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试题复习资料全集.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9742356 上传时间:2025-04-05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18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试题复习资料全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试题复习资料全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汉大学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  一.   填空(每空1分。共35分)   1.写出下列各体系的质子条件式: (1)    c1() 4 H24                             (2)    c1() c2()H33                            2.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当有色物质的浓度增大时,其最大吸收波长        ,透射比          。 3. 检验两组结果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     检验法,检验两组数据的精密度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     检验法。 4.二元弱酸H2B,已知=1.92时,δH2B =δ;=6.22时δ=δB2-, 则H2B的1=        ,2=          。 5.已知jF(32+)=0.68V,jF(43+)=1.44V,则在1 H24溶液中用0.1000 4+滴定0.1000 2+,当滴定分数为0.5时的电位为        ,化学计量点电位为           ,电位突跃范围是          。 6.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在六亚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中用2+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由变为。 7.某溶液含3+10,用等体积的有机溶剂萃取一次后,该溶液中剩余0.1,则3+在两相中的分配比=        。 8.容量分析法中滴定方式有           ,             ,               和           。 92与2S2O3的反应式为                                        。 10.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测量某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程度,所获得的曲线称谓             ;光吸收最大处的波长叫做           ,可用符号         表示。 1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由            ,           ,            ,              四部分组成. 12.桑德尔灵敏度以符号     表示,等于         ;桑德尔灵敏度与溶液浓度      关,与波长      关。 13.在纸色谱分离中,            是固定相。 14..定量分析过程包括                        ,                           ,                   ,                           和                。 二、简答题(每小题 4分,共20 分, 答在所留空白处) 1.       什么是基准物质?什么是标准溶液? 2.       分别简单阐述酸碱滴定指示剂,络合滴定指示剂, 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和沉淀滴定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的原理. 3.       在进行络合滴定时,为什么要加入缓冲溶液控制滴定体系保持一定的? 4.       吸光光度法中测量条件的选择应注意哪几点? 5.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有哪些?(回答不能少于8种方法)  三、分析方法设计(共15分,写在答题纸上) 1. 设计测定含有中性杂质的23与34混合物中二组分质量分数的分析方案。用简单流程表明主要步骤、滴定剂、指示剂、结果计算公式。(7分)  2.某矿样溶液含有332223232+等离子,其中铁,铝,钙,镁等含量较高,而锰,铬,铜,镍属万分之一级含量。用学过的知识试设计分离、测定它们的分析方法,(用简单流程方框图表达,并尽可能写出分离方法和测定方法及条件和所用的主要试剂与用途)。