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西北) 北 (东北)
西 东
(西南) 南 (东南)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南与西北)相对,(西南与东北)相对。
面南左为东,面北左为西,面东左为北,面西左为南登录管家。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通常所说的八个方向:东、西、南、北、东南、西北、西南、东北。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做题时先标出东 南 西 北。)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就到了哪里。(在转弯处要注意方向的变化)
判断一个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为中心点(观测点)处画“米”字符号,再进行判断。
4、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5、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
我国地处北半球,树叶茂盛的一面是南方,树叶稀疏的一面是北方。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法则:
(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顺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如:30÷5 = 6)
*4、笔算除法:
(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最小的余数是1;最大的余数是除数减去1;最小的除数是余数加1;
最大的被除数=商×除数+最大的余数;最小的被除数=商×除数+1;
(2)除法验算:→ 用乘法
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0不能为除数)都等于0;0乘以任何数都得0;
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5、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6、笔算除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再商。)
7、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判断商是几位数):
用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跟除数进行比较,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被除数是几位数商就是几位数;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商的位数就是被除数的位数减去1。
*8、锯木头问题
王叔叔把一根木条锯成4段用12分钟 锯成5段需要多长时间? 锯成4段只用锯3次 也就是锯3次要12分钟 那么可以知道锯一次要:
12÷3=4(分钟)而锯成5段只用锯4次 所需时间为:4×4=16(分钟)
*9、规律排列着(余数应用)
少年宫有一串彩灯 按1红 2黄 3绿
请你猜一猜第89个是什么颜色?
彩灯一组为:1+2+3=6(个) 照这样下去
89÷6=14(组)......5(个)第89个已经有像上面的这样6个一组14组 还多余5个;这5个再照1红 2黄 3绿排列下去
第5个就是绿色的了
*10、加一份和减一份的余数问题
例1:38个去划船 每条船限坐4个 一共要几条船?
38÷4=9(条)......2(人) 余下的2人也要1条船 9+1=10条
答:一共要10条船
例2:做一件成人衣服要3米布 现在有17米布能做几件成人衣服?
17÷3=5(件)......2(米)
答:能做5件成人衣服,余下的2米布不能做一件成人衣服 。
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
复式统计图的特点:有利于数据的比较,更容易分辨相同项目的区别。
1、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编成一个统计表,这个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
2、观察、分析复式统计表要先看表头,弄清每一项的内容,再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回答问题。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2、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前面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3、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
→(可以把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
4、有大约字样的一般要估算。
*5、凡是问够不够,能不能等的题目,都要三大步:
①计算、②比较、③答题。→别忘了比较这一步。
6、笔算乘法:先把第一个因数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
7、相关公式:因数×因数=积积÷因数=另一个因数
*8、运算顺序:先乘除,再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内的运算。
*9、常见的数量关系:
(1) 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3)加数+加数=和 和 - 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4)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5)乘数×乘数=积 积÷乘数=另一个因数
(6) 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7)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10、解决问题。
①.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和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相同,都要弄清已知条件和问题,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列式计算。
②.在解答应用题时,首先要读准题目,分析题意(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再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解答(出现连乘和连除),需要同学们弄懂题目意思,然后进行列式并计算,最后写单位写答。
(1) 两部计算的的连乘问题连乘求的是总数,可以先求每份的数量,再乘总份数得总数;也可以先求出总份数,再乘每份的数量,得出总数。
例题:仪仗队中,一个方阵有8行,每行有9人,那么三个方阵总共有多少人?
(2) 两部计算的的连除问题连出求的是每一份数量或者是总的份数。
总数÷份数(第一次分几份)÷份数(第二次分的份数)=每份数 用总数除以先分的份数,再除以
再分的份数,最后得出每份数;
还可先求出总份数,用总数÷总份数(第一次分的份数×第二次分的份数)=每份数
例题:共有960个杯子,每6个装一盒,每8盒装一箱,那可以装多少箱?
