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语文说课教案女娲造人说课稿.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9744434 上传时间:2025-04-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语文说课教案女娲造人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语文说课教案女娲造人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女娲造人》说课稿   一、说教材   1.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女娲造人》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想像极为丰富的作品。《女娲造人》是一则神话,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神话的特点,了解原始先民关于人类起源的极富想像力的解释,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引导学生理解女娲身上所寄托的人类母亲的优秀品质,感受人类诞生后的欢欣与愉快。   2. 教学目标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应当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能力为重,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以根据本课内容确定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   ①知识目标:掌握神话的特点,体会想像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了解原始先民关于自身起源的极富想像力的解释,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追寻人类起源。   ②能力目标:使学生理解女娲身上所寄托的人类母亲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③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人类诞生的欢欣与愉快,感受创造的快乐,思索自身来源,珍爱生命。   3. 教学重、难点   体会神话大胆而新奇的想像和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二、说教法   1. 教法分析   这篇课文属神话,内容浅显易懂,所以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自读、想像女娲另一种造人的动机、方法,并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进一步理解女娲的形象,从而进一步体会作者丰富的想像力。   适当延伸拓展,使学生认识神话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加深了解神话的特点,并对“人”的自身发展作进一步思考。   2. 学法指导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一种愉悦、主动的学习状态。   3.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三、说过程   1.情境导入   由学生思考人类起源导入。   2.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熟悉的神话,了解神话特点。   3.合作探究,师生互动   ①比较阅读   (目的是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初步感受想像力的作用)   思考:课文比《风俗通》丰富了哪些内容?   学生讨论……   教师小结:可见作者高超的想像力   ②找一找,谈一谈   找出文中表现人类诞生的喜悦感的语句,谈一谈你的感受。   (目的:体会这则神话丰富、生动的情节和语言,进一步感受想像的作用。)   学生讨论……   教师小结:全文洋溢着一种人类诞生的喜悦感,人的产生给大自然带来无限生机。人类产生的同时也产生了爱,产生了人间的温暖。总之,人的出现使死寂的天地间获得了生机,更充满了人间的温情爱意与天伦之乐,只有人才使这世界充满温馨,充满爱。   ③神话精彩情节欣赏――听录音。   (目的:使学生体会“人来到世间”的欢欣)   请学生闭上眼睛想像女娲造人的辛劳与执着,感受人类诞生后的欢欣愉快。   ④女娲形象分析   (目的:体会神话的情节是想像的,但又是合乎现实生活的情理的,体会女娲神性与人性的统一)   学生讨论,合作探究。   教师小结:女娲是神,更是人,神性与人性在女娲身上得到高度的统一。   女娲的慈爱、辛劳与不懈努力不正是一位勤劳、智慧、伟大的母亲形象吗?她充满生命活力与母性,有着母亲的喜与忧。从女娲身上我们看到了人类母亲的优秀品质,这种崇高的母爱不正是我们人类生生不息的源泉吗?   女娲造人,体现了人类可贵的创造与探求精神。女娲不正是一个创造者吗?这种创造精神正是我们今天所迫切需要的。   女娲的勤劳、智慧、坚持不懈何尝不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体现?   ⑤ 展开想像的翅膀,对女娲造人的动机、过程作另一种推测。   自编神话《女娲造人》与袁珂比一比。   (目的: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分四小组讨论,各组选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   ⑥思考:有关人类的起源,你还知道哪些神话传说呢?   学生谈一谈   (目的:通过比较了解各民族对自身起源极富想像力的解释)   教师小结:对于自身起源问题,世界各地人们一直都在探索。可是,在远古完全隔绝状态,东西方的想像竟然这样相似,这实在是非常有趣的。   ⑦要求学生试着用自己所学知识科学地解释一下人类的起源。   (目的: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   教师展示:(多媒体)   人类起源学说:   传统的古猿进化说;   最新的海猿说;   海陆双祖先复合说;   外星人说;   尘埃说。   4.作业:   ①参考有关资料,思考人类起源,写一则小论文;   ②继续完成自编神话《女娲造人》。   (目的: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5.感悟小结:   (目的: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努力拼搏,无愧于自己的生命。)   无论是今天学习的美丽的神话还是关于人类起源的科学争鸣,都是一串串不同时代的人们探寻生命问题的足迹。它让我们体验到了生而为人的自豪,使我们感受到生命是如此独特而美好。也许我们的生命本身就是个奇迹,让我们珍爱生命,努力拼搏,这样才能无愧于自己的生命,让我们美丽的生命绽放出应有的光彩!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教师资格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