(8分)  四.计算(共40分,写在答题纸上) 1.称取含 和 的混合试样 1.000 g, 溶解并定容至 200 后, 作如下测定: (1)    移取 50.00 试液, 在近中性条件下, 以溴水充分处理, 此时 量转变为 3-。 将溴驱尽, 加入过量 溶液, 酸化, 生成的 I2采用淀粉指示剂, 以 0.1000 2S2O3 溶液滴定至终点时, 消耗 30.00 。 (5分) (2)    另取 50.00 试液, 用H24酸化, 加入足量 K22O7 溶液处理, 将生成的 I2和 2 蒸馏并收集在含有过量 的弱酸性溶液中, 待反应完全后, 以 0.1000 2S2O3溶液滴定其中的 I2至终点时, 消耗 15.00 。 计算混合试样中 和 的质量分数。 [()= 166.0, ()= 119.0] (5分) 2.在10.00的氨性溶液中,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0.020·1滴定0.20 ·12+溶液,若事先向2+溶液中加入了0.010·12(即为含0.20 ·12+和0.010·12的混合溶液),则终点误差为多少?(已知 10.00时 ,;,,,)(10分) 3.25溶液中含有2.5μ2+,用5.0二苯硫腙三氯甲烷溶液萃取,萃取率约为100%,然后在波长520,1比色皿,进行测量,测得透光率为0.445,求摩尔吸光系数和桑德尔灵敏度。(207.2)(10分) 4.某矿石含铜约0.12%,用双环己酮草酰二腙显色光度法测定。试样溶解后转入100容量瓶中,在适宜条件下显色,定容.用1比色皿,在波长600测定吸光度,要求测量误差最小,应该称取试样多少克?ε=1.68×104(L·1·1),63.5)(10分) 武汉大学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卷答案(A) 有效数字不对总共扣0.5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35分) 1.(1)[]+[H34]= []+[3] +[42-]+2[43-]     (2)[]+[]=[H23-]+[] 2.不变,减小 4检验法;F检验法 5.1.92;6.22 6.0.68V;1.06V;0.86-1.26V 7.黄;红 8.99:1 9.直接滴定;反滴定;置换滴定;间接滴定 82 + 2S2O322 + S4O62- 10.吸收光谱曲线;最大吸收波长;λ 11.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部分 12;ε;无关;有关 13.水或H2O 14.采样与制样,称样;样品分解;分离与测定;结果计算和数据处理(无称样,答4个也算全对) 二、简答题 1.       能用于直接配制或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是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的溶液。 2.       酸碱指示剂变色是随着酸度的变化,指示剂结合或离解出,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发生颜色改变;络合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络合前后颜色不同,游离的试剂为一种颜色,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又一种颜色;氧化还原指示剂变色分为几种情况:一种是随氧化还原电位变化的试剂,在氧化态和还原态,结构不同,各有不同颜色,如二苯胺磺酸钠,还原态无色,氧化态紫红色;另一种自身指示剂,如高锰酸钾;还有显色指示剂如I2,与淀粉显兰色。沉淀滴定指示剂,是根据溶度积大小,在化学计量点被测物质沉淀基本完全后,指示剂与被测离子形成有色沉淀或有色络合物指示终点。还有吸附指示剂,吸附在沉淀表面后发生颜色变化。 3.       络合滴定过程中,随着络合物的生成,不断有释放出,使体系酸度增大,会降低络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使滴定突跃减小;也会使指示剂变色范围改变,导致测定误差大。所以,要加入缓冲溶液控制溶液;还用于控制金属离子的水解。 4.       测量波长选具有最大光吸收,干扰最小;吸光度读数在0.2-0.8范围,最好接近0.4343;选择适当参比溶液。  5.       蒸馏,挥发,萃取,沉淀,离子交换,薄层色谱,纸色谱,电泳,毛细管电泳,气浮分离法,超临界流体萃取,反相分配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膜分离;固相微萃取等 (答8个得满分,少一个扣0.5分) 三、分析方法设计(共15分,写在答题纸上) 1.       设计测定含有中性杂质的23与34混合物中二组分质量分数的分析方案。用简单流程表明主要步骤、滴定剂、指示剂、结果计算公式。