第五单元面积
*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周长。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单位不同,无法比较。
*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3、①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②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③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4、长方形: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求长:长=长方形面积÷宽已知周长求长:长=长方形周长÷2-宽
求宽:宽=长方形面积÷长已知周长求宽:宽=长方形周长÷2-长
正方形: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边长:边长=正方形面积÷边长 已知周长求边长:边长=正方形周长÷4
*5、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相邻10:(小变大除以进率,大变小乘以进率)
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1千米=1000米
*6、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等。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周长也不一定相等。
7、在生活中找出接近于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例子。例如1平方厘米(指甲盖)、1平方分米(电脑A盘或电线插座)、1平方米(教室侧面的小展板)。
*8、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不同:长度单位测量线段的长短,面积单位测量面的大小。
(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1、归类:
什么样的问题是求周长?(缝花边、围栅栏、围栏杆、池塘或花坛周围小路长度、围操场跑步的长度等等)
什么样的问题是求面积?或与面积有关?(课本等封面大小、刷墙、花坛周围小路面积、给餐桌配玻璃、给课桌配桌布、洒水车洒到的地面、某物品占地面积、买玻璃、买镜子、买布、买地毯、铺地砖、裁手帕等等)
*2、长方形或正方形纸的剪或拼。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长方形或正方形拼成新的图形后的面积与周长。从一个图形中(通常是长方形)剪掉一个图形(最大的正方形等)求剪掉部分的面积或周长、求剩下部分的面积或周长。要求先画图,再标上所用数据,最后列式计算。
*3、刷墙的(有的中间有黑板、窗户等):求要用到的面积等于大面积减去小面积。
4、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5、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测量房间、菜园、教室、操场的面积通常用平方米为单位。
*6、面积单位换算相邻100(小变大除以进率,大变小乘以进率):
1平方米 = 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 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 = 10000平方厘米
第七单元年、月、日
1、重要的日子:1月1日元旦节,3月8日妇女节,3月12日植树节,5月1日劳动节,5月4日青年节,6月1日儿童节,7月1日建党节,8月1日建军节,9月10日教师节,10月1日国庆节。
*2、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
3、季度: 一年分四季度,每3个月为一季度。
一、二、三月是第一季度(平年有90天,闰年有91天)
四、五、六月是第二季度(有91天)
七、八、九月是第三季度(92天)
十、十一、十二月是第四季度(有92天)。
平年上半年181天,闰年上半年182天,下半年都是184天。
*4、求有多少个星期?用天数÷7。→如:31天31÷7=4(个)……3(天)
平年一年有52个星期零1天,闰年一年有52个星期零2天。
*5、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①一般用公历年份÷4,正好余数是0,就是闰年;
②公历年份是整百的÷400,余数是0,就是闰年。
公历年份是整百的闰年有:1200年,1600年,2000年,2400年;
*6、推算星期几的方法
例:已知今天星期三 再过50天星期几?
解析:因为一个星期是七天
那么由50÷7=7(星期)......1(天) 知道50天里有7个星期多一天 所以第50天是星期四
*7、经过的天数的计算:
公式→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1
例如:6月12到8月17日是多少天?
月 份 思 考
6 月 12日----30日 30-12+1=19天
7 月 31天
8 月 1日-----17日 17天
( 合计:19+31+17=57天 )
(二)24计时法
1、普通计时法转化为24时计时法:
①从凌晨0时到中午12时,时刻相同,去掉时刻前的时间限制词。
②下午1时到晚上12时,时刻加上12,并去掉时刻前的时间限制词。
2、24时计时法转化为普通计时法:
①从凌晨0时到中午12时在时间前加上凌晨、早上或上午等时间限制词。
②13时到24时,用时刻减去12,再加下午、傍晚或晚上等时间限制词。
3、计算经过时间:用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时刻—时刻=时间段
4、时间单位进率:1世纪=100年 1年=12个月 1天=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1、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的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从小数点后最高位比起,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以此类推。
2、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一定要先对齐小数点再相加、减。
3、分母是10的分数写成一位小数(如0.1),分母是100的分数写成两位小数(0.01)。
4、小数读写法:①读法→汉字形式;②写法→阿拉伯数字。
5、小数不一定比整数小。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
*一、简单的排列:有序排列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1.一个一个写出来。
2.有2个数字如4、6组成两位数有 46 、64 1×2种排列方法
3.有3个数字如4、6、7组成三位数有 46、47 64、67 76、74 1×2×3=6种排列方法
4.有4个数字如4、6、7、9组成四位数有 1×2×3×4=24种排列方法
*二、简单的组合:组合问题可以用连线的方法来解决(无顺序)。
1. 第一个位置连完,看有几种 ,第一个位置不管了。
2. 第二个位置连完,看有几种 ,第二个位置不管了。
3. 第三个位置...... 几种 ,第三个位置不管了。
4. 一直看有几个位置 几种
最后所有的种类加起来。
例题:小明、小刚、小红、小丽他们四个人相互握手,至少要几次所有人才全部相互握过手?
