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初二数学上册培优辅导讲义人教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9709603 上传时间:2025-04-04 格式:DOC 页数:83 大小:3.3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数学上册培优辅导讲义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初二数学上册培优辅导讲义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数学上册培优辅导讲义(人教版) 第12讲 与相交有关概念及平行线的判定 考点·方法·破译 1.了解在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相交与平行. 2.掌握对顶角、邻补角、垂直、平行、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定义,并能用图形或几何符号表示它们. 3.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并能根据直线平行的条件说明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经典·考题·赏析 【例1】如图,三条直线、、相交于点O,一共构成哪几对对顶角?一共A B C D E F 构成哪几对邻补角? 【解法指导】 ⑴对顶角和邻补角是两条直线所形成的图角. ⑵对顶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 ⑶邻补角: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有6对对顶角. 12对邻补角. A B C D E F P Q R 【变式题组】 01.如右图所示,直线、、相交于P、Q、R,则: ⑴∠的对顶角是 . 邻补角是 .⑵中有几对对顶角,几对邻补角? 02.当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时,共有2对对顶角; 当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时,共有6对对顶角; 当四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时,共有12对对顶角. 问:当有100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时共有 对顶角. 【例2】如图所示,点O是直线上一点,、分别平分∠、 ∠. A B C E F O ⑴求∠的度数; ⑵写出∠的余角及补角. 【解法指导】解这类求角大小的问题,要根据所涉及的角的定义,以及各角的数量关系,把它们转化为代数式从而求解; 【解】⑴∵、平分∠、∠ ∴∠=∠,∠=∠ ∴∠=∠+∠=∠+∠= 又∵∠+∠=180° ∴∠=×180°=90° ⑵∠的余角是:∠、∠;∠的补角是:∠. 【变式题组】 01.如图,已知直线、相交于点O,平分∠,且∠=100°,则∠的度数是( ) A.20° B. 40° C.50° D.80° E A B C D O (第1题图) 1 4 3 2 (第2题图) 02.(杭州)已知∠1=∠2=∠3=62°,则∠4= . A B O l2 l1 【例3】如图,直线l1、l2相交于点O,A、B分别是l1、l2上的点,试用三角尺完成下列作图: ⑴经过点A画直线l2的垂线. ⑵画出表示点B到直线l1的垂线段. 【解法指导】垂线是一条直线,垂线段是一条线段. 【变式题组】 01.P为直线l外一点,A、B、C是直线l上三点,且=4,=5,=6,则点P到直线l的距离为( ) A.4 B. 5 C.不大于4 D.不小于6 02 如图,一辆汽车在直线形的公路上由A向B行驶,M、N为位于公路两侧的村庄; ⑴设汽车行驶到路上点P的位置时距离村庄M最近.行驶到上点Q的位置时,距离村庄N最近,请在图中的公路上分别画出点P、Q的位置. ⑵当汽车从A出发向B行驶的过程中,在 的路上距离M村越来越近..在 的路上距离村庄N越来越近,而距离村庄M越来越远. F B A O C D E 【例4】如图,直线、相交于点O,⊥,⊥,∠=65°,求∠和∠的度数. 【解法指导】图形的定义现可以作为判定图形的依据,也可以作为该图形具备的性质,由图可得:∠=90°,⊥. 【变式题组】 C D B A E O 01.如图,若⊥于O,直线过点O,∠︰∠=1︰3,求∠、∠的度数. B A C D O 02.如图,O为直线上一点,∠=3∠,平分∠. ⑴求∠的度数; ⑵试说明与的位置关系. A B A E D 03.