(7分)             23 + 34                   │ 甲基橙为指示剂                   │                   │ 用标准滴定,消耗V1()                   ↓ (3分)             H23 + 24                   │ 煮沸除尽2                   │                   │ 百里酚酞为指示剂                   │                   │ 用标准滴定,消耗V2()                   ↓                 24 (2分)                   c()V2M(34)     w(34) = ──────────── ×100% (1分)                      m样                     (c()V1- 2c()V2)M(23)     w(23) = ───────────────────── ×100% (1分)                             2 m样 2.       某矿样溶液含有3+, 2223232+等离子,其中铁,铝,钙,镁等含量较高,而锰,铬,铜,镍属万分之一级含量。用学过的知识试设计分离、测定它们的分析方法,(用简单流程方框图表达,并尽可能写出分离方法和测定方法及条件和所用的主要试剂与用途)。(8分) 评分标准:除去标准答案外,下列情况回答也得分 1.用草酸沉淀钙,重量法,得2分           2.用8-羟基喹啉沉淀分离,重量法测定铝,得2分 3.铜试剂萃取光度测定铜,2分       4.氧化2+为42-分 答:(1)在铵盐存在下,用氨水调节矿样溶液为8-9,高价金属离子33+沉淀;3232+氨络合物和22+存在溶液中;2+部分沉淀。使分离。(3分)                                      ↓ (2)过滤,沉淀用浓盐酸酸溶解,定容,取一定体积,用2还原3+为2+,过量2用高汞氧化,在1-2硫酸-磷酸混酸中,用K22O7标准溶液氧化还原滴定,二苯胺磺酸钠为指示剂。测定3+。(2分,不说用2还原3+为2+也给2分)                                    ↓                                计算结果 (3)分取含有33+的试液一定体积,调到5-6,,加入过量,(二甲酚橙)为指示剂,标准溶液返滴测定3+。(1分)                                     ↓                                  计算结果 (4)取含有3232+氨络合物和22+溶液一定体积,在10的氨性缓冲溶液中,铬黑T为指示剂,络合滴定22+。。(1分)                                         ↓                                    计算结果 (5)再取含有3232+氨络合物和22+溶液一定体积,9的氨性缓冲溶液中,丁二肟显色,光度法测定。同条件作工作曲线。(1分)                             ↓                           计算结果 四.计算(共40分,写在答题纸上) 评分细则:1.选3个得分最多的题目计入总分 2. 公式列对,得题目全分的一半 3. 单位错1-3个,扣0.5分           4.最后结果不对,其它全对,扣总分的五分之一 1.(1) 1  1 3-  3 I2  6 S2O32- (5分)             1            ──×0.1000×30.00×166.0             6     w()= ───────────────×100% = 33.20%                       50.00              1.000× ───×1000                       200.0     (2) 2  1 I2  2 2S2O3 (5分)        2  1 2  1 I2  2 2S2O3     n()= 0.1000×15.00-1/6×0.1000×30.00 = 1.000 ()                 1.000×119.0     w()= ────────────×100% = 47.60%                       50.00             1.000× ────×1000                       200.0 2.解: 根据题意: ’10.7-0.45=10.25,      ’8.7-0.45=8.25, (2分)  ’5.4-1.6=3.8,          ’7.0-1.6=5.4,  (2分) ’5.4,          [2+]=10-5.4,   (1分) [Y]=[]’[2+]=0.010/(2×108.25×10-5.4)=5×10-5.85; (1分)  [2+][]’[Y]=0.020/(2×1010.25×5×10-5.85)=2×10-7.4. ([Y’]-[2+]-[2+])×100% =(5×10-5.85-2×10-7.4-10-5.4)/0.010×1000.03%   (4分)  3. 解:根据,求 - 0.445 = 0.352 根据题意2.5μg 进入5.0氯仿中,其浓度为: (2分) 该萃取法的摩尔吸光系数为 =1.46×105(L·1·1)(3分) 桑德尔灵敏度 ε=207.2/(1.46×105)=0.0014μg•2(5分)   4. 