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初二数学上册培优辅导讲义(人教版)
第12讲 与相交有关概念及平行线的判定
考点·方法·破译
1.了解在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相交与平行.
2.掌握对顶角、邻补角、垂直、平行、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定义,并能用图形或几何符号表示它们.
3.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并能根据直线平行的条件说明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经典·考题·赏析
【例1】如图,三条直线、、相交于点O,一共构成哪几对对顶角?一共A
B
C
D
E
F
构成哪几对邻补角?
【解法指导】
⑴对顶角和邻补角是两条直线所形成的图角.
⑵对顶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
⑶邻补角: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有6对对顶角. 12对邻补角.
A
B
C
D
E
F
P
Q
R
【变式题组】
01.如右图所示,直线、、相交于P、Q、R,则:
⑴∠的对顶角是 . 邻补角是 .⑵中有几对对顶角,几对邻补角?
02.当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时,共有2对对顶角;
当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时,共有6对对顶角;
当四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时,共有12对对顶角.
问:当有100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时共有 对顶角.
【例2】如图所示,点O是直线上一点,、分别平分∠、
∠.
A
B
C
E
F
O
⑴求∠的度数;
⑵写出∠的余角及补角.
【解法指导】解这类求角大小的问题,要根据所涉及的角的定义,以及各角的数量关系,把它们转化为代数式从而求解;
【解】⑴∵、平分∠、∠ ∴∠=∠,∠=∠ ∴∠=∠+∠=∠+∠= 又∵∠+∠=180° ∴∠=×180°=90° ⑵∠的余角是:∠、∠;∠的补角是:∠.
【变式题组】
01.如图,已知直线、相交于点O,平分∠,且∠=100°,则∠的度数是( )
A.20° B. 40° C.50° D.80°
E
A
B
C
D
O
(第1题图)
1
4
3
2
(第2题图)
02.(杭州)已知∠1=∠2=∠3=62°,则∠4= .
A
B
O
l2
l1
【例3】如图,直线l1、l2相交于点O,A、B分别是l1、l2上的点,试用三角尺完成下列作图:
⑴经过点A画直线l2的垂线.
⑵画出表示点B到直线l1的垂线段.
【解法指导】垂线是一条直线,垂线段是一条线段.
【变式题组】
01.P为直线l外一点,A、B、C是直线l上三点,且=4,=5,=6,则点P到直线l的距离为( )
A.4 B. 5 C.不大于4 D.不小于6
02 如图,一辆汽车在直线形的公路上由A向B行驶,M、N为位于公路两侧的村庄;
⑴设汽车行驶到路上点P的位置时距离村庄M最近.行驶到上点Q的位置时,距离村庄N最近,请在图中的公路上分别画出点P、Q的位置.
⑵当汽车从A出发向B行驶的过程中,在 的路上距离M村越来越近..在
的路上距离村庄N越来越近,而距离村庄M越来越远.
F
B
A
O
C
D
E
【例4】如图,直线、相交于点O,⊥,⊥,∠=65°,求∠和∠的度数.
【解法指导】图形的定义现可以作为判定图形的依据,也可以作为该图形具备的性质,由图可得:∠=90°,⊥.
【变式题组】
C
D
B
A
E
O
01.如图,若⊥于O,直线过点O,∠︰∠=1︰3,求∠、∠的度数.
B
A
C
D
O
02.如图,O为直线上一点,∠=3∠,平分∠.
⑴求∠的度数;
⑵试说明与的位置关系.
A
B
A
E
D
03.如图,已知⊥于B,⊥于B,并且∠︰∠=1︰2,请作出∠的对顶角,并求其度数.
C
F
E
B
A
D
1
4
2
3
6
5
【例5】如图,指出下列各组角是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而得到的,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1和∠2:
∠1和∠3:
∠1和∠6:
∠2和∠6:
∠2和∠4:
∠3和∠5:
∠3和∠4:
【解法指导】正确辩认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思路是:首先弄清所判断的是哪两个角,其次是找到这两个角公共边所在的直线即截线,其余两条边所在的直线就是被截的两条直线,最后确定它们的名称.