如图,已知⊥于B,⊥于B,并且∠︰∠=1︰2,请作出∠的对顶角,并求其度数. C F E B A D 1 4 2 3 6 5 【例5】如图,指出下列各组角是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而得到的,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1和∠2: ∠1和∠3: ∠1和∠6: ∠2和∠6: ∠2和∠4: ∠3和∠5: ∠3和∠4: 【解法指导】正确辩认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思路是:首先弄清所判断的是哪两个角,其次是找到这两个角公共边所在的直线即截线,其余两条边所在的直线就是被截的两条直线,最后确定它们的名称. A B D C H G E F 【变式题组】 01.如图,平行直线、与相交直线,相交,图中的同旁内角共有( ) A.4对 B. 8对 C.12对 D.16对 7 1 5 6 8 4 1 2 乙 丙 3 2 3 4 5 6 1 2 3 4 甲 02.如图,找出图中标出的各角的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 1 A B C 2 3 4 5 6 7 03.如图,按各组角的位置判断错误的是( ) A.∠1和∠2是同旁内角 B.∠3和∠4是内错角 C.∠5和∠6是同旁内角 D.∠5和∠7是同旁内角 【例6】如图,根据下列条件,可推得哪两条直线平行?并说明理由• A B C D O ⑴∠=∠; ⑵∠+∠=180° ⑶∠=∠ 【解法指导】图中有即即有同旁内 角,有“ ”即有内错角. 【解法指导】⑴由∠=∠,可推得∥;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⑵由∠+∠=180°,可推得∥;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⑶由∠=∠可推得∥;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A B D E F 【变式题组】 01.如图,推理填空. ⑴∵∠A=∠ (已知) ∴∥( ) ⑵∵∠C=∠ (已知) ∴∥( ) C ⑶∵∠A=∠ (已知) ∴∥( ) 02.如图,平分∠,平分∠,且∠1=∠2,试说明与的位置关系. 解:∵是∠的平分线(已知) A B C D E F 1 2 ∴∠=2∠1(角平分线定义) 又∵平分∠(已知) ∴ ( ) 又∵∠1=∠2(已知) ∴ ( ) ∴∥( ) A B C D E 03.如图,已知平分∠,平分∠.∠+∠=90°,求证:∥. 04.如图,已知∠=∠,平分∠,平分∠,∠=∠,求证:∥. A B C D E F l1 l2 l3 l4 l5 l6 图⑴ l1 l2 l3 l4 l5 l6 图⑵ 【例7】如图⑴,平面内有六条两两不平行的直线,试证:在所有的交角中,至少有一个角小于31°. 【解法指导】如图⑵,我们可以将所有的直线移动后,使它们相交于同一点,此时的图形为图⑵. 证明:假设图⑵中的12个角中的每一个角都不小于31° 则12×31°=372°>360° 这与一周角等于360°矛盾 所以这12个角中至少有一个角小于31° 【变式题组】 01.平面内有18条两两不平行的直线,试证:在所有的交角中至少有一个角小于11°.   02.在同一平面内有2010条直线a12,…,a2010,如果a1⊥a22∥a3,a3⊥a4,a4∥a5……那么a1与a2010的位置关系是 . 03.已知n(n>2)个点P1,P2,P3….在同一平面内没有任何三点在同一直线上,设表示过这几个点中的任意两个点所作的所有直线的条数,显然:S2=1,S3=3,S4=6,∴S5=10…则= . 演练巩固·反馈提高 01.如图,∠=∠=9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α的余角只有∠B B.α的邻补角是∠ C.∠是α的余角 D.α与∠互补A E B C F D A B C D F E M N α 第1题图 第2题图 A B D C 第4题图 02.如图,已知直线、被直线所截,则∠的同位角为( ) A.∠ B.∠ C.∠ D.∠ 03.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 A.在同一平面内,一条直线只有一条垂线 B.过直线上一点的直线只有一条 C.过直线上一点且垂直于这条直线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 D.垂线段就是点到直线的距离 04.如图,∠=90°,⊥于D,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个数有( ) ①⊥ ②与互相垂直 ③点C到的垂线段是线段 ④线段的长度是点B到的距离 ⑤垂线段是点B到的距离 ⑥> A.0 B. 2 C.4 D.6 05.点A、B、C是直线l上的三点,点P是直线l外一点,且=4,=5,=6,则点P到直线l的距离是( ) A.4 B.5 C.小于4 D.不大于4 06.将一副直角三角板按图所示的方法旋转(直角顶点重合),则∠+∠= . A B C D O A B C D E F G H a b c 第6题图 第7题图 第9题图 1 2 3 4 5 6 7 8 1 07.