解: 根据光度测量误差公式可知:当吸光度A=0.434时,误差最小, 已知1, ε=1.68×104,根据ε  c = εb=0.434/(1.68×104×1)     =2.58×10-5()(5分) 100有色溶液中的含量为     = 2.58×10-5×100×10-3×63.5        =1.64×10-4(g) 已知某矿含铜约0.12%,则应称取试样质量为: (1.64×10-4)×100=0.12    0.14g(5分) 武汉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 一.  填空(每空1分,共28分,答在试卷上) 1.定量分析过程包括                        ,                           ,                            和                四个步骤. 2. 根据有效数字计算规则计算: 1.683 + 37.42´7.33÷21.4-0.056 =             。 3. 某酸H2A的水溶液中,若δH2 A为0.28,δ5δA2-,那么δA2-为        。 4. 含有2+和3+的酸性缓冲溶液,欲在5~5.5的条件下,用标准溶液滴定其中的2+,加入一定量六亚甲基四胺的作用是          ;加入4F的作用是        。 5. 滴定时, 浓度增大10倍, 则滴定曲线突跃范围增大    个单位; 若为滴定H34, 则突跃范围增大     个单位. 6.对于实验数据中的异常值的取舍,通常可根据           、         和           方法来判断。 7. 莫尔法与佛尔哈德法的指示剂分别为                       、                  。 8.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由          ,               ,          和             四部分组成. 9. 检验两组结果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     检验法,检验两组数据的精密度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     检验法。 10. 吸光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与溶液的      关,与波长      关。 11. 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测量某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程度,所获得的曲线称谓            ;光吸收最大处的波长叫做              ,可用符号         表示。 12.光度法测定某物质,若有干扰,应根据            和           原则选择波长。 二.  简答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 16 分,答在试卷纸上) 1.什么是准确度?什么是精密度? 2. 用K22O7溶液滴定2+试液时, 常向溶液中加入H34,为什么? 3.已知滴定管的读数标准偏差为0.01 , 若滴定时耗去30.00 溶液, 则该溶液体积的相对标准偏差为多少? 4写出浓度为c (4)23溶液的质子条件式。 5. 摩尔吸光系数 6.下图是薄层色谱分离物质的色谱图,根据图写出值计算式。                                           7. 光度分析中,当浓度较高时,工作曲线逐渐偏离直线,这是什么原因? 8 .在螯合物萃取体系中,影响液-液萃取分离的因素有哪些? 三.  回答问题(每题4分,共24分,答在试卷纸上) 1.为满足重量分析的要求,晶型沉淀的沉淀条件是什么,并简述其原因。 2 已知18.8, 10.7, 16, 试说明为何可以为指示剂, 指示的滴定? 3.质子化氨基乙酸的1和2分别为2.3 和9.6,能否用滴定氨基乙酸,为什么? 4.利用显色剂显色络合反应分光光度法测定无机离子时,影响显色反应的因素有哪些? 5.在721型吸光光度计上读数刻度示意图如下: 问:(1)图中的字母T、A分别代表什么?(2)图中上面的刻度代表什么?下面的刻度代表什么?(3)下面的刻度为什么不均匀? 6.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有哪些?(回答不能少于8种方法) 四.  计算题(每题8分,共32分,答在试卷纸上)  1.     计算4.0,含有0.1000 的草酸溶液和0.0100 的溶液中2O4 的溶解度( 2O4=2.0´10-9, 10.69, 草酸的解离常数为1=1.23, 2=4.19, 4.0 时aY(H)=8.44) 2.     称取0.2357g 2S3试样, 让其燃烧, 产生的2用3溶液吸收. 然后用0.0020001 4溶液滴定溶液中生成的2+, 消耗4 30.20 , 求试样中的质量分数. (已知 ()=121.7 g. 1) 3.     在 = 5.0的缓冲溶液中,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0.020 滴定浓度均为0.020 的2+和2+混合溶液中的2+,加入过量的,使其终点时的[I-] = 1.0 。试通过计算判断2+是否产生干扰?能否用作指示剂准确滴定2+?(已知 = 5.0时,¢ = 4.5,¢ = 4.8;42-的b1 ~ b4为2.10,3.43,4.49,5.41; = 16.5, = 16.64。