A
B
D
C
H
G
E
F
【变式题组】
01.如图,平行直线、与相交直线,相交,图中的同旁内角共有( )
A.4对 B. 8对 C.12对 D.16对
7
1
5
6
8
4
1
2
乙
丙
3
2
3
4
5
6
1
2
3
4
甲
02.如图,找出图中标出的各角的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
1
A
B
C
2
3
4
5
6
7
03.如图,按各组角的位置判断错误的是( )
A.∠1和∠2是同旁内角
B.∠3和∠4是内错角
C.∠5和∠6是同旁内角
D.∠5和∠7是同旁内角
【例6】如图,根据下列条件,可推得哪两条直线平行?并说明理由•
A
B
C
D
O
⑴∠=∠;
⑵∠+∠=180°
⑶∠=∠
【解法指导】图中有即即有同旁内
角,有“ ”即有内错角.
【解法指导】⑴由∠=∠,可推得∥;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⑵由∠+∠=180°,可推得∥;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⑶由∠=∠可推得∥;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A
B
D
E
F
【变式题组】
01.如图,推理填空.
⑴∵∠A=∠ (已知)
∴∥( )
⑵∵∠C=∠ (已知)
∴∥( )
C
⑶∵∠A=∠ (已知)
∴∥( )
02.如图,平分∠,平分∠,且∠1=∠2,试说明与的位置关系.
解:∵是∠的平分线(已知)
A
B
C
D
E
F
1
2
∴∠=2∠1(角平分线定义)
又∵平分∠(已知)
∴ ( )
又∵∠1=∠2(已知)
∴ ( )
∴∥( )
A
B
C
D
E
03.如图,已知平分∠,平分∠.∠+∠=90°,求证:∥.
04.如图,已知∠=∠,平分∠,平分∠,∠=∠,求证:∥.
A
B
C
D
E
F
l1
l2
l3
l4
l5
l6
图⑴
l1
l2
l3
l4
l5
l6
图⑵
【例7】如图⑴,平面内有六条两两不平行的直线,试证:在所有的交角中,至少有一个角小于31°.
【解法指导】如图⑵,我们可以将所有的直线移动后,使它们相交于同一点,此时的图形为图⑵.
证明:假设图⑵中的12个角中的每一个角都不小于31°
则12×31°=372°>360°
这与一周角等于360°矛盾
所以这12个角中至少有一个角小于31°
【变式题组】
01.平面内有18条两两不平行的直线,试证:在所有的交角中至少有一个角小于11°.
02.在同一平面内有2010条直线a12,…,a2010,如果a1⊥a22∥a3,a3⊥a4,a4∥a5……那么a1与a2010的位置关系是 .
03.已知n(n>2)个点P1,P2,P3….在同一平面内没有任何三点在同一直线上,设表示过这几个点中的任意两个点所作的所有直线的条数,显然:S2=1,S3=3,S4=6,∴S5=10…则= .
演练巩固·反馈提高
01.如图,∠=∠=9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α的余角只有∠B B.α的邻补角是∠
C.∠是α的余角 D.α与∠互补A
E
B
C
F
D
A
B
C
D
F
E
M
N
α
第1题图
第2题图
A
B
D
C
第4题图
02.如图,已知直线、被直线所截,则∠的同位角为( )
A.∠ B.∠ C.∠ D.∠
03.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
A.在同一平面内,一条直线只有一条垂线
B.过直线上一点的直线只有一条
C.过直线上一点且垂直于这条直线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
D.垂线段就是点到直线的距离
04.如图,∠=90°,⊥于D,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个数有( )
①⊥ ②与互相垂直 ③点C到的垂线段是线段 ④线段的长度是点B到的距离 ⑤垂线段是点B到的距离 ⑥>
A.0 B. 2 C.4 D.6
05.点A、B、C是直线l上的三点,点P是直线l外一点,且=4,=5,=6,则点P到直线l的距离是( )
A.4 B.5 C.小于4 D.不大于4
06.将一副直角三角板按图所示的方法旋转(直角顶点重合),则∠+∠= .
A
B
C
D
O
A
B
C
D
E
F
G
H
a
b
c
第6题图
第7题图
第9题图
1
2
3
4
5
6
7
8
1
07.如图,矩形沿对折,且∠=72°,则∠= .
