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娄烦县退耕还林自评材料.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9711564 上传时间:2025-04-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娄烦县退耕还林自评材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娄烦县退耕还林自评材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娄烦县第一轮退耕还林及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项目自评材料  一、 基本情况 娄烦县地处吕梁山区,是太原市西北部的远郊县,全县总土地面积193.4万亩,总人口12万人,农业人口9万人,林业用地面积134万亩 。全省最大的水库、省城人民的水源地—汾河水库位于境内。 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累计完成工程建设任务35.78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1.7万亩,荒山造林21.58万亩,封山育林2.45万亩。经国家林业局退耕地阶段检查验收,全县退耕地造林保存合格面积11.7万亩,面积保存率为100%,合格率为100%。成林面积达75000亩,成林率为64%。荒山造林保存合格面积7.3万亩,面积保存率为34%。封山育林保存面积2.45万亩,面积保存率为100%。 为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成果,从根本上解决退耕农户当前和长远的生计问题,2008年至2014年上级下达我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薪炭林建设任务12580亩,干果经济林建设基地32600亩,补植补造项目98700亩,生态移民1077人。 目前,我县2008年至2014年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林业建设已全部完成,其中薪炭林建设完成12580亩,占任务的100%;干果经济林基地建设完成32600亩,占任务的100%;补植补造完成98700亩,占任务的100%;生态移民完成1077人,占任务的100%。 二、基本成效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涵养了水源,使昔日的一座座荒山变成了绿色经济长廊,一个个水土流失的贫瘠山村变得山清水秀。山绿了、水清了、民富了,真正实现了“政府得绿,社会得益,林农得利”的目标。  1、生态效益 通过退耕还林的实施,调动了农民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加快了生态建设步伐,水土流失程度不断减轻,生态恶化现象得到有效控制,涵养了水源,改善了汾河水库的水质。如今的娄烦天蓝、山绿、水清,空气质量明显提高,成为人们最宜居的地方。 2、经济效益 退耕还林是一项让群众得实惠的民心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荒山不仅披上了绿装,而且成为绿色银行。退耕农户既能领到补助资金,同时还可以发展林下经济,增加收入。据统计,2002年至2013年,娄烦县已得到国家各项退耕还林补助20869万元(含补助粮食折款),涉及的11530退耕农户5万多人直接受益。退耕后剩余劳力输出每户每年可收入10000多元。国家补助政策期满后,退耕农户的经济林基本挂果,林下经济作物见了效益,农民可通过林产品销售获得收入,从根本上解决生计问题。  3、社会效益 随着退耕还林的实施,多元化资金投入造林绿化,林产品、旅游业等第二、第三产业兴起,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劳务输出等扩大了农民就业门路,增加了收入。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城镇打工、就业,从事第二、第三产业,有力地推进了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 农民生态意识明显增强,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畜牧业生产方式从自然放牧向封山禁牧、圈舍饲养转变。 三、经验和做法 经过多年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我县摸索出了许多退耕还林实施的经验和做法。主要有: 1、领导带头,合力攻坚 退耕还林是一项系统工程,时间紧、任务重、质量要求高,为此全县上下高规格配备领导机构,作为一把手工程,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为第一副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的退耕还林领导组,各乡(镇)成立以党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组,各村成立了相应的工作小组,制定了工作章程,推选了负责人和护林员,落实了管护责任和待遇,建立了民主管理、长期有效的新机制,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格局。  2、广泛宣传发动,让政策深入人心 为加强退耕还林宣传,充分发动群众,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标语和设置标志碑牌等多种方式,广泛深入宣传退耕还林的重大意义和政策措施,为退耕还林工程的顺利实施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为贯彻实施好《退耕还林条例》,县林业局在广播电视台设置专栏,宣传我县退耕还林取得的成效和好的做法和经验。通过强有力的宣传,退耕还林政策家户喻晓,退耕农户吃上了“定心丸”,自觉支持和维护退耕还林工程建设。   3、合理选择树种、优化造林模式。 