如图,矩形沿对折,且∠=72°,则∠= . 08.在同一平面内,若直线a1∥a22⊥a33∥a4,…则a1 a10.(a1与a10不重合) 09.如图所示,直线a、b被直线c所截,现给出下列四个条件:①∠1=∠5,②∠1=∠7,③∠2+∠3=180°,④∠4=∠7,其中能判断a∥b的条件的序号是 . 10.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 . A C D E B 11.如图,已知平分∠,平分∠,且∠E=∠+∠.试说明∥? 12.如图,已知平分∠,平分∠,∠1=∠2,那么直线与的位置关系如何? 13.如图,推理填空: ⑴∵∠A= (已知) ∴∥( ) ⑵∵∠2= (已知) ∴∥( ) ⑶∵∠A+ =180°(已知) ∴∥. 14.如图,请你填上一个适当的条件 使∥. A B C D E F 第14题图 A B C D E F 1 2 培优升级·奥赛检测 01.平面图上互不重合的三条直线的交点的个数是( ) A.1,3 B.0,1,3 C.0,2,3 D.0,1,2,3 A B C D E F 02.平面上有10条直线,其中4条是互相平行的,那么这10条直线最多能把平面分成( )部分. A.60 B. 55 C.50 D.45 03.平面上有六个点,每两点都连成一条直线,问除了原来的6个点之外,这些直线最多还有( )个交点. A.35 B. 40 C.45 D.55 04.如图,图上有6个点,作两两连线时,圆内最多有 交点. 05.如图是某施工队一张破损的图纸,已知a、b是一个角的两边,现在要在图纸上画一条与这个角的平分线平行的直线,请你帮助这个施工队画出这条平行线,并证明你的正确性. a b 06.平面上三条直线相互间的交点的个数是( ) A.3 B.1或3 C.1或2或3 D.不一定是1,2,3 07.请你在平面上画出6条直线(没有三条共点)使得它们中的每条直线都恰好与另三条直线相交,并简单说明画法? 08.平面上有10条直线,无任何三条交于一点,要使它们出现31个交点,怎么安排才能办到? A B C 09.如图,在一个正方体的2个面上画了两条对角线、,那么两条对角线的夹角等于( ) A.60° B. 75° C.90° D.135° 10.在同一平面内有9条直线如何安排才能满足下面的两个条件? ⑴任意两条直线都有交点; ⑵总共有29个交点. 第13讲 平行线的性质及其应用 考点·方法·破译 1.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正确理解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定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初步了解命题,命题的构成,真假命题、定理; 3.灵活运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解决角的计算与证明,确定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感受转化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灵活应用. 经典·考题·赏析 【例1】如图,四边形中,∥, ∥,∠A=38°,求∠CC B A D 的度数. 【解法指导】 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平行线的性质是推导角关系的重要依据之一,必须正确识别图形的特征,看清截线,识别角的关系式关键. 【解】:∵∥ ∥ ∴∠A+∠B=180° ∠B+∠C=180°(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A=∠C ∵∠A=38° ∴∠C=38° 【变式题组】 01.如图,已知∥,点E在的延长线上,若∠=155°,则∠的度数为( ) A.155° B.50° C.45° D.25° (第1题图) E D C B A 3 2 1 l1 l2 (第2题图) E A B D α 1 2 C F (第3题图) 02.(安徽)如图,直线l1 ∥ l2,∠1=55°,∠2=65°,则∠3为( ) A. 50° B. 55° C. 60° D.65° 03.如图,已知∥∥,∠α:∠D:∠B=2: 3: 4, 试求∠α、∠D、∠B的度数. E A F G D C B 【例2】如图,已知∥∥,⊥,∠B=60°,∠=45°,求∠的度数. 【解法指导】平行线的性质与对顶角、邻补角、垂直和角平分线相结合,可求各种位置的角的度数,但注意看清角的位置. 【解】∵∥∥ ∴∠B=∠ ∠F=∠(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又∵∠B=60° ∠=45° ∴∠=60° ∠=45° 又∵⊥ ∴∠=90°(垂直定理) ∴∠=90°-45°=45° ∴∠=60°-45°=15° 【变式题组】 01.如图,已知∥, 且平分∠,∠B=48°,则∠C的的度数= B A M C D N P (第3题图) A B C D O E F A E B C (第1题图) (第2题图) 02.