08.在同一平面内,若直线a1∥a22⊥a33∥a4,…则a1 a10.(a1与a10不重合)
09.如图所示,直线a、b被直线c所截,现给出下列四个条件:①∠1=∠5,②∠1=∠7,③∠2+∠3=180°,④∠4=∠7,其中能判断a∥b的条件的序号是 .
10.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 .
A
C
D
E
B
11.如图,已知平分∠,平分∠,且∠E=∠+∠.试说明∥?
12.如图,已知平分∠,平分∠,∠1=∠2,那么直线与的位置关系如何?
13.如图,推理填空:
⑴∵∠A= (已知)
∴∥( )
⑵∵∠2= (已知)
∴∥( )
⑶∵∠A+ =180°(已知)
∴∥.
14.如图,请你填上一个适当的条件 使∥.
A
B
C
D
E
F
第14题图
A
B
C
D
E
F
1
2
培优升级·奥赛检测
01.平面图上互不重合的三条直线的交点的个数是( )
A.1,3 B.0,1,3 C.0,2,3 D.0,1,2,3
A
B
C
D
E
F
02.平面上有10条直线,其中4条是互相平行的,那么这10条直线最多能把平面分成( )部分.
A.60 B. 55 C.50 D.45
03.平面上有六个点,每两点都连成一条直线,问除了原来的6个点之外,这些直线最多还有( )个交点.
A.35 B. 40 C.45 D.55
04.如图,图上有6个点,作两两连线时,圆内最多有 交点.
05.如图是某施工队一张破损的图纸,已知a、b是一个角的两边,现在要在图纸上画一条与这个角的平分线平行的直线,请你帮助这个施工队画出这条平行线,并证明你的正确性.
a
b
06.平面上三条直线相互间的交点的个数是( )
A.3 B.1或3 C.1或2或3 D.不一定是1,2,3
07.请你在平面上画出6条直线(没有三条共点)使得它们中的每条直线都恰好与另三条直线相交,并简单说明画法?
08.平面上有10条直线,无任何三条交于一点,要使它们出现31个交点,怎么安排才能办到?
A
B
C
09.如图,在一个正方体的2个面上画了两条对角线、,那么两条对角线的夹角等于( )
A.60° B. 75° C.90° D.135°
10.在同一平面内有9条直线如何安排才能满足下面的两个条件?
⑴任意两条直线都有交点;
⑵总共有29个交点.
第13讲 平行线的性质及其应用
考点·方法·破译
1.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正确理解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定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初步了解命题,命题的构成,真假命题、定理;
3.灵活运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解决角的计算与证明,确定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感受转化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灵活应用.
经典·考题·赏析
【例1】如图,四边形中,∥, ∥,∠A=38°,求∠CC
B
A
D
的度数.
【解法指导】
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平行线的性质是推导角关系的重要依据之一,必须正确识别图形的特征,看清截线,识别角的关系式关键.
【解】:∵∥ ∥
∴∠A+∠B=180° ∠B+∠C=180°(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A=∠C ∵∠A=38° ∴∠C=38°
【变式题组】
01.如图,已知∥,点E在的延长线上,若∠=155°,则∠的度数为( )
A.155° B.50° C.45° D.25°
(第1题图)
E
D
C
B
A
3
2
1
l1
l2
(第2题图)
E
A
B
D
α
1
2
C
F
(第3题图)
02.(安徽)如图,直线l1 ∥ l2,∠1=55°,∠2=65°,则∠3为( )
A. 50° B. 55° C. 60° D.65°
03.如图,已知∥∥,∠α:∠D:∠B=2: 3: 4, 试求∠α、∠D、∠B的度数.
E
A
F
G
D
C
B
【例2】如图,已知∥∥,⊥,∠B=60°,∠=45°,求∠的度数.
【解法指导】平行线的性质与对顶角、邻补角、垂直和角平分线相结合,可求各种位置的角的度数,但注意看清角的位置.
【解】∵∥∥ ∴∠B=∠ ∠F=∠(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又∵∠B=60° ∠=45° ∴∠=60° ∠=45° 又∵⊥ ∴∠=90°(垂直定理) ∴∠=90°-45°=45° ∴∠=60°-45°=15°
【变式题组】
01.如图,已知∥, 且平分∠,∠B=48°,则∠C的的度数=
B
A
M
C
D
N
P
(第3题图)
A
B
C
D
O
E
F
A
E
B
C
(第1题图)
(第2题图)
02.如图,已知∠+∠=120°,、分别∠、∠,过点O与平行,则∠=
03.如图,已知∥ ∥, 平分∠,∠A=40°,∠D=50°,求∠的度数.