工程的实施中,从施工作业设计开始,充分征求农民意愿,合理选择既能发挥生态效益,又能产生经济效益的树种,让退耕农户成为退耕还林地的主人,变过去“要我造林”为“我要造林”,增强了造林积极性和责任心,确保了造林质量和成效,为退耕农户后期增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退耕还林实施过程中,积极探索生态脆弱地区的树种选择和造林技术模式,走一条生态建设和后续产业培植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一是汾河水库库区周边,主要采取油松、刺槐、山杏、杨树针阔混交等典型造林模式;二是对剧烈面蚀、沟蚀以致崩塌,地表为薄层半风化覆盖,植被稀少的中山地带,主要采取油松、柠条、紫穗槐乔灌混交等典型造林模式;三是对海拔在1500米以下,土层相对深厚,土壤肥沃、水热条件较好的区域,主要采取核桃与仁用杏经济林种植等典型造林模式;四是对海拔在1700米以上,雨量较多,采取落叶松乔木种植等造林模式。 4、深化改革,创新造林经营机制。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共山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速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加快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大力扶持林业龙头企业,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办法,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为退耕还林工程实现“稳得住、不反弹”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5、落实“林权”,加快确权发证工作。 退耕还林工程能否稳得住、不反弹,核心是“产权的落实”。为切实维护退耕农户和合法权益,让退耕户及早加快我县地核发林权证的工作,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我县组织专门的工作班子,落实工作责任制。认真总结分析林权证发放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找出发证缓慢和存在问题的原因,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同时要求各乡镇要加大工作力度,做到当年退耕还林,当年确权发证,切实把谁造、谁管、谁所有、谁受益的政策真正落到实处,确保退耕还林“林权定人心”。 6、加强督查,确保政策兑现到户。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县委、县政府将督查工作当做抓好退耕还林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经常深入基层调研、督促和指导退耕还林工程。自2002年我省退耕还林全面启动以来,每年造林季节县政府都派出督查组到各地进行检查、指导。每年由县林业局、发改委、财政局、粮食局等部门领导带队组成督查组,对全县8个乡镇退耕还林工作进行了全面督查。乡镇林业站在造林任务完成后,及时开展自查,县林业局及时进行抽查、复查工作。对自查合格地块及时出具验收证明,让退耕农户及时领取退耕还林各项政策补助,取信于民。 9、严格禁牧,确实抓好护林防火 护林防火是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举措,是林业工作的重中之重。自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后,我县十分注重退耕还林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为使护林防火工作家喻户晓,确保退耕后造林一片成活一片,并得到社会各界及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我们采取电视、报刊、会议、宣传册、宣传牌等多种形式,对森林管护、生态效益补偿及护林防火的有关政策、措施及意义进行了全方位的宣传,印发张贴了《娄烦县人民政府关于对重点林区实行封山禁火禁牧的通告》、《娄烦县人民政府关于严禁在林地内违规套种作业的通告》等宣传资料,在全县形成了领导宣传与群众宣传相结合,固定标语宣传与流动车辆宣传相结合,平时宣传与节日宣传相结合,会议宣传与专题教育片宣传相结合,人人都爱林护林的良好氛围。同时护林防火实行网格化管理,县四大班子包乡镇,县直机关单位、乡干部包村,村干部、护林员包山头、包地快、包呆傻人员等七类人员。有效地保护了退耕还林成果。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是造林投资较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整个工程的健康发展。就现在的造林成本,要实行标准化作业,我们通过测算,规范种植一亩核桃需投资600元左右,仅350元一亩的造林单价难以达到预期目的,县级配套资金不到位,建议增加造林投入,提高造林投资标准,以达到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成果的目的。 二是自然灾害频发,国家对灾后重建投入不足,补植补造量大。近年来,我县连年遭受1秋冬春三季干旱,造成全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造林项目保存率下降。严重影响的造林,给当地农户带来了重大损失。为提高造林成效,保证农户种植经济林果的积极性不受影响,建议国家加大灾后重建资金投入和补植补造经费投入,从而提高退耕还林造林成果。 三是巩固成果工程配套经费缺乏,工作经费不足。如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项目的管护和项目年度检查验收等,缺乏一定的基础设施费用、管护经费和工作经费,工程管理千差万别,管护难度大,效果差,一旦遇到近两年的干旱,抗旱保苗束手无策。为提高造林质量,建议配备一定的基础设施配套经费,如抗旱沟渠、抗旱塘、造林地管护、病虫害防治、补植补造和年度检查验收工作等费用,才能提高造林质量,巩固造林成果。 四是建议继续加大巩固成果项目规模,以满足退耕农户的需求。   二〇一五年五月七日 8 / 8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