要求 £ 0.3%,D = ± 0.2。) 4. 某矿石含铜约0.12%,用双环己酮草酰二腙显色光度法测定。试样溶解后转入100容量瓶中,在适宜条件下显色,定容.用1比色皿,在波长600测定吸光度,要求测量误差最小,应该称取试样多少克?ε=1.68×104(L·1·1),()=63.5 g. 1) 武汉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卷答案(A) 学号            姓名           院(系)                  分数     一.  填空(每空1分,共28分,答在试卷上) 1.定量分析过程包括    取样               ,       试样分解              ,          分离测定     和      分析结果计算及评价  四个步骤。 2. 根据有效数字计算规则计算: 1.683 + 37.42´7.33÷21.4-0.056 =  14.4  。 3. 某酸H2A的水溶液中,若δH2 A为0.28,δ5δA2-,那么δA2-为 0.12       。 4. 含有2+和3+的酸性缓冲溶液,欲在5~5.5的条件下,用标准溶液滴定其中的2+,加入一定量六亚甲基四胺的作用是  控制酸度;加入4F的作用是  消除3+干扰,起掩蔽作用   。 5. 滴定时, 浓度增大10倍, 则滴定曲线突跃范围增大 2   个单位; 若为滴定H34, 则突跃范围增大 0   个单位. 6.对于实验数据中的异常值的取舍,通常可根据   4d法  、  Q检验法 和  法         方法来判断。 7. 莫尔法与佛尔哈德法的指示剂分别为 铬酸钾(K24) 、铁铵钒(4(4)2)。 8.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由  光源, 单色器 ,   样品池(比色皿)和  检测及读出装置        四部分组成. 9. 检验两组结果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  t   检验法,检验两组数据的精密度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  F   检验法。 10. 吸光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与溶液的 无  关,与波长有  关。 11. 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测量某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程度,所获得的曲线称谓 吸收光谱曲线;光吸收最大处的波长叫做 最大吸收波长 ,可用符号l表示。 12.光度法测定某物质,若有干扰,应根据    吸收最大    和 干扰最小    原则选择波长。 二.  简答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 16 分,答在试卷纸上) 1.什么是准确度?什么是精密度?     答: 准确度指分析结果与真值的接近程度。精密度指平行测定分析结果间的靠近程度。 2. 用K22O7溶液滴定2+试液时, 常向溶液中加入H34,为什么? 答:降低3 2+电对的电极电位,减少终点误差;消除3+的黄色。  3.已知滴定管的读数标准偏差为0.01 , 若滴定时耗去30.00 溶液, 则该溶液体积的相对标准偏差为多少? 答:0.046%或0.067%  4写出浓度为c (4)23溶液的质子条件式。     答:  [3]+[]=[]+[3-]+2[H23] 5. 摩尔吸光系数 答:中浓度c 用时,k即为摩尔吸光系数,表示浓度为1,溶液厚度为1的溶液的吸光度。 6.下图是薄层色谱分离物质的色谱图,根据图写出值计算式。                                           答: 7. 光度分析中,当浓度较高时,工作曲线逐渐偏离直线,这是什么原因?        答:单色光不纯,介质不均匀 8 .在螯合物萃取体系中,影响液-液萃取分离的因素有哪些?       答: 值,萃取平衡常数,萃取剂浓度 三.  回答问题(每题4分,共24分,答在试卷纸上) 1.为满足重量分析的要求,晶型沉淀的沉淀条件是什么,并简述其原因。    答:稀(降低 ,降低相对过饱和度)、热溶液(提高s,降低相对过饱和度)、搅拌下缓慢加入沉淀剂(防止局部过浓)、陈化(大及完整晶粒);利用 公式解释。 2 已知18.8, 10.7, 16, 试说明为何可以为指示剂, 指示的滴定?     答:   → +   + Y→+ 到化学计量点时发生置换反应,变为显色指示终点。 3.质子化氨基乙酸的1和2分别为2.3 和9.6,能否用滴定氨基乙酸,为什么?    答: 不行,氨基乙酸的=9.6小于7。 4.利用显色剂显色络合反应分光光度法测定无机离子时,影响显色反应的因素有哪些?    答:溶液酸度,显色剂用量,显色时间,温度,溶剂。 5.在721型吸光光度计上读数刻度示意图如下: 问:(1)图中的字母T、A分别代表什么?(2)图中上面的刻度代表什么?下面的刻度代表什么?(3)下面的刻度为什么不均匀?    答:(1)T 透过率,A 吸光度;(2)上面代表T 透过率,下面代表,A 吸光度;(3)由于A与T间为 A=- 6.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有哪些?