【例3】如图,已知∠1=∠2,∠C=∠D. 求证:∠A=∠F.
【解法指导】
因果转化,综合运用.
逆向思维:要证明∠A=∠F,即要证明∥.
要证明∥, 即要证明∠D+∠=180°,
即:∠C+∠=180°;要证明∠C+∠
=180°即要证明∥. 要证明∥即要
证明∠1=∠3.
C
D
A
B
E
F
1
3
2
证明:∵∠1=∠2,∠2=∠3(对顶角相等)所以∠1=∠3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C=∠D ∴∠+∠D=180°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A=∠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G
B
3
C
A
1
D
2
E
F
(第1题图)
【变式题组】
01.如图,已知∥,∠1=∠2,求证:∥
A
2
C
F
3
E
D
1
B
(第2题图)
02.如图,已知∠1+∠2=180°,∠3=∠B. 求证:∠=∠
03.如图,两平面镜α、β的夹角θ,入射光线平行
α
O
θ
β
B
于β入射到α上,经两次反射后的出射光线O′B平行
于α,则角θ等于.
【例4】如图,已知⊥,⊥,∠1=∠3.
3
1
A
B
G
D
C
E
求证:平分∠.
【解法指导】抓住题中给出的条件的目的,仔细分析
条件给我们带来的结论,对于不能直接直接得出结论
的条件,要准确把握住这些条件的意图.(题目中的:
∠1=∠3)
证明:∵⊥,⊥ ∴∠=∠=90°
(垂直定义)∴∥(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
∵∠1=∠3 ∴∠3=∠(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平分∠(角平分线定义)
【变式题组】
D
A
2
E
1
B
C
01.如图,若⊥于E,∠1=∠2,求证:⊥.
B
F
E
A
C
D
02.如图,在△中,⊥于⊥于F, ∥,平分∠. 求证:∠=∠.
3.已知如图,∥,∠B=40°,是∠的平分线. ⊥,求:∠的度数.
A
D
M
C
N
E
B
【例5】已知,如图,∥,求证:∠+∠+∠=360°
F
E
D
2
1
A
B
C
【解法指导】从考虑360°这个特殊角入手展开联想,分析类比,
联想周角.构造两个“平角”或构造两组“互补”的角.
过点C作∥即把已知条件∥联系起来,这是关键.
【证明】:过点C作∥ ∵∥ ∴∠1+∠=180°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又∵∥,∴∥(平行
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2+∠=180°(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 ∴∠+∠1+∠2+∠=180°+180°=360°
即∠+∠+∠=360°
【变式题组】
01.如图,已知,∥,分别探究下面四个图形中∠和∠、∠的关系,请你从所得四个关系中选出任意一个,说明你探究的结论的正确性.
结论:⑴ ⑵
⑶ ⑷
B
A
P
C
A
C
C
D
A
A
P
C
B
D
P
B
P
D
B
D
⑴
⑵
⑶
⑷
【例6】如图,已知,∥,则∠α、∠β、∠γ、∠ψ之间的关系是
3
2
1
γ
4
ψ
D
α
β
E
B
C
A
F
H
∠α+∠γ+∠ψ-∠β=180°
α
β
P
B
C
D
A
∠P=α+β
【解法指导】基本图形
善于从复杂的图形中找到基本图形,运用基本图形的规律打开思路.
【解】过点E作∥. 过点F作∥. ∵∥ ∴∠α=∠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又∵∥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2=∠3 又∵∥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ψ+∠4=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α+∠γ+∠ψ-∠β=∠1+∠3+∠4-ψ-∠1-∠2=∠4+ψ=180°
【变式题组】
01.如图, ∥,∠C=90°,则∠α、∠β、∠γ的关系是( )
A. ∠β=∠α+∠γ B.∠β+∠α+∠γ=180°
C. ∠α+∠β-∠γ=90° D.∠β+∠γ-∠α=90°
F
D
E
B
C
A
F
γ
D
α
β
E
B
C
A
02.如图,已知,∥,∠和∠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E=140°,求∠的度数.
