放气开关,充气管的两端分别与充气手球和挤压充气球囊固定连接相通。,它的长处是:使用该训练器操作简朴以便省时省力,由于采用机械

15、的方式训练手指张合可长期坚持使病手迅速康复不落残疾。,36,中风康复训练,足下垂的矫正,首先以被动锻炼开始,由医护人员或家眷操作,从足踝关节到趾间关节做屈曲和伸展活动,手法要轻柔,用力由小渐大,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当患者肌力达2级以上水平时,可在被动活动之后进行积极足部屈伸活动,循序渐进,不可强求,至患者可以站立时,不要急着训练走路,要先从站平台开始,直至可以用双足踏实地面,不发生倾斜后,方可进行行走训练,并注意步态,使步态符合生理规定。,37,中风康复训练,借助手杖练习行走,持杖,两步走法,三步走法,38,中风康复训练,怎样上下楼梯,要点:上楼梯时健腿先上,下楼梯时病腿先下,持杖上

16、下楼梯 (,1,)持杖上楼 (,2,)持杖下楼,独自上下楼梯 (,1,)单手法 (,2,)双手法,39,中风康复训练,怎样以轮椅代步,病人自己驱动轮椅,从轮椅转移到床(椅)上,从床(椅)上转移到轮椅上,40,中风康复训练,平常生活的自理,洗脸、刷牙和洗手,刷假牙、剪指甲和洗澡(改造工具),穿、脱前开襟的衣服(穿:先患后健;脱:先二分之一患再健侧最终患侧),穿、脱套头衫(穿:先患后健,再头部;脱:先头后肩手),穿裤子(先患后健),使用自助具进食(改造工具),练习写字,41,中风康复训练,语言训练,1.文字理解力的康复训练:让患者看物或画,或以指字复述的方式进行朗诵训练。,2.理解障碍的康复措施是

17、教患者看训练者发音时的口唇动作与声音的联络,并配以物或图,以到达理解目的。,3.口语体现能力的康复训练:先要进行舌肌、面肌、软愕和声带运动的训练,以使语言肌肉的功能得以恢复。发音训练最简朴的措施是结合平常生活令患者与人交谈。,4.书写的康复训练:应从写患者的姓名开始,渐至抄写词句,直至写短文,用左手写。应运用尚保留的语言功能进行上述训练,如有的老人患中风失语,但还能唱歌,则应鼓励其唱歌。经2-6个月的训练,失语症状可不一样程度地恢复,但只要语言未完全恢复,仍应坚持康复训练。,42,中风康复训练,中风患者的心理康复,在音乐中康复,中风患者应当理解自己的病情,什么是中风,中风发生的原因,中风带来什

18、么后遗症,最佳和最坏的康复成果以及有关的康复知识,尤其是应加强心理治疗和心理康复,可以给中风患者和亲属带来战胜疾病的力量。,制定每天的日程 从锻炼到娱乐,一份排得满满的日程可以使人觉得生活有奔头。,建立近期和远期目的 通过化整为零的措施,将体疗和功能训练的成果提成许多可以实现的详细目的。每当患者在预定期间内完毕一种环节,就会为下一种动作准备积极的心态和跃跃欲试的情绪,这样可以协助患者重新建立信心。,43,中风康复训练,定期安排户外活动自然风光、娱乐活动以及繁忙的外部世界,会使人感觉到并没有由于疾病而与世隔绝。,进行自我监督 在亲人的协助下,患者可以对自己的言行进行监督。,寻求群体支持 中风后遗症使患者与病前的社会群体之间产生深深的界沟,任何开导和鼓励都无法变化这一现实。然而,世界上有许多同病相怜的人,病友们在一起互相开导,互相鼓励,交流对未来的设想,可以减轻彼此心中的恐惊、孤单和痛苦。,对于患者来说,心理障碍会影响他们恢复健康,阻碍甚至克制康复治疗的进程。因此,一旦出现明显的心理障碍,应当立即请医生通过药物和心理治疗及时纠正。,44,Thanks!,45,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