*三、组合与排列的区别:排列与事物的顺序有关,而组合与事物的顺序无关
*四两类物品组合时问题时,用第一类的物品与第二类物品组合时,通常用第一类物品数量×第二类物品数量
练习题集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一、填一填
1、小东早晨上学,他面向太阳,他的前面是( ),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
2、三个小朋友分别从家出发去学校。(如图)
学校
50米
40米
70米
100米
60米
小明家
小刚家
小红家
(1)小刚出门向( )走( )米就到学校了。
(2)小红出门向( )走( )米,再向( )走( )米,最后向( )走( )米就到学校了。
(3)小明出门后向( )走( )米,再向( )走( )米就到学校了。
3、 帮小动物找家
小鸡的家
小狗的家 小鸭的家 小猪的家
小猫的家
(1)小鸡的家在小鸭的家的( )面,小猪的家在小鸭的家的( )面。
(2)小猫的家在小鸭的家的( )面,小猪的家在小鸡的家的( )面。
二、选择题
1、早上太阳从( )方升起,傍晚在( )方落下。
A.东 B、 西 C、 南 D、 北
2、小红向东走,迎面走来小明,小明向( )面走。
A.东 B、 西 C、 南 D、 北
3、大树的影子在东边,那么太阳在大树的( )面。
A.东 B、 西 C、 南 D、 北
4、冬冬座位的西北方向是李伟的座位,那么冬冬的座位在李伟的座位的( )方向。
A.西北 B、 东南 C、 东北 D、 西南
5、 西南与( )相对。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一、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
(1)下面的除法算式中,商的中间是0的是( )
A 735÷5 B 806÷6 C 213÷2
(2)6□5÷3 要使商的中间有0,□中可以填( )
A 0、1、2、 B 1、2、3、 C 0、1、2、3
(3)要使872÷□商中间出现0,□内应该填( )
A 7 B 8 C 9
(4)下面的除法算式中,商的末尾是0的是( )
A 230÷2 B 650÷6 C 700÷5
2.火眼金睛辨对错。
3.用竖式计算。
416÷2= 754÷5= 124÷6=
996÷9= 207÷2= 380÷5=
综合练习:
1.
2. 学校给学生做校服,每套校服用布3米,624米布能做多少套校服?
3. 有540节电池,每盒装4节,130个盒子够用吗?
拓展练习:
1. 张伯伯给果树喷药,从8时到12时,一共喷了840棵,平均每小时喷多少棵?
2.张老师4分钟打380个字,李老师5分钟打405个字,谁打字快一些?
第三单元 复试统计表
一、三(1)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每人选一项)情况统计表。
人数 种类
性别
苹果
橘子
西瓜
香蕉
葡萄
菠萝
男生
5
2
8
3
4
2
女生
4
3
5
7
2
1
1.喜欢吃( )的人最多,有( )人;喜欢吃( )的人最少,有( )人。
2.喜欢吃苹果和葡萄的女生一共有( )人。
3.三(1)班男生有( )人,女生有( )人,全班有( )人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请解答。
二、商店空调销售情况统计表。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销售量(台)
20
25
25
30
35
45
40
1、哪两天销售量相同?