【例7】如图,平移三角形,设点A移动到点,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
B
C
A
A′
l
B′
C′
【解法指导】抓住平移作图的“四部曲”——定,找,移,连.
⑴定: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⑵找:找出图形的关键点.
⑶移:过关键点作平行且相等的线段,得到关键点的对应点.
⑷连: 按原图形顺次连接对应点.
【解】①连接 ②过点B作的平行线l ③在l截取=,则点就是的B对应点,用同样的方法作出点C的对应点.连接,,就得到平移后的三角形.
【变式题组】
01.如图,把四边形按箭头所指的方向平移21,作出平移后的图形.
D
B
C
A
02.如图,已知三角形中,∠C=90°, =4,=4,现将△沿方向平移到△的位置,若平移距离为3, 求△与△的重叠部分的面积. B
A
C
03.原来是重叠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将其中一个三角形沿着方向平移的距离,就得到此图形,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D
5
3
8
A
F
C
B
E
西
B
30°
A
北
东
南
演练巩固 反馈提高
01.如图,由A测B得方向是( )
A.南偏东30° B.南偏东60°
C.北偏西30° D.北偏西60°
02.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③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垂直.其中的真命题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03.一个学员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同,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
A.第一次向左拐30°,第二次向右拐30° B.第一次向右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C.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右拐130° D.第一次向左拐60°,第二次向左拐120°
04.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对顶角相等 B. 同位角相等 C.内错角相等 D.同旁内角互补
05.学习了平行线后,小敏想出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的新方法,是通过折一张半透明的纸得到的[如图⑴—⑷]
P .
P .
P .
P .
⑴
⑵
⑶
⑷
从图中可知,小敏画平行线的依据有( )
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④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06.在A、B两座工厂之间要修建一条笔直的公路,从A地测得B地的走向是南偏东52°.现A、B两地要同时开工,若干天后,公路准确对接,则B地所修公路的走向应该是( )
A.北偏东52° B.南偏东52° C.西偏北52° D.北偏西38°
07.下列几种运动中属于平移的有( )
①水平运输带上的砖的运动;②笔直的高诉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的运动(忽略车轮的转动);③升降机上下做机械运动;④足球场上足球的运动.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08.如图,网格中的房子图案正好处于网格右下角的位置.平移这个图案,使它正好位于左上角的位置(不能出格)
09.观察图,哪个图是由图⑴平移而得到的( )
10.如图,∥,∥,⊥,现将△进行平移. 平移方向为射线的方向. 平移距离为线段的长,则平移得到的三角形是图中( )图的阴影部分.
D
E
A
B
C
E
D
B
C
E
D
A
B
C
E
D
A
B
C
E
D
A
B
C
11.判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是假命题,举出一个反例.
⑴对顶角是相等的角;⑵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⑶两个锐角的和是钝角;⑷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把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指出命题的真假.
⑴互补的角是邻补角;
⑵两个锐角的和是锐角;
⑶直角都相等.
13.如图,在湖边修一条公路.如果第一个拐弯处∠A=120°,第二个拐弯处∠B=150°,第三个拐弯处∠C,这时道路恰好和道路平行,问∠C是多少度?并说明理由.
150°
120°
D
B
C
E
湖
14.如图,一条河流两岸是平行的,当小船行驶到河中E点时,与两岸码头B、D成64°角. 当小船行驶到河中F点时,看B点和D点的视线、恰好有∠1=∠2,∠3=∠4的关系. 你能说出此时点F与码头B、D所形成的角∠的度数吗?
4
3
2
1
A
B
E
F
C
D
15.如图,∥,∠1=∠2,试说明∠E和∠F的关系.
4
P
2
3
1
A
B
E
F
C
D
培优升级·奥赛检测
F
A
D
E
C
B
01.如图,等边△各边都被分成五等分,这样在△内能与△完成重合的小三角形共有25个,那么在△内由△平移得到的三角形共有( )个
.
B
.