如图,已知∠+∠=120°,、分别∠、∠,过点O与平行,则∠= 03.如图,已知∥ ∥, 平分∠,∠A=40°,∠D=50°,求∠的度数. 【例3】如图,已知∠1=∠2,∠C=∠D. 求证:∠A=∠F. 【解法指导】 因果转化,综合运用. 逆向思维:要证明∠A=∠F,即要证明∥. 要证明∥, 即要证明∠D+∠=180°, 即:∠C+∠=180°;要证明∠C+∠ =180°即要证明∥. 要证明∥即要 证明∠1=∠3. C D A B E F 1 3 2 证明:∵∠1=∠2,∠2=∠3(对顶角相等)所以∠1=∠3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C=∠D ∴∠+∠D=180°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A=∠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G B 3 C A 1 D 2 E F (第1题图) 【变式题组】 01.如图,已知∥,∠1=∠2,求证:∥ A 2 C F 3 E D 1 B (第2题图) 02.如图,已知∠1+∠2=180°,∠3=∠B. 求证:∠=∠ 03.如图,两平面镜α、β的夹角θ,入射光线平行 α O θ β B 于β入射到α上,经两次反射后的出射光线O′B平行 于α,则角θ等于. 【例4】如图,已知⊥,⊥,∠1=∠3. 3 1 A B G D C E 求证:平分∠. 【解法指导】抓住题中给出的条件的目的,仔细分析 条件给我们带来的结论,对于不能直接直接得出结论 的条件,要准确把握住这些条件的意图.(题目中的: ∠1=∠3) 证明:∵⊥,⊥ ∴∠=∠=90° (垂直定义)∴∥(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 ∵∠1=∠3 ∴∠3=∠(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平分∠(角平分线定义) 【变式题组】 D A 2 E 1 B C 01.如图,若⊥于E,∠1=∠2,求证:⊥. B F E A C D 02.如图,在△中,⊥于⊥于F, ∥,平分∠. 求证:∠=∠. 3.已知如图,∥,∠B=40°,是∠的平分线. ⊥,求:∠的度数. A D M C N E B 【例5】已知,如图,∥,求证:∠+∠+∠=360° F E D 2 1 A B C 【解法指导】从考虑360°这个特殊角入手展开联想,分析类比, 联想周角.构造两个“平角”或构造两组“互补”的角. 过点C作∥即把已知条件∥联系起来,这是关键. 【证明】:过点C作∥ ∵∥ ∴∠1+∠=180°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又∵∥,∴∥(平行 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2+∠=180°(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 ∴∠+∠1+∠2+∠=180°+180°=360° 即∠+∠+∠=360° 【变式题组】 01.如图,已知,∥,分别探究下面四个图形中∠和∠、∠的关系,请你从所得四个关系中选出任意一个,说明你探究的结论的正确性. 结论:⑴ ⑵ ⑶ ⑷ B A P C A C C D A A P C B D P B P D B D ⑴ ⑵ ⑶ ⑷ 【例6】如图,已知,∥,则∠α、∠β、∠γ、∠ψ之间的关系是 3 2 1 γ 4 ψ D α β E B C A F H ∠α+∠γ+∠ψ-∠β=180° α β P B C D A ∠P=α+β 【解法指导】基本图形 善于从复杂的图形中找到基本图形,运用基本图形的规律打开思路. 【解】过点E作∥. 过点F作∥. ∵∥ ∴∠α=∠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又∵∥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2=∠3 又∵∥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ψ+∠4=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α+∠γ+∠ψ-∠β=∠1+∠3+∠4-ψ-∠1-∠2=∠4+ψ=180° 【变式题组】 01.如图, ∥,∠C=90°,则∠α、∠β、∠γ的关系是( ) A. ∠β=∠α+∠γ B.∠β+∠α+∠γ=180° C. ∠α+∠β-∠γ=90° D.∠β+∠γ-∠α=90° F D E B C A F γ D α β E B C A 02.如图,已知,∥,∠和∠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E=140°,求∠的度数. 