2、哪天销售量最多?哪天最少?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三、下面是三年级五个班级的学生订阅《中国少年报》的情况。
1.填一填。
班级
一班
二班
三班
四班
五班
份数(份)
25
5
(1) 三班比一班多订了5份。
(2) 四班订的份数是二班的三倍。
(3) 五班比一班少订了5份。
2、( )班订得最多,( )订得最少。
五、下面分别是三(1)班和三(2)班图书角课外书的统计情况。
三(1)班图书角统计情况
种类
连环画
故事书
科技书
数量(本)
30
45
10
三(2)班图书角统计情况
种类
连环画
故事书
科技书
数量(本)
45
15
40
1、请你根据上面的信息完成下表:
数量(本) 种类
班级
连环画
故事书
科技书
三(1)
三(2)
2、三(1)班共有课外书( )本,三(2)班共有课外书( )本。
3、三(1)班的故事书比三(2)班多( )本
4、两个班都想要再买一些课外书,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第四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一. 我会填。
1. 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 )位数,也可能是( )位数。
2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大的一位数的积是( ),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的积是( )。最小的两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相乘积是( ), 最小的一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相乘积是( )。
3. 160与50的积的末尾有( )个零。
4 估算41×69时,把41看成( ),把69看成( ),估算的结果是( )。
5.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10倍,积( );一个因数缩小到1/5,另一个因数不变,积( );一个因数扩大到10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10倍,积( )。
6.口算15×300时,这样想:15和( )个百相乘,得( )个百,是( )。
7.根据68×9 = 61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X
68×90 =( ) 680×90 =( )
680×( )= 6120
8.25×36可以分三道式计算,一道是( ),一道是( ),最后是( )。
9.520×80的积末尾有( )个0,积是( )位数。
10.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 )。
二.我是小法官,对错我来判(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 )
2. 30×60的末尾有2个0 . ( )
3. 两个数相乘,积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因数。 ( )
4.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10倍,积也扩大10倍。 ( )
5.两位数乘两位数,积一定是4位数。 ( )
三.看谁写的多 ( 12分 )
( )× ( )=400 ( )× ( )=400 ( )× ( )=400 ( )× ( )=400 ( )× ( )=400 ( )× ( )=400
四. 选择题。(10分)
1 .已知44×5=220,那么44×50=( )
A . 220 B.440 C .2200
2 .两个数相乘,一个乘数乘10,另一个乘数乘10,积 ( ).
A . 乘1000 B. 乘100 C . 乘10
3.87×4□≈3200,□中最大填( )。
A . 5 B. 4 C .9
4. 一个乘数是28,另一个乘数是32,积大约是( )。
A . 1200 B. 600 C .900
5.分别与28和46最接近的两个近似数是( )。
A . 30和40 B. 30和50 C ..20和50
五.计算
1.口算。 ( 15分)
50×10= 70×20= 40×40= 500×70= 600×80=12×300= 240×2= 130×2= 90×3= 11×30=40×10= 30×20= 30×50= 300×10= 300×80=22×40= 330×2= 120×3= 30×6= 10×50= 30×30=
2.估算。 ( 8分)
89×52≈ 13×49≈ 42×87≈ 25×11≈ 47×48≈ 34×95≈ 69×18≈ 99×12≈ 42×11≈ 68×10≈ 32×47≈ 45×17≈ 26×18≈35 × 41 = 46 × 63 =
4、列式计算。
1、47个39相加,和是多少? 2、45的18倍是多少?
3、40乘135,积是多少? 4、125与8相乘是多少?
六. 解决问题。
1.王老师为学校买26本作文本,每本18元,王老师带了600元,买完作文本,他还剩多少钱?
2. 社区中共有18栋居民楼,每栋住72户,这个社区共有多少个住户?
3. 养一张蚕需要桑叶约600千克,可产茧约50千克。张村共养40张蚕,可产茧多少千克?需要桑叶多少千克?
4. 果园里有28行橘子树,每行32棵。果园里大约有多少棵果树?
5、为民商店运进800千克大米,卖出18袋,每袋重25千克,还剩大米多少千克?
6、王师傅1小时安装10辆自行车,李师傅1小时比王师傅多安装3辆。李师傅24小时安装多少辆自行车?
7、 每箱苹果24 千克, 卖出苹果34箱。共卖出苹果 多少千克?
8、75个同学参加植树活动,每人植12棵,一共只几棵树?
9.一件衣服96元,买同样的13件衣服共用多少钱?
10.一所小学有36个班,每班42人,这所小学共有多少人?
第五单元 面积
一、填空
1、根据下面的测量要求,说出用长度单位还是用面积单位。
火柴盒面的大小课桌面的宽
教室的高黑板面的大小
2、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数学课本长20一块手帕的面积是4铅笔盒长19
课桌高70一个学校的面积是2 一间教室的面积是50
3、右图中每一个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算一算,
涂色部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4、有一块边长是5分米的正方形玻璃,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5、 6平方千米=公顷 300公顷=平方千米
4平方米=平方分米 12000000米=公顷=平方千米
6、 70米=分米=厘米 35平方米=平方厘米
3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1400平方分米=平方米
二、口算下面各题
13×400 960÷24 70×800 840÷40 17×300
6300÷30 980÷70 230×40 16×500 125×8
三、应用题
1、篮球场的长是28米,宽是15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半场是多少平方米?
2、拿一张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纸板,剪下一个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右图是一块正方形的园地,中间有一正方形的花坛,周围是草坪。算出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单位:米)
4、小学的操场原来长120米,宽40米。后来长增加10米,宽增加15米。现在操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比原来增加多少平方米?