O
. A
02.如图,一足球运动员在球场上点A处看到足球从B点沿着方向匀速滚来,运动员立即从A处以匀速直线奔跑前去拦截足球.若足球滚动的速度与该运动员奔跑的速度相同,请标出运动员的平移方向及最快能截住足球的位置.(运动员奔跑于足球滚动视为点的平移)
C
B1
A
A1
C1
D1
B
D
03.如图,长方体的长=4,宽=3,高1=2. 将平移到A1C1的位置上时,平移的距离是,平移的方向是.
04.如图是图形的操作过程(五个矩形水平方向的边长均为a,竖直方向的边长为b);将线段A1A2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B1B2,得到封闭图形A1A2B2B1 [即阴影部分如图⑴];将折现A1A2 A3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B1B2B3,得到封闭图形A1A2 A3B3B2B1 [即阴影部分如图⑵];
⑴在图⑶中,请你类似地画出一条有两个折点的直线,同样的向右平移1个单位,从而得到1个封闭图形,并画出阴影.
⑵请你分别写出上述三个阴影部分的面积S1=, S2=, S3=.
⑶联想与探究:如图⑷,在一矩形草地上,有一条弯曲的柏油小路(小路在任何地方的水平宽度都是1个单位),请你猜想空白部分草地面积是A2
B2
A3
B3
B4
A4
A1
B1
草地
草地
A1
B2
⑵
B1
A2
B2
A1
B1
A3
B3
A2
⑴
⑶
⑷
⑸
多少?
05.一位模型赛车手遥控一辆赛车,先前进一半,然后原地逆时针旋转α°(0°<α°<180°),被称为一次操作,若5次后发现赛车回到出发点,则α°角为( )
A.720° B.108°或144° C.144° D.720°或144°
06.两条直线a、b互相平行,直线a上顺次有10个点A1、A2、…、A10,直线b上顺次有10个点B1、B2、…、B9,将a上每一点与b上每一点相连可得线段.若没有三条线段相交于同一点,则这些选段的交点个数是( )
A.90 B.1620 C.6480 D.2006
07.如图,已知∥,∠B=100°,平分∠,⊥. 求∠和∠.
F
E
B
A
C
G
D
100°
F
E
B
A
C
G
D
08.如图,∥,∠=30°,∠=60°,、三等分∠. 问:与中有没有与平行的直线?为什么?
09.如图,已知直线∥,∠C=∠=100°,E、F在上,且满足∠=∠,平分∠.
⑴求∠的度数;
⑵若平行移动,那么∠:∠的值是否随之发生变化?若变化,找出变化规律;若不变,求出这个比值.
F
E
B
A
C
O
⑶在平行移动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某种情况,使∠=∠?若存在,求出其度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10.平面上有5条直线,其中任意两条都不平行,那么在这5条直线两两相交所成的角中,至少有一个角不超过36°,请说明理由.
A
B
C
D
11.如图,正方形的边长为5,把它的对角线分成n段,以每一小段为对角线作小正方形,这n个小正方形的周长之和为多少?
12.如图将面积为a2的小正方形和面积为b2的大正方形放在一起,用添补法如何求出阴影部分面积?
B
D
C
F
A
E
第06讲 实 数
考点·方法·破译
1.平方根与立方根:
若=a(a≥0)则x叫做a的平方根,记为:a的平方根为x=±,其中a的平方根为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若x3=a,则x叫做a的立方根.记为:a的立方根为x=.
2.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任何有理数都可以表示为分数(p、q是两个互质的整数,且q≠0)的形式.
3非负数:
实数的绝对值,实数的偶次幂,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或偶次方根)都是非负数.即>0,≥0(n为正整数),≥0(a≥0) .
经典·考题·赏析
【例1】若2m-4与3m-1是同一个数的平方根,求m的值.
【解法指导】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并且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2m −4与3m−l是同一个数的平方根,∴2m−4 +3m−l=0,5m=5,m=l.
【变式题组】
01.一个数的立方根与它的算术平方根相等,则这个数是.
02.已知m是小于的最大整数,则m的平方根是.
03.的立方根是.
04.如图,有一个数值转化器,当输入的x为64时,输出的y是.
输入x
取算术平方根
输出y
是无理数
是有理数
【例2】(全国竞赛)已知非零实数a、b满足,则a+b等于( )
A.-1 B. 0 C.1 D.2
【解法指导】若有意义,∵a、b为非零实数,∴b2>0∴a-3≥0 a≥3
∵
∴,∴.