(回答不能少于8种方法)   答:沉淀,蒸馏,萃取,纸层析,薄层色谱,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气浮分选法,离子交换等 四.  计算题(每题8分,共32分,答在试卷纸上)  1.     计算4.0,含有0.1000 的草酸溶液和0.0100 的溶液中2O4 的溶解度( 2O4=2.0´10-9, 10.69, 草酸的解离常数为1=1.23, 2=4.19, 4.0 时aY(H)=8.44)    答案:a =1+ [Y]=1+ a Y(H)=2.78                a草酸=1+β1[]+β2[]2 = 2.55                ’aa草酸=1.42×10-8                        ’草酸=1.42×10-7 2.     称取0.2357g 2S3试样, 让其燃烧, 产生的2用3溶液吸收. 然后用0.0020001 4溶液滴定溶液中生成的2+, 消耗4 30.20 , 求试样中的质量分数. (已知 ()=121.7 g. 1)    答案:1 2S3 — 2 —3S—62+—6/5 4            2×5/6×0.002000×30.20=0.1007            (0.1007/1000)×121.7/0.2357×100%=5.20% 3.     在 = 5.0的缓冲溶液中,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0.020 滴定浓度均为0.020 的2+和2+混合溶液中的2+,加入过量的,使其终点时的[I-] = 1.0 。试通过计算判断2+是否产生干扰?能否用作指示剂准确滴定2+?(已知 = 5.0时,¢ = 4.5,¢ = 4.8;42-的b1 ~ b4为2.10,3.43,4.49,5.41; = 16.5, = 16.64。要求 £ 0.3%,D = ± 0.2。) 答案:(1)a(I) = 1+ 10 2.1 + 103.43 + 10 4.49 + 10 5.41 = 10 5.46 [2+] = 0.010/10 5.46  = 10 –7.46   = 7.46, 因为此时,  [2+] << [2+] ,故2+ 被掩蔽,不与显色,因而不产生干扰,可以滴定2+. (2) aY()  = 1+ 10 16.64 ´ 10 –7.46 = 10 9.18 , aY  = aY()  +aY(H) –1 =  10 9.18, K¢ 16.5 – 9.18 = 7.32 p = 1/2 (7.32 + 2.0) = 4.66, D = 4.8 – 4.66 = 0.14             可以用作指示剂准确滴定2+ 4.     某矿石含铜约0.12%,用双环己酮草酰二腙显色光度法测定。试样溶解后转入100容量瓶中,在适宜条件下显色,定容.用1比色皿,在波长600测定吸光度,要求测量误差最小,应该称取试样多少克?ε=1.68×104(L·1·1),()=63.5 g. 1) 答案:根据光度测量误差公式可知:当吸光度A=0.434时,误差最小, 已知1, ε=1.68×104,根据ε  c = εb=0.434/(1.68×104×1)     =2.58×10-5 () 100有色溶液中的含量为     = 2.58×10-5×100×10-3×63.5        =1.64×10-4 (g) 已知某矿含铜约0.12%,则应称取试样质量为: (1.64×10-4)×100=0.12    0.14g  武汉大学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卷(B) 一、选择题 ( 共10题  20分 ) 1.  2 分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摩尔吸光系数e随浓度增大而增大     (B) 吸光度A随浓度增大而增大     (C) 透射比T随浓度增大而减小     (D) 透射比T随比色皿加厚而减小 2.  2 分     某一和23混合液,用溶液滴定,以酚酞为指示剂,耗去 V1(), 继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继续滴定,又耗去 V2(),则V1与V2的关系是(    )      (A) V1 = V2       (B) V1 = 2V2      (C) 2V2 = V2      (D) V1> V2 3.  2 分     当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均为1时,为使反应完全度达到99.9%,两电对的条件电位至少相差(    )     (A) 0.09V        (B) 0.18V        (C) 0.27V        (D) 0.36V 4.  2 分     用标准溶液测定3溶液中的游离时3+将产生沉淀而引起干扰,可消除其干扰的物质是(    )     (A) 2H2Y    (B) 2-    (C) 柠檬酸三钠    (D)三乙醇胺 5.  2 分     符合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浓度为c时,透射比为T0,浓度增大一倍时,透射比的对数为(    )     (A) T0/ 2                (B) 2T0     (C) (0)/2              (D) 20 6.  