【例7】如图,平移三角形,设点A移动到点,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 B C A A′ l B′ C′ 【解法指导】抓住平移作图的“四部曲”——定,找,移,连. ⑴定: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⑵找:找出图形的关键点. ⑶移:过关键点作平行且相等的线段,得到关键点的对应点. ⑷连: 按原图形顺次连接对应点. 【解】①连接 ②过点B作的平行线l ③在l截取=,则点就是的B对应点,用同样的方法作出点C的对应点.连接,,就得到平移后的三角形. 【变式题组】 01.如图,把四边形按箭头所指的方向平移21,作出平移后的图形. D B C A 02.如图,已知三角形中,∠C=90°, =4,=4,现将△沿方向平移到△的位置,若平移距离为3, 求△与△的重叠部分的面积. B A C 03.原来是重叠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将其中一个三角形沿着方向平移的距离,就得到此图形,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D 5 3 8 A F C B E 西 B 30° A 北 东 南 演练巩固 反馈提高 01.如图,由A测B得方向是( ) A.南偏东30° B.南偏东60° C.北偏西30° D.北偏西60° 02.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③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垂直.其中的真命题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03.一个学员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同,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 A.第一次向左拐30°,第二次向右拐30° B.第一次向右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C.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右拐130° D.第一次向左拐60°,第二次向左拐120° 04.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对顶角相等 B. 同位角相等 C.内错角相等 D.同旁内角互补 05.学习了平行线后,小敏想出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的新方法,是通过折一张半透明的纸得到的[如图⑴—⑷] P . P . P . P . ⑴ ⑵ ⑶ ⑷ 从图中可知,小敏画平行线的依据有( ) 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④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06.在A、B两座工厂之间要修建一条笔直的公路,从A地测得B地的走向是南偏东52°.现A、B两地要同时开工,若干天后,公路准确对接,则B地所修公路的走向应该是( ) A.北偏东52° B.南偏东52° C.西偏北52° D.北偏西38° 07.下列几种运动中属于平移的有( ) ①水平运输带上的砖的运动;②笔直的高诉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的运动(忽略车轮的转动);③升降机上下做机械运动;④足球场上足球的运动.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08.如图,网格中的房子图案正好处于网格右下角的位置.平移这个图案,使它正好位于左上角的位置(不能出格) 09.观察图,哪个图是由图⑴平移而得到的( ) 10.如图,∥,∥,⊥,现将△进行平移. 平移方向为射线的方向. 平移距离为线段的长,则平移得到的三角形是图中( )图的阴影部分. D E A B C E D B C E D A B C E D A B C E D A B C 11.判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是假命题,举出一个反例. ⑴对顶角是相等的角;⑵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⑶两个锐角的和是钝角;⑷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把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指出命题的真假. ⑴互补的角是邻补角; ⑵两个锐角的和是锐角; ⑶直角都相等. 13.如图,在湖边修一条公路.如果第一个拐弯处∠A=120°,第二个拐弯处∠B=150°,第三个拐弯处∠C,这时道路恰好和道路平行,问∠C是多少度?并说明理由. 150° 120° D B C E 湖 14.