∴,∴,故选C.
【变式题组】
0l.在实数范围内,等式=0成立,则=.
02.若,则的平方根是.
03.(天津)若x、y为实数,且,则的值为( )
A.1 B.-1 C.2 D.-2
04.已知x是实数,则的值是( )
A. B. C. D.无法确定
【例3】若a、b都为有理效,且满足.求a+b的平方根.
【解法指导】任何两个有理数的和、差、积、商(除数不为0)还是有理数,但两个无理数的和、差、积、商(除数不为0)不一定是无理数.∵,
∴ 即,∴,
a +b=12 +13=25.
∴a+b的平方根为:.
【变式题组】
01.(西安市竞赛题)已知m、n是有理数,且(+2)m+(3-2)n+7=0求m、n.
02.(希望杯试题)设x、y都是有理数,且满足方程()x+()y−4−=0,则x−y=.
【例4】若a为−2的整数部分,b−1是9的平方根,且,求a+b的值.
【解法指导】一个实数由小数部分与整数部分组成,−2=整数部分+小数部分.整数部分估算可得2,则小数部分=−2 −2=−4.∵a=2,b−1=±3 ,∴b=-2或4
∵.∴a<b ,∴a=2, b=4,即a+b=6.
【变式题组】
01.若3+的小数部分是a,3−的小数部分是b,则a+b的值为.
02.的整数部分为a,小数部分为b,则(+a)·b=.
演练巩固 反馈提高
0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是(-2)2的算术平方根 B.3是-9的算术平方根
C. 16的平方根是±4 D.27的立方根是±3
02.设,b= -2,,则a、b、c的大小关系是( )
A.a<b<c B.a<c<b C. b<a<c D.c<a<b
03.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
A.-9与81的平方根 B.4与 C.4与 D.3与
04.在实数1.414,,0.1(•)5(•),5−,,3.1(•)4(•),中无理数有( )
A.2个 B.3个 C.4个 D. 5个
05.实数a、b在数轴上表示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
A.b>a B.
C. -a<b D.-b>a
06.现有四个无理数,,,,其中在+1与+1之间的有( )
A. 1个 B.2个 C. 3个 D .4个
07.设m是的平方根,n=.则m,n的关系是( )
A. m=±n =n C =-n D.
08.(烟台)如图,数轴上 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1和,点B关于点A的对称点C,则点C所表示的数为( )
A.-2 B.-1 C.-2 + D.l +
09.点A在数轴上和原点相距个单位,点B在数轴上和原点相距3个单位,且点B在点A左边,则A、B之间的距离为.
10.用计算器探索:已知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组数:1,,…,,.如果从中选出若干个数,使它的和大于3,那么至少要选个数.
11.对于任意不相等的两个数a、b,定义一种运算※如下:a※b=,如3※2==.那么12.※4=.
12.(长沙中考题)已知a、b为两个连续整数,且a< <b,则a+b=.
13.对实数a、b,定义运算“*”,如下a*b=,已知3*m =36,则实数m=.
14.设a是大于1的实数.若a,,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分别是A、B、C,则三点在数轴上从左自右的顺序是.
15.如图,直径为1的圆与数轴有唯一的公共点P.点P表示的实数为-1.如果该圆沿数轴正方向滚动一周后与数轴的公共点为P′,那么点P′所表示的数是.
16.已知整数x、y满足+2=,求x、y.
17.已知2a−1的平方根是±3,3a+b−1的算术平方根是4,求a+b+1的立方根.
18.小颖同学在电脑上做扇形滚动的游戏,如图有一圆心角为60°,半径为1个单位长的扇形放置在数轴上,当扇形在数轴上做无滑动的滚动时,当B点恰好落在数轴上时,(1)求此时B点所对的数;(2)求圆心O移动的路程.
19.若b= + +3l,且a+11的算术平方根为m,4b+1的立方根为n,求(−2)(3 +4)的平方根与立方根.
20.若x、y为实数,且(x−y+1)2与互为相反数,求的值.
培优升级 奥赛检测
01.(荆州市八年级数学联赛试题)一个正数x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a+1与a−
展开阅读全文