5、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4厘米,它的长是12厘米,宽是多少厘米?
6、一个占地400公顷的长方形植物园,长800米。它的宽是多少米?
7、给一块16公顷的水田插秧,8天插完。按照同样的速度,给一块10公顷的水田插秧,需要几天才能插完?
8、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60平方米。如果它的边长都是整数,它的长和宽可能是多少米?
9、一块长16米,宽5米的长形阔叶林,它的面积是多少?如果每天它能制造氧气6000克,每天1平方米阔叶林能制造多少克?
第六单元 年、月、日
一、填空:
(1)一年有( )个月,( )个大月,( )个小月,大月有( )天,小月有( )天(二月除外),平年二月有( )天,闰年二月有( )天。
(2)平年全年有( )天,闰年全年有( )天。
(3)小海是1994年6月1日出生的,到2004年6月1日,他是( )周岁?
(4)科技展览馆每天上午展出的时间是8时—11时,上午展出的时间是( )。
(5)在2003年、2005年、2006年、2008年、2012年中,是闰年的有( )。
(6)我们学校从1月23日开始放假,2月11日开学报名,这个假期共有( )天?
二. 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上午7时:___________ 中午12时:___________ 下午4时:___________
晚上10时:__________ 晚上12时:_________ 凌晨2时:____________
三. 用普通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9时:___________ 12时:___________ 24时:___________
21时:__________ 13时:___________ 11时:___________
四. 解决问题:
(1)人民银行营业时间是上午8:30—下午5:00,人民银行一天的营业时间是多少?。
(2)从今天的17时20分到明天上午的8时10分,一共经过了多少时间?
(3)火车在8:20从甲地开往乙地,经过2小时50分到达乙地。到达乙地是什么时候?
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一.很快算出得数:
0.5+0.4 = 1.4+2.7 = 8.2+3.7 =
7.5+2.4 = 1.8-2.7 = 7.3+0.9 =
6.2+5.3 = 2.0+1.8 = 5.7+2.8 =
6.6+2.2 = 1.5+8.5 = 7.4+1.6 =
7.5-6.5 = 3.2-2.3 = 4.2-2.2=
7.2-2.3=
二. 我会填:
1.像6.3 、 5.9这样的数叫做( ), “ .”叫做( )。
2.1元是10角,7角是元,还可以写成( )元。
20厘米是米,还可以写成( )米。
3. 小李的身高是1米75厘米,写成小数是( )米。
4.写出下面各小小数字。
(1)某市新建了一座跨江大桥,全长为一点三七六米。( )米
(2)土星绕太阳转一周需要二十九点四六年:( )年
(3)小琦的跳远成绩是一点五二米:( )米
5.小光买了一个价格是2.3元的卷笔到刀,付了5元钱,应找回( )元。
6.把0.7、1.27、1.3、0.8从大到小排列是:
( )>( )>( )>( )
7.7、0.57元表示( )元( )角( )分。
9.87米表示( )米( )分米( )厘米。
6元5角 =( )元 1米2分米 =( )米
三、在○里填上“>”“<”或“=”。
0.8 ○0.7 0.12 ○ 0.21 0.45 ○ 0.35
2.4 ○0.08 0.08 ○ 0.18 2.05 ○ 0.52
四. 竖式计算:
0.6+1.4 = 1.25+12.7 = 6.2-3.9 =
4.5+2.3 = 8.4-7.5 = 1.10-0.3 =
五.涂一涂。
在下面的图中涂色表示小数:
0.8
七.解决问题。
1、请你算一算,下面的商品便宜了多少钱?(8分)
原价:8.4元
现价:6.5元
原价:62.8元
现价:50.5元
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课件|教案|试卷|无需注册
2、琦琦买了一本《格林童话》,花了8.3元;又买了一天《小小少年》,花了9.5元。小亮买这两本书一共花了多少钱?她付给阿姨20元,够钱吗?(5分)
3、下面是上花的体重统计图(8分)
(1)小花从7岁到10岁,体重增加了多少千克?
(2)哪一年比上一年增加得最多?增加了多少?
4、下表是王星和他爸爸订做衣服用布的米数。(8分)
上衣
裤子
合计
爸爸
2.6米
1.4米
王星
1.9米
0.9米
(1)请把表格填完整。
(2)你还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请解答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