如图,一条河流两岸是平行的,当小船行驶到河中E点时,与两岸码头B、D成64°角. 当小船行驶到河中F点时,看B点和D点的视线、恰好有∠1=∠2,∠3=∠4的关系. 你能说出此时点F与码头B、D所形成的角∠的度数吗? 4 3 2 1 A B E F C D 15.如图,∥,∠1=∠2,试说明∠E和∠F的关系. 4 P 2 3 1 A B E F C D 培优升级·奥赛检测 F A D E C B 01.如图,等边△各边都被分成五等分,这样在△内能与△完成重合的小三角形共有25个,那么在△内由△平移得到的三角形共有( )个 . B . O . A 02.如图,一足球运动员在球场上点A处看到足球从B点沿着方向匀速滚来,运动员立即从A处以匀速直线奔跑前去拦截足球.若足球滚动的速度与该运动员奔跑的速度相同,请标出运动员的平移方向及最快能截住足球的位置.(运动员奔跑于足球滚动视为点的平移) C B1 A A1 C1 D1 B D 03.如图,长方体的长=4,宽=3,高1=2. 将平移到A1C1的位置上时,平移的距离是,平移的方向是. 04.如图是图形的操作过程(五个矩形水平方向的边长均为a,竖直方向的边长为b);将线段A1A2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B1B2,得到封闭图形A1A2B2B1 [即阴影部分如图⑴];将折现A1A2 A3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B1B2B3,得到封闭图形A1A2 A3B3B2B1 [即阴影部分如图⑵]; ⑴在图⑶中,请你类似地画出一条有两个折点的直线,同样的向右平移1个单位,从而得到1个封闭图形,并画出阴影. ⑵请你分别写出上述三个阴影部分的面积S1=, S2=, S3=. ⑶联想与探究:如图⑷,在一矩形草地上,有一条弯曲的柏油小路(小路在任何地方的水平宽度都是1个单位),请你猜想空白部分草地面积是A2 B2 A3 B3 B4 A4 A1 B1 草地 草地 A1 B2 ⑵ B1 A2 B2 A1 B1 A3 B3 A2 ⑴ ⑶ ⑷ ⑸ 多少? 05.一位模型赛车手遥控一辆赛车,先前进一半,然后原地逆时针旋转α°(0°<α°<180°),被称为一次操作,若5次后发现赛车回到出发点,则α°角为( ) A.720° B.108°或144° C.144° D.720°或144° 06.两条直线a、b互相平行,直线a上顺次有10个点A1、A2、…、A10,直线b上顺次有10个点B1、B2、…、B9,将a上每一点与b上每一点相连可得线段.若没有三条线段相交于同一点,则这些选段的交点个数是( ) A.90 B.1620 C.6480 D.2006 07.如图,已知∥,∠B=100°,平分∠,⊥. 求∠和∠. F E B A C G D 100° F E B A C G D 08.如图,∥,∠=30°,∠=60°,、三等分∠. 问:与中有没有与平行的直线?为什么? 09.如图,已知直线∥,∠C=∠=100°,E、F在上,且满足∠=∠,平分∠. ⑴求∠的度数; ⑵若平行移动,那么∠:∠的值是否随之发生变化?若变化,找出变化规律;若不变,求出这个比值. F E B A C O ⑶在平行移动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某种情况,使∠=∠?若存在,求出其度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10.平面上有5条直线,其中任意两条都不平行,那么在这5条直线两两相交所成的角中,至少有一个角不超过36°,请说明理由. A B C D 11.如图,正方形的边长为5,把它的对角线分成n段,以每一小段为对角线作小正方形,这n个小正方形的周长之和为多少? 12.如图将面积为a2的小正方形和面积为b2的大正方形放在一起,用添补法如何求出阴影部分面积? B D C F A E 第06讲 实 数 考点·方法·破译 1.平方根与立方根: 若=a(a≥0)则x叫做a的平方根,记为:a的平方根为x=±,其中a的平方根为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若x3=a,则x叫做a的立方根.记为:a的立方根为x=. 2.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任何有理数都可以表示为分数(p、q是两个互质的整数,且q≠0)的形式. 3非负数: 实数的绝对值,实数的偶次幂,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或偶次方根)都是非负数.即>0,≥0(n为正整数),≥0(a≥0) . 经典·考题·赏析 【例1】若2m-4与3m-1是同一个数的平方根,求m的值. 【解法指导】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并且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2m −4与3m−l是同一个数的平方根,∴2m−4 +3m−l=0,5m=5,m=l. 【变式题组】 01.