2 分     配制含锰0.1000的4溶液100.0,需取0.018000 4溶液(在酸性溶液中作氧化剂)的体积为(    )     [(4)=158.03,()=54.94]     (A) 14.15    (B) 8.09    (C) 10.11    (D) 6.07 7.  2 分     已知在0.524介质中,¢ (43+)=1.44V  ¢ (32+)=0.68V。计算此条件下以0.100 4+滴定 0.100 2+至化学计量点时,反应物及滴定产物的浓度(    )     (A) [4+]=[2+]=1.8×10-8,[3+]=[3+]≈0.050     (B) [4+]=[3+]≈0.050,[3+]=[2+]=2.0×10-8     (C) [4+]=[2+]=0.047,[3+]=[3+]=0.003     (D) [4+]=[3+]=0.047,[3+]=[2+]=0.003 8.  2 分     3+ 与 2+反应的平衡常数对数值()为 (    )     ((32+)= 0.77 V, (42+)= 0.15 V)     (A) (0.77-0.15)/0.059              (B) 2×(0.77-0.15)/0.059     (C) 3×(0.77-0.15)/0.059            (D) 2×(0.15-0.77)/0.059 9.  2 分     今有三种溶液分别由两组分组成:      (a) 0.10 0.20 溶液      (b) 0.20 0.10 溶液      (c) 0.10 0.10 4溶液     则三种溶液的大小关系是(    )      [已知() = 4.74, (4+) = 9.26]      (A) a<c<b       (B) a = b<c      (C) a = b>c      (D) a = b = c   10.  2 分 下列有关置信区间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 a.在一定置信度时,以测量值的平均值为中心的包括真值的范围即为置信区间 b.真值落在某一可靠区间的几率即位置信区间 c.其他条件不变时,给定的置信度越高,平均值的置信区间越宽 d.平均值的数值越大,置信区间越宽  二、填空题 ( 共5题  10分 ) 1.  2 分     (Ⅰ)试液中含有42-,(Ⅱ)试液中含有2+。欲用4重量法测定其含量,已知两种试液中均含有、2+、、、3-杂质。则(Ⅰ)试液中扩散层优先吸附的离子是;(Ⅱ)试液扩散层优先吸附的离子是。 2.  2 分 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当有色物质的浓度增大时,其最大吸收波长        ,透射比          。(填 增大,减小或不变) 3.  2 分     4法测定钡的含量,下述情况使测定结果偏高或偏低,还是无影响 ?     (1) 沉淀中包藏了2                                                                         (2) 灼烧过程中部分4被还原为           4.  2 分    某溶液含3+10,用等体积的有机溶剂萃取一次后,该溶液中剩余0.1,则3+在两相中的分配比=        。 5.  2 分        0.25 某弱酸溶液的为3.20,该酸的解离常数是 。  三、计算题 ( 共5题  40分 ) 1. 10 分     在1L 34的缓冲溶液中, 含0.10 2络合物, 溶液的9.0,[3]=0.10 ,计算2+的浓度。已知()=16.5; 锌氨络离子的1 4 分别为2.27,4.61,7.01,9.06; 9.0时(H) =1.3。 2. 10 分     称取含 和 的混合试样 1.000 g, 溶解并定容至 200 后, 作如下测定:     (1) 移取 50.00 试液, 在近中性条件下, 以溴水充分处理, 此时 量转变为 3-。 将溴驱尽, 加入过量 溶液, 酸化, 生成的 I2采用淀粉指示剂, 以 0.1000 2S2O3 溶液滴定至终点时, 消耗 30.00 。     (2) 另取 50.00 试液, 用H24酸化, 加入足量 K22O7 溶液处理, 将生成的 I2和 2 蒸馏并收集在含有过量 的弱酸性溶液中, 待反应完全后, 以 0.1000 2S2O3溶液滴定其中的 I2至终点时, 消耗 15.00 。     计算混合试样中 和 的质量分数。     [()= 166.0, ()= 119.0] 3.  5 分     称取含钾试样 0.2102 g, 溶解后沉淀为 K2(2)6, 沉淀经洗涤后溶解于酸中,用 0.02005 4 滴定 (2-→3-, 3+→2+) 计耗去18.25 。计算 K的质量分数。 [(K)= 39.10]   4.  5 分     将一个仅含和3的混合物(在1200℃)灼烧并在干燥器中冷却,质量损失5.00%, 计算试样中3的质量分数。     [(3)=100.1, ()=56.08]   5.  10分     称取某含铅锌镁试样0.4080g, 溶于酸后,加入酒石酸,用氨水调至碱性,加入, 滴定时耗去0.02060 42.20。 然后加入二巯基丙醇置换,再滴定时耗去0.00765 2+标液19.30。最后加入甲醛, 又消耗0.02060 28.60计算试样中铅、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