一个数的立方根与它的算术平方根相等,则这个数是. 02.已知m是小于的最大整数,则m的平方根是. 03.的立方根是. 04.如图,有一个数值转化器,当输入的x为64时,输出的y是. 输入x 取算术平方根 输出y 是无理数 是有理数 【例2】(全国竞赛)已知非零实数a、b满足,则a+b等于( ) A.-1 B. 0 C.1 D.2 【解法指导】若有意义,∵a、b为非零实数,∴b2>0∴a-3≥0 a≥3 ∵ ∴,∴. ∴,∴,故选C. 【变式题组】 0l.在实数范围内,等式=0成立,则=. 02.若,则的平方根是. 03.(天津)若x、y为实数,且,则的值为( ) A.1 B.-1 C.2 D.-2 04.已知x是实数,则的值是( ) A. B. C. D.无法确定 【例3】若a、b都为有理效,且满足.求a+b的平方根. 【解法指导】任何两个有理数的和、差、积、商(除数不为0)还是有理数,但两个无理数的和、差、积、商(除数不为0)不一定是无理数.∵, ∴ 即,∴, a +b=12 +13=25. ∴a+b的平方根为:. 【变式题组】 01.(西安市竞赛题)已知m、n是有理数,且(+2)m+(3-2)n+7=0求m、n. 02.(希望杯试题)设x、y都是有理数,且满足方程()x+()y−4−=0,则x−y=. 【例4】若a为−2的整数部分,b−1是9的平方根,且,求a+b的值. 【解法指导】一个实数由小数部分与整数部分组成,−2=整数部分+小数部分.整数部分估算可得2,则小数部分=−2 −2=−4.∵a=2,b−1=±3 ,∴b=-2或4 ∵.∴a<b ,∴a=2, b=4,即a+b=6. 【变式题组】 01.若3+的小数部分是a,3−的小数部分是b,则a+b的值为. 02.的整数部分为a,小数部分为b,则(+a)·b=. 演练巩固 反馈提高 0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是(-2)2的算术平方根 B.3是-9的算术平方根 C. 16的平方根是±4 D.27的立方根是±3 02.设,b= -2,,则a、b、c的大小关系是( ) A.a<b<c B.a<c<b C. b<a<c D.c<a<b 03.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 A.-9与81的平方根 B.4与 C.4与 D.3与 04.在实数1.414,,0.1(•)5(•),5−,,3.1(•)4(•),中无理数有( ) A.2个 B.3个 C.4个 D. 5个 05.实数a、b在数轴上表示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 A.b>a B. C. -a<b D.-b>a 06.现有四个无理数,,,,其中在+1与+1之间的有( ) A. 1个 B.2个 C. 3个 D .4个 07.设m是的平方根,n=.则m,n的关系是( ) A. m=±n =n C =-n D. 08.(烟台)如图,数轴上 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1和,点B关于点A的对称点C,则点C所表示的数为( ) A.-2 B.-1 C.-2 + D.l + 09.点A在数轴上和原点相距个单位,点B在数轴上和原点相距3个单位,且点B在点A左边,则A、B之间的距离为. 10.用计算器探索:已知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组数:1,,…,,.如果从中选出若干个数,使它的和大于3,那么至少要选个数. 11.对于任意不相等的两个数a、b,定义一种运算※如下:a※b=,如3※2==.那么12.※4=. 12.(长沙中考题)已知a、b为两个连续整数,且a< <b,则a+b=. 13.对实数a、b,定义运算“*”,如下a*b=,已知3*m =36,则实数m=. 14.设a是大于1的实数.若a,,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分别是A、B、C,则三点在数轴上从左自右的顺序是. 15.如图,直径为1的圆与数轴有唯一的公共点P.点P表示的实数为-1.如果该圆沿数轴正方向滚动一周后与数轴的公共点为P′,那么点P′所表示的数是. 16.已知整数x、y满足+2=,求x、y. 17.已知2a−1的平方根是±3,3a+b−1的算术平方根是4,求a+b+1的立方根. 18.小颖同学在电脑上做扇形滚动的游戏,如图有一圆心角为60°,半径为1个单位长的扇形放置在数轴上,当扇形在数轴上做无滑动的滚动时,当B点恰好落在数轴上时,(1)求此时B点所对的数;(2)求圆心O移动的路程. 19.若b= + +3l,且a+11的算术平方根为m,4b+1的立方根为n,求(−2)(3 +4)的平方根与立方根. 20.若x、y为实数,且(x−y+1)2与互为相反数,求的值. 培优升级 奥赛检测 01.(荆州市八年级数学联赛试题)一个正数x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a+1与a−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